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46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铜仁地区学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

8.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2v正(NH3)=3v正(H2O)

9.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然澄清;

若将BaCl2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一只试管加稀HNO3,另一只加NaOH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产生。

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SO2是酸性氧化物、SO2具有还原性

B.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是同种物质

C.BaCl2既能跟强酸、又能跟强碱反应,具有两性

D.升高pH时,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

10.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漂白剂的是

A.SO2B.Ca(ClO)2C.NaClOD.H2SO4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相同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糖类物质均可直接食用并能被人体吸收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NaOH溶液鉴别MgCl2和AlCl3B.可以用溴水鉴别甲烷和乙烯

C.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和乙醇D.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少量的Br2

13.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F、HClB.NaOH、NaHS

C.MgCl2、Na2O2D.CaO、Mg(OH)2

14.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修正液中往往含有某种易挥发的有毒溶剂,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这种溶剂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乙醇B.二氯乙烯C.乙酸D.水

15.甲、乙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或微粒,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物质或微粒能满足下列相互转化关系:

A.若乙为无色无味气体,则甲可能是CO32-

B.若甲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甲、乙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若甲、乙均为离子,甲、乙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甲有可能是AlO2-,也有可能是Al(OH)3

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B.反应②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B是一种芳香烃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产物溴苯是比水重的无色液体

D.反应④为加成反应,若H2足量则产物D为环己烷

17.下列结论错误的是①微粒半径:

K+>

Al3+>

S2->

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

HF>

HCl>

H2S>

PH3>

SiH4③离子的还原性:

Cl->

Br->

I-④氧化性:

Cl2>

S⑤酸性:

H2SO4>

H3PO4>

H2CO3>

HClO⑥非金属性:

O>

N>

P>

Si⑦金属性:

Mg<

Ca<

K

A.只有①B.①③C.②④⑤⑥⑦D.①③⑤

1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B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C

向盛有Na2CO3固体的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已水解

A.AB.BC.CD.D

19.(6分)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

是()

20.(6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

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

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

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D.鉴别己烯和苯:

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T℃时,将3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反应:

3A(g)+B(g)

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

请填写下列空白:

(1)x=________。

(2)用B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mol/(L·

min),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该温度下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有机物M(分子式:

C6H4S4)是隐形飞机上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其组成元素,并探究其分子结构进行了下列实验:

(1)验证组成元素

将少量样品放入燃烧管A中,通入足量O2,用电炉加热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余下装置。

(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

①写出A中样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目的是验证有机物中含氢元素,则B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③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OH溶液 b.品红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d.饱和石灰水

④能证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⑤装置Ⅰ、Ⅱ不能互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⑥燃烧管中放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指出装置F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有机物M的分子结构高度对称,氢原子的环境都相同。

将2.04g该有机物加入溴的CCl4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褪色,并消耗了0.03molBr2。

⑧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式)。

⑨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是E的邻族元素;

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且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

甲、乙、丙、丁是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其中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物质组成

化合物中各元素

原子个数比

A和C

1:

1

B和A

4

D和E

3

B和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D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甲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BC2、BC和乙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重mg,则BC2与乙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

(5)有200mLMgCl2和丙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

L-1,c(Cl-)=1.3mol·

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

L-1NaOH溶液的体积是:

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请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均用具体化学用语回答)

2

(1)元素⑤⑥⑦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__________;

②在元素周期表位置________;

③的简单氢化物和⑧的氢化物混合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__________。

(2)⑤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①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4)④、⑧、⑩的氢化物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5)由②和①组成最简单物质与O2和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D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2gD2O为0.1mol,一个D2O分子中含10个中子,故0.1mol含中子数为NA,选项A正确;

B.1mol苯乙烯(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个数为NA,选项B不正确;

C.一个羟基中含有9个电子,故0.5mol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4.5NA,选项C正确;

D.乙烯和丙烯(C3H6)的最简式为CH2,28g乙烯和丙烯(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

NA=2NA,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B

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则X的化合价为+6,在氢化物中,X显负价,按8电子稳定性原则,应为-2价。

A.HX中,X显-1价,不合题意;

B.H2X中,X显-2价,符合题意;

C.XH3中,X显-3价,不合题意;

D.XH4中,X显-4价,不合题意。

答案为B。

3.A

若试管中是N2与NO2的混和气体,由于N2不能与氧气参加反应,所以试管内不能完全被水充满,其余的则会发生反应:

4NO2+O2+2H2O==4HNO3或4NO+3O2+2H2O==4HNO3;

最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因此A可选,B、C、D不选;

故选A。

4.D

在反应2SO2+O2

2SO3中,有amolSO2和bmolO2参加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cmolSO3生成,所以平衡时该混合气体的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a+b-0.5c)mol,而平衡时二氧化硫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c)mol,所以则SO2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为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5.C

【解析】A、由电子流向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氢氧燃料电池中OH-向负极即向a极移动,A错误;

B、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有化学能、电能和光能,B错误;

C、a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

D、P一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正极,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注意根据图示电子的流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6.A

A.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而草木灰(含K2CO3)水解显碱性,两者若混合施用,则会发生双水解,有一部分铵根离子会转化为氨气跑掉,导致氮肥的肥效降低,A不正确;

B.明矾可做净水剂,B正确;

C.配制氯化铁溶液,为抑制氯化铁发生水解,常将氯化铁先溶于盐酸,C正确;

D.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常将纯碱溶于热水中以提高其去污能力,D正确。

本题选A。

7.B

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根据位置关系,X、Y、Z为第二周期,W为第三周期,设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有a+a+1+a+2+a+3=22,解得a=4,所以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F元素,W为Si元素。

A.X为N元素,Y为O元素,X和Y可形成能N2O、NO、NO2、N2O4、N2O3、N2O5等,多于4种,故A错误;

B.Y为O元素,Z为F元素,YZ2分子式为OF2,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4,其空间构型是V形,故B正确;

C.Z为F元素,W为Si元素,W和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SiF4在常温下是气体,故C错误;

D.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F元素,W为Si元素,它们的最简单氢化物中,只有H2O在常温下为液体,其余为气体,所以H2O的沸点最高,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8.A

【解析】试题分析: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4v正(O2)="

5"

v逆(NO),正确;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NO和消耗NH3均为正反应速率,二者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错误;

D、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3v正(NH3)="

2"

v正(H2O),错误。

考点:

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9.C

根据SO2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分析判断。

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是弱酸,故SO2通入BaCl2溶液不会生成BaSO3和HCl。

SO2通入BaCl2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SO2被稀硝酸氧化为SO42-,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SO2通入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S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

故A、B项正确,C项错误。

H2SO3水溶液中存在两步电离,升高pH时,促进电离,SO32-浓度增大,D项正确。

本题选C。

【点睛】

SO2有较强的还原性,稀硝酸有强氧化性,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0.D

试题分析:

漂白剂有三种:

(1)结合性:

跟有色物质简单结合,如SO2;

(2)具有强氧化性:

利用强氧化性把有色物质氧化,如氯气、次氯酸盐、臭氧、过氧化氢等;

(3)吸附性:

活性炭;

硫酸虽然具有强氧化性但具有脱水性,使有色物质变黑,故D选项错误。

考查漂白剂的漂白的原理。

11.B

【解析】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相同,均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B正确;

C.纤维素不能直接食用并能被人体吸收,C错误;

D.有些油脂能使溴水褪色,例如含有碳碳双键的油脂,D错误,答案选B。

12.C

A.MgCl2和AlCl3溶液分别与NaOH混合的现象为:

白色沉淀、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现象不同,可鉴别,A正确;

B.乙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而甲烷不能,则甲烷和乙烯可以用溴水鉴别,B正确;

C.乙醇和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分离,应该是蒸馏,C错误;

D.氢氧化钠可以和溴单质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的水溶液,和苯不互溶,然后再分液来分离,D正确。

答案选C。

13.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晶体类型的关系。

选项中物质含有的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键为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为非金属性较强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NaF只含有离子键,HCl只含共价键,故A错误;

B.NaOH、NaHS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所以B正确;

C.MgCl2只含有离子键,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

D.CaO含有离子键,Mg(OH)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错误。

14.B

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它们具有挥发性,二氯乙烯就是其中的一种,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A.乙醇可作为有机溶剂,且具有挥发性,但乙醇无毒,A错误;

B.二氯乙烯可作为有机溶剂,且具有挥发性,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B正确;

C.乙酸可作为有机溶剂,且具有挥发性,但乙酸无毒,C错误;

D.水不是有机溶剂,无毒,D错误。

本题考查了有机溶剂的性质,明确物质的毒性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5.C

A、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O2,CO2溶于碱又生成碳酸盐,A正确;

B、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被酸吸收生成铵盐,铵盐和碱反应又生成氨气,B正确;

C、CO32-和酸反应可以生成HCO3-,HCO3-和碱反应又生成CO32-,CO32-和HCO3-可以大量共存,C错误;

D、偏铝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碱反应又生成偏铝酸盐;

氢氧化铝和酸反应生成铝盐,铝盐和碱反应又生成氢氧化铝,所以甲有可能是AlO2-,也有可能是Al(OH)3,D正确;

16.B

A.反应①为氧化反应,苯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选项A正确;

B.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O,不属于芳香烃,选项B不正确;

C.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溴苯是比水重的无色液体,选项C正确;

D.反应④为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若H2足量则产物D为环己烷,选项D正确。

17.B

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条件下,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因此粒子半径是S2->Cl->K+>Al3+,①不正确;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Cl>S>P>Si,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2S>PH3>SiH4,②正确;

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Cl>Br>I>S,所以离子的还原性:

S2->I->Br->Cl-,③不正确;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氧化性:

Cl2>S>Se>Te,④正确;

根据(OH)mROn可知n值越大,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强弱顺序是H2SO4>H3PO4>H2CO3>HClO,⑤正确;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

O>N>P>Si,⑥正确;

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

Be<Mg<Ca<K,⑦正确,答案选B。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8.C

A、Na与水、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2CH3CH2OH→2CH3CH2ONa+H2↑,但Na与乙醇反应平缓,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的氢原子活泼,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催化剂作用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通过酸性的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该酸必须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酸中Cl不是最高价,因此该实验不能比较出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故C符合题意;

D、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先加NaOH溶液,为了中和稀硫酸,以及让溶液为碱性,因此先加NaOH,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水解,故D不符合题意;

非金属性的比较我们一般采用:

①比较与H2反应的难以程度;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置换反应;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⑤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特别注意④,应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是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9.C

【解析】A、溴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应该是

,A错误;

B、氟化镁是离子化合物,应该是

,B错误;

C、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正确,C正确;

D、硫化钠的形成过程为

,D错误,答案选C。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时,首先要判断构成物质的化学键类型,即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其次必须用“→”来连接左右两侧,而不是用“=”连接;

再次箭头的左侧是构成物质元素原子的电子式,而右侧是具体物质的电子式;

最后箭头的两侧也必须满足各种守恒关系。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由于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有电子的得失,因而箭头左侧需要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得失。

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

表示方法同离子化合物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共价键的形成因为没有电子得失,所以不要再画弯箭头。

20.A

A项、新制Cu(OH) 

悬浊液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此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蔗糖水解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没有加碱至碱性,故A错误;

B项、真丝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利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故B正确;

C项、苯分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