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43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Word文件下载.docx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

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

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

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全军共4.5万多人。

接着,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共1.03万人。

红军改编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合作,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1937年9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次催促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9月22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全国各族人民、各进步党派、抗日团体和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侨胞热烈欢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并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对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有重大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怎样才能走向胜利?

党从抗战一开始就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

党认为,中国是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的,这种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广大人民中,只有动员和组织人民,才能抵御强敌,才能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财政经济政策、教育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

这是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

纲领所阐明的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

  但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不愿放弃一党专政,害怕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拒绝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而采取单纯由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甚至企图通过对日作战削弱以至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却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

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以更高昂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洪流。

抗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制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确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正确路线、政策,因而牢牢地掌握了历史主动权,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为着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

洛川会议指出,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

会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任务是,到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和扩大人民军队,打败日本侵略者。

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既服从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总体战略,又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的优势,在政治上保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而是人民军队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

  八路军刚开赴抗日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接着,八路军又配合国民党军进行了忻口战役。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

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平津、淞沪、忻口、徐州及保卫武汉等战役,并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再加上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日军叫嚣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

但是,由于敌强我弱的总形势和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的战局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许多重要城市和富饶地区失陷。

日军在中国土地上大肆烧杀淫掠,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惨案,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

日军在其他地方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不计其数。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后,八路军和党领导的山西新军按中共中央的部署,在敌后实行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

1938年1月,敌后第一个由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在冀西阜平成立。

新四军也挺进大江南北,开赴苏南、皖南、皖中等地区,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在敌后抗战的艰难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军队同群众结成血肉相连的关系,最初依托山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牵制、打击日军,取得巨大成绩。

到1938年10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人,先后创建晋察冀、晋西北和大青山、晋冀豫、晋西南、山东、苏南、皖中等抗日根据地。

战斗在白山黑水的东北抗日联军也十分活跃,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打击敌人。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大批爱国青年和抗日志士涌向延安,经过培养训练后,又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稳定全国战局起了重大作用,是中国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条件。

  全国抗战开始后,由于战争局势的复杂,许多人对战争将如何发展认识不清,“亡国论”、“速胜论”等有相当大的影响。

澄清这些错误观点,指明抗日战争的基本走势,是指导抗日战争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国经过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客观根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论持久战》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洞察力,清晰地描绘出抗日战争发展过程的完整蓝图,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同时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也产生了影响。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党以很大力量加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以推动国民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战中心武汉成立,统一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发展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抗日运动,迅速恢复和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发展了大批党员,积极领导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

中共代表团同时驻武汉,负责同国民党联系和谈判。

八路军、新四军先后在西安、兰州、武汉、重庆、桂林等地建立办事处,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汉口公开出版。

党从原来比较狭小的环境中走出来,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各界人士进行广泛而直接的接触,宣传抗日民主主张,初步打开新的工作局面。

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共产党人还参加了国民党召集的国民参政会。

在一段时间内国共合作的关系比较融洽。

  但是,由于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实行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统一战线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在统一战线中,是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还是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这对抗战成败和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党中央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抗战初期就提出必须反对阶级投降主义,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即既统一又独立,对国民党采取有团结有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

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这是把抗战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1937年11月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王明从苏联回国抵达延安。

他根据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关于中国抗战应该依靠国民党的指示精神,否认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活动限制在国民党允许的范围内。

王明的右倾错误主张对党的工作造成了危害,干扰了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对王明的右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

1938年3月,中共中央派任弼时到苏联,如实向共产国际说明中国的抗战情况、国共两党关系及党所采取的路线和政策。

8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

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央要以毛泽东为首来解决统一领导。

这为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8年9月至11月,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全会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重申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战。

会议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全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号召全体党员加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研究抗日战争的现状和趋势。

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迅速发展。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

  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失守后,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侵略军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策略,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而将主要力量用于打击八路军和新四军;

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这对中国的抗战局势产生了影响。

  在日本的政治诱降和英、美等国的劝降下,国民党内的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

1938年12月,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并拼凑伪中央政权。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

溶共"

、"

防共"

和"

限共"

的方针。

各地接连发生袭击、杀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反共磨擦事件。

中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使国家政局空前复杂。

党从抗战的全局出发,明确指出:

整个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始终是第一位的,各阶级的利益必须服从全民族的利益。

针对国内时局的逆转趋势,党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卖国汉奸汪精卫,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驾驭了整个局势的发展。

  在日军将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为军事进攻主要对象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抗日力量肩负起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

根据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八路军于1938年冬开始由山区向平原地区挺进,放手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发展群众性游击战争,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晋西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

在晋察冀军民反"

扫荡"

作战中,1939年11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

白求恩大夫在抢救八路军伤员时不幸感染中毒,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

囚笼"

政策,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

参战部队有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百团大战。

这次战役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因而沉重地打击敌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与此同时,新四军各部贯彻党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利用山地、平原和河湖港汊等复杂地形开展游击战,建立了皖东、豫皖苏、皖东北、豫鄂、苏北等抗日根据地,坚持和扩大苏南、皖中等根据地,沟通了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

在华南,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创建和发展东江、琼崖等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

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到1940年底,党领导的军队由抗战开始时的5万余人发展到50万人,还有大量地方武装和民兵。

抗日根据地发展到跨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加上陕甘宁边区共17块近1亿人口。

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大量牵制、消灭日军,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中国抗战的重心。

  在沦陷区城市和交通要道,党的地下组织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彻底转变工作方式,深入群众,以隐蔽的方式开展抗日宣传教育和统一战线工作,领导人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抗日斗争,牵制敌人的兵力,打击日伪统治,支持和配合了敌后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

在周恩来、董必武等人领导下,南方局在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宣传文化、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在周恩来和南方局的支持下,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在重庆成立,成为中国民主运动的一支生力军。

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党在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的地方组织,领导和推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开展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利用西北特殊的地理条件沟通党和国际友人、海外侨胞的关系及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支持和配合了陕甘宁边区建设和全国抗战。

  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党给予坚决回击。

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在向北转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8万余人围攻,除约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捕,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军进行战场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害。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竟诬称新四军"

叛变"

,宣布取消其番号。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共产党采取军事上严守自卫、政治上坚决反击的方针。

中共中央军委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毛泽东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阴谋,提出惩办祸首、释放叶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等十二条解决办法。

周恩来在重庆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并亲笔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这两条充满悲愤的题词在《新华日报》登出,有力地揭露和声讨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行径。

  全国人民及国际舆论普遍同情共产党,谴责国民党当局消灭异己、破坏抗战。

国民党顽固派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其反共活动不得不有所收敛。

党以大局为重的正确措置,使极度危急的国内时局得以扭转,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党深刻地总结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的策略。

这主要是: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要采取"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总方针,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要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的自卫立场和"

有理、有利、有节"

的原则。

这些策略原则使党得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更加熟练而恰当地处理统一战线中的各种棘手问题,避免犯"

左"

、右倾错误。

  在此期间,针对国民党大肆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等反共谬论,党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同国民党展开论战,批判和揭露各种假三民主义,着重阐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说明共产主义的最低纲领和新三民主义基本相同,但两者又有区别,共产党将同一切真诚的三民主义者长期合作。

这场论战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为了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宣传,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明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及其前途的全部见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抗战和中国革命,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

他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于1939年底1940年初先后发表《<

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在五四运动以后已经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

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

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

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也必然是相互连接的,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实现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也是为着将来实现最高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特别是建党以来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是毛泽东思想在抗战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它的提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内容、领导权和发展前途等有了明确而完整的认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根据地建设,开展整风运动

  1941年至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极为猖狂,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侵占了欧洲许多国家,1941年6月又挥兵东向,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

12月,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同时进攻英、美等国在太平洋的属地,挑起太平洋战争。

国际法西斯成为世界人民的公敌。

中共中央主张建立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加强同英、美等国的合作,反对共同敌人。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承担着抗击日本陆军主力的任务。

  日本法西斯企图把中国变成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决意加紧对华作战。

日军在华北反复进行“治安强化运动”,对占领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扫荡”、“清乡”和“蚕食”,采取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无人区,企图摧毁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彻底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

  在日军疯狂而频繁的进攻下,敌后军民伤亡很大,根据地的可耕土地被大量毁坏,大批粮食和牲畜被抢走,加之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和自然灾害,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锐减到5000万以下,人民军队由50万人下降到40万人。

敌后抗战进入最困难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党分析形势后明确指出,人民抗战面临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是日益接近胜利的暂时困难;

要发扬革命精神,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党领导敌后军民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创造和运用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以及派遣武工队等多种有效的歼敌方法,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和反“蚕食”斗争,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

1941年至1942年间,人民军队共作战4.2万次,毙伤俘敌军33万余人。

敌后抗战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支持。

  敌后军民在对敌斗争中涌现出成千成万的抗日英雄,表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在1940年2月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后,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肠胃里竟全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敌人为之震惊。

狼牙山五壮士"

宁可跳崖也不投降的英雄气概,连敌人也表示敬佩。

  抗日根据地是全面贯彻和实现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坚强阵地。

为克服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党采取多种有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根据地建设的楷模。

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地体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根据地建设最根本的是民主政治建设。

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是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