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783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2苏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

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5.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完整。

红色,如冬日里的太阳,发生光和热,给人带来温暖;

绿色,    ,,;

蓝色,,,;

黑色,如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秘和未知,引人不断探索。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前赤壁赋(节选)》,完成6-9题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子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6.下列四组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相与枕藉乎舟中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且夫天地之间

C.抱明月而长终而又何羡乎?

D.不知东方之既白目遇之而成色

7..对文中四句话的翻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

确实是一代英雄。

B.“哀吾生之须臾”:

哀叹我们人生短暂。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是有规律是,不应消极。

D.“不知东方之既白”:

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8.对文中“客”与“苏子”的观点转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高度称赞了曹操这样的英雄,委婉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伤感。

B.客人大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苦恼和无可奈何。

C.苏子的思想则较为积极,水长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

D.苏子还认为,只要投人大自然,能及时捕捉造化的各种美,人生就是幸福快乐的了。

9.对本文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主客对答实际上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

客的观点代表了苏轼的生活苦恼,主的观点则代表了苏轼的超脱领悟,

B.本文即是一篇抒情小赋,而就其内涵来说,更是一篇哲理小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C.看得出作者苏轼这时对人生的看法还是积极乐观旷达的,是能够融入大自然并享受大自然的。

D.不论是从文体角度还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比较,本文和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很为接近。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三、古诗鉴赏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这首诗仿拟民歌的韵致,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一带季的山水月潮的景物之美。

诗中的“”既写出了月色的秀朗,又点出了雨后凉爽宜人的气候。

(2)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什么情感?

请你结合诗歌的内容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不少于50字。

四、名句名篇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

长沙》)

(2),,用心躁也。

(《劝学》)

(3)吾师道也,?

(《师说》)

(4),;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前赤壁赋》)

(5)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

(6),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

黄河臆象

杨闻宇

  ①摊平我国地图,从东北向西南,自东南往西北,平直绷起两根细线,线的交点恰巧

是兰州的所在地。

黄河九曲,逶迤数千里,它只正二八经地穿过了一座城市:

兰州。

②在晴朗的日子里,百里长街,市声如沸,流经闹市的黄河则是悄无声息的。

不甚透明的水纹盘旋交织,沉默平稳的波痕在朝晖夕照里犹如铜汁浇铸的块状肌腱,透出凝重的粗犷的血色,流动成浩浩的、浑厚的一派,仿佛千万条汉子衔枚疾进,无声地运行。

人们看不出别的迹象,只看见瓷实的,富于弹性的肌腱在起伏、在抖动,强悍雄劲却不暴戾,元气勃勃而不响动。

——一切怀有巨大追求的生命,常常是无声的。

③“不到黄河心不死”,“跳到黄河洗不清”,小时节,我听到父辈动不动念叨黄河,心里也觉得黄河了不得。

读书时,耳畔啥话都有,有人说黄河是一支剽野的黄肤色的歌,有人说是长长的一线泪滴、深深的一声喟叹,也有人说它是月亮下神话里的一条龙……我想往黄河,以为今生今世能见它一眼,就知足了。

没料想成人之后,我这生命的火星儿溅离父母之乡,西掷千里,住进兰州,居然与北国大地上最古老、最有声望的大河相依为邻了。

夕照下,风地里,雨天,雪天,我独自在河滩里逍遥漫步,纵览这亘古不息的,不舍昼夜的活的巨物,聆听这似乎无言、却分明有意的弦外之音,久而久之,我的情绪便有了些神秘的变动。

④黄河,是大海以它倔强的手指深深地抠进陆地里的一个“大问号”。

这问号在兰州形成稽考历史的第一个锐利弯钩,钩起一连串的积淀物:

踏波跳浪的羊皮筏子,策驼西上的汉使张骞,120丈铁缆的镇远桥铁拄,湖湘子弟栽植于3000里征途中的左公柳,兰州战役时在炮火中旋动不已的大型水车……这些记载过我们民族的年代的实物,有的化作了濒水而立的花岗岩石雕,有的尚绵延着一线活气,对“问号”努力进行解释。

⑤黄河,又是天际一霎闪电掣开的鞭影,鞭杆攥在汪洋的掌心里(渤海是汪洋紧握的拳头),鞭捎抽打在一个微微耸起的背脊上。

在兰州,黄河并不是箭杆式地插城而过,每于人迹稀寥处折个大弯,长的波痕便斜倾如熊腰,低吼喑呜,拍石崩岸,狂不可羁,这一种地上没有路便要踢开一条路,前方没有海自己便要掬成一个海的霸王气概,着实惊人!

黄河在兰州,并不晓得前程上还有横流四衍的壶口、有“平地一声雷”的龙门、有大禹神斧劈裂的三门峡。

浪未至而气先凝,这一条由海魂挥动着闪电似的长鞭,它那征服一切的气度是先天具备的。

⑥“黄河远上白云间”,那仅仅是它远上昆仑时偶尔一现的背影。

兰州乃挟水之山城,夜来两厢灯火,珠玑罗列,金冠嵯峨,洋洋洒洒映进黄河,致使这里的流水成为千里躯体上光明璀璨,瑰丽无比的一个段落。

“昆仑者,天象之大也”,昆仑怎么也容纳不了的黄河,正从我身边经过……

13.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以下两个比喻句的含义。

 ⑴黄河,是大海以它倔犟的手指深深地抠进陆地里的一个“大问号”。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黄河,又是天际一霎闪电掣开的鞭影,鞭杆攥在汪洋的掌心里(渤海是汪洋紧握的拳头),鞭梢抽打在一个微微耸起的背脊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②⑥两段所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本文以“黄河臆象”为题的理解。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①段叙说兰州的位置及黄河流经兰州的情况,写出了兰州是体味黄河的最佳地方,自然引起后文的“臆象”。

 B.文章先写“我”为黄河的神奇所吸引,再写“我”与黄河相依为邻,最后写“我”与黄河密不可分,全文线索清晰,结构谨严。

 C.文章先写黄河“悄无声息”、“沉默乎稳”,再突出黄河征服一切的霸王气度,欲扬先抑,曲折多姿。

 D.文章描写了黄河兰州段景象,又指出黄河在兰州并不晓得前程上还有“横流四衍的壶口”等景象,虚实结合,表现了黄河全程的声威气势。

 E.文章最后指出“昆仑怎么也容纳不了”黄河,借“天象之大”的昆仑反衬黄河,充分表现黄河粗犷、浑厚的性格和宽广、博大的胸怀。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

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xx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

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

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

“请不要站在马桶上!

”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

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

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

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

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

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

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

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

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重要。

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而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

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

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

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

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

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

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

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

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

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

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

但没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

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节选自《杂文选刊》xx年第11期)

17.下列对“教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能体现个人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的精神高度。

B.教养是人类的普世标准,应当与独立、民主、正义和个人尊严等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C.只要是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就能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承担起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

D.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尊重他人包括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的GDP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数的同步上升。

B.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切实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恢复礼教,保卫民俗等,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C.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的文明形象,必须努力挽救我们“濒死的教养”。

D.养成良好的教养,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没有现成的药方,也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19.文章开头第一句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我整容”是什么含义?

作者是如何来强调这一“重大议题”的重要性的?

20.“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教养”的“昂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

六、作文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

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

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

虽然他的眼睛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

他说:

“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

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请以“拥有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定立意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的审题主要在“阳光”的含义上。

可以把“阳光”理解成“太阳光”,也可以从比喻的角度把“阳光”理解为“阳光般的爱”“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心情、心态”“阳光般的生机、永恒”“阳光般的纯净、宁静”“阳光般的光明、追求”等等。

如果把“阳光”理解成“太阳光”,写作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阴暗、潮湿、烟雾迷蒙、下雨下雪等多么地令人窒息,令人心烦气燥,令人感到压抑,而有阳光的日子多么地令人心情舒畅,从而表达“要珍惜拥有阳光的日子,珍惜美好环境”的主题。

如果从比喻的角度把“阳光”理解为“阳光般的爱”“阳光般的温暖”,可以写成记叙文,先记叙母爱、父爱或友爱、师生爱,然后表达“为拥有这样阳光般的爱、温暖而高兴,要珍惜这样的爱、温暖”的主题;

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设立两个分论点:

我们时时享受着阳光般的爱;

我们要尽已所能向身边的人奉献温暖。

如果把“阳光”理解为“阳光般的心情、心态”“阳光般的生机、永恒”“阳光般的纯净、宁静”“阳光般的光明、追求”等,则写成议论文比较好,采用设立分论点的形式或正反对比的形式有理有据地进行议论。

当然也可以写成散文等。

【例文一】

拥有阳光

晨起,起床铃一响,刚从被窝里探出头就问:

“下雨了没?

”。

拉开窗帘,明媚的阳光扑面而来,辉煌得让人有些眩晕,原来才知洗手间的水龙头坏了,听到的是水流动的声音。

于是相互揶揄,窃笑不止。

学校的生活有时真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于是,我们厌恶晴朗的日子,尤其是骄阳的早晨。

多么希望一觉醒来的早晨,躺在被窝里,满耳全是屋檐下叮咚的雨声,那实在是一种享受。

“夜雨潇湘”的境地谁都会是喜欢的吧!

要不怎么会成为名句呢。

不管怎么说,我喜欢睡觉时有叮叮咚咚的雨声作陪的感觉。

这段时间,已经好几天没下雨了……

俗话说: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也就推断出,久晴必雨吧。

于是早晨晃晃中醒来。

劈头就问:

随着久晴,盼雨的心情日益真切!

就差没有像赵树理笔下一样《求雨》了。

这日子里,总能说出雨的千万个好来。

单不说那古来的名句“雨打芭蕉”,“东边日出西边雨”所带来的那份诗意。

就只凭一场大雨之后,空气清新,灰色的世界在雨后晴朗了。

幽幽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小球儿叶缘聚漓。

苍翠欲滴……

然而,盼雨绝然不是因为这些。

确切地说,我们可以多睡一会,不必出操了。

却在一觉醒来,听到宿管组的老师把哨子吹得山响。

“瞿——瞿——”,就像炎热的夏天里产教一样让人躁动不安,接着困意就席卷而来,意味着阳光明媚的一天又来到了。

宿管组的金老师,是哨子吹的最有特色的一位。

哨子吹得特响,好像是在炫耀他的肺活量之大,几下子吹的校园里就变得鲜活了。

我们不得不拖着疲倦的身子走出温馨的寝室。

走过老金的身边,老金笑着轻轻地问候了一声:

“年轻人,好好珍惜”,那微笑,那絮叨,看得出他满是羡慕的神色。

操场上,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感到后来的人流只把我向前推,几个老年人也在跑步,我一下子就超越了他们。

于是才知道老金老师的那份羡慕,领会了年轻的感觉真好,知道这才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年龄,这时可以毫无顾忌地投入,或工作,或学习。

而一旦步入风残烛年,便只好怨力不从心了。

一代枭雄曹孟德虽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气概,依然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与愤忧。

餐食斗米,肉十斤得廉颇也只有岁月留下的无奈: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

我们对晴空万里久了便觉得单调;

黑云蔽日,淫雨连绵又太沉闷了;

每天都在太阳雨下过活又太苛刻了……,别再作太多的等待,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为拥有阳光而高兴吧!

珍惜拥有。

【例文二】

初冬的阳光总是那么温暖,照着人心头暖暖的,沐浴在阳光的轻抚下,我们迎来了高中生活的最后一次趣味运动会。

清纯的面孔,统一的着装,矫健的步迈,整齐的格调,我们走过主席台,每一步踩的是那么的坚实,稳重;

每一声口号是那么嘹亮,豪迈,每个人不禁心头一振,就像心中突然燃起了火焰,燃烧吧,青春的激情!

我无法控制飘达的思绪,激动的心澎湃不已,阳光仿佛射入了我周围的每一个毛孔,让我热血沸腾。

一望无际的人海也许衬托了个人的渺小,但阳光却公平地抚育在每个人的身上,让每一个人洋溢着青春的色彩。

青春,也许少了一份理智,但无法克制的激情与勇往直前的勇气让我们每个人真诚完美。

接力赛中,我们甩开鹰似的双臂,迈开闪电似的双腿,追逐心中的太阳。

接力棒在我们手中摩擦出火光,温暖了彼此的手,冰冷变为热情,刚毅溶进柔和,我们共同演绎这扣人心弦的激情飞荡。

因为我们知道,这是速度与毅力的接力,是期望与祈盼的接力。

跳长绳时,绳子像风车一样,飞快地旋转着,而我们像一只只灵巧的袋鼠在“彩环”下钻进钻出。

虽然有失误,但运动场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

艾青对朋友说,也许有人到达不了彼岸,但我们共同拥有大海。

年轻的我们,坚信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们用奔腾、跳越去完成心中的梦想,只要愿意跨出第一步,成功,就在脚下!

同舟共济,我们感受到了彼此那份源于集体的热爱,旁边,是大家的呐喊助威,赛场中,我们沉着应战。

然而结果不尽人意。

或许,时间在变迁,冬天无法拒绝召唤,运动带给每个人独特的灵感,而一切都在改变。

又是一批人在书写诗篇,激情不止的瞬间,输赢不一定明显,在失败的边缘,我们坚信胜利的曙光。

让我们都积极地投入到运动中去吧,让我们忘记过去的伤痕,用汗水谱写青春的诗篇,用笑容迎接每一天,用心品味运动的快乐!

阳光与我们同在!

【例文三】

我不喜欢被乌云遮盖了的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一点光彩,似乎想把人们心中的压抑和沉闷都释放出来。

我最喜欢春天的阳光,因为这时候的阳光是最有活力的,并且把这种活力传播给了大地,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有生机:

阳光铺在草坪上,溅起一片孩子们的笑声;

阳光洒在树叶间,透过稀疏的绿叶的点点缝隙中折射出的星星般的阳光令我陶醉;

阳光折射在湖面上,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湖水好似被这暖意给唤醒了,呼的一下有了生机,波光粼粼的湖面刺的人睁不开眼睛。

我还喜欢在傍晚,跑到阳台上,望着远方渐渐下落的太阳,晚霞的红光映在我的脸上,这个时候的阳光才是最美、最真实的。

那一个午后的阳光令我至今都无法忘怀。

高二时,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从来不笑,总之在我们面前她是绝对不会笑的。

还记得当她第一天走进我们教室的时候,我们这个号称是全校最调皮捣蛋的班级被她满脸的严肃给怔住了,竟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就连班里平时的几个活跃分子,也变成了“哑巴”。

就因为这个,我们这个班只有在她手中才会变得听话,使得校长一直都不敢给我们换班主任。

在她的课上,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于是我们经常怀疑班主任是不是背后也有眼睛。

也许是因为在她的课上压抑的太久,我们的淘气都发挥在了其他老师的课上,当然每当没人听课时,这些老师就会搬救兵般地去找班主任,而当我们一看到那张从来不笑的脸,班里就会马上恢复安静,比校长来还管用。

在一个懒洋洋的午后,同学们都想打瞌睡,但因为是班主任的课,所以没人敢这样做。

这节课我们上的是一篇关于微笑的课文。

看一眼班主任那张神经紧绷的脸,我们实在是想不出微笑的样子,这时不知是哪个胆子大的同学喊了一声:

“老师你笑笑给我们看看吧!

”全班鸦雀无声,我们都紧张的看着班主任。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慢慢地,班主任的嘴角微微上扬,淡淡地笑了。

窗外阳光洒进教室,洒在我们的身上,这笑容好似冬日的阳光洒进了我们的心扉,暖意绵绵。

我坚信,在那一刻,我是真正的拥有了阳光。

转眼,已经过去了五年,想起那个午后,心中还是会泛起丝丝暖意。

拾起阳光的碎片,让我们拥有阳光。

【例文四】

阳光是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我们用心的品尝;

阳光是一曲动人的音乐,需要我们倾心的谛听;

阳光是一种坚定的信念,需要我们艰辛的付出。

高山无语,但世事尽沧桑;

大海怒吼,却源于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