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106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考第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与高考题逆袭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OH—)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C.欲使NaHA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酸或碱

D.向NaHA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p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答案A。

y(NaOH)=20mL时,恰好完全生成NaHA,画图中20mL处辅助线,得出c(A2-)>

c(H2A),可知HA一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A正确,同时知B、C、D错误;

【例3】25℃时,某浓度的碳酸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值与溶液的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gKa1(H2CO3)=6.38

B.C点对应溶液的pH=8.36

C.溶液的pH=8时,c(HCO3-)>

c(OH-)>

c(CO32-)

D.25℃时,反应CO32-+H2CO3=2HCO3-的平衡常数对数值1gK=-6.96

答案B。

充分利用图像中的节点。

Ka1(H2CO3)=c(H+)·

c(HCO3-)/c(H2CO3)=10-6.38,lgKa1(H2CO3)=-6.38,A错误;

C点对应c(CO32-)=c(H2CO3),Ka2(H2CO3)=c(H+)·

c(CO32-)/c(HCO3-)=10-10.34,通过Ka1·

Ka2=c2(H+)=10-16.72,求得c(H+)=10-8.36,pH=8.36,B正确;

在PH=8处c(OH-)=10-6,看图像知c(CO32-)>

10-6,C错;

CO32-+H2CO3=2HCO3-的平衡常数K=c2(HCO3-)/c(CO32-)·

c(H2CO3)=[c(H+)·

c(HCO3-)/c(H2CO3)]·

[c(HCO3-)/c(CO32-)·

c(H+)]=Ka1/Ka2=10-6.38/10-10.34=103.96,1gK=3.96,D错。

【例4】常温下,向1LpH=10的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

通入的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

水电离出的c(H+)=1×

10-10mol/L

B.b点溶液中:

c(H+)=1×

10-7mol/L

C.c点溶液中:

c(Na+)>c(CO32-)>c(HCO3-)

D.d点溶液中:

c(Na+)=2c(CO32-)+c(HCO3-)

答案选B。

图像中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变化是先增后减的分段情况,可推知溶液中一定有多种物质同时对水电离产生影响。

只要抓住水电离程度最大时的转折点,就不难推知:

c处恰好完全生成Na2CO3,a点是NaOH溶液;

b点是NaOH与Na2CO3混合溶液;

d点是NaHCO3与过量CO2(或碳酸)的混合溶液。

【逆袭高考题】:

24.【2018年天津6】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

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c初始(H2PO4–)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O4–的分布分数

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

]。

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42–、PO43–

C.随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

D.用浓度大于1mol·

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

23.【2018全国III】用0.100mol·

L-1AgNO3滴定50.0mL0.0500mol·

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

c(Cl-)=Ksp(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mol·

L-1Cl-,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mol·

L-1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22.【2018江苏13】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

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

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

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与c(S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42−)越大c(Ba2+)越小

21.【2018江苏】以Cl2、NaOH、(NH2)2CO(尿素)和SO2为原料可制备N2H4·

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3)步骤Ⅳ用步骤Ⅲ得到的副产品Na2CO3制备无水Na2SO3(水溶液中H2SO3、

随pH的分布如题19图−2所示,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题19图−3所示)。

①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

实验中确定何时停止通SO2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补充完整由NaHS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

20.【2017全国I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SP(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19.【2017全国II12】改变0.1mol·

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A.pH=1.2时,c(H2A)=c(HA-)

B.lg[K2(H2A)]=-4.2

C.pH=2.7时,c(HA-)>

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18.【2017江苏20】

(2)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题20图-1和题20图-2所示。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

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3AsO4第一步电离方程式H3AsO4

H2AsO4-+H+的电离常数为Ka1,则pKa1=_________(pKa1=-lgKa1)。

17.【2016江苏14】H2C2O4为二元弱酸。

20℃时,配制一组c(H2C2O4)+c(HC2O4-)+c(C2O42-)=0.100mol·

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2.5的溶液中:

c(H2C2O4)+c(C2O42-)>

c(HC2O4-)

B.c(Na+)=0.100mol·

L-1的溶液中:

c(H+)+c(H2C2O4)=c(OH-)+c(C2O42-)

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

0.100mol·

L-1+c(HC2O4-)

D.pH=7.0的溶液中:

2c(C2O42-)

16.【2016天津6】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

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

KHA>

KHB>

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c(B-)>

c(Na+)>

c(HB)>

c(H+)>

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

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15.【2016全国I12】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

12

14.【2015•山东13】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13.【2015•浙江12】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9.0时,c(NH4+)>c(HCO

)>c(NH2COOˉ)>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c(H+)=2c(CO32-)+c(HCO3-)+c(NH2COOˉ)+c(OHˉ)

C.随着CO2的通入,

不断增大

D.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

12.【2015•广东1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

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11.【2015海南11】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

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

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10.【2015福建23】

(2)25℃,在0.10mol·

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右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mol·

L-1。

②某溶液含0.020mol·

L-1Mn2+、0.10mol·

L-1H2S,当溶液pH=时,Mn2+开始沉淀。

[已知:

Ksp(MnS)=2.8×

10-13]

9.【2014浙江】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K1=10-1.2;

Cl2(aq)+H2O 

 

HClO+H+ 

+Cl,K2=10-3.4;

HClO 

H+ 

+ClO-,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l2(g)+H2O 

2H+ 

+ClO- 

+Cl- 

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8.【2014广东12】常温下,0.2mol/L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强酸

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该混合溶液中:

c(A-)+c(Y)=c(Na+)+c(OH-)

7.【2014海南11】室温下,用0.l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I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mL

C.V(NaOH)="

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

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

C(CH3COO-)>

c(H+)>

6.【2013山东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

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

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5.【2013浙江12】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

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

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

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

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

c(H+)=

+c(Z-)+c(OH-)

4.【2012江苏15】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

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5.5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c(CH3COOH)+c(OH-)

C.pH=3.5的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mol·

L-1

D.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c(CH3COOH)+c(OH-)

3.【2011安徽13】室温下,将1.000mol/L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

10—14mol/L

B.b点:

c(NH4+)+c(NH3·

H2O)==c(Cl—)

C.c点:

c(Cl—)==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

H2O电离吸热

2.【2010江苏12】常温下,用0.1000mol·

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0mol·

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OH-)>

c(CH3COO-)>

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

c(OH-)

1.【2010浙江26】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

Ka(CH3COOH)=1.8X10-5,Ka(HSCN)=0.13;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Ksp(CaF2)=1.5X10-10 

②25℃时,2.0X10-3mol·

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左)所示

(1)25℃时,将20mL0.10mol·

L-1 

CH3COOH溶液和20mL0.10mol·

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0.10mol·

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上图(右)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________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______________,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___________。

答案:

24.D23.C22.C

21.(3)①测量溶液的pH,若pH约为4,停止通SO2

②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条件下趁热过滤

20.D19.D

18.

(2)①OH-+H3AsO3

H2AsO3-+H2O②2.2

17.BD16.C15.D14.D13.C12.C11.B

10.

(2)①0.043;

②5

9.C8.D7.B6.C5.B4.BC3.C2.D

1.

(1)HSCN的酸性比CH3COOH强,其溶液中的c(H+)较大,故其溶液与NaHCO3溶液的反应速率较快;

<

(2)3.5×

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