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749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侧,靠新浦河的一侧,使主入口与沿河形成一和谐优美的环境景观。

在另一方面,又避开了与商场主入口人流混杂的状况,使整体流线清晰流畅。

2、环境和绿地

其地东侧,结合主入口与新浦河,布置成块状绿地和铺装地面,以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宜人的环境,其余三面除布置绿地外,停车区均考虑蕨草砖铺砌,以改善环境小气候。

3、日照间距和采光通风

本方案主楼为九层,裙房为三层,均满足日照间距,且采用内庭院采光通风。

主楼布局呈南北向,使办公有了良好的环境,大大满足了采光通风。

4、消防

建筑物四周均有消防道路环道,高层部分直接落地面,满足消防扑救要求。

(四)建筑设计说明

1、平面功能

本工程沿街商业用房为三层,办公用房为九层,其中主楼一层大厅以西部分可从属于商业用房,三~八楼属科研中心,建筑高度为40.4米。

一层主要布置大厅、门厅、接待办公室及沿街商场。

主入口设于东侧,顶为一大型玻璃穹顶,形成贯穿办公主入口和商场内部出入口的视觉中心,也是疏散各种人流的交通中心,两侧是通达大楼的电梯和疏散人口用的楼梯。

二、三层为办公用房、会议室及商场

四~九层都为办公用房及会议室。

地下层为设备用房。

2、立面

立面风格定位以简洁、明快和未来感为主题,颜色以暖色为基调,以白色相点缀。

裙房沿街界片以弧形白透玻璃墙与暖色相结合,交融室内外景观,并以小窗洞及百叶窗活泼整个建筑体。

主楼外墙材料以暖色高级涂料与白玻璃相结合形成简洁明朗的主立面。

屋顶为与裙房及周边环境建筑物相协调相呼应的优美曲线,并在顶上设置太阳能装备,借助高技术的力量,为富有朝气的企业集团如波涛一样滚滚向前。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总用地面积:

4028m2

2)总建筑面积:

7798m2

其中:

地下室面积:

620m2

3)容积率:

1.93

4)建筑占地面积:

1283m2

5)建筑密度:

31.8%

6)绿化面积:

1425m2

7)绿化率:

35.4%

8)汽车停车泊位:

17个

9)建筑高度:

40.4米

五、结构说明

本工程主楼(办公用房)为九层,裙房(沿街商业用房)三层。

根据有关抗震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1、设计依据:

本工程所涉及的规范、规程: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9)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5)浙江省软土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1-90)

2、设计要求

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屋顶水箱用C30密实混凝土浇捣,抗渗等级为S6。

2)主要楼面活载:

(标准值)

商场:

3.5KN/m2

会议室、办公室:

2.0KN/m2

3)墙体

一砖厚多孔粘土砖隔墙4.4KN/m2

半砖厚多孔粘土砖隔墙2.9KN/m2

4)风载:

基本风压0.4KN/m2

3、结构选型:

在确保建筑结构体系合理的同时,考虑大开间灵活分隔,采用框架结构。

楼屋面为全现浇梁板结构,楼面、屋面板厚一般为120。

主入口的顶为一大型玻璃穹顶,既美观,又满足采光要求,同时也减轻结构自重。

4、基础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荷载,拟用桩基,具体待地基勘探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予以确定。

主楼和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待主楼结顶后,再连成整体,不再设沉降缝。

六、给排水设计说明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2、设计范围

本工程建筑红线内的给排水设计。

3、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考虑从建筑物北面东信大道上城市供水管引入一条DN150的给水管,在大楼室外连成环管。

2)需水量

用水量估算表

用水项目

用水规模

用水标准

最大小时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

生活用水

700人

40升/人

6m3/时

28m3/日

冷却塔补水

8m3/h

12m3/时

192m3/日

不可预见水量

10%

22m3/日

合计

18m3/时

242m3/日

最高日用水量取240m3,最大小时流量18m3/h。

3)供水方式:

本工程考虑建筑二层及以下各层用水点采用城市供水管直接供水,二层以上各层用水点采用贮水池——变频加压系统供水方式。

4、开水系统:

本工程考虑在设有办公室的各层均设置电开水炉,供本层用开水。

5、消防给水系统

1)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20升/秒2小时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升/秒3小时

自喷用水量30升/秒1小时

2)室外消防用水量由布置于建筑物周围的室外消火栓供给。

3)在地下室设水泵房和450m3水池(消防水池324m3,生活水池126m3,生活、消防共用)各一座。

6、排水系统

室内外采用雨、废、污分流制,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入废水管,室外雨、废水经汇总后接入市政排水管网。

最高日废水排水量25m3。

雨水管设计采用杭州暴雨强度公式:

q=3360.04(1+0.639)lgTΣ/(t+11.945)0.825(l/s·

ha)

重现期一年。

七、电气设计说明

1、电力设计

1)设计依据:

a.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b.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15-95)

c.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d.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专业条件。

2)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科研中心及商业用房等。

电力设计包括大楼内的动力、照明、防雷及接地设计。

供电电源外线由电力部门负责,需引入二回10KV电缆。

3)负荷计算:

负荷等级属于二级,用电电压为380/220伏三相五线制,由10/0.4KV变压器供电。

负荷计算详附表:

总计算负荷为625千瓦。

负荷计算表

负荷名称

计算负荷kw

备注

科研照明

250

空调

300

水泵等

100

电梯

30

商业用房

150

830

乘同时系数后

625KW

700KVA

采用变压器

400KVA

4)供电设计:

高压电源,采用二路10KV电源供电引入,在科研中心地下室设一变电所,建筑面积约80m2,设立2×

400KVA10/0.4变压器。

高压柜选用SM6型环网柜,变压器选用SC9型干式变压器,低压配电柜选用抽出型。

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设置无功补偿到功率因数在0.9以上。

两变压器,低压侧联络,以便调配。

5)配电设计:

本楼设有强电井和弱电井作为竖向配电的通道。

低压380/220V配电电源引自低配屏各出线回路,配电系统为树干、放射混合形式。

电气设备一般采用断路器保护,小容量设备直接启动,大容量设备采用软启动装置启动。

消防设备、电梯、生活水泵等一、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配电,一用一备,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

大楼照明配电干线采用母干线,在强电井设两条母干线,分别引自两台变压器的两个回路。

空调机均单独配电,风机盘管系统采用树干式配电。

室外泛光照明配电从一层引出。

各主要通道、楼梯口、大厅、地下车库及大面积公共场所,均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

办公楼、大厅采用高效荧光灯和节能灯照明。

照度一般以150~300LX计。

商业用房由变电所引去两回路供电。

6)防雷接地:

本大楼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大楼屋顶设有避雷网防直击雷。

采用大楼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柱中结构主筋焊接作引下线,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电气保护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与防雷接地共用同一接地体。

弱电系统工作接地体单独设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消防报警

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b.有关专业的设计条件。

2)消控中心:

科研中心设有消控中心,与楼宇自控、保安监控设在同一房间,面积约50m2。

3)系统构成:

消控中心设地址码总线制中央报警控制系统一套,包括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消防对讲、消防广播、CRT图形现示等。

大楼各处设置烟感、温感、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等火灾报警装置,通过控制总线与中央报警系统连接,从而实现对火灾的探测报警。

大楼各处设置消防对讲电话及消防广播,通过控制总线与中央报警系统连接,从而能及时报告火灾情况及指挥人员疏散。

4)联动控制:

消火栓泵、喷淋泵、送、排风机、防火卷帘及电梯等,皆设有联动控制。

在消控中心可以控制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3、弱电设计

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CECS1997)。

b.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c.安全工程程序要求规范(GA/T75-94)

智能化弱电设计范围,包括

a.综合布线系统(PDS)(包括电话)

b.楼宇自控系统(BA)

c.有线电视系统(TV)

d.保安及监控系统

e.水、电、空调三表远程自动计量抄表系统。

本设计仅提出功能要求,由专业公司负责设计实施。

3)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主要包括数据和语音传输两部分,语音系统包括电话。

楼内设有设备间,以便集中管理,设备房设于科研中心内。

电话从市网引入800对中继线,楼内设有总机。

信息点数办公间以10m2设2个计,大厅以40m2设2个计,其他适当考虑。

在相应位置设置门禁装置数据点。

综合布线采用线槽敷设,由线槽敷设至各用户接线盒。

4)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是为楼宇设备管理服务的,针对大楼内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送配电系统、电梯控制、防盗监控、照明等设备提供自动控制管理。

本系统管线单独铺设,不与综合布线合用。

楼宇自控中心集中设在科研中心的消控中心内。

5)有线电视系统:

电视线缆采用专用射频电缆沿线槽或穿管铺设。

电视系统与市网联网,接受各种电视信号。

6、保安监控:

保安监控主要是闭路摄像监控、安全防盗、门禁控制等,针对公共场所:

含大厅、电梯、重要出入口等场所进行保安监控。

闭路摄像监控、安全防盗设备,统一由控制中心供电并提供后备电源,控制中心集中设在消控中心内,控制管线沿线槽或穿管铺设。

7、空调、供水、供电远程自动计量抄表系统:

空调、供水、供电远程自动计量采用统一计费,终端设在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的自动计量、抄表计算机工作设有操作平台,配置专用计量软件,处理各种前端数据,作各种报表处理。

八.空调设计说明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资料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锅炉房设计规范

5)地下汽车库设计规范

6)国家及地区有关部门颁布的设计规范

7)室外计算参数

大气压力:

冬季:

1020.9kpa

夏季:

1000.5kpa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采暖:

-1℃

冬季空气调节:

-4℃

冬季通风:

3℃

夏季空气调节:

34℃

夏季通风:

32℃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2℃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最冷月月平均:

75%

最热月月平均:

83%

8)室内计算参数:

房间名称

夏季

冬季

新风量

m3/h·

室温℃

湿度%

门厅

25~27

60~70

18~20

-

20

多功能厅

24~26

50~60

20~22

办公

<

40

25

公共设施

23~26

3、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为科研大楼及沿街商业用房的中央空调设计,冷冻机房工艺设计,防排烟设计,通风设计。

4、空调设计

1)冷热负荷由建筑平面设计及使用功能计算所得,空调计算夏季总冷负荷为840KW,冬季总热负荷为546KW,夏季冷源由设在地下室冷冻机房的冷冻机组提供,选用2台卧式螺杆冷水机组,冷冻供回水温度为7℃、12℃,冬季空调热源由设在地下室锅炉房的常压燃油锅炉提供,选用1t/h的常压热水炉。

2)系统分区

考虑到管理方便及节约能源的原则,将系统划分为:

a.主楼办公部分: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b.大厅、休息厅、内庭及顶层多功能大厅、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

c.消控中心、电梯机房采用风机筋盘与分体式空调相结合方式。

5、通风系统

1)办公及多功能大厅设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为新风量的80%。

2)厕所设机械排风,废气由竖井至顶楼排出,排风量按3~5次计。

6、防排烟系统

a.疏散楼梯间,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并保持前室正压30pa,楼梯间正压40pa。

b.超过20m的内走道设竖向机械排烟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