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655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9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非常重要

C.维持生物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

D.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少量能量

7.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胡克发现并命名了活细胞

B.证明了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

C.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D.发现了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8.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真核细胞中的三个双层膜结构,①和②表示丙的两个组成部分。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有丙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小孔

B.甲、乙、丙中都含有DNA,其中丙的DNA存在于①中

C.甲和乙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D.②可以经过膜上的小孔出入丙

9.某多肽链被水解成1个五肽、2个三肽、3个四肽、4个二肽,则这些短肽所含的羧基数最小值及肽键数分别是()

A.10;

21B.9;

31

C.10;

31D.9;

21

10.下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B.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C.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

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1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易化扩散过程因载体蛋白形状不变而不耗能

D.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12.下列关于细胞中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能反应所需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B.肌肉收缩过程中,做功是吸能反应

C.ATP不是细胞中唯一的能量载体D.蛋白质水解过程有ATP生成

1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酶大多属于蛋白质,其催化活性受pH的影响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14.图示曲线a、b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表示被动转运,曲线b表示主动转运

B.曲线a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曲线b运输速率达到饱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D.温度可影响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a、b代表的运输速率产生影响

15.下列关于细胞的衰老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拉子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细胞一直存活到现在

B.癌细胞表面不存在粘连蛋白

C.衰老细胞中酶的活性均降低

D.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核膜不断向内折叠

1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表所示。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的量(mol)

6.5

6

 

A.当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需氧呼吸约产生30molATP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在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

17.研究人员以生长状态相同的绿色植物为材料,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四组实验。

其中D组连续光照T秒,A、B、C组依次加大光照—黑暗的交替频率,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T秒,发现单位光照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从A到C依次越来越大。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白天给予一定频率的遮光有利于农作物增产

B.实验过程中C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实验结束后立即检测植物体内NADPH含量,D组最高

D.实验组由黑暗变为光照时,光反应速率增加,碳反应速率变小

18.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MnO2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19.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用层析液提取分离菠菜中的光合色素研究色素的种类和含量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还原糖鉴定时,不宜选用西瓜汁作为实验材料

D.油脂鉴定中需要用50%的HCl洗去多余的染料

2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酵解的结果将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转移到还原氢中

B.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可以在线粒体内或线粒体外被利用

C.在柠檬酸循环中,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还原

D.电子传递链是指将电子通过复杂的步骤传递给氧的过程

21.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B.③由②螺旋化缩短变粗而来,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C.④→⑤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目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变

22.已知施加药物A能使蔗糖酶的活性丧失;

施加药物B后蔗糖酶活性不变,但蔗糖和蔗糖酶结合的机会减少。

如图为蔗糖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温度、pH均适宜)产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其中乙组使用少量药物B处理。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组均使用了药物B处理

B.甲组在t1时适当提高了蔗糖浓度

C.在t1之后甲组蔗糖酶的活性高于乙组和丙组

D.丙组在t1之后蔗糖酶活性丧失

23.景天酸代谢(CAM)途径属于某些植物特有的CO2固定方式:

夜晚气孔开放,通过一系列反应将CO2固定于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甲);

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运出液泡后放出CO2,供叶绿体的碳反应(乙)。

下列关于这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夜晚,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景天酸代谢(CAM)途径的出现,可能与植物适应干旱条件有关

C.给植物提供14C标记的14CO2,14C可以出现在OAA、苹果酸、C3和有机物中

D.若上午某一时刻,突然降低外界CO2浓度,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短时间内会降低

24.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25.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恒温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d点将向右上方移动

B.限制植物乙d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为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C.c点时,甲、乙两种植物合成有机物速率相等

D.b点时,限制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

二、综合题

26.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条由8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Ub)。

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其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肽链(Ub)由81个氨基酸组成,则它具有_______个肽键,在__________(场所)上通过氨基酸的___________作用形成。

(2)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蛋白酶体水解。

①过程说明Ub的作用是识别_________并与之结合;

完成①②过程需要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据图推测,完成②过程所需的蛋白酶位于__________(场所)内,这种酶原来存在于_________(场所)中。

(4)若有102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通过结合形成了含有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______,该蛋白质含氨基的数量至少是__________个。

27.图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

图乙、图丙分别表示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

(1)图甲中_______段表示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若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缺乏某种氨基酸,该细胞分裂将暂停于图甲中______段或_____段。

(2)图甲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丙处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填字母)。

(3)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与图乙相比,同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结构H为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8.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其在细胞内不断分裂、融合、衰老、清除,实现自我更新,这一过程由多种蛋白质精确调控完成。

请回答:

(1)线粒体是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从而可以___________,有利于酶的附着。

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和_____________,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

(2)真核细胞中一些衰老的线粒体会被消化清除,这种清除行为称为细胞自噬。

下图甲和图乙表示真核细胞自噬的一种信号调控过程,其中AKT和mTor是抑制细胞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

据图可知,当营养物质充足时,物质X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AKT,该酶被激活一方面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激活了mTor,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___;

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mTor失活,细胞会启动自噬过程,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细胞自噬还是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

(3)由于衰老的线粒体通过细胞自噬被清除,为保证细胞供能,线粒体的分裂在真核细胞内经常发生。

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分裂与内质网有关,过程如下图丙所示。

①马达蛋白与Ca2+结合后能才能启动运动,研究发现,细胞内Ca2+离子主要储存在内质网中,在细胞溶胶中浓度极低,据此推测,受到调控信号的刺激后,内质网________________,进而启动运动牵引线粒体在细胞内移动。

②据图可知,线粒体移动到特定位置后,___________形成细管状结构缠绕线粒体,使线粒体局部缢缩,同时募集细胞质中游离的__________,在缢缩部位形成蛋白复合物,不断收缩使线粒体分裂。

三、实验题

29.小球藻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的单细胞真核藻类,具有光合效率高、营养方式多样且富含有机物等特点,在食品和饲料等多个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研究者为了研究外加葡萄糖对其光合色素含量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分别在A组(黑暗条件,加足量葡萄糖)、B组(光照条件,加足量葡萄糖)和C组(光照条件,不加葡萄糖)三种条件下培养小球藻(培养过程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甲、图乙所示。

(1)光合色素分布于小球藻______________上,分析图甲可知,添加葡萄糖对小球藻细胞的____________含量有显著影响。

(2)测量小球藻叶绿素含量时,需先提取光合色素,将提取的光合色素溶液置于适宜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反应。

若提取的色素溶液颜色较浅,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光反应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经转化贮存于_________中,此后,这些能量在碳反应中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若光照强度相同,推测_____组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乙可知,A组的小球藻培养后期大量死亡,与________组实验结果比较分析,推测小球藻大量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促性腺激素(FSH)具有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一定的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科学家探究显示FSH通过促进卵巢癌细胞合成并分泌IL-6发挥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请你补充设计实验思路验证科学家的研究,并将预期实验结果用曲线在给定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实验材料:

若干个培养瓶、培养液、卵巢癌细胞、浓度为0U/L、20U/L、40U/L、100U/L的促性腺激素(FSH溶液、IL-6抗体)

(要求与说明:

L-6抗体只能与IL-6特异性结合减弱甚至消除IL-6的作用;

实验仪器、试剂、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不做要求;

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

①将等量且适量的卵巢癌细胞分别加入含等量培养液的若干培养瓶中,随机均分为______组,每组_______个。

②_____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

(3)卵巢癌细胞分泌IL-6的方式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

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

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

A、团藻和绿藻都属于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中都具有核膜,A错误;

B、玉米和棉花都是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中都具有核膜,B错误;

C、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中都不具有核膜,C正确;

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中都具有核膜,D错误。

故选C。

2.A

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

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A、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如磷脂,A错误;

B、油脂分子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正确;

C、常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C正确;

D、油脂含C、H比例比糖类高,故相同质量油脂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于糖类,D正确。

故选A。

3.B

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目镜放置在镜筒上方;

如果视野中出现的物像模糊,此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可改变视野的亮度。

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而目镜在镜筒的上方,A错误;

B、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B正确;

C、调节光圈,调节通过的光线的量以调节视野的亮度,但不改变视野的大小,C错误;

D、换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可调节视野的亮度变亮,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4.C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则“生物性状主要由细胞核决定”,新组合的“伞藻”将来长出何种形状的帽,是由细胞核决定。

A、由于实验是将伞柄嫁接到假根上,所以证明了伞藻的伞帽由假根决定,A错误;

B、该实验没有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B错误;

C、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这说明乙的伞帽形成可能与假根有关,该实验中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的功能,要证明细胞核的功能必须再增添对照实验,C正确;

D、甲种伞藻伞柄可以为长出的伞帽输送营养物质,故其不会迅速凋亡,D错误。

5.B

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

A、细胞分化的结果会使蛋白质的种类发生改变,但是细胞总面积增加不是细胞分化的结果,A错误;

B、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赋予不同种类细胞特异的结构和功能,B正确;

C、细胞分化不一定使细胞呈球形化并增强代谢,C错误;

D、细胞分化不一定导致酶的含量增多,催化能力增强,D错误。

对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6.D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

A、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的组成成分,A正确;

B、有些离子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非常重要,如Na+、K+等,B正确;

C、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C正确;

D、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7.C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涉及德国的魏尔肖。

魏尔肖提出“一切新细胞来自老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A、胡克发现并命名了死细胞,列文胡克发现了活细胞,A错误;

B、只证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B错误;

C、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C正确;

D、发现了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D错误。

8.D

甲、乙、丙分别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只有细胞核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小孔,A项正确;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都含有DNA,其中细胞核的DNA存在于①染色体中,B项正确;

线粒体、叶绿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C项正确;

核仁不会经过膜上的小孔出入细胞核,D项错误。

9.A

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

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

18。

(1)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羧基。

因此,这些短肽的羧基总数的最小值为1+2+3+4=10个。

(2)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

1+(3-1)×

2+(4-1)×

3+(2-1)×

4=21个。

10.B

本题是根据柱形图分析考查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与功能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先分析柱形图获取信息,不同生物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生物膜脂质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A、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糖类不是主要成分,A错误;

B、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例如线粒体内膜功能复杂,其上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质含量相对较少,B正确;

C、图中所给的细胞中,髓鞘的功能最简单,蛋白质的数量最少,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没有涉及细胞的信息交流功能与蛋白质的关系,D错误。

故选:

B。

11.C

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需要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

2、大分子的运输方式:

胞吞和胞吐: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A、O2属于小分子,酒精属于脂溶性物质,都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正确;

B、胰蛋白酶属于大分子物质,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

C、易化扩散过程因顺浓度梯度运输而不耗能,C错误;

D、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D正确。

12.C

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

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