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33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PPT格式课件下载.ppt

,第二章疫苗,一、疫苗的概念通过人工方法把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毒力致弱或灭活,使其失去对动物致病性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动物可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发病,这种制品均称为疫苗。

二、疫苗的作用疫苗的作用就是接种动物后可使动物获得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抵抗力,防止动物感染和发病。

在动物传染病防治中,用疫苗免疫动物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

好的疫苗保护率可达95%以上,当然疫苗保护率还受到免疫时机、动物健康状况、免疫方法、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的影响。

做好免疫的同时,搞好饲养管理和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疫苗的种类与特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疫苗可以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四大类。

1、活疫苗活疫苗即弱毒疫苗,是利用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天然弱毒株或经过人工致弱的毒株制造的疫苗,弱毒疫苗的毒力已经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但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免疫原性,并能在体内繁殖。

因此,可用较少的免疫剂量诱导动物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具有免疫期长、不影响动物产品品质等优点。

活疫苗需要低温保存,为了延长保存期,常采取冻干保存,又称冻干疫苗。

目前,我国用于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活疫苗有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等弱毒疫苗。

2、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把病原微生物经理化方法灭活后制造的疫苗,灭活后的病原微生物仍然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使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这种疫苗又称为死疫苗。

通常采用白油佐剂,又称油佐剂疫苗。

灭活疫苗的优点是使用安全和易于保存,免疫效果良好;

缺点是必须逐只(头)注射,接种剂量大,动物接种后免疫反应也较大。

目前,我国用于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灭活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灭活疫苗。

3、合成多肽疫苗多肽疫苗是通过化学合成法人工合成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多肽,再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

多肽疫苗由于完全是合成的,不存在毒力回升或灭活或灭活不完全的问题,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疫苗。

目前国内应用的主要有猪O型口蹄疫多肽疫苗。

4、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以降低其致病性,提高其免疫原性,或者将病原微生物基因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对预防疫病有用的基因克隆到无毒的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上制成的疫苗。

如新城疫禽流感重组二联活疫苗等。

第三章疫苗的保存和运输,一、疫苗的保存疫苗种类不同,要求的保存条件也不一样。

领取疫苗后,一定要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或标签,严格按照要求保存疫苗。

1、活疫苗保存均应低温保存,一般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冻干活疫苗一般应在-15以下保存。

2、灭活疫苗保存应在28保存,切勿冻结,并注意不要曝晒。

二、疫苗的运输冻干疫苗大量运输时应采用冷藏车运输,少量运送时可以采用冷藏箱(包)或保温桶加冰块。

灭活疫苗大量运输时应采用恒温车运输,冬季要防冻,夏季要防阳光照射。

少量运送时可以使用冷藏箱(包)。

第四章免疫接种前的准备工作,一、制订免疫接种工作计划1、调查统计辖区饲养户、饲养动物种类与数量。

2、计算所需疫苗的品种、数量。

3、确定接种途径和方法、接种日期等。

二、免疫物品的准备1、免疫物品注射器、连续注射器、针头、镊子、搪瓷盘、疫苗、疫苗稀释液、疫苗冷藏箱、冰块、免疫登记表或档案、耳标及耳标钳等。

2、消毒药品75%酒精、2%5%碘酊等。

3、注射器、针头的清洗与消毒

(1)冲洗将注射器、针头、点眼滴管等接种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

金属注射器:

应拧松活塞调节螺丝,放松活塞,用纱布包好。

针头:

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

(2)灭菌纱布包好的注射器、针头放入高压灭菌器中,高压灭菌15分钟;

或煮沸消毒,放入钢锅或铝锅内,加水淹没物品2厘米以上,煮沸30分钟,待冷却后放入灭菌器皿中备用。

灭菌后的器械若一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新消毒灭菌。

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

三、针头的选择针头大小要适宜:

针头过短、过粗,注射后拔出针头时,疫苗易顺着针孔流出,或将疫苗注入脂肪层;

针头过长,易伤及骨膜、脏器。

家禽:

9号(冻干疫苗)或12号针头(油苗)。

24周龄猪:

12号针头4周龄以上猪:

16号针头绵羊和山羊:

16号针头牛:

16号针头,四、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胶靴、橡胶手套、口罩、工作帽和护目镜。

五、疫苗的准备1、检查疫苗冻干疫苗凡发现疫苗瓶裂、瓶盖松动、失真空、超过有效期或标签不完整一律不得使用。

油佐剂灭活疫苗除检查有效期外,还需检查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沉淀、破乳等变化。

疫苗的准备,2、灭活疫苗的预温与震荡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疫苗,置于室温(25左右)2小时左右,平衡疫苗温度。

使用前轻轻振摇。

3、冻干疫苗的稀释(见第五章),疫苗的准备,4、吸取疫苗

(1)轻轻振摇,使疫苗混合均匀。

(2)用75%酒精棉球消毒疫苗瓶瓶塞。

(3)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疫苗瓶,抽取疫苗。

(4)排除针管中的空气。

排气时用棉球包裹针头,以防疫苗溢出,污染环境。

(5)使用连续注射器时,不需抽取疫苗,把注射器软管连接的长针插至疫苗瓶底即可,同时插入另一针头供通气用。

第五章免疫接种方法,为保证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应在使用疫苗时,掌握疫苗的正确接种方法。

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免疫程序和最佳接种途径,如弱毒疫苗应模仿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灭活疫苗均应皮下或肌肉注射接种。

一、家禽免疫接种方法家禽接种的途径主要有饮水、滴鼻点眼、气雾、刺种、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

1、饮水免疫法根据禽群的饮水量计算用水量,将可供口服的疫苗3倍剂量溶于水中,装入饮水器或供水桶中,供禽群自由饮用,2小时内饮完。

饮水免疫应注意以下问题:

(1)疫苗剂量要加大,一般24倍为宜。

因为禽类饮水时,会损失一部分。

(2)稀释疫苗不能使用金属容器;

稀释疫苗的饮水不能用自来水,自来水含有消毒剂,会使疫苗失活,可用蒸馏水、无离子水或深井水。

为了保护疫苗,也可在饮水中添加0.1%的脱脂奶粉。

(3)饮水要充足,以保证所有禽只能在短时间内饮到足够的疫苗。

饮水器要干净,以免降低疫苗的效价。

(4)服用疫苗前应停止饮水24小时(时间长短视天气而定),以便使禽只能尽快而又一致地饮用疫苗,饮水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

(5)稀释疫苗的用水量要适当。

根据禽群的饮水量计算用水量,然后适当加大(约为饮水量的120%)。

(6)免疫前后3天内,饮水中不能用消毒药。

2、滴鼻点眼法使疫苗从呼吸道进入体内,对于幼雏禽可避免或减少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可刺激其产生局部免疫,效果好,是最好的免疫方法之一,适用于新城疫系、系、CL30疫苗等疫苗的免疫,新城疫首免一般应用此法。

(1)疫苗稀释稀释疫苗前应先计算好该滴管多少滴为1毫升,一般1毫升约20滴。

一滴约0.05毫升,每只鸡两滴,约需使用疫苗0.1毫升。

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稀释方法、稀释倍数和稀释剂来稀释疫苗。

不带专用稀释液的疫苗应选用蒸馏水、无离子水或生理盐水稀释。

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

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振荡,使其完全溶解。

全部抽出,注入疫苗稀释瓶中,然后再抽取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振荡冲洗,抽取干净,注入疫苗稀释瓶中,补充稀释液至规定量即可。

(2)操作左手握住鸡体,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其头部,右手持滴管将疫苗滴入眼、鼻各一滴(约0.05毫升),待疫苗进入眼、鼻后,将鸡放开。

操作要迅速,还要防止漏滴和甩头。

3、皮下注射法

(1)选择注射部位宜在颈背部后1/3处。

(2)操作使其头朝前腹朝下,食指与拇指提起头颈部背侧皮肤并向上提起,右手持注射器由前向后从皮肤隆起处刺入皮下,注入疫苗。

4、肌肉注射法家禽肌肉注射免疫一般将疫苗注射到胸部、腿部肌肉或翅根肌肉。

选用胸部肌肉注射时,一般应将疫苗注射到胸骨外侧23厘米的表面肌肉内。

注意进针方向应与鸡体保持45角倾斜向前进针,以避免刺穿体腔或刺伤肝脏、心脏等,对体格较小的鸡尤其要注意。

腿部肌肉注射免疫的部位通常应选在无血管处的外侧腓肠肌。

进针方向应与腿部平行,顺着腿骨方向并保持与腿部3045角进针,将疫苗注射到腿部外侧腓肠肌的浅部肌肉内,以避免刺伤腿部血管。

2月龄以上的鸡可以用翅根肌肉注射的方法,要选在翅膀根部肌肉多的地方注射。

肌肉注射时,应注意选用适当长度和粗细适中的针头,避免垂直进针,刺入的深度也不能过大。

冻干疫苗选用9号针头,油佐剂疫苗选用12号针头。

二、家畜免疫接种方法家畜接种的途径有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每种疫苗均有其最佳的接种途径。

1、皮下注射法

(1)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驰、皮下血管少的部位。

牛、羊宜在颈侧中1/3部位,猪宜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犬宜在股内侧。

(2)注射部位消毒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种部位,最后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碘。

(3)操作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取颈侧下或肩胛骨的后方皮肤,使其产生褶皱,右手持注射器针管在褶皱底部倾斜、快速刺入,缓缓推药,注射完毕,将针拔出,立即以药棉揉擦,使药液散开。

进针方向:

皮下注射时,平行皱折插针,以防刺穿皮肤,注射到皮外。

2、肌肉注射法

(1)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

牛、羊宜在颈部或臀部,猪宜在耳后颈部或臀部,犬宜在颈部。

(2)注射部位消毒同前。

(3)操作左手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肌肉内,然后用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将药慢慢注入,若发现回血,应变更位置。

若动物不安或皮厚不易刺,可将针头取下,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针尾,对准注射部位迅速刺入肌肉,然后接上注射器,注入药液。

肌肉注射时,进针方向要与注射部位的皮肤垂直。

第六章重大动物疫病免疫与免疫程序,对散养畜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畜禽要及时补免;

对养殖户和小型养殖场实施程序化免疫。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1、疫苗种类

(1)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2)H5-H9二价灭活疫苗(3)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2、免疫方法

(1)雏禽灭活疫苗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

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采用滴鼻点眼法或肌肉注射。

(2)成年禽胸部、大腿或翅根肌肉注射。

3、免疫程序

(1)种鸡、蛋鸡714日龄:

用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初免,也可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进行初免。

34周后:

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开产前:

用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

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一6个月用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一次。

(2)商品肉鸡710日龄:

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初免。

2周后:

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1421日龄: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

间隔34周:

用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I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肉鸭710日龄:

用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肉鹅7一10日龄:

用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初免后34周,再用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散养禽春、秋两季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免疫。

每月定期补免。

(6)鹌鹑、鸽子等其他禽类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或参考鸡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剂量根据体重进行适当调整。

(7)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要对受威胁区域所有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二、口蹄疫1、疫苗种类

(1)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2)口蹄疫A型疫苗。

(3)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

(4)口蹄疫0型合成肤疫苗。

(5)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

2、免疫方法牛:

选择口蹄疫O型-亚洲I-A型三价灭活疫苗,颈部、肩胛部或臀部肌注射。

羊:

选择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颈部、肩胛部或臀部肌注射。

猪:

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或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耳后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

3、免疫程序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畜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家畜要及时补免。

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1)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仔猪、羔羊:

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

犊牛:

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

所有新生家畜初免后,间隔1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

(2)散养家畜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3)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要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全部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疫苗种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弱毒冻干疫苗。

2、免疫方法耳后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

3、免疫程序

(1)商品猪仔猪断奶后初免。

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2)种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

(3)种公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四、猪瘟1、疫苗种类猪瘟兔化弱毒苗(细胞苗、脾淋苗)。

3、免疫程序

(1)规模养猪场商品猪:

20日龄初免,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种猪:

20日龄初免,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46个月免疫一次。

(2)散养猪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3)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所有猪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五、新城疫1、疫苗种类

(1)新城疫系疫苗。

(2)新城疫I系苗。

(3)新城疫灭活疫苗。

(4)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

2、免疫方法

(1)新城疫系疫苗:

滴鼻点眼。

(2)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

滴鼻点眼或肌肉注射。

(3)新城疫I系苗:

肌肉注射。

(4)新城疫灭活疫苗:

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3、免疫程序

(1)规模养鸡场种鸡、商品蛋鸡1日龄:

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初免。

714日龄:

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免疫一次。

对在禽流感免疫程序中要求使用H5Nl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地区的家禽,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

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加强免疫。

12周龄:

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或新城疫灭活苗强化免疫。

1718周龄:

用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开产后:

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疫苗免疫。

肉鸡710日龄:

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初免。

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

各规模养鸡场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

(2)散养户实行看秋两季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3)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要对疫区、受威胁区等高风险区域的所有鸡只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鸡只可以不强化免疫。

第七章畜禽标识佩戴与免疫档案的建立,一、佩戴要求1、新出生畜禽,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

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从国外引进畜禽,在畜禽到达目的地10日内加施畜禽标识。

2、猪、牛、羊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在右耳中部加施。

3、畜禽标识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4、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二、建立免疫档案,填写兽医工作手册免疫结束后,防疫员应及时填写免疫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户主姓名、地址、畜禽种类和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和生产批号、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填写完成后,上交乡镇兽医站管理。

第八章注意事项,一、免疫时机选择使用疫苗最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环境。

二、进出养殖场(户)或动物舍时要严格消毒防疫员开始工作前要更换工作服,进出各种养殖场(户)或动物舍必须走人行消毒通道(紫外线灯消毒的更衣室、消毒池)或消毒盆消毒胶靴(冬季要用温水配制)。

携带物品的外包装要经喷雾消毒,免疫接种人员用消毒液洗手消毒。

三、免疫前检查动物健康状况为了保证免疫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首先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怀疑有传染性疫病时,暂缓接种。

四、更换针头每注射一畜,更换一次针头;

家禽注射一户更换一次针头,或注射一笼换一次针头,但最多不超过100只。

五、疫苗使用活疫苗稀释后必须在2小时内用完,灭活疫苗开启后必须在当天用完。

六、观察动物免疫接种后反应免疫接种后,在接种反应时间内,防疫人员要对被接种动物进行反应情况检查,详细观察饮食、精神、大小便等情况,并抽查体温,对有副反应的动物应予以登记,对接种后副反应严重或发生过敏反应的应及时抢救、治疗,并应向畜主解释清楚。

七、免疫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1、免疫副反应因个体差异,个别动物在免疫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有时因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会造成动物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免疫副反应,一般反应:

有些动物在注射疫苗后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体温稍微升高,产奶量或产蛋量下降等现象。

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经过13天后可恢复正常。

严重反应:

因个体差异,个别动物注射疫苗后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加快,可视黏膜充血、水肿,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倒地抽搐等,常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2、免疫副反应处理措施对反应严重的动物,可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视病情缓解程度,20分钟后可以相同剂量重复注射一次。

3、免疫副反应的预防防疫员在注射疫苗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和认真调查免疫动物的健康状况,对病畜、瘦弱畜和临产母畜可不进行免疫注射,待动物机体恢复正常后再行免疫。

对曾有过疫苗反应病史的动物,建议在注射疫苗前,先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或盐酸异丙嗪药物后注射疫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八、废弃物处理用完的疫苗瓶,用过的酒精棉球、碘酊棉球等废弃物应收集后焚烧或深埋处理。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