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526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3000吨谷氨酸厂的生产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要作出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的设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1.3.1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主要解决所有生产技术经济问题,对以下问题重点说明:

1.3.1.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

1.3.1.2设计指导思想、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1.3.1.3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比较、选择的阐述。

1.3.1.4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生产定额。

1.3.1.5主要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1.3.1.6车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1.3.2设计图纸

1.3.2.1生产流程图。

1.3.2.2车间设备布置图,比例采用1∶100。

1.3.2.3主要生产设备的发动机一览表。

1.3.2.4主要材料估算表等。

1.4设计的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指标

1.4.1年产3000吨95%的谷氨酸

2.工艺部分

工艺流程设计在整个工艺设计中最先开始,但随着工艺及其他专业设计的展开,通常需要对初步的工艺流程设计进行局部修改,所以几乎最后才完成。

其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确定由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过程及顺序,即说明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能量发生的变化及流向,应用了哪些生物反应或化工过程及设备。

其二是绘制工艺流程图。

2.1.1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工艺路线的选择是发酵工厂设计的关键步骤,一般要求对可选择的各种生产方法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以保证项目投产后能达到高产、低耗、优质和安全运转。

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项原则:

2.1.1.1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外销产品还必须满足销售地区的质量要求。

2.1.1.2尽量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的设备。

努力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水、电、汽及其他能量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使工厂建成后能迅速投产,在短期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要求,并做到生产稳定、安全、可靠。

2.1.1.3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有完善的三废治理措施,以减少可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并做好三废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2.1.1.4确保安全生产,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1.1.5生产过程尽量采用机械化的自动化,实现稳定、高产。

2.1.2各阶段工艺方案及论证

2.1.2.1糖化工段

本设计采用双酶法制糖工艺。

它是用淀粉酶和糖化两种酶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工艺,可分为两个过程:

第一是液化过程,即利用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使蛋白质分离。

第二是糖化过程,即利用糖化酶将液化了的糊精及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化为葡萄糖。

2.1.2.1.1工艺方案论证:

根据原料淀粉的性质及采用的水解液催化剂不同,水解淀粉为葡萄糖的方法有下列三种:

⑴酸解法:

是一种常用的也是传统的水解方法。

它是利用无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

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水解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设备周转快的优点。

缺点是在水解过程中副反应生产的副产物多,影响糖液纯度,使淀粉转化率降低。

⑵酶酸法:

酶酸法工艺主要是将淀粉乳先用а–淀粉酶液化,然后用酸水解成葡萄糖的工艺。

该法适用于大米或粗淀粉原料,可省去大米或粗淀粉原料加工成精制淀粉的生产过程,避免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大量流失,与加工成精制淀粉比较,一般可提高原料利用率15%

左右。

⑶酶解法:

它是通过淀粉酶液化和糖化酶糖化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工艺。

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较高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Ⅰ由于酶具有较高的专一性,淀粉水解的副产物少,因而水解糖液纯度高,DE值可达98﹪以上,使糖液得到充分利用。

"

淀粉水解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酶解反应,条件较温和,因而不需耐高温、高压、耐酸的设备。

Ⅲ可以在较高的淀粉浓度下水解,水解糖液的还原糖含量可达到30﹪以上。

Ⅳ酶解法用20~30Be淀粉乳,而且可用粗淀粉原料。

由于酶制剂中菌体细胞的自溶,使糖液营养丰富,可以简化发酵培养基,少加甚至不加生物素,有处于糖液的充分利用。

Ⅴ双酶法制得的糖液颜色浅,较纯净,无苦味,质量高,有利于糖液的充分利用。

Ⅵ双酶法工艺同样适用于大米或粗淀粉原料,可以避免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大量流失,减少粮食消耗。

各种糖化方法的比较:

发现采用不同的水解制糖工艺,各有其优点及存在问题。

本设计从水解糖液的质量及降低粮耗,提高原料利用率方面来考虑,选择双酶法淀粉水解工艺。

2.1.2.2发酵工段:

本设计选用一次高中糖发酵工艺。

该工艺有利于提高谷氨酸产量和设备利用率,也有利于节约原材料与能源消耗。

但是,由于初糖浓度高,环境渗透压高,发酵周期相对较长,故应首先选育耐高糖、耐高渗透压的优良菌种。

另外,国内比较先进的工艺是采用亚适量生物素流加糖发酵工艺。

该工艺提高了产酸与设备利用率,经济效益明显。

国外普遍采用的是高生物素添加青霉素,流加糖发酵工艺,与生物素亚适量工艺比较,具有产酸速度快、产酸高、转化率高、发酵周期短、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

但这两种工艺在国内并不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故仍采用一次高中糖发酵工艺。

2.1.2.3提取工段

本设计采用等电点-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

该工艺是在经等电点提取谷氨酸后,将母液通过离子交换柱,双柱串联吸附,洗脱回收,使洗脱所得的高流分与发酵液合并,进行等电点提取。

这样既可避免等电点收率低,又可减少树脂用量,还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收率,即提取收率可达90%以上。

2.1.3工艺流程

2.1.3.1全厂工艺流程

2.1.3.2各工段工艺流程:

2.1.3.2.1糖化工段:

淀粉→溶解→调浆→液化→灭酶→调pH值→加糖化酶→保温糖化→灭酶→过滤→糖液

2.1.3.2.2发酵工段:

糖化液→过滤→配料→连续灭菌→发酵罐→夹层进汽(90℃)→三路进汽106℃,保压5min

降温到34℃→接种(35h)→放罐

种子培养流程:

二级种子→种子罐→夹层进汽(90℃)→三路进汽(115℃),保压7min→降温(33℃)接种(6–7h)→二级种子成熟→发酵罐

2.1.3.2.3提取工段

2.1.4主要工艺条件及论证

2.1.4.1糖化工段:

2.1.4.1.1操作工艺条件

一般糖化酶加入量通常为100单位/g干淀粉,本设计加糖化酶为淀粉乳0.043%,糖化时的pH值控制在4.5左右,糖化开始搅拌15min,然后静置保温,保持反应温度45℃,糖化时间一般在24h左右。

糖液的还原糖含量可达30%左右,DE值可达到96%以上。

糖化结束,升温到100℃,保持5min,以灭酶。

2.1.4.1.2酶的选择及用量与淀粉乳浓度、糖化时间、温度、pH值之间相互关系

不同来源的葡萄糖淀粉酶对糖化时温度和pH值方面的要求存在差别。

根据酶的特性,尽量选用较高的温度糖化。

这样糖化速度加快,也可减少杂菌感染的可能性,采用较低的pH值,可使糖化液颜色变浅。

糖化酶制剂用量,决定于酶活力高低,酶活力高,则用量少,液化液浓度高,加酶量少,液化浓度高,加酶量要多。

糖化初期,糖化进行速度快,葡萄糖值不断增加,迅速达到95%,以后的糖化速度较慢,达到一定时间后,葡萄糖值不再上升,接着就稍有下降。

因此,当葡萄糖值达到最高时,应当停止酶反应(可加热100℃,5min灭酶),否则葡萄糖值由于

葡萄糖经α-1‚6键起复合反应而降低,复合反应发生的程度与酶的浓度及底物浓度有关,提高酶的浓度,将加快糖化速度,缩短糖化时间,最终葡萄糖值也高。

但酶浓度过高,反而能促进复合反应的发生,导致葡萄糖值降低。

液化浓度大,也使复合反应增加,影响葡萄糖的得率。

因此,在糖化操作中,必须控制好淀粉浓度和糖化酶用量,两者都不宜过高,以限制复合反应进行,来保证糖液的质量。

2.1.4.2发酵工段

2.1.4.2.1温度

谷氨酸生产菌的最适生产温度为30-34℃,产生谷氨酸的最适温度为34-38℃。

在谷氨酸发酵前期长菌阶段应采用与种子扩大培养时相应的温度,以满足菌体生产最适温度;

若温度过高,菌体容易衰老,生产上常出现前劲大后劲小,后期产酸缓慢,菌体衰老自溶、周期长、产酸低,并影响提取;

若前期温度过低,则菌体繁殖缓慢,周期长,必要时可补加玉米浆,以促进生物生长。

一般控制在发酵开始的温度上,每隔5-6h长1℃即可。

2.1.4.2.2pH值

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pH值的要求不同。

谷氨酸生产菌的最适pH值,因菌株而异,一般为pH值6.5-8.0。

谷氨酸生产菌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积累谷氨酸,在酸性条件下形成谷酰胺和N-乙酰谷酰胺。

谷氨酸在不同阶段对pH值的要求不同。

发酵前期,幼龄菌对氮的利用率高,pH值变化大。

发酵前期pH值偏低,菌体生长旺盛,消耗营养成分快,菌体转入正常代谢,繁殖菌体而不产谷氨酸。

如果pH值过高,抑制菌体生长,糖代谢缓慢,发酵时间延长。

故谷酸发酵在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足够的氮源,满足谷氨酸合成需要,发酵前期控制pH值7.5左右。

发酵中期pH值7.2左右,发酵后期7.0。

在将近放罐时,为了后工序提取谷氨酸,pH值6.5-6.8为好。

本设计用流加液氨来控制pH值。

2.1.4.2.3种龄与种量

种龄是指种子培养的时间。

种龄长短关系到种子活力强弱。

如果接入发酵的种子所处的生长阶段是处于活力旺盛的对数生长期,则种子活力强,可缩短发酵适应期;

若种龄过长,则菌种活力减低,代谢产物增多。

所以一般一级种子种龄9-12h,二级种子种龄7-8h。

种量是培养好的种子液数量占接入发酵培养基数量的百分比,本设计种量为 10%。

种量的多少显著影响发酵适应期的延续时间、开始产酸的时间及发酵周期的长短。

种量过少,菌体增长缓慢,导致发酵周期拉长,容易染菌,不利于提取;

种量增加时,适应期缩短,发酵周期短,设备利用率高。

2.1.4.2.4通风

发酵过程中通风量的大小,对谷氨酸发酵有明显的影响,谷氨酸发酵的需氧量较大,在菌体呼吸充足时显示最大的产量,氧满足程度为1.0。

谷氨酸发酵的效率,希望在菌体生长期,糖的消耗最大限度地用于合成菌体;

希望在谷氨酸生成期,糖的消耗最大限度地用于合成谷氨酸。

在菌体生长期,供氧必须满足菌体呼吸的需氧量,否则菌体呼吸受到抑制,而影响生长;

但并非越大越好,当PL$时,供氧满足菌体的需氧量,菌体生长速率达最大值;

如果再提高供氧,高的氧水平抑制生长,并不能有效地产生谷氨酸。

故只要根据细胞繁殖数量的增加适当增加供氧即可。

在谷氨酸生成期要求充分供的氧,以满足细胞转化﹑细胞最在呼吸的需氧,谷氨酸高产;

若供氧不足,低氧水平会阻碍NAD(P)H2的再氧化,显著影响谷氨酸生成。

故高氧水平的危害在长菌期,低氧水平的危害在产酸期。

一般地说,耗氧速度与菌种性能﹑培养条件等有关,不同的种龄﹑种量﹑不同培养成分和不同的发酵阶段,对氧的需求是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培养基营养丰富,糖浓度高,生物素含量大,通气量适当加大;

培养基营养贫乏,糖浓度低,生物素含量少,需氧量小,通风量要适当减少。

设计中,搅拌转速固定不变,通常用调节通气量来调节供氧。

控制通气量两头小﹑中间大,开始分2级或3级提风到最大后,保持十几个小时最高风量,再分2级或3级降风,形成梯子形通风。

根据菌体生长速度﹑菌体生长数量﹑菌体形态变化﹑耗糖速度﹑产酸情况﹑耗尿变化情况,成梯形控制升风﹑降风。

发酵前期,采用低风量;

发酵中期﹙细胞开始转型到高产酸期﹚以高风量为宜;

发酵后期又应适当减少风量,以促进已产生的α–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成谷氨酸。

当菌体生长缓慢,pH值偏高﹑耗糖慢时,应减少通气或停止搅拌﹑小通风,以利长菌;

当菌体生长快﹑糖耗过快时,应适当提高风量,前期OD长得越快,耗糖越快,风量提得越高。

本设计中根据OD净增值(△OD)值来控制升﹑降风时机。

当发酵4-5h,△OD 0.25时,因菌体细胞繁殖增加,升一次风;

发酵7-8h,△OD值0.5左右时,第二次升风;

发酵8-

10h,△OD0.60-0.65时,第三次升风到最在风量,促进细胞转型并产酸;

之后控制总△OD在0.75-0.80,稳定不动,保持最大风量十几个小时;

发酵22-24h,RG降到3﹪时,第一次降风;

发酵26-28h,RG降到2﹪以下时,第二次降风;

发酵30-32h,RG降到1﹪以下,第三次降风到与发酵零小时通气量相近,到发酵结束。

戊二酸还原氨基化成谷氨酸。

当菌体生长缓慢,pH值偏高﹑耗糖慢时,应减少通气或停止搅拌﹑小通风,以利长菌;

2.1.5各车间操作规程

2.1.5.1制糖车间的工艺操作规程

2.1.5.1.1.投料组(投料工20人)2.1.5.1.1.1原料(淀粉)必须投干净。

(1)投料过程中袋子必须抖干净。

考核标准:

(淀粉)袋自残留不得高于0.05kg。

(2)室内地面的残留原料要回收干净。

要求范围(淀粉)投完后要求将投料房地面、罐沿、里外窗台、配电柜上下、门口设备上的死角等残留全部回收到投料缸中。

(淀粉)要求范围内以捏不起淀粉为准。

以上要求目的是保质保量,避免浪费和损失。

2.1.5.1.1.2淀粉投料工要确保缸中的料液浓度适当,以防搅栏搁住或损坏,造成淀粉沉淀,耽误生产。

2.1.5.1.1.3投料完毕后,淀粉人员必须检查水阀(不论大小)是否关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当确保无误将大罐交于调浆人员并填写记录之后方可离去。

3.1.2调浆(调浆工4人)

2.1.5.1.2.1测好调浆浓度(淀粉16Bè

2.1.5.1.2.2调PH值使之精确达到6.0±

1调PH用硫酸和纯碱调节。

2.1.5.1.2.3淀粉浆每立方米浆加2万单位的高温淀粉酶110ml,搅拌10分钟后复测PH值,待喷射液。

2.1.5.1.2.4酶的使用及要求

(1)使用前振荡摇匀

(2)每桶用完之后,淀粉酶用清水洗净,糖化酶用水解液冲净把盖配齐摆放整齐(3)加酶计量要准。

2.1.5.1.3喷解液化(液化工5人)

2.1.5.1.3.1首先打开蒸汽阀门预热,喷射器及层流罐到100℃

3.1.3.2开回流阀门,启动液体泵,然后同时调整进料阀、蒸汽阀、喷射阀使料压达到0.5Mpa,

蒸汽压力达到0.3Mpa,层流罐温度保持在100℃(金属温度计控制在102℃即可)2.1.5.1.3.3以上调整稳定后,立即打开1号,2号排气阀。

2.1.5.1.3.4 进料到出料(三号层流罐底部取样口)控制在50分钟左右,每5分钟至6分钟抽一吨浆。

2.1.5.1.3.喷射期间,及时与锅炉取得联系,蒸汽总压不得低于0.6Mpa。

2.1.5.1.3.6喷射人员要配合调浆人员勘测PH值,勤看料液的变化。

2.1.5.1.4二次液化:

(当二次液化结束后,立即降温到60℃±

1℃并取样测)

2.1.5.1.4.1、首先关闭糖化底罐部阀门,然后在液化进料前预热糖化罐至90℃以上,并打开进料阀门。

2.1.5.1.4.2、当淀粉水解液达到取样值时开始搅拌。

2.1.5.1.4.3、当喷射结束水解液全部进入糖化时罐,立即作碘化反映,看是否液化完全。

若液化完全,开始降温糖化,反之若液化不完全,复调PH6.0±

0.1,温度应控制在94℃±

1℃,继续液化。

2.1.5.1.5糖化(糖化工8人)

2.1.5.1.5.1、当二次液化结束后,立即降温到60℃±

1℃,并取样测总糖,还原糖,OP及透光率,同时调PH到4.2至4.4,加11000毫升10万单位的糖化酶,糖化开始,搅拌1h后,停止搅拌。

2.1.5.1.5.2、糖化过程中在16小时前每4小时送测一次样,在16小时后每2小时送测一次样,取样前必须搅拌10分钟,方可取样,每个样必须测OD,透光及还原糖。

2.1.5.1.5.3、当糖化周期到12小时时,再追加6000毫升100万单位的糖化酶,搅拌40分钟。

2.1.5.1.5.4、糖化期间要勤看温度,勘测PH值,确保罐温60℃±

1℃和PH4.2~4.4中途升温一律采用排管升温,糖化周期控制在28小时以内。

2.1.5.1.5.5、待OD值(指糊精含量)小于0.035时,必须用无水酒精检验,测定无糊精存在时方可升温灭酶。

2.1.5.1.5.6、灭酶温度为80℃以上保温20分钟,降温到68℃至70℃并将PH调到4.8左右,待滤。

2.1.5.1.5.7、要求准时送料,认真及时记录。

2.1.5.1.5.8、糖化接到人员首先复查进料和底部阀(含排污阀)使该开的要开,该关的要关,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1.5.1.5.9、糖化工必须在进料罐升温,降温,加酶,取样等工作之前开搅拌,不能乱程序。

2.1.5.1.5.10、为了安全,泵硫酸由白天糖化人员来完成,晚班禁止泵硫酸。

2.1.5.1.6压滤(压滤工8人)

2.1.5.1.6.1、压滤前必须征得糖化工的同意,并在开阀门和压滤泵之前,必须对其他糖化底罐部阀门和贮糖罐有关阀门(含排污阀门)进行全面检查核实后方可压滤。

2.1.5.1.6 .2、压滤糖化温度为68~70℃温度过高,糖液浑浊,透光低,影响指标,温度过低不利压滤。

2.1.5.1.6.3、过滤时先将阀门开小一点,使料液在板框内形成滤饼,然后再将阀门开大一些。

2.1.6.4、过滤期前,认真观察糖液以及漏渣,影响透光,并勘查看糖化缸到制糖之罐间的管道,阀门及压滤泵,杜绝漏料。

2.1.5.1.6.5、压滤结束应用60℃的水冲洗压滤机,确保糖液体积,然后用空气吹干压滤机。

2.1.5.1.6.6、压滤人员在压滤开泵之前,要将糖液回流阀捣至下批待滤糖化罐中,方可停泵。

对于糖化液的质量要求

色泽:

淡黄色透明液糊精反映:

还原糖含量:

25~38%ED值:

95~99%

透光率:

80%以上(用581-G型光电比色计,420nm滤光片)PH值4.6~5.0

淀粉转化率:

98%

糖化车间的工艺流程:

淀粉→调浆→ 调浆罐 → 缓冲罐 → 液化罐→ 糖化罐 →板框过滤糖液 →滤渣

发酵车间工艺流程:

双酶糖液+培养基 → 种子配料罐 → 种子罐+接一级种子 → 二级种子培养完毕

双酶糖液→ 配料罐→ 连消器→ 发酵罐←

2.1.5.1.7发酵车间工艺操作:

(24人)

糖化车间送来的糖液,打入配料缸中,添加适量无机盐类,充分搅拌,与此同时,开始进行空消,对整个空消系统进行进料前的灭菌。

温度110℃,30分钟,发酵罐也进行空消,蒸汽150℃,压力0.15~0.2Mpa,每缸需加甲醛2kg,不可过多,空消1h后,排压先由底部排至压力为

0.5Kg/cm时,再通风,同时流加少量氮,用水冲一下罐内残留的甲醛,后再排压力至0.2㎏/cm即可。

空消完毕,将配料罐的料液用喷射加热器打入连消器内进行连消。

喷射温度112~115℃。

连消5小时后,通入室外的空气对连消罐内进行降温。

连消管采用夹层装置,夹层内部是冷却水,外层是料液,冷却需30分钟。

连消完毕,将料液打入发酵罐进行实消,温度107~108℃,三路通蒸汽,一路底部进蒸汽,一路顶部通蒸汽,另一路是移动管路进汽,需3小时实消完毕,然后通冷却水进排管冷却料液,温度降至34℃,用液氨调节PH值到6.8~7.2。

在培养基装入之前,种子罐开始空消,空消要彻底,不留任何死角,空消蒸汽压力自打开排汽小阀后,0.1Mpa维持

1小时,0.15Mpa维持40分钟,时间不能缩短,压力不能降低,开排汽小阀,不能有死角。

当开始进汽时,就要打开流量计,同步升温,防止压力升高后,炸裂玻璃管,空消完毕,将种子配料罐中的培养基用泵抽到种子罐中进行实消113℃,保压7分钟之后降至30~40℃无菌接种,混种瓶抱来后,要检查压盖螺丝是否拴紧,否则导致染菌,检查完毕后,先将罐压降到0.08Mpa,然后在火焰封闭下快速套上接种胶管,用绳扎紧,防止充压后脱落,打开阀门,此时瓶内充压0.08Mpa,如不提前降压到0.08Mpa,会因疏忽充压高于0.1Mpa,炸瓶伤人,种子培养温度32℃,PH6.6,0时种子罐所需空气由分滤器提供,搅拌转速100转/分,培养7~8h后可接入发酵罐,0

时大罐发酵温度33℃,PH用液氨调节6.8~7.2。

谷氨酸发酵为中糖发酵,初糖太高,渗透压高,不利于菌体生长,因此初糖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