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515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9 大小:4.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9页
亲,该文档总共2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2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203页)Word文件下载.docx

②平民和贵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并平定叛乱。

(3)认识:

暴动的失败,说明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2.《德拉古法典》的颁布

①社会矛盾激化:

基伦暴动被镇压之后,社会矛盾继续激化。

②吸取基伦暴动的教训,人们试图改革。

③实行法制改革:

制定成文法,成为社会改革的方向之一。

(2)制定:

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订。

(3)特点:

《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严刑峻法。

(4)评价:

①积极性:

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

法律成文化、公开化,有利于雅典走向民主政治。

②局限性:

维护贵族的利益,不能保护平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化解社会矛盾。

3.萨拉米岛危机

(1)概况:

①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西部邻居麦加拉夺取萨拉米岛。

②雅典国内矛盾重重,无力收回该岛,贵族禁止讨论夺回萨拉米岛之事。

(2)影响:

①萨拉米岛失守,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经济。

②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梭伦改革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萨拉米岛事件进一步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这为梭伦登上政治舞台并进行改革提供了契机。

探究点一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史料探究]

材料一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

“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1)材料一反映出雅典社会存在着什么严重问题?

[答案]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材料二到公元前7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愤愤不平,雅典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

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由此看出贵族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和财产,双方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由此看

出,贵族政治实质是少数贵族的专制统治,广大平民处于无权地位。

[结论形成]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的表现与实质

1.表现

(1)政治上:

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的位置,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经济上:

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甚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2.实质

贵族专制与平民反对贵族专制的矛盾。

探究点二雅典社会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一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

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

受到专制奴役则因愚昧。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梭伦诗选》

(1)材料一中的“豪强”、“人民”分别指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级?

材料一中哪个阶

级可分为两个阶层?

从空间角度划分分别被称为什么?

[答案] ①贵族、平民。

②平民分为农民和手工业者。

空间角度:

“山地派”、“海岸派”。

材料二 对当时统治秩序不满的还有靠经营工商业而致富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包括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船主)。

他们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大都出身于平民,在政治上也受到贵族的歧视,处于无权地位;

在经济上他们反对贵族用高利贷和地租盘剥农民,推行债务奴隶制,因为这会造成雅典人口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国内市场狭小,从而影响工商业的发展。

而且,工商业奴隶主随着本身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也迫切要求推翻贵族统治,掌握城邦政权。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2)依据材料二回答,工商业奴隶主有什么政治要求?

为什么工商业奴隶主有这种政治

要求?

[答案] 政治要求:

不满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原因:

工商业奴隶主大多出身于平民,政治上受到贵族歧视,处于无权地位。

贵族推行债务奴隶制,影响了工商业的发展。

雅典社会改革的必然性

(1)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

在雅典,一方面是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另一方面是工商业奴隶主也不满贵族专权,造成雅典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2)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尖锐的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平息矛盾,进行深刻的改革。

(3)改革是外部环境压力的结果:

由于雅典社会动荡,附近的麦加拉等城邦赶上并超过雅典,甚至占领了出海门户萨拉米岛。

通过改革,平息社会动荡,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

力,

成为雅典有识之士的共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

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7

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C.元老院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解析:

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公元前8~前7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元老院。

B、C、D三项都是对雅典当时社会状况的准确表述,故选A项。

2.公元前7世纪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 )A.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C.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D.国王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雅典当时的主要矛盾。

3.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将雅典的民主推向新阶段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D.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选D贵族的专横与压榨使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了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

统治者为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制定法律来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的行为,故选D项。

4.基伦本认为雅典公民怨声载道,自己又得到神助,一定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得成功,而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的暴动失败,说明( )

A.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B.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消失C.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变革

选C 基伦暴动的失败,说明当时的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更不认同僭

第6页

主政治。

5.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

“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

”它旨在说明( )

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B.《德拉古法典》的编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

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故选A项。

6.“起来,到萨拉米岛去,为了这美丽可爱的岛屿,为了洗雪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战斗吧!

”诗句中提到的“美丽可爱的岛屿”在公元前7世纪晚期被哪一城邦占领()

A.斯巴达 B.麦加拉

C.马其顿王国 D.波斯帝国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公元前

7世纪晚期,麦加拉占领了萨拉米岛。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拉古法典》规定:

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

其他低级官职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

中选出。

军队高级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

材料二 下图是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德拉古法典》基本上是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

为什么?

(6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

发展趋势各是什么?

(6分)

本题围绕《德拉古法典》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综合能力。

(1)问应注意分析《德拉古法典》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但法典基本上是站在贵族的立场上。

(2)问应紧扣改革势在必行这一要点作答。

第18页

答案:

(1)代表贵族阶级的利益。

政治权利与财产多少相联系,贵族凭借巨大财产独占一切政治权利。

(2)形势:

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

趋势:

改革势在必行。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

“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材料二公元前7世纪,雅典氏族贵族利用自己垄断的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

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例纳租),或变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

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极度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

主政治,但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遭挫败。

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的行为有所限制。

但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用刑严苛,允许债务奴役,反而使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更趋激烈。

(1)材料一中“高压力量”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

(4分)

(2)两则材料反映了雅典哪种矛盾的尖锐状况?

有何具体表现?

(5分)

(3)为解决雅典的社会矛盾,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策?

效果如何?

本题实际是考查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的表现及影响。

回答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回答。

(1)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

(2)矛盾:

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

贵族通过高利贷、债务奴隶、兼并土地等方式剥削平民;

贫富差距日益严重;

平民处境恶化,有的沦为“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或被卖到海外充当奴隶。

(3)对策:

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

效果:

由于该法完全站在贵族的立场上,维护贵族的利益,反而使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更加激烈。

清单一 梭伦改革条件的成熟

诗人政治家

1.社会背景

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政治形势紧张,平民暴动一触即发。

2.上台执政

公元前594年梭伦被推举为首席执政官。

3.爱国精神

朗诵诗歌,鼓励市民夺回萨拉米岛,后来亲自率军作战,夺回了失地。

4.执政理念

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度地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夺贵族财产。

5.授权立法

基于梭伦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政治态度,雅典公民推举梭伦全权负责立法,改革雅典政治制度的积弊。

当时的雅典,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清单二 梭伦改革的措施

解负令、发展工商业与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

1.颁布《解负令》

(1)内容:

①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

解放全部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

永远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抵押。

②禁止以土地做债务抵押,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禁止个人收购过多土地。

(2)作用:

①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②平民经济上的独立,为其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发展工商业

(1)措施:

①提倡学习手工技艺;

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

②鼓励进口谷物,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但限制出口谷物。

(2)作用:

①经济上:

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

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

②政治上:

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使多元化的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固。

3.进行政治改革

(1)划分社会等级:

①内容:

按土地收入多寡划分为四个等级。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出任的官职越高。

②作用:

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2)设“四百人会议”:

①产生:

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不包括第四等级。

②职能:

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准备议程。

③作用:

提高了第三等级和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3)组建民众法庭:

掌握贵族法庭大多数职权,实行陪审员制,通过抽签产生。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公民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道路,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但是,该制度又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致使改革不彻底,未使下层平民实现民主化,没有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愿望。

清单三 梭伦改革的意义与局限

梭伦的“遗产”

1.意义

(1)政治基础:

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经济基础:

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3)社会基础:

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促进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4)制度保障:

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2.局限

梭伦试图通过法律的途径,超越贵族和平民狭隘的集团私利,他期望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以此来化解社会矛盾,结果却是两面都不讨好。

梭伦改革在实质上是对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适应了雅典历史发展的要求,其政治、经济方面的举措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出现。

我们对梭伦改革的

评价

应结合时代条件,着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方面进行评判。

探究点一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一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

该项措施主要解决哪一问题?

[答案]措施:

颁布“解负令”。

解决问题:

贵族以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无力偿还债务,成为“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有的甚至被卖到外邦做奴隶。

材料二(梭伦改革)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

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司库;

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有何特点与作用?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特点:

财产与政治权利相结合。

作用:

打破了贵族

垄断政权的局面;

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正确理解梭伦改革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1.经济上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

(2)颁布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侵占平民财产的法令。

2.政治上

(1)按财产多寡分配权利,改变了以出身决定政治地位的规定。

(2)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了“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赋予

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探究点二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法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平息富人的不满。

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

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

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美]罗伯特·

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又是怎样使“富人(不

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

[答案]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的多少分享政治权利。

材料二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

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

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

……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答案] 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提高平

民政治地位;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全面评价梭伦改革

(1)从背景和效果上看:

梭伦改革是在社会矛盾尖锐,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通过改革,社会矛盾得到缓和,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但是出现了许多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地方政治派别。

(2)从内容上看:

①经济领域的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有利于平民阶层的稳定;

提高了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②政治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但是,以财产多少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3)从对文明进程的影响看:

梭伦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创设的民主原则、民主方式、政权模式、体现的政治精神等对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从局限性看:

梭伦不偏不倚的中庸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所谓的民主政治也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梭伦两面都不讨好。

1.公元前6世纪早期,许多经济状况相同的希腊城邦都经历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残酷内战,往往持续数十年。

然而,在雅典,一个名叫梭伦的公民以各阶级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为阶级纷争设计了一条出路。

其中,针对债务人身抵押现象而设计的“出路”的内容包括()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

③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不在赎回的范围之内④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选C 由“梭伦”“针对债务人身抵押现象”可知,此“出路”是指“解负令”,结合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④皆正确。

“解负令”规定,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故③说法错误。

2.梭伦改革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参政议政途径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C.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等级制度影响的理解,财产等级制度可使工商业奴隶主参政议政。

3.梭伦改革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是( )A.“四百人会议”民众法庭

B.元老院公民大会

C.公民大会民众法庭

D.公民大会元老院

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分别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

4.梭伦在改革中提倡公民后代学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邦技术人员迁居雅典,直接目的是()

A.促进雅典手工业的发展B.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C.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D.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问题

选A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发展手工业的内容。

为推动雅典手工业发展,梭伦采取了提倡公民学手艺及引进外邦技术人员迁居雅典等措施。

5.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主要体现在( )

①《解负令》的颁布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③四百人会议的创立 ④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四个备选项的意义,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6.平民对梭伦的改革有很多抱怨,主要是由于其改革( )A.使平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B.给平民的经济政治利益太少C.在雅典推行僭主政治制度D.没有实现广大平民任何要求

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梭伦改革后,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利,同时也摆脱了债务奴隶制的威胁,但改革未能满足平民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

二、非选择题(第7题10分,第8题16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规定)每年收获五百麦斗以上者为第一等级;

三百麦斗以上者为第二等级;

五十麦斗者为第三等级,其余公民列为第四等级……属于前三个等级的公民有权出任国家官职;

第四等级的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但不允许担任官职……每个等级的公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

前两个等级提供骑兵(装备自备),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最后一个等级的公民或提供轻装步兵或在海军中服役。

——张强《雅典春秋——古典文明的繁荣与衰落》

材料二他(克利斯提尼)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居民划为十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四个部落……其次,他把议事会的成员由四百人改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他又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个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

他称这些区为三一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