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7153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2687.1m³

,约7000吨,右幅混凝土:

2484.34m³

,约6500吨。

第十五联桥梁分孔为:

(24+24),左右幅不等宽,左幅宽度为:

1600cm,右幅宽度1859.9~1600cm,左幅混凝土:

546.1m³

,右幅混凝土:

559.3m³

第十六、十七联桥梁分孔为:

(30+35+30)+(4×

30),左右幅等宽,单幅宽度为:

1600cm,第十六联单幅混凝土:

1036m³

,约2700吨,第十七联单幅混凝土:

1319.1m³

,约3500吨。

采用单箱多室式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高度170cm(第十四联为250cm)翼缘板宽200cm,翼缘板厚18cm,底板厚22cm,顶板厚22cm,箱梁混凝土等级为C50,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柱式墩,桥台台身。

1、设计图纸

2、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7、《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本工程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

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壁厚3.5mm焊接钢管,要求钢管表面无锈、光滑、无裂纹,具有出厂合格证。

脚手架钢管所用钢材均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和《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2、扣件使用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J4J22-85要求的扣件。

3、脚手板采用竹架板。

4、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

2000目。

5、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

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6、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1)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

1)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

钢管管壁厚度;

焊接质量;

外观质量;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3)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

1)首段以高度为6米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

2)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

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

3)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

4)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

(4)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

2)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

3)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

4)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

(5)支架验收工作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及监理人员进行验收;

(6)脚手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1)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2)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

3)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支架地基处理

支架砼垫层施工

支架立杆位置放样

安装底座并调旋转螺丝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逐层拼装立杆、横杆

搭设剪刀撑

安放上托座并按设计标高进行调整

安放横桥向方木、纵向方木,铺设模板

支架预压

卸载

调整支架高度

支架验收

满堂架的搭设工艺流程

我分部施工的现浇箱梁大部分位于滹沱河河道内,通过桩基、承台施工及查看地质报告,地质为砂类土。

地基处理措施,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基础处理工程从每联箱梁墩柱施工完成后进行,处理工作连续、一次性完成。

1、沥青路面处,路面具有一定结构强度,该处的箱梁基础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只需要将路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就可以直接作为箱梁的基础了。

2、树林处首先把施工区域内的淤泥、腐殖土、杂物及泥浆池中的泥浆清理干净,清理厚度30~50cm,灌水碾压,以利用箱梁支撑架施工。

整体整平后,灌水碾压直至高程不再下降,机械不能进出的地方采用人工夯实。

在碾压好的原地面上打出方格,撒布6%的水泥,用旋耕犁搅拌均匀,碾压养生形成板结。

处理后采用轻型触探仪测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地基符合要求后,浇筑15cm厚C25混凝垫层,宽度为桥面两侧各加250cm,承台基坑四周1m范围内加厚处理。

现浇箱梁底按90*90厘米布置立杆采用碗扣脚手架,碗扣脚手架立杆上下设可调顶托和可调底托。

水平联结杆上下间距120厘米。

端梁处支架1.8米范围内、中横梁实心部位3.6米范围内,布置横桥向60*纵向90厘米立杆。

十四联端梁(高度2.5米)搭设方法:

自梁端3米(纵向)位置内按90*90厘米布置立杆采用碗扣脚手架,水平连接杆上下间距60cm。

最下方一层距地面和最上方一层距顶托顶均不大于30厘米。

剪刀撑沿桥梁纵向、横桥向布置。

1、支架立杆位置放样

用全站仪放出箱梁中心线,然后根据支架设计步距用钢尺放出底座十字线,并标示清楚。

2、安放底座

按标示的底座位置先安放底座,然后将旋转螺丝顶面调整在同一水平面上。

3、安装立杆、横杆和上托座

立杆横距900mm,纵距900mm,预应力箱梁两端1.8米内及梁端实心部位立杆纵距(纵桥向)600mm,横距900mm,步距均为1200mm。

满堂支架搭设前,检查支架钢管有无弯曲、接头开焊、断裂等现象,无误后方可安装,从一端开始安装底层立杆和横杆,调整立杆垂直度和位置后并将碗扣稍许扣紧。

拼装时,支架立杆必须保证垂直度,尤其必须在第一层所有立杆与横杆安装调整完成无误后,方可继续向上拼装,否则会引起以后各层拼装困难。

一层立杆、横杆安装完后再进行第二层立杆和横杆的安装,直至最顶层,最后安放上托座,并依设计标高将U型上托座调至设计标高位置。

4、安放纵横方木、铺底模

在上托座调整好后铺设横桥向15×

15cm方木,铺设时注意使其两纵向方木接头处于U型上托座上,接着按25cm间距铺设顺桥向10×

10cm方木,方木均为竖放,根据箱梁放样中线铺胶合板做为箱梁底模。

横、纵向顶层方木交叉处使用铁丝加固。

必须注意横、纵向方木接头位置要错开,且任何相邻横桥向方木接头不能在同一竖直面上。

5、设置剪刀撑

横桥向、纵向剪刀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通过扣件与碗扣架的立杆相连,由于支架高度在7m以上,横桥向从底到顶,每隔3.6米立杆连续设置一道横桥向剪刀撑;

支架四周外侧及腹板底从底到顶,每隔5排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

剪刀撑的斜杆和地面夹角为45°

在支架底部、顶部、中间位置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

斜杆每步应与立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宜≤150mm;

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接的情况时亦可采取与横杆扣接,扣接点应牢固。

斜杆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搭接处设2个扣件,两端扣件位置距端头不小于10cm。

6、人行马道的搭设、安全网、扶手安装

人行坡道的搭设:

①人行马道立杆纵向间距1.2m,横桥向间距1.25m。

横杆步距1.8m。

内侧横杆与马道面平行。

②人行坡道搭设宽度为1.0米。

③人行坡道坡度1:

2。

④人行坡道踏步高度不大于25厘米。

⑤在外侧立面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两侧立面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八字斜撑;

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

⑥上栏杆上皮高度1.2m,中栏杆居中设置。

⑦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立柱的内侧。

⑧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8、搭设要求

①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②随着架体升高,剪刀撑应同步设置。

③安全网在剪刀撑等设置完毕后设置。

④安全网应满挂在外排杆件内侧大横杆下方,用26#铁丝把网眼与杆件绑牢。

⑤搭设满堂碗扣式脚手架时,使用普通钢管搭设水平剪刀撑,与墩柱形成抱接连接。

⑥安装碗扣式脚手架时,立柱和纵、横桥向水平杆的安装必须同步进行,接头必须锁紧。

支架搭设完成后,对碗口进行检查,必须保证所有碗口都已敲紧锁死,并检查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

⑦脚手架顶自由端高度不得大于600mm,超过后设置水平横杆连接。

⑧搭设脚手架因地势情况出现端正时,用十字扣件连接水平横杆。

支架预压采用袋装黄砂堆积法,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与模板之和的120%,其荷载分布与横梁重量分布情况一致,即从横梁中心线向两侧用吊车吊装、人工堆码。

分三次水平加载,第一次试压重60%,第二次为90%,第三次全部加完120%。

加载时,从横梁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对称布载。

每级加载完成后,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

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支架预压前将全部碗扣用铁锤打紧。

在支架预压过程中,为避免引起荷载变化,每级加载完成后使用彩条布对预压材料砂袋进行覆盖。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每跨向1/4跨、1/2跨、3/4跨、及前后两支点处设置支架沉降观测截面,每个观测截面沿横桥向对称设置3个观测点,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

观测点采用吊尺法测量,即在观测点位箱梁底模底部打入一铁钉,测量时将钢卷尺吊在铁钉上进行观测。

另外对应于支架沉降观测截面,在地基处理后的基础混凝土表面同样设置地基沉降观测点,以测量在预压过程中的地基沉降量。

在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每个观测点在每一次加载(卸载)完了及全部加载完(卸载完)均要观测,全部加载完成后每间隔24h观测一次,用水准仪测出各断面点在堆载前、堆载后及卸载后支架的标高、地面沉降变化,加载120%预压荷载并持荷24小时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

全部加载完成后的支架预压监测过程中,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判定支架预压合格,可卸载,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压。

1、各监测点最初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

2、各监测点最初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卸载6h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

支架预压完成后,卸载可一次性完成,卸载时应对称、均衡、同步进行。

卸去砂包后,把模板清洗干净,并涂刷优质脱模剂,重新测量标高,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

支架搭设完毕后,经班组自检,并填写验收记录,项目部组织安全、质检、测量、施工队相关人员对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报检,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利用可调支撑进行找坡,横桥向坡度为1.5%。

钢筋混凝土的现浇箱梁跨中设2.0cm。

预拱度计算公式:

f=f1+f2+f3其中f1:

支架弹性变形;

f2:

梁体挠度预拱度;

f3:

地面沉降。

最大值设在梁的跨中位置,并按抛物线形式进行分配,算得各点的预拱度值后,通过支架上的可调丝杆顶托或底座对底模进行调整。

序号

设备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用途

1

铁锤

10

打碗扣

2

绳索

传递物品

3

扳手

20

紧固扣件

4

吊车

起重吊装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支架工

负责地基处理、搭设支架

木工

制作、安装与拆除模板、模板清理等

机械工

6

起重机、砼运输车、砼泵车、装载机

普工

运输杆件杂物等

5

电工

供电、电路维修等

技术人员

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控

7

测量人员

测量放样、支架沉降变形观测等

8

试验人员

负责原材料质量控制、制作砼试件等

9

安全员

负责安全工作,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

合计

53

1、操作人员施工前必须进行岗位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

2、支架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落实所有技术措施和人身安全防护用品。

3、杆件材料到厂后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杆件及配件不得使用。

4、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4、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应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

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5、脚手架施工完毕,进行验收方可使用。

6、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相邻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1、排架施工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不适宜从事此项工作的疾病的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佩戴安全冒、安全带、穿防滑鞋。

3、不得随意向下抛丢物品,不得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

4、雨雪天气及六级大风严禁施工。

5、模板安装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为模板或支架连接牢固,不得浮搁或悬空,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

6、在吊装作业时,应由专人统一指挥,参与吊装人员要有明确分工。

7、吊装作业前,应检查起重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应进行试吊。

在吊装时应防止吊装物撞击支架。

8、每幅支架两侧各搭设宽度不小于1m的作业平台,平台上铺设脚手板,外侧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高度不小于1.5m。

9、施工场地要求平整;

夜间施工需要有足够照明设施;

10、如遇影响排架基础稳定情况应立即停工及时上报,待问题解决后再行施工。

1、现浇箱梁支架应等待预应力张拉注浆后,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准备拆除。

2、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按技术管理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

3、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4、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5、拆架前在作业区周围设立警戒标志,地面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

拆下的材料按指寂静点堆放整齐。

6、拆除顺序:

先上后下,后搭先拆,严禁上下同时拆。

7、架体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设计的拆除顺序进行。

8、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

9、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10、钢管及扣件用运输机械往下运或人员往下传递,严禁往下丢。

11、当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12、作业人员作好自身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

新城大道工程滹沱河大桥第十~十七联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木结构设计规范》

3、《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二、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平均高度为8.353m,立杆纵距(顺桥向)l1=90cm,横桥向立杆间距l2=90cm,预应力箱梁端横梁1.8m加密区和中横梁2.4米加密区、腹板位置横桥向1.2米立杆间距为60cm;

立杆步距h=120cm;

面板厚度15mm,弹性模量6000.0N/mm2;

栏杆、木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为0.17kN/m;

横向木方150mm×

150mm,纵向方木100mm×

100mm,剪切强度1.5N/mm2,抗弯强度14.5N/mm2,弹性模量11000N/mm2;

新浇混凝土自重(包括钢筋)标准值26kN/m3;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4.5kN/㎡;

钢管外径48mm,管壁厚度3.5mm,截面惯性矩I=12.19cm4,净截面抵抗矩W=5.08cm3,回转半径I=1.58c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

底座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为40kN;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三、荷载计算:

1、新浇砼自重q1

1.7米梁端:

 q1=26KN/m3×

1.7m=44.2KN/m2

2.5米梁端:

q1=26KN/m3×

2.5m=65KN/m2

箱室下:

0.44m=11.44KN/m2

翼缘板下:

q1=26KN/m3×

0.42m=10.92KN/m2

2、施工均布活荷载(包括振捣荷载)q2

q2=4.5KN/m2

3、模板及支撑方木自重q3

q3=1.0KN/m2

四、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构件强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取其标准值乘以下列相应的分项系数:

①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2;

②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

计算构件变形(挠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

由于满堂支架与墩柱抱接,可不考虑风荷载对支架的影响。

立杆稳定计算的荷载效应组合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

验算地基承载力的荷载效应组合为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五、承载力验算

结构布置:

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板,尺寸为122cm×

244cm,纵向布置。

底模支撑在顺桥向方木上,顺桥向方木横桥向间距为0.2m,架空长度0.9m,横桥向方木尺寸为10cm×

10cm方木,顺桥向方木支撑在横桥向方木上。

横桥向方木纵向间距为0.9m,架空长度0.9m其截面为15cm×

15cm方木。

端梁和腹板位置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板,尺寸为122cm×

底模支撑在顺桥向方木上,顺桥向方木横桥向间距为0.2m,架空长度0.9m,顺桥向方木尺寸为10cm×

横桥向方木纵向间距为0.6m,架空长度0.9m其截面为15cm×

十四联端梁位置(端梁高度2.5米)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板,尺寸为122cm×

底模支撑在顺桥向方木上,顺桥向方木横桥向间距为0.2m,架空长度0.6m,顺桥向方木尺寸为10cm×

横桥向方木纵向间距为0.6m,架空长度0.6m其截面为15cm×

箱室截面验算

1、模板验算

取1m宽度板条计算,底模板承受的荷载组合为:

弯矩计算时:

q=1.2(q1+q3)+1.4q2=14.928+6.3=21.228KN/m

挠度计算时:

q=q1+q3=11.44+1.0=12.44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0.0152=3.75×

10-5m3

I=1×

0.015×

0.015/12=2.81×

10-7m3;

弯矩:

 M==21.228×

0.22/10=0.0849KN·

m

弯应力:

f==0.0849KN·

m/3.75×

10-5m3=2.264Mpa<

[f]=15Mpa

承压挠度:

v==

=7.862×

10-5m<

[v]===5.0×

10-4m

满足使用要求。

2、纵向方木计算

纵向方木断面尺寸:

10cm×

10cm,跨度为0.9m,间距为0.2m。

取单根木方计算,纵向方木承受模板传递的均布荷载:

q=21.228KN/m2×

0.2m=4.246KN/m

q=12.44KN/m2×

0.2m=2.488KN/m

  弯矩:

 M===0.344KN·

截面模量:

W==×

0.1×

0.12=1.67×

10-4m3

截面惯性矩:

I=1/12bh3=0.1×

0.13/12=8.33×

10-6

f===2.06Mpa<

[f]=11Mpa

=1.188×

10-4m<

[v]===2.25×

10-3m

满足施工使用要求。

3、横向方木计算

横向方木断面15cm×

15cm,跨度为90cm,间距为0.9m。

横向方木承受纵向方木传递的集中荷载

P=5.307KN/m×

0.9m=4.776KN

P=3.11KN/m×

0.9m=2.799KN

M===1.719KN·

W==×

0.15×

0.15=5.6×

I=1/12×

0.153=4.2×

f===3.07Mpa<

均布荷载通过计算的支座力17.19kN除以跨度得到19.1kN/m

v=ql4/150EI

=19.1×

103×

0.94/(150×

11×

109×

4.2×

10-5)m

=1.808×

4、立杆计算

本工程采用满堂碗扣支架,底板下支架最大高度8.7米

钢筋砼、模板及木方自重:

G1=(26KN/m3×

0.44m+1.0KN/m2)×

0.9m×

0.9m=10.08KN

支架杆系自重:

G2=(164.8N×

2+133.4N×

1+36.3N×

16)=1.044KN

施工活荷载(包括振捣荷载):

G3=4.5KN/m2×

0.9m=3.65K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1.2×

(10.08+1.044)+1.4×

3.65=18.459KN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N=18.4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