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7555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

《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十八宿旁通历Word下载.doc

今撰略《二十八宿经》,为十二月三十日相配,则行旁通示人,算配本星,即视知衰盛。

)令风旁通撰略,并为要诀,教以志人,故因上圣所出旁通记也。

《金锁流珠引》卷二十一,《道藏》第20册,第451页。

从这段文字说明来看,“二十八宿旁通历”出自《二十八宿经》,托名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5年)太上老君下降终南山,令李淳风所撰,其目的“为十二月三十日相配,则行旁通示人,算配本星,即视知衰盛”。

“二十八宿旁通历”是否为李淳风所撰,难以确考,很可能是唐宋间道门中人所制作,后托名李淳风。

关于“二十八宿旁通历”的性质,学术界尚无定论。

有学者称之为“与官方历法不同的‘太阳历’”祝亚平:

《道家文化与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第138页。

,也有称“恒星月历”,今人李志超先生认为“此历以天文星象注日,从而成为一种‘天文历’,这对普及天文知识非常有利。

”将道教这一历法略作改进设计,就可成为一种方便人们记忆天文学内容的“天文教育历表”参见《旁通历——天文教育历》,李志超著《国学薪火——科学文化学与自然哲学论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第197~202页。

关于道教“二十八宿旁通历”的来源和性质,目前还需要在史料考证和具体天文思想内容两个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笔者以为,从道教天文思想的角度分析,关于“二十八宿旁通历”我们目前至少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首先,应当承认“二十八宿旁通历”符合历法的基本概念,是道门自创的一种历法。

所谓的历法,用一种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根据天文的客观规律,按照某种人为的规定,把“年”、“月”、“日”三者合理的编排起来,以便人们据此安排各种活动。

“二十八宿旁通历”以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三十日,以二十八宿星名作为记日符号单位,依次排出一年360天所对应的二十八宿星名,道教称之为“本生宿”。

如正月一日到三十日的二十八宿星名依次为:

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角、元、氐、房、心、尾、箕、斗、女、虚、危、室、壁、奎;

二月一日到三十日的二十八宿星名依次为:

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角、亢、氐、房、心、尾、箕、斗、女、虚、危、室、壁、奎、娄、胃;

三月一日到三十日的二十八宿星名依次为:

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角、亢、氐、房、心、尾、箕、斗、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

其余四月至十二月每日也都有相应的二十八宿星相配。

道士根据这一固定的历表,就可以方便查阅一年之中某月某日相配的二十八宿星,得知其“本身属宿”,从而推算自己的衰盛运程,以便据此安排修行活动。

其次,“二十八宿旁通历”带有鲜明的道教色彩,道门制作这一历法其目的是为了“仰视命星明暗,扶衰度厄”:

太上老君曰:

夫修长生人得知本生宿(注云:

本生宿是生日所配者是也。

游宿者,生命所属生地宿也。

假如本生星正当位,是游宿,犯本宿甚恶,有灾,甚凶,游宿较轻。

此二事,尽须思候之。

明则身无灾,暗则身有灾厄疾病,须早向前依符法启谢之,即得消灭疾厄,度达衰厄之事。

)所在之处。

每至本命日,夜晴明即夜非人行时潜看明净者吉,暗动者有灾,不见者大厄至。

即以摄地纪飞天纲各三遍,散为禹步,转天关,指有衰厄人鬼之乡(注云:

夫人所生皆有灾厄之地。

假如金命人长生在巳,沐浴在午,……五命总有灾厄之乡,不论见宿不见,但有衰即为之耳。

)即以自消灭。

常一月三度为之,即星明朗身,则无忧厄,灾害自消灭。

夫学志道之人,皆须先明此法,乃可活得真身。

若不明衰厄之事,致病而死。

道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本命宿星,即自己生日所配的二十八宿星,故称“本生宿”。

道人通过查阅“二十八宿旁通历”就可以得知自己的本生宿,再观测当日的宿星明暗,推测自己的盛衰运,采取相应的符NFDB3法术,就可以消灭疾厄、度过衰厄。

复次,“二十八宿旁通历”还暗涵有不同于传统历法的新思想。

为了便于叙述,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将在下节展开讨论。

因此,道门制作“二十八宿旁通历”与一般的历法是有区别的,“行旁通示人,算配本星,即视知衰盛”,故名“旁通历”。

李志超先生的“旁通历——太阳教育历”的观点,给笔者很大的启示。

“二十八宿旁通历”用二十八宿注日,十分方便人们学习天文知识,这里蕴涵了道教重视天文研习,借助历表普及天文知识,将历法与天文教育相结合的可贵思想。

“这种新太阳历方案与已有诸家方案不同之处就是运用中国的二十八宿把新历充实了天文学内容。

这些天文内容虽然非常粗糙简单,但对于少年儿童则恰如其分。

历表的鲜明规则性,二十八字宿名的可背诵性,有如‘小九九’,必会吸引童蒙求知的好奇之心。

所以这个历法非常有利于儿童的科学教育。

”参见《旁通历——天文教育历》,李志超著《国学薪火——科学文化学与自然哲学论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第201页。

用二十八星宿注日,与丹元子步天歌采用歌诀形式记载星官的名称、星数和位置的做法十分类似,在传播普及天文知识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二十八宿旁通历”还蕴涵某些“太阳历”的历法思想。

历史上出现的历法相当多,历法的具体形式繁多,但基本上可区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类型。

阳历亦称太阳历,它是以太阳的周年运动做为制历的天文根据,采用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与月亮的运行没有关系,故亦称太阳历。

回归年是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所需的时间,即四季更迭的周期,一回归年等于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叫太阳年。

阳历就把它作为“历年”的标准。

古埃及历、古玛雅历和现行各国通用的公历都属于太阳历。

阳历为了调整历法年与回归年之间的误差,一般要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来解决。

阴历是以月亮的运行为天文根据,采用朔望月做为基本周期,与太阳视运动没有任何关系,故亦称太阴历。

朔望月是月亮连续两次呈现同样的月相所经历的时间,也是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1朔望月等于29天12小时44分28秒。

阴历把朔望月作为“历月”的标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

现阿拉伯国家通行的一种“伊斯兰历”,即属于阴历。

该历由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所创立,它规定单月为30天,双月为29天,平均每个历月为295天,一年为12个月,共354天。

12个朔望月实际上约为3543671天,为了使月初和新年都在娥眉月出现的那天开始,伊斯兰历采用置闰的办法,每30年为一周期,共加11个闰日,在30年循环周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为闰年,闰年在12月底增加1日,共355天。

伊斯兰历年比公历约少11天,因而元旦日逐年提早,寒暑日期变化无常,约33年循环一周。

伊斯兰历的起始历元定在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那一天,即儒略历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五)。

伊斯兰历对昼夜的计算亦与公历不同,公历以子夜零时为一日之始,而伊斯兰历是以日落之时为一天的开始,即由夜晚到白天再至日落为一天,比公历要早6小时左右。

阴历不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制定了一种所谓的阴阳合历新历法。

阴阳合历,是以太阳和月亮两者的运行作为历法的天文根据,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把回归年、朔望月并列作为制历的基本周期。

为了协调回归年、朔望月两个周期之间的关系,需要增加闰月。

我国传统的夏历(也叫农历、阴历)、古巴比伦历、古希腊历皆属于阴阳合历。

我国的农历跟阴历一样,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为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同时又用增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

因此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至于闰哪一个月,这就需要考虑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能很好地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

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规律来确定的,而与月亮的运动没有关系,所以节气实际上属于阳历范畴。

现存《道藏》本“二十八宿旁通历”,其制历思想方法是将一年恒定设置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日,不置闰月,不用月亮运行的朔望周期来定月。

不难看出,其制历思想带有明显的太阳历性质。

对官方历法思想的贡献

(1)

道门中人有根据宗教组织建设和修炼的需要“随天立历”、自行编制历法的传统。

《云笈七》卷二十八云:

“天师以建安元年正月七日出下四治,名备治,合前二十八宿也。

星宿治随天立历,运设教劫。

”《云笈七》卷二十八,《道藏》第22册,第210页。

不仅如此,道教对官方历法思想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其中,隋唐道士积极参与了官方的历法制定工作。

隋统一南北朝之后,于开皇四年正月,正式颁用道士张宾所制开皇历。

《隋书》卷十七《律历志》记载:

时高祖作辅,方行禅代之事,欲以符命曜于天下。

道士张宾,揣知上意,自云玄相,洞晓星历,因盛言有代谢之征。

又称上仪表非人臣相,由是大被知遇……议造新历。

《隋书》卷十七《律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册,第420~421页。

张宾是因为擅长面相和星占之术,盛言杨坚有代谢之征,因而被隋文帝杨坚重用。

占星术主要是以恒星为观察坐标,视彗星、流星、新星的出现,日、月、五星的位置移动,以及星气、云气的变化,推定人事的吉凶祸福。

因此占星术士往往都具备一定的天文历法知识。

所以隋文帝后来又命张宾与仪同刘晖、骠骑将董琳等人“议造新历”。

于是“宾等依何承天法,微加增损,四年二月撰成奏上”。

《隋书》卷十七《律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册,第421页。

隋文帝披览后下昭令“张宾等存心算数,通洽古今……实为精密,宜颁天下,依法施用”,是为开皇历。

随着新历的颁行,在刘晖的推荐下,张宾升迁为太史令。

张宾的开皇历只是将南朝何承天所造的元嘉历略加增减而成,并无多大创新。

而且开皇历本身还存在一些缺点。

开皇历颁行后,就遭到当时刘孝孙和刘焯等人的批评,指出其主要缺点是不用破章法,不考虑岁差,不知用定朔,不会计算上元积年而立五星别元等。

所以张宾的开皇历只施用了十三年,不久就被张胄玄的大业历所取代。

相形之下,唐代傅仁均的戊寅历和李淳风的麟德历则较为先进,其中包含有不少历法新思想。

据《新唐书》卷二十五《历志》记载,“唐始终二百九十余年,而历八改,初曰戊寅元历”。

《新唐书》卷二十五《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册,第534页。

戊寅元历即东都道士傅仁均所造新历戊寅历。

“高祖受禅,将治新历。

东都道士傅仁均善推步之学。

太史令瘐俭、丞傅奕荐之。

诏仁均与俭等参议,合受命岁名为戊寅元历。

乃列其大要,可考验者有七”《新唐书》卷二十五《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册,第534页。

傅仁均在太史令瘐俭、丞傅奕推荐下,受命造新历。

由于高祖受命岁即武德元年的干支为戊寅,因此这一新历取名为戊寅元历或戊寅历。

戊寅历在历法思想上有创新,它指出:

“月有三大、三小,则日蚀常在朔,月蚀常在望……立迟疾定朔,则月行晦不东见,朔不西眺。

”《新唐书》卷二十五《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册,第534页。

这表明戊寅历在我国历法史上首次正式使用定朔法,这是我国官方历书用定朔思想来编排历谱的开始。

以前我国古历法,都用平朔法,或叫经朔法。

它是按日、月的平均视运动来计算朔望的方法,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轮流交换,有时配上两个连大月,使几年或几十年的平均得每月的平均朔望月约为295306日。

由于日月运动的不均匀,采用这种平朔法,就会发生历面日期和月相盈亏不相一致。

早在南北朝时,刘宋何承天就意识到日食发生在晦日或初二,月食发生在望的前后,很不合理。

所以何承天曾主张用定朔法,即计算太阳月球的真位置,从它们的关系来确定朔日及月的大小。

采用这一方法,则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日,月食一定发生在望日。

由于当时何承天还不知道太阳运行有盈缩,所以何承天只考虑到月亮视运动不均匀性的问题,其定朔思想还不完善。

加之他的主张当时遭到守旧派的顽强反对,未能实行。

所以傅仁均所造的戊寅历首次采用定朔法,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史上的一次思想大改革,对后世历法的制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因此载誉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