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523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Word文档格式.doc

技术副总

通风科

机电副总

机电信息中心

生产副总

调度指挥中心

安全矿长

安管办

机电矿长

通风副总

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审批意见

一、概述

我矿×

采空区封闭于×

年×

月×

日×

班封闭完毕(封闭方案见×

采终封闭方案)。

为防止×

采空区遗煤自燃,我矿决定对其实施预防性注氮。

二、成立采空区注氮领导小组

组长:

(总工程师)

副组长:

(通风副总)

成员:

(通风组组长)、(调度室主任)、(通风组科员)(通风队队长)、(通风队副队长)、(通风队技术员)、(通风队技术员)、(防尘班班长)、(设施班班长)、防尘设施班其他成员

职责:

(总工程师):

组织开展并全面指挥此次注氮工作。

(通风副总):

协助总指挥负责注氮的具体指挥工作;

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自动承担总指挥的一切职责。

(通风组组长)负责指导、监督落实此项工作,并保证此项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调度室主任):

负责安排调度室监测监控人员实时关注注氮机所在地回风区域的气体变化情况。

(通风队队长):

负责组织实施注氮工作;

协调通风队的对外联系。

(通风队副队长):

负责注氮机安设、接电、使用和现场管理工作。

(通风队技术员):

负责编制、贯彻《×

采空区预防性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安排瓦检员盯防注氮过程中及注氮后分析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

负责在注氮机下风侧10m处安设氧气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

三、注氮方案

1、注氮地点选择

注氮机安设地点为×

,注氮管路采用DN50高压管与×

措施管连接。

2、注氮方法

仅早班实施注氮,直到×

采空区气体成分符合以下规定:

1)采空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0%以下。

2)一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并稳定在24ppm以下。

3、注氮时间及设备操作人员安排

注氮时间:

日开始,早班9:

00至15:

00

注氮人员:

祁永旺、刘继云

4、注氮设备

使用型号为DM-1000井下移动膜分离制氮机,设备氮气流量可达1000m3/h,浓度≥97%。

5、注氮地点安全通风量的计算

注氮过程中,工作场所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18%,否则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同时降低注氮流量或停止注氮。

注氮地点及与其相连巷道的安全通风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0——工作场所的安全通风量,m3/min:

QN——最大氮气泄漏量,取5m3/min;

CN——泄漏氮气中的氮气浓度,取97%;

C1——工作面或巷道中原始氧气浓度,一般取20.8%;

C2——工作场所的安全氧浓度指标,18.5%。

Q0≥5×

(97+18.5-1)/(20.8-18.5)

≥249(m3/min)

现注氮机安设地点风量为×

m3/min,符合要求。

四、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1)注氮前应详细检查注氮管路以及注氮机和管路的连接情况,保证严密不漏风。

注氮时要对注氮机附近及注氮管路流经的巷道要不间断进行氧气浓度的测定,防止出现氮气外泄。

(2)注氮机首次开机时,必须保证输出的氮气浓度符合要求,当氮气浓度≥97%时方可向采空区注入。

(3)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家人员培训合格后,考试通过后方能上岗,必须按制氮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无误进行操作,严格按时间要求进行巡回检查,并认真填写各项记录。

(4)监测监控班负责在注氮机下风侧安装氧气、和一氧化碳传感器。

(5)注氮操作人员处操作外其他时间必须站在注氮机上风侧,防止氮气泄漏伤害操作人员,发现氮气泄漏要立即停止注氮设备,停止注氮。

(6)当空压机及制氮装置任何仪表有报警时,都应停机检查,制氮机在运行过程中应每隔60min作一次运行记录。

(7)注氮过程中,注氮机操作人员至少每60min检测一次注氮机制氮浓度,确保注氮浓度≥97%,与注氮无关人员禁止靠近注氮机区域。

(8)注氮过程中,通风队安排一名专职瓦检员在现场盯防,实时检测注氮机周围及防火密闭内的气体变化情况,并采集注氮机制氮气样,注氮结束升井后送地面气体检测室分析。

(9)注氮过程中,矿监测监控室(矿调度室)要随时监测注氮地回风区域的气体变化情况,当发现氧气浓度低于18%或瓦斯浓度大于0.5%时,要立即通知调度值班人员停止注氮,同时撤出回风沿线工作人员。

(10)发生氮气泄露时,现场注氮工作人员要立即停止作业,通知调度室,然后逆着新鲜风流方向撤离。

(11)注氮结束后,要把注氮机停电上锁,把注氮管路的阀门关闭(防火闭措施管阀门),30min后现场盯防瓦检员抽取防火密闭内气样,升井后送地面气体检测室分析。

(12)通风队束管监测人员每天对瓦检员所交的注氮机及其防火密闭内所采气样认真分析,确保氮气、氧气的浓度符合规程的要求。

(13)人员吸入氮气处理措施

氮气为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微溶于水、乙醇。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人员吸入氧气分压下降,会引起缺氧窒息。

氮气泄露,人员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最初感觉胸闷、气短、疲软无力;

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相应的现场急救措施为:

吸入本品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初步的急救措施实施后,立即升井就医。

五、注氮地点通风系统及发生事故后避灾路线

注氮机所在地通风线路:

注氮作业人员避灾路线:

(1)发生水灾避灾路线

1、作业地点→×

→地面。

(2)发生火灾、爆炸、氮气泄漏避灾路线:

作业地点→×

六、氮气发生泄漏后流经路线

1、注氮机氮气泄漏流经路线

→回风立井→地面。

2、×

泄漏流经路线

七、注氮机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空压机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特征。

(3)空压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工作岗位责任制。

接班前不得饮酒,接班后遵守劳动纪律,不得睡觉、打闹。

(4)如实填写并保存好各种记录。

(5)工具、备件等摆放整齐。

(6)空压机所用润滑油,必须是螺杆机专用油。

(7)空压机所用的配置的控制元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仪表等出厂前均已调好。

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调整。

(8)出现下列情况时禁止操作:

1)在安全保护装置失灵的情况下禁止开机或运行。

2)在电动机、电气设备接地不良的情况下,禁止开机或运行。

3)指示仪表损坏的情况下,禁止开机或运行。

4)在设备运行中,禁止紧固地脚螺栓。

5)汽缸、风包有压时,禁止敲击和碰撞。

(9)机器在运行时不得拆除各种盖帽、零部件,防止高温液体和压力空气伤人。

(10)停机检修时必须确认:

电源已断开并闭锁;

机组内压缩空气已释放;

确认机组与其它气源隔断;

确认机组已冷却。

(11)空压机上配置的压力和温度等安全保护装置,应按保养周期检查试验,以确保使用安全。

(12)空压机机组应安装保护性接地装置。

(13)在输气管道上离机组附近要安装一个闸阀,以便控制机组的排气压力。

(14)启动前,检查空压机外表是否干净、开关各项保护是否灵敏、可靠、连接电缆有无破损、零部件是否完好,各保护装置、仪表、阀门、管路及接头是否有损或松动。

检查油气罐内油位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内,不足时应补充,注意加油前确认系统内无压力(油位以停机十分钟后观察为准,在运转中油位可能较停机时稍低)。

在新机第一次开机或停用很久又开机,应先拆下空滤器盖,从进气口内加入约0.5升左右之润滑油,以防止启动时空压机内缺油烧损。

特别注意不要让异物掉入空压机机体内,以免损坏机体。

观察供水压力值,应保证在正常范围内。

启动前先点动,确认电动机转向正确,点动时间为1-2秒,禁止超过数秒。

(15)运行中,注意观察运转是否平稳,声音是否正常,仪表读数是否正常,是否有泄漏,如有异常声音、振动、漏油、漏气立即按“停止”停机检查。

如发现油位计指针在绿色区域下线附近或其下,则表明油位不足,待系统内无压力时再补充。

通过油气分离器顶盖上二路回油管的视油镜,观察回油情况,空压机满载时,应有较大流量,卸载时,流量很小,甚至没有。

主机排气温度、油温正常,否则,应调整水量调节阀进行控制。

观察疏水阀是否有冷凝水正常流出。

冬季低温长时停用时,应将冷却水进、出阀关闭,把冷却器内的存水放掉。

(16)开机前,首先对全部设备、冷却水系统、电器、仪器仪表进行检查。

注意检查空压机油漆桶的油位,制氮机中各阀门的位置、水量水温是否符合要求、各种电器设备是否符合绝缘、防爆要求、制氮机所有排污阀进行一次排放、检查各号车的连接管路是否处于正常,有无螺丝松动和断开现象,各号车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电压指示是否正常、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应该符合电机旋转指示方向,空压机首次启动及空压机断电检修后,必须执行)。

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送电。

打开流量调节阀(开小一点),启动开关,给制氮装置送电。

(17)制氮过程中,随时检查运转声音是否正常,观察氮气流量是否为所需流量,观察玻璃管流量计中的小球是否在中间,如不是,要缓慢打开分析取气量旋钮,使流量为200~300ml/min。

操作人员要每半小时巡查1次。

注意观察1号空压机的排气压力是否为额定压力,排气温度是否在75~95℃之间。

观察氮气流量、氧气含量(<3%)、氮气压力(≥0.8Mpa)、空气压力(≥0.9Mpa)、空气温度49℃左右,是否在正常值和允许误差值范围之内。

每半小时检查1号车观油镜上是否能看见油位,如不能应立即停机。

每半小时检查2号车中4台精密过滤器底部的自动排污阀是否工作正常,并开动相应的各手动排污阀进行排污。

当最后一级精密过滤器滤芯排污阀有油排出时,应在24h内检查滤芯。

(18)停机时,先停止空压机工作:

将手动阀拨至“卸载”位置,60秒后,关闭空压机电源,再关闭制氮机电源,最后关闭总电源。

10分钟后关闭冷却水水源阀门。

(19)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紧急停机

1)出现异常声响或振动时;

2)排气压力超过安全阀开启压力为打开;

3)排气温度超过95℃时未自动停机;

4)周围发生紧急情况时。

附图:

注氮氮气泄漏流经路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