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74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9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Word下载.docx

教后札记:

序亲近大自然

单元教学目标:

5.初步体验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奥秘有待发现。

6.初步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7.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8.引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初步体验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奥秘有待发现。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2课时

活动一欣赏大自然

5.通过欣赏自然景观的大幅照片,知道大自然是由天空、陆地、湖泊、雪山、森林草原等组成的,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

6.通过地貌、风、闪电、彗星、火山喷发、动物、植物等一幅幅小图片的欣赏,知道种种自然现象都是本学科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7.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8.初步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学生搜集的关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照片;

实物投影仪。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

2.和书中的佳佳、文文一起去自然界“考察”。

(1) 

仔细观察书上大自然景观的大图片和13幅小图片。

(2) 

描述图片上的内容。

3.思考:

大自然里还有什么?

4.介绍或展示自己的照片。

5.讨论:

我们要爱护大自然吗?

*让学生说出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

启发学生与大自然产生亲近感。

活动二考察大自然

3.通过实地考察校园或周围绿化环境,知道人工模拟自然景观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一种方法。

4.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5.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实物投影仪

人们是怎样亲近大自然的?

2.观察书上的图片做介绍。

我们学校的环境是怎样的?

4.去校园进行实地考察。

5.实地考察的汇报与议论。

6.将自己看到的人们怎样爱护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事例进行交流汇报。

*一定要注意学生在考察活动中的安全。

活动三布置自然角

1.认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和盆栽植物,学习怎样在教室或家庭中设计与布置自然角。

2.培养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作业:

粘贴式配套学具“模拟设计与布置自然角”(每人一套);

1.明确要求:

为了创造一个能亲近大自然的学习环境,来布置一个自然角。

2.观察:

书中佳佳和文文布置的自然角里有哪些东西?

3.设想一个自然角的蓝图。

4.在活动作业上模拟设计与布置自然角。

完成操作。

介绍与展示自己的好作品。

(3) 

相互评价作品。

*要让学生明白:

要有环境意识,主动去爱护和保护好大自然和周围环境中的每一个“自然角”。

*对学生的作品不仅要介绍与展示,更要启发学生进行评价,从介绍、展示和评价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亲近大自然的兴趣。

第一单元认识你我他

1.认识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人,人的身体结构有共同特点,人也有性别、年龄、外部特征和个人能力等很多不同。

2.培养观察、比较与分类能力。

3.学会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4.懂得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认识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人,人的身体结构有共同特点,人也有性别、年龄、外部特征和个人能力等很多不同。

培养观察、比较与分类能力。

3课时

第1课不同的人

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人有性别、年龄、种族以及身份、职业的不同。

2.培养观察、比较与分类能力,能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依据性别、肤色等标准对人进行分类。

3.学会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学会交流。

4.懂得尊重别人,与人友好相处。

活动一观察外滩不同的人

9.认识人有性别、年龄、种族的不同。

10. 

培养观察、比较与分类能力,能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依据性别、肤色等标准对人进行分类。

11. 

学会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学会交流。

12. 

懂得尊重别人,与人友好相处。

1.观察文文在外滩拍摄的照片。

思考:

这些人有什么不同?

2.分组讨论。

3.交流。

年龄

性别

肤色

4.讨论:

这些人的表情是怎样的?

为什么?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利用本教材主人公导入学习。

*布置具体的观察任务,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不做具体指导。

*交流是开放的。

不要强加规定,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活动中隐含着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并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上海人的自豪感。

活动二为国际儿童夏令营的小朋友分类

6.培养观察、比较与分类能力,能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依据性别、肤色等标准对人进行分类。

7.学会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学会交流。

8.懂得尊重别人,与人友好相处。

实物投影仪,活动作业。

1.观察,思考:

人有那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给国际儿童夏令营的小朋友分类?

交流时完成活动作业。

4.思考:

除了同学们讲的方法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

5.回家后与家长交流。

6.完成单元学习评价。

*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分类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对“分类”进行一下解释。

*分类活动是本课重点。

要给学生充足时间进行讨论,充分肯定学生的意见。

*将课堂知识进行向课外延伸,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三介绍自己家里人

3.认识人有身份、职业的不同

4.培养观察、比较与分类能力,能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学会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学会交流。

6.懂得尊重别人,与人友好相处。

实物投影仪,家庭成员的照片。

人除了年龄、职业等方面不同外,还有什么方面也不同?

3.小组交流:

家庭成员、父母的职业

3.剪贴一张全家福照片。

(1)观察活动作业。

(2)讨论:

中间站的是谁?

坐的是谁?

为什么?

(3)完成剪贴。

*教育学生敬老爱幼、关心家人,体现人文关怀。

第2课我们的身体

1.认识人外部器官的位置及名称。

2.发现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手大小、指纹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能找到人体结构的相同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人外部特征的不同。

4.学会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学会交流与合作。

活动一认识人体外部器官

2.能找到人体结构的相同点。

3.学会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学会交流与合作。

1.观察课本图片,认识人体外部基本组成。

2.让一个学生做模特,其他学生观察,指出人体外部基本组成。

3.观察课本,将人物头部器官补充完整。

4.在活动作业中描一描自己的手。

*让学生尽可能说出教材以外更多的名称。

活动二比较人体外部特征

1.发现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手大小、指纹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人外部特征的不同。

实物投影仪、米尺、健康秤、软尺、彩笔、活动作业。

我们人有那么多的相同点,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试一试?

5.交流使用工具的方法。

6.思考:

大家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

7.在活动作业上印下自己的指纹逐个比较,再与同桌的指纹比较,发现了什么?

8.回家后继续找寻人外部特征方面细微的差别。

*对于人与人的不同,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让他们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将会增加科学探究的成分,激活学生的思维。

*通过指纹的比较,发现指纹的唯一性。

第3课看谁本领大

1.认识人体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每个人的能力有所不同。

2.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视力、听力、跳高、跳远、单脚跳和手腕力量等个人能力。

3.培养实验记录能力。

4.知道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5.懂得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活动一身体各部分的功能

1.认识人体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

2.培养观察能力。

3.懂得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1.观察图片,思考:

这是些什么运动?

3.模仿篮球运动员活动。

通过观察、模仿让学生认识到人体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

有些动作的完成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

活动二不许使用它

2.懂得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绳子、布条。

我们在完成一个动作时需要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

如果某个部分停止运动,会怎么样?

2.分组游戏。

蒙眼走路

绑腿跑步。

3.交流游戏感受。

4.举例说明:

生活中哪些事需要综合运用身体各部分?

*游戏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生交流时重点引导他们关注不能使用身体某个部分所带来的不便。

活动三谁的本领大

颜色不同的气球3个、视力表、活动作业

人综合运用身体各部分时,每个人的本领是否一样大?

2.游戏。

摸高跳

测视力

跳远

(4) 

单脚跳

(5) 

比试握力

3.填写活动作业。

4.交流:

每个人的本领是否都一样?

5.小结:

每个人的本领都不一样,有的本领通过锻炼可以培养。

6.拓展:

课后加强锻炼,过一段时间再来比比本领的大小。

*游戏时,要让孩子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游戏完毕后填写活动作业,培养实验记录能力。

*游戏后,对本领进行比较时,要肯定强者,鼓励弱者,并且让学生知道有一些本领通过锻炼可以提高。

2.认识物体

1.知道五官是人认识事物的工具。

2.能选择合适感官认识物体的某些特点;

能综合运用感官认识物体,体会当合适的感官一起工作时,就会形成正确的感觉。

3.认识自己的身体,注意运用感官的安全性。

4.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的习惯。

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和途径,学会观察。

探索综合运用感官认识物体的方法。

 

第1课喜爱的食品

1.知道辨别气味用鼻子,能用正确的方法闻气味。

2.知道辨别气味用舌头,并且在品尝时注意食品卫生。

活动一五官的感受

13.知道五官是人认识事物的工具。

14.能选择合适感官认识物体的某些特点;

实物投影仪

1.观察第14页的图片。

2.思考:

你认识这些地方吗?

这些食品店的食品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食品。

4.讨论:

这些食品店中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这些食品店有什么特色?

你用什么感官了解这些特色的?

5.交流:

描述不同食品店的特色。

6.小结:

要感受食品,我们离不开五官的帮助。

*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食品时,教师着重从色、香、味等方面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体会在认识物体时要运用五官,感受五官的重要,并提醒学生注意食品的多样性。

活动二用嗅觉辨食品

9.知道辨别气味用鼻子并能用正确的方法闻气味。

10.认识自己的身体,注意运用感官的安全性。

11.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的习惯。

有特殊气味的食品(牛奶、咖啡、果汁、酱油、醋)、5个罐子(不透明的),用纱布封口。

1.思考:

选购什么食品需要用到鼻子?

2.活动:

闻一些食品的气味并进行口头描述。

3.游戏:

用鼻子分辨食品。

(1)谁能从5个杯子中找出牛奶(或咖啡、果汁、酱油、醋)?

(2)谁能最先分辨出5个杯子中是什么?

(牛奶、咖啡、果汁、酱油、醋)

(3)自主完成活动作业第9页第一部分,并进行交流评价。

4.学习正确的闻气味方法。

(1)观察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

5.嗅觉功能的讨论。

(1)分辨不同物品的气味。

(2)议论:

人的鼻子本领大不大?

什么动物比人的鼻子更灵?

(3)交流介绍:

嗅觉灵敏的动物,例如狗。

6.小结:

鼻子有分辨不同气昧的作用。

*让学生知道嗅觉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些食品。

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嗅觉有时候可以帮助人们判定某种危险信息。

*两个游戏有层次高低,第二个游戏更能直接达成本活动的教学目的。

本班学生能力较强,可以直接进行第二个活动。

*牛奶、咖啡、果汁、酱油、醋分别放在5个不透明用纱布包口的杯子里。

*尽量让学生介绍,教师做补充。

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准备警犬的工作图或录像等。

活动三用味觉辨食品

1.知道辨别味道用舌头,并且在品尝时注意食品卫生。

2.认识自己的身体,注意运用感官的安全性。

3.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的习惯。

学生各自带自己喜爱的食品、水果拼盘(颜色相近的水果丁,可分别为苹果、梨、荸荠、白萝卜、红薯等),牙签若干。

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有哪些味道?

3.品尝自带的食物。

(1)展示与介绍自己带来的食物。

(2)共同品尝。

(3)交流品尝的体会。

4.味觉功能的训练:

辨别这是什么食品。

(1)用舌头辨别颜色相似食物的味道。

(2)只用味觉,能辨别出是哪种水果吗?

(3)完成活动作业第9页第二部分。

(4)捏住鼻子、闭上眼睛品尝食物,有什么感觉?

(5)小结:

视觉和嗅觉对于品尝食物也很重要。

5.讨论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1)思考:

为什么活动作业第9页第二部分的某些食品不能直接品尝?

(2)交流。

舌头除了能辨别甜、酸、苦、辣、咸之外还能辨别什么?

(冷、热、痛、软、硬、光滑、粗糙等。

7.小结:

舌头能辨别不同的味道。

*通过学生回忆及下面的品尝活动,让学生知道食品有酸、甜、苦、辣、咸等各种味道。

*提醒学生要注重饮食卫生和安全,只有确认是卫生食品才能品尝。

*这个活动教师的组织工作主要是注意品尝时的卫生,不能交叉使用品尝工具。

*如学生提到舌头有其它功能的话,教师可借此进行拓展。

如没有学生提及,教师可以设计活动进行拓展。

第2课喜欢的玩具

2.懂得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用耳朵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用手摸感觉物体的软硬、表面光滑或粗糙、轻重。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的习惯。

活动一看一看它的特征

1.懂得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的习惯。

实物投影仪、彩笔。

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

3.游戏:

观察玩具。

(1)展示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重点介绍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的玩具?

(3)交流。

4.完成活动作业第10页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展示和交流评价。

5. 

视觉功能训练。

考考你的眼力:

(1)找一找图片中共有多少种颜色?

谁找得正确。

(2)完成活动作业第11页。

6.资料阅读:

色盲是怎么发现的?

(1)观察第17页右下角图片。

(2)听教师介绍关于色盲的故事。

*课前请学生带自己的玩具来进行游戏。

*可充分发挥第17页上方插图的作用。

*介绍有关色盲的资料作为拓展内容。

活动二听一听它的声音

4.懂得用耳朵听物体发出的声音。

5.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的习惯。

录音机、磁带;

玩具乐器如鼓、口琴、电子琴等。

1.游戏:

乐器演奏。

(1)教师放音乐的录音。

(2)学生介绍自制或者自带乐器并进行演奏。

2.听觉功能的训练。

(1)乐器声音的分辨。

(2)同学语音的分辨。

(3)声音方位的分辨。

3.小结:

听声音要用耳朵。

*如有学生会演奏乐器的可以让其课前准备,进行课堂演奏。

*这三个活动有一定的递进难度,尤其是第三个活动,一定要调控好发声的方位,方位不要太多,4个即可。

活动三用皮肤感觉它

1.懂得用手摸感觉物体的软硬、表面光滑或粗糙、轻重。

不同材料的玩具如绒毛玩具、陶瓷玩具、木制玩具。

闭上眼睛找玩具。

(1)闭上眼睛找出自己的玩具。

(2)介绍:

我是怎么找出来的?

(是根据形状、大小、软硬、厚薄、轻重、光滑粗糙等。

2.触觉训练。

这些玩具摸上去有什么不同?

(1)比较绒毛玩具和陶瓷玩具。

(2)比较木制玩具和塑料玩具。

(3)比较小铁球和乒乓球。

3.小结:

皮肤和手可以感觉软硬、轻重、光滑粗糙等。

*把学生自己带来的玩具收集在一个纸箱内,供学生闭上眼睛找自己的玩具。

*活动中让学生自行总结自己的感受。

*在指导时注重的不是玩具的不同性质,而是学生怎样描述手的感觉。

*活动中学生可以不闭上眼睛。

第3课猜一猜

1.能选择合适的感官来认识物体的某些特征。

2.能综合运用感官认识物体,体会运用合适的感官一起工作,就会形成正确的感觉。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一选感官辨物体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糖水、盐水、麻油、黄酒各一杯;

活动作业。

4.猜一猜:

用什么器官才能正确判断物体。

(1)出示器官图片供判别物体:

糖水和盐水(味觉分辨)

单色的色差彩图(视觉分辨)

口琴和手风琴(听觉分辨)

麻油和黄酒(嗅觉分辨)

暗箱(触觉分辨)

(2)分小组讨论。

2.学生完成活动作业第12页的单元评价单。

分辨物体要选择合适的感觉器官,使各感觉器官能各司其职。

*本活动是进一步巩固学生对5种感官的运用能力,所以选择的物体要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同点要单一,例如糖水和盐水除味道不同外其它都一样。

*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判断香蕉成熟的方法。

活动二让多种感官一起工作

1.能综合运用感官认识物体,体会运用合适的感官一起工作,就会形成正确的感觉。

5个不透明的纸盒,装有闹钟、香皂、橡皮、乒乓球、积木块。

1.教师介绍:

我们应该关心灾区的小朋友,为他们做好事。

2.活动:

给灾区小朋友送礼物。

(1)出示5个礼盒与礼盒中的物品,盒中分别是闹钟、橡皮、乒乓球、香皂、积木。

(2)找礼物:

怎样判断5个礼盒中分别装的是哪种物品?

找出装橡皮(或分别找出其他礼物)的礼盒。

(3)交流:

介绍是怎么判断礼物的,把判断时用到的感觉器官的顺序排列一下。

在生活和学习中,要顺利地完成一件事情,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

4.活动:

猜灯谜。

(1)猜活动作业第12页上的灯谜,并说出这个灯谜讲到了哪几个感觉器官。

(2)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