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48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雕塑:

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

圆雕、浮雕。

举例:

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

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

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建筑艺术:

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D.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

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

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

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

、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

、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第二课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1课时)

综合课

教学方法:

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1、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7、从而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学具准备4、

教具;

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

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5、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约2分钟)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板书:

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

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自然形

人工形

艺术形:

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

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

《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

《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造型要素:

(约18分钟)

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

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

最小的视觉单位。

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

图①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

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

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

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

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

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

(参看P4生活中的体块)。

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

(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

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

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光与色:

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

(参见P4大自然中的光与色)。

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

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

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

(参看P4《雕塑》的质地)《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

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

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第三课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第二课时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

“艺术源于生活。

但不等不生活。

”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3、表现形式的分类

就表现形式的明显特点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

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

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为写实造型和变形造型。

写实造型指忠实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面目的造型,或者说,在这种造型中,客观物象基本上按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被反映出来(见《苹果树》之二、《小提琴手》)。

变形造型则是运用夸张、省略等方法,表现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

尽管变形造型反映的对象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但我们仍可认出它们。

变形造型即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式,层次十分丰富,既可偏于写实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见《苹果树》之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艺术中就已出现,而现代抽象则主要通过抽象的线、形、色的不同组合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见《即兴》、《岩石间的小镇》)第三课中国古宋代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

单一课

讲述、欣赏与思考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步骤

(一)引言与组织教学

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

有着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

中国画----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以中国画见长。

下面请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盛时期的作品,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板书课题,挂出画卷,约3分钟)

(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生卒时间不详。

约生活在十二世纪,为北宋未年著名的风俗画家。

早期游学于京师。

后习绘画,专攻界画,擅长舟船、车马、人物、街市、城郭等。

宋徽宋熏和、宣和年间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侍诏(画院最高职称)。

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画》、《西湖争标画》、《武夷图卷》等。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公元十世纪后期(960年),赵匡胤统一中国,建立了北宋皇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

农业上注重了精耕细作、使用良种;

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

畅销国外;

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等科学技术使对外贸易和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城市集镇不断出现,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了专营经商的“”(商店)、“”(剧场)、“”娱乐场”等。

当时的京城汴梁(今开封市)则更显繁华。

但北宋后期各代皇帝为求苟安(亦称偏安),向辽国接受屈辱的澶渊之盟。

给西夏纳“岁币”。

向金割地、纳银、贡绢,宋徽宗时期则更甚,虽联金灭了辽国,次年金兵大肆攻宋,徽宗为求苟安,主张议和投降,罢免了主战派将领。

终在1127年,徽宗成了金兵的俘虏,北宋王朝被灭亡。

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期。

皇帝宋徽宗赵佶虽昏庸腐朽,却是一个出色的画家。

在位期间是宋代画院的极盛时期。

招录了不少有才华的画师入画院供职。

宋徽宗很注重写生,他诏令翰林画院的画师都要写生。

张择端根据京城汴梁繁华的集市贸易与街景(一是说清明时节,但清明时节的景象描写不多,另一说法是从清明坊到虹桥一汴河上河的街景。

后者则更有说服力。

人物中有赤膊的、戴斗笠的、轿上插树技遮荫的、摊位上的遮阳伞、遮荫篷等可以作证)写生而创作了蜚声世界的《清明上河图》。

第四课透视知识

讲解、演示和动手相结合。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教具与学具教学过程第五课线造型的素描(3课时)

讲解、欣赏、观察、比较和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通过线造型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结构线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轮廓、体积、对比、远近、方法和透视等的作画方法,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发展窨造型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讲解线造型的功能和线造型素描的步骤。

说明物象形态内部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处部形态的面的性质。

运用结构线刻画物体内部和外观的组合关系,直至结构本身。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1.线徒刑的素描作品数幅,明暗素描作品数幅;

2.立方体和圆柱体框架模型一个;

学具:

软芯铅笔、橡皮、课本、作业本。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的准备

(2)。

(3)导入新课线造型素描作品数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数幅,(4)给学生欣赏、鉴别、然后讲解。

设问:

线造型的素描和明暗素描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5)讲授新课

1.线造型素描的特点及线的造型功能。

线造型的素描图是通过线结构的运用,直接体现和暗示物体的体积、远近、方位和对比等牲,表现出物体内外部组合关系及前后左右的空间状态。

线造型素描剔除或减弱明暗色调层次,强调物体本质的实在的形体结构,所以表现物象的效果明确、肯定、清晰和刚劲有力。

线徒刑素描是以线徒刑的方式研究自然的造化和物象的结构,线的造型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表现物象的外形轮廓,

(2)勾画形体的边界。

(3)表现物象的内外结构、空间位置、透视变化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关系。

(4)表现物象的虚实关系、明暗关系及体积感。

(5)表现物象的势、力、节奏、韵律感,(6)抒写人的情趣,(7)气质。

线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术专业方面方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以图解形式适用于理工科专业中,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徒刑技能服务于设计,在建筑、园林、工业设计等图纸绘制上,结构线的徒刑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设计手段,广泛适用到现代建设的各个产生领域中。

1、立方体与圆柱体

立方体(对照立方体框架模型分析))1(.

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础,它的结构是由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关系而构成的。

圆柱体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360。

而构成。

也可以说是由无数个相同的圆面叠杨(如硬钱币叠成一圆柱体)

教材P14上图,立方体与圆柱体结合图形是说明立方体内可以产生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在立方体内的构成是以一个正方体的二分之一边为轴,以立方体一个面的中心点为圆心,旋转306而成。

圆柱体的立体感可通过顶底面的透视圆面体现。

(6)作业要求

1、临摹P14立方体和圆柱体范画。

2、用3B、和6B铅笔作画,3、要求表现物象透视准确,4、结构清晰。

课堂小结:

)(7

选出一部分作业讲评,指出优缺点,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第五课透视知识第二课时

(1)教具和学具准备

(2):

1、立方体的切挖模型;

2、用泡沫塑料做两个相等的长方体模型,把它们拼在一起是一个立方体;

3、大幅基本形体切挖挂图;

4、能进行切挖的软性固体材料。

萝卜、柑桔、苹果、肥皂、泥巴等软性材料;

2、小刀、铅笔、橡皮、课本、作业本。

(3)组织教学:

(4)复(5)习旧课,(6)导入新课

我们了解立方体及圆柱体的构成,那么把这些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后,会是怎能样一种结构变化呢

(7)讲授新课

基本形体的切挖:

1、立方体的切2、割与组合:

课本P14下图说明从立方体中间切开成为两个长方体,然后将这两个长方体可以拼叠成各种造型(用二个长方体拼叠演示)

切去立方体的八分之一,首先找出立方体三个相邻的面的面中心点,并把每个面分成四等分。

然后将三个相邻的四分之一等分垂直切去。

用泡沫块做一个立方体,切去八分之一,被切去部分仍可嵌入原处,以便演示,并用红色在立方体相邻的三个面上画出垂直水平线,切去后的截面用三种色区别,(自制模型进行演示)

2.圆柱体、球体、锥体的切挖:

用较规范的萝卜、桔子或苹果及橡皮泥等到物,在课堂进行切挖示范,揭示圆信体、球体、锥体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结构变化,并挂出以线徒刑的切挖结构图。

(8)作业要求

作业一:

临摹P/15四种基本形体切挖图。

作业二:

可任选一种基本形体作切挖练习,如立方体可用肥皂块、泡沫块等;

圆柱体可用萝卜等;

球体可用柑桔、苹果等。

将切挖后的伤口放在课桌上进行写生。

要求运用虚实、轻重不同的线条描绘声绘出对象的内部与外观铁组合关系。

课堂小结

对切挖练习及以线造型写生较好的作业进行表扬,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布置下堂课的准备工作。

第六课透视知识第三课时

大幅《口杯与肥皂盒》步骤然图范画一张。

口杯与肥皂盒三组静物。

4B或6B铅笔、橡皮、课本、作业本。

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

(4)复(5)习旧课,(6)导入新课:

通过前二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两点认识:

(1)物体的外观形态特点,

(2)都取决于它的构造特点。

(2)任何物体的外形都是由不同的面构成,面归纳起来有三种形式:

即有方向不同的面(包括正、侧、水平、垂直、倾叙的面等),有性质不同的面貌一新(包括平面、曲面等),有大小不同的面,这些面按照物体

的结构形式、组织、联结起来,构成物体的外部形态。

物体的外观形态只有借助于光的作用才能显示出来,然而,线造型的素描特点不是借助光的作用所产生的明暗形态来刻画物体的结构体积,而是用结构线来表现物体的内部与外观的组合关系,直至结构本身,所以,了解物象形态的构造形态的构造特点和外部形态的面的性质,是画好线造型素描的关键。

口杯与肥皂盒

线造型的素描步骤(结合课本P16“口杯与肥皂盒“进行讲解):

(1)面对写生的物体,采用剔除或减弱明暗光影的方法,从整体出发,观察和找准物体的基本形,用线和点标出,并注意画面构图。

(2)用辅助线画出物体的大体轮廓,形体结构,透视变化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空间位置。

(3)用线准确地刻画出物体的内外部结构关系、透视关系、体积感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空间关系。

(4)调整修改,使画面效果完整。

3、透视法则的运用(结合范画讲解)

平等透视法则,成角透视法则和圆形透视法则应结合步骤图渗透讲解,不宜过多涉及透视知识。

5、作业要求

要课作业可安排写生“口标与肥皂盒“,也可临摹课本16的范画。

用软芯铅笔作画(4B或6B),作业要求轮廓比例基本准确,构图适当,透视准确,并能初步运用不同线条表现出物体的内外组合关系和窨立方体形态。

第七课基础图案(1课时)

欣赏、讲授、演示与图案制作相结合。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及其主要构成形式。

初步掌握正确绘制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

结合欣赏我国古代文物及兄弟民族在器物上装饰的二方连续纹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珍视传统风格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方连续纹样的组成骨式及其设计制作步骤。

纹样的构成与配色。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第一课时教具:

针织花边,民族花带2~3条。

2、古代及少数民族在器物上装饰二方连续纹样图例。

3、二方连续纹样骨式图。

4、不同的构成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

5、绘制步骤分解图。

第二课时教具:

运用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

第一课时学具:

铅笔、橡皮、直尺、课本、作业本。

第八课基础图案第二课时

水粉颜料(6色、12色均可),水彩笔(大、小各一支)、调色盘、盛水瓶、课本、作业本。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引导认真听课。

(1分钟)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约1分钟)

以提问形式,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

单独纹样——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单独使用的纹样。

出示针织花边,民族花带向学生提问:

这些东西平时称它为什么(学生答:

花边),那么这些花边是怎样设计绘制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知识

板书课题:

《二方连续纹样》

1、概念:

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作有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意义:

(出示古代及兄弟民族在器物上装饰二方连续纹样图例及现代日常生活用具有实物)(约4分钟)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由于具有重复、条理、节奏等形式,应用最多:

原始社会的彩陶器上,二方连续纹样装饰已有了很高的成就;

商周时青铜器上二方连续纹样风格厚重、古朴变化极多;

汉代漆器上面的二方连续纹样装饰达到了很高水平;

唐代唐草纹结构严谨,风格典雅、富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兄弟民族在服饰和用具的美化上多用二方连续纹样,并有其各自的传统特色。

如广西的壮锦,四川的蜀锦、湘西苗族花带、土家族织锦……。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用具器物及建筑装饰上,二方连续纹样的装饰也随处可见:

如染织的花布、花带纹样、书籍的装璜、商品包装、黑板报的美化等均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来讲讲二方连续纹样最基本的构成形式:

3、二方连续纹样的骨式:

散点式、倾斜式、垂直式、波纹式、水平式、几何式、结合式等,每种形式可有四种排列方式:

顺序排列、颠倒排列、正反顺序排列、正反颠倒排列。

展示各种不同的骨式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给学生欣赏并让学生通过实例辨别出各种骨式。

4设计与绘制步骤:

画两根平行线,并适当定出长度.

根据长度划分若干等分单位.

构思设计:

根据用途,内容,表现形式确定纹样的骨式,在草稿纸上精心设计绘制出一个单位纹样.

将设计好的单位纹样复拓到每一个单位上完成铅笔稿。

着色完成作业。

设计要点:

组织节构要有节奏感、韵律感。

不同题材要选用恰当的骨式。

注意各种骨式的综合运用。

注意单位纹样相结合时的关系。

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条有4-5个单位的花边。

1.以你喜欢的花卉或动物为题材,进行纹样设计,造型要简洁、概括。

2.课内要完成铅笔稿。

课堂小结:

讲评作业,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认真听课,检查学具。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图案的色彩是图案“纹样、骨式、色彩”三个主要部分之一,是表现物体形象的一个重要部分。

正如音调不美,尽管是好台词也唱不出好戏,色彩不美,尽管是好纹样,也谈不上是好图案。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方连续纹样,并完成了铅笔稿。

这节课重点学习着色。

新授知识:

二方连续纹样的色彩

(展示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彩图)

底色:

底色是为花纹服务的,为的是增强画面层次,突出花纹。

一般淡底色配深花纹或深底色配淡底色花纹,但都必须适当掌握明度。

使纹样在底色上鲜明突出。

底色要求均匀,一般要加入白粉颜料才容易均匀,如果用水粉颜料,就不一定要加白色。

配色方法:

(以前在学习单独纹样的过程中,已学过图案的配色方法,这里可以提问的形式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