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6571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线并行隧道盾构法下穿铁路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

旋喷加固区,旋喷桩起加固和隔断及控制变形的作用。

加固要求逐渐降低,土体强度介于A、C之间,形成过渡。

图5.2.3-1地基加固平面图(单位:

mm)

图5.2.3-2地基加固立面图(单位:

5.2.4旋喷桩加固

沿铁路两侧进行高压旋喷桩加固施工,每侧在距铁路对称中心线7.5m外设4.2m宽的旋喷桩加固区。

旋喷桩起加固和隔断及控制变形的作用。

旋喷桩单桩直径为1.2m,在加固范围内满布旋喷桩,桩与桩相互咬合量为0.2m。

加固土体强度qu≥0.8Mpa,渗透系数k≤10-8cm/s,水泥掺入量360kg/m3。

5.2.5分层注浆加固

在旋喷加固施工完成后,对铁路两侧进行分层分块注浆加固。

采用分层斜孔注浆,注浆孔与地面的夹角为30°

,层高为0.5~0.8m。

采用复合浆液,缩短胶凝时间,以控制注浆压力和扩散范围,减小注浆对基床的影响;

第一层斜孔注浆完成后,进行下部深层注浆加固,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应根据线路变形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整;

注浆加固区域如前“地基加固平面图、立面图”所示。

1、施工工艺流程

分层注浆加固地层工艺流程见下。

放线定位布孔

钻机就位对中校正机械倾斜角

钻孔

安放塑料阀管,土体回缩

插入注浆管

封口

注浆

分层上拔注浆管

图5.2.5分层注浆加固地层工艺流程图

填充加固层以上的空隙段

结束

2、施工工艺

先施工主加固区的第一和第二排斜孔,上部形成封闭层,加固24小时后施做主加固区下部土体,最后施做次加固区。

采用分层注浆加固,实施第一和第二层斜孔注浆,注浆浆孔距50cm,注浆孔与地面的夹角为300,孔底距线路对称中心线的路基底为4.33m,采用复合早强浆液,缩短胶凝时间,以控制注浆压力和扩散范围,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根据线路轨道变形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整,减小注浆对基床的影响;

主加固区第一和第二层斜孔注浆完成后,下部深层注浆加固采用的注浆孔与地面的夹角由30°

逐渐加大。

次加固区采用竖直施做注浆孔,退拔式一次性分层注浆加固完成。

1)成孔及注浆

成孔注浆前,先做几个注浆孔试压,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以铁路轨道顶面不沉隆为控制标准,取得经验数据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①孔位布置:

主加固区域注浆斜孔按梅花形布置,孔距500mm;

次加固区域采用竖直施做注浆孔,梅花形布置,孔距500mm。

注浆管布置图见图5.2.5-1和5.2.5-2所示:

图5.2.5-1注浆管布置平面图

图5.2.5-2注浆管布置剖面图

②钻孔:

注浆孔定位、钻机定位并校正垂直度和倾斜度,钻机造孔至设计底标下0.3m,钻孔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③安放塑料阀管并封口,以防泥土流入管内影响施工

④插管:

将喷管插入花管内,接上注浆管,封堵管口

⑤注浆:

第一次注浆完成后,将注浆管向上再提升40cm,开始第二次地基土注浆,同样工序重复施工就可由下而上完成整个加固厚度范围的注浆作业。

注浆流量15~20L/min,注浆压力一般为0.2Mpa,以下压力逐渐加大,但最大不超过0.6Mpa,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以铁路轨道顶面不沉隆为控制标准。

⑥冲洗:

喷射施工完毕后,应把注浆管等机械设备冲洗干净,管内、机内不得残留水泥浆液。

⑦移动机具:

将钻机等机具移到新孔位上。

⑧拔出注浆管,用砂浆将钻孔留下的空隙填满,保证今后土方开挖时,土体的相对稳定。

⑨注浆顺序按跳孔间隔、先外围后内部的方式进行。

2)浆液材料的选择及配制

①材料的选择

采用水泥液注浆材料,普通32.5水泥,保证新鲜无结块。

水玻璃:

模数2.5~3.3,浓度30~45波美度

②配合比

水灰比为0.5,并掺加适量的速凝促进剂。

每立方土体需用水泥176kg、水玻璃5.67kg、促进剂10.3kg;

浆液初凝时间:

A区30~90s,C区150~600s

5.2.7加固施工时压力释放。

旋喷桩、注浆加固时对土体产生一定的扰动,随土体密实形成的隆起或沉降量超标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

施工时采用在两侧设各设多排φ100-φ150预埋钢花管泄压孔,每排中管间间距、管长及与地面夹角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发现地面有隆起超过设计要求时立即打开泄压孔让多余的水泥浆液排出土体外,从而达到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5.2.8加强管片配筋

在下穿铁路施工时,由于上部有列车动载时,根据数值模拟试验对钢筋混凝土管片采取加强措施。

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并根据三维动力计算得到的动应力作为列车荷载,对单圆盾构隧道横断面的内力进行计算,对铁路下方中心线左右两侧各30m的范围内的钢筋混凝土管片配筋进行加强,同时对铁路路基下方的管片掺入钢纤维以增强其抗裂性。

具体配筋加强方案为:

铁路中心线左右两则各6m的范围内采用钢纤维砼管片,其他区域仍采用钢筋砼管片,钢纤维砼管片外采用24m的过渡区,过渡区内的配筋比标准地段设计增加,过渡区外采用标准地段设计的配筋量。

5.2.9穿越前进行模拟掘进

设置合理长度的模拟掘进区,模拟穿越建筑物的工况条件,设置能准确掌握类似变形的监测仪器,将监测数值与施工管理标准值、允许值比较;

同步记录盾构机密封仓土压力、盾构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同步注浆等数据,查看在各种参数控制下盾构机推进的影响,采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找出上述参数之间的关联,从而进行穿越段土压力设定、掘进速度和同步注浆等关键参数的初始设定。

在总结施工参数和盾构穿越施工方法后,再正式穿越铁路,以此确保盾构顺利穿越铁路,并将影响降到最低。

5.2.10选择三线盾构施工参数

在盾构穿越铁路前,根据一定的试验和数据信息,设定盾构机的穿越施工参数:

1、合理设定正面土压力:

三线隧道的土仓压力以开挖面前端土体略微隆起约0.5~1mm为宜;

2、加强同步注浆:

在穿越铁路期间先行两侧隧道每环同步注浆量均为2.5m3,浆液稠度为9~10㎝,后行中间隧道每环同步注浆量均为2.7m3,浆液稠度为10~11㎝;

3、控制掘进速度:

先行两侧隧道盾构掘进速度控制在≤3cm/min,后行中间隧道盾构掘进速度控制在≤2cm/min;

4、控制轴线偏差:

在每环拼好后,及时测量盾构和成环管片与设计轴心的偏差,先行两侧隧道纠偏量≤3mm/环,后行中间隧道纠偏量≤2mm/环,然后根据每环的测量结果和管片四周间隙情况,对盾构机下一环的推进提供精确依据,及时调整各区千斤顶的伸长量;

5、利用预埋注浆孔进行壁后二次注浆:

在三线隧道并行段增设注浆孔管片,每环16个注浆孔,在后行隧道施工前,对先行完成的两条隧道进行注浆加固,加固范围为管片壁后2m,土体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才施工后行隧道,后行中间隧道每掘进完成5环,及时进行注浆加固,二次注浆的浆液为双浆液,浆液组成为水泥、水玻璃,浆液稠度9~10cm,浆液重量配比:

水:

水泥:

水玻璃为1:

1.2~1.5:

0.05~0.1,注浆压力0.3Mpa,注浆量0.3-0.5m3,注浆速度10-15L/min;

5.2.11监测技术与分析

监测主要由洞外观察和周围环境监测两部分组成。

其目的是把周围环境,特别是既有铁路线在施工期间的变形情况,及时地反馈给施工方,使之能够迅速调整、优化施工方法,以确保本工程和铁路行车安全。

1、监测内容:

1)地表沉降

在盾构下穿铁路线两侧范围内,垂直于盾构推进方向各设置7道地表沉降观测断面。

沿隧道中线上方地面设置9道地表沉降观测断面。

地表沉降点见下图DM(1-9)-(1-7)。

2)线路沉降及方向偏移

在盾构推进前先在地面上布置好变形观测点。

在穿越区设置3道横向沉降观测断面(铁路线路中心各设置一个断面,铁路上下行线的线间设置一个断面);

横向观测断面上测点布置与地表沉降相同,沉降点位采用钢深层沉降点。

沉降点见下图DM(1-9)-(3-5)兼作铁路线路中心部分沉降观测点,铁路轨面观测点GM1~GM10设置在钢轨扣件螺栓轴上,由于铁路整道,此类点的单次变形量比较有意义。

SP1~SP6为线路偏移观测点。

图5.2.11-1监测点布置图

3)分层沉降值

设置分层沉降管4根,2根位于主加固区范围内,2根位于次加固区范围内,管内磁环竖向间隔1m布置。

4)管片静力测试

针对三线隧道下穿铁路和隧道相互间近接施工的难点,对管片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了现场监测,以检校设计管片的受力情况,在铁路路基下方管片内埋入传感器,测设钢筋及管片应力。

传感器采用JXG型钢筋应力传感器(下简称钢筋计)和JXH型埋入式应变传感器(下简称应变计)。

传感器在管片环的上埋置位置如图5.2.11-2所示。

图5.2.11-2管片静力测点埋设图

5)隧道内沉降监测

在盾构推进时,在拼装好的管片上,布置隧道沉降观测点,及时了解隧道推进后的沉降以便采取二次注浆等措施防止隧道沉降引起地面沉降,沉降点布置在管片拱底块的平台上,点位对称布置,在铁路影响范围内每2环管片布置一组。

2、监测频率:

1)地表加固:

地面隆沉观测:

频率2次/天;

深层土体沉降监测:

频率1次/天。

2)盾构推进穿越线路:

按照每条盾构线的推进过程将监测工作又分为以下3个重点:

a盾首距离铁路路基25m处~盾首切入路基前

根据盾构推进施工影响范围,选择每台盾构机单独过铁路时各监测横断面上对应观测点。

每台盾构机此阶段监测项目如下:

路基隆沉观测:

频率2次/天。

线路隆沉位移观测:

隧道内沉降监测:

b盾首切入铁路路基~盾尾远离路基5m。

此阶段为监测重点。

频率1次/2h。

频率1次/2h;

频率4次/天;

应力测试点:

频率2次/天

c盾尾远离路基5m~盾尾远离路基25m范围。

此阶段仍然主要观测路基及线路变形情况,直至观测值稳定收敛。

频率4次/天,观测期2天。

频率降为2次/天,观测3天。

若观测值趋于稳定,则1次/周观测持续一月后结束。

频率1次/天;

应力监测:

6劳动力组织

本工法的劳动力组织见表6

表6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岗位

工种

人数

一、盾构施工

1

盾构司机

机修工

2

9

维修工

电焊工

电瓶车司机

4

10

电工

3

管片拼装

土建工

6

11

涂料制作

普工

井口底吊运

12

管片吊运

起重工

5

拌浆

13

测量

测量工

龙门吊司机

14

施工及技术负责人

7

充电

8

合计

39人

二、旋喷加固

拌浆人员

作业领班

司钻及操作

27人

三、注浆加固

2人

12人

搅拌

8人

机械操作手

24人

电工及机修

55人

四、监控量测

量测负责人

测工

6人

五、测量

5人

六、其他

专职安全员

联络员

4人

7.材料与设备

本工法无需特别说明的材料,采用的机具设备见表7。

表7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旋喷加固

旋喷桩设备

PG-1500

高压泵

3D2-5Z

灌浆泵

HB-80

泥浆泵

BW-150150/min

拌浆机

JW-180180L

注浆机

NZ130B700L/h

注浆泵

KBY-50/7050L/min

空压机

w-9-7

注浆加固

HYB50/50

搅拌机

≥200L

液压钻机

XU—300—2型

注浆管

φ60mm

m

280

拔管脚架

3T

盾构施工

土压平衡盾构机

φ6340mm

盾构施工配套设备

双液注浆泵

UB3

电动空压机

4L-20/8

监控量测

光学经纬仪

DJ2-1

徕卡全站仪

TC2002型

S1水准仪

S1

铟钢尺

测量仪器

TCR1102

电子水准仪

DINI12

光学锤准仪

NL

塔尺

5M5

钢尺

50M

8.质量控制

8.1旋喷加固质量保证措施

8.1.1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参数进行钻孔及旋喷作业。

8.1.2认真作好施工放样工作,放样误差小于5cm,钻孔深度误差小于10cm,垂直度误差小于1%。

8.1.3成孔、旋喷施工程序须做好准确的记录。

8.1.4严格控制浆液的配合比,做到挂牌施工,定期对浆液进行抽查检测工作。

8.1.5每根旋喷桩施工完毕后都要对机械管路进行冲洗。

8.1.6水泥堆场加强防雨防潮,保证水泥质量。

8.2注浆加固质量保证措施

8.2.1注浆管埋设深度必须符合注浆深度要求,注浆孔均匀布置,间距适中,保证孔间注浆宽度能相搭接。

8.2.2按设计配合比配置浆液原材料,配合比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试配,控制好浆液的凝结时间,水泥不受潮、不接块,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规定。

8.2.3浆液要充分搅拌并连续进行,使浆液均匀、供料不断,浆液搅拌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min,不大于2h,浆液储存时间不能过长,从制备到用完不宜超过4h。

严格控制各层的注浆厚度,保证地层注浆均匀。

8.2.4严格控制好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保证注浆达到规定位置。

8.2.5浆液在配制过程,控制好计量精度和浆液的搅拌均匀。

8.2.6注浆时要保证均匀,连续不间断进行。

8.3盾构推进质量保证措施

8.3.1掘进前明确设计线路的各项参数,通过测量,判断出盾构机的当前位置,并根据掘进前的各项监测成果,确定下次掘进的各项参数。

掘进过程中,值班工程师全过程监视盾构机的掘进,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发出指令。

8.3.2每环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平衡土压力,使切口正面土体保持稳定状态,以减少对土体的挠动。

采取信息反馈的施工方法对盾构推进进行质量控制,在盾构推进工程中进行跟踪沉降观测,并及时反馈沉降数据,为调整下阶段的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8.3.3及时地掌握盾构机的方向和位置,严格对盾构机进行姿态控制,确保隧道施工实际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

推进测量管理应在每推进一环后进行,通过对测量数值的分析计算,及时地发布操作指令。

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优化盾构掘进参数、注浆量的控制、二次注浆等施工手段,将地表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8.3.4注浆前检查盾尾的密封性,保证浆液不泄漏,保证注浆管路的畅通。

所用砂须细砂。

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的供应,保证注浆作业顺利连续不中断的进行。

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注浆跟推进同步进行,且注浆速度应与推进速度相适应;

注浆饱满程度由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重控制。

8.3.5根据高程和平面的测量报表和管片间隙,及时调整管片拼装的姿态,并严格控制管片成环后的环、纵向间隙。

安装管片时要缓慢、均匀,对好位置后才能上螺栓,切忌大幅度移动,强行插入;

另应避免损坏止水条,避免管片间有较大错台。

对衬砌连接螺栓采取一次紧固,三次复紧的工艺。

9.安全措施

9.1铁路线路安全保证措施

9.1.1施工期间根据对铁路轨道监测的情况,及时对线路进行养护,对碎石道床进行铺垫和轨道校正,保持铁路轨道的平顺直。

9.1.2所有施工机具、设备、车辆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铁路限界;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铁路工务设备(轨道及配件、轨枕、道床、路基、桥隧涵及各种标志)。

9.1.3在线路上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邻线列车运行速度、密度和各种信号显示方法,认真执行《铁路安规》有关人身安全的各项规定,作业中,防护人员应随时注意了望邻线来车,做好预报和确报;

9.1.4每步工序施工间隔时,应立即进行变形监测,及时掌握变形数据。

并请铁路部门配合检查线路轨距、水平、高低、方向等几何尺寸,对于较大变形尽量马上纠正;

9.1.5盾构穿越铁路时,在地面准备道碴等铁路所需物资,配备足够的机动设备、材料、人员,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在第一时间内投入工作;

9.1.6在预加固和盾构推进过程中,变形较大危及行车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与铁路运营部门联系,同时配合铁路养护维修单位,尽快减缓变形,调整线路设备达到通车条件后,方可放行列车;

9.2地基加固安全保证措施

9.2.1工地内电线不得乱拉乱挂,统一使用标准安全电箱,遵守安全用电制度和持证上岗制,防止用电事故的发生。

9.2.2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有关条例进行施工作业,正确操作使用机械设备。

施工中随时调整钻机垂直度,防止倾倒事故的发生。

9.2.3施工现场做到安全生产,进入现场正确戴好安全帽。

9.2.4人体与喷嘴间的距离不得小于60cm,经常检查各种高压管道。

9.3盾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3.1加强对盾构机的检查、保养,每周及穿越铁路时由经理部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3.2在推进过程中,优化施工参数,严格控制隧道轴线,加强监控量测的密度和强度,以减少地表隆沉和先行隧道的变形,确保盾构施工安全。

9.3.3对垂直运输起重设备的索具、钢丝绳、土箱、管片吊钩等做到定期检查,安全使用各种安全装置,及时维修。

井口吊装作业时配置声控闪光信号装置作警示。

9.3.4电瓶车司机严格执行安全行车规程,加强对车连接部位的检查。

电瓶车增设电动制动刹车装置,配置行车闪光警示灯;

运行过程中严禁搭乘车,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工作面钢轨末端设置电瓶车行使止动装置。

电瓶车内设行车监控系统。

9.3.5管片工作面和拼装位置做好警示标志,管片举重臂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10.环保措施

10.1将施工场地和作业限制在工程建设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布置、规范围挡,做到标牌清楚、齐全,各种标识醒目,施工场地整洁文明。

10.2设立专用排浆沟、集浆坑,对废浆、污水进行集中,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防止施工废浆乱流。

10.3定期清运沉淀泥砂,做好泥砂、弃渣及其它工程材料运输过程中的防散落与沿途污染措施,废水除按环境卫生指标进行处理达标外,并按当地环保要求的指定地点排放。

弃渣及其它工程废弃物按工程建设指定的地点和方案进行合理堆放和处治。

10.4优先选用先进的环保机械。

采取设立隔音墙、隔音罩等消音措施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许值以下,同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

10.5在晴天经常对施工通行道路进行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污染周围环境。

10.6在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铺设良好的管道排水、排污系统,所有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及水泥浆液均经过过滤、沉淀等方式集中处理后排出,未造成水污染。

10.7盾构正常掘进时各施工现场设置的集土坑能够满足临时堆土需求,采用加盖封闭式载重车进行弃土晚间运输。

为了防止土方运输车辆污染道路,运土车辆出去时在洗车台处将车辆轮胎冲洗干净,防止带泥上路。

10.8严格按照使用要求检修和保养发动机,使用合格的燃料油和润滑油,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和工作质量,减少发动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11.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