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2690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

《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交底记录(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文档格式.doc

3、石子:

构选柱、圈梁、楼梯、现浇板宜用0.5—31.5mm的碎石,板缝用粒径0.5—1c碎石。

二、作业条件:

1、混凝土配合比需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符合要求,模板缝隙最大不超过2.5mm,过大者应堵严。

3、绑好钢筋,并办完隐检手续。

4、构选柱、圈梁、楼梯、现浇板及板缝施工缝接缝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凿清理并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

5、常温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前,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三、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搅拌:

①、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

②、严格进行材料过磅。

③、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④、加料顺序:

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⑤、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

⑥、混凝土搅拌时间:

350L强制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min。

2、混凝土运输:

①、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即时用翻斗车、手推车运至浇灌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

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灌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和。

②、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至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C30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

3、混凝土浇灌、振捣:

①、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在浇筑前宜先铺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②、浇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震动,再灌入混凝土。

应分层浇灌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灌到顶。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年月日

③、混凝土振捣:

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

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面振捣。

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

④、现浇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⑤、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现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表面抹平。

⑥、施工缝位置:

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应留置在楼梯段三分之一的部位。

⑦、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

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等现象,并派专人修理。

⑧、表面抹平:

圈梁与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常温时每日养护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昼夜。

5、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制作混凝土试块,用以检验28d强度。

四、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①、水泥进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应对其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当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时,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8076、GB50119的规定。

②、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和料

±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③、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④、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现行国家标准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当

年月日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混凝土的原材料发生改变或掺人外加剂须重新进行设计和试配。

⑤、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须按GB107—87的规定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实验,其强度必须GB107—87第5.3.3条的规定。

⑥、混凝土现浇结构的外观不应有严重缺陷及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否则应提出施工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按此方案进行处理。

2、一般项目:

①、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JGJ53、JGJ52的规定;

拌制混凝土时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JGJ63的规定。

②、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并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块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混凝土拌制前应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③、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④、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混凝土现浇结构的外观不应有一般缺陷,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五、成品保护:

1、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免钢筋位移、模板变形或埋件脱落。

2、操作时不得踩碰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应及时进行调直补好。

3、散落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计量不准:

砂石、水泥过磅不准,水计量不准,造成水灰比不准确,影响混凝土强度。

施工前要检查和校正好磅称,每车均过磅,混凝土用水应严格进行控制。

2、混凝土存在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密实,露振和钢筋位置不准确,缺少保护层垫块等。

因此,浇灌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振捣时不应触碰钢筋及模板,分层振捣不得漏振。

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

10

墙、柱、梁

8

剪力墙

5

垂直度

层高

≤5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全高(H)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井筒全高(H)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设

施中心

线位置

预埋件

预埋螺栓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年月日

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