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978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Word格式.docx

B.为打击行业久治不愈的低价游、不文明旅游,国家旅游局近年出台了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等,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游客的文明程度也大为提高。

C.SAT考试是用英文测验考生的逻辑、表达、沟通、思辨,以及文史等综合能力,如果只是把SAT当作语言考试来准备,是无法达到美国大学的要求的。

D.望着玉苍山上密布的形态各异的奇石,形成石的海洋,场面十分壮观,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改编】5.阅读下面的材料,用平实的语言概括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

(不超过30字)(4分)

勒·

克莱齐奥:

批评家是作家最大的敌人。

有一次,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在咖啡厅看到有人吵架,想去劝解,他的朋友告诉他别去,那是作家和批评家在吵架。

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有好有坏,但评论总是有价值、有用的。

余华:

作家和批评家就像世界上最糟糕的夫妻,天天吵却天天黏,夫妻是为了孩子,作家和批评家是为了文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编】6.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

要求:

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阿尔法围棋”的技术架构就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中的CNN架构(两种落子策略——“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和一个局面评估策略)及蒙特卡罗搜索树。

其中,三种策略的神经网络架构基本相同,环环相扣。

首先,“阿尔法围棋”纯粹地学习人类下棋经验,观察人类选手如何落子,不涉及对优劣的判断。

这招落子策略被称为“监督学习”。

接下来,“阿尔法围棋”通过和自己下棋来进行“强化学习”,学习如何找到最佳对应落子,最终赢棋。

最后,“阿尔法围棋”跳出具体步骤来“看”整盘棋,也就是局面评估策略。

有了以上三个深度学习策略,“阿尔法围棋”再引入蒙特卡罗搜索树,以减少预测对手下一步棋的难度和复杂性。

蒙特卡罗搜索树并不是一种算法,而是对一类随机算法的特性的概括。

举例来说:

假如筐里有100个苹果,随机拿一个,再随机拿一个跟它相比,留下大的。

这样,每拿一次,留下的苹果都比上次大。

拿的次数越多,挑出的苹果就可能越大,但除非拿100次,否则无法确定挑出了最大的那个。

这就是蒙特卡罗搜索树。

“阿尔法围棋”赢了李世石,很多人开始担心人工智能会对人类产生威胁。

事实上,人工智能要在现实世界中应用,仍然是相当困难的。

在理论上我们就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统计学习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深度学习”到底需要多少训练样本,才能学习到足够好的深度模型?

另一个是计算方面,我们需要多少计算资源才能通过训练得到更

好的模型?

这些理论研究极其困难。

另外,针对具体应用问题,是否可能建立一个深度模型的建模语言,作为统一的框架来处理文字、语音和图像?

还有,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如何在工程上利用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平台来实现海量数据训练?

传统的大数据平台不适合需要频繁迭代的深度学习。

再有,蒙特利尔大学教授约舒瓦·

班吉奥表示:

“深度学习领域目前的困境是缺乏专家,培养一个博士生大约需要五年,但是五年前还没有博士生开始从事深度学习研究,这意味着现在该领域的专家极度稀缺。

最后,并非每个人都认为深度学习会助推人工智能超越人脑。

有些批评家表示,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从根本上忽略了大脑生物学的很多方面,太过于注重计算能力。

在这场人机大战之前,研究者让“阿尔法围棋”和其他围棋智能程序进行了较量。

在总计495局中,“阿尔法围棋”只输了1局,胜率是99.8%。

它甚至尝试让4子对阵“狂石”、“天顶”和“Pachi”三个先进的程序,胜率分别是77%、86%和99%。

去年年底,“阿尔法围棋”的Elo围棋等级分是3168分,而李世石是3532。

按照“阿尔法围棋”的等级分,如果它是一个人类选手的话,对弈李世石获胜的可能性是11%,对弈5盘胜出3盘或更多盘的可能性,只有1.1%。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改编】7.下列对文章第一段有关内容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3分)

A.CNN架构是指两种落子策略和一个局面评估策略及蒙特卡罗搜索树

B.“强化学习”是CNN架构中的一招落子策略,就是学习如何找到最佳对应落子。

它关系最终赢棋。

C.三种策略不仅神经网络架构相

同,且环环相扣,其中的局面评估策略全部能跳出具体步骤统揽全局。

D.蒙特卡罗搜索树的作用是概括某类随机算法的特性,减少预测对手下一步棋的难度和复杂性。

【改编】8.根据文意,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运用蒙特卡罗搜索法,在过程中可以保证这次比上次好,但不保证是最好,就是说,采样越多,越接近最优。

B.深度学习需要频繁迭代,但目前互联网公司还无法在工程上利用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平台来满足海量数据训练。

C.深度学习领域人才奇缺,而培养一个这一领域的博士生大概需要五年时间,所以该领域的人才荒要五年后才能缓解。

D.“阿尔法围棋”的智能程序明显高于“狂石”“天顶”和“Pachi”,但如果它是人类选手,战胜李世石的概率极小。

【改编】9.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人工智能在现实世界中应用将面临的一些问题。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

(20分)

神手

张国平

过收费站,下高速,不远有座挺大的院子,那便是石匠方宽的石碑厂。

院子足有二亩大,因为离城区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显得有些孤单,陪方宽的除了大大小小的石碑就是两个徒弟,偶尔来造访的还有收费站的老贺。

方宽搬了两次家,最后一次是三年前搬到了收费站这里。

不这样不行,叮叮当当的刻石声影响居民休息,再者搬运石碑进出石料都是大车,白天不好进城,很不方便。

反正自己的手艺有目共睹,不管搬到哪儿,生意一样好。

也图份心静。

两个徒弟手艺也学成了,方宽多半时间都放在操练书法上。

石碑绝大部分是墓碑,是留给故去人的。

人辛苦一辈子,死了除了一把灰,就剩下墓前石碑上这几行字了,马虎不得。

虽谈不上书法大家,但方宽的字无论楷、隶、行书都颇具功底,尽管如此方宽一点也不敢松懈,仍坚持每天两次操练书法,早晚各一次,一共两小时。

端端正正在石碑上写好字,下余的工序就留给徒弟了,除非哪位客户愿意出大价钱,点名要方宽亲手刻。

闲暇的时候就找收费站老贺下棋。

老贺是个单身,每逢歇班就来找方宽下棋。

于是,丁丁咣咣的刻石声里便夹杂了方宽和老贺“啪啪”的杀棋声。

院子里那棵毛白杨已成荫了,斑斑点点的树荫下对杀几局,逍遥得赛过神仙。

墓碑离生死最近,每个石碑的形成几乎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结束,石匠这行当干得年头多了,方宽什么也都看得淡了。

那个干瘦老头出现的时候,方宽正和老贺在白杨树下捉对厮杀。

老头说,我刻石碑。

棋盘上激战正酣,方宽头也没抬,说,价格在墙上写着,有事找徒弟吧。

老头很固执,说,我想请你刻。

方宽抬头望了一眼。

老头布衣打扮,其貌不扬,刀刻般的脸上透着铁青,裤角上似带些泥巴。

方宽低下头去,一边抓棋子一边说,找徒弟吧,我忙。

老头说,我信不过他们。

哦。

方宽挺了一步卒,才意识到老头的话,有些不高兴了,说,哦?

你是外地人吧?

别看他俩在我面前是徒弟,单拉出去都响当当的高手。

方宽见老头仍不放心,又说,我姓方,人说的那个方石匠就是我。

老贺出车捉马,眼看胜局已定,见老头仍纠缠,也不耐烦了,说,人说的石匠神手就是他。

强将手下无弱兵,你尽管放心。

我仍想让你亲自刻。

这时,方宽的马已身陷窘境,脸上漫过一片潮红。

见方宽仍低着头,老头又说,我出大价钱。

棋局颓废,大势已去,再加上老头的喋喋不休,方宽很烦躁,抬头盯老头的脸,问,你?

你出多少?

老头说,你出个价吧。

方宽见败局已定,认输了,一边重码棋子,一边伸出一个弯曲的食指说,九百。

徒弟刻石碑一般三百,方宽说出三倍的价钱,是想吓唬老头,不想老头爽快地答应了,说,九百就九百吧。

哦?

棋子已码好,方宽意犹未尽,本不想接差,老头倒很爽快,就说,你先去看石料吧,相中哪块就定下,我刻。

老头说,石料我带着。

方宽彻底抬头了。

自己带石料的人寥寥无几,除非那些政界要员和大款们,自己挑选上等的优质石料订做石碑,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头居然也自带石料?

方宽说,推进来看看。

在这。

老头“嚓”地拉开放在地上的黑提包,露出一块不大的方石。

青石,泛着冷峻的光。

是块好石料,可惜太小了,一尺宽,二尺长。

方宽疑惑地问,做什么用?

老头说,只想让你亲手刻几个字。

方宽说,好吧,我刻。

你有什么要求去那边对徒弟说,我一定按你要求办,也一定亲手刻,我方宽做石匠几十年,这点你放心。

这天方宽手气不那么顺,输多胜少,跟老贺下到天黑也没赢几局。

留老贺吃了饭,送老贺出门,方宽才想起上午的事。

去问徒弟,徒弟说老头只刻两个字:

神手。

神手?

方宽吃一惊,再回想老头那双骨节突出的手,突然觉得怠慢行家里手了。

不敢懈怠,工工整整写上字,方宽抡锤子准备连夜做完石碑。

嘭!

方宽一锤下去,凿子下冒出一溜火星,一下滑到一边去了。

那块一尺宽、二尺长的石料居然没留下一点划痕。

还从来没遇到这般坚硬的石头。

方宽不服,又抡起锤子。

凿子再次滑到一边去了,石头上仍没留下任何划痕。

几十年石匠生涯,居然刻不动这块石头。

方宽的脸立刻胀红了。

方宽羞愧多日,准备等老者再登门,好好讨教一番。

可是,老者再也没有出现。

(有删改)

【原创】10.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方宽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11.这篇小说以“神手”为题,请说说妙处何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编】12.赏析小说开头波浪线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改编】13.文中划线句是方宽眼中的老者形象,结合这一形象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醉书斋记(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

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

竹床一,坐以之;

木榻一,卧以之。

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

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

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清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

家人瞷②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

“日午矣,可以饭乎?

”余应诺。

内子出,复忘之矣。

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

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③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

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

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故仓卒不得白。

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

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

“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④,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

”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

遂笑应之曰:

“如卿言,亦复佳。

”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

不戴帽子。

②瞷(jià

n):

窥视。

③刺:

名帖。

④刘伶断饮:

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原创】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晨起,即科头甫:

刚刚

B.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间:

缝隙

C.客伺久,辄大怒诟诟:

责骂

D.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赞:

帮助

【原创】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客有吹洞箫者

B.商于内子游于赤壁之下

C.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余怅然久之公之逮所由使也

【改编】1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

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对丈夫的“醉书”也持几分赞赏的态度。

C.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考虑到积习难改,最终还是找了个借口自我安慰,顺其自然了,没有戒掉“嗜书”的习惯。

D.作者不仅嗜书,而且嗜酒肉,后来他本想戒酒,但妻子认为他和刘伶一样根本无法将酒戒掉,于是他打消了戒酒之念,并且将书斋命名为“醉书”。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2)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4分)

【原创】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满江红·

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①

【南宋】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

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

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

知有恨,休重忆。

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

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

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原创】19.请赏析上阙写景的艺术特色。

【原创】20.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下阙中作者的情感。

(4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

材料一: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

“礼,与其奢也,宁俭。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

材料二:

故子墨子曰: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

“……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子·

节用》)

【原创】21.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节用”思想有什么差异?

【原创】22.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思想差异?

请简要说明。

(四)古诗文默写。

【原创】23.补写出下列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2)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

《赤壁赋》)

3)▲,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庄子《逍遥游》)

4)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王勃《滕王阁序》)

5)▲,危樯独夜舟。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原创】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李嘉诚说: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成长。

赫尔曼·

黑塞说:

“若无阻力,则一事无成,你必须是你自己,这样世界就会变成丰饶而美丽。

每个人作为躯体只有一个,作为灵魂不止如此。

对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8年高考模拟卷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B(3分)

【解析】A藩篱,C谦逊(sù

n)改为(xù

n),D纷繁芜杂。

2、C(3分)此处语境中有转折义,故用“然而”合适。

3、C(3分)

【解析】文末句号应在括号后。

4、C(3分)

【解析】A搭配不当,树立机制“”改成“建立机制”。

B成分残缺,“打击现象”。

D句子杂糅

5、示例:

作家和批评家既对立又依存(2分),批评家可以促进作家的创作(2分)。

6、【答案】宁静的濮水,缓缓地流淌在苍翠的青山之间;

欲滴的青草之上,开满了燃烧似火的野花;

垂翠的杨柳,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这是一块绝尘之地。

巍巍高山之下,粼粼水波之滨,心如澄净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席地而坐,持竿垂钓。

安闲,自在。

濮水在波纹中映出了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

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官之位来征拜庄子,庄子却将他们冷落在旁。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分)

7.D(3分)

8.C(3分)

9.(4分)

在统计学习和计算方面的理论研究极其困难;

还不知道能否建立一个通用的建模语言;

没有在工程上实现海量数据训练;

该领域人才奇缺;

忽略了大脑生物学方面的问题。

(二)(20分)

10.①刻石技艺高超。

②勤奋认真。

坚持操练书法,毫不松懈。

③自认洒脱,过于自负。

④勇于反省。

方宽意识到干瘦老头是刻石高手,羞愧多日,想等老者再次登门讨教一番。

(1点1分)

11①小说的情节围绕找“神手”,刻“神手”展开。

②用“神手”表明人物特征,方宽技艺高超,但老者更是一位行家。

③突显小说主题,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神手。

④标题新颖特别,吸引读者。

(6分,1点2分)

12.①第一次用了“端正”来形容司机水平高,也暗示了司机是一个正直的人,为后文司机直言劝阻母亲卖女埋下伏笔。

(2分)

②第二次用了“温暖”,为了表现女儿对司机劝阻母亲卖女的感激,并且心生温暖,借此来赞扬司机的善良美德。

13.①方宽眼中的是一位其貌不扬、为人低调朴实,略带土气的老者形象②这样朴实的形象和下文方宽回想骨节突出的手,觉得老头是一个行家里手构成对比,进而表明了小说主题。

③真正的“神手”高手并不一定要靠名声,靠外在形象来表露,其貌不扬,深藏不露或更显真正的实力④不能依据人的外表来判定人的真正实力,不要轻易看轻别人。

技艺的精进还是需要不停的锤炼和提升,不要止步不前。

(写出一点给两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20分)

14.B间:

此处翻译为“机会”

15.【答案】C

【解析】A...的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B介词,和/介词,在。

C都是连词,况且。

D助词,音节助词/助词,取独

16.【答案】D

【解析】作者只是嗜书,并没有嗜酒肉。

17.

(1)有人把季子的消息告诉家里人,家里人担心恐惧得哭了,而我却象平日一样谈笑吃喝。

(2)像季子这样的行动,我所做不到的事情而我家子弟却能做到,正是出于他们的志趣并且乐于做,我连赞成都来不及怎么还能阻止呢(我有什么理由阻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