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12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试题三Word文档格式.docx

A.场依存性占优势 

B.场独立性占优势 

C.思考型 

D.冲动型 

5.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繁简 

D.学习水平的优劣 

6.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苏伯尔一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顿悟说 

C.托尔曼一一认知目的说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7.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8.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A.行为规范的迁移 

B.知识迁移 

C.技能迁移 

D.学习经验的迁移 

9.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0.安德林的心理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interesting,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  ) 

A.前摄促进 

B.倒摄促进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12.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4.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的(  ) 

A.生病状态 

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1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  )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配置性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学与教的作用过程由_____、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活动交织在一起。

17.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18.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论,基本规律有获得与_____、刺激泛化与分化。

19.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_____,同时,归因方式也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0.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_____。

2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的接受学习。

22.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_____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23.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24.____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25.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26.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一是给定的条件;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

三是存在的_____。

27.按照创造的分类,各种发明创造可以视为是_____的典型例证。

28.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_____。

29.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____、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30.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____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31.常模参照评价是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_____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32._____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33.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某一目标;

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3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和学习期待。

35.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

共30分)。

36.简述心理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37.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38.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9.筒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0.简述罗森塔尔效应。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

共20分)。

41.论述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42.试述马斯洛学习动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5.【精析】D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二、填空题

16.学习过程

17.青春期

18.消退

19.成败经验

20.一般迁移

21.有意义

22.心智技能

23.活动方式

24.练习

25.直观

26.限制或障碍

27.真正的创造

28.道德认识

29.群体规范

30.消极的

31.平均成绩

32.波斯纳

33.趋向或接近

34.学习需要

35.心理状态与过程

三、简答题

36.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

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37.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2)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

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则学习效果差。

不一致的情况是:

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相反,学习动机不强,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

(3)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38.

(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

学校的气氛、教师的管理方式、学习活动安排等都影响学生的创造性。

(2)智力。

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可表现为: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由此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

(3)个性。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①具有幽默感;

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④喜欢幻想;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⑥具有独立性。

39.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40.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证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

四、论述题

41.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

②自我意识增强。

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

可以说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42.

(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

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

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4)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

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5)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

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