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579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10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命题(话题)式

命题(话题)式仿写,即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内容(即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

命题(话题)式仿写“5原则”

1.句式特点一致

仿写的句子在句式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比如单句的语法结构的一致、复句的关系的一致等。

2.短语类型一致

仿写的句子除了要关注使用的词语在词性上与例句保持一致外,还要关注短语类型的一致,比如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补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3.表述内容一致

仿写的内容要与例句的内容密切相关,要体现出例句蕴含的意义,特别是深层含意等。

4.修辞手法一致

仿写的句子在修辞手法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

5.情感基调一致

仿写的句子要在忧伤、喜悦、沉郁、凄凉、幽怨、激愤、寂寞等情感方面与例句保持一致。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解析] ①形式上:

要采用“×

×

如果害怕×

,那它永远不能×

”的句式。

②内容上:

只要以排比的方式,围绕着不要害怕逆境的主题,写出三个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的语句即可。

[答案] (示例一)蜡烛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颠簸,那它永远不能远航;

矿石如果害怕冶炼,那它永远不能成钢。

(示例二)玫瑰如果害怕采摘,那它永远不能吐露芬芳;

骏马如果害怕牺牲,那它永远不能驰骋疆场;

宝剑如果害怕锻炼,那它永远不能拥有锋芒。

 对联式

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或句子排序等题型的又一新形式,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因此可以说,对联题是一类以综合知识考查为重点并侧重能力考查的典型试题。

对联式仿写“5原则”

1.字数相等,词不重复

对联没有字数限制,长的可达几百字,短的则只有一两个字。

但不论长短,同一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而且应做到对应位置的字词不重复。

2.结构相应,句式一致

对联中上下联的结构、句式应完全一致。

比如杭州云栖寺的对联: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3.词性相对,短语相应

对联的上下联相应的地方的词、短语要对应,从词性的角度分析,词性要一致,比如名词对应名词,并列短语对应并列短语等。

比如:

“吹笛闻梅落,登楼待鹤归。

”从词性的角度看,“吹”与“登”,“闻”与“待”,“落”与“归”动词相对;

“笛”与“楼”,“梅”与“鹤”名词相对。

4.平仄相对,音韵和谐

比如上联末字若押仄声韵,下联末字则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比较宽,不作具体要求。

5.内容相关,情感一致

上联和下联表达的主要内容应基本一致,即使是两种相反的情形,也存在某种联系,并且表达的情感也要一致。

此外,上下联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否则,就犯了对联的大忌。

3.请适当调整下列短语的结构和语序,将其组合为一副对联。

一炉香 都于无字句处 晓露花 求真仙道

何必向尘寰外 江月夜 寓大文章 书万卷

上联:

下联:

[解析] 首先整理字句。

“一炉香”结构为“数量词+名词”,“书万卷”与之结构相似,可调整语序为“万卷书”;

同理,“晓露花”和“江月夜”两个词组结构相似,应将“江月夜”调整为“夜江月”;

“尘寰外”显然接“求真仙道”,“无字句”接“寓大文章”。

然后重组语句,形成对联。

“一炉香,万卷书”是在说读书,读书能使人升华,不必求仙;

“晓露花,夜江月”是优美的意境,没有词句,也是优美文章,也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

由此可得出答案。

[答案] 一炉香,万卷书,何必向尘寰外求真仙道 晓露花,夜江月,都于无字句处寓大文章

二、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就是能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改成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

高考考查变换句式主要有长短句变换、整散句变换、重组句子、语体的变换四种题型。

 长短句变换

长句,包括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句中包含着长句的句子。

特点是结构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

长句一般用于书面语。

长句变短句是将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单句,变成复句或句群。

短句,包括短的单句和复句中结构简单的句子。

特点是结构简单,节奏紧凑,表述简洁、明快、有力,一般用于口语。

短句变长句与长句变短句在思维上正好相反。

从语法上说,就是要以一个核心句为主体,将其他句子变为核心句的修饰成分。

(一)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3步骤”

提取主干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把长句的主干(主谓宾结构)提取出来,如果该主干表意不是很明确,那么可再提取与中心词关系紧密的状语和定语一起构成一个表意明确的短句。

切分枝叶

将复杂的修饰语——多层定语或状语以及同位语等,根据表达的意思切分出几个意义相对独立的动宾或主谓结构的短句。

操作过程:

首先由大到小,先看一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其对应的主语,然后形成独立的单(短)句。

分层调整

为了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情况下,还要添加必要的词语(如主语、判断动词、宾语等)和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词语(如复指代词“这样”“它”等,关联词“因而”“却”等),删除不必要的虚词及重复性词语,然后按照句子内部的顺序(如时间、空间、事理、逻辑等顺序)调整词序、句序,组合成连贯的句群。

1.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短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某种程度上如同煤、石油、天然气一样不可再生的在公元前3500年时就被古埃及人利用建造金字塔、被美索不达米亚人利用制作最初的玻璃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亚非经济的繁荣而逐渐被采尽的沙子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

[解析] 回答本题,应注重分析长句表述的主要内容:

从句子的主干的角度分析,这句话主要表述的是“沙子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

分析定语部分发现,这个复杂的定语表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沙子不可再生;

二是公元前3500年开始被使用;

三是沙子逐渐被采尽。

由此可以看出,改写的四个短句可以是:

①沙子是古老的建筑材料;

②沙子在公元前3500年时就被使用;

③沙子不可再生;

④沙子逐渐被采尽。

有了上述的四层意思,然后按照给出的长句的内容,把四个句子补充完整即可。

[答案] ①沙子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

②在公元前3500年时,古埃及人利用沙子建造了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人则利用沙子制作了最初的玻璃。

③某种程度上,沙子如同煤、石油、天然气一样,是不可再生的。

④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亚非经济的繁荣,沙子逐渐被采尽。

(二)短句变长句

短句变长句“3步骤”

确定主干

短句变长句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一个短句,确定该句可以充当长句的主干。

提取剩余句子的主要信息

注意如果这些语句中有与主干重复的信息,应该删掉。

把剩余句子的主要信息作为修饰成分加入主干

这些信息作为主干的定语或状语放到其应该放置的地方(定语放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之前,状语放在谓语中心词之前)。

2.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主要信息概括为一个长单句。

要求:

包含新闻关键信息,表达准确、连贯,不超过60个字。

①华为是目前国内智能手机的领导者,在5G技术研发上更是领先一步。

②随着2019年5G元年的到来,各大手机品牌相继宣布5G手机的发布时间。

③华为在MWC2019上抢先发布了全球第一台5G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

④作为全新概念的折叠屏手机,华为引来不少关注。

⑤据有关人士透露,华为MateX在国内的发售时间将定在2019年6月份。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阅读材料给出的句子,概括其主要内容。

材料中的五个句子主要讲的是华为发布了5G手机,并且该手机将在国内发售。

那么需要概括的长单句的主干就是“华为发布的5G手机将在国内发售”。

然后分析材料所给句子,提取出关键信息,调整成长单句的修饰成分。

比如修饰“华为”的信息可以调整为“国内智能手机的领导者”“5G技术研发领先者”;

修饰“5G手机”的信息可以调整为“全球领先发布的5G折叠屏手机”“全新概念的折叠屏手机”;

材料中可以修饰“发售”的语句有“在国内的发售时间将定在2019年6月份”,可根据长单句的主干将其调整成表时间、处所的状语“将于2019年6月在国内”。

最后按照顺序插进句子主干并删除重复部分即可。

[答案] 国内智能手机的领导者、5G技术研发领先者华为全球领先发布的全新概念5G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将于2019年6月份在国内发售。

 重组句子

重组句子题型,多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陈述对象,让考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表述。

重组句子“4步骤”

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句式特点、分句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特点等。

根据重组的要求改变原句句式,把要求置于句首的词语作为叙述对象(主语),组合句群中的某一句子,作重组后句子的主干,将其他句子转化为修饰主干的限制成分。

第四步:

检验重组后的句子,看是否改变了原意,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和规范。

3.请用“天文学”作为开头语,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是天文学。

它是使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对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 此文段有两个句子,在第一句中,“天文学”作宾语,但题目要求用“天文学”作为句子的开头语,这样重组的句子中“天文学”应作主语。

还要注意的是,在重组句子的时候“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答案] 天文学是使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整散句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

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主要有排比句、对偶句等;

散句主要有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

整句的特点是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

散句的特点是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面广。

散句变整句“3步骤”

定基准句

分析语句特点,确定某一句为基准句。

仿基准句

把其他句子调整成与基准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整体形成对偶或排比修辞格。

顺调后句

调整理顺句子,检查有无语意变化。

整句变散句的技巧

整句改散句就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取消对偶或排比修辞,变整齐的句子为长短不一的句子。

4.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不得改变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

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

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解析] 第一步:

确定基准句。

根据画线句子的结构特点,可以将“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作为基准句。

寻找重复性用语。

在画线句子中,可以将“是”作为重复性词语,即排比句的标志性词语。

将剩余句子加上重复性词语改成与基准句结构相似的句子。

[答案] (示例)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5.把下面文字中的画线部分改写为散句。

海之所以为海,是因为本色如一,从不改变自己的特色:

在长江面前,大海是蔚蓝的;

在黄河面前,大海是蔚蓝的;

在其他江河湖泊面前,大海也是蔚蓝的。

审清题干。

画线部分的句式,结构整齐一致,是整句的形式。

合并相同的成分。

“在……前”“大海是蔚蓝的”。

组织答案。

将合并后的同类语句作为句子中的某一成分。

[答案] (示例)无论在长江、黄河面前,还是在其他江河湖泊面前,海都是一样的蔚蓝。

 语体的变换

口语里经常出现而在书面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叫口语句式;

书面语里经常出现而在口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

两种句式的主要区别是,口语句式的特点是句子比较短小,结构也简单,少用关联词语,它的作用主要是活泼、自然;

书面语句式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有时用一些文言句式,它的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

口语与书面语之间转换“3步骤”

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关键在于准确而全面地甄选需要转换语体的词句,按照题目要求,结合语体特点,作出恰当而合理的转换。

以下面的[即时训练]为例:

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关键点

“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中的“少儿听众”是关键点,适合“少儿听众”的内容必须具有口语色彩。

找出画线句中书面语色彩较浓、不适合少儿听众的词语

如“潺潺流过”“清晰可见”“长髯老者”“清癯”“炯炯有神”等。

把找出的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语转化为具有口语色彩的适于少儿听众的语句

如“潺潺流过”改为“哗哗啦啦地流着”,“长髯老者”改为“老爷爷,胡子长长的”等。

质朴平实与生动形象语言之间的转换方法

质朴的语言变为生动的语言,关键在于对词语、修辞和句式运用的转换。

恰当运用修饰词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或表达效果更佳的句式(如整散句、长短句和变式句等),语言就会生动形象起来;

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关键要把握语段中的手法,结合语境理解其实质含意。

6.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

不超过80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

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本题是对语言得体的考查,要求将书面语言转换为以口语为主的儿童语言。

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转换时要准确把握儿童语言的特点,文字既要口语化,浅显易懂,又要生动有趣。

[答案] (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

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三、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一)掌握“9种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

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

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来说,本体和喻体又必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

①明喻。

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跟……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

五颜六色的云彩(本体),看起来跟彩色的羽毛(喻体)似的,飘浮在天上。

②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比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这是一类隐性的比喻词,其打比方的意图不如明喻明显,因此,暗喻又叫隐喻。

生活(本体)是海洋(喻体)。

③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比喻也最为隐蔽。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能让人易于理解。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喻体)。

“幼苗”(喻体)借喻儿童(本体)。

2.借代

借代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借体)来代替所指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

句子结构上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①特征代本体。

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服装、饰品、嗜好等)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作借体。

看着看着,绿军装(借体)竟然向我们走过来了。

“绿军装”(借体)代指穿军装的人(本体)。

②专名代泛称。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借体)。

“雷锋”(借体)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本体)的名称。

③处所代本体。

包括用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

两杯龙井(借体)。

“龙井”(借体)代“龙井茶”(本体),“龙井”是这种茶的产地。

④部分代整体。

吟罢低眉(借体)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眉”(借体)代“头”(本体)。

⑤具体代抽象。

尽管战争近在咫尺,这儿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借体),倒是夜夜艳歌(借体),日日浪舞(借体)。

“火药味”(借体)代“战争气氛”(本体),“艳歌”(借体)、“浪舞”(借体)代“太平景象”(本体)。

⑥结果代原因。

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借体)。

“捏着一把汗”(借体)是“紧张、担心”(本体)的结果。

⑦以材料、工具代事物。

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

住房的事是笔杆子(借体)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

“笔杆子”(借体)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工具,用来代文人、作者、记者(本体)等。

3.比拟

比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有本体和拟体,拟体虽然是明确的,但一般不出现,而只是把适用于拟体的词用在被拟体上。

①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音容笑貌。

拟人,是人格化的手法,可以把无生命的物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物写得可爱可憎。

可分为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具体事物拟人、抽象事物拟人几种。

a.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b.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②拟物。

赋予人以物的特性,把人当作物一样来描述,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

根据被比拟对象的属性,拟物又可分为人物拟物和事物拟物两小类。

a.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人物拟物:

以某种动物警听之态来比拟人物的聆听)

b.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事物拟物:

以鸟自由地飞翔来比拟“布鲁诺的思想”在人民中的广泛传播)

4.夸张

夸张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作用等的一种修辞方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