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3582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D.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8.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

A.锌粒B.碳酸钙C.氢氧化钠D.稀盐酸

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蒸馏水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D.用碳酸钠溶液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钙溶液

10.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温度计中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的体积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D.湿衣服放在向阳处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B.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单质和氧单质组成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12.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13.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14.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钠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而导致发育不良

15.下列关于产生氧气的获得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B.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分解反应

D.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1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都是燃烧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二、实验题

17.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b的名称是_____。

(2)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

选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的序号),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该反应类型是_____。

(4)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的装置是_____。

(选填装置的序号)

(5)使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图,请按要求回答:

(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_____(填编号)

(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①计算:

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②称量:

a.使用称量仪器的第一步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称取_____g氯化钠固体,

b.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应选用量程是_____mL(填“10”、“50”或“100”)的量筒,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

③溶解:

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容器中,然后加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④瓶装: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滴瓶中并贴上标签。

⑤误差分析:

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水是由_____组成的。

得出结论的依据是_____,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_____,使过滤速度过慢。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颠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

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如图,取一根约10cm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B、C三处的变化。

几天后,他们会发现_____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____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三、填空题

20.根据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4)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红磷要求过量的目的是_____,若红磷燃烧时,没有夹紧止水夹,测量的结果会_____。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一种可能原因___。

21.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它是工业制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X+5O2═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_____。

汽车尾气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微化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数字化装备正逐步进入宜昌市的各个校园。

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下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像。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mL;

(3)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23.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2)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____,可用于制作钢轨。

(3)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_____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利用它的_____作用。

(5)古代字画能够长期保存,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

四、简答题

24.如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单位:

g),请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0.182

0.165

0.160

0.141

0.132

0.121

①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②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

③物质在20℃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丙物质的溶解性是_____;

④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⑤5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

五、计算题

25.学生体育测试后,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运动后产生了乳酸的原因。

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请回答:

(1)乳酸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3)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80g乳酸中含碳元素_____________g。

26.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63.7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

(2)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六、推断题

27.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F_____。

(2)写出A→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物质C和G反应的类型是_____。

(4)写出C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

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

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

(实验与结论)

(1)小亮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

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2)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

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

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C、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人的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发生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C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3.B

A、NaOH、氢氧化钠、烧碱,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故正确;

B、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而不是生石灰,故错误;

C、Na2CO3、碳酸钠、纯碱,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故正确;

D、NaCl、氯化钠、食盐,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故正确。

故选B。

4.D

A、黄铜属于铜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B、硬铝属于铝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C、生铁是铁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D、氧化铜是金属的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C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改变的是溶剂,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溶质在加水稀释前后的质量不变。

6.D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相等,题中没有说明溶液的状态,故B错误;

C、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会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故C错误;

D、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t1℃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剂和溶质质量都不变,所以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相等,故D正确。

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

7.C

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有一种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则该溶液不一定呈酸性,也可能是中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8.D

四种物质中只有盐酸可以与锌反应生成氢气,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其他物质均不具备能跟其他三种物质反应。

9.A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

碳酸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均难溶于水,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和氯化钙溶液均能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

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0.C

【解析】

A、花香扑鼻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的香气,故选项解释正确;

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C、温度计中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D、湿衣服放在向阳处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1.B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正确;

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12.D

【分析】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

根据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锌的活动性比铜、银强;

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锌,所以不做实验D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A、由上述分析,A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B、由上述分析,B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C、由上述分析,C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D、由上述分析,D实验不需进行,故选项正确。

13.D

试题分析:

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将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正确;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能将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正确;

C.将使用过的菜刀用布擦干,保持干燥,正确;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会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接触,加快生锈,错误。

故选D

考点:

金属制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

14.A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正确;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说法正确。

15.C

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说法正确;

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说法正确;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液氧是物理变化,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

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若产生氧气,反应物质中必须含有氧元素;

故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说法正确。

16.B

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则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故选项推理正确;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不是CO2是酸,故选项推理错误。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17.铁架台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A催化分解反应C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1)据图可知仪器a是铁架台,b是锥形瓶;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4)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来收集。

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

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8.CH55045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偏大

(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中需要的实验仪器有量筒、天平、玻璃棒、烧杯、滴管、药匙、细口试剂瓶;

图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酒精灯、漏斗;

(2)②a、氯化钠的质量为:

50g×

10%=5g;

b、水的质量为: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50g﹣5g=45g,所以选择量程为50mL的量筒;

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容器中,然后加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⑤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造成量取的水偏少,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9.氢、氧两种元素质量守恒定律2H2O

2H2↑+O2↑沉淀先进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滤纸纤维间的间隙偏大引流BO2(或氧气)H2O(或水)

(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沉淀先进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滤纸纤维间的间隙,使过滤速度过慢;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颠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泥沙等不溶物会进入滤液,实际获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大,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偏大;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因为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所以A、B、C三处中,B处先生锈。

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20.O2CO2H2O气密性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偏大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答案合理即可)

(1)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是由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常附有一层水珠,由于冰棒温度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

红磷燃烧时放热,如果没有夹紧止水夹,实验中会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所以若红磷燃烧时,没有夹紧止水夹,后果是测量结果偏大;

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红磷的量不足;

瓶内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