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94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文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现实小说、抒情小说、讽刺小说、乡土小说等

(三)在格式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叙述方式:

多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传统小说:

多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地去叙述故事。

西方小说:

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可以是作品的主角,或者是作品中人物,至少是目击者。

与读者保持平等的关系,推心置腹,交流感情。

2、结构方式:

借鉴西方小说的艺术技巧。

以叙述事为主,结构为情节结构,即以事件的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结构全篇,结构上讲究故事的连续性、完整性、,有头有尾,首尾圆和。

以塑造人物为主,结构上不太注意情节的连续性、完整性,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来表现、刻画人物。

《示众》:

一个场景

《药》:

三个场景—刑场、茶馆、坟地

《狂人日记》:

十三则日记

(四)在表现手法上:

1、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2、在塑造人物方面:

(1)“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典型人物

(2)“画眼睛”的方法

鲁迅说:

“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同时豫期着大的变故的到来,然而只有沉默。

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

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

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伤逝》)

3)心理描写

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鲁迅小说:

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追忆、幻觉、梦境、特异感觉、物象变形、心灵解剖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白光》《兄弟》《肥皂》《伤逝》等

(4)个性化语言

(5)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去表现,使作品对人物性格形成原因的揭示和对人物性格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的揭示得到强化。

(三)白描手法:

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借鉴。

最初写作,主要借鉴西方小说模式,写作过程中,鲁迅自身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逐渐发挥作用,使他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吸收中国文艺的养料,主要是中国传统戏剧、绘画。

白描;

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

用在文学上,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方法。

鲁迅;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

鲁迅从中国传统戏剧与传统绘画里,主要吸收的是‘从形似中求神似,由有限中生无限’的中国传统美学追求。

鲁迅语言风格:

含蓄、节制、简约、凝练。

白描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的最大特点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而是用最传神之笔加以点化。

它不求细致,只求传神,它不尚华丽,只求朴实。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用这种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

4、《阿Q正传》中阿Q形象及艺术特色

一、阿Q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代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流浪雇农形象。

(一)政治经济地位低下

(二)复杂性格:

勤劳、质朴;

游手好闲;

狭隘、保守

(三)基本性格:

精神胜利法

1、定义:

指人们在遇到失败或处于不利的情况下,用来自我安慰,获得精神上优胜,掩盖实质上的失败的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

2、表现:

盲目的自尊自信;

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

麻木健忘;

欺软怕硬

(四)阿Q式的革命

1、革命的要求

2、对革命的理解

3、阿Q革命的实质:

只是想取赵太爷而代之,将赵太爷之流所占有的威福、子女、玉帛据为己有,只是想颠倒一下他与赵太爷在这等级秩序中所占有的层次和位置而已,成为新的奴役者,倘要阿Q革命成功,他不过是一个赵太爷二世,所阿Q式的革命是要不得的。

(五)阿Q形象的典型性1、社会意义2、历史意义

二、艺术特色1、外冷内热2、以讽抒情3、形喜实悲

5、《故事新编》的取材

1、古代的神话与传说,《补天》《奔月》《铸剑》

2、古代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目的是借古喻今。

第三章思考题

1、20年代小说的两大类型是什么?

一、现实主义小说

二、浪漫抒情小说

2、问题小说、乡土小说。

问题小说1、时间:

1918年-1920年

2、含义:

周作人:

“提出一个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

3、主题、题材:

家庭问题、婚姻问题、女子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儿童问题、青年问题、妇女问题、社会习俗问题、下层平民问题、国民性问题、人生问题等。

4、代表作家:

冰心、叶圣陶、许地山、庐隐

、王统照等

庐隐(1899-1934)原名黄英,五四时期是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

代表作中篇《海滨故人》、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等,探讨人生问题。

王统照(1897-1957)初期小说短篇《雪后》、《沉思》、《微笑》等,探究社会问题时,多用象征手法、执着地追求“爱”与“美”。

后期小说长篇《山雨》描写农村生活,艺术水平很高。

5、评价

(1)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

(2)追求一些哲理色彩。

(3)通常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4)社会功利性削弱了它的审美价值。

(5)只是一种风尚和潮流,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学流派。

乡土小说1、时间:

1923年

2、产生的原由:

鲁迅是开创乡土小说范型的先行者。

一些来自乡村、寓居于京沪等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农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至纸上”,以其刚健、清新、质朴之气使创作界面目一新,又由于挟带着各地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

3、代表人物:

许杰、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废名等。

4、代表作品:

许杰《惨雾》-械斗

《赌徒吉顺》-典妻

鲁彦《菊英的出嫁》-冥婚

彭家煌《怂勇》-土豪劣绅横行乡里

黎锦明《出阁》-姑娘出嫁

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乡村生活的古朴、温馨、宁静、优美。

5、评价:

(1)人物性格比较鲜明、生动。

(2)注重地方风物、风俗画的描绘。

(3)自觉追求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4)乡土小说对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5)在现代文学史最早显现出流派风范。

3、现代文学史最早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是谁?

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4、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1、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贫穷悲苦的生活状况。

《饭》《一篇宣言》

2、对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与审视。

《校长》《潘先生在难中》

艺术特色1、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他的内心满蕴着爱、憎、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2、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在生活的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不仅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

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的把笔锋穿过这些人而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等

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是叶绍钧小说风格的又一方面。

4、小说文字整饬、严谨、平实、纯正,既无欧化的成分,又没有半文半白的现象,十分讲究规范化。

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叶绍钧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纯洁、健康作出了贡献。

5、许地山前期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为什么?

特点:

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

(1)传奇性

(2)异域性

(3)宗教性

6、“蜘蛛哲学”的含义。

“蜘蛛哲学”的含义:

“蜘蛛”喻人,“蜘蛛网”喻人的命运,蜘蛛不晓得自己放出去的游丝何时能粘住别物,喻人不能把握主宰自己的命运,蜘蛛网总会破,喻人生的不圆满,有残缺,而蜘蛛却一生都在忙碌地补缀自己的网,比喻人在困境和缺憾中仍要坚持不懈地生活和工作。

这种哲学表面看来有些悲观,但实则却是积极乐观的。

它告诉人们应该像蜘蛛那样坚韧不辍地补缀个人命运之网,决不因网总被弄破而中止辛勤地劳作,要承认局限,尽力而为,不计成败,乐在其中地行驶在人生的旅程中,这体现着一种面对困境所具有的积极的生命态度和坚韧不屈的内在精神。

7、冰心创作思想“爱的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产生的原因有那些?

(1)、核心内容:

母爱:

母爱是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而永恒的存在。

童心:

晶莹剔透,纯洁无瑕,充满智慧,活泼可爱

大自然:

赞美自然的神奇、庄严、美丽、伟大。

(2)、“爱的哲学”形成的原因

1)温馨幸福的童年生活2)基督教文化的影响3)泰戈尔思想的影响

8、冰心小说艺术风格。

(1)、不以曲折的情节见长,也没有激烈冲突的渲染夸饰,结构单纯,常用对比的手法,耐人咀嚼回味。

(2)、“冰心体”的文学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

她以白话为主,杂糅古今中外,努力实践“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自然地渗入流利、凝练的文字中,呈现出诗情洋溢,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

9、郁达夫小说的类型。

(一)表现自我小说:

《沉沦》、《南迁》、《茫茫夜》、《迟桂花》等

(二)表现社会小说: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

10、《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主题。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描写产业工人的作品之一,作者通过烟厂女工陈二妹对“我”的关心、体贴、规劝及“我”的反省,歌颂了女工的高尚品行和自发地对资本家的反抗,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和动摇,说明在那样的社会里,只有在那些沦落人之间,还能保持着一种互相怜悯、同情的真挚情谊。

《迟桂花》:

全篇抒写了女主人公天真健全的美的人格,纯洁无邪的美的感情,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和谐的诗的意境,完满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

11、“迟桂花”的象征含义?

“迟桂花”是小说的“文眼”,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迟桂花的特点是开得晚,却经得久,具有清香、朴素、耐久的品性,在作品中,它既代表着一种沉静自得的安然之美,也体现为一种顽强生命的意志力。

作者对“迟桂花”的歌颂,着意于对人、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的歌颂。

作品重要形象之一——翁则生的婚姻曾被比喻为“迟桂花”,但更能体现“迟桂花”性格的,还是翁则生的妹妹莲。

12、分析“莲”的形象。

莲:

莲本身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在夫家受尽了屈辱与刁难,夫死后回到了自己娘家。

在当时社会里,这种女人是要受到别人的异样眼光的。

但莲姑并没有悲观绝望,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乐观的性格,像少女般纯洁无暇。

莲是美的象征,在她身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她淳朴、自然、健康、优美的人格与清幽秀丽的山水和芳香四溢的桂花香是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正是由于有这样自然的山水才塑造出这样优美自然的人格、人性。

13、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自我的写真

(二)感伤的抒情

(三)结构的散文化

(四)流利、清新的文笔

1、郁达夫最擅长于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你读《迟桂花》,作家追求的是一种时空的转换和时间、立脚点的推移,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将暮晴天下的翁家山、西下夕阳东上月的翁家山、屋前屋后的翁家山、月光下的翁家山,以及翁家山的清晓、翁家山的早晨”这样一幅全面而跳跃的翁家山全貌来与读者分享。

作家调动我们的各种器官,将摇曳多姿、声色交汇的翁家山摆在我们的面前,无论是美景幽境,还是香风晚烟,如此一个翁家山,怎一个“美”字了得?

2、作品的另一艺术特点是情和景巧妙的融合。

作品的感情色彩并不是突兀而至,而是融合在美丽的山水风景中,自然地流淌出来作者在描绘大自然的种种景致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同时糅杂以人物真切的心理感受,将这种主观情绪投射在客观景物上,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第四章思考题

1、20年代新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白话诗:

1、代表诗人:

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

2、特点:

(1)叙事、说理。

(2)有散文化倾向。

3、作品: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胡适《蝴蝶》、刘半农《相隔一层纸》、沈尹默《月夜》

(二)自由诗

1、小诗

(1)小诗的含义:

它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引起读者的联想。

(2)产生的原因:

小诗的形式完全从外国输入,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

(3)代表作家、作品:

宗白华《流云》、冰心《繁星》《春水》

(三)新格律诗

(四)象征派诗

1)、象征诗派:

指以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诗集为起点,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频等,都是有影响的象征派诗人。

2)、象征诗派的主张:

提倡“纯诗化”创作。

3)、象征诗派诗歌特点

(1)在内容上:

进一步趋向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感觉、感情的幽微精妙的去处。

(2)在艺术上:

a、采用象征、隐喻、暗示的手法。

B、在诗的组织上常用省略法。

2、小诗的含义?

代表作家、作品。

小诗的含义:

代表作家、作品:

3、冰心小诗的特点。

(1)、满蕴着温柔。

冰心小时是在优裕的家庭和温暖的母爱中长大,小诗反映了她自己的这些经历,加之冰心又用她那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委婉、缠绵亲昵的笔调,来抒写心中的感想,这样在诗人的笔下,处处是“温柔”,事事是“温柔”。

(2)、微带着忧愁。

面对现实社会,有着正义感的知识青年冰心,时常在思考着人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她企图解释,但又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这使她感到苦闷。

这种轻轻的哀愁,淡淡的忧伤,势必要流于笔端,渗透着文字。

(3)、欲语又停留。

是冰心要创造的一种诗情洋溢,含而不露的意境,这类的诗包含深刻的哲理。

4、象征诗派倡导什么?

代表作家是谁?

象征诗派的主张:

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频等,都是有影响的象征派诗人。

5、闻一多的“三美”主张。

具体地说就是“三美”主张。

音乐美:

音节的节奏和押韵

绘画美:

词藻的华美

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三美”的典范作品

声调的和谐,节奏感强押韵:

《再别康桥》每节一换韵,二、四句押韵,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波动,好像一支悦耳徐缓的抒情曲,轻盈婉转。

重复、叠词、首尾呼应、顶真手法、一句三顿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

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

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最后一节以两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

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以情景交融,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彩色画面,构成了一簇簇美妙的意境,使其具有绘画美。

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柔波里的“水草”,“天上彩虹”;

以及斑斓的“星辉”等等,既轻柔,又艳丽,离愁别绪,脉脉含情,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

画面美表现之一:

诗人使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象,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画面美表现之二:

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画面美之表现之三:

善用比喻把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寄寓自己的情感。

《再别康桥》结构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具有建筑美。

全诗七节,每节四行,每句字数在六至八字间,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其中一、三行稍短,二、四行稍长,有规律的交错,形成两个平等的台阶,既不是“豆腐干”式,又不是形式不拘的自由体,既做到了形式结构的整饰,又不失手法多变的特色。

全诗以第四节为中心,互相对称,整饬匀称。

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饬之美。

6、《死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死水》是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理论的最满意的实践。

(1)音乐美:

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2)绘画美:

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这首诗用了很多生动、绚丽、新奇、传神的词藻加以组合,如“翡翠”、“桃花”、“罗琦”、“云霞”、“绿酒”、“珍珠”等,造成一种色彩斑斓的效果,画面瑰丽,意象丰富,具有绘画的美。

(3)建筑美:

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个字,形式十分整齐,体现了建筑的美。

7、徐志摩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诗歌的基本特色如何?

创作主张:

诗应该表现作者的“性灵”(发自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追求“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

《迎上前去》:

“我要的是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

诗歌基本特色:

轻灵飘逸,温柔缠绵

8、赏析《沙扬娜拉》、《再别康桥》

评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短短五句,却包融了无限的离绪和柔情。

以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状写日本女郎温柔的神态,贴切传神,既纯洁无瑕,又楚楚动人。

一声“沙扬娜拉”,轻飘而不失深沉,随意而不失执著,简洁而又充满异国情调。

这首诗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包含着体味不尽的意蕴,显示出徐志摩诗歌特有的柔婉的情韵。

一、凝重而飘逸的情愫

《再别康桥》这首诗写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惜别之情、眷恋之情、以及理想破灭的感伤之情。

告别(轻柔):

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眷恋(热烈):

恋人笔调浓烈而温柔,对自由生活的企望

失落(感伤):

理想的破灭与沉淀

寻梦(欢快):

感情高潮之所在,忘情的慰藉

告别(沉静):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不愿破坏康桥的美,不愿惊动康桥的情意。

三个“轻轻的”:

康桥是美丽,而这美丽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

三个“轻轻的”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珍爱,即使离别时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珍藏内心,展现出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并为全诗确定了静美的情感基调。

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

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

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实写的是康河的美。

“金柳”沐浴在夕阳的金辉中,非常美丽。

宛若“夕阳下的新娘”,金柳既为新娘,则暗示诗人是新郎,这一比喻表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同时,“柳树”在中国传统诗词中是离别的象征,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所以,写金柳还有写离别之意。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

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

具有中国诗歌的意境,物我合一。

第二句是化客为主,第三句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

“油油”:

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

微风轻拂,水波轻涌,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波轻摆,自在安闲。

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招摇”还有逍遥一义,用“招摇”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跃然纸上了。

它表现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

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暗示自己梦想的破灭。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

这句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

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

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在第6节开头,诗人却又说“但我不能放歌”,这样写是否矛盾:

不矛盾。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诗人幻想自己在康桥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快乐,而但我不能放歌是从幻想返回现实,表达此时不忍与康桥离别的心情,因此,第6节连用两个沉默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淡淡愁绪。

“沉默时感情最深”

柳永的《雨霖铃》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苏轼的词《江城子》,与妻子王弗死后十年,梦中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情到深处是无言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不带走一片云彩”:

呼应第1节的作别西天的云彩。

创设飘逸洒脱的意境;

启发读者揣摩其言外之意:

既然不带走的是云彩,那么,带走的是什么呢?

只能是对康桥深深的眷念吧。

与首节貌似复唱,实已推移、深化。

爱恋之情深潜心底,凄惘之情涨上心头。

2、优美深邃的意境

三句话概括:

是一种眷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意是主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