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50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Word下载.docx

我校的畜牧兽医专业需要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但培养的要求是更高的,是要培养掌握本专业技术的、能服务地方经济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为了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畜牧兽医行业的一线人才,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实施“工学结合、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和探索,不断修正和补充,实践证明是很有效的。

  二、“工学交替。

岗位轮动”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每个学年用一至二个月的时间,进入养殖企业,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轮换学习实践,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岗位轮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工学交替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不但学习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学习了企业优秀文化,学会做人和做事,对于提高职业素养,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和就业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双方进行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2、学生的“工”和“学”轮换交替进行,三年在校期间学生工作经历的总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学历证书,又获得具有行业准入价值的职业资格证书。

  3、学生在实习时从事的是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并支付薪金。

  4、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认定的,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察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

  5、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学生作为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

  三、实践“工学结合。

岗位轮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工学交替,岗位轮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1、选好校企合作企业,做好实施方案前准备工作

  由于“工学交替、岗位轮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合作企业的场地、实力和管理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经过多方寻找、洽谈,最终,我们选择了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巨东种养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鸿光农牧公司、广西春茂集团作为合作伙伴。

比如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饲料业、养猪业、肉食品加工业为主导,兼营育种的现代大型农牧企业。

这些养殖公司在广西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我们了解行业发展的纽带,在就业渠道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我校与这些企业单位的合作,实际上是和整个行业合作,体现了行业、企业、学校的互动,很好地解决了畜牧兽医专业所需的师资、实习实训基地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组织机构与运行机构的建立

  先由专业所在的科组制订“工学交替、岗位轮动”实施方案,报学校教务科审阅,再报学校领导批准。

学校领导组织教务科、学生科、招生就业办、计财科等部门协助,由以上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组成了考察组,下到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巨东种养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鸿光农牧公司进行了调研考察,与企业多次协商,共同制订学生实习管理条例,建立了实施方案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构。

  3、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畜牧兽医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进行行业调研,通过岗位能力分析,结合广西和玉林市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特点,围绕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满足禽生产、猪生产、兽药和饲料销售、兽医诊疗等需要,以疫病防控能力和畜禽养殖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胜任岗位工作为目标,围绕畜牧兽医岗位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企业各主要工作岗位之间进行轮动教学,采用“边教、边学、边练”的三边式教学方法,按照岗位技术规范进行现场指导教学,使学生熟悉畜牧兽医企业内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岗位职业技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第一、二学期,在校完成通识能力课程、专业基础平台,即兽医基础平台、畜牧基础平台的学习:

每学期第15周左右让学生在企业实训半个月以上,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企业参加实训。

主要目的是完成学生职业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进行岗位轮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四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学习及专项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企业生产各主要岗位问进行“岗位轮动”现场教学。

畜牧兽医专业主要包括四大工作领域,即:

禽生产、猪生产、兽药和饲料销售、兽医诊疗,每个学期安排完成在2个工作领域的岗位轮动教学。

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企业进一步熟悉轮岗实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实施“双证书”教育,使学生的双证率达到96.7%1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8.5%以上。

  第五、六学期,根据就业意向和协议,学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毕业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从而完成高素质技能型畜牧兽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4、实习过程的组织管理

  以2012年秋季期启动的这个方案为例,由专业科室与学生科共同安排具体实习点人员名单。

2012年10月28日和12月4日分别对畜牧兽医专业2011级四个班进行实习前总动员,分成两批进行岗位轮动。

在动员会上,由学校领导和各部门领导分别作了发言,讲清进行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任务、实习注意事项及实习安全管理等规定,发放实习鉴定表。

让每位学生都能明确目标,并且共同遵守有关实习纪律。

  妥善做好实习学生下到实习点的接和送工作。

学校于11月5日、6日、12月5日和12月28日分别派出车辆,由6位老师负责分别负责送和接学生分批下去实习,确保学生安全。

  在实习期间,加强实习管理,确保实习方案实施。

在53天的实习时间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实习安全和学生的实习纪律的管理,并且和企业共同监管制订实习管理规定。

首先是组织了教务科、学生科的班主任、学校招生就业办、专业教师组成的检查组,分别到各个实习点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处理在实习中的各种问题,安抚实习中情绪波动的学生,解决企业方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存在问题等,专业教师全程跟踪和监管,保证了整个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比如,畜牧兽医专业2011级3班的一名学生,下到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饲料配送中心进行实习,因这位学生做事的效率不高,动作太慢,常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负责带他的经理给他指出改进的意见,但是他还是很难改正,最后经理向他下了限时整改令,这个学生情绪波动很大,曾想打退堂鼓。

本组掌握了情况后,与班主任一起反复对他进行谈心,并与企业的经理沟通,帮助学生克服毛病,鼓励他坚持下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稳定了该学生的情绪,这名学生没有当逃兵,坚持到了实习结束,并且实习表现良好。

又如在广西鸿光农牧公司的一个种鸡场里,条件比较艰苦,畜牧兽医专业20112班女学生在此实习中,遇到生活上的不便,女生没有热水洗澡,学生的思想波动不安。

实习检查中发现这个问题后,老师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企业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学生安心实习了,并且表现得很出色,深得公司领导的好评。

  5、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者和执行者,特别是承担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指导的兼职教师,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师傅,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我们主要聘请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样有利于实习安排、管理、沟通和学生就业,还可以给学生带来最新的来自社会实践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服务理念。

通过“工学结合、岗位轮动”的实践,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已聘请了10多名来自行业的兼职教师,基本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6、保证实习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学习乐在其中。

  学生在实习中实习态度端正,勤奋工作,遵守纪律,按照实习的内容分步实习。

学生进入了养殖企业各个岗位进行轮岗,比如到鸿光公司实习点、参皇公司实习点的种鸡场里学习鸡的免疫接种、种鸡饲养管理技术:

到扬翔公司下面的一个种猪场实习,在产房里学习接产、仔猪护理技术、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

到扬翔饲料配送中心实习,学习做饲料销售、配送、养殖户饲养技术指导等,了解和参与了各个岗位工作,通过师傅的传、帮、带,潜移默化作用,让学生感受了职业岗位工作的滋味,在专业技能、与人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学习提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教师方面也全程参与,管理实习纪律,管学生生活,为学生化解心理障碍,同时也跟班学习操作技能,了解企业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提高实践能力。

  7、及时进行实习总结。

  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学校对实习学生进行评价。

召开实习总结交流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喜谈实习感受,分享实习成果。

每个实习生书写实习总结,反思自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四、实施方案初见成效。

成绩喜人

  通过实施这个方案,学生表现出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实习表现很优秀,深得各个企业领导的好评。

调查问卷表明,企业对实习学生满意率达100%:

从学生的实习鉴定和总结中,学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达99%,承认综合素质提高达100%。

实施这个方案,其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

  1、对畜牧兽医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学生通过与养殖企业接触,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岗位,亲身感受了企业岗位的工作,对畜牧兽医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从学校学生向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接触了养殖生产实际,遇到了在养殖生产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让学生体会到了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由“逼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改变了学生的贪玩、厌学情绪。

  2、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首先,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实习学生们第一次面对实习岗位,感到自己无从下手,笨手笨脚的。

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由实习师傅的传、帮、带,由不熟悉到懂得,再到熟练操作,得心应手,有了质的飞跃。

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解决生产上的问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有了提高。

比如应用养猪生产的母猪接产技术为母猪接产,让母猪、小猪平安,健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很好的学以致用例子。

  其次,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参加岗位实习之后,在自我管理能力、交际、协调和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胆量等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例如在扬翔公司饲料配送中心实习点,学生在技术员的带领下,深入养殖户,进行宣传科学养殖知识,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中的技术问题,每天都写工作日记,接受技术员指导等,通过实习,在交际、协调和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

牧医114班小林,平时在学校里,在班级集体活动中说话表现出很腼腆,但是,在扬翔实习点实习了一个月之后,胆子变大了,自信心树起来了,在分享成果交流会上能侃侃而谈自己的实习体会,变得懂礼貌,爱整洁,宿舍内务收拾得整齐有序,一改往日的松散作风。

  再次,学生有了成就感,自信心树起来了。

学生在实习中,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了自信心。

例如在鸿光、参皇两个实习点里,学生们参与了种鸡的免疫工作,对种鸡进行滴鼻点眼、防疫注射;

种鸡的人工授精:

鸡疫病的诊断(病理剖检、采鸡血检查等)以及饲养管理等环节,完成主管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从中既掌握了知识技能,又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起了自信心。

学生的乐学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双证率的取得率提高到了96.6%。

  3、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企业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工作岗位,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让企业考察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了条件;

学生们能在真实岗位中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学生明白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从而有意识去培养自己,让自适应岗位。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很多学生在实习中表现优秀,赢得企业的认可,多个企业表示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方面提供择优录用。

从畜牧兽医专业2006级至2010级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率在不断上升,就业率在98.3%、对口率在100%,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在98.6%。

  4、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创新

  实施“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便于学校和企业合作,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开发适合企业岗位和紧跟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非常有利。

由于与这些企业合作,及时进行企业调研,对养猪生产、养鸡生产和饲料兽药销售和售后服务,动物疫病防治等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能力,有了很详细的了解,利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使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更贴近企业需求,课程体系开发更接近生产实际,以基于工作任务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开发的行动领域课程,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适合岗位生产需要。

比如我校开发了符合广西和玉林市地方养殖特色的校本教材《广西优质鸡饲养技术》。

同时,改革评价体系,由学校评价扩展到学生评价、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三方一起综合评价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5、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

  专业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养殖企业,有利于提升职业能力、实战经验和教学水平。

在实施方案中,教师们全程跟综,除管理学生的纪律之外,也跟随企业岗位进行学习实践,体验了企业岗位的工作,对自己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很有利,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有利于双师素质教师的成长。

  五、需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在我们探索和实施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我们也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不断完善“工学交替、岗位轮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1、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交替”的优势在于“适销对路”,因此,课程设置要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的交替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例如,在企业最需要人手的时候,可适当调整课程进度,让学生能及时参加顶岗实习。

  2、进一步加强对实习学生实习安全、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畜牧业发展迅猛,从事养殖企业一线工作人才缺乏,学生就业方面比较对口。

特别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毕业生更是很受企业看好。

因此,部分学生对招聘单位挑三拣四,甚至有的学生在签约后毁约,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由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年纪较小,实习安全教育也不能放松。

今后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业、就业观的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

  3、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需要调整

  由于学生下企业实习,在校上理论课的时间缩短,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方便需要修订和重组,必需与企业共同修订实习内容,以保证教学质量。

  六、结语

  培养更多的优秀的、适合岗位需求的毕业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校畜牧兽医专业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对实施“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方案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行之有效。

今后,我们还会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改进,使培养的学生更贴近企业用人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