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5463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

  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

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较轻松地学好相关知识。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向同组老师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六、教学进度第一周: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第二周:

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第三周: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四周:

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第五周:

加减法的验算第六周:

国庆假日第七周:

整理和复习、四边形第八周: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第九周:

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十周:

估计、有余数的除法第十一周:

有余数的除法第十二周:

时、分、秒:

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第十三周: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第十四周:

笔算乘法(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第十五周:

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整理和复习

  第十六周:

分数的初步认第十七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第十八周:

数学广角第十九周:

总复习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第二十一周:

期末复习检测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十、整百数;

  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

  “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

  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

  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

  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

  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

  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

  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

  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秒的认识1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复习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8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1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复习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倍的认识1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复习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复习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复习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二班现有学生72人。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克、千克、吨的认识;

除法的口算、估算;

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

混合运算;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

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

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

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

  “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建议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4课时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安排进度如下: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4课时

  

(二)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2课时

  (三)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5课时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1课时

  (四)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14课时

  (五)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8课时

  (六)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7课时

  (七)摸名片——统计与可能3课时实践活动——变废为宝1课时回顾整理——总复习5课时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

  百、整千的数,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

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

  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

  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

  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

  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

  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课时)……………………………………………………9

  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12课时左右

  (三)

  四

  边形……………………………………………………………9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

  法……………………………………………………7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6

  (六)多位数成一位

  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