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80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题整理好吃的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养成一些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比如我们班有的孩子挑食、偏食(不喝牛奶、豆浆、不吃肉、不吃青菜)还有的孩子用手抓菜、抓饭、乱洒饭等现象,这些不良的习惯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

每个人都需要食物,食物是我们成长的原动力。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份,食物的选择往往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发展。

孩子饮食的好习惯还没有形成,个别幼儿挑食偏食,不爱吃饭。

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好吃的食物”主题内容贴近幼儿生活,通过认识事物的种类与营养成份,增进幼儿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

通过年节食物的吉祥意义,让幼儿了解特有的饮食文化;

通过强调卫生习惯与餐桌礼仪,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态度。

在“好吃的食物”的课程主题里,通过常见的食物与年节的应景食物,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建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主题实施的建议

1、教师可在分析本班幼儿在饮食卫生习惯上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切入,通过讲故事、游戏、分享、表演、美工等形式,开展了丰富的活动。

如可以从饭桌上的剩菜剩饭为切入点,进行对大米的认识活动。

与此同时,还能通过区域创设“食品店”区域游戏导入对饮食习惯,食品制作等探索;

也可以抓住幼儿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现象进行剖析。

2、充分运用食物,使幼儿全身心投入。

活动中教师可以准备大量的食物,让幼儿亲自闻、尝各种水果,蛋、奶、肉,或者品尝用简单烹调方法做的菜,真切体会到食物的好吃。

在吃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比如,食品店中,教师可以投放橡皮泥,幼儿可以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团、捏、搓出饼干、面条。

利用幼儿感兴趣的食物,进行计算内容。

兴趣是幼儿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活动中的水果、蔬菜幼儿很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味道好、能品尝,孩子很感兴趣。

3、我们以“食物”为中心,首先让孩子做小厨师加工制作各种好吃的食物,逐渐带领幼儿走进丰富多采的食物世界进行观察、认知;

其次,通过让幼儿到“娃娃餐厅”里做客,让孩子在待客、做客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文明进餐习惯和饮食习惯。

4、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不断的引导、不断的渗透,让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得以巩固。

重点关注

1、情感与态度方面

(1)喜欢参加各种食品制作、品尝活动。

(2)积极运用自己各种感官,感受活动的乐趣。

2、认知方面

(1)通过观察、品尝、分辨食品的色香味,知道各种食物都有营养。

(2)初步了解水果和蔬菜的营养价值,能够做到多吃水果和蔬菜。

3、动作技能方面

(1)能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各种好吃的食物。

(2)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烹饪食物的乐趣。

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举例

环境创设

1、米和面

材料提供:

米制品图片(如稻子、米粒、米饭等),面制品图片(如麦子、面粉、馒头等)

玩法:

1、将米、面制品进行分类。

2、品尝米糕和馒头,说说它们不同的滋味。

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了解材料中的米、面制品;

2、幼儿是否能将米、面制品进行分类。

2、我喜欢吃的水果

材料提供:

各种水果图片、大头贴、笔、记录本等

玩法:

1、根据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投一张大头贴票。

2、幼儿根据大头贴数量在记录本上写下相应数字,得出哪种水果最受欢迎。

3、说说喜欢这种水果的理由。

观察重点:

幼儿是否能根据投票数量正确使用记录本,并且大胆表述自己为什么喜欢吃这种水果。

3、秋天的水果

水果图片、忌食图片等

1、大胆说说秋天的果树上有哪些水各且这些水果有哪些对应的作用与功效。

2、牢记吃了哪些水果就不能同时吃的食物。

幼儿是否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以及忌食物。

1、丰收啦

材料提供:

水稻、麦子、各种食物以及插图材料等

玩法:

1、幼儿正确说出水稻和麦子的区别且确认图片。

2、自主选择相应图片,将食物插在对应的水稻和麦子下方。

幼儿是否能识别水稻和麦子的特征以及区分其生产的相应的食物。

2、帮胖阿姨买菜

菜篮子、各种蔬菜图片、任务卡等

1、幼儿找出各种蔬菜并且正确说出蔬菜的名字。

2、根据任务卡选择相应数量的蔬菜放入篮子内。

3、找出答案小册子,来验证所买的菜和数量是否正确。

幼儿是否对7以内数字有正确的理解;

能否正确的按数取物。

3、制作螃蟹

手工纸、剪刀、固体胶等

根据步骤图的指示,将手工纸按照一定的方向折叠,然后裁剪。

识别各种虚线的作用从而剪出各部分形状粘贴成螃蟹。

幼儿是否能根据各种虚线的作用来折叠手工纸,从而顺利完成制作螃蟹的任务。

4、水果排排队

水果图片、苹果图片等内容:

1、幼儿根据相应的任务卡,用指定的两种水果尝试着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2、幼儿根据任务卡,在篮子里找到三种水果,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进行排列。

幼儿是否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幼儿是否能排出三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集体教学活动举例

例一活动名称: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现阶段我们班级开展了《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在聊聊“秋天有哪些好吃的食物啊?

”时,孩子都纷纷表示非常喜欢吃水果,且秋天水果的品种很多。

但幼儿们没有买水果的经验,不了解如果买水果,买多少水果。

因此正好结合现在的主题活动,我设计了《水果大丰收》这个活动,目标在于引导幼儿对所购的水果进行数数、比较,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培养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环节:

通过幼儿介绍自己买的水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

引导讲述自己购买水果的情况,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第三环节:

通过幼儿数数自己买的水果的个数以及种类,练习手口一致点数。

第四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合作统计,练习点数和实物的对应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所购的水果进行数数、比较,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2、培养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双休日幼儿在父母的带领下购买水果,并带来幼儿园。

2、每组准备一张统计表格和一支记号笔。

四、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买的水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幼儿将自己买好的水果放在桌子上面,看看自己和同伴买的水果。

师:

我们的小朋友都很能干,自己会买水果了。

请你们看自己的水果和同伴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谁愿意来说一说,自己买了什么水果。

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都能自己买水果了。

二、讲述自己购买水果的情况——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水果都是你们自己买的吗?

你们是怎么样来买这些水果的?

在买水果时要问问水果是多少钱一斤。

然后选好水果让老板称。

老板会告诉我们需要多少钱,最后再付钱购买。

三、数数自己买的水果的个数以及种类——练习手口一致点数。

1、幼儿自己去数数带来了几种水果。

你带来了多少种水果?

2、幼儿数数自己所带来的水果,再数数其他小朋友带来的水果,比比多少。

你带来了多少个水果?

有些孩子带来许多个水果,但是品种比稼少,而有的孩子带来的水果个数不多,但带的品种比较多。

四、合作统计——练习点数和实物的对应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讲解统计合作的要求。

每组选一个人记录,其余的小朋友将水果放在一起数.然后告诉记录者记录。

如果苹果有5个,就画一个苹果在旁边写一个数字5,或是用5个点点来表示。

2、请各组小朋友先选好一个记录者。

3、幼儿开始数数并进行记录工作。

4、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每组选一位幼儿来说说他们的记录。

你们记录得真棒,要看仔细,数一数,再找数字宝宝。

五、活动反思:

描述:

早晨,每个孩子都带来了一份水果,那时他们就已经跃跃欲“说”。

当活动开始时,我给了他们讨论的机会,孩子们就很兴奋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了,说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很多幼儿说话不完整,需要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才能将一句话说完整。

分析: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表达欲望非常强,但是他们往往不能很清楚完整讲述自己的想法和操作结果。

且我在提问时,往往是一个问题重复问多名幼儿,而幼儿回答我的答案也是一样,简单的几句话,并不完整。

调整:

老师应该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表扬、榜样示范等方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老师要充分了解班级的各个幼儿的表达水平和能力,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

例二活动名称:

秋天到了在我们的游戏区域中也投放了很多秋天的水果,幼儿也高兴地开起了水果店进行买卖,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在进行买卖的时候嘴里说要买5个苹果但是店员给他的并不是5个而买的那个人也不会发现就走了,幼儿在数数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数数是学前儿童数概念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刚升入中班幼儿来说应掌握6以内的计数,而运用数物对应、目测数数等方法都能帮助幼儿能更好地提高其数数能力,所以预设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数数能力并能将经验更好的运用实际中。

通过幼儿经验的交流,教师总结秋天是个丰收季节水果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多的好处,从而引出去买水果的情节。

通过帮助老师买水果的情景,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运用数物对应的方法根据购物单上的水果以及数量进行装篮。

在为水果店进货的情境中通过投票并统计票数的过程中让幼儿再一次巩固数数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1、在买水果的情境中,尝试6以内的点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并感受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秋天水果品种多,数量多,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水果图片、篮子、购物单等

一、讨论交流——引导幼儿了解秋天水果品种多且对身体有益,引出买水果。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许多水果都在这个时候上市,你们吃过哪些水果?

为什么要多吃水果呢?

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

二、买水果——在装水果蓝中练习手口一致点数。

(一)了解操作方法

1、水果这么有益健康,沈老师今天就要去买水果。

2、出示篮子,观察提示卡

(1)看看我要买什么水果?

买几个?

(2)帮沈老师装水果篮。

1、提出操作要求:

我还想买许多水果,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幼儿操作

(三)交流验证

要看清楚水果篮子上的任务卡,根据任务卡去买水果。

三、为水果点进货——在投票中巩固手口一致点数并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一)交代任务

(二)讨论:

最喜欢哪些水果?

(三)投票

每名幼儿手中2张票,贴到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下。

(四)交流

1、看看每样水果有几个人喜欢?

请你们数一数,并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

2、摆放对应的数字。

3、说说那种水果最受欢迎?

谢谢你们帮了水果店老板的大忙,这样以来他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进一点些了!

等下次水果店的新货到了,我们再来买水果好吗。

在第三环节“投票”时,我发给每个幼儿2颗爱心,有的幼儿很快的投完票了就跑到我的面前:

“老师,我还要给爷爷奶奶投票呢。

”但是他已经将2颗爱心投完了。

老师提供的材料非常能激发幼儿参与操作的欲望,我原先设计是给幼儿一段时间,考虑自己喜欢的水果以及爸妈喜欢的水果再进行投票,但是我没有明确要求,当孩子们一拿到爱心时就迫不及待地进行投票了,于是就造成了“帮爷爷奶奶投票”的情况。

老师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先将操作的要求讲清楚,明确要求和任务,再执行。

例三活动名称:

好吃的荷包蛋

在一次午餐前的谈话活动中,当幼儿聊到自己最喜欢吃什么食物时,有的小朋友说到了:

“我最喜欢吃荷包蛋”,这也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共鸣。

荷包蛋不仅味道好且形状可爱,深受幼儿欢迎。

而且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发现幼儿在画圆和眼黑线剪图形时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结合幼儿的热点,我设计了《好吃的荷包蛋》,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了解荷包蛋的制作过程,且学画圆形和学剪圆形。

第一环节:

通过观看妈妈煎荷包蛋的图片,引发幼儿观察荷包蛋,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制作荷包蛋,引导幼儿学画圆形和学剪圆形。

在送“荷包蛋”的游戏中增加同伴间的友情。

1、了解荷包蛋的制作过程。

2、学画圆形和学剪圆形。

煎荷包蛋图片黑色卡纸、白色和黄色的彩色纸、铅笔、剪刀、胶水等

一、妈妈煎荷包蛋——引发幼儿观察荷包蛋,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吃荷包蛋吗?

看过爸爸妈妈煎荷包蛋吗?

是怎样煎的?

通过观看妈妈煎荷包蛋图片,观察蛋在锅里慢慢熟的色彩变化,让小朋友看平

底锅、蛋清、蛋黄呈现出黑、白、黄色彩和形体的变化。

原来煎荷包蛋也是一件有难度有挑战的事情,鸡蛋在锅子里起了很多变化。

二、制作荷包蛋——引导幼儿学画圆形和学剪圆形。

1、出示材料,老师示范操作。

先拿一张大的圆(蛋清),再拿一个小的圆(蛋黄),

把胶水涂在蛋黄上然后粘在蛋清的中间,一个荷包蛋就做好了孩子用彩色纸分别

剪成白、黄,大小不等的两个圆形,用胶水粘在一起,变成荷包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

画圆和剪圆

用彩色纸分别剪成白、黄,大小不等的两个圆形,用胶水粘在一起,变成

荷包蛋。

三、送“荷包蛋”的游戏——增加同伴间的友情。

这么好吃的荷包蛋,请你送给你的好朋友吧,大家一起分享这么好吃的荷包

蛋。

自己动手制作荷包蛋真有趣。

我提问并观察荷包蛋,“那小朋友们吃过荷包蛋吗?

”菲菲很大声的说:

“老师我吃过!

”乐乐说:

“我没有吃过。

”项舒雨也举手说:

“老师我也吃过”。

“那说说看荷包蛋是什么样子的呢?

”能够说出荷包蛋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菲菲凭她已有的经验说:

“荷包蛋是圆的,里面一个小的圆,外面一个大的圆!

”轩轩马上补充说:

“里面是黄色的,外面是白色的!

”孩子们一听好像也回忆起来一样高兴的说着我也吃过我也吃过……但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发现幼儿剪圆比较困难,都没能沿着黑线剪,轮廓有棱角。

本次活动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我班幼儿非常喜欢吃荷包蛋,荷包蛋不仅美味且形状可爱,由一大一小的圆形组成。

我班幼儿已经有了画图形的经验,因此在画圆时大家都能画好,但是孩子们用剪刀较少,所以剪得不够光滑。

对于有些幼动手能力不强不太会使用剪刀的幼儿,老师可以与家长沟通交

流,培养幼儿在家中也做一些手工活,帮助孩子一起锻炼动手能力。

在平时的锻

炼中,我们也会多增加这几个孩子的美工粘贴活动练习。

例四活动内容: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

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于是,我结合现在的主题《好吃的食物》,从幼儿喜欢的食物入手,让幼儿在有趣的情景中轻轻松松的学习数学,且结合中班幼儿数活动的目标后,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表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更在做红枣馒头的过程中感受制作食物的快乐,寓教于乐,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活动的趣味性。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吃的馒头,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出活动重点。

出示馒头卡片,学习点数7和8的形成。

以“我是妈妈小助手”的情景制作红枣馒头,巩固对8的理解。

通过认读数字8来加深对8的理解,知道数字8可以代表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

1、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表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

2、在做红枣馒头的过程中感受制作食物的快乐。

卡片做的大馒头、小馒头、大红枣、小红枣若干,数字卡片8等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吃的馒头,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出活动重点。

小朋友你们吃过馒头吗?

,今天沈老师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馒头,瞧。

馒头有各种馅,肉馒头、菜馒头、红枣等。

二、出示馒头卡片——学习点数7和8的形成

(一)学习点数7,和7做游戏

妈妈用面粉做了一些大馒头,我们一起看看,妈妈做了多少个馒头呢?

1、出示7个大馒头和7个小馒头的卡片,对应摆放。

2、引导幼儿点数说出总数,再比较出大馒头和小馒头一样多,数量都是7个。

我们认识了7,我们是好朋友了,一起和7来开心的做游戏吧。

拍7下手,点7下头,拍7下肩,跺7下脚。

(二)学习8的形成,和8做游戏

1、7添1是8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大馒头,应该把它放在哪里呢?

(放在大馒头这一排)。

那请小朋友帮妈妈数一数,大馒头现在有几个?

(幼儿点数)。

原来7个添上一个就是8。

现在我们又和8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再来和8做游戏吧。

拍8下腿,扭8下腰,撅8下嘴,晃8下腰。

2、8去1是7

请小朋友比比现在大馒头和小馒头谁多谁少,怎样使它们变成一样多?

教师启发幼儿用添上1或去掉1的方法把它们变成一样多,从而知道7添1是8,8去1是7。

原来7添1是8,8去1是7。

三、我是妈妈小助手——巩固对8的理解。

1、我来做红枣馒头

妈妈还准备了好吃的红枣,准备把红枣放到馒头上一起蒸,这样馒头就会变得更好吃。

妈妈决定给每个馒头上放上8个红枣,请你们帮帮她吧。

2、幼儿分组操作,给馒头贴红枣。

3、交流验证操作结果。

请幼儿相互点数,看看是不是放了8个红枣,多了就拿掉,少了就增加。

每位小朋友都可以有一个大馒头和一个小馒头,请小朋友分别给大馒头上放8个大红枣,给小馒头上放8个小红枣。

四、认读数字“8”

1、出示数字“8”的卡片,请幼儿认读,并知道8个红年个枣、8个馒头都可以用数字8表示。

2、请幼儿观察数字8的形状像什么?

3、巩固对8的认识。

(1)请幼儿说一说8除了代表8个馒头、8个红枣以外,还可以代表什么?

启发幼儿找出可以用8表示的事物。

(2)请几个幼儿从活动室里拿来数量为8的物品教到老师的手里。

原来8可以表示很多东西。

在组织幼儿与“7、8”玩游戏时,在我请幼儿点7下头,跺8下脚等时,发现幼儿都不正确,有的没到7,有的一直点头,超过了8。

而当我请幼儿在教室里拿8样东西时,部分幼儿能准确的拿取,有小部分幼儿还不能准确的拿取,有的会多拿,有的会少拿。

我班幼儿在数数时,喜欢与实物一起对应数数,以往是老师在黑板上贴出实物,幼儿数数,他们会运用眼睛看,心里数的方法,但是当请幼儿以拍手或者做动作的形式来数数时,他们就会数错,没有了实物,他们数数就显得困难了。

而我们幼儿的能力有差异,有的幼儿一直练习数数,所以能力较强,有的则较弱。

1、在日常活动中,多组织以点头、拍手等做动作的形式来数数的活动,逐步锻炼幼儿数数的能力。

2、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需进行小数字的练习。

例五活动内容:

购物袋

在一次家长配合收集材料时,一名幼儿带来一个史努比的环保购物袋,在班级中引起了一阵讨论:

谁的袋子有什么图案、谁的袋子最漂亮。

每一次去超市购买食物时,我们都需要一个购物袋,环保购物袋已经逐渐走进每一个家庭,孩子们对购物袋一点都不陌生,于是我就从环保教育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幼儿熟悉的、接触最多的超市购物袋引进我的课堂。

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并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简单的装饰,并感受自己动手制作购物袋的乐趣。

以逛超市的情景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出示教师自制的购物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购物袋的好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购物袋。

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1、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并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简单的装饰。

2、感受自己动手制作购物袋的乐趣。

各种购物袋、小超市场景、超市广告纸、剪刀、胶水等

一、导入——以逛超市的情景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今天我们的娃娃家超市开张了,我们进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吗?

平时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超市卖东西,给了钱以后,那些东西用什么装着带回家呢

你见过什么形状的购物袋?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你们想设计一个怎么样的购物袋?

(幼儿自由讨论)

有了购物袋,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就非常方便了。

二、观察讨论——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购物袋的好方法。

你们看,这是沈老师动手做的购物袋,漂亮吗?

我们来看一看,袋子共有多少面?

(前面、后面、两边和底部)为什么袋子上面要留一个口子?

”(口子封住了东西就装不进来了。

制作袋子需要多少张报纸?

(2张)这2张报纸怎样合起来才会变成一个袋子?

先把报纸折出一样大小的三条边,对拼起来,用浆糊粘住。

购物袋做好以后,我们要装上什么东西才能拎起来呢?

(引出袋子拎环)

购物袋要有2面,要有拎环。

三、教师示范如何制作购物袋——引导幼儿运用报纸等材料制作购物袋。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把两张一样大小的纸重叠,接着按已画好的三条边折,在画着“X”的地方用剪刀剪开,然后把上面一张纸抽出来,对拼好后分别把底部、两边用浆糊粘好。

2、启发幼儿制作与别人不同的拎环,可以用包装纸剪,也可以用白纸剪。

3、给自己制作的环保购物袋进行装饰。

“看,我的袋子做好了,漂亮吗?

”“但是袋子是白色的,什么都没有,沈老师觉得不好看,怎样可以让它变得更漂亮一点呢?

”“我们先来欣赏漂亮的购物袋,看看人家是怎样装饰购物袋的。

”(看多媒体视频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讲解图案的布置,如图案的连续、对称、均衡,色彩的搭配等)

4、幼儿制作购物袋,教师指导。

要制作漂亮的,独一无二的购物袋。

四、展评和体验——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1、比比谁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3、简单小结环保购物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注意环保。

减少使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购物袋,让我们居住的环境更干净,不受污染。

大家回家后向我们身边、周围的人们宣传这个环保知识好吗?

“沈老师,我折不来。

”“沈老师,这个怎么粘啊?

”在幼儿自由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