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953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2 精品文档格式.docx

土石开挖66.89万m3,土方回填1.62万m3,现浇砼331m3。

材料用量为:

钢筋用量8.6T,水泥179T,砂子301m3,石子387m3,块石2.85万m3,总用工31.29万工时。

工程估算静态总投资2975.77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2325.01万元,金属结构设备购置投资5.0万元,独立费用257.62万元,预备费388.14万元。

工程实施后,可保护县城1座,保护乡镇3个,保护人口4.5万人,保护农田4万亩,使河道防洪能力由现在不足十年一遇的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理顺并控制了洪水、中水河势,为治河两岸村镇、定襄城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及农业生产提供了防洪保障,为合理开发滩涂和河道远景规划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一、牧马河治理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作为国家公共服务重点工程防洪减灾的重要内容和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已明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引导地方搞好河道疏浚。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小河流治理,加大建设投入,在中小河流尚未编制治理规划的情况下,针对重点地区洪涝突出的中小河流,以防洪保安为主要目标,尽快编制《近期规划》,提出今后3年左右时间治理的任务和建设方案,部署安排一批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中小河流的有效治理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既可指导重点地区中小河流的有效治理,满足近期建设需要,同时对促进地方全面系统地开展河流规划工作,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牧马河流经定襄县城、6个乡镇、26个村庄,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特别是洪水灾害,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解放后,河道虽然初步治理,但洪水灾害仍然经常经发生。

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灾害性洪水十次,最大洪峰4次,流量达到500m3/s,平均每5年一次,其中96年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7000万元,沿河两岸的22个村造成粮食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房倒屋塌,公路冲毁,桥涵跨塌,河道堤防损坏达13km,决口10处,工业基础企业损失惨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不彻底治理河道,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将愈来愈大,对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牧马河河道治理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也须对该段河道统一规划,全面治理。

二、中小河流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河道基本情况

牧马河为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太原市阳曲县白马山,流域面积1498km2(其中阳曲境内96km2,忻府区1176km2,定襄226km2),流经太原市阳曲县,忻州市忻府区、定襄县,在定襄县蒋村汇入滹沱河,河道总长118.3km(其中阳曲境内21.1km,忻州境内65km,定襄境内32.2km),流域平均宽度12.7km,总落差967m,河道平均纵坡3.06‰,定襄镜内平均纵坡1‰,整个流域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由山区、丘陵逐渐过渡到忻定盆地的冲积平原区。

该河上游的西岁兴水库正在续建,控制流域面积496km2。

2、流域地形地貌

牧马河流域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

从地貌分类来看,西部高山区即忻府区三交镇以上及阳曲县境内,主要为石山区和土石山区,属变质岩构造侵蚀范围区,山体支离破碎,支流较多,大小冲沟发育,形如鸡爪状。

是牧马河的主要产流及产砂源地。

三交镇以下至阴山口,多为变质岩侵蚀低山丘陵区,有较薄的黄土覆盖,地形破碎,冲沟发育。

阴山以下直至豆罗溢流坝为洪积扇与黄土丘陵的冲积平原区,全部为砂。

豆罗溢流坝以下直至定襄蒋村滹沱河入口,地形开阔,河道平缓,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区。

3、气候特征

牧马河流域位于华北气候区,黄土高原副区,为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内受交替季风影响较大,其气候特征为:

春季干燥多风,温差较大;

夏季酷暑炎热,雨量集中;

秋季天高气爽,历时短促;

冬季寒冷异常。

降雨多集中于夏秋两季,7—9月份雨量约占全年的60%,多年平均降雨量442.5mm,多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低气温-27.8℃,最高38.8℃,无霜期160-180天,最大冻土厚度为110c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23.6mm。

4、水文

牧马河整个流域有豆罗水文站一处和上游六个雨量站,豆罗水文站有1960-1989年30年的实测资料;

三交雨量站1960-1989年资料齐全,整个系统观测设施完善,可以对全河相互参证,准确率较高。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12万m3,河床基流相对稳定,清水流量在0.2-0.5m3/s。

5、泥沙

牧马河泥沙从上游至下游,粒径变化较大,最大d50=4.5mm,最小d50=1.5mm,上游含石英较大,下游含云母较多。

年平均输沙量20万吨,其中推移质18万m3,剩余为悬移质,每立方米洪水最大含泥沙量为274kg。

6、社会经济状况

牧马河流域途经一市一县,横越三县区,有21个乡镇112个村庄,总人口50万人,除忻州市、定襄县有25万城市人口外,其余为农业劳动人口,土地绝大部分为砂壤土、轻壤土和砂土,耕地及灌溉历史悠久,作物以玉米、高粱、薯类为主。

近年来大棚蔬菜特色种植,林果业发展较快,粮食均产400公斤,忻定盆地已达小康水平。

由于近年来城市建筑、建材业的迅猛发展,已兴办国营砂厂两处,个体、集体砂厂二十多处,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牧马河流经定襄县6乡镇,沿河分布着26个自然村和县城一座,共有人口6.5万人。

酒精厂、锻造企业、法兰企业等我县骨干企业也沿河分布。

(二)、灾害程度及成因分析

历史上牧马河洪水灾害时有发生,小洪灾不计其数,据史志记载: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牧马河水涨横溢,冲房数千间,淹死人畜……”本世纪:

1953年6月26日,藏孤台、簸箕仉、赵村、东王突降雹雨,历时40分钟,牧马河水涨,雨后龙门村、砂村水势凶猛,水深一公尺,冲淹居民3户,房宅13间,墙13堵,地道均贯入水,受灾面积2900亩。

1954年8月23日至9月3日,秋雨连降,平地起水到处横流,牧马河水位上涨,官庄、杨芳、南王、晋昌、神山等地遭水涝,农作物多数积水,44927亩作物水深1-2尺。

损坏房屋5873间,墙19681丈,死2人,死牲畜491头,受灾面积118152亩,总减产1358741斤。

1967年8月23日凌晨2时至8时,官庄、南王、蒋村、史家岗、李家庄、河边等公社降雨量达95mm,大雨急雨历时4小时,造成山洪暴发,平地起水,牧马河水出岸,使12个公社95个大队52868亩耕地受灾,部坏房屋741间,冲毁大坝春堰2028条,淤没水井17眼,冲走成材树310株,冲坏高灌站三处,冲走碳3115斤,冲毁树苗7070亩,洪水进院123户,倒塌房屋3908间,倒墙3132堵,冲走粮食7998斤,衣物家俱512件,羊5只,猪116头。

洪水进入东力村,44户、167间房冲倒,一队饲养处20间房全部冲塌,砸死骡子1头,马1匹,牛1头,驴1头。

1996年,进入8月以来,我县连降大雨,地处我县上游的原平、忻州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忻州米家寨、西岁兴水库超过了警戒线,全部开闸泻洪,使我县牧马河河水暴涨,到8月5日上午12时,我县牧马河洪水流量达到500m3/s,沿河两岸河的官庄、晋昌、神山等到乡镇的22个村遭受了60年不遇的洪水袭击,造成粮食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房倒屋塌,公路冲毁,桥涵跨塌,河道堤防损坏达13公里,决口10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00多万元。

全县工业企业有7户受灾,经济损失105万元,其中纸厂已经瘫痪,原材料、房屋、设备损失59万元;

水泥厂暴雨冲毁道路,被迫停产15天,搪瓷厂炉窑烟道被牧马河水淹没,停产8天,乡镇企业中有3个村办企业、7个私营企业、57户个体企业和54部夹棒锤、126台车钻床被洪水围困和浸泡。

综上所述,牧马河上游洪水灾害频繁,而每次洪灾都给沿河两岸人民人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

牧马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形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以副热带高压为主,多发生在6-9月份,由于区内暴雨相对集中,因而形成的洪水过程呈涨落迅猛趋势,从水库建库,豆罗建站、西曲建闸至今年渡汛情况分析,年均发生洪水3-4次,洪水历时不超过3天,洪水过程呈肥胖形,并有多峰出现。

个别年份秋季长期阴雨,雨量大,面积广,河流水系宣泄能力差,河水暴涨,也形成洪水灾害。

形成洪灾的原因一是控制工程设防标准低,调控作用差;

二是沿河植被河堤被破坏;

三是围河造地、侵占河道;

四是不合理采砂,致使河流改道。

(三)、河流现状及已有防洪工程情况

1、河水现状

牧马河在定襄县境内的流向大致呈西南---东北趋势,河道蜿蜒曲折,干流一般情况水少。

河流宽度在40-60米之间,河床冲刷比较厉害,智村至南作段坡降较大,管家营至陈家营河床开始平缓,岸滩逐渐开阔,河床较稳。

镡村段有牧南总排汇入,赵村段有池泉总排汇入,其余均为小型支沟,只有降大雨时才产生汇流。

2、已有防洪工程情况

整个河道仅在智村段和神山段有相对完整的防洪坝,但标准太低,不足以抵御二十年一遇的洪水。

河道现状行洪宽度仅为50米左右,且淤积严重,泄洪量严重不足。

(四)、存在问题及主要经验教训

1、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

牧马河的特点是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但由于防洪设施少,标准低,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一般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再者,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多头管理,责任不清,有利齐上,有害齐推。

另外,多年未实施清淤,致使河道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对沿河村庄及城镇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滞后

河流缺乏系统的规划工作,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薄弱,基本情况不明,治理目标和任务不明确,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河流沿岸的城镇规模日益扩大,社会财富日益聚集,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都对防洪保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已有前期工作不能满足河流治理和管理的需要,难以有效指导近期河流的治理和保护。

3、投入严重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长期以来,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治理资金严重不足。

近年来,有关“两工”政策取消,群众 投劳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和组织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对中小河流的治理(河道清淤和堤防加固等)日趋减少。

使河流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综上所述,牧马河干流缺乏统一的河道治理规划,两岸防洪能力差,已有堤防标准低且破损严重,河道全面治理势在必行。

(五)、规划及前期工作状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水利部、山西省水利厅和忻州市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工作会议精神,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加快水利建设步伐的机遇,争取国家投资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以水规总院《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为依据,本着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编制工作。

定襄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牧马河治理项目前期工作,一是抽调技术骨干组成规划小组;

二是科学划定治理范围。

根据牧马河现状及特点,结合省、市对项目的要求,研究划定了此次项目治理范围;

三是抓紧项目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报告将于12月20日前完成;

四是购置现代化仪器开展外业测量工作。

三、治理的重点

1、基本思路

本次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针对河道在以往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防洪治理为主要内容,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着力提高河流的防洪减灾能力;

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协调好防洪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河道的治理工作,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确定依据和理由

牧马河定襄镜内只在农业学大寨时进行过治理,防洪标准低,又经过多年的运行,河道损坏冲刷严重。

本次借国家治理中小河流的良机,在确定近期需重点治理的地段时,综合考虑了历史因素、现实因素和将来的因素,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重大水患的地段,结合河道现在的险工段以及将来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段通盘考虑,以使河道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与其担负的防洪任务相适应,切实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3、确定的重点河段

根据牧马河流域的防洪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保障河流防洪安全的实际需求,以及河流存在的亟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防洪薄弱环节,确定了从智村段至南西力段为本次河道治理的重点地段。

四.规划项目

以河道现状为基础,根据本河段的治理目标,河床演变特点,因势利导,统筹规划,着眼长远。

充分利用天然节点和经多年加固的护岸、控导工程及堤防工程,稳定河势,节约投资,以保证主要引水工程的引水条件和主要建筑物、沿河农田、企业、定襄城区的防洪安全,提高河道防洪标准与控制河势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河道疏浚相结合。

本次规划以河道整治、河势控制、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建设为主,结合城市美化、绿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县委政府计划在牧马河县成段修建滨河公园,建橡胶坝一条、南岸做浆砌石坝1.8km,防渗土工布铺设27万平米、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200万元(该投资未列入本次规划估算)。

结合上游治理情况,定襄境内河段按二十年一遇标准规划。

4.1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

重点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

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坚持流域水利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流域的水利发展最终目的是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促进水利的改革与发展。

3)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为主线,统筹解决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以及防洪、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4)坚持继承与发展,并与有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原流域综合规划是本次修编的基础,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同时要妥善协调各专业规划之间、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水利规划与其它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

5)坚持流域综合管理原则。

重视流域的社会管理,加强流域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注重民主协商型流域管理机制建设。

4.2编制理由、法律、法规、规范

4.2.1现行的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4.2.2有关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

(1)《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

(2)《防洪标准》GB50201-94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6)《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7)《水利水电工程水利算规范》SL104-95

(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9)《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0)《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

(11)其它有关的规程规范

4.2.3有关规划文件

(1)《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

(3)《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勘测设计任务书》及批复文件

(4)《山西省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5)《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

(6)《山西省分区水资源规划配置》

(7)《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8)《山西省新水源工程建设规划》

(9)《山西省防洪规划报告》

(10)《山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11)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能源规划等其它行业规划。

4.4项目布局

本次规划的总体布局:

从智村到管家营段河道两岸河堤按规划标准除险加固或新筑,沿河两岸根据支流入口,河势走向进行退水建筑物工程、控导工程的布置,使整个河流流势趋于稳定。

近期规划(2009-2011年)治理智村至南西力段17.05km,远期治理北西力至管家营段15.15km。

4.5重点项目确定

河道治理的重点项目有:

加固土坝堤防29.85km,新建浆砌石坝2.15km,新建铅丝笼挑坝88条,退水口建筑物10处。

4.2.1河道堤防工程

河道堤防工程立足于尊重历史河道现状,截弯取直,科学合理的原则,既要兼顾行洪要求,又要兼顾两岸群众利益的原则进行布置。

根据上游忻府区牧马河治理治导线确定为150米,结合定襄境内实际情况,确定定襄境内牧马河治导线为150米。

4.2.2控导工程布置

为控制河槽摆动范围,理顺并基本稳定河势,防止形成大流直接顶冲堤防导致决口,必须在河道经常靠流冲涮的河岸及河势变动大的河段布置护岸控导工程。

本次河流治理控导工程布置原则是:

严格按规划治导线布置,主要布置在弯道凹岸及河流近堤靠流的河段,型式采用挑坝。

具体布置情况见表4-1。

护岸控导工程布置统计表

表4-1

编号

起点桩号

位置

坝型

长度(m)

间距(m)

条数

1

0+000

右岸

挑坝

30

50

5

2

1+100

7

3

4+400

4

6+000

6

9+400

9

11+200

12+100

12

8

14+900

15+400

10

18+200

11

23+000

25+800

13

26+800

14

1+000

左岸

15

4+900

16

6+600

17

9+300

18

14+800

19

20

17+700

21

19+200

22

20+900

23

26+500

24

30+500

4.2.3退水口建筑物工程

牧马河两岸是定襄县的主要粮食产区,土地肥沃,人口集中,是两岸人民的母亲河,本次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后,为两岸人民提供了可行的防洪保障,但同时必须给排水留有出路,经逐段落实,共需新建退水口21处。

退水口建筑物布置统计表

表4-2

桩号

工程类型

工程特征

备注

4+500

涵管

管径1.0m,长7m

1+300

10+300

11+500

11+800

12+600

10+800

12+400

17+100

18+600

22+250

17+200

17+800

19+100

25+600

管径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