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29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精品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317酸的和甜的

417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绝句

三517孔子拜师

617可贵的沉默

四717长城

817触摸春天

五9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017梦想的力量

六1117少年闰土

1217《汤姆·

索亚历险记》

抽了就不能换,尽管不少课文我不熟、也不喜欢。

然后,就是细读这些课文,用“语文意识”重新审视它们,看能发现哪些“语文点”。

在这里,我又定了个规矩:

每篇课文只琢磨两个“语文点”。

□第一册第十七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

这是一首儿歌,简单浅显,有些童趣。

通常我们会怎么上呢?

师:

小朋友们,雪地里有哪些小画家呀?

生:

有小鸡,小鸭,小狗,还有小马。

小鸡干什么呢?

小鸡画竹叶呢!

小狗呢?

画梅花呢!

师:

小鸭呢?

生:

画枫叶呢!

小马呢?

画月牙呢!

画得像不像啊?

画得很像。

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小画家呢?

因为他们本事特别大,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老师顺便还要渗透一下“冬眠”这个常识,结果,闹了一个笑话。

你们知道青蛙呀、蛇呀为什么没来参加活动吗?

因为它俩没穿毛衣!

把老师给气得:

“不知道不要乱说!

这个叫冬眠,就是冬天睡着了。

这是个科学知识,咱们现在不管它,你知道就行了。

到了初中,科学老师会跟你说的。

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指向的全是“内容”。

朱先生所讲的“语文”,在这儿别说侧面,连个背影都找不见。

“语文”在哪儿?

我试着找了两个点:

第一,把诗句改成这个样子:

“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

小马画月牙,小鸭画枫叶。

行不行?

为什么不行?

我们看,儿歌的内容并没有变,小狗、小鸡、小马、小鸭,一个都没少。

“画家”和“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没有变,“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鸭”画“枫叶”,谁也没有篡位、越位。

那么,什么变了?

句序变了。

句序变了,意味着什么变了?

韵脚变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句序读一读,什么感觉?

不得劲儿!

别扭!

儿歌是什么?

儿歌是“歌”,“歌”是用来干什么的?

“歌”是用来吟、用来唱的。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儿歌具有音乐性。

韵脚、押韵,正是这种音乐性的具体表现。

通过比较,孩子们会有这种感觉的,他读儿歌时,停顿的意识会自然地落在韵脚上。

而且,每次停顿,都能满足他对于韵脚这个位置上声音的期待,这就是常说的“合辙押韵”。

我以为,这就是“语文”了,这是语文老师要去做的事儿了。

语文老师不去做,还能指望谁去做?

再看第二点,把诗句改成这样:

“小狗画竹叶,小鸡画梅花,

小马画枫叶,小鸭画月牙。

韵脚没有变,什么变了?

意象之间的关联变了。

小狗改画“竹叶”了,小鸡改画“梅花”了。

行吗?

当然不行!

但倘若没有这种换位比较,孩子们对“谁画什么”的逻辑关系的感知是模糊的、朦胧的。

这样一点,他就有意识了:

原来,每种意象都跟动物脚印的特征连在一起的。

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同样特征的脚印,可供选择的意象往往不止一种。

譬如,小马的脚印,“月牙”是一种,“镰刀”又是一种,还有“香蕉”也可以。

那么,换成“镰刀”、“香蕉”行吗?

不行!

因为这些意象破坏了儿歌整体的风格和意境。

不要以为儿歌很简单,其实仔细一琢磨,儿歌很不简单!

简单的是它的内容,不简单的却是它的语文形式。

这种事儿,就是“语文”的事儿。

语文老师,就该如此这般地用“尖锐的敏感”,“谨严”的思考,“极艰苦的挣扎”,去做语文老师该做的事儿。

□第二册第十七课:

小壁虎借尾巴

这是个童话,经典课文。

从早先的“四省市版”到后来的“浙教版”再到眼下的“人教版”,对这篇课文都是情有独钟、不离不弃。

但在过去,这样的经典课文我们大多是从“内容”的角度去读,读出的是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情节以及情节中所渗透的动物尾巴的一些常识。

至于“语文”什么的,还真是少见。

那么,从“语文”的角度,我们还能读出一些什么来呢?

我节选了其中的三段:

……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摆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第一点,写小壁虎爬行,改成这样: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到房檐下。

为什么不行呢?

意思没有变呀!

大家看,“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这句话中出现了几个“爬”字?

三个“爬”。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这样写就不嫌啰嗦吗?

有人说,这样写,就能写出小壁虎爬得很慢很慢。

小壁虎果真爬得很慢吗?

当然,小壁虎定在墙上一动不动的时候,自当别论。

依我看,这时的小壁虎不可能爬得很慢。

为什么?

第一,我看过生活中小壁虎的爬行,绝对不慢,相反,常常爬得很快;

第二,以当时小壁虎的处境和心情,它一定是又慌张又焦急,能优哉游哉款款而爬吗?

又有人说,这样写,读起来生动、有趣,像个童话的样子。

这一说,乍听似乎有些道理,但细细一较真儿,问题就出来了。

照此推论,是不是写成这个样子——“小壁虎爬呀爬呀爬,爬到小河边”——就更是生动、有趣呢?

写童话只是为了生动、有趣?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分两类:

一类是“知识性童话”,一类是“人文性童话”。

前者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后者如《丑小鸭》、《七颗钻石》。

知识性童话的特征是什么?

因为童话这种形式的生动、活泼、有趣,童话的泛灵性,很容易被儿童悦纳。

于是,那些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借了这种生动活泼的童话体裁得以很好地渗透。

而人文性童话则是关乎灵魂的发育、精神的成长、情感的陶冶,与科学知识无关。

读知识性童话,第一是搞清楚童话所渗透的科学知识到底有哪些;

第二是揣摩它以怎样一种生动有趣的童话情节、话语形式来传递这种科学知识。

我们知道,小壁虎借尾巴这个童话,传递了这样一些科学知识:

第一,壁虎尾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作用——在遇到危险时通过自切尾巴达到自救;

第二,壁虎自切的尾巴过段时间能够重新长好;

第三,燕子、小鱼、老牛尾巴各有它们的作用。

在我看来,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爬呀爬”,一共三次,出现九个“爬”字,是与壁虎尾巴自切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长成这个知识点密不可分的。

尾巴自切后,没个十天半个月的光景,大概是长不成的。

“爬呀爬”,正是对这种时间的摹写。

在这里,语文形式“爬呀爬”和语文内涵“过了一段时间”是高度统一的。

这正如鲁迅先生《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既然两株都是枣树,并在一起说岂不省事?

为什么要写成这个样子呢?

一种文字的形式,传递一种文字的节奏和韵味。

《秋夜》的开头,要传递的正是某种单调、枯燥、寂寞的情味。

而这种情味,借了这样一种文字的形式就得到了极妥帖、极精微的表现。

诸如此类的琢磨,正是语文老师的独当之任。

第二点,则是拓展的问题。

通常,学完《小壁虎借尾巴》,我们都会顺着“科学知识”这一维度设计拓展,如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怎样的作用。

这自然不是不可以,但倘若我们从“语文”的角度着眼,是否还能做出别样的拓展来呢?

譬如:

小鱼的尾巴——摇,老牛的尾巴——甩,燕子的尾巴——摆。

实际上,这是一种精致的语感图式,对于敏化、广化、美化、深化学生的语感多有助益。

顺着这样的思路,可以继续丰富学生这种精致的语感图式,譬如:

松鼠的尾巴——翘,当然也有拖着的时候,但通常是翘着的,特别是在童话中看到的松鼠形象;

猴子的尾巴——竖;

狐狸的尾巴——拖,因为它的尾巴太重,很难翘起来;

兔子的尾巴——夹,因为它的尾巴很短很短,我们不是常说“兔子尾巴——长不了”嘛。

通过类似这样一种“语文”的拓展,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而不是漫无边际地去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我想,这应该是正儿八经的语文的事儿吧?

□第三册第十七课:

酸的和甜的

这课文我听不少语文老师上过,不瞒各位说,全上砸了。

原因就出在那只猴子身上,都是猴子惹的祸!

这则寓言是根据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演绎出来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酸葡萄心理”,说白了就是嫉妒心理。

故事要反映的,就是这种心理——“酸葡萄心理”:

我吃不到的东西,你们谁都甭想吃;

我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

本来嘛,故事的寓意是再清楚、再明白不过的。

可是,因为现在演绎成了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形象,而且,人物形象变成了四个:

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于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了,这故事到底是写狐狸还是写小猴子?

比较后人们发现:

第一,狐狸的心理太阴暗,弄得不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小猴子呢,又聪明又机灵,是个好榜样;

第二,故事写狐狸的比重不多,也就是开头写了写、结尾点了点,小猴子呢,虽然出现得比较迟,但写的笔墨却是最重最生动的,瞧!

课后的“读读比比”练习,全是写小猴子的。

这样一想,老师们就把兴奋点聚焦到小猴子身上了。

于是,小猴子这个人物形象被无限拔高。

你看,故事写“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大口大口地吃”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实践,哲学上的一个概念——实践。

最后尝到的味道是什么?

“啊!

真甜”,“真甜”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真理,又是一个哲学命题。

于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于是,小猴子突然成了哲学家。

于是,寓意被转到亲自尝试、亲身实践上来。

狐狸在哪儿?

狐狸不见了。

“酸葡萄心理”在哪儿?

“酸葡萄心理”不见了。

老师上完课很得意:

“王老师,你看我这课,上得有高度吧?

”有高度,太有高度了,只是这高度高得实在有些吓人,我本没有恐高症的,被他这么一上,从此就落下了“恐高症”。

其实,故事写的就是一个“酸葡萄心理”,就是一种嫉妒现象。

明确了这个主旨,我们再来看看“语文点”。

第一,咱们把故事结尾的句子改成这样行不行: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这个“真”字加得多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这个“硬”字加得多好)?

一个“真”一个“硬”,加与不加,文字的味道大不一样。

“真不明白”是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替狐狸这个荒诞的结论做解释了;

“硬说”是偏要如此这般说,执拗得已经不可理喻。

“硬说”的潜台词就是:

我吃不到葡萄,你们谁都甭想吃!

我说是酸的,它就是酸的,甜的也必须酸。

狐狸的嫉妒之心,昭然若揭!

文字的品质,往往就取决于这么一点点。

而这一点点的高下之别,正是语文的事儿。

除了语文老师,还有谁会对文字做这般苛刻的计较呢?

第二,这个“酸葡萄心理”的寓意怎么把它呈现出来?

我想,还得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语文的问题:

写一写,狐狸摘不到葡萄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细读文本,您一定已经发现,这个寓言在写法上有一个特别之处,你看,“树上的小松鼠听了,心里想:

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紧随其后,“小松鼠把狐狸的话告诉了小兔子。

小兔子一听,心里想:

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这两段话,写的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但是,作者是个“老狐狸”,我为什么说他是“老狐狸”呢?

你看,他偏偏把事关文本主旨的狐狸的心理描写给生生地抠掉了,他写了小松鼠的心理、写了小兔子的心理,就是只字不提狐狸的心理,用笔之狡猾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不能写,并不意味着学生也不能写。

相反,让学生写一写,正是语文老师的正事儿。

搁在哪儿写呢?

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此: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这个时候,狐狸肯定会想,肯定会有一番酸溜溜的心理活动。

有了这番心理活动,才有了他后面的这番言行:

“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

‘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你看作者是个“老狐狸”吧!

这个地方有意把狐狸的心理活动给省了,省得好,省得妙,省得巧!

这才是好文字、好笔法啊!

像这类语文现象,让学生自主发现,难!

怎么办?

“过来人”去唤醒。

谁是“过来人”?

语文老师,您是“过来人”,这是您的责任,您的智慧。

您去唤醒,让孩子们写一写狐狸的心理活动,正是一举两得的事儿。

既可巧妙地揭示文本的思想内涵,又不露声色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发展,您说,这不是语文又是什么?

□第四册第十七课: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李白写的,地球人都知道。

这是“金子”,甚至比“金子”还贵重,是“钻石”,是“经典中的经典”!

但是很遗憾,这首诗被不少老师当作“石头”、“土疙瘩”在教了。

曾经听老师上这首诗,让学生想一想,李白到底是站在哪个地方看瀑布的。

然后呢,出来几幅画,让学生辨别一下,“站在这儿!

”“不对!

”“站在那儿!

”最后搞得学生一头雾水,李白到底站在哪儿?

他不会是坐着直升飞机望庐山瀑布吧?

其实,读诗,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抓“诗眼”。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柳宗元写《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眼”在哪儿?

一个字——“钓”,“独钓寒江雪”的“钓”,这是它的“诗眼”。

那么,《望庐山瀑布》的“诗眼”在哪儿?

我们不妨一句一句地找。

先看头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用“挂”?

窗帘、字画、户外的大型广告……那个用“挂”。

李白说什么“挂”?

“瀑布”。

他写瀑布,没说“流”、没说“泻”、也没说“在”,他就说“挂”,瀑布挂在那儿。

这是何等的笔力!

李白是什么?

“谪仙”,“谪仙”是“仙”,犯了天条被贬到人间的。

贬到人间还是个“仙”呀,是“仙”,写出来的诗就有“仙境”,有“仙气”,有“仙味”。

看看这个“挂”字,多有“仙气”。

大家想想,瀑布是动的,“挂”呢是静的,什么写法?

化动为静。

这种化动为静的效果,就是文学上常讲的“陌生化”。

不信,你写成“遥看瀑布泻前川”试试,那就一个字儿——俗!

俗不可耐!

那是三流诗人用的字儿,李白不是一流,是超一流,他会用“泻”?

鬼都不相信!

他用谁也想不到、谁也不敢想的字儿——“挂”。

一“挂”,仙气就出来了。

那么,如此巨大的瀑布,谁把它“挂”起来的?

人有这般能耐吗?

没有!

谁有?

大自然!

只有大自然才有这般能耐、这般神力。

面对如此奇迹,你心动吗?

你震撼吗?

你敬畏吗?

“挂”是诗眼吗?

不是。

“诗眼”在哪儿?

最后一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诗至此,境界洞开,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夸张啊!

其实古人写七绝有一个基本套路,叫“启承转合”。

第一句“启”——“日照香炉生紫烟”,第二句“承”——“遥看瀑布挂前川”,第三句不能再“承”了,一“承”就落俗套了,要“转”——“飞流直下三千尺”,最后“合”——“疑是银河落九天”。

到了“合”句,意境全出。

很多情况下,“诗眼”就落在最后一句。

这一句,把艺术的想象和夸张推向了极致。

问题是,这样的夸张合理吗?

“燕山雪花大如席”合理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合理吗?

“疑是银河落九天”,那银河真要落在地球上,完了!

那是地球末日,这夸张合理吗?

全诗的秘妙就在这里。

银河从九天之上落了下来,这夸张,既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同时,又是如此合情合理,符合生活的逻辑、情感的逻辑。

大家看,“日照香炉生紫烟”,没有“生紫烟”三字打底,“疑是银河落九天”就会落空。

“紫烟”充满神秘,充满飘渺,在若有若无之间。

不瞒老师们说,这个我真有体验。

有一年我上井冈山,哎呀,去的时候连下了好几天雨,特别冷。

那天上黄洋界,到了山顶司机就乐了,他说:

“您真是一福人”,我说:

“怎么了?

”他说:

“您不是想看云雾吗?

瞧!

正是时候。

前几批专家上来,少眼福,没一个能看到的。

”我下了车,站在黄洋界的炮台边上极目四望,那个云雾啊,没法形容,就这么呆呆地看着,一瞬间,自己与这般仙境融为了一体。

原来,看云雾太有讲究了。

没有雾,当然出不来仙境,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有雾,但只是一点点,轻纱似的一抹或者几抹,山体依然通透,仙境的感觉还是出不来;

要是雾太大,浓得如白浆泛起,连个山头的小尖儿都看不见,跟得了白内障似的,也不行。

所以,雾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什么时候最好?

能把山腰遮住,山头还是露着的。

那个雾或如鱼肚白,或如云海,在山腰上就这么轻轻浮着,什么感觉?

人间仙境!

李白望庐山瀑布,不仅雾的浓淡恰到好处,更令人叫绝的是,那雾在李白的眼中,不,准确地说,是心中,竟然是紫色的。

紫色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象征着高贵、神秘、吉祥,也许,那就是九天之色吧。

正是这一点,营造了一种仙境,于是瀑布下来的时候,透过云层,透过紫烟,我们才会有一种自然的联想,哎呀,真的就像是从天庭上落下来的!

那不是银河又是什么?

于是,高度夸张又高度合理的想象,妙手天成的神来之笔就这样诞生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个“疑”字也用得妙!

妙在“是”与“不是”之间。

换个百分百肯定的字眼儿试试看,“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银河落九天。

”那就彻底完蛋,诗眼变瞎眼。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这里。

可惜,这好处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多的眷注和神会。

因为,我们的语文之眼常常闭着。

我想,睁开并擦亮语文之眼,那么,语文的精彩必将源源不断、源远流长。

□第五册第十七课:

孔子拜师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小学语文教材中,这是第一次出现有关孔老夫子的课文。

我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大家知道,以往的教材是没有孔子的,孔老二被打倒了,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是不是?

现在不同了,中华民族要复兴,硬实力上去了,软实力也要跟着上去。

那么,我们的软实力是什么?

在哪里?

有多强?

这些都是大问题。

前不久刚刚去世的任继愈老先生,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生前曾经感慨地说过,家国要有支点,家国的支点必须落在文化上。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两千多所,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我们的文化输出战略,中华民族要复兴,文化的复兴一定是重中之重。

美国人通过好莱坞输出他的文化,我们呢,通过孔子学院输出中华文化。

文化血脉的延续和壮大,必须通过教育。

我是在这么一个背景下解读《孔子拜师》的,可能过于宏大、过于崇高了。

宏大就宏大吧,反正宏大也不犯法。

我们回到课文中来,孔子向谁拜师?

老子。

那时孔子在鲁国,山东曲阜,老子在天子脚下,河南洛阳。

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总算到了洛阳城门口,老子站在城门口,迎候孔子,孔子连忙说: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老师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其实,老子当时的角色,跟任继愈老先生是一样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能够读很多书,读很多经典,所以老子特别有学问。

就这么一段文字,我们不妨用心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语文点。

我说两点,第一点,大家看,老子说了一个词——“迎候”,很有些味道。

说“迎候”,不说“等候”,也不说“恭候”。

这也就是老子,说话的度、分寸、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

不信,你用“等候”试试看。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等候。

”什么感觉?

没感觉。

“等候”,中性的,不冷不热,没有温度。

你再用“恭候”试试看,“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恭候。

矫情!

太过了!

这不是老子说的话。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迎候。

”味道不一样,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什么?

一种真正的教育家精神。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不教而教,用老子自己的话说,“无为而无不为”。

很多人读老子都断章取义,只强调“无为”,认为老子消极避世,老子说过这样的话吗?

老子追求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他没避世,没放弃,没消极等待。

不教而教,就是身教,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说话,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不告诉你,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教育人,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人格魅力。

老子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在这里迎候”,不教而教。

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孔子的老师?

就从这时开始。

“迎候”值得嚼一嚼,否则,老子要生气的。

第二点,孔子说“学生仲尼,特地来拜见老师”,能这样说吗?

文中孔子自称“孔丘”,这里改称“仲尼”,行吗?

这个有点难,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到“五四”已经基本断了,我们现在去传统是非常厉害的。

传统中,中国人的名字是非常讲究的,通常一个男子,他有姓、有名、有字、还有号,名、字之间是有关联的,或近义、或相对、或用典。

毛泽东,姓毛,名泽东,字润之,“润”、“泽”二字同义。

张飞,姓张名飞字翼德,为什么是“翼德”?

他要飞,要飞就得有“翼”不是?

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有了羽毛,长空万里任我行。

当然,名和字也有区别,这就涉及到我们传统中的“礼”。

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叫名,或者可以叫字的,这后面是有讲究的。

比如说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在家里排行老二,绰号孔老二。

孔子有个哥哥,是个瘸子,孔子的母亲颜氏,因为生了个瘸子,心有不甘,就跑到曲阜附近的尼山去求神,去祈祷,希望再生个孩子,能健健康康、齐齐整整的。

结果,精诚所至,生下孔子。

为了感谢尼山之神,父母就给孔子取了这样的名和字。

名“丘”,丘是小山的意思,指的就是那座尼山。

字“仲尼”,仲指排行老二,伯是老大,尼指尼山,因为正是尼山之神给孔子的父母带来好运。

名和字在起法上是有区别的,“名”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父母给他起的,一般情况下供父母、师长叫唤,父母可以直呼其名。

对人自称时,为表谦卑,也叫“名”。

“字”呢,是长大以后取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弱冠之礼”,即成人了,就可以有自己的“字”了。

“字”在什么情况下用呢?

第一,平辈之间;

第二,朋友之间。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礼。

课文中,孔子自称孔丘,这是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