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7734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层住宅钢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低碳钢热扎圆盘条》

GB/T701-97

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2001

9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图集

03G101-104SG330

04G101-3

12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GB04G103

13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2003

14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

GB04G362

2.工程概况

2.1总体工程概况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39995万m2

地上建筑面积

33307万m2

层数

地下室

2层

地上

30层

层高

10.5m

1层

4.8m

2-4层

4.5m

5层

5.7m

6~30层

2.9m

基底标高

-12.30m局部-13.50m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筏板基础

主体结构形式

框支剪力墙

地下防水

自防水基础底板C35/P8,基层做SBC-120--400g/㎡厚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外墙C45/P8;

3厚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基础底板厚度

主楼900mm,局部1500mm,附楼400mm

钢筋类别

一级钢

Ø

6,Ø

8,

二级钢

Φ12,Φ14,Φ16,Φ18,Φ20,Φ25

三级钢

8,10,12,14,16,

18,2022,25,28

钢筋连接形式

直螺纹

筏板、基础梁≥25钢筋水平、柱≥25纵向筋

电渣压力焊

·

16-22竖向钢筋

2.2钢筋工程概况

2.2.1底板钢筋

本工程筏板底板厚为900mm,电梯井局部厚度为1500mm,筏板底筋为通长25@200,面筋为通长25@200,角部附加筋(底筋)725放射钢筋。

2.2.2墙体钢筋表2-3

墙体部位

竖向分布筋

水平分布筋

墙体S拉筋梅花形布置

内墙

外墙

外墙

Q1、3:

14@200、150

Q2、4:

12@150、200

LKQ1:

外20@150

内16@150

LKQ2:

外22@150

内18@150

FGQ1:

16@150

FGQ2:

14@150

FGQ3:

12@150

内:

20@200

外:

18@200

附加筋:

25@200

外18@150

内14@150

16@200

内墙:

8@300、450

外墙:

6@400、450

6@400

一层~八层

14@100、

8@100

φ8@400×

400

七层~屋顶

12@200、14@100

8@200

φ8@600×

600

2.2.3柱、暗柱配筋

主筋:

12,14,16,18,20;

箍筋:

10@100、12@100、Ø

8@100,

2.2.4梁钢筋

12,14,16,18,2022,25,28;

8@100、8@100/200、10@150/200,12@150/200

2.2.5钢筋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厚度表2-4

部位

钢筋保护层厚度(mm)

基础

板底40、板顶40

地下室外墙外侧

40

地下室其他墙

25

地上各层剪力墙

15

地上各层

地下一层

35

注:

1.当钢筋直径大于上表所注保护层厚度时,保护层厚度应按钢筋直径采用。

2.板保护层垫块采用水泥砂浆预制块或者大理石垫块。

3.剪力墙保护层采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垫块。

2.2.6焊接材料

表2-5

焊接方法

钢号

焊接材料

手工电弧焊

Q235-B

焊接:

E4313型

焊剂与焊丝:

F4A0-H08A

3.施工安排

3.1钢筋加工场地安排

钢筋加工全部在现场进行,加工场地按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布置.

3.2钢筋连接

3.2.1筏板25钢筋:

采用滚轧直螺纹。

3.2.2竖向钢筋16~25:

采用电渣压力焊。

3.2.314以下(包括Φ14)钢筋:

采用搭接。

3.3钢筋保护层垫块

3.3.1、基础底板钢筋

基础底板底钢筋垫块采用大理石,间距800mm,底板侧面采用水泥砂浆垫块,间距1000mm,梅花形布置。

3.3.2、墙、柱钢筋

采用砂浆垫块或塑料成品垫块,间距1000mm,呈梅花形布置。

3.3.3、顶板钢筋

采用砂浆垫块,间距1000mm呈梅花形布置。

3.3.4、为保证不同部位垫块厚度,由施工员根据图纸需要安排制作计划,成品料分类堆放并作标识,严禁混用错用。

3.4钢筋层间支撑

3.4.1、基础底板钢筋

3.4.1.1、本工程主楼基础底板厚900mm,钢筋为25双层双向;

副楼基础底板厚400mm,钢筋为14双层双向。

考虑结构安全性和便于施工的综合因素,采用与底配筋相同直径的钢筋制作马凳作为双层钢筋间的支撑,纵横间距1m,呈梅花形布置。

马凳筋做法如下:

基础底板马凳筋做法

3.4.1.2、电梯井局部厚度1500mm,横梁采用25钢筋,间距1.5m。

横梁与横梁垂直的25钢筋共同承担上部操作平台的全部施工荷载,横梁与立柱焊接连接。

3.4.1.3、基础底板沿纵横方向增设连续斜撑,斜撑间距约4.5m,属于构造措施,增强底板的整体稳定性,斜撑采用25钢筋,具体见附图。

3.4.2、顶板双层双向钢筋及板负筋

采用独立钢筋支撑马凳,布置间距为14@1000,具体形状、尺寸见下图:

3.5施工组织

本工程每个单体楼做为1个流水施工段,分别组织三个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

11#~13#楼、14#~15#楼、16#~17#楼。

每个施工队按2、3个流水施工段分别进行施工。

3.6劳动力组织

表3-1

工种

人数(每个施工队×

3=总人数)

备注

钢筋制作

20×

3=60

技术四级以上

钢筋绑扎

30×

3=90

力工

10×

3=30

合计

60×

3=180

4.施工准备

4.1机具准备

机具种类

单位

数量

切断机

3=6

弯曲机

钢筋调直机

滚轧直螺纹设备

3=12

无齿锯

电焊机

钢筋全部采用现场加工,加工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2技术准备

4.2.1审图

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的情况)、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遇到图纸上的问题提前与设计联系解决。

4.2.2配筋

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

配筋单要经过技术部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

钢筋配料时,要计入钢筋弯曲及弯钩对其长度的影响,了解有关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表面4-2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表4-2

30°

45°

60°

90°

135°

0.35d

0.5d

0.85d

2d

2.5d

4.2.3技术交底

班组在进行作业之前必须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交底要根据施工部位的不同,施工侧重点的转换进行,交底时应注意季节性特点及可操作性。

根据设计对照配料单分清钢筋的规格、成型简图、尺寸、配料及组合;

对加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做出合格的标准样品示范,按样品下料制作。

4.3材料准备

4.3.1一般规定

钢筋选用:

(1)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2)进场钢筋须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应堆放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砖砌墩台上。

并根据规格、长度挂好标识牌。

4.3.2原材料试验

(1)原材料进场后按批进行检查、验收。

(2)进场钢筋每种规格60t取试件一组,不足60t按一组计。

(3)钢筋物理试验必试项目:

弯曲试验、拉伸试验。

(4)每一组试件数量(表4-3).

表4-3

钢筋种类

试件数量(个)

拉伸试验

弯曲试验

热轧带肋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

低碳钢热轧盘条

4.3.3材料要求

(1)钢筋采用8-10#火烧丝进行绑扎,火烧丝规格根据钢筋规格确定。

(2)保护层垫块:

墙、柱、楼板均采用砂浆垫块、大理石垫块或塑料成品垫块。

5.施工方法

5.1钢筋加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5.1.1钢筋调直

钢筋调直时,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钢筋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5.1.2钢筋下料

(1)下料原则:

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配料;

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2)钢筋切断时应核对配料单,并进行钢筋试弯,检查料表尺寸与实际成型的尺寸是否相符,无误后方可大量切断成型。

(3)在工作台设置控制下料长度的限位挡板,精确控制钢筋的下料长度。

(4)钢筋切断时,钢筋和切断机刀口要成垂线,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

5.1.3钢筋弯曲成型

(1)本工程中部分钢筋箍筋形状复杂,尤其是角柱钢筋,形状不规则,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如弯起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在钢筋上标示出各弯曲点位置,同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

2)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应增加0.5d。

3)弯曲点标注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以从钢筋的一端开始划线,但要注意校核各弯曲段的定型尺寸。

(2)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是钢筋直径的2.5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同时,为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宜做成可变挡架或固定挡架(加角钢调整)。

(3)箍筋成型时,应先做样品。

弯钩要求:

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为10d,且两端弯钩成等号平行,长度误差不得超过5mm。

5.1.4钢筋加工质量要求

⑴钢筋拉直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⑵钢筋切断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

⑶钢筋弯曲成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⑷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表5-1)表5-1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测量法

梁主筋Ⅱ级钢下料长度

±

尺检

成型长度

180°

弯钩平直段长度

箍筋135°

平直段长度

弯折平直段长度

20

墙板钢筋长度

柱主筋长度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的净尺寸

⑸成型好的钢筋按平面布置图的指定地点堆放,防止锈蚀和污染。

挂上标牌,并标注尺寸、型号、规格、形状、使用部位、数量、制作人等,自检合格后报质量员验收。

5.2钢筋连接

5.2.1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工艺

5.2.1.1施工要求

A、采用Ⅰ级接头。

B、位于同一连接区段范围(其长度应取35d)Ⅰ级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C、接头应避开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基础底板接头区域尽量避开受力区,当因特殊原因而无法避开时,必须采用Ⅰ级接头。

5.2.1.2施工工艺

钢筋切割→剥肋滚轧螺纹→丝头检验→保护帽→现场丝接

5.2.1.3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工艺流程:

A、钢筋下料:

钢筋端头必须平直,不得有马蹄形或弯曲现象,如有必须用无齿锯切掉。

B、钢筋丝头加工:

在专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设备上按设计的螺距、进刀长度等参数滚轧出钢筋。

C、钢筋连接:

用扳手将钢筋与直螺纹套筒拧紧。

5.2.1.4剥肋滚轧丝头质量控制

A、外观及外形质量

钢筋丝头螺纹应饱满,在规定的螺纹有效长度内,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长的不完整扣。

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钢筋丝头长度误差±

2P,当有争议时可辅以测量。

B、加工的钢筋丝头应逐个自检,出现不合格丝头时应切去重新加工。

C、自检合格的接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加工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验10%,当合格率小于95%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丝头进行逐个检查。

5.2.1.5正确连接钢筋

A、密封盖保护帽回收。

B、丝头及套筒保持干净。

C、钢筋与套筒规格一致。

D、用扳手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E、直螺纹用的钢筋下料时,必须用无齿锯切割,其端头截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能有翘曲,以影响加工质量。

F、直螺纹的牙形和螺距必须与套筒一致,且用与其配套的牙型规检测合格。

5.2.1.6质量要求:

1)外观质量要求。

a.牙形饱满。

b.外形尺寸包括螺纹直径及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2)套筒

a.表面无裂纹和其它缺陷。

b.外形尺寸包括套筒内螺纹直径及套筒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c.套筒二端应加塑料保护塞。

3)接头

a.接头拼接时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b.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另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4)接头的施工现场检验

a.技术提供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交有效的检验报告。

b.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试验,工艺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除均应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外,尚应大于、等于0.95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ƒost。

计算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面积。

c.现场检验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d.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e.对接头的每一个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1组(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当3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结果均符合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为合格。

如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应再取2组(6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中如仍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合格,则该验收批为不合格。

f.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其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g.丝头加工现场检验

a)丝头加工现场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检验要求见下表:

丝头质量检验要求

检验项目

量具名称

检验要求

外观质量

目测

牙形饱满

外形尺寸

卡尺或专用量具

丝头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标准型接头的丝头长度公差为+1p

螺纹大径

光面轴用量规

通端量规应能通过螺纹的大径,而止端量规则不应通过螺纹大径

螺纹中径及小径

通端螺纹环规

能顺利旋入螺纹并达到旋合长度

止端螺纹环规

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

b)组批、抽样方法及结果判定

加工工人应逐个目测检查丝头的加工质量,每加工10个丝头应用环规检查一次,应剔除不合格丝头。

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钢筋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按上表方法进行钢筋丝头质量检验;

当合格率小于95%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钢筋丝头逐个进行检验,并切去不合格丝头,重新加工螺纹。

丝头检验合格后,应用塑料帽或连接套筒保护。

5)套筒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与要求见下表及图

无裂纹或其他肉眼可见缺陷

游标卡尺或专用量具

长度及外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螺纹小径

光面塞规

通端量规应能通过螺纹的小径,而止端量规则不应通过螺纹小径

螺纹中径及大径

通端螺纹塞规

能顺利旋入连接套筒两端并达到旋合长度

止端螺纹塞规

塞规不能通过套筒内螺纹,但允许从套筒两端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

5.2.2电渣压力焊工艺

5.2.2.1施工准备

(1)材料、机具:

1)焊剂:

焊剂的性能应符合GB5239的规定,焊剂的型号为HJ401,焊剂存放应干燥,防止受潮。

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

2)机具:

自动电渣压力焊设备。

(2)作业条件:

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合格证。

2)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部门的验收,焊接夹具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3)电源应符合要求,电压下降不得大于5%。

4)操作场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具备安全措施。

5.2.2.2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夹具和钢筋→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2)焊前准备:

1)钢筋端头制备:

钢筋安装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理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切除。

2)安装焊接夹具,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下钢筋的适当位置,同时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掩埋深度。

(3)施焊要点:

1)闭合回路、引弧:

通过操作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电弧过程:

引燃电弧后,控制电压,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的钢筋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3)电渣过程:

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挤压断电:

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溶化金属,同时切断电源。

5)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质量检查:

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过程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焊包不饱满等焊接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切除接头时,应切除热影响区的钢筋,即离焊缝中心约为1.1倍钢筋直径的长度范围的部分应切除。

(4)钢筋端头制备;

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区段内)钢筋表面上的锈班、油污、杂物等,应清理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小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

选择焊接参数:

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

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延长约10%。

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

钢筋直径(㎜)

焊接电流(A)

焊接电压(V)

焊接通电时间(S)

电压过程U1—1

电渣过程U2—2

电弧过程t1

电渣过程t2

400~450

40~45

22~27

21

22

350~400

18

300~350

17

250~300

5.2.2.3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

观察或尺量检查。

(3)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样式:

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实验。

一般建筑物中,以300个同钢筋级别接头作为一批。

一般项目: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包较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表面4㎜。

(2)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

(3)接头处的弯折角大于40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目测或尺量。

5.3绑扎安装及质量要求

(1)本工程钢筋绑扎及节点做法必须满足03G329

(一)、03G101-1及规范要求。

(2)钢筋工程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

(3)绑扎框架梁时必须注意与柱的交叉就位顺序。

(4)板负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