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780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6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乙醇和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8.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NO2B.Ba(OH)2C.Cl2D.CH3COONa

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CH4(g)+H2O(g)

CO(g)+3H2(g)△H>

0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增加甲烷的量,上式中△H增大B.增大水蒸气的量,可提高甲烷的转化率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

D.增大体系压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10.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

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

11.下列6种试剂:

①烧碱溶液②金属钠③浓硝酸④葡萄糖溶液⑤氯化铝溶液⑥氨水,可以直接盛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无色试剂瓶中的是()

A.①和③B.②和④C.③和⑥D.④和⑤

12.将标准状况下2.24LCO2缓慢通入100mL1mol·

L—1NaOH溶液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a+)>

c(CO32-)>

c(HCO3-)

B.c(Na+)+c(H+)=c(HCO3-)+2c(CO32-)+c(OH—)

C.c(Na+)>

c(HCO3-)>

c(H+)>

c(OH—)

D.c(HCO3-)+2c(CO32-)+c(H2CO3)=1mol·

L—1

13.两束单色光a和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向等腰三棱镜的同一点O,已知a光在底边界面处发生全反射,两束光沿相同方向射出,则

A.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低

B.在棱镜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C.在棱镜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大

D.在分别用a光和b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产生的条纹中,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

14.如图所示,是一列向+x轴传播的一周期波的部分波形。

设此时t=0,P点的位移为y0,下列哪一项是在t=0以后的时间中,P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是

15.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或分析同位素的重要设备,它的构造如图所示。

离子源S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正离子束(速度可视为零)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从小孔S1垂直于磁感线进入匀强磁场,转动半周后到达照相底片上的P点,设P到S1的距离为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离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对应的离子质量越大

B.若离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对应的离子电荷量越大

C.只要x相同,对应的离子质量一定相同

D.只要x相同,对应的离子电荷量一定相同

16.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υ-t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它力均不计),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A.3和0.30sB.

和0.30s

C.3和0.28sD.

和0.28s

17.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光滑小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缓慢地沿P的上表面下滑(未滑到地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横截面图.在此过程中,P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逐渐减小B.P对M的弹力逐渐减小

C.地面对P的摩擦力不变D.地面对P的弹力不变

18.如图所示的空间存在一匀强磁场,其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磁场的右边界为MN,在MN右侧有一矩形线圈abcd,ab边与MN重合。

线圈在外力作用下以ab边为轴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规定电流从a→b→c→d→a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线圈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19.(18分)

(1)在探究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打出来的纸带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A、B、C、

D为相邻的五个点,测得OA=5.6mm、OB=15.0mm、OC=28.3mm、OD=45.5mm,打下相邻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①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把①问题中求得的重力加速度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比较,发现两者并不相等,除了读数误差外,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其它原因可能是▲(只要求写出一种原因)。

(2)某同学要测量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电池组(电动势3V)B.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000Ω)

C.电流表(量程5mA,内阻约10Ω))D.待测电阻Rx

E.滑动变阻器R(50Ω)F.电键,导线若干

他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不同的测量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并将其测量数据绘成U—I图象,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由测量结果判定▲图测量结果较为准确,Rx=▲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请把正确的的测量电路画在方框内。

20.(15分)

宇宙飞船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

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轨道上A点测出对地球的张角为θ,试求:

(1)宇宙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2)宇宙飞船每次“日全食”的时间t0。

21.(19分)

图中MN和PQ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l=0.40m,电阻不计。

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垂直。

质量m=6.0×

10-3kg、电阻为r=1.0Ω的金属杆ab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光滑接触。

导轨两端分别接有滑动变阻器R2和阻值为3.0Ω的电阻R1。

当杆ab达到稳定状态时以速率υ匀速下滑,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0.27W,电压表的示数为U,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

(1)速率υ;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R2;

(3)电压表的示数U.

22.(20分)

如图所示,A、B是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相距为2l,分别带有等量的负、正电荷,在两板间形成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其它地方均无电场。

A板上有一小孔(它的存在对两板间匀强电场分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孔的下沿右侧有一条与板垂直的水平光滑绝缘轨道。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q>

0)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轨道的中点P处。

孔的下沿左侧也有一与板垂直的水平光滑绝缘轨道,轨道上距A板l处有一固定档板,长为l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固定一块轻小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薄板Q。

撤去外力释放带电小球,它将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穿过小孔(不与金属板A接触)后与薄板Q一起压缩弹簧,由于薄板Q及弹簧的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小球与Q接触以及一起运动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

小球从接触Q开始,经历时间T0第一次把弹簧压缩至最短,然后又被弹簧弹回。

由于薄板Q的绝缘性能有所欠缺,使得小球每次离开弹簧的瞬间,小球的电荷量都损失一部分,而变成刚与弹簧接触时小球电荷量的

(k>

1)。

求:

(1)小球第一次把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假设小球被第N次弹回两板间后向右运动的最远处恰好到达B板,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被第N次弹回两板间向右运动到达B板的总时间。

23.(14分)

X、Y、Z、Q、R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化合物甲由X、Z、Q3种元素组成,常温下,0.1mol·

L—1甲溶液的pH=13。

工业上常用电解QR饱和溶液生产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Q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常温下将R的单质通入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①若Y与X组成的气体化合物乙在常温下遇XR气体时产生白烟,则乙的化学式为;

利用燃料电池原理:

将X,Y的单质气体分别通入电池的两极,用质子导电陶瓷传递H+,可合成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②若Y元素的单质能发生如右图所示转化,

则Y元素是。

已知:

298K时,

反应②生成1molYZ2(g)时放出热量283.0

kJ·

mol—1,反应④生成1molYZ2(g)时放出

热量393.5kJ·

mol—1,反应③的热化学方程

式为。

24.(16分)

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FeSO4•7H2O。

II.将FeSO4•7H2O配制成溶液。

Ⅲ.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O3的浊液

IV.将浊液过滤,用90°

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O3固体

V.煅烧FeCO3,得到Fe2O3固体

已知:

NH4HCO3在热水中分解

(1)I中,加足量的铁屑除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3)III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4)IV中,通过检验SO42-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检验SO42-操作是是 

(5)已知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O3+O2

2Fe2O3+4CO2,现煅烧464.0kg的FeCO3,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Fe2O3的质量是 

kg(摩尔质量/g·

mol-1:

FeCO3116;

Fe2O3160;

FeO 72)

25.(15分)

无水氯化镁是制备某种催化剂的中间体。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制取无水氯化镁等实验。

【实验一】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在HCl气流中小心加热MgCl2·

6H2O晶体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易吸水)。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

NaCl+H2SO4(浓)=NaHSO4+HCl↑

(1)试剂X是。

(2)该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个缺陷是。

【实验二】通过下列步骤,测定实验一所得产物中氯元素含量以确定产物是否含有结晶水:

①称取m1g样品置于烧杯中,充分溶解;

②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③洗涤沉淀,干燥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m2g。

(3)若步骤③的操作中未洗涤沉淀,将导致测得的氯元素含量

(填“偏高”或“偏低”)。

(4)若测得m1=10.40,m2=28.70,则所得产品MgCl2·

nH2O中n的值为。

【实验三】一定条件下,氯化镁与四氯化钛的混合物可作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为了探究温度、氯化镁固体的含水量以及粉碎方式对该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

序号

氯化镁固体中氯元素含量/%

温度/℃

粉碎方式

催化效果/g·

g—1

1

70.97

20

滚动球磨

3.9×

104

74.45

5.0×

3

振动球磨

5.9×

4

ω

100

注:

催化效果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得到产品的质量来表示

(5)表中ω=。

(6)从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7)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26.(30分)Ⅰ下图表示一株水稻叶肉细胞内的C5化合物含量在24h内的变化过程,据图分析:

(1)C5化合物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发生于叶绿体的中。

(2)A—B段和I—J段的C5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和所致。

G点时C5化合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物质)所致。

(3)(填字母)点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白天该地区天气暂时由晴转阴所造成的。

(4)与F点相比,G点时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

(5)请在右上坐标图中画一条曲线,一表示上图中的E—G段(10时至14时)水稻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设a点为10时的C3化合物含量)。

(6)A、B、C三位同学分别在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滤液,并进行纸层析,结果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CaCO3(少量)

95%乙醇(10毫升)

蒸馏水(10毫升)

注:

“+”表示加;

“-”表示不加。

①层析结果:

A、B、C同学的图分别是。

②在F层析纸上,各种色素的迁移距离与有关,

Ⅱ下图表示某密闭生态系统中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量)的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

(1)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c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举一例)。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CO2浓度最高点时,最低点在时。

(3)图中b、c两种生物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源分别是、。

27.(10分)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正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

该果蝇发生了(变异类型)

图1中的朱红眼基因与图2中的深红眼基因属于基因;

形成配子时,

(“能”或“不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图1染色体上所呈现的基因不一定能在后代中全部表达,主要原因是:

①,

②。

选考部分

28.[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第1种变化是从O1到O2,第2种变化是从O1到O3,比较两种变化过程则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气体在O2状态时的体积大于在O3状态时的体积

B.两个过程气体内能增加相同

C.两个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一样

D.O1到O2过程气体吸收热量较多

29.[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如图所示,物体Q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Q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Q质量相等的物体P以速度υ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Q、P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Q、P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Q开始运动时B.Q的速度等于υ时

C.Q和P的速度相等时D.P的速度等于零时

(2)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公式表示为En=-

E1,式中n=l,2,3…表示不同的能级,E1是氢原子处于基态的能级。

若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出的光子能量是E,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出的光子能量是E′,那么

等于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

B.

C.

D.

30.[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

A+N2↑+3CO2↑(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 

,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

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 

,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mol[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mol·

L-1NaOH溶液25.00ml,可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31.[化学一有机化学基础](13分)

丁香酚、香兰素、乙酸香兰素都是重要的香料和食品添加剂,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

(1)丁香酚是合成香兰素的原料,鉴别丁香酚和香兰素可选用的试剂是。

(2)丁香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该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乙酸香兰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

以丁香酚为原料合成香兰醇二乙酸酯的流程如下:

①A的分子式为C10H11O2K,A中R的结构简式是。

②由香兰素生成香兰醇是加成反应,则试剂X的化学式是。

③写出由香兰醇生成香兰醇二乙酸酯的化学方程式:

32、(10分)下图是某种动物蛋白工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目前蛋白质工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图中编号所示的过程,实现③过程的依据有。

(2)若相关蛋白质的核酸片段是从细胞质中获取的,则④过程包括、诱导突变。

(3)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用于研究,⑥过程的处理方案是。

(4)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⑩过程之前,对受体动物的处理是。

答案

第Ⅰ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选择题:

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

1.C2.B3.A4.C5.B

6.C7.C8.D9.A10.C11.D12.B

13.B14.C15.A16.A17.D18.C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157分。

(1)①9.69m/s2(4分)

②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阻力、空气阻力等。

(3分)

(2)甲(3分);

1.08×

103(4分);

电路如图所示。

(4分)

20.(15分)

(1)设宇宙飞船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3分)

轨道半径

(2分)

解得

(2)如图所示,飞船每次通过AB区间过程发生“日全食”,

每次“日全食”的时间

由图知∠AOB=θ(3分)

(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gυ=P(3分)

解得:

υ=4.5m/s(1分)

(2)E=BLυ(1分)

设电阻R

与R

的并联电阻为R

,有

  (3分)

  (2分)

P=IE(2分)

=6.0Ω    (2分)

(3)U=

E(3分)

U=0.6V(2分)

(1)从小球释放到第一次压缩弹簧到最短的过程,据动能定理有

qEL+W弹=0(3分)

W弹=-W弹=qEL(1分)

(2)小球压缩弹簧与弹簧恢复的过程是对称的变加速运动,其运动时间相同,所以从开始到第N次被弹回的过程中,小球在A板左侧运动的时间为

t左=2NT0(2分)

开始释放到第一次碰到Q的过程

a0=

(1分)

l=

a0t02(1分)

可得t0=

=

υ=a0t0=

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没有损失,则小球第一次被向右弹出到速度为零有

t1=

=k

以此类推,第N次被向右弹出到速度为零有

aN=

tN=

=kN

所以总的运动时间为

t=t左+t右=2NT0+t0+2t1+2t2+…+tN

=2NT0+

(1+2k+2k2+…+2kN-1+kN)(2分)

(1)

(2分)

(2)Cl2+2OH—=Cl—+ClO—+H2O。

(3)①NH3;

(2分)H2—2e—=2H+。

②C;

(1分)C(s)+CO2(g)=2CO(g)△H=+172.5kJ·

mol—1(3分)

Fe+2Fe3+=3Fe2+

(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Fe2++2H2O

Fe(OH)2+2H+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4的水解

(3)Fe2++2HCO3-=FeCO3↓+CO2↑+H2O 

4FeCO3+6H2O+O2=4Fe(OH)3↓+4CO2↑(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