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72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吴江创新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举措。

素以制造业见长的吴江,近年来积极创新工业体系,探索发展智能工业,围绕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电子商务等六大关键环节率先布局,赢得了发展先机,走在了同类区域前列。

当前,智能工业在吴江蔚然成风,一批龙头企业成为行业标杆,一批重点领域的技术实现突破,全区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达80,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9)。

一、吴江发展智能工业的现实需求与战略意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是吴江”。

吴江地处江苏省最南端,综合实力较强,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区前十。

作为沿海发展先行区,吴江遇到了先成长起来的“烦恼”,亟待加快产业转型、动能转换、模式转变。

面对这些问题,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先进制造业规划给予了我们启示,发展智能工业成为吴江必然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现状:

工业经济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吴江坚持民资、外资双轮驱动,形成了丝绸纺织、电子信息、光电缆、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占吴江工业经济比重超过85%。

其中,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均达到千亿能级,光电缆、装备制造也迈上了500亿台阶。

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8.3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83.74亿元,工业总产值3900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江本土民营工业独具特色,是江苏省领头羊,呈现出企业数量多、活力强、集聚度高、产业链完整等特点。

在规上工业产值中,民营企业贡献的比重达45%以上,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涌现了恒力、亨通、盛虹、通鼎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企500强企业。

其中,恒力集团用短短20多年时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民企成长为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之一,并在2017年跻身世界500强。

(二)现实需求:

突破发展困境吴江工业基础扎实,总产值较高,但主导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转型压力大。

工业企业也存在大而不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例如,在丝绸纺织业中,除恒力、盛虹等少数地标型企业外,总体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

作为装备制造业代表的电梯产业,核心设备和关键技术掌握不够,高端产品依然被国外品牌垄断。

与此同时,发展的制约瓶颈日益凸显。

从土地承载容量来看,吴江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29%,逼近30%的警戒线。

从产出效益来看,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为12.14万元,处在较低水平,单位用能销售和税收总体水平也不高。

从环境容量来看,吴江地处太湖流域,水生态保护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发展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合吴江区情实际和未来趋势。

(三)必然选择:

发展智能工业对于经济基础主要是传统产业的吴江来说,如何注入新动力,实现提质增效?

我们的答案——发展智能工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工业体系进行更新与重构。

首先,传统产业并不等于夕阳产业,国外经验显示,依托高新技术,传统行业可以实现重新腾飞。

发展智能工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可以助推企业向互联网创新思维转变,改进工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升效率。

其次,发展智能工业有助于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装备制造、工业软件、大数据等产业,可以成为区域发展新动力。

第三,发展智能工业,推进全产业链信息化、智能化,能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比,实现用地、用工、用能等资源要素零增长,贯通一条可持续增长的发展轨道。

可以说,发展智能工业既是吴江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新动能、营造创新生态的必然选择。

二、吴江发展智能工业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早在2014年,吴江凭借着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嗅觉,立足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标准布局智能工业体系。

通过抢抓先机、高起点规划,多方协同推进,吴江智能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协同

1、科学规划,外在引领发挥政府在智能工业规划布局、政策引导、优化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们邀请了国家工信部赛迪公司研究智能工业相关政策和规划。

根据专家意见,出台《关于加快全区智能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工业制造全流程再造的角度,率先推进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电子商务等六大关键环节,引导鼓励企业结合实际对照其中某个或多个环节发展智能制造。

制定智能工业发展三年滚动计划,连续3年召开智能工业发展大会或现场推进会,成功举办3届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大会,大会小会逢会必讲智能工业,编印专著《吴江智能工业在行动》,在全区宣传推广。

2、市场导向,内在驱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当前人力成本快速增长,外来人口流入速度减缓,“招工难”问题普遍,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的意愿迫切。

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突破口,帮助骨干企业打造智能化改造示范点,实现用工需求减少、提质增效。

由于吴江产业集聚度高,企业家又普遍具有“相互学习、相互赶超”的精神,

示范点企业迅速成为整个行业的“经典案例”,引发其他企业自觉行动起来,争相效仿。

立足市场内在需求,通过行业骨干典型示范,吴江企业发展智能工业的热情被有效点燃。

3年来,预计完成智能化改造投资208.2亿元,占技改投入比重达49.1%。

(二)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

1、从供给侧出发,提供解决方案面对不断高涨的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我们大力做好供给服务,引导企业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在每个重点行业打造示范性解决方案。

这一过程中,吴江一大批智能装备企业成长为行业佼佼者。

例如,博众精工专为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为客户节省超过80%的劳动力,工期缩减至传统方式的30%;

明志科技的智能化铸造车间,大大提升了铸造行业生产制造水平,不但热交换器产品出口欧洲,还能为客户提供智能铸造装备,帮助铸造企业建智能车间。

2017年以来,全区60家重点跟踪智能装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