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7079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复习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

11)主谓谓语句是指主谓结构做谓语的句子。

(凡是这类题与问什么结构的题及上题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填空)。

12)“新职工宿舍”是个岐义的语言片断。

它既可以是新的职工宿舍的意思,又可以是新职工的宿舍的意思。

12)插说是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中间插入一个与前后都不发生结构关系的成分。

13)反切是古代用两个汉字拼切一个汉字的方法。

例如:

东,德红切。

14)传统音韵学称声母为字母,又叫声纽、纽。

15)韵母是由韵头韵腹韵尾组成。

韵没有韵头,有声调;

同韵是韵腹、韵尾声调相同;

韵目是在韵书中把同韵的字放在一起用一个汉字标识,是韵书中一韵开头的代表字;

韵类是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表示一韵中的不同韵母。

韵部是韵腹韵尾相同。

16)平水韵是指南宋时期江北平水刘渊编写的一部韵书《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刘渊的书分为107韵,作为诗韵的平水韵是106韵。

17)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表示了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每字的平仄及何处押韵等。

同一个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

如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百字令。

18)词谱是各种词牌的格式的总和。

是后人根据前人的词总结出来的。

现在较通行的词谱有《词律》和《钦定词谱》。

19)小篆统一了全国文字,使古文字的发展达到了定型化。

20)隶书是文学发展中一次最重大的命革,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21)异体字是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22)引申义是指从本义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

23)兼类是一个词具有几个意义,而这几个意义之间有明显的引申关系,如果它们的句法功能不同,这个词可能分属不同的分类。

24)活用是词的某一意义在具体运用中有临时用法而体现出来的句法功能不是这个词固有的。

25)处置式的产生是词法走向完善的一种标志。

(处置式其实就是“把”字句“被”字句)

26)古书注解的类型有注疏、集解、章句。

2、名词解释。

1)国际音标:

国际语音系会于1888年制定,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一套记音符号。

隔若干年修订一次,音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

2)音位:

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分语言符号(语素和词)作用的最小的音系单位。

3)复句:

结构上至少有两个分句;

意义上分句间有一定逻辑联系;

语音上前后吸较大停顿,分句间也有停顿。

书面上分句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句尾有句号。

4)四呼:

传统音韵学根据有无韵头及韵头的性质为韵母所分的类。

开口呼:

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y]的韵母;

齐齿呼:

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

合口呼:

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撮口呼:

韵头或韵腹是[y]的韵母。

5)反切:

是古代用两个汉字拼切一个汉字音的方法。

6)平水韵:

是指南宋时期江北平水刘渊编写的一部韵书《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刘渊的书分为107韵,作为诗韵的平水韵是106韵。

7)词牌:

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8)词谱:

是各种词牌的格式的总和。

9)六书:

最早见于《周礼》,汉代学者把六书解释为汉字创造的六种基本原则。

许慎解释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前4书是汉字构造,后2书是用字的方法。

3、论述题

1)请简要说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从受阻与否看:

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受到某个部位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从紧张度看,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3)从气流强弱看:

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4)从响亮度看:

发元音时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

2)请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语言开头用这个声音代表这个意义时是任意的,例如“hua”—“花”、“ren”—“人”;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上形成单向的一维的线性排列,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例如:

“我在认真学习”。

3)结合例子说明语法组合的递归性。

例如:

花红了。

玫瑰花红了。

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字的术语来说,这就是语法组合的递归性。

上面例子中“花红了”是主谓结构,通过偏正结构的递归性对其中的主语“花”进行扩展,而不管扩展到什么地步,“红”之前的那个成分的作用还是等于“花红了”里面的“花”,仍是主谓结构的主语成分

4)举例说明语音的同化与异化、弱化与脱落。

常见的语音变化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1)同化是为了追求发音的顺口,例如北京话的:

“面”/mian/中的/m/在“面包”中变成/m/,这就是包的声母/p/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

(2)异化是为了避免发音的拗口,例如“土改”调同“涂改”,死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

(3)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者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例如北京话口语中“木头”/mutou/弱化成/mutou/。

4)脱落是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造成某些音位脱落,例如北京话的“你们”/  /常说成/   /。

5)古书注解的内容

1)解释词义。

解释词义是注解最基本的内容;

2)注出音读;

3)串解句意;

4)说明语法;

5)通释全章大意。

4、选做题。

1)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是语言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

(1)语言运转是靠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替换。

(2)不但语言符号处在组合和类聚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3)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词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语法规则就体现在这两种基本的关系中。

(4)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二、古代文学

1、填空题。

1)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

2)枚乘《七发》是汉赋形成的标志。

3)李斯的代表作品是《谏逐客书》。

4)贾谊的代表作品是《过秦论》《吊屈原赋》《鵩鸟赋》。

5)晁错的代表作《论贵粟疏》。

6)王充的代表作是《论衡》,以“疾虚妄”为宗旨。

7)王符的代表作是《潜夫论》,对六朝骈文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8)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代表作是《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9)班固的代表作《两都赋》,《咏史》是现存最早的五言诗。

10)张衡的代表作《二京赋》。

11)“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乐府。

12)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是《古诗十九首》,南朝人说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是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1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的地位独立,独立的文学批评产生。

14)曹操是四言诗的的终结者;

曹丕是七言诗的开山鼻祖,代表作《燕歌行》是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15)钟嵘《诗品》称陆机为“太康之英”。

16)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造成“洛阳纸贵”的是其《三都赋》。

17)刘琨代表作品《扶风歌》《答卢谌》《重赠卢谌》。

18)郭璞的代表作是《游仙诗》,他是最早的预言家。

19)西晋末年,在士族清谈玄理的影响下,产生玄言诗,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即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

20)南北朝乐府民歌即“乐府双璧”:

南朝《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

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的吴歌和西曲为主。

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里。

21)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不同,而是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概,批判现实。

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22)庾信是集南北文风之大成者,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明人杨慎说:

“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

23)辞赋在魏晋时期出现了新局面,其标志是抒情小赋的涌现。

24)南北朝成就最高的志怪小说是干宝的《搜神记》。

25)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曹丕《典论·

论文》和陆机《文赋》;

刘勰与《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与萧统《文选》。

26)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27)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

28)崔颢代表作《黄鹤楼》是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29)杜甫是“诗圣”,他的诗称为“诗史”。

30)李贺是“诗鬼”。

31)唐代诗人白居易将他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

32)韦柳:

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二人皆长于山水田园诗,且诗风淡远,后人往往并称之。

33)“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

33)苦吟诗人是贾岛、姚合。

“皮陆”是皮日休和陆龟蒙。

34)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词的代表词人。

35)宋代的文言小说包括传奇和笔记两个方面。

36)元好问的代表诗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37)《陈州粜米》是元代公案戏的代表作。

38)四大声腔:

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39)徐渭的代表作《四声猿》,其中《狂鼓史渔阳三弄》最负盛名,著录在《南词叙录》。

40)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而其“临川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41)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吴敬梓的代表作《儒林外传》,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

42)陆游是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有3000多首诗歌。

43)散曲分小令和套数。

44)王安石是“半山体”或“王荆公体”;

黄庭坚是“山谷体”或“黄庭坚体”;

杨万里是“诚斋体”。

45)刘长卿长于五言诗,曾自许为“五言长城”,其代表作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神话:

是远古人民面对大自然时,对自然力的形象化解释。

它表达的是原始时代人类企图征服自然力和支配自然力的愿望。

意义上说,神话具有想象性,它的人物也都是神而不是人。

2)《楚辞》:

1、本义是楚人的歌辞。

2、以屈原为代表,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一种新兴文体;

3、西汉刘向编定的专书《楚辞》。

3)《离骚》:

1、认为遭受忧患;

2、别愁;

3、牢骚,发现内心不平之气。

4)《古诗十九首》:

因作者姓名、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编者题为“古诗”,不是说古诗只有十九首。

《文选》仅录十九首,代表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5)正始文学:

正始时期作家陷入极度苦闷之中,他们的创作与建安文学不同,而是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概,批判现实。

6)《洛阳伽蓝记》:

是一部成就很高的散文,是追叙北魏洛阳佛寺繁盛时代的往事,表示出对北魏的怀念之情。

作者善用生动精致的笔墨,描绘不同建筑的多姿多彩,形成典丽而精拔的风格。

7)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8)唐传奇:

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

作者大多以纪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9)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最著名文学成就最高的八位散文大家。

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10)江西诗派:

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先提出“江西诗社宗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

宋末元初的方回又提出“一祖三宗”。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11)话本:

是随着“说话”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越来越多,后世统称为“话本”。

从文本性质上可分为三类,一叙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要的底本;

二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一般文字通顺,描写细致,叙事周详;

三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编的通俗故事读本。

可分为小说话本,讲史话本。

13)南戏:

是东南沿海一带土生土长的民间戏剧,又叫戏文,宋杂剧南北分流后,在北杂剧产生的同时,南戏也在温州一带兴起,唱时用南方方音,没有固定出数,长短不均,有题目,于元末明初趋于定型,逐渐取代北杂剧的地位,为昆山等四大声腔奠定基础。

于明清以后称作传奇。

14)四大南戏:

或称“四大传奇”,指原出自宋元民间书会之间后经文人修改润色流传下来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人称“荆、刘、拜、杀”,其中《拜月亭》成就最高。

15)元散曲:

一种新兴俗诗体,可以像诗词一样用来抒情写景,又可以兼作元杂剧的曲词。

萌芽于宋、金之际,成熟于金末,大盛于元代。

散曲在宋、金时期民谣俚语的基础上产生,口语化,雅俗共赏。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

16)小令:

一名“套数”,基本上由一支曲牌构成,包括带过曲和重头小令。

17)套数:

亦称“散套”,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在一起。

18)西昆体:

P409

19)“永州八记”:

P393

3、论述题。

1)神话对我国文学的影响如何?

  答:

1、神话为各体文学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艺术形象;

2、神话的艺术思维表现手法等直接启发了作者的想象力;

3、其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一直是作家创作的主导思想。

2)什么是六义?

答:

1、风雅颂赋比兴。

2、“风”包括十五“国风”,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3、“雅”即正,是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

 4、“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5、赋,就是铺陈直叙,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6、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

7、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大多在诗歌发端。

3)《左传》的叙事特征?

(问《国语》、《战国策》时答案通用)

 答:

1、叙事富故事性,戏剧性,具有紧张动人的情节;

2、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对战前的部署、交战情况、战后的检查和措施,一一叙述清楚,有条理;

3、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4)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轨迹。

答:

从萌芽到成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录体,例如《老子》、《论语》;

第二个阶段是对话体,例如《孟子》《庄子》;

第三个阶段是论著体,例如《荀子》《韩非子》。

5)《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或浪漫主义。

 答:

一、思想内容:

1、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2、表现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通过诗人的悲剧遭遇揭露楚国社会的黑暗。

二、艺术特色:

1、丰富的幻想和想象;

2、比兴、象征的手法;

3、语言修辞方法,句式长短参差,富于变化。

通篇隔句句尾加“兮”字;

4、多用对偶,大量使用楚地方言。

6)《史记》会考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或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汉书》在记事和人物描写上的异同。

《史记》的传记文学具有极高的成就:

1、人物记录。

司马迁的传记文学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所刻画的人物具有强烈动人的艺术魅力;

2、性格刻画。

注重人物个性特征,将人物传神的动作、言语准确的描摹出来;

3、人物心理的刻画。

常用抒情手段,声情并茂,具有极强烈的感染力。

鲁迅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语言极富创造性。

首先是用符合人物地位身份的有特征性的口语来传达人物的神情态度;

其次是大量使用民谣、俗语,语言生动;

第三《史记》描写的语言十分生动、鲜明准确,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地位及影响:

《史记》是史书,但它的影响已超越了单纯的史书。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在描写人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世的小说、戏剧、散文写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史书,人物传记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不同点: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史记》一家之言,《汉书》儒家正统,反映历史事实,人物传记没有《史记》生动活泼,《汉书》喜用古字,注重辞藻,多排偶句式,不如《史记》那样的通俗化、口语化。

7)《七发》在赋文学史上的地位

1、枚乘《七发》是汉赋形成的标志;

2、铺陈排比;

3、善于叙事;

4、开创“七体”或“七林”或“七”。

8)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P378

答:

1、带有烈强的主观色彩;

2、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

3、想象变幻莫测,想落天外,匪夷所思;

4、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

5、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9)杜甫的诗史性质和律诗有哪些成就及艺术特色?

P379-380

 答:

性质:

1、全面的反映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

2、有史的认识价值;

3、描写生动的生活画面;

4、描写自己的感概。

成就:

1、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2、以组诗的形式,写一些较难表现、较为深广的内容。

艺术特色:

1、叙事为重要手段,注重细部描写,强烈的抒情;

2、纵横恣肆,浑融流转;

3、炼字炼句,4、沉郁顿挫;

5、萧散自然、平淡简易、明快流丽等。

10)比较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风格的区别。

P383-386

一、韩孟诗派:

1、不平则鸣;

2、笔补造化;

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4、雄大气势见长,以怪奇意象著称;

5、浓墨重彩,穷形尽相;

6、幽辟冷涩;

7诗境仄狭、风格峭硬。

8、耽于幻想,重视对主体心灵世界的开掘;

9、冷艳凄迷;

10、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

11、不同于常人的想象和幻想,超越时空,变化倏忽。

代表诗人韩愈、孟郊、李贺。

  二、元白诗派:

1、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2、诗歌写得真实可信,浅显易懂,还要便入乐歌唱。

3、补察时政,主张“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4、直接继承儒家传统诗论,接近于现实和政治。

代表诗人白居易、元稹。

11)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1、重视“躬行”,主张“杰思”,要求作品意境的新奇独创;

2、比喻和强烈的对照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3、语言简洁平易,圆转流畅,平易处见工整;

4、风格雄浑奔放,气象开阔,但又清新明丽、含蓄隽永等特色。

5、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2)辛弃疾词的成就

1、融会了各种文学体制的优点,熟练地运用词;

2、善于运用幻想、夸张和拟人化等手法;

3、作者的自我形象在词里极其突出,表现了他豪情壮志和悲愤抑郁,热爱祖国、关怀民生;

4、采用托古喻今的方式、婉转的比兴手法;

5、具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13)简述从唐传奇《莺莺传》到元杂剧《西厢记》的历史演变过程。

1、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是对文人风流韵事的欣赏,写出了一种比较平等自主的爱情,2、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对崔张故事实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但人物性格的刻画不够完全统一,情节拖沓,说白不如唱词;

3、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又向前跃进了一大步。

将说唱文学变成戏典,情节进一步改造,主题更加鲜明,艺术更加完美。

14)汤显祖《牡丹亭》的思想和艺术。

P464-465

一、思想:

1.对自由爱情的渴望,集中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反映了明中叶以后涌动着的个性解放思潮;

2.围绕杜丽娘的环境,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艺术:

1.创造一个新的女性形象;

2.戏剧冲突曲折多变;

3.一面是极认真的写实,一面是极大胆的虚构与想象。

留意:

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吴敬梓的代表作《儒林外传》,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这四部清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及艺术。

4、选做论述题。

1)《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答:

1、有独特风格,想象奇幻,富于浪漫精神;

2、善于使用寓言;

3、语言奇特,多用夸张、荒诞的语句表达其深奥的折理,从而构成厅诡的艺术境界。

2)《荀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1、集先秦散文之大成;

2、“人定胜天”,人可以认识自然;

3、擅长论辩,说理清晰,罗辑严密;

4、整体理论系统严密,各篇有照应,风格浑厚。

3)《韩非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答:

1、说理透辟,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2、具有高度概括、综合的能力,鞭辟入里;

3、对世态人情揣摩细致入微,切中其弊;

4、善于运用寓言故事。

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很突出,南朝人说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用字精准,古代抒情诗的典范,长于抒情,情景交融;

3、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内心活动,使主人公形象突出;

4、语言浅近自然,词短情长。

5)左思《咏史》诗的现实意义。

 答:

1、借咏史表现对不合理的现实的反抗;

2、表现诗人进步的政治抱负;

3、表达对门阀高族的不满;

4、遂开后世“咏史”新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