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5050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2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雨污水深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最终Word下载.doc

(14)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及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贯彻国家、部和省市有关基础建设方针、政策、规范、规定;

(2)按照基本建设施工程序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本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合同工期实现;

(3)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受气候影响较大的工程施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减少施工、运输投入;

(4)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经济合理、环保节约。

2.1工程概况

本方案为K21+952.505~K32+400雨污水管网深沟槽开挖及支护方案。

本段深沟槽数量较多,详见表2.1-1。

针对雨污水所有深沟槽设计选取K23+221.369~+281.369南侧、K23+221.369~+261.369北侧、K23+481.369~+581.369南侧、K23+481.369~+621.369北侧、K23+681.369~+781.369南侧等代表性段落进行了管道基坑支护设计。

表2.1-1雨污水深基坑统计表

序号

深沟槽里程

位置

水管类型

平均挖深(m)

备注

1

K23+221.4~K23+281.4

南、北侧

污雨水

6.84

2

K23+481.4~K23+621.4

9.89

3

K23+669~K23+681.4

9.74

4

K23+681.4~K23+781.4

9.24

5

K26+960~K27+121

10.04

6

K27+121~K27+141

6.2

7

YhK0+392~YhK0+577

雨水

5.55

8

WhK0+335~WhK0+575

污水管

6.65

9

K31+280~K31+571

北侧

8.11

10

K31+571~K31+677

13.42

11

K31+280~K31+532

南侧

8.03

12

K31+532~K31+677

13.60

13

K31+600

污水

5.87

14

K32+013.2

11.50

2.2施工平面布置

K21+952.505~K36+860施工任务由中交第二航务局天府新区货运通道项目部第四分部负责,四分部下设四个工区,每个工区设置1~2个雨污水作业队。

根据施工场地条件、布置原则,本着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合理组织交通运输,提高施工质量,满足文明施工、消防、环保、防火要求,沿新建道路近期实施管道设计位置北侧分段布置。

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在满足现场施工条件下,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尽可能减少施工场地。

(2)现场长件管材存放采用沿新建道路附近租用地块设置。

(3)中小型机械存放布置,分段集中存放在平坦高处地段。

(4)施工使用柴油发电机设备避开人员、施工机械流量大的出口、沟槽边缘、施工交叉位置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作业安全半径的范围。

(5)临建布置除现场看守、工具房外均采用就近租用当地农房。

现场看守、工具房采用活动集装箱房,散件小型管件等材料存放租用地块分区设置中心材料库。

(6)钢筋加工采用外委专业加工厂制作成型运至施工现场。

(7)混凝土、砂浆采用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运至现场。

(8)混凝土浇筑设备采用车泵浇筑,设备布置在安全可靠平整地段。

2.3施工要求

在深沟槽土方开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专项安全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

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

 

(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同时管线安装完工后及时对称回填沟槽。

(2)防止深沟槽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 

施工中减少沟槽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

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

(3)防止边坡失稳。

(4)配合深沟槽支护结构施工:

挖土方式影响支护结构的荷载,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减少变形。

为此,要坚持采用分层、分段、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

2.4技术保证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按安全生产的各项技术和要求对沟槽进行开挖。

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向施工、作业人员详细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并在施工中监督执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坚持安全生产与施工生产的“四同步”。

2.5水文、地质条件

2.5.1水文条件

2.5.1.1地表水

K21+952.505~K32+400段地表水主要为鱼塘积水、农田排水、灌溉渠水及河水。

2.5.1.2地下水

本段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基岩含水性及富水性有限;

松散层孔隙水以潜水为主,局部承压,含水层主要沿低洼坳沟地段分布,地下水埋深浅与地势关系密切,循环较慢,水量有限。

2.5.2地质条件

(1) 

K21+952.505~K27+320段挖方:

如K22+310~K22+573、K22+807~K22+975、K23+737~K24+145、K25+265~K25+685、K26+437~K26+866、K26+967~K27+100等地段,场地内挖方地段较多,多数地段道路路基标高位于Q2fgl地层中的黄褐色粘土、粉质粘土、卵石层中,可以作为道路路基持力层。

(2) 

K28+100~K30+150段挖方:

如K28+100~K28+516、K28+583~K29+150、K29+359~k29+555、K29+700~K29+905、K30+050~K30+150等地段,场地内挖方地段较多,多数地段道路路基标高位于Q2fgl地层中的黄褐色粉质粘土、卵石层中,可以作为道路路基持力层。

(3)K31+280~K33+400段挖方:

场地内挖方地段较长(K32+000~K32+140段、K32+270~K32+350段、K32+700~K33+400段)多数地段道路路基标高位于粉砂质泥岩层、粉砂层、细砂岩、砾岩层中,可以粉砂质泥岩层、粉砂岩、细砂岩、砾岩层作为道路路基持力层。

(4)K33+400~K36+000段挖方:

场地内挖方地段较长(K36+035~K36+750段),多数地段道路路基标高位于粉砂质泥岩层、粉砂岩、细砂岩中,可以粉砂质泥岩层、粉砂岩、细砂岩作为道路路基持力层。

(5)路线所经填方路段:

填方路段选取本场地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或底砾岩作为填方土料,填方路段已达到设计标高位置,需作反开挖施工。

三、施工计划

加强组织管理,管理人员应履行各自职责。

施工班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劳务队组成,劳动力合理调整,确保各阶段施工人员及时到位。

3.1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开始日期:

2014年5月1日,计划结束日期:

2014年6月30日

3.2材料计划

表3.2-1深沟槽支护工程数量表

起讫桩号

部位

 

主要工程数量

C20喷射砼m2

φ48钢花杆m

φ100钻孔

m

注浆

m3

HPB300钢筋网

kg

HRB400加强钢筋

PVC管

沟槽开挖土方

沟槽开挖石方

沟槽回填

一、自然土石方开挖段

K23+221.369~K23+261.369

583

1567

K23+481.369~K23+621.369

2769

15178 

7086 

92.1 

3183

12732

15915

K23+681.369~K23+781.369

2120

570

580

5

2571

1230

132.6

4406

8812

K23+221.369~K23+281.369

956

2873

K23+481.369~K23+581.369

1559

1451 

703 

7.8 

514

4629

5143

2327

516

525

4

2293

1098

117.3

6245

12489

K26+520~K26+708

966.4

188

4066

K26+730~K26+888

878.6

152

3712

K26+961~K27+121

2713

161

1088

9795

10884

138.6

83.5

682

180

4033

853.2

142

3641

126.6

658

二、路基填筑反开挖段

K22+676~K22+710.53

640

1680

1708

13

7587

3625

43.3

2287 

2287

K23+144~K23+216

1200

3456

3484

27

15607

7458

89.1

 6658

6658

K23+324~K23+468

2895

5280

5308

42

23843

11394

136.2

 9358

9358

K22+676~K22+709.63

618

1584

1612

7153

3418

40.9

 2154

2154

K23+333~K23+468

2650

4608

4636

36

20809

9944

118.8

 8927

8927

K31+280~K31+571

4720

3480

3510

24

33040

14160

17582

14065

K31+571~K31+677

2845

1908

1940

20

19915

8535

114

14381

11505

K31+280~K31+532

4046

3024

2832

28322

12138

121

14972

11978

K31+532~K31+677

3945

2592

2761

19

27615

11835

118

20120

16096

3.3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3.3.1机械设备

表3.3.1-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挖土机

PC200

25

沟槽内挖土、支撑结构挖土方

空压机

支撑结构挖土方

载重汽车

10t

50

运输土方

混凝土喷射机

砂浆搅拌机

3.3.2测量仪器配置计划

表3.3.2-1主要测量仪器配置表

仪器名称

电子全站仪

TC802

光学经纬仪

TDJ2E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3200

3.4人员组织计划

3.4.1管理人员安排 

施工人员职责要明确,确保能够高质量的完成自己手中的任务。

分部项目经理:

范斌(总体安排项目人员) 

分部总工:

周义(负责编制、审核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技术要求等)

安全员:

唐一海(负责施工现场所有安全工作)

工程部:

徐闯、王高强(现场指导施工)

现场协调:

陈亚林(负责施工现场所有工种,项目部人员的总体协调) 

施工组长:

李德平、陈杰、詹惠、赵晓东、陈建文

施工技术负责人:

刘彬、衡春林、陈明良、田辉、谈力

3.4.2作业层施工人员组成 

表3.4.2-1作业队主要人员配备表

工序

工种

人数

边坡修整

杂工

喷射混凝土

砼工

40

辅助施工

机械工

测量放线

测量工

挖土方

机操工(挖土机)

汽车司机

四、施工工艺技术

4.1技术参数

4.1.1沟槽表层粘土≤1m,下伏泥质砂岩,开挖高度5~7m,开挖坡比1:

0.50。

4.1.2当上层粉质粘土≤5m,下层泥质砂岩>7m时,在5米处设置2米宽边坡平台,开挖坡1:

4.1.3上层粘土大于5m,沟槽最大开挖高度大于10m时,土质粘土开挖坡比1:

1.0,基岩开挖坡1:

0.50在土石分界线设置2m宽边坡平台。

4.1.4当土质厚度在5~10m时,开挖坡比1:

1.0,当土质厚度在3~5m时,在(1/2)H处设置2米宽平台,开挖坡比1:

0.75。

4.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沟槽放样→沟槽降排水→第一层沟槽开挖→沟槽喷砼支护→第二次沟槽开挖→沟槽喷砼支护→沟槽验收

4.3施工方法

4.3.1施工准备 

4.3.1.1 

施工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准备图纸会审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认真阅读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对施工图纸进行核实。

(2)通过阅读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施工图纸,掌握施工现场的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等的情况,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必要时现场商定调整技术参数应急施工。

(3)施工图深化设计 

对于设计图纸未明确而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深化设计的部分,根据合同、一般专业性要求、建设及使用单位要求,精心绘制并按时提交所需施工图和节点详图,交设计单位审批。

(4)技术资料准备

准备本工程施工所涉及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等,满足现场施工各职能部门的需要。

(5)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

(6)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顺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7)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

(8)做好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工艺设备等的计划安排工作,使之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9)设专人对坡顶水平位移、坡顶沉降观测点进行测量,每天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责任工程师以指导施工。

(10)技术内业计划 

1)施工方案编制

 

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及与本工程相关人员,编制“沟槽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作为指导本分项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

2)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沟槽土方开挖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代表、工程监理审批。

3)技术交底

根据审批施工方案,在项目总工的主持下,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分级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本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等。

4.3.1.2 

施工现场准备

(1)现场复核工作

与业主、监理共同进行现场复核工作,包括现有设施状况、现场周边道路、市政设施和毗邻财产的状况、现场永久和临时用地的控制线、定位坐标和水准点等。

(2)临建设施

1)工程桩施工结束后,需对场地内的泥浆沟、泥浆坑等填土平整。

2)土方开挖过程中,及时对坑槽边缘场地进行硬化,砌筑挡水台并留设排水明沟、搭设防护拦杆等。

(3)测量放线

1)设计院提供的沟槽支护结构平面图,由我单位测量小组,测放开挖控制线,撒灰线并设置“标旗”进行标记。

2)会同监理工程师验线。

4.3.2沟槽放样

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精确测量沟槽平面位置,根据雨污管尺寸及埋置深度、地质水文条件等确定沟槽开挖的尺寸。

沟槽底平面尺寸比结构物基础设计尺寸各边加宽1.5m。

由测量人员定出开挖边桩,连接边桩即为沟槽开挖边线。

在放样过程中适当加大沟槽开口尺寸,以保证在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土层时,能够适当加大不稳定土层的坡率。

4.3.3沟槽排水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施工时正当雨季,因此在开挖前距沟槽开挖线两侧设置临时排水沟或浆砌排水沟,防止在开挖及管道施工过程中雨水流入沟槽冲刷边坡造成边坡的破坏,导致滑坡坍塌等现象,影响安全施工。

同时在沟槽底最低一侧设置排水沟,以防止管道基础被浸泡,同时将沟壁渗水引至排水沟内,沟槽底排水沟每隔50m设置一个集水坑。

排水沟采用150QJ10-50/7潜水泵抽排至附近渠道等排水系统内。

排水沟尺寸为30cm×

30cm,集水坑尺寸为70cm×

70cm×

70cm,临时排水沟采用人工挖沟槽方式施工。

4.3.4沟槽土石方开挖面确定

4.3.4.1当原地面标高大于路床顶面标高(或路基1.2m砂砾石层底面)时,路床顶面标高(或路基1.2m砂砾石层底面)标高以上的为道路土石方,路床顶面标高(或路基1.2m砂砾石层底面)标高以下的为沟槽土石方。

4.3.4.2当原地面标高小于路床顶面标高(或路基1.2m砂砾石层底面标高)时,原地面清除表土后的标高以下为沟槽土石方。

原地面清除表土后的标高至路床顶面标高(或路基1.2m砂砾石层底面标高)之间为道路土石方。

4.3.4.3若遇软弱地基换填,则换填土底面标高以下为沟槽土石方。

4.3.4.4路基填筑已经先行实施的路段:

路床顶面标高(或路基1.2m砂砾石层底面)标高以上的为道路土石方,路床顶面标高(或路基1.2m砂砾石层底面)标高以下的反开挖部分为沟槽土石方。

4.3.5沟槽土石方开挖及支护

由于污雨水管间距只有3m,污水管径在500mm以内,雨水管径在60mm以内,采用污雨水分槽开挖方式,除此之外均采用同槽开挖方式进行开挖。

4.3.5.1泥质砂岩沟槽开挖

当基坑表面粉质粘土小于2m,下伏均为泥质砂岩,基坑开挖高度5~7m时:

不设置边坡平台,开挖坡比采用1:

0.50,同时采用喷射80mm厚C20混凝土防护,详见图4.3.5.1-1(参照K23+241.369横断面设计图)及图4.3.5.1-2(K23+281.369横断面设计图)

图4.3.5.1-1泥质砂岩沟槽开挖示意图

图4.3.5.1-2泥质砂岩同槽开挖示意图

4.3.5.2上层粉质粘土下伏泥质砂岩沟槽开挖

(1)当下伏泥质砂岩厚度大于5m,上层粉质粘土在3~5m,且基坑最大开挖深度8~10m时:

在5m处设置2m宽边坡平台,上下坡比均按1:

0.50,支护方式采用80mm厚素喷砼,详见图4.3.5.2-1(参照K23+541.369横断面设计图)

图4.3.5.2-15~10m上层粉质粘土,下伏泥质砂岩沟槽开挖示意图

(2)当下伏泥质砂岩厚度大于5m,上层粉质粘土大于5m,且基坑最大开挖深度大于10m时:

土质坡比采用1:

1.0,同时采用锚喷防护,锚杆为φ48钢花管,长6m,水平间距2m,纵向间距2m;

基岩段开挖坡比1:

0.50,采用喷射80mm厚C20素混凝土防护。

在土石分界处设置2m宽边坡平台,详见图4.3.5.2-2(参照K23+701.369横断面设计图)及图4.3.5.2-3(参照K23+721.369横断面设计图)

4.3.5.3粉质粘土沟槽开挖

当土质厚度在5~10m时,开挖坡比采用1:

1.0,同时采用锚喷防护,锚杆为φ48钢花管,长6m,水平间距2m,纵向间距2m进行防护。

当土质厚度在3~5m时,开挖坡比采用1:

1.0,同时采用喷射80mm厚C20素混凝土防护。

15

图4.3.5.2-210m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