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459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由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由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C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由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

C。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是纯净物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析;

C、根据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3.(2021·

济宁)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一组是( 

MnO2、SO2、P2O5 

ZnO、CO2、H2SO3

Na2O、H2O、KClO3 

SiO2、KOH、CH4O

【答案】A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三者均符合氧化物定义,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H2SO3中含有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KC1O3中含有3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KOH、CH4O中含有3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A。

【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4.(2021·

济宁)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书写、配平等都符合题意,该反应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书写不符合题意,但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类型判断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符合题意,但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类型判断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假设氯化钾和硝酸“互相交换成分”,得到的是硝酸钾和盐酸,因为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不能发生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错误的。

不能发生的反应也无反应类型可言,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

5.(2021·

济宁)根据下面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A

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氧气浓度大,木炭燃烧剧烈

B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表面很快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

氢氧化钠固体有吸水性

D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溶液中一定含有

【答案】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浓度大,木炭燃烧剧烈,不符合题意;

B、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表面很快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说明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不符合题意;

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也可能存在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符合题意。

D。

【分析】A、根据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的潮解性分析;

D、根据加氯化钡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可能是氯化银分析。

6.(2021·

济宁)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见图Ⅰ),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见图Ⅱ)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

③>

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④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②、溶液④中烧杯底部均有未溶解的溶质,故一定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20g水最多可以溶解硝酸钾质量为6.32g>

4g,故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溶液③没有说明具体升高的温度,不能判断溶液状态,符合题意;

C.溶液②升温后底部晶体溶解得到溶液③,故两者的质量大小为:

②,不符合题意;

D.溶液②、溶液④均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溶液②升温后底部晶体溶解得到溶液③,故溶质质量分数③最大,所以三者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

②=④,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结合各烧杯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及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分析。

7.(2021·

济宁)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实现的是(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硝酸钾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故不能转化为硫酸钾,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各选项中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物质的性质确定转化是否能实现。

8.(2021·

济宁)一定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M>

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

M=N

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

M=N 

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反应结束前M金属反应速率更快,故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N,不符合题意;

B、由纵坐标可知,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

M=N,不符合题意;

C、生成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酸中的氢,氢气质量相等,故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等:

D、不确定金属种类,不能判断那种金属反应的质量大,故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不能判断大小,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时间快慢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决定,最终反应产生氢气多少由金属或酸的质量决定分析。

9.(2021·

济宁)下列四组物质的溶液,使用一种试剂仅通过一次反应就能将他们鉴别开来的是( 

HCl、NaOH、Na2CO3 

NaCl、Na2CO3、NaNO3

NaCl、BaCl2、K2CO3 

NaOH、BaCl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碳酸钠能和酸生成气体,但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和盐酸不反应,不符合要求;

B、氯化钠能和银离子生成沉淀,但是碳酸钠也能和银离子生成沉淀;

碳酸钠能和酸生成气体,加入酸,氯化钠、硝酸钠均无现象,不符合要求;

C、加入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和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和碳酸钾生成气体,可以鉴别,符合要求;

D、氯化钡、硝酸钡鉴别只能从酸根离子入手,加入硝酸银会和氯化钡、氢氧化钠均反应,不能鉴别,不符合要求。

【分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

10.(2021·

济宁)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H+、Mg2+、Ba2+、C1-、

中的几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

分析上述实验,下面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一定含有H+、Mg2+、Ba2+、Cl-、

一定含有H+、Mg2+、Cl-,一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H+、Ba2+,

,一定不含有Cl-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①经测定,溶液pH=1,说明一定含有氢离子;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产生氢氧化镁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

③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会产生碳酸钡沉淀,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一定不含钡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和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至少含有一种,由此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

,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氢离子的溶液呈酸性,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反应结合氢氧化镁沉淀,钡离子与碳酸钠能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分析。

二、填空题

11.(2021·

济宁)利用氢、氮、氧三种元素,按要求用符号回答下面问题:

(1)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________。

(2)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单质________。

(3)由氢、氮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

(4)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

【答案】

(1)H2

(2)N2

(3)NH3

(4)HNO3(或NH4NO3或

【考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

(1)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为氢气H2。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故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单质为氮气N2。

(3)由氢、氮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氨气NH3。

(4)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硝酸HNO3(或硝酸铵NH4NO3、或氨水

【分析】根据氢气、氮气、氨气、硝酸等元素的组成、所属类别及物质的性质分析。

12.(2021·

济宁)表是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元素,请回答:

(1)元素周期表每个方格中都标有元素的基本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________。

(2)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该元素与钠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A

B

C

D

【答案】

(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或原子序数)

(2)C、D;

Na2S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故元素周期表每个方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2)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CD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该元素为16号元素硫元素,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元素化合价为-2,钠元素化合价为+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两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每个方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分析;

(2)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化学式书写要遵循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13.(2021·

济宁)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下面是农业生产中广泛施用的几种化学肥料:

①NH4NO3②KNO3③NH4Cl④

请回答: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铵态氮肥的是________,它们成分中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符号)。

【答案】

(1)②④

(2)①③④;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①NH4NO3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

②KNO3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③NH4Cl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

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属于复合肥料的是②④;

(2)①③④中均含有铵根离子,故均属于铵态氮肥;

它们成分中都含有的离子是铵根离子

(1)根据复合肥要含氮、磷、钾最少两种元素分析;

(2)根据铵态氮肥中含铵根离子分析。

14.(2021·

济宁)实验废液中含有AgNO3、Cu(NO3)2和Mg(NO3)2,为减少废液对环境的影响,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

(1)取废液样品,加入少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填符号,下同)。

(2)另取废液样品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实验表明,加入过量锌粉能有效去除废液中的离子是________。

【答案】

(1)Ag

(2)Mg(NO3)2、Zn(NO3)2;

Ag+、Cu2+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Zn﹥Cu﹥Ag,废液样品中加入少量锌粉,因为锌排在镁的后面,所以Zn不和Mg(NO3)2反应。

锌比铜和银活泼,锌能和AgNO3、Cu(NO3)2反应,但铜比银活泼,因此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故无论加入锌的量是多少,肯定发生的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

因为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所以滤渣中一定没有锌,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g,可能有的是:

Cu。

(2)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粉过量,废液中的AgNO3、Cu(NO3)2完全反应,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AgNO3、Cu(NO3)2,再加上没有参加反应的Mg(NO3)2,所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Mg(NO3)2、Zn(NO3)2。

加入过量锌粉前,废液样品中含有Ag+、Cu2+、Mg2+,加入过量锌粉后滤液中含有Zn2+、Mg2+,故加入过量锌粉能有效去除的废液中的离子是:

Ag+、Cu2+。

【分析】根据AgNO3、Cu(NO3)2和Mg(NO3)2混合溶液中加锌粉,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能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锌能与酸反应,铜和银不能与酸反应分析。

三、综合题

15.(2021·

济宁)铝在地壳中主要以铝土矿的形式存在,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少量Fe2O3、SiO2等杂质)。

工业上冶炼铝的工艺流程见图:

(1)铝土矿中的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操作①的目的是________。

(2)操作③得到的

受热分解生成Al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铝土矿经过操作①~④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冰晶石作助熔剂条件下,高温电解A12O3得到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1)除去SiO2

(2)

得到纯净的Al2O3

(3)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1)铝土矿中的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加入盐酸后仍为固体状态;

操作①的目的是分离固液操作,除去SiO2。

(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操作③得到的

受热分解生成Al2O3,此外还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铝土矿中除了氧化铝还含有氧化铁、二氧化硅等杂质,操作①,加入稀盐酸,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二氧化硅与酸不反应,可除去二氧化硅,操作②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钠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氢氧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过滤,可除去氢氧化铁,通入二氧化碳,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故操作经过操作①~④除去了杂质,得到纯净的Al2O3。

(3)在冰晶石作助熔剂条件下,高温电解Al2O3得到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氧化铝和氧化铁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而二氧化硅不能与酸反应,结合流程图中各步聚物质间的转化及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16.(2021·

济宁) 

(1)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经查询资料,采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甲烷气体进行实验。

(查询资料)

Ⅰ.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有可燃性

Ⅱ.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装置)

①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②验纯后,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见图F),烧杯内壁有________生成然后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为________。

由此推断,甲烷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③进行实验②前,将甲烷气体通过装置E,目的是________。

(2)有一瓶因久置而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为鉴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支洁净试管,倒入3~5mL待测溶液,滴加2~3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该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

②另取一支洁净试管,倒入3~5mL待测溶液,加入几粒锌粒后有气泡冒出,该溶液一定是________溶液。

③要确定该溶液是稀硫酸还是稀盐酸,小形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________

【答案】

(1)A;

D;

水珠;

变浑浊;

除去甲烷中的水蒸气

(2)酸性;

酸;

取待测液少许倒入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无现象);

该溶液是稀硫酸(稀盐酸)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1)①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故收集装置选向下排空气装置D。

②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生成水;

然后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

由此推断,甲烷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甲烷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做干燥剂,进行实验②前,将甲烷气体通过装置E,目的是除去甲烷中的水蒸气。

(2)①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待测溶液中滴加2~3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该溶液呈酸性。

②活泼金属和酸生成氢气;

待测溶液中加入几粒锌粒后有气泡冒出,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③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要确定该溶液是稀硫酸还是稀盐酸,实验设计可以为:

取待测液少许倒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是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该溶液为稀盐酸。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制气的发生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分析;

(2)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硫酸和盐酸可加入钡离子的物质通过是否产生沉淀鉴别分析。

四、计算题

17.(2021·

济宁)山梨酸(分子式为C6H8O2)和山梨酸钾是国际上应用最广的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1)山梨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山梨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答案】

(1)3∶4∶1

(2)根据山梨酸的分子式C6H8O2,山梨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6)∶(1×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