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906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1年)

一、名词解释(3×

8)

⑴形而上学 ⑵物质 ⑶必然性 ⑷实践 ⑸评价 ⑹经济基础 ⑺社会意识形态 ⑻精神文明

⑴、简述意识的能动性

⑵、简述生产方式对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作用。

⑶、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⑷、简述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的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三、论述题(18×

⑴、试述毛泽东的《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贡献。

⑵、试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2年)

⑴物质 ⑵矛盾的特殊性 ⑶规律 ⑷价值 ⑸生产方式 ⑹政治上层建筑 ⑺社会心理 ⑻英雄史观

⑴、简述哲学的社会功能。

⑵、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⑶、简述恩格斯在《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⑷、简述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分析。

⑴、试述毛泽东的《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理论贡献。

⑵、试结合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论述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3年)

⑴客观唯心主义 ⑵二元论 ⑶因果联系 ⑷理性认识 ⑸思想上层建筑 ⑹社会形态 ⑺自由 ⑻物质文明

二、简答题(13×

⑴、简述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⑵、简述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⑶、怎样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⑷、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⑸、简述生产力的构成。

⑹、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三、论述题(20×

⑴、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说明当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⑵、试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说明在当前我国现实中应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4年)

⑴形而上学 ⑵不可知论 ⑶必然性 ⑷实践 ⑸相对真理 ⑹社会存在 ⑺经济基础 ⑻精神文明

⑴、简述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

⑵、简述意识的能动性。

⑶、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⑷、简述评价和认知的联系与区别。

⑸、简述上层建筑的构成。

⑹、简述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⑴、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说明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⑵、试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及其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西方哲学史(1998)

一、简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四因说2.经院哲学

3.四假象说4.绝对命令

二、试对下述哲学命题做出说明和评价(15×

2=30分)

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2.人是环境或教育的产物

三、论述题(25×

2=50分)

1.试述笛卡尔世界观体系的方法论前提、逻辑走向和基本特征

2.试述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在矛盾。

西方近代哲学史(1998)

一、名词解释(6×

6=36分)

1.四假象说2.微知觉3.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4.先验统觉5.异化

6.圆圈式式发展

二、简答题

1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哲学来提出其“物是观念的集合”的思想的?

(10分)

2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批判的“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是什么?

(10分)

三、论述题(共44分)

1简述康德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的?

(20分)

2试论康德“人为自然立法”思想的得与失。

(24分)

西方哲学史(1999)

一、简释(5×

4=20分)

1“存在”(巴门尼德)2“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3孟德斯鸠4“百科全书派”

二、简述题(15×

1霍布斯《利维坦》的主要观点

2莱布尼兹的“前定和谐”说。

1试论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思想。

2费希特“自我”观的合题“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述评

西方近代哲学史(1999)

一、名词解释(5×

6=30分)

1《利维坦》2神即自然3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4“人是环境的产物”及“意见支配世界”

5反思6二律背反

二、简答题(12×

2=24分)

1巴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哲学来论证他的“物是观念的集合”之思想的?

2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述评

三、论述题(共46分)

1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在真理观上有何不同?

2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与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的幸福主义伦理学之比较。

(26分)

西方哲学史(2000)

一、简释(下面七小题中任选六小题做,每小题7分,共42分。

如果7小题权作,以前六题计分)

1米利都学派2四因说3唯名论4四假象说5单子论6《社会契约论》7《人是机器》

二、述评

1论述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阐发,比较二人在此问题上的同与异,说明其意义。

(30分)

2康德为什么提出“先天综合判断”:

他是怎样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

他的这些思想有何意义?

(28分)

西方近代哲学(2000)

1“四假象说”2“前定和谐”3地理环境决定论4“至善”5人本主义

二、简答题(10×

2=20分)

1简述自然神论与泛神论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的原则

1论述经验论哲学从洛克经由贝克莱到休谟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

2论述德国古典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的逻辑进程。

西方哲学史(2001)

一、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犬儒学派2蜡块说3前定和谐4《新工具论》

二、简答(15×

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

2休谟因果观的主要观点

三、述评(25×

1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及其意义

2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及其局限

欧洲哲学史(2001)

一、名词解释(10×

4=40分)

1“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伦)

2“至善”(康德)

3“绝对精神”(黑格尔)

4“人本主义”(费尔巴哈)

二、问答题(30×

2=60分)

1简述古希腊罗马原子唯物论从德谟克利特到伊壁鸠鲁再到卢克来修的发展过程

2简述近代唯理论实体学说从笛卡尔到斯宾诺莎再到莱布尼茨的发展过程

西方哲学史(2002)

1种子说2光照说3良心论4知识学5爱的宗教

二、简答题(3×

10=30分)

1按照自然而生活2先天综合判断3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特点

三、论述题(20×

2=40分)

1试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2试论洛克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的批判和莱布尼茨对洛克批判的反批判。

西方哲学史(2003)科目代码:

311A

7=70分)

1始基2通种论3四因说4逻各斯5四假象说

6我思故我在7二律背反

1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的方法

3唯实论与唯名论

4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的证明

1试论柏拉图主义与新柏拉主义的异同及意义

2黑格尔如何在批判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哲学的

311(B)

一、辨析题(5×

1柏拉图“理念论”的要害在于把主观思维的结果当作客观存在的前提

2安瑟伦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从上帝的创造物推论出上帝的存在。

3莱布尼兹的“前定和谐”是通过单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4康德哲学中的“自我”和“物自体”都是经验的产物

二、名词解释

1逻各斯2回忆说3实在论4“我思故我在”5自然神论6“人是环境的产物”

7绝对命令8“理性的狡计”

三、简答题(14×

3=42分)

1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原因的学说

2简述托马斯·

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

3简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

四、论述题

1分析英国经验论从洛克哲学到休谟哲学的逻辑进程

2试论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西方哲学史(2004年)科目代码:

311

8=40分)

1逻各斯2原子论3第一哲学4第二哲学5单子6统觉7偶因论8绝对命令

1新柏拉图主义2奥卡姆的剃刀3皮科对人的定位4培根的三表法5休谟问题

6黑格尔的“客观精神”7费尔巴哈的“我”与“你”

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纪唯实论、唯名论之间的关系

2试论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2000)

1、简释以下概念:

(2×

5=10分)

实用主义逻辑原子主义此在解释学所指

2、什么是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方法有哪些步骤?

(15分)

3、什么是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是如何产生的?

4、与朴素的证伪主义相比,精致的证伪主义有哪些特点?

5、科学共同体与范式有什么关系?

6、什么是科学合理性?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相同的科学合理性标准吗?

现代西方哲学(2001年)

一、简释以下专业术语(5×

1彻底的经验主义(詹姆斯)2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3常规科学(库恩)

4括号法(胡塞尔)5成见(伽达默尔)6所指(结构主义)

二、概述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及其受到的批评(20分)

三、试述现象学运动的基本进程(15分)

四、简述“共时”与“历时”概念及其在结构主义哲学中的地位(20分)

五、简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意义(15分)

现代西方哲学(2002年)

一、简释题(5×

1实用主义2结构主义3解释学4证伪(否定)5海德格尔

二、简答题(15×

4=60分)

1简述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4简述逻辑实证主义关于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

三、论述题(20分)

论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现代西方哲学(2003年)

一、简释题(6×

7=42分)

1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positivism)2现象学(phenomenology)

3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4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

5在世(being-in-the-world)6各行其是(Anythinggoes)

二、简答题(17×

4=68分)

1简述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来源

2简述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观点

3简述结构主义哲学中语言与言语的相互关系

4简述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与逻辑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

1试论解释学的人文科学方法论观点

2试论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和发展趋势

现代西方哲学(2004年)科目代码:

403

一、简释题(7×

5=35分)

1证实原则(逻辑实证主义)2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3现象(现象学)

4本文(解释学)5所指(结构主义)6范式(库恩)

7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

二、简答题(5×

15=75分)

1逻辑实证主义为什么拒斥形而上学?

2从胡塞尔的观点看,本质是什么?

3詹姆斯为什么说真理是一个过程?

4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5本文意义是否等于作者本人的意图?

1试论现代西方哲学中几种主要的真理观

2试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差异

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2005年)科目代码:

468

10=50分)

1.第一哲学2.古代原子论3.苏格拉底的方法4.通种论5.实践哲学

6.教父学7.上帝的本体论证明8.自然神论9.偶因论10.先天综合判断

二、简答题(第3小题14分,其余12分,共50分)

1.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

2.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还原。

3.海德格尔的此在论。

4.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

三、论述题(2×

25=50分)

1.试析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发展的轨迹

2.试论德国古典哲学在西方哲学上的突出贡献

中西哲学史(98年)

一、名词解释(8×

5=40分)

1“三表”(墨翟)2“四法界”(华严宗)3“精神的接生术”(苏格拉底)

4“上帝的本体论证明”(安瑟伦)5“至善”(康德)

1朱熹的理气观述评

2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学说述评

中西哲学史(99年)

一、简释题(10×

5=50分)

1四因说(亚里士多德)2经院哲学(中世纪)3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4尽心知性知天(孟子)5俱分进化(章太炎)

二、问答题(25×

1简述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简述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说”的三个历史环节及其具体内涵。

中西哲学史(2000年)

1唯名论与实在论(中世纪)

2白板说(洛克)

3二律背反(康德)

4“……同则同之,异则异之;

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

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

5“万物虽殊,而不能自异。

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

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1简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2简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中西哲学史(2001年)

一、简答题(10×

1简述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观

2简述荀子的“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

3简述培根的“四假象”说

4简述黑格尔的真理观

5简述波普的“证伪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论述题(共50分)

1试述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的思想,并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对其做出评价(16分)

2试述康德的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并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对其做出评价(17分)

3试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并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谈谈你的评价(17分)

哲学概论(2002年)

1致良知2知难行易3逻各斯学说4先验幻相5人化自然6卢卡奇

二、简述题(10×

3=30分)

1简述庄子《齐物论》的思想

2简述唯名论与唯实论(实在论)的争论的问题和基本内容

3根据马克思本人的观点简析“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之命题

三、论述题(共40分)

1论荀子“天人相分”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2论辩证法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发展。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

哲学基础科目代码:

338

1、价值2、英雄史观3、白马非马4、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5、四因说6、白板说

6=60分)

1.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

3.简述刘禹锡的天人观

4.简述朱熹的“理一分殊”的思想

5.简要说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学说的内容并作评价

6.简要说明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内容并作评价

3=60分)

1.试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该原理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

2.简述王夫之“理势合一”、“即民见天”的社会史观及其当代的启迪意义。

3.简要论述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37

1.唯物主义2.社会基本矛盾3.三表法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5.理念论6.知识就是力量

1.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试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并说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论析孙中山的知行观及其历史影响。

3.简要论述黑格尔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620

1.主观唯心主义2.上层建筑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大宇之内,质力相推”5.“火本原说”6.奥卡姆剃刀

1.简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2.简述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及其对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2.试述孟子“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基本思想,并在两者的比较中说明各自的特点与意义。

3.述评康德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哲学基础

一、简释题(10×

1.一元论2.人的本质3.“和而不同”说

4.三表法5.四假相6.普遍怀疑

1.简述矛盾的特殊性。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并分析贯彻群众史观坚持民生的重要性。

2.王夫之发展变化的思想

3.柏拉图的理念论及亚里士多德对它的批判。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98)编号:

14E

一、简释(7选6,5×

1三表法2化性起伪3《神灭论》4知太虚即气则无无5童心说6天下为主君为客

7俱分进化论

二、述评(23×

2=46分)

1老子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孙中山知行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来源

三、标点并解释哲学含义(6×

4=24分)

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向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3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物可得道也

4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99)编号:

1绝地天通2慎独3《论衡》4太虚无形,气之本体5通几护质测之穷

6翕以聚质,辟以散力

二、述评(25×

1荀况天道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价值

2黄梨洲的社会史观及其历史地位

三、对下列文字标点并指明出处和简释其大意(5×

4=20分)(抒情所发之图75-76)

1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明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

2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3无则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则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尔

4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2000)科目代码:

502

一、标点并译成白话(10×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无形之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有者也故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践其下非践其上也

二、词语解释(5×

1见几而作,不俟终日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质测即藏通几4俱分进化

三、论述题(30×

1评述荀况的虚壹而静论

2评述孙中山的知行观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2001)

一、简释题(5×

1“和实生物”2“以名举实”3“三玄”4“质测即藏通几””

5“童心即真心6“生元”

二、述评题(25×

1评墨翟“兼以易别”的社会矛盾观。

2简析张载“一物两体”说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价值。

三、对下列文字标点并指明出处和简释其大义(4×

5=20分)

1“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2“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

3“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即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4“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2002)科目代码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