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123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据《新唐书·

地理志》等记载,隋唐五代时期全国各地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近300处,远远超过自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历代水利工程数量的总和。

这反映了

A.农业经济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C.土地制度改变D.资本主义萌芽

8.“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抒发了白居易一举登第后的豪迈之情。

这受益于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9.下表描述的活动在当时适用于

诗词

出处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诗经》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

其六》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A.保家卫国B.休闲娱乐C.附庸风雅D.传承习俗

10.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设“通判某州军事”一官,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

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11.吐蕃作为元代一个单独大行政区,未设行省,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

宣政院下属的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侣首领按本地习惯自相传袭。

这体现了古代边疆治理的智慧为

A.订立盟约B.因地制宜C.武力征服D.和亲联姻

12.明成祖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

由此形成的机构被称为

A.中朝B.内阁C.南书房D.军机处

13.明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低价购买大片空闲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

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利润颇丰。

这体现了

A.生产方式更新B.经营理念守旧

C.人身依附加强D.小农经济解体

14.下图所示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A.官僚体系的完善B.东南海防的巩固

C.中外联系的加强D.国家疆域的奠定

15.太平军内部曾流传一首歌谣:

“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歌谣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永安突围C.天京变乱D.三河大捷

16.在茫茫洋面上,他们用愤火与热血表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致远”舰攻敌受创,管带邓世昌以下250人均阵亡,“经远”舰270人俱殉国。

“在舰阵役者九十余人,与舰共沉者六百余人。

”这一壮烈场面出现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

17.《绝版袁世凯》一书中写到:

“好样的如光绪皇帝,数千年的旧制度,人家103天里发了数十条手谕就想改变,后来一个上午就让人给废了。

”该书作者评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8.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建国伟业”,由“开天辟地”“浴血奋战”“建国伟业”“当家做主”“艰苦奋斗”5个方阵组成。

其中,“开天辟地”指

A.北伐胜利进军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抗日战争胜利D.土地革命的完成

19.与下图相符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0.红军部队建立了一些培养红色医务人才的军医学校。

到1934年10月,共培养各种医疗卫生人才686名,其中军医学员181名,调剂员75名,看护员300名,保健员123名,研究员7名。

这一举措

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宝贵探索

C.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统治D.为长征取得胜利做了重要保障

2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

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A.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B.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国家全部侵略势力

C.推动了反帝反封建工农运动的发展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2.据下图可知,“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1953年我国重点工程领域分布

A.全面实现工业化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形成全国交通网D.以东北作为重心

23.它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誉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第一步改革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它指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B.沿海和内地经济开放城市设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4.“这是全世界瞩目的时刻,是100多年来海内外中华民族儿女日夜企盼的时刻,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这一“时刻”的到来成功实践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一国两制”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原则

25.下图中的数据变化归因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中共八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改革开放的实行

26.邓小平在论述外交问题时指出: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这表明我国外交坚持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求同存异

27.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这指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

A.产生条件B.主要内容C.制度缺陷D.进步作用

28.“数千年来一直处在非洲欧洲大陆交换边缘的西欧,到了16世纪突然幸运地发现自己处在了历史上最大的全球交换网络中心。

”这一转变是由于

A.郑和下西洋B.资产阶级革命C.新航路开辟D.工业革命

29.近代欧洲有一国家,虽设议院,但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国家大事不以议院多数决定。

该国指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

30.“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一时代强音最早出自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

31.1875年,贝尔在试验中将硫酸溅到自己腿上,他痛苦地叫道:

“沃森先生,快来帮我!

”这句极普通的话,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声音而载入史册。

与此同时期发明的成果还有

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计算机

32.11月7日晚9点45分,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响起了大炮的轰鸣,起义者很快就突破了冬宫的外围防线,冲进了大门。

他们涌上楼梯,搜索着冬宫的1050个大小房间。

深夜1点50分,部长们隐匿的房间大门被打开。

该历史片段属于

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十月革命

33.1918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宜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

这意味着苏俄即将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34.下图代表的组织是

A.联合国B.世界银行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35.美国和苏联都很愚蠢地卷入到一场死亡舞蹈之中,尽管各自都清楚手中的核武器永无使用的可能,但还是以此恐吓对方。

这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段虽无核战,却胜似核战的历史。

这段历史发生于

A.1917~1921年B.1922~1944年

C.1945~1991年D.1992~2017年

36.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宣布扩大国有化政策,紧接着又颁布了国有化法令,将巴黎-荷兰金融公司、苏伊士金融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等五大工业集团收归国有。

A.自由放任主义B.国家福利政策

C.第三产业兴起D.国家宏观调控

37.2000年,联合国首脑会议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通过一项旨在2015年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至1990年的一半等八项行动计划。

中国提前完成了贫困人口减半目标,这取决于

A.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38.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世界各国在抗击疫情中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个共同利益应当反映在超越特殊的国家利益的共同政策之上。

为此,各国政府应

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B.反对世界政治多极化

C.推行单边主义政策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海南在我国对外贸易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唐代时,海上丝绸之路已超过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随着各国商船繁来往于各地,海南也成了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据点。

从宋代开始,海南出现了市舶机构,各个港口兴起和繁荣,还对进出口货物征税,其收入相当可观,侨居于海岛上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

清代前期特别是康熙、乾隆时,海南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一时颇为兴盛。

历史上的海南,不仅是扼守于祖国南疆的军事重镇,也是一个拥有丰富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经济地区有着优良的港湾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并且盛产各类香药,尤以所产沉香久负盛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每一个海南人責无旁货的重任。

——摘编自卢苇《历史上的海南在国内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历史上的海南对外贸易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当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

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即把人类历史发展的诸阶段区分为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資本主义制和共产主义制五种生产方式和与之相应的五种社会形态。

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

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历史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历史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相互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内容。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稻谷是农业的代表之一,因此稻谷遗存能够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故C正确;

房屋不是农业的代表,排除A;

神农氏属于神话传说,排除B;

西汉时期的农具时间已经较迟,排除D。

2.C

从材料可以看出,第17代楚君熊通未经周天子的同意自立为楚武王,这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C正确;

当时是世袭制,排除A;

“开始”表述错误,排除B;

“消失殆尽”不符合史实,排除D。

3.B

根据所学,秦朝统一后,建立皇帝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同时规定车同轨,修筑长城,故B正确;

A是先秦时期,C是汉代,D是明清时期,排除ACD。

4.D

根据“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线路逐步开辟”可得出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故D正确;

“消除”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

丝绸之路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及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

5.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甘肃嘉峪关地区农耕的场景,因此该图可用于研究古代劳动人民传统农业,A项正确;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人民农耕的场景,没有体现制作瓷器的信息,无法用于研究制瓷业,B项错误;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人民农耕的场景,因此该图可用于研究古代劳动人民传统农业,而不是用于研究对外贸易,C项错误;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人民农耕的场景,没有体现从事商业方面的信息,无法用于研究坊市制,D项错误。

6.B

根据“规定宰相轮流秉笔、承旨,十日一换;

德宗时甚至规定每日轮换”可以看出宰相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轮换,这不利于宰相专权,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故B正确,排除A;

这一方法加强了皇权,排除C;

材料与地方无关,排除D。

7.A

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隋唐五代全国兴建的各类水利工程远超过自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历代水利工程数量的总和,说过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经济得到发展,故选A;

材料并没有指出水利工程兴修的区域,不能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B;

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土地制度的变化无关,排除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中叶以后,排除D。

故选A。

8.D

根据材料“白居易一举登第后的豪迈之情”可知,白居易所处的时代是唐朝,再结合材料诗人笔下的内容可知,唐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因此材料所述制度是科举制,D项正确;

世卿世禄制以血缘关系为选官标准,不符合材料,A项错误;

察举制是两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诗人所处时间不符,B项错误;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并且其选官标准主要是门第,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

9.A

材料中的“射……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天狼”都与军事斗争有关,因此强调的是保家卫国,故A正确;

材料中的活动并不是休闲娱乐活动,也不属于附庸风雅,更不是习俗的传承,故排除BCD。

10.A

根据“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

”可知,其作用主要是监督制约地方长官,加强中央集权,A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到财政,排除B;

从材料看,并不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

中书门下是中央官,不是通判牵制的对象,排除D。

11.B

元代吐蕃地区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设置行省,而是由宣政院根据当地习惯进行管理统治,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故选B;

吐蕃地区是由宣政院根据当地习惯进行管理统治,并不是中央和地方订立盟约,没有体现武力征服,排除AC;

吐蕃是元政府统治下的区域,并没有进行和亲联姻,排除D。

故选B。

12.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由此逐渐形成了内阁,内阁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B项正确;

中朝是在汉朝时期为削弱相权而设置的机构,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

南书房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之所,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

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立,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内阁,D项错误。

13.A

据题意可知,这位地主进行了农牧渔多种经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种植,体现了生产方式的更新,故选A,排除B;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人身依附关系,排除C;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始于鸦片战争以后,排除D。

14.D

材料所反映的事件都是清代维护国家统一的相关事件,奠定了国家的疆域,故D正确;

ABC明显与材料中的事件没有关系,故排除。

15.C

“天父杀天兄”指的是太平天国内部各个王之间的争斗,是天京变乱的内容,故C正确;

ABD与“天父杀天兄”无关,排除。

16.B

根据“致远舰”、“邓世昌”等信息可知这场战争应该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海战,故选B;

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和抗日战争都与“致远舰”、“邓世昌”无关,排除ACD。

17.B

根据“光绪皇帝”“103天天”“一个上午就让人给废了”可以看出其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的过程及最后失败,故B正确;

洋务运动不止103天,且洋务运动没有涉及废除旧制度,排除A;

CD与光绪无关,排除。

18.B

结合所学可知,“开天辟地”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故B正确;

ACD与主旨无关,排除。

19.B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所以与图片内容相符的应该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故选B;

A与五四运动相符,C与抗日战争相符,D与抗美援朝相符,排除。

20.D

根据材料“红军部队建立了一些培养红色医务人才的军医学校”“各种医疗卫生人才686名,其中军医学员181名,调剂员75名,看护员300名”等信息可知,红军部队建立的军医学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伤亡,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D项正确;

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

人民军队在1927年8月在南昌起义后已经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

材料所述红军部队建立的军医学校为长征取得胜利做了重要保障,不能结束在中央统治中的“左”倾错误,C项错误。

21.A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抗战从时间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方面、伤亡方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说明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

B项表述太绝对,排除B;

材料与反封建无关,排除C;

抗战的胜利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

22.B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1953年我国的重点工程主要分布在冶金、机械和能源等领域,说明“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B;

“一五”计划并没有全面实现工业化,排除A;

“一五”计划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也没有形成全国交通网,排除C;

D项说法无从体现,排除。

23.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是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自发组织的,后被中央政府肯定,逐步推向全国,因此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誉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C正确;

ABD与“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无关,排除。

故选C。

24.B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香港能够回归祖国得益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故选B;

ACD中的制度不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排除。

25.D

从材料的时间1978-2014年可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故D正确;

AB的时间是1956年,排除AB;

我国预计在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排除C。

26.A

材料“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体现的是新中国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A正确;

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外交,而是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同各国建交,B排除;

一边倒指的是坚定不移的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C排除;

材料与求同存异无关,D排除。

27.C

“男性公民的俱乐部”反映的是雅典的民主只针对雅典公民,即本城邦的成年男子,这反映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C正确;

AB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8.C

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即西欧这个位置,故C项符合题意;

A与西欧无关,BD项在16世纪后,时间不符合,排除。

29.A

根据材料“虽设议院,但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国家大事不以议院多数决定”可知,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后统一并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但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皇帝拥有大的权力,会议权力薄弱,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A项正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逐渐建立以议会为中心的代议制,B项错误;

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逐渐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没有保留皇帝,C项错误;

法国建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没有保留皇帝,因此材料内容不是法国,D项错误。

30.D

根据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等信息可知,《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D项正确;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与材料内容无关,A项错误;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

《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内容,C项错误。

31.C

根据“电话”可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C正确;

A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排除ABD项。

32.D

根据“‘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等信息可得出这是十月革命攻打冬宫的场景,故D正确;

涅瓦河是在俄罗斯,ABC与之无关,排除。

33.A

根据“1918年”“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得出当时是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新生政权,故A正确;

B项实行于1921年,CD项都是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内容,故BCD不符合题意。

34.C

欧盟旗帜的设计早在欧盟尚未存在时就已经有了,1955年,最初是欧洲煤钢共同体设计的,当时该组织只有6个成员国。

12颗星代表的不是成员国数字,而是完美的象征,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

故C正确;

ABD项不符合题意。

35.C

材料体现的是美苏冷战期间的核武器对抗,双方之间达到一种恐怖的和平,其中冷战的时间是1945~1991年,因此C正确,ABD排除。

36.D

法国政府扩大国有化政策,将工业集团收归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