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729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北师范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举动犯

.行为犯

.危险犯

.结果犯

7.罗某犯放火罪应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此时人民法院对罗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赔偿经济损失

8.李某系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

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油屉内(末锁)。

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震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

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9.李某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在一次恐怖活动中,致无辜民众死亡4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与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

.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

10.对盗窃罪适用死刑的法定条件是

.惯窃屡教不改,主观恶性特别严重

.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恶劣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国家用于扶贫、救灾、抢险的专项物资,数额特别巨大

11.多人聚众斗殴,甲将乙打成重伤,某甲的行为构成.

.聚众斗殴罪

.过失致人重伤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12.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3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3000元卖给乙。

如何认定甲的行为?

.甲的行为构成遗弃罪

.甲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

.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13.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

乙未击中任何对象。

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14.某药厂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其开发的药品,销售金额达200万元,结果导致5名用此药者死亡。

该药厂构成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生产、销售假药罪

.生产、销售劣药罪

.以上罪名均不成立

15.甲因盗窃罪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交待了自己与李某合伙诈骗4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

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6.甲欲杀害乙。

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遂携带匕首前往乙家,未料途中腹部巨痛,不得已而折返。

次日,甲腹痛消失,遂再赴乙家将乙杀死。

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吸收犯

.连续犯

.继续犯

.牵连犯

17.甲某邻村女青年丙某按传统仪式订了婚,但未领取结婚证。

后丙某退婚,另与他人订婚。

甲某极度不满,便与堂乙某商议,让丙某“出出丑”“臭了她的名声”。

某日,丙某到县城逛庙会,甲乙二人尾随其后。

至人多繁华处,二人谩骂丙某“破鞋”、“狐狸精”、“不要脸”等等。

引来了多人围观。

甲某还对众人讲“她已经让我睡过了,怀过我的孩子,她小肚子上有黑毛,嫁谁克谁”等等,无中生有地编造下流之词进行攻击。

乙某还将稀泥和粪便抹在丙某脸上,并欲撕破丙某的衣服,被别人制止。

二人对丙某肆意侮辱达半小时,围观者数百人。

致使丙某羞愤难当,回家后即

.诽谤罪

.侮辱罪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寻衅滋事罪

18.判处之后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是:

.拘役

.管制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1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

20.甲晚上潜入一古寺,将寺内古墓室中有珍贵文物编号的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销赃后获赃款10万元。

对甲应以什么罪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损毁文物罪

.倒卖文物罪

.盗窃罪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害的对象是

.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

.国家事务计算机信息系统

.国防建没计算机信息系统

.尖端技术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

2.甲某承租一大酒店,某日对其酒店服务员乙某称丙某欠债不还,令其从学校绑架丙某之子作为人质,讨还债务。

乙某遵命绑来丙某之子。

后甲某又指使丁某打电话向丙某勒索50万元。

丁某打出勒索电话。

当甲某再次要丁某打勒索电话时,丁某拒绝。

人质(7岁)被扣押63小时,双手腕软组织挫伤,轻度脱水。

.甲某、丁某构成绑架罪、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甲某、乙某、丁某构成绑架罪

.甲某、乙某、丁某均犯罪既遂

.甲某、乙某犯罪未遂,丁某犯罪中止

3.根据11题陈述,假设王某将李某的儿子骗到家后将其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而没有向李某勒索财物,则此行为在以下几项犯罪中有哪几种是可以排除的?

.绑架罪

.拐卖儿童罪

.拐骗儿童罪

.绑架儿童罪

4.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于.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体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体

5.甲、乙二人向同住一旅馆的丙某兜售毒品,遭到拒绝。

甲、乙二人强行将丙某绑住,给其注射了一针毒品。

第二日,丙某主动上门要求购买毒品注射。

甲乙二人见丙某携有大量现金,便心生夺财之念。

故意给其注射大剂量毒品,致丙某昏迷。

乘机掠走丙某身上的现金。

甲乙二人构成何罪:

.强迫他人吸毒罪

.贩卖毒品罪

.抢劫罪

6..甲与乙共媒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7.暴力取证罪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主体为特殊主体

.主观为故意

.行为是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

.客体是简单客体

8.侵占罪的对象是:

.代他人保管的财务

.他人的遗忘物

.他人的埋藏物

.无主物

9.放火罪和用放火手段杀人罪的区别是.

.是否故意

.是否造成死伤

.死伤的人数

.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

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可以判处死刑的情形有

.盗窃军用物资,数额特别巨大的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盗窃救灾物资,数额特别巨大的

.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11.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骗租到个体女司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

当车行至市郊时,崔某持假枪抢走何某人民币1000元,并将何某一脚踹出车外,使何某身受重伤,崔某乘机将出租车开走。

本案中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有哪些?

.持枪抢劫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抢劫致人重伤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12.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逃跑,乙紧追不舍。

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

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本案应当以下列哪些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抢夺罪

13.甲从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地。

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

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

.购买、运输假币罪

.诈骗罪

.持有、使用假币罪

.赌博罪

14.裴某尚在管制执行期间,裴某的下列哪些行为是违反管制规定的行为?

.与他人合作写了一本《股市参与技巧》,使用化名出版

.悄悄回云南老家为父亲办理丧事

.家中经常去人,来去匆匆非常可疑,且从未报告

.每天买一摞报纸回家,不知在干什么

15.贷款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

.编造引用资金、项目,骗取贷款

.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16.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

.假想防卫

.防卫挑拨

.防卫不适时

.防卫过当

17.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包括

.走私罪

.金融诈骗罪

.侵犯知识产权罪

.扰乱市场秩序罪

18.甲从地购得面值5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地。

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

19.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

.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20.对下列哪种情形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甲某在1988年5月3日因为犯诈骗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1995年9月15日被假释,1998年11月21日假释考验期满。

2004年11月20日又犯强奸罪

.甲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乙某吸食毒品,构成教唆吸毒罪

.甲某非法拘禁乙某并对其进行暴力殴打,造成乙某受轻微伤

.甲某利用职务这便挪用价值1.5万元的救灾物品,构成挪用公款罪

1.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必要条件是

.行为人负有某种特殊义务

.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

.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的法定义务,并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致使某种危害结果发生

.行为人具有某种职务而不履行

2.某乙偷割正在使用的铁路专用电话线,构成:

.破坏交通设备罪

.破坏通讯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对盗窃罪适用死刑的法定条件是:

4.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

甲的行为

.属于强奸预备

.属于强奸未遂

.属于强奸中止

.不构成强奸罪

5.某甲在聚众斗殴的过程中将对方参与斗殴的某乙打成重伤,某甲的行为构成

6.甲某为赖掉欠丁某的5万元债务,将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

对某乙谎称是毒品,托其从×

×

市运至×

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

某乙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

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

.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不构成犯罪

.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7.防卫过当的要件是.

.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

.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8.美国公民从日本劫持新加坡的民用飞机到泰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中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

.保护管辖原则

.普遍管辖原则

.属地管辖原则

.折中管辖原则

9.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

10.甲与乙共媒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

11.甲某是人事局局长,因为急于酬集购房款,遂对乙某、丙某谎称能安排工作。

乙某、丙某等人立即表示“心意”,送上财物价值50万余元。

.甲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甲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甲某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所以不构成犯罪

12.多人聚众斗殴,甲将乙打成重伤,某甲的行为构成.

13.某甲抢劫乙,行为实施中发现乙是熟人,并称自己在开玩笑。

某甲的行为构成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14.甲女只身一人在家,深夜闯入一男子,以暴力相威胁欲强奸甲女。

甲女急中生智,先口头答应该男子,趁该男子正做准备时,从床上抓起一把剪子,反身刺向该男子胸部,致该男子死亡。

甲女的行为属于:

.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正当防卫

15.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

.结果加重犯

.想象竞合犯

.法规竞合犯

.转化犯

16.甲、乙二人出资2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8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

XX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

后甲、乙又合谋将上述2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

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虚报注册资本罪

.虚假出资罪

.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抽逃出资罪

.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

17.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在为其搞有关对台政策一份机密文件。

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

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

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

甲某的行为

.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18.甲在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法院依法判处罚金并赔偿被害人损失,但甲的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

下列关于如何执行本案判决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刑事优先,应当先执行罚金

.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按比例执行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减免罚金

1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首要分子只能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

.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20.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

“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1.绑架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主体为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

.具有要求被绑架人亲属或其他人勒索财物或要求满足不法需要为目的

.客体为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

2.虐待罪的对象是家庭成员。

所谓家庭成员,是指基于()在同一家庭中生活的成员。

.血亲关系

.婚姻关系

.收养关系

.朋友关系

3.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

4.甲承包经营某矿井采矿业务。

甲为了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开采量,便动员当地矿工和村民将子女带到矿井上班,并许诺给他们的子女以高工资。

矿工和村民纷纷将他们的子女带到矿井上班,从事井下采矿作业,其中有二十余人为10周岁~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后因甲所承诺的高工资未兑现,二十余名童工表示不想再干,要求离开矿井。

甲不同意,并在矿井周围布上电铁丝网,雇用数十名守卫,禁止所有的矿工包括这二十余名童工离开矿井,强制他们为其采矿,其中一名年约12岁的童工因体质瘦弱而累死在井下。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非法拘禁罪

.强迫职工劳动罪

.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5.侵犯通信自由罪说法正确的是。

.主观方面为故意

.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

6.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害的对象是:

7.某甲在1993年6月到1995年7月担任某玻璃厂(国有企业)劳动服务公司经理期间,在给其下属企业某经营部批玻璃过程中,先后6次收受该经营部经理乙某送的财物共计价值20万元。

另外,甲某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伪造民工工资单的方式,从某该厂财务科领走12万元。

据查证,某甲系该玻璃厂(国有企业)聘任的劳动服务公司经理。

.对某甲应当依据97年10月1日生效的《刑法》以受贿罪和贪污罪论处

.对某甲应当适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商业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侵占罪(职务侵占罪)论处

.对某甲一案,97年10月1日生效的《刑法》没有溯及力

.某甲不构成犯罪

8.甲开摩托车,乙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在某工厂门口伺机夺妇女的提包。

甲、乙见妇女丙某肩挎背包走出,即驾摩托车尾随、加速,在擦身而过之际,乙某抓住丙某的挎包。

但是因为挎包被丙某紧紧抓住,乙某从摩托车后座被拖下来,甲某驾车离去。

乙某从地上起身后,一边夺挎包一边踢打丙某。

丙某大声叫喊,周围群众赶到,乙某慌忙逃离。

对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甲某和乙某共同构成抢劫罪(未遂)

.甲某和乙某共同构成抢夺罪(未遂)

.甲某构成抢夺罪(未遂)

.乙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9.某主妇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到派出所报警。

派出所派甲、乙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

恰逢男主人丙某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

便拿起一根大棒藏在门后,待甲乙二人进门,举棒便打。

甲某遭到棒击后,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丙某重伤。

甲某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

.丙某和甲某均属于假想的防卫

.丙某和甲某均不构成犯罪

.丙某构成犯罪,但甲某不构成犯罪

.甲某构成犯罪,但丙某不构成犯罪

10.甲某与乙某(女)恋爱中发生性关系,致乙某怀孕。

甲某提出分手,并要乙某做流产手术。

乙某坚决不同意,几次欲跳楼自杀。

某日中午,甲某与乙某在甲某家中又发生争吵,争吵中,甲某还用打火机扔打乙某。

乙某感到绝望,走到走廊里,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农药,又走进了甲某房间。

此时,甲某不但没有及时去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怕被人知道还将房门锁上。

甲某走后很长时间,乙某才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救治无效死亡。

关于本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