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7181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盖梁支架安全验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暂定为2h

γ---混凝土体密度(KN/m3),取26KN/m3

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

掺缓凝

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本次计算取1.2。

K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

0.85;

50~90mm时,取1.0;

110~150mm时,取1.15。

本次计算取1.15

根据公式1:

P=15.7872KN;

公式2:

h=0.6072m

1.2底模

10cm方木,间距20cm,在墩柱处采用I10#工钢加强;

纵梁采用56a双拼工钢,长18m(上庄大桥左线长20m),间距1.9~2.5m(工钢离开墩身25cm)。

2.1、竹胶板验算

竹胶板力学参数(竹胶板取100cm):

I=48.6cm4W=54cm3S=40.5cm3

验算过程所要考虑的荷载(横桥向长度取1 m计算):

施工人员荷载:

q1=2.5×

1=2.5KN/m

振捣荷载:

q2=2.0×

1=2KN/m

梁体自重:

q3=(2.691×

0.85+1.9×

0.15)×

26=66.8811KN/m

q=q1+q2+q3=1.4×

(2.5+2)+1.2×

66.8811=88.62KN/m

按简支梁计算:

Mmax=1/8×

l2=1/8×

66.8811×

0.12=0.0836KN·

m

σ=M/W=(0.0836×

106)/(54×

103)=1.548MPa<

[σ]=40MPa(取A类较小值)

2.2、方木验算

10cm×

10cm方木力学参数:

I=833.3cm4W=166.7cm3A=100cm2S=125cm3

(1)墩柱中间方木受力验算:

验算过程所要考虑的荷载:

0.2=0.5KN/m

0.2=0.4KN/m

q3=2.691×

0.2×

26=13.9932KN/m

(0.5+0.4)+1.2×

13.9932=18.052KN/m

18.052×

0.62=0.81234KN·

σ=M/W=0.81234×

106/(166.7×

103)=4.873MPa<

[σ]=11MPa(取强度等级TB11)

抗弯强度符合要求

V=1/2ql=1/2×

0.6=5.42KN

τ=V·

S/(I·

tw)

=5.42×

1000×

125×

103/(833.3×

104×

100)

=0.813MPa<fv=1.3MPa(取强度等级TB11)

抗剪强度符合要求。

ω=5×

l4/(384×

I)=5×

6004/(384×

7000×

833.3×

104)=0.52mm<

l/250=2.4mm

挠度符合要求.

(2)墩柱处方木受力验算:

此处方木受力与墩柱间一样,不同的是方木的计算距离

22=9.026KN·

σ=M/W=9.026×

103)=45.1MPa>

[σ]=11MPa

抗弯强度不符合要求

处理方法:

在方木间加铺10#工钢

10#工钢[σ]=215MPa>

45.1MPa,满足受力要求

ω=5ql4/384EI=(5×

9.026×

20004)/(384×

2.1×

105×

245×

104)=3.65mm<[f]=l/400=5㎜

挠度符合要求。

2.3、25b工字钢的验算

25b工字钢钢力学参数

I=5280cm4W=423cm3q=42.03kg/m

A=53.541cm2S=247.89cm3

0.6=1.5KN/m

0.6=1.2KN/m

q3=2.366×

0.6×

26=36.91KN/m(取最不利情况,即小里程方向)

q=1.4×

(1.5+1.2)+1.2×

36.91=48.072KN/m

48.072×

2.32=31.79KN·

σ=M/W=31.79×

106/(423×

103)=75.15MPa<

[σ]=215MPa

V=1/2ql=0.5×

2.3=55.283KN

=55.283×

247.89×

103/(5280×

10)

=25.955MPa<

fv=125MPa

抗剪强度符合要求

23004/(384×

206×

103×

5280×

104)=1.61mm<

l/400=5.8mm

挠度满足要求。

2.4、56a工字钢的验算

56a工字钢的力学参数:

I=65600cm4W=2340cm3q=106.316kg/m

A=135.435cm2S=1375.262cm3

(1)验算过程所要考虑的荷载:

2.2=5.5KN/m

2.2=4.4KN/m

支架荷载:

q3=25b工钢荷载+自重=6.7+4.6=11.3KN/m

q4=84.84/17.782×

26=124.05KN/m

q=q1+q2+q3+q4=1.4×

(5.5+4.4)+1.2×

(11.3+124.05)=176.28KN/m

(2)力学计算模型

建立力学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纵梁计算模型图

(3)结构力学计算

上所示结构体系为一次超静定结构,采用位移法计算。

①计算支座反力RC:

第一步:

解除C点约束,计算悬臂端均布荷载与中间段均布荷载情况下的弯矩与挠度

C点位移量:

第二步:

计算C点支座反力RC作用下的弯矩与挠度

第三步:

由C点位移为零的条件计算支座反力RC

由假定支座条件知:

∑fc=0

求得:

②计算支座反力Ra、Rb

由静力平衡方程解得:

③弯矩图

根据叠加原理,绘制均布荷载弯矩图:

(4)纵梁结构强度验算

①根据以上力学计算得知,最大弯矩出现在A、B支座,代入q后

MB=4.771q=4.771×

176.28=841.032kN·

σ=M支/W=841.032×

106/(2340×

103)=89.854MPa<

[σ]=215MPa

②纵梁最大挠度

=1.82mm<

l/400=20mm

2.5、抱箍计算

2.5.1抱箍承载力计算

2.5.1.1荷载计算

每个盖梁按墩柱设三个抱箍体支承上部荷载,由上面的计算可知:

支座反力:

RA=RB=[2(l+a)-5.87]q/2=6.62×

176.28/2=1166.974kN

RC=5.87q=5.87×

176.28=1034.764kN

以最大值为抱箍体需承受的竖向压力N进行计算,该值即为抱箍体需产生的摩擦力。

2.5.1.2抱箍受力计算

(1)螺栓数目计算

抱箍体需承受的竖向压力N=1166.974kN

抱箍所受的竖向压力由M24的高强螺栓的抗剪力产生,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第426页:

M24螺栓的允许承载力:

[NL]=Pμn/K

P---高强螺栓的预拉力,取225kN;

μ---摩擦系数,取0.3;

n---传力接触面数目,取1;

K---安全系数,取1.7。

则:

[NL]=225×

0.3×

1/1.7=39.7kN

螺栓数目m计算:

m=N’/[NL]=1166.974/35.5≈33个,取计算截面上的螺栓数目m=34个。

(2)螺栓轴向受拉计算

砼与钢之间设一层橡胶,按橡胶与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取μ=0.3计算

抱箍产生的压力Pb=N/μ=1166.974kN/0.3=3889.91kN由高强螺栓承担。

N’=Pb=3889.91kN

抱箍的压力由34条M24的高强螺栓的拉力产生。

即每条螺栓拉力为

N1=Pb/34=3889.91kN/34=114.41kN<

[S]=225kN

σ=N”/A=N′(1-0.4m1/m)/A

N′---轴心力

m1---所有螺栓数目,取:

56个

A---高强螺栓截面积,A=4.52cm2

σ=N”/A=Pb(1-0.4m1/m)/A=3889.91×

(1-0.4×

56/34)/(56×

4.52×

10-4)=107.12MPa<[σ]=140MPa

故高强螺栓满足强度要求。

(3)求螺栓需要的力矩M

①由螺帽压力产生的反力矩M1=u1N1×

L1

u1=0.15钢与钢之间的摩擦系数

L1=0.015力臂

M1=0.15×

114.41×

0.015=0.258KN.m

②M2为螺栓爬升角产生的反力矩,升角为10°

M2=μ1×

N′cos10°

×

L2+N′sin10°

L2

[式中L2=0.011(L2为力臂)]

=0.15×

cos10°

0.011+114.41×

sin10°

0.011

=0.404(KN·

m)

M=M1+M2=0.258+0.404=0.662(KN·

=66.2(kg·

所以要求螺栓的扭紧力矩M≥66.2(kg·

2.5.2抱箍体的应力计算:

(1)抱箍壁为受拉产生拉应力

拉力P1=18N1=18×

130.6=2351(KN)

抱箍壁采用面板δ16mm的钢板,抱箍高度为1.3m。

则抱箍壁的纵向截面积:

S1=0.016×

1.3=0.0208(m2)

σ=P1/S1=2351/0.0208=113(MPa)<[σ]=140MPa

满足设计要求。

(2)抱箍体剪应力

τ=(1/2RA)/(2S1)

=(1/2×

1166.974)/(2×

0.0208)

=14.03MPa<

[τ]=85MPa

(3)第四强度理论

σW=(σ2+3τ2)1/2=(1132+3×

14.032)1/2

=115.58MPa<

[σW]=145MPa

满足强度要求。

第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