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72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Word格式.docx

王维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①,敢告将农时。

【注】①指还归时需带的手杖等行装。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一二句点明写作缘由,“日夕”语出陶潜诗“山气日夕佳”,夕阳西下,风景独好,诗人情不自禁想邀朋友一起赋诗。

B.三四句着“望”“支”二字,写出诗人观景之姿态;

“澹然”一词则显现出诗人观景之心情。

C.五六句写春风轻拂,惊醒百草,篱笆之中,兰蕙丛生。

两句以静写动,赋予春景以生机与活力。

D.傍晚时分田家走家串户,来到诗人那儿闲聊,与诗人“把酒话桑麻”,说明诗人已完全融入田园生活。

E.这首诗语言清新素雅,朴实醇厚,写景真切自然,融情于景,表现诗人醉心自然、乐归田园的情怀。

15.苏东坡以“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来评价王维诗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CD(C项,“以静写动”错;

D项,“与诗人‘把酒话桑麻’”错)

15.这首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是鲜明的,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幅动静结合、色彩相衬、意境优美的田园春景图画,表现出醉心田园、恬淡自在的意兴和情怀。

(2分)

①凝望长空图。

诗人支颐凝望远空,恬淡自在。

②春草兰蕙图。

春风徐徐,百草萌发;

篱笆之中,兰蕙丛生,全景、近景结合,一动一静,生机盎然。

③田家闲语图。

傍晚时分,迷蒙隐约;

农夫串门,与诗人倾心交谈。

④春水荑萼图。

池塘春水荡漾,岸边嫩芽萌发,枝上花蕾含苞。

(答出两点给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秋兴八首(其五)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蓬莱宫阙”是指大明宫,“南山”特指终南山,“对”字显示以“南山”为参照,突出了宫殿的宏伟高耸的气势。

B.“承露金茎”一说是指武则天修造的“天枢”铜柱,与“霄汉间”直接组合,暗示铜柱高可入云,气势非凡,令人景仰。

C.“西望”句是说在宫殿上西望可见王母瑶池;

瑶池在昆仑山侧,距离长安本很遥远,这里主要是为了暗写昆仑之高。

古人认为紫色与当官有关,“东来”句是写欲官者纷纷从东边赶来,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具有讽刺意味。

E.“云移雉尾开宫扇”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阿房宫赋》)所用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出人意料的情趣美。

15.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4.(5分)

CD(C项中的“这里主要是为了暗写昆仑之高”错,应为“这里主要是为了暗写长安宫殿之巍峨”。

D项中的“欲官者纷纷从东边赶来,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具有讽刺意味”错,应是用典,“紫气东来”是借环境突出长安的不同凡响。

)(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给5分)

15.(6分)

①有漂泊异地、沦落边陲的落寞与沉寂:

“一卧沧江”是夸张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滞留在夔州,无可奈何。

②有时光匆逝、报国无门的感伤:

“惊岁晚”,说明一年又将尽,而自己只能于梦中眷顾往昔效命朝廷的场景,暗示现实报国无门的苦况。

③有时来运转、效命朝廷的期盼:

“几回青琐点朝班”意思是“我”又记起了那仅有的几次上朝,表现出对朝堂效命的希冀。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北园梨花

文同

寒食北国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

清香每向风外得,秀艳应难月中见。

苦嫌桃李共妖冶,多谢松篁相葱蒨①。

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

注:

①葱循:

青绿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破题,并点明时令是寒食,“雪围遍”极写北园像雪一样洁白的梨花盛开的情景。

B.颔联描写梨花的清香和色彩。

清风起,香四溢;

色彩也极为素艳,在月下与皎洁的月光难以分辨。

C.颈联采用拟人手法,梨花嫌弃桃李妖冶,而感谢松竹与其相互映衬。

D.尾联作者调动黄紫白三种颜色,增加视觉之美,加上时不时传来的鸟鸣声,有声有色,写出梨花之美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E.全诗借歌咏梨花的色、香、品来寄寓诗人的松竹做骨,以及他不与世争宠的高洁情怀。

15.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加以分析。

14.BE。

B。

诗中“秀艳”不是写色彩,而是美艳,诗人想象即便在月中也难以见到这样的美景。

E本诗没有托物言志。

(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5分)

15.①衬托。

用松竹的青翠来映衬梨花的雪白,二者相得益彰;

用桃李的“妖冶”来反衬梨花白得纯粹。

②拟人。

颈联的“苦嫌”“多谢”赋予梨花以人的情感。

③比喻。

将“梨花满枝”比作“雪围遍”,形象地写出梨花之白之多。

④虚实结合。

实写时令、梨花盛开等景象,而想象梨花之美在月宫也难见则是虚写。

(6分,点出3种手法并合理分析即可。

表现手法1分,分析1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

父老争言雨水匀

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写村中的父老们争相谈论着今年的雨水是多么均匀,丰收在望。

B.第二句紧承首句“争言”,写不似去年愁眉不展,意为去年年成不好。

C.“不似去年颦”,“不似”暗示出人们心中仍有些许隐忧,心有余悸。

D.第三句写父老非常好客,盛情款待,作者因为父老家甑中有尘而谢却。

E.下片情韵悠长,绘景细腻有致;

“有时”说明这种年景总是按时到来。

15.词的下片对“啼鸟”“小桃”“梨花”等的描写,广受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14、DE(D项,第三句写村民清洗炊具上的尘土,暗示款待客人。

E项,绘景是写意的;

“有时”意为好年景并非年年都有。

)(选D给2分,选E给3分)

15、答案要点:

①手法。

采用拟人等手法,凸显啼鸟劝客、小桃撩人、梨花助兴等生机勃勃的画面,有声有色;

(2分)②炼字。

“劝”、“撩”用字新颖贴切,情态活泼动人,传神写照,情趣盎然,极富感染力;

(2分)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清新的意境,烘托强化了作者与父老的愉悦振奋之情、父老的待客浓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春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

向北。

燕:

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

②辛夷:

香木名,开白花者名玉兰,又称望春、迎春。

A.首联写身在北首之燕地,春天与旧日国中无异,但心中的熟悉感和温暖感却不同于以前。

B.颔联着一“浮”字,写出了春风、江水、树木、阳光的融合,赋予动态景象以静态美感。

C.颈联写柳色嫩黄,阳光染就,田间新绿雨水催成,生动地裁就一幅田园图画,奇丽壮阔。

D.全诗描写了北国风光和作者感触,写景细腻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

E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风格含蓄凝练,本诗经作者精心锤炼,构思新奇,感情深沉。

15.请结合全诗,对尾联进行赏析。

答:

14.BC(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给5分)(B项,应是“赋予静态景象以动态美感”。

C项,“奇丽壮阔”应是“清新明丽”。

15.①尾联写回头却不见辛夷开放,才始觉看花是在去年,借此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懑和收复国土的理想。

(2分)②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同开篇的疑身于“旧山川”相呼应,再次将心中的情绪抒发,饶有新意。

(2分)③尾联自然精巧,语言含蓄,平实的笔触中蕴含着深沉蕴藉的情思。

(2分)(答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新年作①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

【注】①作者贬南巴尉时作。

②长沙傅:

贾谊,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不禁独立天边热泪横流。

B.颔联感叹自己长期官居人下,春光老去,先我而归,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愤懑。

C.颈联写同岭猿共度旦暮,与江柳共赏风烟,虚实相生,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单调与自得其乐。

D.尾联诗人以贾谊自况,表明自己遭到了像贾谊一样的冤情,寄托了迁谪之意。

E.全诗抒情语句不多,但情感哀切深至,首尾感叹往复,情致悱恻。

15.请结合诗句,简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答案】14.BC15.首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浓烈;

颔联——拟人,赋予春以人的动作,感叹春归我先,表达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愁和遭遇贬谪不能归乡的愁苦;

颈联——借景抒情:

从早至暮,岭上猿猴悲啼不断;

江边柳树,一片凄迷,表达了作者身在天畔的孤独与生活的单调(虚实相生、视听结合也可);

尾联——用典,以贾谊自况,表明自己遭到了像贾谊一样的冤情;

贾谊被贬后,又被征召入朝,表明作者也希望朝廷再次启用自己的愿望。

【解析】

14.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BD项考核内容,C项考核手法,E项考核情感,其中B项,“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愤懑”错,应该是表达老年被贬,客居异乡的愁苦;

C“自得其乐”错,与诗歌情感基调“愁苦”不符。

15.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的题目,注意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间接主要是借景、借物等,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手法,此题首先“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直抒胸臆,颔联“春归在客先”运用拟人的手法,“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尾联“已似长沙傅”用典抒发情感,答题时结合具体的诗句具体的解释。

点睛: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4-15题。

(共11分)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5.“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对1项得3分,答对2项得5分)

15.

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

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写诗人行到之地和到此之由,诗人是为了“看水”而“行到”,开篇“闲意”就已暗含其中。

B.诗歌中的第三句与杜甫《漫兴》中“沙上凫雏傍母眠”意象相同,诗人用笔墨略作勾勒,意象生动,跃然纸上。

C.诗歌的五、六句写水旁岸边,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冲洗,像筛过似的洁净,表现了溪水急速的特点。

D.结以“情虽不厌”,总括了中间四句,并回应了第二句的“发船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使全篇结构严密。

E.这首诗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体现了“造语绮丽而意在言外”的风格。

15.请赏析这首诗的颔联。

14.CE(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C项,五六句写水中洲渚,“平平”两字表现出溪水的平静。

E项,应是“造语平淡”。

15.几只野鸭子懒洋洋地掩颈卧在岸边打盹儿;

几棵枯老的树,其枝头竟然绽放出耀眼的春花。

(2分)诗人用拟人(情景交融、对比都可)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清淡平远、生机盎然的自然之景。

(2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恶喧嚣尘世、向往清新幽美大自然的“野情”和“闲意”。

(2分)(如从炼字角度答题也可)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点绛唇①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②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别乘③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

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

词人时在杭州为官。

②庾公楼:

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

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

“池要山筒马,月静庾公楼。

”③别乘:

官名。

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

“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

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

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

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辐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话,读来妙处横生。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BE(B项,“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不恰当。

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的。

E项,词中没有议论。

①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

②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杭州城的喜爱;

③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

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

我缘应在吴兴④,故人相望若为情。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

本词作于1134年冬,词人时年五十岁,此前,他曾撰写《东南防守利便》上奏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收复中原,不被采纳。

②江城:

指建康,今江苏南京。

③齑盐:

细碎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吴兴:

今浙江湖州市,词人当时意将隐居于此。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开头即提供作词背景,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岁华销尽客心惊”,指经历岁月的动荡之后,看见漂泊异乡、年华老去、容颜无华的词人,友人倍感惊诧,凉意陡生。

C.“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词人衰老与落魄的形象,也是对“岁华销尽”的具体说明。

D.最后两句为全词添了些许亮色,词人劝慰故人,也是自慰:

不要因“夜雨”而发愁,有“小窗灯”作伴,足以感到欣慰和愉悦。

E.这首词感情真挚,情感表达形式多样,通过巧选意象、描摹情状、自问自答等手法传达真情,感染读者,直抵人心。

15.这首词意境真切,情感丰富,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