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7207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检测二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从发展现状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D.人工智能的复制性是人类难以抗衡的,这也要求人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

解析:

A项,从文本第一段来看,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它是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和“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选项混淆了两者的关系。

B项,从文本第二、三段看,“在认知能力上是比不上人类的”这一表述需有一个限定性的时间条件——“目前”,因为“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

D项,“人工智能的复制性是人类难以抗衡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这是一种假设,人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确保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还是能控制住人工智能的。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可控性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保证人工智能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B.文章从限定自主程度和智能水平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运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强调人类应该对人工智能有控制权。

D.对于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文章先明确态度,接着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从限定自主程度和智能水平两个方面谈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问题,但第四段“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也是在分析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问题。

所以选项中“从……两个方面入手”的表述不够全面准确。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对很多事物的绝对控制权,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也应该有解决的方法。

B.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解决很多问题提供信息帮助,但人类要把握最终决定权,而不能依赖它们。

C.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但人类也可以在发展中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

D.科学技术研究有禁区,因而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人的力量。

因果颠倒,人工智能有安全性问题,所以我们才会说科学研究有禁区。

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故乡的炊烟

周成新

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清晨,炊烟是起床的号角。

我用它唤醒了整个村子。

放水,烧火,下面条。

临走时,我轻推父母的房门,告诉他们,我走了,锅里的面半掩着,起床后可不要忘了再热下。

随后,父母起床了,邻居起床了,整个村子全都醒了。

中午,炊烟是回家的小憩。

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

一阵一阵地突突直冒,袅袅升起。

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紧接着便是一顿最美好的畅想。

饱餐之后,大家又开始各奔东西,忙里忙外。

傍晚,炊烟是劳累的归宿。

我漫不经心走在回家的路上,田埂上、码头边、小路旁,乡亲们收起锄头、钉耙、扁担,一个个全都拖着疲惫回到家中。

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换下衣服、拾掇零碎。

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前,踏实地吃着,美美地聊着。

不怕时间,不怕催促,有时很早,有时深夜。

最后上床睡个安稳。

风中的炊烟是个姑娘,一位、两位,一群、两群,相约着、簇拥着,腾空而跃,妖娆地舞弄身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

无论走到哪,你都能看到她的美。

她从不害羞,从不遮脸,只要你愿意,何时何处都能见着她的舞。

雨中的炊烟是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

他用微笑去接纳无情的每一次,敞开自己的宽容和大度。

拥雨入怀,化作薄雾,将整个村子罩住。

最后,在空中徘徊,飘入空中,形成一处醉美的仙境。

雪中的炊烟是位母亲。

寒冷裹不住她的热情,积雪挡不住她的柔嫩。

她的爱一点一点地从灶膛升起,冲出烟囱,冲破屋顶。

积雪再厚也把持不住内心的感动,慢慢地一点一滴开始融化,最终化作泪水顺着屋檐快速流淌。

很快,整个屋顶又恢复了往日。

乡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长很长,凸出屋顶的或方或圆的烟囱。

为了应对下雨,有的还会用瓦片、砖头或是铁皮斗笠半遮着。

农村的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尤其是放假。

几个小伙伴玩在一起,做功课在一起,烧饭也在一起。

灶膛里的火越旺,炊烟就越大。

大家常喜欢一边烧火,一边急跑到屋外去看炊烟。

大家相互约定,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冒得长、冒得久。

谁冒得早,谁就勤快。

谁冒得久,谁家的饭菜就多。

谁冒得浓,谁添加的柴火就多。

炊烟结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玩耍。

等待父母回来吃饭。

小学至初中阶段,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烧饭。

炊烟成了我的伙伴。

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不同的柴火烧出的烟也不同。

白的、灰的、青的,甚至还有黑的。

稀饭、米饭、面条,炒菜、馒头、熬汤。

不同的伙食,不同的柴火,不同的炊烟。

离家上学之后,我见炊烟的机会少了。

只有在放假时候,我才能与它相伴。

再后来,工作了,我再也难以见它。

只有在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看见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

如今,家里的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

每次回家,我都要登上二楼的阳台。

看自家的烟囱,邻居的烟囱,甚至全村的烟囱。

烟囱一个个巍然耸立,可怎么也冒不出烟来。

我知道,有时它仅是一个摆设,只有在腊月或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它才会自豪地高昂头颅,仰天长啸。

而那时,我却也很难见它。

长期在外,我一直都很庆幸我所生长的那个小村还在。

小村里的民房还在,厨房还在,烟囱还在。

虽然难见几次炊烟,但我却还是十分开心。

因为,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

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处不在。

(选自2017年第12期《散文百家》,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化用了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巧妙点题,并引发了下文思念故乡的情思。

B.文中把“炊烟”比作“姑娘”“勇士”“母亲”等,想象丰富,形象表现出炊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坚强的精神、爱的温暖,引人遐思。

C.文中写“我”和小伙伴们放假帮助家里烧饭以及比炊烟的内容,既表现了“我”对炊烟的喜爱,也表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单调、乏味。

D.“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与前文“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形成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

“表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单调、乏味”错误,本文写“我”和小伙伴们帮家里烧饭,突出的是“我”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喜悦。

5.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散文来说,寻找文章的线索要注意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能直接揭示文章的线索,特别是标题是与物相关的时候。

本文的标题是“故乡的炊烟”,而“炊烟”又是主要写作对象,文中写了故乡过去的、现在的有关炊烟的情况,并借此阐发主旨。

据此,可判定本文的叙述线索就是“炊烟”。

而线索的作用,则可从结构和情感表达上去思考,回答“炊烟”作为线索在串联全文内容、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线索:

炊烟。

作用:

①以“炊烟”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我”关于故乡的记忆集中呈现出来;

②以“炊烟”为线索,体现了农村的生活状况及其变化,便于表达思念故乡的主旨。

6.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画线句在文末,但解答此题必须先整体感知全文,然后扣住句中关键词语深入思考句子的作用。

如“它”指的是“故乡的炊烟”,“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呼应开篇,表现了炊烟连接着“我”与故乡,强调了炊烟作为故乡的一种象征,总能引发“我”对故乡的思念,也突出了乡情这一人类最柔软的情感。

“无时无处不在”表明乡情跨越时空,普遍存在,如此就升华了主旨。

①呼应开篇,强调故乡的炊烟总能引发“我”对故乡的思念;

②拓宽题意,表明乡情是人类最柔软的情感,故乡的一草一木总能引发乡思;

③升华主旨,表明乡情跨越时空,普遍存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容老已随黄鹤去,此地空余来燕榭

谢正直

大到江河山川、小到石阶青苔,远至历史人事、近看文人之交——他用开阔大气的视野、细腻真挚的感触、遒劲有力的笔法构建了一个极具魅力、巍然可观的“散文王国”。

黄永玉夸他散文“既结实又有品位”;

钱锺书赞他文笔尤佳,“每于刊物中睹大作,病眼为明”;

孙郁尝言“书话读之如清风明月,林中甘泉,良多趣味”。

他就是著名散文家、藏书家、一代报人黄裳。

2012年9月5日傍晚,黄裳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93岁。

消息一出,微博上一片哀挽之声:

容老已随黄鹤去,此地空余来燕榭。

黄裳,1919年生于河北井陉,原名容鼎昌,满洲镶红旗人。

而让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是,被誉为“当代散文大家”的他是典型的“工科男”出身,南开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并在1942年转至重庆交大。

黄裳1945年至1956年担任《文汇报》记者、编辑等职,1951年至1956年担任上海电影系统创作所编剧。

终其一生,著作等身,创作散文高达几百万字,分别于1945年、1947年结集出版的《锦帆集》《锦帆集外》以及1980年、1981年、1983年的《花步集》《金陵杂记》《晚春的行旅》……而当读者纵览这些作品时,能够发现黄裳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哲思、史眼、诗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而他的散文所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文人的情感吟唱,更是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

2011年,黄裳以92岁高龄在《收获》杂志开辟“来燕榭书跋”专栏,为文学后进摇旗呐喊,堪称壮举,被视作这位散文大家在文学这块土壤上“最后的亮相”。

黄裳博古通今,有传统文人雅士所独具的情怀,年轻时候的他非常活跃,且富有情趣,与戏剧、电影、新闻、出版等各方才俊,如梅兰芳、盖叫天、吴晗、巴金等交游密切,不惟如此,甚至连影剧院、旧书店里的师傅、伙计,都能成为好朋友。

他以自己的方式从事着挚爱的文化工作,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跋涉于坎坷起伏的途程,不知疲倦,孜孜以求。

在谈及自己的《旧戏新谈》一书时,黄裳说道:

“写时真能感到一种任情挥洒之乐。

”知名作家和报人李辉在研究黄裳多年后,将其称为最后一位满腹经纶、才情纵横又漫溢着传统文人隽永韵味的“风流名士”。

黄裳曾就读于南开中学,陆续在天津生活了近10年,他的藏书生涯正是从这座城市的劝业场、天祥市场发轫的——课余的周六、周日,黄裳常常到法租界劝业场一带游玩,大部分时间都流连在劝业场和天祥市场的旧书店、旧书摊之间,或闲读或淘书,不亦乐乎。

20世纪,国内注意收集新文学史料的风气尚且淡漠,但少年黄裳却有着前瞻的目光,只要见到鲁迅、冰心、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等人的文集就积极购藏,像初版本、精选本、签名本尤其博得了他的青睐。

其中,鲁迅所著的《朝花夕拾》初版毛边本等给了黄裳难以忘怀的印象。

这些藏书被收在两三个皮箱里,暂存于南开中学的宿舍中。

1937年南开中学遭遇轰炸,书页化作灰烬,此事也成为黄裳心中至痛。

此后余生,他仍不改书痴,为了买书,卖掉了莱卡相机,也卖掉了手上的名表。

黄裳素有任侠之风,常用稿酬慷慨接济贫困友人,一位朋友回忆当年情事充满自责:

“黄裳的日子就是这样让我们糟蹋掉了,还有那活生生的钱!

”指的是黄裳用自己的稿酬慷慨接济贫困友人,对于经常登门的食客们也“都负担得那么从容和潇洒”。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已是九旬高龄的他又与孔夫子旧书网商洽义拍,包括《前尘梦影新录》(手稿本)、《过去的足迹》(毛边本)、《清代版刻一隅》初印本及增订本,每册书他都写有题跋,或长或短,拍卖所得全部捐助汶川地震灾区学校用于重建。

然而,再多藏书之爱,友人之情,也比不上黄裳对妻子的眷眷依恋,书斋“来燕榭”就取自妻子名字中的“燕”字。

妻子晚年罹患癌症,当时已是年近八十的黄裳,卖掉了他的老书和收集了半辈子的名人字迹,去换得老伴一日又一日的生命和少一点儿病痛。

挚爱逝后,他在《来燕榭书札》后记中写下:

“今小燕长逝,念更无人同读旧书,只此书跋在尔。

回首前尘,怆痛何已。

即以此卷,留为永念。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开篇引用黄永玉、钱锺书等人对黄裳的评价,从侧面表现黄裳在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为下文表达对黄裳逝世的怀念作铺垫。

B.黄裳少年时即有前瞻眼光。

他酷爱鲁迅、冰心、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等人的文集,鲁迅的《朝花夕拾》给了他巨大的创作力量。

C.黄裳创作数量巨大。

终黄裳一生,著作等身,散文创作达几百万字,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文人的情感吟唱,更是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

D.黄裳笔耕不辍,奉献爱心。

年逾九旬时,他与孔夫子旧书网商洽义拍,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助汶川地震灾区用于学校的重新建设。

B项,“鲁迅的《朝花夕拾》给了他巨大的创作力量”理解不当,原文只是说“鲁迅所著的《朝花夕拾》初版毛边本等给了黄裳难以忘怀的印象”。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黄裳的散文题材广泛,自然万物、历史人事皆可入文,视野开阔大气,感触细腻真挚,笔法遒劲有力,极具魅力。

B.黄裳既是散文家,又是记者、编辑,还做过电影编剧,他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C.黄裳在国内还没有人注意到收集新文学史料的时候,就以前瞻的目光积极购藏现代文学大家的文集,并视若珍宝。

D.黄裳晚年经济并不宽裕,甚至靠卖书度日,但他的任侠之风未受影响,常常慷慨接济贫困友人,招待登门的食客。

B项,“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原文并未表述,文中只是说“在多方面建树颇深”。

C项,“国内还没有人注意到收集新文学史料”说法不当,原文为“国内注意收集新文学史料的风气尚且淡漠”。

D项,“慷慨接济贫困友人”是他年轻时候的行为;

“经济并不宽裕,甚至靠卖书度日”说法错误。

A

9.黄裳逝世后,微博中有这样一副挽联:

“在写着在看着更在跋涉着,爱藏书爱交友更爱枕边人。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副挽联的理解。

(示例)这副挽联很全面地概括了黄裳先生的一生。

①“在写着在看着更在跋涉着”是就其散文创作来谈的,他一生著述颇丰,并能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前进,这就像是人生旅途中的“跋涉”。

②“爱藏书爱交友更爱枕边人”是就其性格与生活来谈的。

黄裳爱好藏书,嗜书如命,成为国内著名的藏书家,并为大量古籍著作题跋作序;

黄裳为人慷慨,不吝钱财,经常接济友人;

他对妻子一往情深,为妻子付出一切,真爱感人至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

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

“此非凡儿。

”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

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

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

出为宣城太守,以母忧去职。

服阕,为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

“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今其时也。

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

”太祖笑曰:

“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

”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

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淑与濬书曰:

“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

迁太子左卫率。

元凶将为弑逆,其夜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萧斌等流涕谓曰:

“主上信谗,将见罪废。

内省无过,不能受枉。

明旦便当行大事,望相与戮力。

”淑及斌并曰:

“自古无此,愿加善思。

”劭怒变色,左右皆动。

斌惧,乃曰:

“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

”淑叱之曰:

“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

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劭左右引淑衣曰:

“此是何事,而可言罢。

”淑出还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

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

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

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又辞不上。

劭因命左右:

“与手刃。

”见杀于奉化门外,时年四十六。

劭即位,追赠太常。

世祖即位,谥曰忠宪公。

(选自《宋书·

袁淑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B.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C.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D.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文言断句题的前提是要粗通大意,然后利用人名、地名、官职名、虚词、句式结构等进行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因问曰”的主语是劭,“曰”后是说话内容,故“因问曰”后应断开,排除C、D。

“淑曰”后是袁淑说的话,“曰”后也应断开,排除A。

故选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主簿,官名。

职责为掌管文书、办理事务。

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封建时代如果官员的父母去世,官员就必须离职守孝。

C.岱宗,即泰山。

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名。

因地处东部,又称东岳。

D.追赠,加封官职、勋位等,一般用于表扬对政府有重大贡献的生者或死者。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项中追赠只针对死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袁淑少时有风度。

少年时,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

B.袁淑孤傲耿直。

州里任命他为主簿等官职,他都不就任;

姨表兄想让他归附自己,他也不以为意,为此两人关系失和。

C.袁淑敢于进谏。

劝太祖攻打赵、魏,并劝太祖北伐成功之后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但太祖认为自己不能担此大任。

D.袁淑临危不惧。

太子刘劭将要弑父篡位时威胁他,但他坚决拒绝,后来刘劭下令,趁他熟睡之际把他杀了。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项,“趁他熟睡之际把他杀了”错,根据文意可知,袁淑是因“至车后”不肯上车而被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

(2)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用这种办法戏弄袁淑。

【参考译文】

袁淑,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

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气概,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到了十几岁,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

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

本州官府任命他为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

刘湛,是袁淑的姨表兄,他想让袁淑归附自己,但袁淑不把他放在心上,因而彼此大不相合。

出任宣城太守,因遭逢母亲丧事而辞官。

丧期完毕后,任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449),这年秋季,朝廷大举北伐,袁淑陪伴侍奉皇帝时不慌不忙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