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741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a:

48:

{i:

0;s:

23313: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防静电设计中,下列哪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B](《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61-1996》4.1.9)@#@(A)防静电的接地装置应与工程中的电气接地装置共用@#@(B)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0Ω@#@(C)油罐室、油处理设备、通风设备及风管均应接地@#@(D)移动式油处理设备在工作位置应设临时接地点@#@2.燃煤电厂的防火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配电装置室内最远点到疏散出口的距离,下列哪一条满足规程要求?

@#@[B](《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5.2.6)@#@(A)直线距离不应大于7m@#@(B)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C)路径距离不应大于7m@#@(D)路径距离不应大于15m@#@3.风电场的测风塔顶部应装设有避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C](《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4新能源、《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09-2002》6.1.4)@#@(A)5Ω@#@(B)10Ω@#@(C)4Ω@#@(D)20Ω@#@4.按规程规定,火力发电厂选择蓄电池容量时,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发电厂,交流厂用电事故停电时间应按下列哪项计算?

@#@[B](《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5.2.2)@#@(A)0.5h@#@(B)1h@#@(C)2h@#@(D)3h@#@5.变电所的绿化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1996》7.2)@#@(A)城市地下变电所的顶部宜覆土进行绿化@#@(B)城市变电所的绿化应与所在街区的绿化相协调,满足美化市容的要求@#@(C)进出线下的绿化应满足带电安全距离要求@#@(D)220kV及以上变电所的绿化场地可敷设浇水的水管@#@6.火电厂废水治理的措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18.3)@#@(A)酸、碱废水应经中和处理后复用或排放@#@(B)煤场排水和输煤设施的清扫水,应经沉淀处理,处理后的水宜复用@#@(C)含金属离子废水宜进入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处理后复用或排放@#@(D)位于城市的发电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系统,水质不受限制@#@7.某公用电网10kV连接点处的最小短路容量为200MVA,该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入的5次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不应超过下列哪项?

@#@[D](《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5.1)@#@(A)10A@#@(B)20A@#@(C)30A@#@(D)40A@#@8.下列关于变电所消防的设计原则,哪一条是错误的?

@#@[A](《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11.5.3、11.5.11、11.5.14)@#@(A)变电站建筑物(丙类火灾危险性)体积3001~5000,消防给水量为10L/s@#@(B)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设置两条@#@(C)吸水管上设检修用阀门@#@(D)应设置备用泵@#@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的500kV屋外配电装置中,当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沟内,宜采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分隔?

@#@[B](《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11.3.2)@#@(A)宜采用防火堵料@#@(B)宜采用防火隔板@#@(C)宜采用防火涂料@#@(D)宜采用防火阻燃带@#@10.发电厂与变电所中,110kV屋外配电装置(无含油电气设备)的火灾危险性应为下列哪一类?

@#@[D](《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11.1.1)@#@(A)乙类@#@(B)丙类@#@(C)丁类@#@(D)戊类@#@11.某220kV屋外变电所的两台主变压器间不设防火墙,其挡油设施大于变压器外廓每边各1米,则挡油设施的最小间距是下列哪一值?

@#@[C](《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6.6.2、6.6.7)@#@(A)5m@#@(B)6m@#@(C)8m@#@(D)10m@#@12.直接接地电力系统中的自耦变压器,其中性点应如何接地?

@#@[B](《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第2-7节)@#@(A)不接地@#@(B)直接接地@#@(C)经避雷器接地@#@(D)经放电间隙接地@#@13.验算某110kV终端变电站管母线的短路动稳定时,若已知母线三相短路电流,请问冲击系数Kch推荐值应选下列哪个数值?

@#@[B](《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附录F,表F.4.1)@#@(A)1.9@#@(B)1.8@#@(C)1.85@#@(D)2.55@#@14.变电所中,支柱绝缘子的力学安全系数,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和短时作用下,应是下列哪一项?

@#@[D](《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7.1.8)@#@(A)4.5、2.5@#@(B)2.0、1.67@#@(C)1.6、1.4@#@(D)2.5、1.67@#@15.某变电所中,有一组双星形接线的35kV电容器组,每星的每相有2个串联段,每段由5台500kvar电容器并联组成,此电容器组的总容量为:

@#@[D]@#@(A)7500kvar@#@(B)10000kvar@#@(C)15000kvar@#@(D)30000kvar@#@16.某110kV变电所需要增容扩建,已有一台7500kVA、110/10.5kV、Yd11的主变压器,下列可以与之并联运行、允许最大容量是哪一种?

@#@[C](《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1998》6.2、6.2)@#@(A)7500kVA,Yd7@#@(B)10000kVA,Yd11@#@(C)15000kVA,Yd5@#@(D)20000kVA,Yd11@#@17.某海滨电厂,当地盐密为0.21,厂中220kV户外电气设备瓷套的爬电距离应不小于:

@#@[B](《高压架空送点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16434-1996》4.6)@#@(A)5040mm@#@(B)6300mm@#@(C)7258mm@#@(D)7812mm@#@18.发电厂、变电所中,下列电压互感器型式选择条件,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D](《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16.0.3)@#@(A)35kV屋内配电装置,宜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B)35kV屋外配电装置,宜采用油浸绝缘结构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C)110kV屋内配电装置,当容量和准确度满足要求时,宜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D)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宜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19.发电厂、变电所中,选择屋外导体的环境条件,下列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B](《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6.0.3)@#@(A)发电机引出线的封闭母线可不校验日照的影响@#@(B)发电机引出线的组合导线应校验日照的影响@#@(C)计算导体日照的附加温升时,日照强度取0.1@#@(D)计算导体日照的附加温升时,风速取0.5m/s@#@20.某变电所中,10kV屋内配电装置的主母线工作电流是2000A,主母线选用矩形铝母线、平放。

@#@使正常工作电流双片铝排最小应选为:

@#@[B](海拔高度900m,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表D.9,表6.0.2)@#@(A)2×@#@(100×@#@6.3)@#@(B)2×@#@(100×@#@8)@#@(C)2×@#@(100×@#@10)@#@(D)2×@#@(125×@#@8)@#@21.在电力电缆工程中,以下10kV电缆哪一种可采用直埋敷设?

@#@[C](《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5.2.2、5.3.1、5.3.6)@#@(A)地下单根电缆与市政公路交叉且不允许经常破路的地段@#@(B)地下电缆与铁路交叉地段@#@(C)同一通路少于6根电缆,且不经常开挖的地段@#@(D)有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地段@#@22.在高海拔地区,某变电所中高压配电装置的A1值经修正为1900mm,此时无遮栏导体至地面之间的最小安全净距应为多少?

@#@[D](《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8.1.1)@#@(A)3800mm@#@(B)3900mm@#@(C)4300mm@#@(D)4400mm@#@23.发电厂、变电所中,对一台1000kVA室内布置的油浸变压器,考虑就地检修,设计采用的下列尺寸中,哪一项不是规程允许的最小尺寸?

@#@[C](《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8.4.6)@#@(A)变压器与后壁间600mm@#@(B)变压器与侧壁间1400mm@#@(C)变压器与门间1400mm@#@(D)室内高度按吊芯所需的最小高度加700mm@#@24.在220kV和35kV电力系统中,工频过电压水平一般分别不超过下列哪组数值?

@#@[B](《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3.2.2、4.1.1)@#@(A)252kV、40.5kV@#@(B)189kV、40.5kV@#@(C)328kV、23.38kV@#@(D)189kV、23.38kV@#@25.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由较多水平接地极或垂直接地极组成时,垂直接地极的间距及水平接地极的间距应符合下列哪一规定?

@#@[D](《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6.3.4)@#@(A)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大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大于5m@#@(B)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大于5m@#@(C)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大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5m@#@(D)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5m@#@26.电力工程设计中,下列哪项缩写的解释是错误的?

@#@[A](《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3.2)@#@(A)AVR-自动励磁装置@#@(B)ASS-自动同步系统@#@(C)DEH-数字式电液调节器@#@(D)SOE-事件顺序@#@27.电力工程中,当采用计算机监控时,监控系统的信号电缆屏蔽层选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6.7)@#@(A)开关量信号,可选用外部总屏蔽@#@(B)脉冲信号,宜采用双层式总屏蔽@#@(C)高电平模拟信号,宜采用对绞芯加外部总屏蔽@#@(D)低电平模拟信号,宜采用对绞芯分屏蔽@#@28.发电厂、变电所中,对于10kV线路相间短路保护装置的要求,下列错误的是?

@#@[A](《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4.4)@#@(A)后备保护应采用近后备方式@#@(B)对于单侧电源线路可装设两段电流保护,第一段为不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为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C)当线路短路使发电厂厂用母线或重要用户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以及线路导线截面过小,不允许带时限切除故障时,应快速切除故障@#@(D)对于1~2km双侧电源的短线路,当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纵差保护作为主保护,电流保护作为后备@#@29.在110kV电力系统中,对于容量小于63MVA的变压器,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流,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动作后,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且应符合相关规定,下列哪项表述不符合规定?

@#@[D](《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2》第二十九章,第四节)@#@(A)过电流保护宜用于降压变压器@#@(B)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宜用于升压变压器、系统联络变压器和过电流不符合灵敏性要求的降压变压器@#@(C)低电压闭锁的过电流保护宜用于升压变压器、系统联络变压器和过电流不符合灵敏性要求的降压变压器@#@(D)过电流保护宜用于升压变压器、系统联络变压器@#@30.变电所中,电容器组台数的选择及保护配置,应考虑不平衡保护有足够的灵敏度。

@#@当切除部分故障电容器,引起剩余电容器过电压时,保护装置应发出信号动作于跳闸,发出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过电压值分别为:

@#@[B](《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4.11.4)@#@(A)≤102%额定电压、>110%额定电压@#@(B)≤105%额定电压、>110%额定电压@#@(C)≤110%额定电压、>115%额定电压@#@(D)≤105%额定电压、>115%额定电压@#@31.某变电所的直流系统中,用直流断路器和熔断器串级作为保护电器。

@#@直流断路器可装设在熔断器上一级,也可装设在熔断器下一级。

@#@如熔断器额定电流为2A时,为保证动作选择性,直流断路器装设在上一级或下一级时,其额定电流各宜选:

@#@[D](《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6.1.3)@#@(A)4A、0.5A@#@(B)4A、1A@#@(C)8A、1.5A@#@(D)8A、1A@#@32.变电所中,220~380V所用配电室内,跨越屏前的裸导体对地高度及屏后通道内裸导体对地高度分别不得低于:

@#@[D](《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155-2002》7.3.5)@#@(A)2300mm、1900mm@#@(B)2300mm、2200mm@#@(C)2500mm、2200mm@#@(D)2500mm、2300mm@#@33.220kV变电所中,下列场所的工作面照度哪项是不正确的?

@#@[C](《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2005》7.14.4)@#@(A)控制室300lx@#@(B)10kV开关室150lx@#@(C)蓄电池室25lx@#@(D)继电器室300lx@#@34.某城市电网2009年用电量为225亿千瓦时,最大负荷为3900兆瓦,请问该电网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和年最大负荷利用率各为多少?

@#@[C](《电力系统设计手册》)@#@(A)1733小时、19.78%@#@(B)577小时、6.6%@#@(C)5769小时、65.86%@#@(D)5769小时、57.86%@#@35.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时,下列哪项原则是正确的?

@#@[C](《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3.0.2、3.0.3)@#@(A)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易发生导线舞动区@#@(B)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原始森林区@#@(C)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宜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原始森林区@#@(D)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邻近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36.在轻冰区,对于耐张段长度,下列哪项要求是正确的?

@#@[B](《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3.0.7)@#@(A)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10km@#@(B)2分裂导线线路不宜大于10km@#@(C)单导线线路不大于10km@#@(D)2分裂导线线路不大于10km@#@37.在轻冰区,设计一条500kV架空线路,采用4分裂导线,子导线型号为LGJ-300/40。

@#@对于耐张段长度,下列哪项要求是正确的?

@#@[B](《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3.0.7)@#@(A)不大于10km@#@(B)不宜大于10km@#@(C)不大于20km@#@(D)不宜大于20km@#@38.对海拔不超过1000m海拔地区,采用现行钢芯铝绞线国标时,给出了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直径。

@#@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D](《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表5.0.2)@#@(A)110kV,导线外径1×@#@9.6mm@#@(B)220kV,导线外径1×@#@21.6mm@#@(C)330kV,导线外径1×@#@33.6mm@#@(D)500kV,导线外径1×@#@33.6mm@#@39.某线路的导线最大使用张力允许值为35000N,则该导线年平均运行张力允许值应为:

@#@[A](《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5.0.7、5.0.8、5.0.13)@#@(A)21875N@#@(B)18700N@#@(C)19837N@#@(D)17065N@#@40.某线路的导线年平均运行张力为35300N,导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设计张力允许值为多少?

@#@[A](《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5.0.7、5.0.8、5.0.13)@#@(A)56480N@#@(B)54680N@#@(C)46890N@#@(D)59870N@#@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41.对于燃煤发电厂应设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是:

@#@[ABD](《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7.3.1、7.3.2)@#@(A)集中控制楼、继电器室@#@(B)主厂房@#@(C)脱硫工艺楼@#@(D)汽车库@#@42.在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的电缆隧道或电缆沟中,下列哪些部位应设防火墙?

@#@[AB](《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6.7.3、6.7.4)@#@(A)厂区围墙处@#@(B)单机容量为100MW及以上发电厂,对应于厂用母线分段处@#@(C)两台机组连接处@#@(D)电缆沟内每间隔50m处@#@43.发电厂中,油浸变压器外轮廓与汽机房的间距,下列哪几条是满足要求的?

@#@[ABCD](《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4.0.8、5.3.8)@#@(A)2m(变压器外轮廓投影范围外侧各2m内的汽机房外墙上无门、窗和通风孔)@#@(B)4m(变压器外轮廓投影范围外侧各3m内的汽机房外墙上无门、窗和通风孔)@#@(C)6m(变压器外轮廓投影范围外侧各5m内的汽机房外墙上设有甲级防火门)@#@(D)10m@#@44.下列哪几项是火力发电厂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

@#@[ABC](《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18.2)@#@(A)采用高效除尘器@#@(B)采用脱硫技术@#@(C)对于300MW及以上机组,锅炉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D)闭式循环水系统@#@45.采取以下哪几项措施可降低发电厂的噪声影响?

@#@[ABC](《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18.5及条文说明)@#@(A)总平面布置优化@#@(B)建筑物的隔声、消声、吸声@#@(C)在厂界设声障屏@#@(D)改变监测点@#@46.在变电站的设计和规划时,必须同时满足下列哪几项条件才可不设消防给水?

@#@[ABC](《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11.5.1)@#@(A)变电站内建筑物满足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B)建筑物体积不超过3000@#@(C)火灾危险性为戊类@#@(D)控制室内装修采用了不燃烧材料@#@47.110kV变电所中,下列哪些场所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措施?

@#@[ABC](《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11.3.1)@#@(A)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B)电缆竖井的出入口@#@(C)电缆接头处@#@(D)电缆沟与其他管线的垂直交叉处@#@48.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中,电缆夹层的灭火介质采用下列哪几种?

@#@[ABC](《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7.1.8)@#@(A)水喷雾@#@(B)细水雾@#@(C)气体@#@(D)泡沫@#@49.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继电器的火灾探测器可采用下列哪些类型?

@#@[BC](《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7.1.7)@#@(A)火焰探测型@#@(B)吸气式感烟型@#@(C)点型感烟型@#@(D)缆式线型感温型@#@50.电力工程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基本要求是下列哪几项?

@#@[ABD](《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第二章,第一节)@#@(A)经济性@#@(B)可靠性@#@(C)选择性@#@(D)灵活性@#@51.在短路电流实用计算中,采用的假设条件以下哪几项是正确的?

@#@[AC](《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附录F)@#@(A)考虑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最大值的瞬间@#@(B)所有计算均忽略元件电阻@#@(C)计算均不考虑磁路的饱和@#@(D)不考虑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作用@#@52.电力工程中,按冷却方式划分变压器的类型,下列哪几种是正确的?

@#@[ABD](《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1998》4.2)@#@(A)自冷变压器、强迫油循环自冷变压器@#@(B)风冷变压器、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C)水冷变压器、强迫油循环水冷变压器@#@(D)强迫导向油循环风冷变压器、强迫导向油循环水冷变压器@#@53.电力工程中,关于断路器选择,下列哪几种规定是正确的?

@#@[ABC](《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9.2.3、9.2.7、9.2.11、9.2.13)@#@(A)35kV系统中电容器组回路宜选用SF6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B)当断路器的两端为互不联系的电源时,断路器同极断口间的公称爬电比距与对地公称爬电比距之比一般为1.15~1.3@#@(C)110kV以上系统,当电力系统稳定要求快速切除故障时,应选用分闸时间不大于0.04秒的断路器@#@(D)在110kV及以下的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系统中,断路器首相开断系数应取1.3@#@54.电力工程中,常用电缆的绝缘类型选择,下列哪些规定是正确的?

@#@[ABC](《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4.2)@#@(A)低压电缆宜选用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型挤塑绝缘类型@#@(B)中压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C)高压交流系统中,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D)直流输电系统宜选用普通交联聚乙烯型电缆@#@55.电力工程中,防腐型铝绞线一般应用在以下哪些区域?

@#@[AB](《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7.2.3)@#@(A)在空气中含盐量较大的沿海地区@#@(B)周围气体对铝有明显腐蚀的场所@#@(C)变电所所内母线@#@(D)变电所2公里进线范围内@#@56.户外配电装置中,下列哪几种净距用C值校验?

@#@[ABC](《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8.1.1、8.1.3)@#@(A)无遮栏导体与地面之间距离@#@(B)无遮栏导体与建筑物、构筑物顶部间距@#@(C)穿墙套管与户外配电装置地面的距离@#@(D)带电部分与建筑物、构筑物边缘距离@#@57.变电所中配电装置的布置应结合电气接线、设备型式、总体布置综合考虑,下列哪几种110kV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宜采用中型布置?

@#@[ACD](《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8.3.4、8.3.5)@#@(A)双母线接线,软母配双柱隔离开关@#@(B)双母线接线,管母配双柱隔离开关@#@(C)单母线接线,软母配双柱隔离开关@#@(D)双母线接线,软母配单柱隔离开关@#@58.某变电所中有一照明灯塔上装有避雷针,照明灯电源线采用直接埋入地下带金属外皮的电缆。

@#@电缆外皮埋地长度为下列哪几种时,不允许与35kV电压配电装置的接地网及低压配电装置相连?

@#@[CD](《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7.1.10)@#@(A)15m@#@(B)12m@#@(C)10m@#@(D)8m@#@59.变电所内,下列哪些电气设备和电力生产设施的金属部分可不接地?

@#@[AB](《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4.2)@#@(A)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构架上的电器设备金属部分可不接地@#@(B)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可不接地@#@(C)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可不接地@#@(D)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可不接地@#@60.发电厂、变电所中,下列有关电流互感器配置和接线的描述,正确的是哪几项?

@#@[B";i:

1;s:

109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院(系)@#@专业@#@姓名@#@学号@#@起讫日期@#@指导教师@#@2013年11月18日@#@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1.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总建筑面积3549.3平米,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类别:

@#@丙类,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

@#@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项。

@#@质量要求为验收合格,创建文明工地。

@#@工期要求:

@#@150日历天。

@#@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依据施工图纸确定;@#@现场供电容量满足施工用电要求;@#@现场供水采用城市供水管网,供水量满足施工要求;@#@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均满足正常施工的需要。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招标文件、图纸、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等有关文件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编制的。

@#@@#@本设计将以背景工程为依托,通过编制背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探究施工组织的重要性并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以期总结出不同问题以及有效应对措施,以更进一步发挥施工组织的重要作用。

@#@@#@用文字、图表、图例等方式详细具体地完成针对一单项工程的以下十个方面内容:

@#@@#@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指导思想@#@1.2编制原则@#@1.3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2.2结构设计概况@#@2.2.1基础@#@2.2.2主体@#@2.3建筑设计概况@#@2.3.1装修作法@#@2.3.2屋面工程@#@2.3.3门窗工程@#@2.4安装工程概况@#@2.5工程重点及难点@#@第三章施工部署@#@3.1项目管理目标@#@3.1.1工期管理目标@#@3.1.2质量管理目标@#@3.1.3安全管理目标@#@3.1.4文明施工管理目标@#@3.1.5施工环境管理目标@#@3.1.6服务管理目标@#@3.2项目组织管理网络@#@3.3项目管理模式@#@3.4施工组织安排及施工区段的划分@#@3.4.1组织安排@#@3.4.2施工段的划分@#@3.4.3劳动力计划及安排@#@3.4.4施工流程@#@3.5机械设备配备部署@#@3.6施工技术组@#@3.7现场服务性施工设施@#@3.7.1现场用水@#@3.7.2现场用电@#@3.7.3临时道路@#@3.7.4现场排水@#@3.7.5临时设施@#@3.8物资供应@#@第四章资源计划管理@#@4.1机械设备配备计划@#@4.1.1机械设备配备原则@#@4.1.2塔式起重机安装与布置@#@4.1.3机械配备计划@#@4.2劳动力配备计划@#@4.2.1劳动力的准备@#@4.2.2劳动力配备原则@#@4.2.3劳动力计划表@#@4.3周转材料准备@#@4.4施工材料用量计划@#@4.5施工工艺质量检测计量器具准备@#@第五章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案@#@5.1施工准备@#@5.2测量放线@#@5.2.1总体方案的选择及确定@#@5.2.2总体平面控制基准点的测设@#@5.2.3高程控制点确定@#@5.2.4竖向轴线引测@#@5.2.5轴线测设方法@#@5.2.6标高传递@#@5.2.7本工程所有仪器、检测类工具必须定期检定校核,并由专业测量员妥善保管,以满足其精度要求,避免仪器及工具误差@#@5.2.8沉降观测@#@5.2.9测量放线每一道工序完毕后,均必须由项目部自检复核无误后,交监理部门验收复核,并认真做好记录@#@5.3土方工程@#@5.3.1土方开挖施工方法@#@5.3.2回填土方施工方法@#@5.4模板工程@#@5.4.1模板方案的选择@#@5.4.2模板设计的基本原则@#@5.4.3模板周转材料供应及调配@#@5.4.4模板施工原则@#@5.4.5施工准备@#@5.4.6模板的施工方法@#@5.4.7模板拆除@#@5.4.8模板安装质量要求@#@5.4.9模板成型保护@#@5.5钢筋工程@#@5.5.1钢筋的检验与存放@#@5.5.2加工场地及加工机械@#@5.5.3作业安排@#@5.5.4钢筋加工@#@5.5.5钢筋绑扎@#@5.5.6电渣压力焊施工@#@5.5.7闪光对焊@#@5.5.8质量保证@#@5.5.9成品保护@#@5.6混凝土工程@#@5.6.1质量控制点@#@5.6.2混凝土工程工艺流程@#@5.6.3商品砼的质量控制@#@5.6.4砼浇筑方法@#@5.6.5混凝土的养护@#@5.6.6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7砌体工程@#@5.8装饰工程@#@5.8.1主要工序交叉施工原则及措施@#@5.8.2主要分项工程@#@5.9屋面防水工程@#@5.9.1材料控制@#@5.9.2SBS防水层的施工@#@5.9.3细石砼刚性防水层施工@#@5.10脚手架工程@#@5.10.1搭设工艺流程@#@5.10.2脚手架的材料要求@#@5.10.3脚手架搭设要求@#@5.10.4脚手架的使用@#@5.10.5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5.10.6脚手架防护@#@5.10.7脚手架的拆除@#@5.11安装工程@#@5.11.1给排水分部@#@5.11.2电气分部@#@5.12钢结构工程@#@第六章重点、难点及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6.1后浇带施工@#@6.2金属屋面施工@#@6.3季节性施工@#@6.3.1雨季施工措施@#@6.3.2冬季施工措施@#@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7.1总工期目标@#@7.2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7.2.1组织管理措施@#@7.2.2技术保证措施@#@7.2.3材料保证措施@#@7.2.4机械设备保证措施@#@7.2.5劳动力保证措施@#@7.2.6现场平面管理措施@#@7.2.7外围保障保证措施@#@7.2.8总承包的管理配合、协调保证措施@#@7.3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7.3.1一级总体控制计划@#@7.3.2二级进度控制计划@#@7.3.3三级进度计划@#@7.3.4周、日计划@#@7.4确保工期实施的具体措施@#@7.4.1实行资金专款专用@#@7.4.2节假日期间工期保证措施@#@7.4.3季节性施工的工期保证措施@#@7.5施工进度计划@#@第八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8.1现场布置总体思路@#@8.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第九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1质量管理体系@#@9.2明确质量目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9.3技术质量保证措施@#@9.4成品保护措施@#@9.4.1结构施工阶段@#@9.4.2装修阶段@#@第十章安全生产管理@#@10.1安全管理体系@#@10.1.1安全管理方针@#@10.1.2安全保证体系@#@10.2建立各项管理制度@#@10.3主要技术管理措施@#@10.4安全防护措施@#@10.4.1合理布置安全标志@#@10.4.2分阶段安全防护重点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管理@#@11.1现场文明施工总体要求@#@11.1.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11.1.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11.1.3文明施工管理网络@#@11.1.4创建良好施工环境创建文明施工工地@#@11.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11.2.1现场场容管理措施@#@第十二章环境保护管理@#@12.1采取措施,减少污染、防止施工扰民@#@12.1.1减少扬尘污染的措施@#@12.1.2减少水污染@#@12.1.3减少噪音污染@#@第十三章工程交付、服务及保修@#@13.1工程交付@#@13.2服务及保修@#@13.2.1保修期限与承诺@#@13.2.2定期回访制度@#@13.2.3保修责任@#@13.2.4保修措施@#@13.2.5保修记录@#@2.毕业设计要求@#@设计条理清晰,格式规范,工作量符合毕业设计要求。

@#@@#@二、毕业设计(论文)图纸内容及张数@#@@#@图纸另附@#@三、实验内容及要求@#@@#@无@#@四、其他@#@

(一)排版要求@#@1.统一用小4号字,每页控制在1000字符左右,用A4纸打印@#@2.编制总、分目录,写出标题、注明页数@#@

(二)毕业设计成果排版顺序@#@1.封面@#@2.摘要@#@3.目录@#@4.正文@#@5.结语@#@6.参考文献@#@7.致谢@#@8.附件(分别单独装订,不需要胶装)@#@附件包括:

@#@@#@1)设计任务书@#@2)开题报告@#@3)工程图纸,包括建筑施工说明,建筑总平面图,代表性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结构施工说明,基础图,上部代表性结构图。

@#@@#@五、参考文献@#@[1]《测量规范》(GBJ50026-201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年版(房屋建筑部分)@#@[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7]《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1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2)@#@[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2)@#@[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2)@#@[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2002)@#@[21]《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2002)@#@[2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1)@#@[23]《建筑安装工程标准及操作规程》(DB/510PO1001-88)@#@[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JGJ59-2011)@#@[2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26]《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T29-98)@#@[2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六、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起讫日期@#@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内容@#@备注@#@第1周@#@()@#@毕业指导及参观实习@#@1周@#@第2—3周@#@()@#@收集资料,熟悉图纸,编写开题报告@#@2周@#@第4—6周@#@()@#@施工方案设计@#@3周@#@第7周@#@()@#@(期中检查)@#@计算主要分部工程的工程量@#@1周@#@第8—9周@#@()@#@施工进度设计@#@2周@#@第10周@#@()@#@施工平面布置@#@1周@#@第11—12周@#@()@#@毕业设计成果汇总@#@2周@#@第13—14周@#@()@#@教师网上评阅@#@2周@#@第15—16周@#@()@#@面批@#@2周@#@第16周@#@()@#@毕业答辩@#@毕业设计时间从—,共计16周。

@#@@#@";i:

2;s:

7362:

"@#@半月维保项目(内容)和要求1@#@序号@#@维保项目(内容)@#@维保基本要求@#@是/否@#@1@#@电器部件@#@清洁,接线有效@#@2@#@电子板@#@信号功能正常@#@3@#@杂物和垃圾@#@清扫,清洁@#@4@#@设备运行状况@#@正常,没有异响和抖动@#@5@#@主驱动链@#@运转正常@#@6@#@制动器机械装置@#@清洁,动作正常@#@7@#@制动检测开关@#@工作正常@#@8@#@制动触点@#@工作正常@#@9@#@减速机润滑油@#@油量适宜,无渗油@#@1O@#@电机通风口@#@清洁@#@1l@#@检修控制装置@#@工作正常@#@12@#@自动润滑油罐油位@#@油位正常,润滑系统工作正常@#@13@#@梳齿板开关@#@工作正常@#@14@#@梳齿板照明@#@照明正常@#@15@#@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导向胶带@#@梳齿板完好无损,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导向胶带啮合正常@#@16@#@梯级或者踏板下陷开关@#@工作正常@#@17@#@梯级链张紧开关@#@位置正确,动作正常@#@18@#@梯身上部三角档板@#@有效,无破损@#@19@#@梯级滚轮和梯级导轨@#@工作正常@#@20@#@梯级、踏板与围裙板@#@任一侧水平间隙符合标准@#@更换配件及其它记录@#@维护人员(签字)@#@保养日期@#@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确认(签字)@#@日期@#@半年维保项目(内容)和要求@#@序号@#@维保项目(内容)@#@维保基本要求@#@是/否@#@1@#@电器部件@#@清洁,接线有效@#@2@#@电子板@#@信号功能正常@#@3@#@杂物和垃圾@#@清扫,清洁@#@4@#@设备运行状况@#@正常,没有异响和抖动@#@5@#@主驱动链@#@运转正常@#@6@#@制动器机械装置@#@清洁,动作正常@#@7@#@制动检测开关@#@工作正常@#@8@#@制动触点@#@工作正常@#@9@#@减速机润滑油@#@油量适宜,无渗油@#@1O@#@电机通风口@#@清洁@#@1l@#@检修控制装置@#@工作正常@#@12@#@自动润滑油罐油位@#@油位正常,润滑系统工作正常@#@13@#@梳齿板开关@#@工作正常@#@14@#@梳齿板照明@#@照明正常@#@15@#@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导向胶带@#@梳齿板完好,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导向胶带啮合正常@#@16@#@梯级或者踏板下陷开关@#@工作正常@#@17@#@梯级链张紧开关@#@位置正确,动作正常@#@18@#@梯身上部三角档板@#@有效,无破损@#@19@#@梯级滚轮和梯级导轨@#@工作正常@#@20@#@梯级、踏板与围裙板@#@任一侧水平间隙符合标准@#@21@#@运行方向显示@#@工作正常@#@22@#@扶手带入口处保护开关@#@动作灵活可靠,清除入口处垃圾@#@23@#@扶手带@#@表面无毛刺,无机械损伤,出入口处居中,运行无摩擦@#@24@#@扶手带运行@#@速度正常@#@25@#@扶手护壁板@#@牢固可靠@#@26@#@上下出入口处的照明@#@工作正常@#@27@#@上下出入口和扶梯之间保护栏杆@#@牢固可靠@#@28@#@出入口安全警示标志@#@齐全,醒目@#@29@#@分离机房、各驱动和转向站@#@清洁,无杂物@#@30@#@自动运行功能@#@工作正常@#@31@#@急停开关@#@工作正常@#@32@#@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于梯级、踏板或者胶带的速度允差为0~+2%@#@33@#@梯级链张紧装置@#@工作正常@#@34@#@梯级轴衬@#@润滑有效@#@35@#@梯级链润滑@#@运行工况正常@#@36@#@防灌水保护装置@#@动作可靠(雨季到来之前必须完成)@#@37@#@制动衬厚度@#@不小于制造单位要求@#@38@#@主驱动链@#@清理表面油污,润滑@#@39@#@主驱动链链条滑块@#@清洁,厚度符合标准@#@40@#@空载向下运行制动距离@#@符合标准@#@41@#@制动器机械装置@#@润滑,工作有效@#@42@#@附加制动器@#@清洁和润滑,功能可靠@#@43@#@减速机润滑油@#@更换,符合制造单位的要求@#@44@#@调整梳齿板与踏板面齿槽啮合深度、间隙@#@符合标准@#@45@#@扶手带张紧度张紧弹簧负荷长度@#@符合标准@#@46@#@扶手带速度监控器系统@#@工作正常@#@47@#@梯级踏板加热装置@#@功能正常,温度感应器接线牢固(冬季到来之前必须完成)@#@维护人员(签字)@#@保养日期@#@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确认(签字)@#@日期@#@季度维保项目(内容)和要求@#@序号@#@维保项目(内容)@#@维保基本要求@#@是/否@#@1@#@电器部件@#@清洁,接线有效@#@2@#@电子板@#@信号功能正常@#@3@#@杂物和垃圾@#@清扫,清洁@#@4@#@设备运行状况@#@正常,没有异响和抖动@#@5@#@主驱动链@#@运转正常@#@6@#@制动器机械装置@#@清洁,动作正常@#@7@#@制动检测开关@#@工作正常@#@8@#@制动触点@#@工作正常@#@9@#@减速机润滑油@#@油量适宜,无渗油@#@1O@#@电机通风口@#@清洁@#@1l@#@检修控制装置@#@工作正常@#@12@#@自动润滑油罐油位@#@油位正常,润滑系统工作正常@#@13@#@梳齿板开关@#@工作正常@#@14@#@梳齿板照明@#@照明正常@#@15@#@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导向胶带@#@梳齿板完好无损,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导向胶带啮合正常@#@16@#@梯级或者踏板下陷开关@#@工作正常@#@17@#@梯级链张紧开关@#@位置正确,动作正常@#@18@#@梯身上部三角档板@#@有效,无破损@#@19@#@梯级滚轮和梯级导轨@#@工作正常@#@20@#@梯级、踏板与围裙板@#@任一侧水平间隙符合标准@#@21@#@运行方向显示@#@工作正常@#@22@#@扶手带入口处保护开关@#@动作灵活可靠,清除入口处垃圾@#@23@#@扶手带@#@表面无毛刺,无机械损伤,出入口处居中,运行无摩擦@#@24@#@扶手带运行@#@速度正常@#@25@#@扶手护壁板@#@牢固可靠@#@26@#@上下出入口处的照明@#@工作正常@#@27@#@上下出入口和扶梯之间保护栏杆@#@牢固可靠@#@28@#@出入口安全警示标志@#@齐全,醒目@#@29@#@分离机房、各驱动和转向站@#@清洁,无杂物@#@30@#@自动运行功能@#@工作正常@#@31@#@急停开关@#@工作正常@#@32@#@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于梯级、踏板或者胶带的速度允差为0~+2%@#@33@#@梯级链张紧装置@#@工作正常@#@34@#@梯级轴衬@#@润滑有效@#@35@#@梯级链润滑@#@运行工况正常@#@36@#@防灌水保护装置@#@动作可靠(雨季到来之前必须完成)@#@维护人员(签字)@#@保养日期@#@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确认(签字)@#@日期@#@年度维保项目(内容)和要求@#@48@#@主接触器+@#@工作可靠@#@49@#@主机速度检测功能@#@功能可靠,清洁感应面,感应间隙符合制造单位要求@#@50@#@电缆@#@无破损,固定牢固@#@51@#@扶手带托轮、滑轮群、防静电轮@#@清洁,无损伤,托轮转动平滑@#@52@#@扶手带内侧凸缘处@#@无损伤,清洁扶手导轨滑动面@#@53@#@扶手带断带保护开关@#@功能正常@#@54@#@扶手带导向块和导向轮@#@清洁,工作正常@#@55@#@在进入梳齿板处的梯级与导轮的轴向窜动量@#@符合标准@#@56@#@内外盖板连接@#@紧密牢固,连接处的凸台、缝隙符合标准@#@57@#@围裙板安全开关@#@测试有效@#@58@#@围裙板对接处@#@紧密平滑@#@59@#@电气安全装置@#@动作可靠@#@60@#@设备运行状况@#@正常,梯级运行平稳,无异常抖动,无异响@#@维护人员(签字)@#@保养日期@#@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确认(签字)@#@日期@#@4@#@";i:

3;s:

12330:

"31-12-2005,WDXRF培训,SuperQ软件中的长期漂移校正,SuperQ中的长期漂移校正,SuperQ中的长期漂移校正,前言现代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非常稳定的仪器,稳定性和重现性都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有一点漂移(灵敏度发生变化)。

@#@谱仪灵敏度的变化是一个中长期的效应,通过对测量强度进行修正就可补偿灵敏度变化(漂移)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漂移可能来自仪器本身,也可能来自应用(主要是样品制备过程),SuperQ中的长期漂移校正,仪器本身的长期漂移可能有各种原因:

@#@更换了X射线管(靶子的类型没有变化)更换了探测器窗口或芯线X射线管输出的变化(光管老化,强度衰减)冷却水温度、真空度的影响流气探测器窗口上电荷的积聚(由于铝涂层脱落)光谱仪部件产生的杂质谱光谱仪恒温的影响2theta角的移动高压发射器的某些不稳定性脉冲高度发生移动光管Be窗积聚灰尘晶体的反射效率下降探测器分辨率和线性的变化,SuperQ中的长期漂移校正,来自应用的因素:

@#@Pt-Au坩埚或浇铸盘重铸砂纸的粒度发生变化砂纸的磨料发生变化粘结剂的批次发生变化熔剂的批次发生变化压片机压力或保压时间变化熔融机的温度发生变化更换了熔融机,SuperQ中的长期漂移校正,无标样分析中的漂移校正定量分析中的漂移校正,IQ+中的长期漂移校正,IQ+采用单通道校正技术,即使用相同晶体和探测器的谱线其漂移行为可以认为是相同的。

@#@整个扫描程序共分为10个扫描段,每个扫描段选取一个通道作为校正通道。

@#@该通道的测量条件必须与扫描程序完全相同,包括谱线、晶体、准直器、探测器、滤光片、管压/管流、PHD。

@#@IQ只使用Monitor校正技术,不使用Calibrationupdate,漂移校正程序的建立,首先在SystemSetup中建立一个漂移校正程序。

@#@一个扫描段设置一个校正通道,该通道的测量条件必须与扫描程序完全一致,否则这一段中的所有谱线都不予计算driftfactor。

@#@设置10个校正通道,第8和第9段可共用一个校正通道。

@#@,使用IQ+Monitor样品做校正的情况,使用PC3样品做校正的情况,漂移校正系数的计算,每一段中所有谱线的漂移校正系数都相同漂移系数采用单点法计算,即原始参考强度除以当前测量强度Background=0,漂移校正系数的计算,第10个扫描段,用Si2监控,漂移校正系数的计算,同一个扫描段中的所有谱线漂移系数都相同,在分析处方中打开漂移校正开关,定量分析方法中的长期漂移校正,在定量分析中有两种漂移校正方式:

@#@MonitorCalibrationupdata,什么时候做漂移校正?

@#@,漂移校正的频次取决于:

@#@依赖于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你对精度的要求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这样做的:

@#@每班接班时当质量管理样的荧光分析值超出允许公差,什么是监控样品?

@#@,校正X射线强度且用于永久校正曲线(校正曲线法)和仪器灵敏度曲线(FP法)的样品,它们必须在制定校正曲线时与标样同时(不关闭X射线的同一天)测量,与标样不同,它们是用来校正强度的,因而不必要与未知样品属同一类型,但它们必须是稳定的且有适当X射线强度的样品,通常选用金属或玻璃这类化学稳定性好的样品作为仪器监控样。

@#@在SuperQ软件中,Monitor是用来校正仪器硬件变化造成的漂移,例如探测器窗口或芯线被更换,X射线管被更换等。

@#@可以采用一个样品,也可以采用多个样品,Monitor是针对通道的,它必须在CalibrationUpdate之前测量。

@#@,哪些样品可以作为监控样品?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样品:

@#@玻璃C3MonitorKMonitorLFLX-S13AUSMON金属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使用稳定的样品。

@#@,MonitorGlassFLX-S13成分表,MonitorGlassFLX-S13成分表,建立Monitor的目的,Monitor是用来校正仪器硬件变化造成的漂移(补偿仪器灵敏度的变化)。

@#@它是针对通道的,因而不必要与未知样品属同一类型。

@#@可使用稳定的金属或玻璃作为仪器监控样。

@#@,Rcorrected=Intercept+Slope*Rmeasured,漂移校正系数的计算,两点校正的情况,两点校正实例,漂移校正系数的计算,多点校正的情况多点校正时,Slope和Intercept通过最小化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漂移校正后的强度如下:

@#@,多点校正实例,Slope和Intercept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得到,Monitor对那些测量起作用,未知样品的计算过程,如何设置Monitor,可采用单点也可采用多点。

@#@如果采用单点,最好选择计数率高的那个样品(比校正曲线的高端还要高一点),不测的样品时间设置为0。

@#@如果采用两点或多点,计数率要有梯度。

@#@如果梯度较小,可锁定截距。

@#@计数率梯度越大,截距就越小。

@#@截距的大小取决于计数率的梯度。

@#@对高计数率可以锁定截距,只更新斜率。

@#@对低计数率可以锁定斜率,只更新截距。

@#@对浓度范围很宽的通道,截距和斜率都更新。

@#@一般情况下,斜率在1附近变化,截距在0附近变化。

@#@Monitor使用RawKcps计算newslope和newintercept,监控样品的选择,Instrumentmonitor样品,仪器的监控是用于各种应用方法,因此对于监控样品的形态没有特定要求。

@#@样品可以是玻璃,金属块,或任何其它形态,只要样品足够稳定,覆盖的计数率范围足够宽就可使用。

@#@而且,应该能够与未知样品的测量条件一致(例如测量介质同为真空)。

@#@,Instrumentmonitor样品,实际上,金属块或玻璃片均可以作为监控样品。

@#@如果用金属块,建议将表面抛光(得到一个新鲜的表面)。

@#@这样除去表面的氧化层,样品可以使用较长时间,不需要重复处理。

@#@玻璃片可以包含各种含量元素,是理想的监控样品。

@#@经常使用的是Breitlnder公司的A-F。

@#@,Instrumentmonitor样品,如果可能,选择用大样品作为监控样品来减少测量时间。

@#@例如,样品的直径大了2倍(同时准直器面罩相应增大),则测量时间可以缩短4倍。

@#@分析方法使用25mm直径,监控样品可以用到40或48mm直径。

@#@,如何设置Monitor样品的测量时间,各通道的测量时间要足够长,以使计数统计误差CES至少小于0.25%或更小一般情况下,4倍于Application中通道的计数时间即可满足要求,如果要求计数达到106,那么测量时间按下式计算:

@#@,Monitor样品的替换,如果Monitor样品丢失、破裂或发生变化,不需要重新校准曲线。

@#@但可以通过替换新的样品解决这个问题。

@#@新的Monitor样品测量完毕后,其原始参考强度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initialintensityintercept+slope*intensity如果应用只使用了一个Monitor样品,那么新样品测量后Slope和intercept不更新。

@#@如果用多个样品,那么待所有Monitor样品测量完毕后,Slope和intercept才被更新。

@#@,Monitor样品的替换,单通道校正,使用相同晶体和探测器的所有通道,可以使用一个通道来进行校正,这类似于IQ+中校正原理。

@#@,单通道校正,单通道校正,Monitor开关,Monitor开关,测量漂移校正,Instrumentmonitor,误差因素,Monitor引入的分析误差,主要是Monitor样品选择和设置不当造成的:

@#@样品本身不稳定计数率不够高计数率没有梯度,截距比较大Newintercept何时unlock/lock不清楚何时用一个样品,何时用两个或多个样品不清楚,误差因素,不稳定的校正样品(污染,偏析,吸潮)错误的参数更新(斜率/截距)测量时间太短(大的计数统计误差)太大的修正(例如20%relative)Correctionforchangesinmatrix/lineoverlapeffects你选择的calibrationupdate样品中可能存在干扰元素计数率溢出(setmeas.timeto0s),样品的选择,Calibrationupdate的建立,Calibrationupdate也是一种漂移修正方式主要原来校正应用变化造成的漂移建立的过程与Monitor完全一致Calibrationupdate是Instrumentmonitor的一个备份,什么是CalibrationUpdate?

@#@,在SuperQ中CalibrationUpdate主要是用来校正应用上的因素变化造成的漂移,是针对特定应用或几个相似应用的。

@#@例如砂纸粒度或磨料的变化,粘结剂批次的变化,熔剂批次的变化等。

@#@单点校正更新是采用一个样品的校正方法,其强度在标样最高强度的80%120%;@#@两点校正更新是采用两个样品的校正方法,与单点法中相同的高强度样和一个低强度样(其强度在最低强度的80%120%),也可以采用多个样品进行校正更新。

@#@校正更新样品必须采用与标样相似的样品,且制备方法与试样相同。

@#@当试样的制备条件发生变化时,校正更新样品也必须重新制备。

@#@更新截距和斜率的原则与instrumentMonitor相同。

@#@CalibrationUpdate是针对特定应用的,它必须在Monitor之后测量。

@#@,Calibrationupdate样品,因为Calibrationupdate样品是针对特定分析方法,或几个非常相似的分析方法,CU样品的物理形态必须与方法的一致。

@#@如果分析方法使用熔片,则CU样品也必须使用同样的制备方法。

@#@当更换新的一批熔剂,如果样品的质量检查结果显示发生了变化,则CU样品必须用这批新的熔剂重新制备。

@#@在谱仪重新测量,测量后该变化将会自动校正未知样的测量结果。

@#@CU样品的制备和测量应该与未知样品保持一致。

@#@如果未知样品是25mm直径,CU样品必须也是25mm直径。

@#@CU样品可以从标准样品中选择。

@#@,Calibrationupdate开关,Calibrationupdate:

@#@拷贝计数率,打开校正测量窗口选择标样选择Copystandardcountrates,MeasureDriftcorrection,CalibrationUpdate,漂移校正应用实例,Wafer分析如何进行漂移校正,半导体晶片分析中漂移校正,用来校正原始工作曲线,以补偿仪器响应的缓慢和突然变化。

@#@有两种类型:

@#@Instrumentmonitor校正Calibrationupdate校正,漂移校正的类型,Instrumentmonitor(针对谱仪硬件)。

@#@光管老化(强度逐步衰减)光路中的变化(例如:

@#@一个新的探测器窗口)Calibrationupdate(针对特定应用)。

@#@它是instrumentmonitorcorrection的一个backup,图解,执行飘移校正的几点注意事项,绝对不要使用相同的wafers作monitor和calibrationupdate测量由于同一斑点长期遭受X射线照射,表面会发生变化,因此Monitorwafer应该定期予以更换。

@#@用于漂移校正的Wafer应该是:

@#@高的稳定性覆盖恰当的浓度范围安全地储存在一个保护性环境中(通常是在恒温的氮气柜中)应该用日常管理Wafer验证漂移校正是否必要。

@#@,日常检查过程,用到的Wafer类型:

@#@日常管理wafer1日常管理wafer2监控Wafer校正更新Wafer标准Wafer,复位monitor和calibrationupdate,如果系统状态变化比较大,必须复位Monitor和Calibrationupdate,然后重新校准,预防性维护之后,在预防性维护之后,Monitor和Calibrationupdate应该测量多次,直到仪器稳定。

@#@,如何完全删除一个Application,打开Application,在Channel标签下,将Monitor一栏全部设为None删除Monitor删除Application在系统默认设置中,删除Channelset和Archive,XRF分析中的误差来源,可能的误差源有那些?

@#@采样样品制备仪器精度计数统计误差(CSE)校正期间的回归分析背景修正,计数统计误差是仪器所能达到的极限精度,光谱仪计量检定,技术指标:

@#@X射线计数率精密度计数线性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长期稳定性,方法管理,每班分析DailyCheck根据DailyCheck的测量结果决定是否做Monitor和CalibrationUpdate。

@#@每月做一次精密度试验每月用化学方法抽查一定数量的样品,核对仪器分析的可靠性,方法管理,";i:

4;s:

27825:

"@#@新疆奎山宝塔石化有限公司@#@焦化厂净化车间@#@岗@#@位@#@规@#@程@#@煤化工项目部杨众喜@#@二零一二年十月@#@目录@#@一、净化车间职责和任务 3@#@二、管理人员职责 4@#@1、净化车间主任岗位职责 4@#@2、副主任(生产)岗位职责 4@#@3、副主任(设备)岗位职责 5@#@4、工艺工程师岗位职责 6@#@5、设备工程师岗位职责 6@#@6、技术员(工艺)岗位职责 7@#@7、技术员(设备)岗位职责 8@#@8、核算员岗位职责 8@#@9、材料员岗位职责 9@#@10、段长岗位职责 9@#@11、班长岗位职责 10@#@12、维修班长岗位职责 11@#@三、车间相关管理制度 12@#@

(一)工艺管理制度 12@#@四、岗位操作规程 22@#@第一节冷鼓工段 22@#@第二节硫铵工段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51@#@第三节油库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69@#@第五节循环水泵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78@#@一、净化车间职责和任务@#@净化车间负责脱除焦炉粗煤气中的杂质,同时回收煤焦油、硫等产品。

@#@净化后的焦炉煤气除焦化厂自用外,作为较高热值送给电厂使用,回收的煤焦油送下游工段进行煤焦油深加工。

@#@@#@二、管理人员职责@#@1、净化车间主任岗位职责@#@1.负责全车间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车间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确保车间生产的安全稳定;@#@@#@2.负责监督、指导车间生产计划安排,指导车间工艺编制和改进工作;@#@@#@3.负责车间的安全生产,指导、督促车间级“三级安全教育”和车间日常安全检查工作;@#@@#@4.负责全车间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的督促和检查;@#@@#@5.负责全车间的工资与绩效考核的审核工作;@#@@#@6.负责组织、督促对车间各类事故的调查分析;@#@@#@7.负责车间劳保、材料、备件需求计划审核工作;@#@@#@8.负责车间的人事工作,确保车间生产的安全稳定;@#@@#@9.负责车间职工技能培训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10.负责车间设备的检修、改造和抢修的组织工作;@#@@#@11.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2、副主任(生产)岗位职责@#@1.依据公司年、月生产计划协助车间主任制定车间的年、月生产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2.协助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生产段、热调段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等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3.协助车间主任做好安全生产的教育、检查和培训工作;@#@@#@4.负责车间工艺技术操作指导、培训工作;@#@@#@5.负责车间的各种工艺指标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6.负责编制、改进车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7.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3、副主任(设备)岗位职责@#@1.协助主任负责设备管理和设备技术管理等工作。

@#@@#@2.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合理制定车间的设备检修、改造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3.协助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维修段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等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4.协助车间主任做好维修段的安全生产的教育、检查和培训工作;@#@@#@5.负责车间设备点检、润滑、维修技术操作指导、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6.负责对车间的各种设备点检、润滑、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7.协助主任负责车间备品、备件的计划的审核工作;@#@@#@8.负责车间设备档案的建立和设备故障抢修的组织工作;@#@@#@9.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4、工艺工程师岗位职责@#@1.协助工艺副主任做好生产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及工艺技术管理等工作。

@#@@#@2.协助工艺副主任制定车间的年、月生产计划,并认真协助实施;@#@@#@3.协助工艺副主任做好车间生产段、热调段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等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4.协助车间主任做好全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车间级“三级安全教育”和车间日常安全检查工作;@#@@#@5.协助工艺副主任做好车间工艺技术操作指导、培训工作;@#@@#@6.协助工艺副主任做好车间的各种工艺指标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7.协助工艺副主任编制、改进车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8.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5、设备工程师岗位职责@#@1.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负责本车间内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管理工作。

@#@@#@2.协助设备主任,根据岗位“应知应会”要求,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各项记录;@#@@#@3.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消除跑、冒、滴、漏,保证设备完好;@#@@#@4.做好设备备品备件消耗情况,及采购计划上报工作;@#@@#@5.负责对车间设备维修情况的掌握,并能在维修设备当中起主导作用;@#@@#@6.负责对非标件进行测绘、归档;@#@@#@7.协助设备主任定期设备安全检查,;@#@@#@8.负责车间的设备点检及设备润滑情况的掌握;@#@@#@9.保管计量工具、器具,并督促岗位工作,保证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器具;@#@@#@10.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6、技术员(工艺)岗位职责@#@1.协助工艺副主任做好生产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及工艺技术管理等工作。

@#@@#@2.协助工艺副主任制定车间的年、月生产计划,并认真协助实施;@#@@#@3.协助工艺副主任做好车间生产段、热调段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等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4.协助工艺副主任做好车间工艺技术操作指导、培训工作;@#@@#@5.协助工艺副主任做好车间的各种工艺指标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6.协助工艺副主任编制、改进车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7.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7、技术员(设备)岗位职责@#@1.协助设备副主任做好设备管理及设备技术管理等工作。

@#@@#@2.协助设备副主任合理制定车间的设备检修、改造计划,并协助组织实施;@#@@#@3.协助设备副主任做好维修段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等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4.协助设备副主任做好维修段的安全生产的教育、检查和培训工作;@#@@#@5.协助设备副主任做好设备点检、润滑、维修技术操作指导、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6.协助设备副主任做好车间的各种设备点检、润滑、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7.协助设备副主任做好车间设备档案的建立和设备故障抢修的组织工作;@#@@#@8.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8、核算员岗位职责@#@1.认真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法令,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2.严格按照工资费核定的工资标准对职工工资进行核算。

@#@@#@3.及时掌握在岗职工的流动情况,建好社保记录。

@#@@#@4.对于车间工人工资必须做到合理分配,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做到有奖有罚。

@#@@#@5.报表要及时准确,为领导管理好企业提供依据。

@#@@#@6.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领导为好参谋。

@#@@#@9、材料员岗位职责@#@1.在领导带领下,做到当家理财,完成本职工作,做到帐、物、卡一致。

@#@@#@2.油材料、配件等车间一切用料必须做到先批后领,做好旧料回收工作以旧换新。

@#@@#@3.按规定时间上下班,特殊情况下随叫随到,不误生产,未经批准,一切材料不得私自出库。

@#@@#@4.统计好材料入库及油材料消耗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5.做好值班钥匙的交接工作。

@#@@#@6.钻研业务,掌握各种材料名称及价格,做好验收,当好管家人。

@#@@#@7.每日制定材料消耗量核定表,并与上个月进行对比,将结果上报。

@#@@#@8.记录好特殊情况下材料出库数量,向领导提供节约材料的措施,以便决策。

@#@@#@10、段长岗位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制度。

@#@负责本段的全面工作,按期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实现年初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掌握和熟悉本段的生产和人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协助副主任(生产)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改善生产条件,杜绝违章作业。

@#@@#@3.加强经营管理,减少材料的浪费,把材料支出减少到最低限度。

@#@@#@4.要注意工作方法,调动职工积极性,要关心职工生活,为群众分忧解难。

@#@@#@5.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照章办事,奖罚分明。

@#@@#@6.定期向副主任(生产)汇报本段的工作情况,有事经常沟通。

@#@@#@7.机械设备管理要达到场规定标准,按照场“机电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11、班长岗位职责@#@1.班长在车间主任直接领导下,完成本班的生产指标和各项技术指标。

@#@@#@2.负责本班的考勤、组织纪律。

@#@对违章违纪的职工有批评教育和处理权。

@#@对车间管理有直接见意权。

@#@@#@3.抓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班前安全教育,班后卫生清洁。

@#@在生产过程中监督劳动保护的佩带。

@#@@#@4.监督《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对违章肇事者负责追查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5.对所属岗位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考核。

@#@在特殊情况下经车间批准后,有特殊操作的指挥权和执行权。

@#@@#@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传达并组织职工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指令,通报。

@#@@#@7.开好班前班后会。

@#@认真交接班,对设备、工具、报表、卫生、安全隐患及其它事项做到交接清楚,记载明白。

@#@双方在交接过程中,履行签字盖章手续。

@#@@#@8.组织并带领职工响应上级领导部门的号召,积极参加厂内外的各项活动。

@#@@#@12、维修班长岗位职责@#@1.负责组织车间的设备点检、润滑、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2.负责组织对车间的所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3.协助车间合理制定车间的设备检修、改造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4.负责车间维修段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等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5.负责做好维修段的安全生产的教育、检查和培训工作;@#@@#@6.负责本段设备点检、润滑、维修技术操作指导、培训工作;@#@@#@7.负责检修所需的备品、备件的申报工作;@#@@#@8.负责临时设备故障抢修的组织工作;@#@@#@9.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三、车间相关管理制度@#@目的:

@#@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

@#@适应于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

(一)工艺管理制度@#@第一节运行@#@1、必须严格执行产品的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

@#@@#@2、改变或修改工艺技术指标、生产、技术部门必须编制工艺技术指标变更通知单(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并以书面形式下达,操作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3、操作工必须严格执行《操作工的六严格》的规定,按要求填写运行记录。

@#@@#@4、安全附件和联锁装置不得随便拆弃,声光报警信号不准随意切断。

@#@@#@5、现场检修时,不准踩踏道、阀门、电线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到危险岗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6、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7、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紧急情况下应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出现场)。

@#@@#@8、在工艺过程或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换班。

@#@@#@第二节开车@#@1、正常开车执行岗位操作法,检查并确认电汽(气)符合开车要求。

@#@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齐备、合格。

@#@@#@2、检查阀门开闭状态,保证装置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器仪表均处在完好状态。

@#@@#@3、确保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

@#@@#@4、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工具。

@#@@#@5、在现场检修时,不准踩踏道、阀门、电线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到危险岗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6、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7、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紧急情况下应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出现场)。

@#@@#@8、在工艺过程和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换班。

@#@@#@第二节开车@#@1、正常开车执行岗位操作法,检查并确认水、电汽(气)符合开车要求。

@#@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齐备、合格。

@#@@#@2、检查阀门开闭状态,保证装置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器仪表均处在完好状态。

@#@@#@3、确保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

@#@@#@4、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开车现场。

@#@@#@5、开车过程要加强与有关岗位之间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的步骤进行。

@#@@#@6、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变化和设备运行情况。

@#@发现异常现场应及时处理。

@#@严禁强行开车。

@#@@#@第三节停车@#@1、正常停车按岗位操作执行,并严格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

@#@@#@2、设备(容器)卸压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认,要注意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物品的排放和扩散防止造成事故。

@#@@#@3、冬季停车后,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伴管的情况防止冻坏设备。

@#@@#@第四节紧急处理@#@1、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3、发生停水、停电、停气(汽)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4、发生着火、大量泄漏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着火源或泄漏源,同时迅速通知相关岗位采取措施。

@#@并按救援预案进行抢险,立即向上级报告。

@#@@#@焦化分厂设备、电气检查制度@#@为了加强设备、电气管理,减小设备、电气故障,使设备、电气能正常进行,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参加人员:

@#@@#@电气主管、设备主管、钳工工段长、钳工班长、电工班长、区域@#@工段长@#@二、检查时间@#@每周五定区域检查,遇特殊情况顺延。

@#@@#@三、检查内容@#@设备运行记录、设备运行情况、设备完好率,设备润滑情况、设@#@备卫生等。

@#@@#@四、对所检查设备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进行通报。

@#@@#@五、由电气主管、设备主管督促车间对所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及时或没有整改的问题按厂级考核细则处罚。

@#@@#@设备润滑考核制度@#@为了确保设备润滑管理制度的执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1、设备的润滑部位加油,在没有清洗润滑部位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加同一型号的油,以防止油品变质,发现一处罚责任人20元。

@#@@#@2、对所负责设备没有做好日常润滑,发现一处缺油罚责任人5元。

@#@@#@3、设备油池没有及时补充至规定的油位,或加油超过规定的油位,每位处罚责任人5元。

@#@@#@4、设备漏油没有及时治理,每处罚责任人5元。

@#@@#@5、设备润滑部位加油时,润滑器具不清洁,每次罚责任人10元。

@#@@#@6、润滑材料没有及时填写或弄虚作假,每次罚责任人10元。

@#@@#@7、设备润滑档案没有及时填写或弄虚作假,每次罚责任人20元。

@#@@#@8、设备由于缺油而造成设备损坏,按事故处理,根据事故损失的大小进行处罚。

@#@@#@9、班长、段长、车间主任对设备的润滑富有管理和监督的责任。

@#@如发现没有及时对设备润滑的每班罚班长10元、段长2元、主任1元。

@#@@#@维修电工安全管理制度@#@1、电工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2、工作时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3、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要自觉使用各种安全用具。

@#@@#@4、电工作业至少要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同行,要有专人监护,且监护人要尽职尽责。

@#@@#@5、班中、班前禁止喝酒,严禁带酒作业。

@#@@#@6、在日常巡视时,对运转设备视带电设备对待,用试电笔验证外壳是否带电,以防人身触电。

@#@@#@7、对高压设备(高压电动机、电捕焦油器等)检修时,必须做到停电—放电—验电,然后装设好接地线和悬挂好标示牌后,才能进行检修工作,坚决不允许不放电,盲目工作,以防伤人。

@#@@#@8、使用电气工具时,不准提工具的导线或者转动部分,在梯子上使用电气工具,应做好防止感应电坠落的安全措施,在工作中因故离开或暂停以及临时停电时,须立即切断电源。

@#@@#@9、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做好防止触电及电气防火工作,当发现有人触电应积极进行抢救,所以电工必须学会电气受伤的抢救方法。

@#@@#@10、如遇带电电气设备着火时候,必须要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者1211灭火器,坚决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1、进入各工段检修时候必须遵守该工段安全规章制度。

@#@@#@电动机检修标准@#@1、电动机大修期限:

@#@每年一次。

@#@@#@2、电动机小修期限:

@#@每年二至三次,环境较差的场所次数可适当增加。

@#@(必须每年保证两次)@#@3、电动机小修的主要项目:

@#@@#@

(1)消除电动机内外部灰尘和油垢。

@#@@#@

(2)检查各转运部分,轴承磨损情况,测量其间隙大小(最大与最小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10%),轴承在无杂音和过音和过热现象。

@#@@#@(3)滑环表面有无烧毛、黑斑、粗糙或擦伤痕迹。

@#@电刷表面是否光滑,压力是否适当,各电刷压力之差不应超过±@#@10%。

@#@@#@(4)换润滑油,加油量为80~85%。

@#@@#@(5)紧固各部螺丝。

@#@@#@(6)摇测绝缘电阻。

@#@@#@(7)检查电动机和启动设备的外壳接地装置有无损坏,是否牢固。

@#@@#@(8)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牢固。

@#@@#@(9)测量电动机线圈的直流电阻,与以前测量结果或制造厂的数值不应大于2%,各相绕组电阻之差不大于2%。

@#@测量数值应按下列公式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以便进行比较。

@#@@#@R2=R1(235+)/(235+t1)@#@R1-温度为时t1测出的直流电阻。

@#@(15℃)@#@R2-换算为温度t2时的直流电阻。

@#@@#@班前(后)会制度@#@1、工人必须提前二十分钟到达车间,换好工作服,准备开会。

@#@@#@2、班前会必须做到“三必讲”@#@

(1)考勤员必讲;@#@@#@

(2)班组长必讲;@#@@#@(3)安全员必讲。

@#@@#@3、班前会重点内容@#@

(1)唱名考勤,公布考勤情况;@#@@#@

(2)部署安排本班工作,传达上级指示及其它事项;@#@@#@(3)安全提示。

@#@@#@4、班后会必须做到“三必讲”@#@

(1)考勤员必讲;@#@@#@

(2)班组长必讲;@#@@#@(3)安全员必讲。

@#@@#@5、班后会重点内容@#@

(1)唱名考勤,公布考勤情况;@#@@#@

(2)总结本班生产情况;@#@@#@(3)总结安全、纪律等情况。

@#@@#@6、做好会议记录(专用记录本)@#@车间周例会制度@#@由车间主任组织班(组)长每周开一次会,总结本周工作情况,对下一周工作提出要求,会议时间、地点自定,做好会议记录。

@#@@#@请假制度@#@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

@#@(同厂规一致)@#@

(1)一天以内由拉长批准;@#@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

(2)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3)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清洁卫生制度@#@1.员工要保持岗位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组长要保持办公台的整齐干净。

@#@@#@2.每天下班后值日生打扫卫生,周末须进行大扫除(公司内的门、厕所、窗户、生产线、设备保养、风扇、饮水机等都须清洁)。

@#@@#@3.卫生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工具由专组专人保管,不得乱丢,倒置、甚至损坏。

@#@@#@4.不得随便在公司内乱丢垃圾、胡乱涂划;@#@卫生间须每天用水清洗。

@#@@#@车间生产秩序管理制度@#@1.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不准穿奇装异服,进入公司需换拖鞋,鞋子按划分区域整齐摆放。

@#@必须正确佩带厂牌,穿工作服上班。

@#@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如手机.MP3.手袋.食品等。

@#@@#@2.上班时,物料员须及时把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3.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50-80CM以上的距离,不得挤坐在一起,作业时须按要求带好手套或指套,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品检与组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4.每道工序必须接受车间品管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并配合品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5.小零配件必须用兰色胶盒盛放,一个盒子只可装一种零配件,安装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必须用红色胶盒盛放,所有的物料盒排成一行放于工作台面的左手边。

@#@@#@6.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7.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8.工作时间离岗时,需经班组长同意并领取离岗证方可离开,限时十分钟内。

@#@@#@9.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

@#@@#@10.下班前必需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工作台面,凳子放入工作台下面。

@#@@#@11.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

@#@@#@12.任何会议和培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旷会。

@#@@#@13.本车间鼓励员工提倡好的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实用价值予发奖励。

@#@@#@注:

@#@本制度与厂规发生冲突时,以厂规为准。

@#@@#@四、岗位操作规程@#@第一节冷鼓工段@#@1.岗位职责与任务@#@1.1岗位职责:

@#@@#@1.1.1熟悉并认真检查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

@#@@#@1.1.2在工段长、班长(主操)的领导下,负责本工段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环境保护、定置管理及清洁、文明生产等工作。

@#@@#@1.1.3认真执行中控室指令,及时调整和控制好工艺指标。

@#@@#@1.1.4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和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1.1.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1.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不简化操作。

@#@@#@1.1.7搞好设备的点巡检工作,做到“三勤”。

@#@做好设备润滑“五定”和“三级过滤”。

@#@@#@1.1.8及时发现跑、冒、滴、漏及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1.1.9严格执行“三不伤害”、“四不放过”原则,要对安全生产的“四懂四会”熟练掌握,遇到特殊问题要学会分析问题和果断处理问题。

@#@@#@1.1.10认真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字迹要清晰工整。

@#@@#@1.2岗位任务:

@#@@#@1.2.1负责将焦炉来的荒煤气进行冷却,并除去煤气中夹带的焦油和萘,使煤气符合工艺指标要求。

@#@@#@1.2.2通过煤气鼓风机加压输送,保证焦炉集气管压力稳定和为煤气进入后续工序提供动力。

@#@@#@1.2.3负责处理氨水焦油混合液,使氨水、焦油澄清分离,通过循环氨水泵为焦炉输送氨水,在集气管喷洒冷却煤气,同时得到产品焦油。

@#@@#@1.2.4负责产品焦油脱水和将合格焦油输送到综合油库。

@#@@#@1.2.5负责将循环氨水输送到焦炉、脱硫,剩余氨水输送到硫铵工段。

@#@@#@1.2.6确保本工段生产、安全、环保符合要求。

@#@@#@2.工艺流程@#@2.1工艺流程@#@从焦炉来的荒煤气、氨水、焦油首先在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荒煤气从分离器上部进入初冷器;@#@氨水焦油混合液则由分离器直接流出,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其他生产单元产生的各种含油冷凝液,也均进入气液分离器后的氨水焦油管道中,汇同焦炉来的氨水焦油,一起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由气液分离器来的氨水焦油混合液自流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在槽内经重力分离作用,上部为澄清氨水,连续满流至循环氨水中间槽(或事故槽),氨水经循环氨水泵加压后,部分送焦炉桥管处喷洒冷却荒煤气;@#@部分经除焦油器除焦油后送至剩余氨水槽,除掉的焦油流至地下放空槽。

@#@澄清槽中部的焦油,自流入焦油中间槽。

@#@焦油渣则沉淀于澄清槽底部,经链条刮板机连续刮出槽外,送备煤车间。

@#@剩余氨水根据剩余氨水槽的液位,经剩余氨水泵输送到蒸氨塔。

@#@@#@离开气液分离器的煤气由顶部自上而下通过初冷器,经上段循环水间接冷却,使煤气由78-82℃降温至38~40℃,再经下段低温水间接冷却,使煤气进一步降温至20-25℃。

@#@@#@初冷器上下段间设有断塔盘,不仅能使煤气在初冷器内被分段冷却,而且还具有焦油洗萘、除尘的作用。

@#@在上段产生的冷凝液和上段循环喷洒洗涤液一同经上段液封槽满流到上段冷凝液槽。

@#@下段产生的冷凝液汇同下段循环喷洒液一并经下段液封槽满流到下段冷凝液槽。

@#@上、下段冷凝液槽顶部设有连通管,在下段槽满后自流入上段冷凝液槽;@#@当上段冷凝液槽液位高于设定值时,由液位控制调节阀自动(或手动操作)经过上段";i:

5;s:

1880:

"民工工资发放的保障措施@#@1、本公司按合同约定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

@#@确保不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关部门监督本工程项目款项支付。

@#@@#@2、建立了三项保证金制度,为农民工工资“兜底”。

@#@市城乡建设委建筑业管理处副处长高树金介绍,如果是外地来济的建筑企业,要缴纳相应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这部分资金由建设部门监管;@#@开发商在招投标时,也要缴纳劳务工资保证金,这部分资金由财政部门监管。

@#@同时,施工企业也要筹集资金,建立农民工工资问题应急处置专项周转资金。

@#@凡是本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一经核实,应立即动用专项资金优先偿还。

@#@@#@3、对有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建筑企业,将在媒体上曝光,将其不良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对恶意欠薪情节严重的,相关部门将依法责令其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资质,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对欠薪情节严重的外地进济建筑施工企业,一律清出济南建筑市场,并将其不良行为函告企业注册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4、对极少数企业或一些“包工头”、班组长以讨要农民工工资名义,裹挟农民工恶意讨要工程款,或为达到其他目的蓄意制造群体事件,扰乱社会秩序的,将一律公开曝光,并清出济南建筑市场,触犯法律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此外,全市城乡建设系统将针对农民工工资拖欠矛盾纠纷和隐患,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活动,农民工工资发放等情况是排查重点。

@#@济南市城乡建设委要求,发放农民工工资时,须将工资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将工资交给“包工头”、班组长发放。

@#@@#@";i:

6;s:

26484:

"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2@#@3、施工前的准备 2@#@4、施工风、水、电系统布置 2@#@5、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3@#@5.1工艺流程 3@#@5.2施工方法 3@#@6、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 6@#@6.1试件制备 6@#@6.2试件养护 6@#@6.3试验步骤 6@#@6.4试验结果 7@#@7、施工进度计划 7@#@8、施工资源的配置 8@#@8.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8@#@8.2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8@#@9、质量保证措施 9@#@10、安全保证措施 10@#@11、文明施工措施 10@#@附件:

@#@简易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搭设及验算 @#@坝体上游面防渗涂料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某某水电站是某河水电规划中的第五个梯级,西藏自治区某某市某某镇某某村某河下游约2.5km处,下游距离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12.2km,在已建某河大坝上游约5.0km处,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电枢纽工程。

@#@@#@本工程枢纽建筑物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砂砾石坝连接坝段、左岸混凝土重力坝段、发电厂房的坝式进水口坝段(包括坝后式厂房)、溢流坝段、门库坝段、右岸混凝土重力坝段。

@#@其中:

@#@左岸混凝土重力坝共4个坝段,总长66.00m,坝段号7#~10#,桩号0+119.0m~0+185.0m,坝顶高程3318.50m,最大坝高56.50m,坝体上游面铅直,下游坝坡坡比1:

@#@0.78,为插入式坝段。

@#@@#@本工程坝前裹头石方填筑桩号范围为:

@#@坝横0+104.75~坝横0+185.00m段设计填筑高程范围为3262~3318.5m(坝顶高程);@#@坝前裹头石方填筑纵剖面见图1所示。

@#@@#@为增强大坝的抗渗性能,减少渗漏量,故按《上游坝面涂防渗层》的设计通知单(坝字20xx年01号),拟在本工程左岸7#~10#坝段上游坝面堆石填筑以下范围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判定坝前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的刮涂效果。

@#@若刮涂效果良好,本工程坝前其余部位仍采用本工艺进行坝前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的刮涂施工。

@#@若效果不佳,则改用聚脲等其他防渗涂料(方案根据现场实际结论,另行上报)。

@#@@#@左岸7#~10#坝段上游坝面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主要工程量表@#@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基面处理@#@m2@#@3333@#@/@#@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t@#@5.0@#@1.5kg/m2@#@说明:

@#@表中工程量仅为预估工程量。

@#@现场实际发生量应以监理签认量为准。

@#@@#@2、编制依据@#@1)《上游坝面涂防渗层》的设计通知单(坝字20xx年01号);@#@@#@2)《左岸砂砾石连接坝段填筑图》(图号:

@#@8508B-JB1-11-1~3);@#@@#@3)现行规范: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GB18445-2012)。

@#@@#@3、施工前的准备@#@1)随时关注天气状况,留意天气预报,做好准备和防范工作。

@#@@#@2)做好施工机具的养护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3)做好左岸重力坝段的坝前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及验收工作。

@#@@#@4)做好施工机具和人行通道的形成工作。

@#@左岸7#~10#重力坝段的坝前防渗涂料施工道路,项目部拟定:

@#@先在7#、8#坝段的坝前空腔处回填裹头石方填料形成9#、10#坝段的坝前施工道路;@#@待9#、10#坝段的坝前防渗涂料施工完毕7d后,将7#、8#坝段坝前空腔处回填的裹头石方填料翻填至9#、10#坝段的坝前空腔处后施工7#、8#坝段的坝前防渗涂料。

@#@同一坝段的坝前防渗涂料施工上下通行通道,则采取搭设钢筋爬梯的方式完成。

@#@@#@拟定各坝段的坝前防渗涂料按3.0m高进行分层施工。

@#@左岸重力坝段上游坝面堆石填筑施工在防水涂料涂刷7天后进行;@#@填料分层填筑施工应紧跟涂层施工。

@#@@#@5)采购并进场各项质量证明材料齐全的水泥基结晶型防渗涂料。

@#@同时做好水泥基结晶型防渗涂料的各项原材检测工作。

@#@@#@6)结合现场实际编制完善本工程的水泥基结晶型防渗涂料施工方案,并及时上报审批。

@#@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4、施工风、水、电系统布置@#@

(1)施工供风@#@本工程的施工用风主要为坝前混凝土基面处理过程中的高压风冲洗基面。

@#@@#@考虑在现有大坝左岸EL3318m平台集中布置的20m3/min电动空压机处通过DN150供风主干管,再接DN100、DN80供风支干管接风至坝前EL3307m马道后接Φ80供风软管至施工工作面。

@#@@#@

(2)施工供水@#@本工程的施工用水主要为坝前混凝土基面高压水冲洗用水和混凝土基面湿润用水。

@#@@#@考虑在现有左岸高位水池处通过DN150供水主干管,DN80供水支干管分级送水至坝后左坝肩马道平台后接Φ32供风软管至施工工作面。

@#@@#@(3)施工供电@#@本工程的施工用电主要为基面拉杆头的切割处理、错台打磨、基面刷毛、涂料拌制用电,用电量小。

@#@拟定在现有左岸EL3307m马道配电箱接线至施工工作面。

@#@@#@5、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5.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基面湿润制浆涂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检验养护验收。

@#@@#@5.2施工方法@#@

(1)施工机具@#@手用钢丝刷、高压水枪、喷雾器具、凿子、锤子、专用尼龙刷、半硬棕刷、计量水和料的器具(桶及台秤)、拌料器具(手用电钻、搅拌棒、拌料桶等)、刮板、滚筒、抹子、铲刀、扫帚、取料桶、抹布、胶皮手套等。

@#@@#@

(2)基层处理@#@基层处理主要为坝前混凝土表面错台打磨、拉筋头切割、基面的钢丝刷打毛及冲洗处理等。

@#@缺陷处理因其为局部处理,故采用在坝前大模板主桁架上牢固挂设软梯的方式处理;@#@基面打毛和冲洗为大面处理,故采用搭设简易双排脚手架的方式处理。

@#@脚手架搭设参数为:

@#@搭设高度H=22m(30排),步距h=1.8m,立杆纵距la=1.5m,立杆横距lb=2.0m;@#@人行操作平台为满铺的竹马道板(简易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搭设及验算详见附件)。

@#@@#@将坝前混凝土表面错台用角磨机打磨平整;@#@拉杆头用角磨机切割平整后用预缩砂浆将拉杆孔回填密实,确保其表面平整;@#@清除混凝土基面的有机物、油漆等其他粘结物。

@#@对混凝土基面的裂缝,当缝宽小于0.3mm、缝深小于1.0m的龟裂或细微裂缝,以及浅层裂缝的部位用钢丝刷进行重点打毛;@#@对缝宽大于0.3mm、缝深大于1.0m的深层裂缝以及贯穿性裂缝,进行化学灌浆处理。

@#@清理及处理过的混凝土基面,不准残存任何的悬浮物质。

@#@@#@混凝土基面缺陷处理完毕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预处理:

@#@@#@1)除去基层表面上的浮灰、水泥浮浆、返霜、油脂和污垢等物,并用水冲洗干净。

@#@@#@2)对于基层表面上的突起、疙瘩以及起壳、分层等疏松部位,将其铲除,并用水冲洗干净。

@#@@#@3)对基层上的蜂窝、麻面的松动石子剔除。

@#@@#@4)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应予以清除并用水洗净。

@#@@#@5)混凝土表面较光滑,应用钢丝刷、砂磨机等工具将表面打磨粗糙后,再用水洗净。

@#@@#@6)表面预处理时,不得使用酸洗。

@#@@#@(3)基面湿润@#@接水管直接冲洗基面至其充分的湿润、润透后将基面明水用抹布擦拭洁净。

@#@本工程拟定采用滚筒涂刷的方式涂刷基面,故每层基面湿润按6.0m高控制。

@#@@#@如施工过程中发现局部基面还是过于干燥的,必须重新接水管湿润。

@#@@#@

(2)制浆@#@因水泥基渗透洁晶型防水涂料的浆液调和后,需要在20分钟内涂刷完毕;@#@硬化浆液不得投入施工生产中。

@#@故本工程拟定采取现场就近专人调和浆液,及时涂刷。

@#@@#@水泥基渗透洁晶型防水涂料为干粉状,粉料与干净水(水内要求无盐、无有害成分)调和时用手电钻装上有叶片的搅拌棒搅拌。

@#@一般情况下,其经验配合比(容积比)如下:

@#@@#@刮涂法:

@#@以0.3~0.35(水):

@#@1(灰)的比例调制@#@滚涂法:

@#@以0.4(水):

@#@1(灰)的比例调制@#@喷涂法:

@#@以0.6(水):

@#@1(灰)的比例调制@#@本工程拟定采用滚涂法施工。

@#@滚涂法施工时,按容积比为5份料2.5份水的配合比严格配料后,将计量过的水加入搅拌桶内再加入计量过的粉料后开启手电钻搅拌棒搅拌3~5分钟,使料拌合均匀。

@#@戴上胶皮手套用手检查浆料时,浆料中不能有没拌开的干料球。

@#@另外,一次拌料不宜过多,要求每次浆料调和搅拌均匀后在20分钟内务必用完;@#@调成后的浆料不准再加水及粉料,应一次成型。

@#@@#@(3)涂刷@#@防渗涂料参考用量为1.5kg/m2。

@#@本工程拟定用滚筒直接将浆料滚刷于处理好的基面。

@#@施工时,确保基面无漏刷。

@#@@#@混凝土表面防渗涂层的施工及要求为:

@#@@#@1)涂刷按2道施工,每遍用料可以相等。

@#@即在第1层涂料达到初步固化(约1~2h)后,进行第2道涂料的涂刷。

@#@当第1道涂料干燥过快时,应浇水湿润后再进行第2道涂料涂刷。

@#@每遍的厚度不超出0.8mm,太厚了容易开裂。

@#@@#@2)涂刷时涂刷时应注意来回用力,确保凹凸处满涂。

@#@@#@3)涂刷时如有气孔,应反复涂刷将气体排出。

@#@@#@4)在平面或台阶处进行施工时须注意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均匀,阴阳角处要涂刷均匀不能有过厚的沉积,防止在过厚处出现开裂。

@#@@#@5)涂层施工时,必须控制涂层的厚度。

@#@即应在规定的施工面积上将计算得出的涂料用量,均匀地涂刷直至用完。

@#@@#@6)严禁用酸清洗涂层。

@#@@#@7)要求涂层厚度均匀、无漏喷、无空白。

@#@@#@8)若涂料硬化,则不能使用。

@#@@#@(4)检验@#@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涂层施工完毕后,应检查涂层是否均匀。

@#@如有不均匀处,需进行修补,不许有漏涂或漏底。

@#@同时,涂层施工完毕后应检查涂层是否有暴皮现象,如有暴皮部位需立即清除并进行基面再处理后,再次用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涂刷。

@#@@#@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涂层的返工处理:

@#@返工部位的基面均需潮湿,如发现有干燥现象,则需喷洒水后再进行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涂层的施工,但不得有明水出现。

@#@@#@涂层不得有起皮、剥落、裂纹等现象。

@#@@#@(5)养护@#@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终凝后3~4小时或根据现场湿度达到足够硬后,采用喷雾式撒水养护,保证涂层处于湿润状态,但不得用水浸泡养护。

@#@每天喷水养护3~5次,连续2~3天。

@#@在夏季,遇到炎热气候时,应增加养护喷水次数;@#@在冬季,养护时应加盖保温被等防冻。

@#@养护期间,应保证养护时间、次数及使用雾水,不得有磕碰;@#@不得碰撞防水层。

@#@@#@涂层施工过程中,48小时内应避免雨淋、霜冻、雾、日晒、沙尘暴、污水及低温,且不宜在5℃以下施工。

@#@@#@(6)坝前裹头石方料的填筑@#@坝前混凝土表面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料涂刷完毕且养护3天后,对其外观进行全面排查。

@#@漏刷、鼓包、暴皮等缺陷及时修复。

@#@防水涂料涂刷完毕7d,经“三级”检验合格后报请现场监理验收;@#@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坝前裹头石方料的填筑施工。

@#@@#@坝前裹头石方料填筑施工时,应于坝前混凝土面铺设一层细集料保护砼表面后再回填裹头料。

@#@@#@6、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6.1试件制备@#@1)基准混凝土抗渗试件制备@#@现场取C20W6F100(三级配)混凝土,按GB/T50082成型基准混凝土抗渗试件三组,每组6个试件。

@#@试件成型时,分两层装料,采用人工插捣方式;@#@表面用铁板刮平。

@#@放在标准养护室静置1d脱模,用钢丝刷将试件两端面刷毛并清除油污,清洗干净并除去明水。

@#@@#@2)带涂层的混凝土抗渗试件制备@#@在基准混凝土抗渗试件中随即选取一组试件。

@#@按容积比为5份水泥基结晶型防渗涂料干粉和2.5份水的配合比调配浆料,人工戴胶皮手套搅拌均匀后分两层涂刷,用刷子涂刷于已处理试件的背水面。

@#@当第一次涂刷后,待涂层手触干时进行第二次涂刷。

@#@第二次涂刷后,移入标准养护室养护。

@#@@#@3)去除涂层的混凝土抗渗试件制备@#@4)在基准混凝土抗渗试件中随即另选取一组试件。

@#@用标称单位面积质量为151~160g/m2的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2*2mm孔)裁剪成比试件背水面尺寸略大的覆面材料,将其覆盖在试件背水面后,按“带涂层的混凝土抗渗试件制备”中的配合比调配浆料并涂刷两遍于所测试件,要求涂刷过程中不得移动网格布。

@#@两遍浆料涂刷完毕后移入标准养护室养护。

@#@@#@6.2试件养护@#@基准混凝土、带涂层混凝土和去除涂层混凝土的抗渗试件在标准养护室养护1d后,将试件浸在深度为试件四分之三的水中养护(涂层面不浸水)27d。

@#@试件进行浸水养护时,水温为20±@#@2℃,环境湿度大于95%。

@#@@#@6.3试验步骤@#@养护到龄期27d,三组试件一起取出。

@#@将基准混凝土抗渗试件和带涂层混凝土抗渗试件插试干净后晾干待测。

@#@将去除涂层的一组混凝土抗渗试件,采用角磨机将网格布表面的涂层去除,并去除网格布。

@#@打磨过程中不得破坏网格布覆盖下的抗渗试件,将试件清洗干净后晾干待测。

@#@@#@28d基准混凝土抗渗试件、带涂层混凝土抗渗试件、去除涂层混凝土抗渗试件用密封材料密封装入渗透仪中进行透水试验。

@#@试验从0.2MPa开始,恒压2h,增至0.3MPa,以后每隔1h增加水压0.1MPa。

@#@当六个试件中有三个试件端面呈现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值。

@#@若加压至1.5MPa,恒压1h还未透水,应停止升压。

@#@@#@6.4试验结果@#@1)混凝土抗渗试件进行抗渗试验时,六个试件出现第三个渗水时停止试验,将该试件出现渗水时的压力减去0.1MPa记为混凝土试件的抗渗压力。

@#@@#@2)基准混凝土抗渗压力应为0.4(+0.1~-0.1)MPa。

@#@若不符合要求,则本批三组混凝土抗渗试件无效。

@#@应重新成型试件进行试验。

@#@@#@3)抗渗压力比为同龄期的带涂层和去除涂层混凝土试件的抗渗压力之比。

@#@@#@7、施工进度计划@#@目前,左岸7#~10#坝段混凝土已浇筑至3293.5m高程;@#@坝前混凝土面的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的施工与上部混凝土浇筑施工存在交叉作业,故左岸7#~10#坝段坝前混凝土面的防渗涂料施工进度计划拟定如下:

@#@@#@

(1)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9#~10#坝段EL3290.5m以下的坝前混凝土缺陷处理;@#@@#@

(2)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9#~10#坝段EL3290.5m以下的坝前混凝土基面打毛和冲水湿润;@#@@#@(3)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9#~10#坝段EL3290.5m以下的坝前混凝土表面防渗涂料的涂刷施工;@#@@#@(4)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7#~10#坝段EL3290.5~3296.5m的坝前混凝土缺陷处理后,完成坝前混凝土基面的打毛;@#@@#@(5)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9#~10#坝段EL3290.5m以下的坝前裹头填筑施工;@#@@#@(6)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7#~8#坝段EL3290.5m以下的坝前混凝土缺陷处理;@#@@#@(7)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7#~8#坝段EL3290.5m以下的坝前混凝土基面打毛和冲水湿润;@#@@#@(8)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7#~8#坝段EL3290.5m以下的坝前混凝土表面防渗涂料的涂刷施工;@#@@#@(9)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7#~10#坝段EL3290.5~3296.5m的坝前混凝土基面湿润和防水涂料的涂刷施工;@#@@#@(10)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7#~8#坝段EL3290.5m以下的坝前裹头填筑施工;@#@@#@(11)20xx年xx月xx日~20xx年11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7#~10#坝段EL3290.5m以上的坝前混凝土基面缺陷处理、打毛和防水涂料的涂刷施工(坝前防水涂料的涂刷进度应紧跟浇筑仓);@#@@#@(12)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计划完成左岸7#~10#坝段EL3290.5m以上的坝前裹头填筑施工(裹头填筑施工在各部位防渗涂料涂刷7d后及时进行)。

@#@@#@8、施工资源的配置@#@8.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坝前防渗涂料施工机具、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

@#@@#@坝前防渗涂料施工机具、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软梯@#@/@#@套@#@3@#@缺陷处理@#@2@#@角磨机@#@/@#@台@#@8@#@缺陷处理和基面打毛@#@3@#@凿子@#@/@#@把@#@6@#@缺陷处理@#@4@#@锤子@#@/@#@把@#@6@#@缺陷处理@#@5@#@钢丝刷@#@/@#@个@#@200@#@基面打毛@#@6@#@高压水枪@#@/@#@套@#@2@#@冲洗基面@#@7@#@喷雾器具@#@/@#@套@#@2@#@养护@#@8@#@台秤@#@/@#@台@#@2@#@配合比称重@#@9@#@铁桶@#@/@#@个@#@3@#@调和浆液的容器@#@10@#@自制式搅拌棒@#@/@#@台@#@3@#@搅拌浆液@#@11@#@滚筒@#@/@#@个@#@20@#@涂刷@#@12@#@轻型皮卡@#@/@#@台@#@1@#@运输材料@#@13@#@潜水泵@#@/@#@台@#@2@#@接水管冲洗基面@#@14@#@测量仪器@#@莱卡@#@套@#@1@#@测量@#@8.2人力资源配置计划@#@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人员见下表。

@#@@#@施工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表@#@序号@#@工种@#@单位@#@数量@#@备注@#@1@#@管理人员@#@人@#@3@#@2@#@技术员@#@人@#@2@#@3@#@质检员@#@人@#@2@#@4@#@安全员@#@人@#@1@#@5@#@生产调度人员@#@人@#@1@#@6@#@测量@#@人@#@2@#@7@#@缺陷处理人员@#@人@#@6@#@8@#@电工@#@人@#@1@#@9@#@机械操作手@#@人@#@2@#@10@#@架子工@#@人@#@10@#@11@#@杂工@#@人@#@10@#@合计@#@人@#@40@#@9、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交底。

@#@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任务,明确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及有关要求。

@#@施工过程中派专职技术质检人员现场旁站,及时提供施工方案和技术服务等协助性工作,保证工程质量。

@#@@#@2)进场材料包装完好且应有齐备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运输及卸载过程中无破损。

@#@@#@3)材料入库单独存放。

@#@@#@4)经现场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生产中。

@#@@#@5)做好施工工作面的各项准备工作,保持操作场所干净及垂直运输的正常运转。

@#@@#@6)涂层施工前,一定要让坝前混凝土基面处于湿润饱和状态,但注意不得有明水。

@#@因为这样有利于防水涂料中有效成份渗入湿润的基体中并发挥作用。

@#@@#@7)如果在涂刷前混凝土表面干燥,一定要预先湿润表面。

@#@@#@8)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

@#@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褶皱、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9)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制度,认真检查前道工序的质量,经监理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0)不得在防水涂料中掺加水泥、石英砂等材料,也不得在其中掺加非经试验许可的外加剂,否则影响防水涂料的渗透结晶抗渗性能。

@#@@#@11)配合比及涂层施工操作,严格按工艺规定要求执行。

@#@@#@12)涂层厚薄应均匀,不允许漏涂和漏底。

@#@涂层涂刷完毕后,应及时报现场监理验收;@#@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应修正重刷。

@#@@#@13)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14)涂层在养护期需要与空气直接接触来确保渗透效果,故严禁采用不透气的塑料薄膜等材料直接覆盖在涂层上。

@#@@#@15)涂层在施工养护期不得有损坏,否则需进行修补。

@#@@#@16)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必须密封存放在干燥场所,且不能受冻(存于7℃以上的环境);@#@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的产品。

@#@@#@17)夏季温度高,施工最好在早晚进行,这样避免水份蒸发过快。

@#@@#@18)下雨时不能施工。

@#@@#@19)涂刷防水涂料后48小时内应避免大风、阳光直晒、雨淋和低于零上五度的低温损害。

@#@@#@2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必须密封存放在干燥场所,且不能受冻(存于7℃以上的环境);@#@其保质期为一年;@#@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的产品。

@#@@#@10、安全保证措施@#@1)进入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

@#@操作时须穿胶鞋,以防滑伤。

@#@@#@2)坝前混凝土表面为直立面,应自备操作架。

@#@必要时搭设简易脚手架操作平台。

@#@@#@3)施工机械就位并进行试运转,且切实做好维护保养等工作。

@#@@#@4)各施工机械的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用电设备均需单独设漏电保护器。

@#@@#@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包括原材料)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若需用手掺拌干粉或湿料时应戴胶皮手套;@#@万一溅入眼睛,必须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到医院诊治。

@#@@#@11、文明施工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安全施工教育。

@#@@#@2)材料堆放整齐,工具摆放规则。

@#@@#@3)散碎材料、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保持现场卫生。

@#@@#@4)教育施工人员不得干与本工程无关之事,施工、休息均要遵守本工程的工作纪律。

@#@@#@附件:

@#@简易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搭设及验算@#@

(1)排架选材@#@A、钢管 @#@@#@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管材;@#@ @#@@#@2)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等缺陷;@#@ @#@@#@3)钢管两端截面应平直,切斜偏差不大于1.7mm,严禁有毛口、卷口和斜口等现象;@#@ @#@@#@4)排架钢管的尺寸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每根钢管的最大重量不应大于25kg;@#@ @#@@#@5)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B、扣件@#@1)采用可锻造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2)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租赁单位的质量保证证明;@#@@#@3)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要更换。

@#@@#@C、脚手板 @#@@#@1)用螺栓将侧立的竹片并列连接而成;@#@ @#@@#@2)板长3.0m,宽为0.25m,板厚一般不小于50mm;@#@ @#@@#@3)螺栓直径8~10mm,间距500~600mm,首支螺栓离板端200mm~250mm;@#@ @#@@#@4)有虫蛀、枯脆、松散现象的竹跳板不得使用。

@#@ @#@@#@D、安全网@#@安全网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具有安全防护合格证的产品。

@#@@#@

(2)荷载计算@#@本工程施工排架上主要为作业人员及浆料等荷载。

@#@按照承重排架设计计算,允许承载为3kN/㎡。

@#@钢管排架的荷载由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组成的承载力构架承受,并通过立杆传给基础。

@#@剪刀撑主要是保证排架的整体钢度和稳定性,增加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的能力;@#@设置连墙杆可承受全部的风荷载;@#@扣件是排架组成整体的连接件和传力件。

@#@@#@A、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B、排架的设计计算参数@#@搭设高度H=22m(30排),步距h=1.8m,立杆纵距la=1.5m,立杆横距lb=2.0m,脚手板为毛竹片制作的成品脚手板。

@#@排架材质选用φ48mm×@#@3.5mm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7kN/m2,计算时忽略雪、雨水荷载等,边坡倾角大于等于85°@#@。

@#@ @#@@#@C、荷载分类@#@作用于排架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

@#@ @#@@#@永久荷载(恒荷载)分为:

@#@排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等的自重)和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

@#@ @#@@#@可变荷载(活荷载)分为:

@#@施工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的自重)和风荷载。

@#@@#@D、荷载标准值 @#@@#@1)结构自重标准值:

@#@gk1=0.1248kN/m2(双排排架)@#@2)竹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gk2=0.35kN/m2(经验值) @#@@#@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gk3=0.14kN/m2(经验值) @#@@#@4)施工均布活荷载:

@#@qk=3kN/m2@#@5)风荷载标准值:

@#@ωk=0.7μz·@#@μs·@#@ω0=0.045kN/m2 @#@@#@式中: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取1.82;@#@ @#@@#@μs——排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全封闭式为1.0φ,φ为挡风系数,φ取0.089;@#@ @#@@#@ω0——基本风压值,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得0.4kN/m2。

@#@@#@E、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 @#@@#@1)横向水平杆计算 @#@@#@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 @#@@#@每纵距脚手片自重NG2k=gk2×@#@la×@#@lb=0.35×@#@1.5×@#@2.0=1.05kN@#@";i:

7;s:

26784:

"@#@某某集团某煤矿@#@矿井废水处理改造工程技术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山西某某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七月@#@35@#@@#@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1.2工程特点 1@#@1.3管理目标 1@#@1.4工期、质量和安全目标 1@#@1.5编制依据 2@#@第二章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主要内容 3@#@2.1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内容 3@#@2.2改造工程项目划分 4@#@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总平面布置 5@#@3.1项目组织机构 5@#@3.2施工部署 5@#@3.3施工总平面 6@#@3.3.1.临时设施规划 6@#@3.3.2临时用电 6@#@3.3.3施工暂设用水 6@#@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7@#@4.1总工期 7@#@4.2进度计划安排 7@#@4.3进度保证措施 7@#@4.4施工进度横道图及施工平面布置图 8@#@第五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9@#@5.1土建部分施工方案 9@#@5.1.1施工准备 9@#@5.1.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10@#@5.1.3季节性施工措施 14@#@5.2给排水安装施工方案 15@#@5.2.1施工顺序 15@#@5.2.2质量管理 15@#@5.2.3设备安装 16@#@5.2.4管道安装 19@#@5.3.5电气安装 22@#@5.3单机调试及联动运行、调试 24@#@第六章质量及安全规划、目标和主要保证措施 26@#@6.1质量保证措施 26@#@6.2文件和资料控制 26@#@6.3采购 27@#@6.4过程控制 27@#@6.5检验和试验 27@#@6.6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27@#@6.7检验和试验状态 27@#@6.8不合格品控制 28@#@6.9纠正预报措施 28@#@6.10物资搬、贮 28@#@6.11内审 28@#@6.12培训 28@#@6.13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8@#@第七章主要材料、构配件计划 31@#@第八章 主要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32@#@第九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计划 33@#@第九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计划 33@#@9.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3@#@9.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33@#@9.3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33@#@第十章文明施工及“创卫”措施 34@#@10.1工地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34@#@10.2安全生产措施 34@#@10.3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措施 34@#@10.4机械设备现场管理措施 35@#@10.5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35@#@10.6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35@#@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某某矿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项目:

@#@包括配水箱、穿孔漩流澄清池改造、漩流斜管澄清池、缓冲池、中间水池、超滤间、加药间等构筑物,具体详见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其中各水池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0.200m。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均为2b类。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二级。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土类别2类,场地标准冻深:

@#@0.8m。

@#@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水池池顶采用2.5kN/m,楼面采用2.0kN/m,屋面采用0.5kN/m。

@#@@#@本工程位于某煤业集团A矿井废水处理站院内,对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拟建一座日处理水量为12000t/d的矿井废水处理站。

@#@@#@1.2工程特点@#@该工程为A煤业集团A矿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项目,为一个单位工程,下分为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两个子单位工程。

@#@土建工程以超滤间、加药间、中间水池、缓冲池、澄清池和污泥浓缩池、穿孔漩流澄清池改造六个分部工程,安装工程以电气安装、设备安装及管道安装三个分部工程。

@#@其中安装工程工作量相对较小,土建工程量相对较大。

@#@@#@1.3管理目标@#@山西AA设备有限公司是集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售后服务四位一体的环保高科技企业,并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此项工程我们必定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并严格按照9000质量体系认证进行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要求。

@#@@#@1.4工期、质量和安全目标@#@1、质量保证: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并按照A煤业集团A煤矿要求,确保改建后的污水处理厂全面达到国家、地方和行业颁布的规范、标准,工程质量在国内同等规模中处于一流水平。

@#@@#@2、工期目标:

@#@合理安排土建施工,管道、设备和电气安装以及调试工作,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交叉进行,确保在开工后120日内完成。

@#@@#@3、安全目标:

@#@全面达到环保安全目标和A煤业集团有关于安全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1.5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

@#@@#@2、招标文件。

@#@@#@3、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4、现行国家施工规范:

@#@@#@本工程执行的国家建筑施工规范包括: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地下防水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43—82);@#@@#@《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通风与空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8—92);@#@@#@《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建筑工程电气质量若干规定》(94)。

@#@@#@及其它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第二章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主要内容@#@2.1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内容@#@采用先进的斜管旋流澄清池为主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技改后的工艺流程如下:

@#@@#@斜管漩流澄清池@#@原絮凝沉淀池@#@煤场@#@矿井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矿井污水@#@污泥浓缩池@#@原后续处理系统@#@原调节水池@#@污水管@#@污泥管@#@配水箱@#@PAC@#@PAM@#@缓冲池@#@PAM@#@原压力过滤器@#@原生产水池@#@原反渗透预处理@#@超滤@#@改造部分@#@改造部分@#@ @#@2.2改造工程项目划分@#@从工艺流程图和施工图纸中可以看出,本工程可划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项目内容@#@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土建施工@#@建筑物施工@#@超滤间、加药间@#@构筑物施工@#@中间水池、缓冲池、澄清池和污泥浓缩池@#@装饰装修@#@无@#@设备基础施工@#@混合器、加药系统、超滤系统等设备基础@#@安装工程@#@管道安装工程@#@污水厂新旧管道安装@#@设备安装工程@#@新建设备安装@#@电气安装工程@#@控制设备、配电设备、现场控制箱等@#@调试工作@#@设备单机调试@#@所有设备的单机运行调试@#@联动调试@#@污水处理厂设备联动调试@#@污水厂运行调试@#@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土建工程:

@#@超滤间、加药间、中间水池、缓冲池、澄清池和污泥浓缩池、穿孔漩流澄清池改造。

@#@@#@1、基础分项包括:

@#@挖土方、打钎、素砼垫层、绑钢筋、打砼底板、基础墙、组合柱钢筋、砼、模板、回填土。

@#@@#@2、结构分项包括:

@#@墙体绑钢筋、支模板、打砼、砖墙、组合柱、圈梁、顶模板、顶板绑钢筋、打砼。

@#@@#@3、屋面分部包括:

@#@保温层、找坡、水泥砂浆找平层、屋面防水。

@#@@#@4、地面分部包括:

@#@砼垫、地面抹灰。

@#@@#@5、装饰分部包括:

@#@室内外抹灰、门窗安装、室内涂料、门窗油漆、玻璃安装。

@#@@#@安装工程:

@#@@#@1、电气工程分项:

@#@构筑物暗埋管、穿线、配电箱、面板、灯具、避雷装置。

@#@@#@2、给排水工程分项:

@#@支管安装、排水管安装、地漏安装。

@#@@#@3、设备安装及调试运行。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总平面布置@#@3.1项目组织机构@#@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专业负责@#@姓名@#@职称@#@备注@#@项目经理@#@工程师@#@土建@#@工艺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工艺@#@电气技术负责人@#@工程师@#@电气@#@机械技术负责人@#@工程师@#@设备@#@土建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土建@#@土建现场施工技术员@#@助工@#@土建@#@3.2施工部署@#@1、工期安排@#@根据甲方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本工程将于合同签订后10日准备开工,总有效工期120天,设备安装贯穿于基础结构装饰装修各阶段。

@#@@#@2、质量目标@#@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规程,规范,细致安排精心施工,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

@#@@#@3、安全目标@#@确保施工过程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创造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4、施工段划分@#@施工时本工程按二个单位工程划分为二个施工段(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进行组织施工。

@#@@#@5、模架及大型设备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满堂脚手架。

@#@@#@6、劳动力组织@#@按工期要求,施工劳动力组织以砼工、木工、钢筋工、焊工、抹灰工、瓦工等为主,其余工种视进度协调配置,施工期间总人数,将达到40人左右。

@#@@#@3.3施工总平面@#@根据工程规模、施工特点、工期要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本着有利于生产、便于管理的原则,进行总平面规划。

@#@@#@3.3.1.临时设施规划@#@1、生产临时设施(厂区内):

@#@@#@生产临时设施,设在生产水池和调节水池以南、穿孔漩流澄清池以北的区域。

@#@@#@2、生活办公临时设施(厂区内):

@#@@#@为保持专场文明施工,生活、办公临时设施,设在调节水池北面道路的以北、围墙以南的区域。

@#@@#@3.3.2临时用电@#@1、临时用电采用现有厂区内的配电间的备用电源。

@#@@#@2、现场照明:

@#@@#@场区内及材料堆放区要以投光灯为宜。

@#@建筑物内及生活区宿舍采用低压照明。

@#@@#@3、安全用电:

@#@@#@

(1)上岗人员必须持有效岗位合格证书。

@#@@#@

(2)所有的电气设备移动、拆除、安装均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且电后方可操作,任何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移动电气设备。

@#@@#@(3)进场机械设备要完好无损。

@#@且电气绝缘良好,电气专业人员要逐各进行摇测,记录在档,现场线路为三相五线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安器。

@#@@#@(4)各种机械设备安装时,要设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不得串联。

@#@@#@(5)长时间不用的电闸箱要断电上锁,并做好标识。

@#@@#@3.3.3施工暂设用水@#@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用水可从污水处理站原有的给水管或二次水管上引入。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4.1总工期@#@在安全生产,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总体计划与安排应做到全面统筹总体规划,节点控制,月旬考核,确保120天全面完工。

@#@@#@4.2进度计划安排@#@1、施工安排科学合理,总体形象是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因设计和使用要求,帮不划分流水段,电器、安装和土建交叉施工。

@#@@#@2、计划安排必须以劳动力为基础,并选配具有施工资质,有业绩,有信誉的队伍,要做到劳力配足,工种搭配适当,技术比例合理,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总体工期。

@#@@#@3、计划安排必须以料具、设备为主,做到材料保证、工具配齐、设备先进,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4、采取切实可行的雨季施工措施,做到连续施工,节假日不休息,农忙季节不误生产,以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4.3进度保证措施@#@1、 组织保证:

@#@@#@从组织上落实进度控制责任,建立进度控制协调制度。

@#@加强进度计划管理,对施工进度实行阶段性目标管理,全面推行项目管理,同甲方、监理、设计单位紧密配合,统一组织协调各项施工关系,充分调动各工种的施工优势,从组织上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建立例会制度,协调各单位工作,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2、加强进度计划管理:

@#@@#@在开工前,首先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然后根据进度计划编制月计划,周计划,以周计划和月计划的实现来保证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在施工进度计划的指导下,我们还将制定严格的设备、材料等加工。

@#@购买进场计划,即保证设备材料及时进场到位,又不造成积压,同时减少来回运输和二次搬运的时间。

@#@@#@3、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员及各种工种交叉作业:

@#@@#@实施网络法施工,强化计划管理,抓住主导工序,安排足够的劳动力,组织实行双班作业。

@#@认真落实各级承包制度,把整个工程层层分解到班组、个人,杜绝大锅饭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利用各工序的时间差进行穿插作业。

@#@基础、结构、分构筑物进行验收,以便充分利用工作面,提前插入装修及各专业安装的施工,找出各专业交叉作业的最佳施工顺序,避免重复劳动和交叉污染造成返工,以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进度。

@#@@#@4、技术保证措施: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细则,建立多级网络和施工周计划体系。

@#@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进度控制。

@#@做好施工准备,制定优良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的施工程序,科学的划分施工区段,实现快节拍均衡流水施工,合理进行土建和专业安装的交叉作业,加快施工速度。

@#@@#@5、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

@#@@#@将根据甲方对工期的要求、工作量的大小、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要求,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以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工程进度。

@#@@#@4.4施工进度横道图及施工平面布置图@#@见下一页@#@第五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5.1土建部分施工方案@#@5.1.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a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开工前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要求,熟悉现场情况,搞好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b接收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测量放线,对轴线位置、标高进行复测、复核。

@#@@#@c对进场的材料,按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检验,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做好砼和砂浆的配合比实验等@#@2)材料、构件、机具进场准备情况@#@a材料、构件准备@#@根据施工图预算中的工料分析,及时按施工顺序进度计划,施工部位,提出钢筋和砼用量计划组织进场,确保如期进场,如有变化项目部及时报请单位材料供应部门,进行合理变更。

@#@@#@项目施工施工员根据预算提出工程所需的材料计划,由项目或分公司采购人员做好材料订货和采购工作,按计划组织材料进场,钢筋加工等工作@#@b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配备的要求,数量及进度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并根据计划组织落实,确保按期供应。

@#@@#@3)施工现场准备@#@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地,进行平面布置按平面图所示位置安装机械设备,堆放材料,布置消防通道,并布设各种图牌、标识。

@#@@#@4)水电准备@#@①现场施工用水主要包括砂浆拌制用水、施工机械清洗用水、砼养护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由业主提供水源。

@#@按施工平面图引管铺设到指定位置,现场管道按照平面图布置采用地下埋设的方式,在指定地点设施工、消防阀门。

@#@@#@②施工用电、动力用电及照明用电所需容量按下式计算:

@#@@#@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使用阶段@#@总功率(千瓦)@#@主体@#@装修@#@1@#@平板式振捣器@#@ZB11@#@台@#@2@#@/@#@2.2@#@2@#@插入式振捣器@#@ZX35@#@台@#@2@#@/@#@1.6@#@3@#@钢筋弯曲机@#@GW40@#@台@#@2@#@/@#@6.0@#@4@#@钢筋切断机@#@GJ40-1@#@台@#@2@#@/@#@22.0@#@5@#@电锯@#@MJ106@#@台@#@1@#@/@#@5.5@#@6@#@卷扬机@#@台@#@1@#@/@#@11.0@#@7@#@砂浆搅拌机@#@UJ200@#@台@#@2@#@/@#@/@#@6.0@#@8@#@交流电焊机@#@BX2-500-2@#@台@#@2@#@/@#@77.8@#@9@#@闪光对焊机@#@台@#@1@#@/@#@100.0@#@P=1.1×@#@(K1∑P1/cosφ+K2∑P2)@#@=157.2@#@式中:

@#@P1-电动机额定功率,∑P1=54.3@#@P2-各类电焊机最大额定功率,∑P2=177.8@#@K1,K2-同时工作系数,K1=0.5,K2=0.6;@#@@#@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取0.75。

@#@@#@照明用电按施工及动力用电的10%估算。

@#@@#@现场应提供175KW的电源。

@#@@#@5.1.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

(1)施工测量准备@#@项目部测量负责人,由项目工程师负责担任。

@#@组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工作,施工前,专职计量员应将所有用于此工程的仪器尺具送计量部检定,不得将不合格的器具用在本工程上,并严格执行周检制度。

@#@测量完成后及时整理成果记录,并报监理复核。

@#@@#@测量人员必须持有相应上岗证。

@#@测量前,对照总平面图现场勘察、校核建筑用地红线、坐标、高程等。

@#@@#@

(2)测量放线原则@#@测量坚持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方法,并保护好测量仪器、测量基准点,将误差控制在规范所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在测量时遵循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方向控制短方向的原则。

@#@施工控制网必须经初定、精测、检测三步。

@#@@#@(3)平面高程控制网的测定:

@#@为确保施工阶段控制网点坐标和高程点的稳定,进行坐标的复核计算,现场实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布设主轴线,作为整个现场各控制网点的坐标和高程的校核依据。

@#@@#@2)土方开挖@#@本工程土方开挖工作,主要是-2m范围的土方不放坡,开挖时采用1台机械反铲开挖,由东向西同时进行,机械挖至底标高上500mm时,改为人工开挖修边坡。

@#@@#@

(1)土方堆放@#@土方随挖随运,由自卸汽车运至场外指定地点@#@

(2)注意事项@#@机械开挖时要有专人指挥,不得超挖,不得扰动地基土。

@#@@#@人工修边时,应准备好足够的铁锹、铁铲、錾子。

@#@@#@基坑四周边清土,应放出基坑边线,拉通线,用铁锹铲除,不得少挖。

@#@@#@3)模板工程@#@本工程采用组合钢模板。

@#@@#@选择的钢模应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具有足够的钢度,强度。

@#@@#@模板构造应牢固移定,提前进行承受侧压力和施工荷载的验算工作。

@#@@#@水池的墙壁用止水对拉扁铁,对拉扁铁间距400mm一道。

@#@@#@模板垂直度控制采用吊线坠法控制,在浇砼前检查一次,在浇砼后且在砼初凝前再检查一遍,浇砼前质检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模板的钢度;@#@所用材质是否坚固等。

@#@@#@支模前根据所设计构件尺寸进行模板设计,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设计计算。

@#@@#@浇砼前用清水湿润模板。

@#@用海绵条补贴好模板漏缝处。

@#@@#@支模前在模板上涂刷脱模剂,不得漏刷。

@#@@#@浇砼时派专人看模,随时观察模板和支架的变形情况。

@#@@#@4)钢筋工程@#@A钢筋的进场验收@#@钢筋进场后,项目材料员和质检员对钢筋进行进场验收,进场检查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及有无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实验,在合格的基础上,填写材料报验单,报监理及业主认可后方可使用。

@#@@#@B钢筋的管理@#@钢筋进场验收合格后按级别、规格分别堆放整齐,下用垫木垫起200毫米高,上覆盖塑料布,避免锈蚀或油污。

@#@标识牌上具有明显的标志,标明钢筋级别、规格、厂家、质量状态及数量。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

@#@@#@C钢筋加工@#@钢筋现场集中加工,在现场配置一台闪光对焊机、二台弯曲机、一台调直机、两台切断机。

@#@加工之前做好钢筋表面除锈、清理等现场准备及料单复核等技术准备工作。

@#@做好钢筋半成品的验收、标识和保护工作。

@#@@#@D钢筋连接@#@底板中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

@#@@#@墙壁钢筋的搭接≥16mm直径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其余采用绑扎搭接。

@#@@#@全部焊工须有焊工上岗证,现场施工员对所有焊接头外观检查,并且按规定现场抽查进行性能试验保证焊接合格率100%。

@#@@#@E钢筋的保护层@#@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现场制作足量碎石砼块。

@#@供钢筋保护层使用。

@#@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钢筋用铁钉、铅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F板中负弯矩筋的控制@#@根据板厚的不同,加工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的“∏”马凳支撑,来保证两层钢筋的间距,摆放数量每平方米不少于一个,并且与上下层钢筋绑牢。

@#@浇筑砼时要搭设活动平台,减少操作人员的踩踏,并设专人看护修整钢筋。

@#@项目上要严格建立半成品保护制度。

@#@@#@G技术要求@#@为保证竖向钢筋不出现移位,在墙柱插筋时,根部增加两根比设计水平筋或箍筋大两个钢筋级别的钢筋进行预先固定。

@#@并且根据钢筋之间夹一直径25mm的钢筋头,来控制竖向钢筋间距。

@#@@#@基础及双向板钢筋网片,需将相交点全部绑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振捣砼时,因碰撞振动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如果有的部位钢筋排列稠密,以致影响了砼的正常浇筑时,可用设计人员协商采取措施,以保证砼的浇筑质量。

@#@@#@5)砼工程@#@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泵送。

@#@@#@施工前应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做好技术交底,以及质量检验和评定的准备工作。

@#@@#@

(1)商品砼浇筑前,项目管理人员应向砼供应商索要砼配合比单、原材料及外加剂合格证、复试报告等。

@#@@#@

(2)砼采用商品砼厂家泵车输送,施工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并要求:

@#@@#@砼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泵的泵能持续工作。

@#@@#@在泵送过程中,料斗内应有足够的砼,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设置放置泵管临时马道,预防踩踏钢筋和钢筋移位。

@#@@#@由于泵送砼塌落度大,砼收缩大,表面易产生裂缝,因此施工时一定要掌握抹压时间,初凝后、终凝前必须进行二次抹压;@#@并注意加强养护。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砼坍落度检查,每工作班不小于两次。

@#@砼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所规定的坍落度,如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3)浇筑砼时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防止砼发生烂根现象。

@#@@#@(4)砼浇筑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30-40mm,在振捣上一层砼时,振捣棒插入下层砼深度不小于5厘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浇筑高度超过1.5m时,采用串砼或溜槽使砼下落。

@#@@#@(5)砼振捣采用机械振捣,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插点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在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为25-40秒,以砼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振捣时应避免振捣器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泵送砼应进行二次复振,即第一次振捣后间隔15-20分钟后进行。

@#@@#@(6)砼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特别是板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7)按规定留置标养及同条件试块。

@#@同条件试件分两种,一种为提供拆模强度的试件,另一种为砼实体强度检测的试件,600℃.d强度不低于标养28d的砼强度。

@#@@#@(8)防水砼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

@#@一般在砼浇筑后4-6小时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得少于14d。

@#@@#@(9)施工缝的留置:

@#@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应不留或少留。

@#@水池底版的砼应连续浇筑。

@#@池壁上不得留垂直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距底版不小于20cm,并避免设在墙板承受弯距或剪力最大的部位,本工程施工缝的断面留成企口缝。

@#@@#@在浇筑砼前用水冲洗并保持湿润,铺上一层20-25mm厚的水泥砂浆振捣密实后再继续浇筑砼。

@#@@#@6)抹灰工程@#@抹灰配合比必须准确掺加的防水粉一定要拌和均匀。

@#@抹灰前将池内壁墙面凿毛,不平处剔凿和修补,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抹灰时可在砼墙面上刷一层薄的水泥浆以增强粘结力。

@#@抹灰分层严格按配比进行,层底灰七、八成干厚即可抹面层。

@#@@#@墙壁与底版结合处,要特别注意操作加强转角抹灰厚度,使其呈圆角,防止渗漏。

@#@@#@7)试水@#@试水工作要在水池全面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检验结构安全度,检查施工质量。

@#@@#@试水时先封闭管道孔。

@#@由池顶孔放水入池,一般分几次进水,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每次进水高度,从四周上下进行外观检查,做好记录,如无特殊情况,可继续灌水,到储水设计标高。

@#@同时要做好沉降观察。

@#@@#@灌水到设计标高后,停一天,进行外观检查,并做好水面标高标记,连续观察七天,外表面无渗漏及水位无明显降落方为合格。

@#@@#@5.1.3季节性施工措施@#@根据进度安排,本工程施工阶段经历一个雨季,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组织";i:

8;s:

18051:

"###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污水治理工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建设规模及处理程度 3@#@2.1废水水量 3@#@2.2进水水质 3@#@2.3排放标准 3@#@第三章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4@#@3.1设计依据 4@#@3.2设计原则 4@#@3.3设计范围 5@#@第四章废水处理工艺 5@#@4.1处理工艺的选择 5@#@4.1.1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5@#@4.1.2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6@#@4.2工艺流程图 6@#@4.3工艺流程说明 6@#@第五章工程设计 8@#@5.1废水处理部分 8@#@5.2污泥处理部分 10@#@5.3综合车间 11@#@第六章工程投资估算 12@#@第七章劳动定员 14@#@第八章运行费用 15@#@8.1人工费 15@#@8.2电费 15@#@8.3药剂费 16@#@第九章公司承诺 16@#@第一章概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排放污水量为300m³@#@/d。

@#@本司接受业主委托,承担该污水处理厂工程方案设计。

@#@根据对污水水质的分析及出水要求,经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经调节池调节水量水质后,以生化处理为主、以氧化沉淀为辅的处理工艺,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2规定的限值。

@#@@#@该公司凭借其在微生物、生化、发酵等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采用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目前中国的养殖实际情况,致力于生物饲料添加剂、如饲料酶制剂、抗生素替代生物制剂、动物保健品等的生产与销售。

@#@其废水主要来源于分离、提取、精制纯化工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结晶液、废母液等,种子罐、发酵罐的洗涤废水以及发酵罐的冷却水等。

@#@因此废水具有COD含量高,成分复杂,存在一定的有毒物质,色度高,间歇性排放等特点。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处理程度@#@2.1废水水量@#@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日废水排放量300m3/d。

@#@@#@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Qd=300m3/d。

@#@设备运行20h。

@#@@#@时平均流量:

@#@15m3/h@#@2.2进水水质@#@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水质资料,并参照同行业水质情况,拟定设计水质如下:

@#@@#@项目(单位mg/L)@#@COD@#@NH3-N@#@综合废水@#@10000-20000@#@300@#@2.3排放标准@#@按照建设方要求:

@#@@#@本项目污水处理后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相应的水质控制指标为:

@#@@#@项目(单位mg/L)@#@COD@#@pH@#@NH3-N@#@综合废水@#@300@#@6-9@#@25@#@第三章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3.1设计依据@#@该项目300m3/d废水治理工程工艺方案设计说明书依据下列文件编制。

@#@@#@1、建设方关于废水治理的有关要求。

@#@@#@2、国家有关法规、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5006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3.2设计原则@#@300m3/d废水治理工程工艺方案设计说明书依据如下原则编制:

@#@@#@1、依照总体规划,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力求获得最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及厂方原有设施,因地制宜,少占用地。

@#@@#@3、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现行有关环保法规及经济技术政策,结合工程实际,本着技术上先进、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原则,采用国内外同行成熟的工艺路线,减少投资和运行管理费。

@#@@#@4、废水处理工程中的设备选用国内先进节能优质产品,确保工程质量。

@#@@#@5、结合国情、厂情合理确定废水处理工程的自动化水平。

@#@@#@3.3设计范围@#@300m3/d废水治理工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废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图设计。

@#@@#@1、工艺设计(包括污泥处理设计工艺)。

@#@@#@2、土建构(建)筑物设计。

@#@@#@3、设备工艺、管道等设计。

@#@@#@4、电气设计。

@#@@#@第四章废水处理工艺@#@4.1处理工艺的选择@#@4.1.1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针对该废水COD浓度较高,生化性能较差,废水难降解的物质多的性质,我们拟采用以下工艺对废水进行综合处理。

@#@@#@首先将废水通过电解池,对生物难处理废水进行预处理,从而实现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开环、断链,经试验结论,凡经过电解池的废水可提高废水的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生化反应的进行。

@#@@#@经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厌氧罐处理(原有),厌氧罐技术在国内属较先进、技术含较高的一种处理方法。

@#@厌氧是在无氧条件下,由专性或兼性厌氧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特别是那些在好氧条件下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或小分子有机物。

@#@这样,不但CODcr浓度得到降低,而且出水的BOD5/CODcr比值也将大大增加(远大于0.3),使得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从而保证了整个工艺的总体处理效果。

@#@为此,本方案对废水进行动态模拟实验,确定了“铁炭微电解+厌氧罐+射流曝气”的工艺路线。

@#@@#@4.1.2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流入到污泥处理系统,若不经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污泥处理还有以下功能:

@#@@#@1)减少污泥中有机质的含量,使污泥稳定化;@#@@#@2)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后续处置费用;@#@@#@3)尽可能利用污泥中可用物质,回收能源。

@#@@#@国家GBJ14-9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

@#@污泥处理流程应根据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选定。

@#@目前国内外污泥最终处置和利用的常用方法有直接农用、堆肥、卫生填埋、焚烧、干化、填海以及经必要的处理后作建材利用等几种途径。

@#@@#@剩余活性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依靠重力进行浓缩,然后进入污泥脱水机房。

@#@@#@污泥脱水采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带式压滤机作为污泥脱水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处理量大的特点。

@#@@#@4.2工艺流程图@#@4.3工艺流程说明@#@1、调节池@#@废水水量和水质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为使后序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的高峰流量和浓度的影响,设置调节池。

@#@把排出的高浓度和低浓度的水混合均匀,使进入后序构筑物的废水水质和水量相对稳定。

@#@@#@2、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

@#@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根据其相互运动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逆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

@#@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其优点是:

@#@@#@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

@#@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其优点是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3、射流曝气池@#@射流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理处理的一种新工艺,它利用好氧微生物来氧化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由充氧泵及射流曝气装置供给。

@#@好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机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为了自身生命及生长繁殖,而以废水中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的活动。

@#@@#@射流曝气系在曝气池中利用射流式扩散器充氧。

@#@其优点是搅动混合能力强,氧转递效率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适宜于中等规模的曝气池,费用中等。

@#@充氧式射流曝气系统是由循环泵及射流器组成,充氧式射流曝气可省去鼓风机减少鼓风机噪声的污染。

@#@目前,国内已有采用射流曝气法处理城市污水和印染废水的装置。

@#@@#@4、二沉池@#@接纳废水二级处理的出水,用以去除生物悬浮固体的沉淀池。

@#@在活性污泥法中,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在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澄清后的出水溢流外排,浓缩的活性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气池,其余作为剩余污泥外排。

@#@@#@第五章工程设计@#@5.1废水处理部分@#@1、调节池@#@

(1)结构:

@#@钢混(地下式)@#@

(2)数量:

@#@1座(为该厂原有)@#@(3)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15m3/h@#@(4)主要设备@#@a.调节池提升泵@#@型号:

@#@50WQ20-15-1.5@#@性能参数:

@#@Qh=20m3/hH=15mN=1.5KW@#@数量:

@#@2台(一用一备)@#@2、斜板沉淀池@#@

(1)结构:

@#@钢结构(原有沉淀罐)@#@

(2)数量:

@#@1座@#@(3)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15m3/h@#@尺寸:

@#@Φ×@#@H=5×@#@5m@#@(4)主要设备:

@#@@#@a.加药系统(2套)@#@b.计量泵@#@型号:

@#@J-ZM-1000/1.0@#@性能参数:

@#@Q=0-1000L/h压力=1.0MPaN=0.75Kw@#@数量:

@#@2台@#@3、集水井@#@

(1)结构:

@#@砖混@#@

(2)数量:

@#@1座@#@(3)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15m3/h@#@停留时间:

@#@30min@#@总容积:

@#@9m3@#@尺寸:

@#@L×@#@W×@#@H=2m×@#@1.5m×@#@3m@#@(4)主要设备@#@a.集水井提升泵@#@型号:

@#@50WQ20-40-7.5@#@性能参数:

@#@Qh=20m3/hH=40mN=7.5KW@#@数量:

@#@2台(一用一备)@#@4、厌氧反应罐@#@

(1)结构:

@#@钢构(原有改造)@#@

(2)数量:

@#@1座@#@(3)尺寸:

@#@Φ×@#@H=8m×@#@18m@#@(4)主要设备@#@a.内循环泵@#@型号:

@#@ISW100-250@#@性能参数:

@#@Qh=50m3/hH=20mN=5.5KW@#@数量:

@#@2台(一用一备)@#@5、射流曝气池@#@

(1)构筑物:

@#@钢混@#@

(2)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Q=15m3/h@#@停留时间:

@#@24h@#@总容积:

@#@405m3@#@池体尺寸:

@#@L×@#@W×@#@H=10m×@#@9m×@#@4.5m@#@(3)主要设备@#@a.射流器@#@规格型号:

@#@BY-SL-50@#@数量:

@#@20台@#@b.充氧泵@#@型号:

@#@ISW200-250(I)B@#@性能参数:

@#@Q=322m3/hH=13mN=18.5KW@#@数量:

@#@6台@#@7、二沉池@#@

(1)构筑物:

@#@钢混@#@

(2)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15m3/h@#@停留时间:

@#@5h@#@总容积:

@#@100m3@#@池体尺寸:

@#@Φ6×@#@3.5m@#@(3)主要设备@#@a.污泥回流泵@#@型号:

@#@50QW20-15-1.5@#@性能参数:

@#@Qh=20m3/hH=15mN=1.5KW@#@数量:

@#@2台(一用一备)@#@b.刮泥机(1台)@#@5.2污泥处理部分@#@1、污泥池@#@

(1)结构:

@#@钢混(半地下式)@#@

(2)数量:

@#@1座@#@(3)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Q=10m3/h@#@停留时间:

@#@HRT=2h@#@总容积:

@#@V=25m3@#@尺寸:

@#@L×@#@W×@#@H=5m×@#@2m×@#@2.5m@#@(4)主要设备@#@a.污泥提升泵@#@型号:

@#@40WQ15-15-1.5@#@性能参数:

@#@Qh=15m3/hH=15mN=1.5KW@#@数量:

@#@2台(一用一备)@#@2、污泥浓缩池@#@

(1)结构:

@#@钢结构(原有沉淀罐)@#@

(2)数量:

@#@1座@#@(3)设计参数:

@#@@#@总容积:

@#@V=98m3@#@尺寸:

@#@Φ5m×@#@5m@#@3、污泥脱水机房@#@

(1)构筑物:

@#@框架结构@#@

(2)主要设备:

@#@@#@a.污泥压干系统(1套)@#@c.反冲洗水泵@#@型号:

@#@ISG50-200I@#@性能参数:

@#@Qh=25m3/hH=50mN=7.5KW@#@数量:

@#@2台(一用一备)@#@5.3综合车间@#@综合车间为钢混结构,主要作为加药、压泥、配电间及值班室,100㎡框架结构。

@#@@#@实验室为原有厂房需要改造。

@#@@#@实验室所需设备如下:

@#@@#@通风橱工作平台一套@#@电子分析天平一台@#@仪器柜三套@#@PH计@#@药品厨(配三把钥匙)一套@#@烘箱一台@#@测COD相关实验仪器一套@#@测氨氮相关实验仪器一套@#@DO测定仪@#@测SS相关仪器一套@#@第六章工程投资估算@#@一、土建部分投资估算@#@本工程土建投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甲方确定。

@#@@#@序号@#@名称@#@容积@#@数量@#@价格@#@(万元)@#@结构形式@#@1@#@集水井@#@2m×@#@1.5m×@#@3m@#@1座@#@1.35@#@砖混@#@2@#@曝气池@#@10m×@#@9m×@#@4.5m@#@1座@#@18.69@#@钢混@#@3@#@二沉池@#@Φ6×@#@3.5m@#@1座@#@6.73@#@钢混@#@4@#@污泥池@#@5m×@#@2m×@#@2.5m@#@1座@#@3.58@#@钢混@#@5@#@设备基础及罐基础@#@4@#@混凝土@#@6@#@设备间@#@100m2@#@7@#@框架结构@#@合计@#@41.35@#@辅助费用(不在方案以内)@#@8@#@厌氧保温@#@厚40mm@#@16@#@聚乙烯泡沫外加彩钢板@#@9@#@管道保温@#@厚40mm@#@2.0@#@聚乙烯泡沬@#@10@#@其他设备保温@#@厚40mm@#@0.3@#@聚乙烯泡沬@#@11@#@实验室改造@#@1.0@#@改造@#@12@#@实验室配套设备@#@2.0@#@改造@#@13@#@厌氧污泥@#@300m3@#@10@#@小计@#@31.3@#@二、工艺部分投资估算@#@1、标准设备@#@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尺寸@#@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1@#@调节池提升泵@#@50WQ20-15-1.5@#@2@#@0.13@#@0.26@#@2@#@计量泵@#@J-ZM-1000/1.0@#@2@#@0.6@#@1.2@#@3@#@集水井提升泵@#@50WQ20-40-7.5@#@2@#@0.25@#@0.5@#@4@#@内循环泵@#@ISW100-250@#@2@#@0.23@#@0.46@#@6@#@充氧泵@#@ISW200-250(I)B@#@6@#@0.6@#@3.6@#@7@#@污泥回流泵@#@50WQ20-15-1.5@#@2@#@0.13@#@0.26@#@8@#@污泥提升泵@#@40WQ15-15-1.5@#@2@#@0.11@#@0.22@#@9@#@反冲洗水泵@#@ISG50-200I@#@2@#@0.2@#@0.4@#@10@#@合计@#@6.9@#@2、非标设备@#@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尺寸@#@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1@#@斜管填料@#@20m3@#@0.05@#@1@#@2@#@填料支架@#@1批@#@0.5@#@0.5@#@碳钢防腐@#@3@#@射流器@#@LW-SL-50@#@20套@#@1.4@#@28@#@自制@#@4@#@刮泥系统@#@LW-GN-7@#@1套@#@9.4@#@9.4@#@5@#@污泥压干系统@#@1套@#@13@#@13@#@6@#@管道阀门附件@#@1批@#@6@#@6@#@7@#@电气自控@#@1套@#@5.6@#@5.6@#@8@#@设备合计@#@63.5@#@三、工程间接费@#@1@#@设备安装费@#@10@#@2@#@旧罐改造@#@8@#@不包括罐体移动费@#@3@#@工程设计费@#@3.5@#@4@#@技术调试、培训费@#@2@#@5@#@运费@#@1.5@#@合计@#@25@#@四、总计@#@1、土建部分:

@#@41.35万元@#@2、标准设备:

@#@6.90万元@#@3、辅助费用:

@#@31.30万元@#@4、非标设备:

@#@63.5万元@#@5、间接费用:

@#@25.0万元@#@6、税费:

@#@18.0万元@#@7、总造价:

@#@186.05万元@#@第七章劳动定员@#@根据污水处理站生物处理工艺的要求,需四班三运转,本污水处理站设置定员5人,定员安排见表7-1。

@#@@#@表7-1劳动定员分配表@#@序号@#@工种@#@人员@#@班次@#@人数@#@1@#@车间主任@#@1@#@1@#@1@#@操作工@#@2人@#@2@#@合计@#@3@#@第八章运行费用@#@8.1人工费@#@劳动定员为3人。

@#@人员工资按1000元/月·@#@人计算,吨水人工费为:

@#@@#@1000×@#@3/300×@#@30=0.333元。

@#@@#@8.2电费@#@耗电量的计算见表8-1。

@#@@#@表8-1耗电量计算表@#@名称@#@数量@#@(台)@#@单机功率(Kw)@#@总功率(Kw)@#@常开功率(Kw)@#@调节池提升泵@#@2@#@1.5@#@3@#@1.5@#@计量泵@#@2@#@0.75@#@1.5@#@1.5@#@集水井提升泵@#@2@#@7.5@#@15@#@7.5@#@内循环泵@#@2@#@5.5@#@11@#@5.5@#@充氧泵@#@6@#@18.5@#@111@#@80@#@污泥回流泵@#@2@#@1.5@#@3@#@1.5@#@污泥提升泵@#@2@#@1.5@#@3@#@1.5@#@反冲洗水泵@#@2@#@7.5@#@15@#@7.5@#@刮泥系统@#@1@#@0.37@#@0.37@#@0.37@#@污泥压干系统@#@1@#@2.2@#@2.2@#@2.2@#@合计@#@/@#@/@#@165.07@#@109.07@#@装机容量为165.07KW/h,实际运行负荷为109.07KW@#@吨水电耗为:

@#@@#@109.07×@#@8/300=2.9度。

@#@@#@电价按0.55元/度计算,吨水电费为:

@#@@#@2.9×@#@0.55=1.6元。

@#@@#@8.3药剂费@#@药剂费主要为混凝沉淀加药和污泥脱水的药剂费合计:

@#@0.35元@#@所以,满负荷正常运行时,不计酸碱调节的费用,直接运行成本为:

@#@@#@人工费+电费+药剂费@#@=0.333+1.6+0.35@#@=2.28元。

@#@@#@第九章公司承诺@#@9.1我公司对所建系统及设备在一年内出现的问题负责更换、维修和其他必要服务。

@#@@#@9.2终身免费技术服务及咨询。

@#@@#@9.3本工程土建费用按当地费用核算,请甲方核实价格以作为参考。

@#@@#@9.4我公司提供工程实验室的全套装修、设备、橱柜、化验仪器的设计及培训费用。

@#@力争将我公司的污水处理工程及化验室建设成为本厂及本地区的样板工程。

@#@@#@@#@第16页@#@";i:

9;s:

17342:

"目标截面积及其起伏特性@#@1点目标特性与波长的关系@#@目标的后向散射特性除与目标本身的性能有关外,还与视角、极化和入射波的波长有关。

@#@其中与波长的关系最大,常以相对于波长的目标尺寸来对目标进行分类。

@#@为了讨论目标后向散射特性与波长的关系,比较方便的办法是考察一个各向同性的球体。

@#@因为球有最简单的外形,而且理论上已经获得其截面积的严格解答,其截面积与视角无关,因此常用金属球来作为截面积的标准,用于校正数据和实验测定。

@#@@#@图1球体截面积与波长λ的关系@#@球体截面积与波长的关系如图1所示。

@#@当球体周长2πr<@#@<@#@λ时,称为瑞利区,这时的截面积正比于λ-4;@#@当波长减小到2πr=λ时,就进入振荡区,截面积在极限值之间振荡;@#@2πr>@#@>@#@λ的区域称为光学区,截面积振荡地趋于某一固定值,它就是几何光学的投影面积πr2。

@#@@#@目标的尺寸相对于波长很小时呈现瑞利区散射特性,即σ∝λ-4。

@#@绝大多数雷达目标都不处在这个区域中,但气象微粒对常用的雷达波长来说是处在这一区域的(它们的尺寸远小于波长)。

@#@处于瑞利区的目标,决定它们截面积的主要参数是体积而不是形状,形状不同的影响只作较小的修改即可。

@#@通常,雷达目标的尺寸较云雨微粒要大得多,因此降低雷达工作频率可减小云雨回波的影响而又不会明显减小正常雷达目标的截面积。

@#@@#@实际上大多数雷达目标都处在光学区。

@#@光学区名称的来源是因为目标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如果目标表面比较光滑,那么几何光学的原理可以用来确定目标雷达截面积。

@#@按照几何光学的原理,表面最强的反射区域是对电磁波波前最突出点附近的小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大小与该点的曲率半径ρ成正比。

@#@曲率半径越大,反射区域越大,这一反射区域在光学中称为“亮斑”。

@#@可以证明,当物体在“亮斑”附近为旋转对称时,其截面积为πρ2,故处于光学区球体的截面积为πr2,其截面积不随波长λ变化。

@#@@#@在光学区和瑞利区之间是振荡区,这个区的目标尺寸与波长相近,在这个区中,截面积随波长变化而呈振荡,最大点较光学值约高5.6dB,而第一个凹点的值又较光学值约低5.5dB。

@#@实际上雷达很少工作在这一区域。

@#@@#@2简单形状目标的雷达截面积@#@几何形状比较简单的目标,如球体、圆板、锥体等,它们的雷达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来。

@#@其中球是最简单的目标。

@#@上节已讨论过球体截面积的变化规律,在光学区,球体截面积等于其几何投影面积πr2,与视角无关,也与波长λ无关。

@#@@#@对于其他形状简单的目标,当反射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波长时,也可以应用几何光学的方法来计算它们在光学区的雷达截面积。

@#@一般情况下,其反射面在“亮斑”附近不是旋转对称的,可通过“亮斑”并包含视线作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这两个切面上的曲率半径为ρ1、ρ2,则雷达截面积为@#@σ=πρ1ρ2@#@表1目标为简单几何形状物体的雷达参数@#@3目标特性与极化的关系@#@目标的散射特性通常与入射场的极化有关。

@#@先讨论天线幅射线极化的情况。

@#@照射到远区目标上的是线极化平面波,而任意方向的线极化波都可以分解为两个正交分量,即垂直极化分量和水平极化分量,分别用ETH和ETV表示在目标处天线所幅射的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电场,其中上标T表示发射天线产生的电场,下标H和V分别代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一般,在水平照射场的作用下,目标的散射场E将由两部分(即水平极化散射场ESH,和垂直极化散射场ESV)组成,并且有@#@式中,αHH表示水平极化入射场产生水平极化散射场的散射系数;@#@αHV表示水平极化入射场产生垂直极化散射场的散射系数。

@#@@#@同理,在垂直照射场作用下,目标的散射场也有两部分:

@#@@#@式中,αVH表示垂直极化入射场产生水平极化散射场的散射系数;@#@αVV表示垂直极化入射场产生垂直极化散射场的散射系数。

@#@@#@显然,这四种散射成分中,水平散射场可被水平极化天线所接收,垂直散射场可被垂直极化天线所接收,所以有@#@式中ETH,ETV分别表示接收天线所收到的目标散射场中的水平极化成分和垂直极化成分,把式(5.4.3)和(5.4.4)用矩阵表示时可写成@#@式(5.4.5)中的中间一项表示目标散射特性与极化有关的系数,称为散射矩阵。

@#@@#@下面讨论散射矩阵中各系数的意义。

@#@我们定义σHH为水平极化照射时同极化的雷达截面积:

@#@@#@σHV为水平极化照射时正交极化的雷达截面积:

@#@@#@σVV为垂直极化照射时同极化的雷达截面积:

@#@@#@σVH为垂直极化照射时正交极化的雷达截面积:

@#@@#@由此看出,系数αHH、αHV、αVV和αVH分别正比于各种极化之间的雷达截面积,散射矩阵还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由于雷达截面积严格表示应该是一个复数,其中等表示散射矩阵单元的幅度,ρHH表示相对应的相位。

@#@@#@天线的互易原理告诉我们,不论收发天线各采用什么样的极化,当收发天线互易时,可以得到同样效果。

@#@特殊情况,比如发射天线是垂直极化,接收天线是水平极化,当发射天线作为接收而接收天线作为发射时,效果相同,可知αHV=αVH,说明散射矩阵交叉项具有对称性。

@#@@#@散射矩阵表明了目标散射特性与极化方向的关系,因而它和目标的几何形状间有密切的联系。

@#@下面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一个各向同性的物体(如球体),当它被电磁波照射时,可以推断其散射强度不受电波极化方向的影响,例如用水平极化波或垂直极化波时,其散射强度是相等的,由此可知其αHH=αVV。

@#@@#@当被照射物体的几何形状对包括视线的入射波的极化平面对称,则交叉项反射系数为零,即αHV=αVH=0,这时因为物体的几何形状对极化平面对称,则该物体上的电流分布必然与极化平面对称,故目标上的极化取向必定与入射波的极化取向一致。

@#@为了进一步说明,假设散射体对水平极化平面对称,入射场采用水平极化,由于对称性,散射场中向上的分量应与向下的分量相等,因而相加的结果是垂直分量的散射场为零,即αHV=αVH=0。

@#@@#@故对于各向同性的球体,其散射矩阵的形式可简化为@#@又若物体分别对水平和垂直轴对称,如平置的椭圆体即是,入射场极化不同时自然反射场强不同,因而αHH≠αVV,但由于对称性,故而散射场中只可能有与入射场相同的分量,而不可能有正交的分量,所以它的散射矩阵可表示成@#@其中,αRR、αRL、αLR、αLL分别代表各种圆极化之间的反射系数。

@#@对于相对于视线轴对称的目标,αRR=αLL=0,αRL=αLR≠0,这时因为目标的对称性,反射场的极化取向与入射场一致并有相同的旋转方向,但由于传播方向相反,因而相对于传播方向其旋转方向亦相反,即对应于入射场的右(左)旋极化反射场则变为左(右)旋极化,因此,αRR=αLL=0,αRL=αLR≠0。

@#@@#@这一性质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采用相同极化的圆极化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天线,那么对于一个近似为球体的目标,接收功率很小或为零。

@#@我们知道,气象微粒如雨等就是球形或椭圆形,为了滤除雨回波的干扰,收发天线常采用同极化的圆极化天线。

@#@不管目标是否对称,根据互易原理,都有αLR=αRL。

@#@@#@4复杂目标的雷达截面积@#@诸如飞机、舰艇、地物等复杂目标的雷达截面积,是视角和工作波长的复杂函数。

@#@尺寸大的复杂反射体常常可以近似分解成许多独立的散射体,每一个独立散射体的尺寸仍处于光学区,各部分没有相互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总的雷达截面积就是各部分截面积的矢量和。

@#@@#@这里,σk是第k个散射体的截面积;@#@dk是第k个散射体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这一公式对确定散射器阵的截面积有很大的用途。

@#@各独立单元的反射回波由于其相对相位关系,可以是相加,给出大的雷达截面积,也可能相减而得到小的雷达截面积。

@#@对于复杂目标,各散射单元的间隔是可以和工作波长相比的,因此当观察方向改变时,在接收机输入端收到的各单元散射信号间的相位也在变化,使其矢量和相应改变,这就形成了起伏的回波信号。

@#@@#@图2飞机的雷达截面积@#@从上面的讨论中可看出,对于复杂目标的雷达截面积,只要稍微变动观察角或工作频率,就会引起截面积大的起伏。

@#@但有时为了估算作用距离,必须对各类复杂目标给出一个代表其截面积大小的数值σ。

@#@至今尚无一个一致同意的标准来确定飞机等复杂目标截面积的单值表示值。

@#@可以采用其各方向截面积的平均值或中值作为截面积的单值表示值,有时也用“最小值”(即差不多95%以上时间的截面积都超过该值)来表示。

@#@也可能是根据实验测量的作用距离反过来确定其雷达截面积。

@#@表3列出几种目标在微波波段时的雷达截面积作为参考例子,而这些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复杂目标截面积的性质,只是截面积“平均”值的一个度量。

@#@@#@复杂目标的雷达截面积是视角的函数,通常雷达工作时,精确的目标姿态及视角是不知道的,因为目标运动时,视角随时间变化。

@#@因此,最好是用统计的概念来描述雷达截面积,所用统计模型应尽量和实际目标雷达截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大量试验表明,大型飞机截面积的概率分布接近瑞利分布,当然也有例外,小型飞机和各种飞机侧面截面积的分布与瑞利分布差别较大。

@#@@#@表3目标雷达截面积举例(微波波段)@#@导弹和卫星的表面结构比飞机简单,它们的截面积处于简单几何形状与复杂目标之间,这类目标截面积的分布比较接近对数正态分布。

@#@@#@船舶是复杂目标,它与空中目标不同之处在于海浪对电磁波反射产生多径效应,雷达所能收到的功率与天线高度有关,因而目标截面积也和天线高度有一定的关系。

@#@在多数场合,船舶截面积的概率分布比较接近对数正态分布。

@#@@#@5目标起伏模型@#@图3某喷气战斗机向雷达飞行时记录@#@

(1)施威林(Swerling)起伏模型@#@由于雷达需要探测的目标十分复杂而且多种多样,很难准确地得到各种目标截面积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函数。

@#@通常是用一个接近而又合理的模型来估计目标起伏的影响并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最早提出而且目前仍然常用的起伏模型是施威林(Swerling)模型。

@#@他把典型的目标起伏分为四种类型:

@#@有两种不同的概率密度函数,同时又有两种不同的相关情况,一种是在天线一次扫描期间回波起伏是完全相关的,而扫描至扫描间完全不相关,称为慢起伏目标;@#@另一种是快起伏目标,它们的回波起伏,在脉冲与脉冲之间是完全不相关的。

@#@四种起伏模型区分如下:

@#@@#@(a)第一类称施威林(Swerling)Ⅰ型,慢起伏,瑞利分布。

@#@@#@接收到的目标回波在任意一次扫描期间都是恒定的(完全相关),但是从一次扫描到下一次扫描是独立的(不相关的)。

@#@假设不计天线波束形状对回波振幅的影响,截面积σ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以下分布:

@#@@#@式中,σ为目标起伏全过程的平均值。

@#@式(5.4.14)表示截面积σ按指数函数分布,目标截面积与回波功率成比例,而回波振幅A的分布则为瑞利分布。

@#@由于A2=σ,即得到@#@与式(5.4.14)对照,上式中, 。

@#@@#@(b)第二类称施威林(Swerling)Ⅱ型,快起伏,瑞利分布。

@#@@#@目标截面积的概率分布与式(5.4.14)同,但为快起伏,假定脉冲与脉冲间的起伏是统计独立的。

@#@@#@(c)第三类称施威林Ⅲ型,慢起伏,截面积的概率密度函数为@#@这类截面积起伏所对应的回波振幅A满足以下概率密度函数(A2=σ):

@#@@#@与式(5.4.16)对应,有关系式σ=4A20/3。

@#@@#@(d)第四类称施威林Ⅳ型,快起伏,截面积的概率分布服从式(5.4.16)。

@#@@#@第一、二类情况截面积的概率分布,适用于复杂目标是由大量近似相等单元散射体组成的情况,虽然理论上要求独立散射体的数量很大,实际上只需四五个即可。

@#@许多复杂目标的截面积如飞机,就属于这一类型。

@#@@#@第三、四类情况截面积的概率分布,适用于目标具有一个较大反射体和许多小反射体合成,或者一个大的反射体在方位上有小变化的情况。

@#@用上述四类起伏模型时,代入雷达方程中的雷达截面积是其平均值σ。

@#@@#@

(2)目标起伏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图4几种起伏信号的检测性能@#@(脉冲积累n=10,虚警数nf=108)@#@施威林的四种模型是考虑两类极端情况:

@#@扫描间独立和脉冲间独立。

@#@实际的目标起伏特性往往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

@#@已经证明,其检测性能也介于两者之间。

@#@@#@为了得到检测起伏目标时的雷达作用距离,可在雷达方程上作一定的修正,即通常所说加上目标起伏损失。

@#@图5给出了达到规定发现概率Pd时,起伏目标比不起伏目标每一脉冲所需增加的信号噪声比。

@#@例如,当Pd=90%时,一、二类起伏目标比不起伏目标需增加的信号噪声比约9dB,而对三、四类目标则需增加约4dB。

@#@@#@图5达到规定Pd时的起伏损失@#@(3)起伏模型的改进@#@目标起伏模型应尽可能符合实际目标的测量数据,这时按模型预测的雷达作用距离才能更接近实际。

@#@由于雷达所探测目标的多样化,除施威林的目标模型外,希望能进一步找到更好的目标模型。

@#@@#@在某些应用中,2m自由度的χ2分布是一个较好的模型。

@#@χ2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2m为其自由度,通常为整数。

@#@@#@施威林的目标起伏模型是2m自由度χ2分布[式(5.4.18)]中的第二个特例:

@#@当m=1时,式(5.4.18)化简为指数分布如式(5.4.14),相当于施威林的Ⅰ、Ⅱ类目标分布;@#@当m=2时,式(5.4.18)化简为式(5.4.16),代表施威林Ⅲ、Ⅳ型的分布。

@#@χ2分布时,截面积方差和平均值的比值等于m-1/2,即m值越大,起伏分量越受限制,当m趋于无穷大时,相当于不起伏目标。

@#@@#@用χ2分布作为雷达截面积起伏的统计数学模型时,m不一定取整数而可以是任意正实数。

@#@这个分布并不是经常和观察数据吻合的,但在很多情况下相当接近,而且这个模型用起来比较方便,故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

@#@直线飞行时,实际飞机截面积的测量数据和χ2分布很吻合,这时,m参数的范围大约是0.9到2。

@#@参数的变化取决于视角、飞机类型和工作频率。

@#@除飞机外,χχ2分布还用来近似其它目标的统计特性,例如可用来描述很规则形状的物体,一带翼的圆柱体,这正是某些人造卫星的特征。

@#@根据姿态的不同,m值约为0.2~2。

@#@@#@此外还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某些目标截面积的统计特性,即@#@式中,Sd为ln(σ/σm)的标准偏离;@#@σm为σ的中值;@#@σ的值和中值之比均为exp(S2d/2)。

@#@@#@这个统计模型适用于某些卫星、船舰、圆柱体平面以及阵列等。

@#@对于χ2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目标的检测性能,也有了某些计算结果可供参考。

@#@@#@目标截面积σ的另一类起伏是莱斯(Rice)分布。

@#@在理论上它是由一个占支配地位的非起伏成分和许多较小的随机成分组成的多散射体模型所产生的。

@#@莱斯功率分布可写成@#@J0(·@#@)为零阶修正贝塞尔函数,S是非起伏成分的功率与随机成分总功率之比值。

@#@当参数选择合适时,莱斯功率分布和χ平方分布会十分近似,可用χ平方族的结果,对莱斯分布起伏时的性能进行估算。

@#@@#@实际上很难精确地描述任一目标的统计特性,因此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只能是较好地估计而不能精确地预测系统的检测性能。

@#@@#@图6非相参积累时起伏目标的检测因子@#@图6非相参积累时起伏目标的检测因子@#@18@#@";i:

10;s:

21013:

"南方电网公司安规考试复习题——安规及南网“两票”管理规定@#@一、填空题:

@#@@#@1. @#@电力线路工作人员对安规应 @#@每年考试一次。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温习安规,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2. @#@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10KV为1.0米;@#@110KV为3.0米;@#@220KV为4.0@#@米。

@#@@#@3. @#@停电检修或新架设线路如与另一回带电线路交叉或接近,以致工作时可能和另一回导线接触或接近至危险距离以内,则另一回线路也应停电并予接地。

@#@@#@4. @#@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是:

@#@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5. @#@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是畅通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6. @#@带电作业包括在交流10~500kV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发电厂)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方式进行的带电作业,以及低压带电作业。

@#@@#@7. @#@变压器并列或解列前应检查负荷分配情况,确认解、并列后不会造成任一台变压器过负荷。

@#@@#@8.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母线侧隔离开关@#@(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操作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

@#@@#@9.电气设备(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

@#@是指连接该设备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负@#@荷开关等)均处于合闸接通位置,设备已带有标称电压__,且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控制电源满足设备运行要求的状态。

@#@@#@10.电气设备(一次设备)的冷备用状态:

@#@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无安全措施,且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

@#@@#@11.电气设备(一次设备)的检修状态:

@#@是指连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需要检修的设备已接地的状态,或该设备与系统彻底隔离,与断开点设备没有物理连接时的状态。

@#@@#@12.同期合环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或仪表检测同期后自动或手动进行的合环操作。

@#@@#@13.定相:

@#@是指新建、改建的线路或变电站在投运前,核对三相标志与运行系统是否一致。

@#@@#@14.操作票是指进行电气操作的书面依据,包括调度指令票和变电操作票。

@#@@#@15.操作任务是指根据同一个操作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相互关联、依次连续进行的电气操作过程。

@#@@#@16.过负荷是指发电机、变压器及线路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或规定的允许值。

@#@@#@17.振荡是指电网并列运行的两部分或几部分间失去同期,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发生大幅度有规律的摆动现象。

@#@@#@18.断路器拒动是指断路器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或在操作过程中拉合控制开关并发出指令的情况下拒绝动作。

@#@@#@19.事故处理是指在发生危及人身、电网及设备安全的紧急状态或发生电网和设备事故时,@#@为迅速解救人员 @#@、隔离故障设备、调整运行方式,以便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的操作的过程。

@#@@#@20.调度电气操作必须由两人进行,其中一人监护,一人执行。

@#@一般情况下由副值发布指令(执行),正值调度员监护。

@#@@#@21.线路检修时,线路各端应合上接地开关或装设接地线。

@#@线路工作结束时,值班调度员@#@应查明所有工作人员(含用户工作人员)确已全部撤离现场,工作地区所有的安全措施确已拆除,方可下令对线路进行送电操作。

@#@@#@22.断路器允许断开、合上额定电流以内的负荷电流及切断额定遮断容量以内的故障电流。

@#@@#@23.在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停、送电及经变压器向母线充电时,在操作前必须将中性点接地开关合上,操作完毕后按系统方式要求决定是否拉开。

@#@@#@24.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其调压操作应轮流逐级或同步进行,不得在单台变压器上连续进行两个及以上的分接头变换操作。

@#@@#@25.当一次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调整。

@#@@#@26.一份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一项连续操作任务不得拆分成若干单项任务而进行单项操作。

@#@@#@27.正常运行情况下,禁止将消弧线圈同时接在两台运行的变压器中性点上。

@#@如需将消弧线圈由一台变压器切换至另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上时,应按照“先拉开,后投入”的顺序进行操作。

@#@@#@28.值班调度员下达调度指令应按已审核批准的调度指令票逐项进行。

@#@凡需上一个单位操作完成后下一个单位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的,值班调度员应在接到上一个单位操作完成汇报后方可对下一个单位按调度指令票下达操作指令。

@#@@#@29.倒闸操作之后“三检查”:

@#@检查操作质量、检查运行方式、检查设备状况。

@#@@#@30.允许同一变电站有多组操作人员同时进行没有逻辑关系的倒闸操作任务,但接受调度指令应为同一值班负责人。

@#@@#@31.操作中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并汇报调度。

@#@操作中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再根据调度命令或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操作。

@#@@#@32.电气工作票使用在已经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上及电气场所的工作。

@#@@#@33.工作许可人是指负责落实完成各项安全措施,负责办理许可和终结手续的人员。

@#@@#@34.双重命名是指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的电气设备中文名称和编号。

@#@@#@35.计划工作时间是指不包括设备停、送电操作及安全措施实施时间的设备检修时间。

@#@@#@36.事故抢修是指设备设施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状况时,为迅速恢复运行的工作。

@#@它不包含事故后转为检修的工作。

@#@@#@37.设备在8小时内无法恢复的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必须办理工作票。

@#@@#@38.距离远时,可由工作负责人电话与调度值班员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9.当各项安全措施已实施完毕,由调度工作许可人通知工作负责人许可工作。

@#@@#@40.工作终结的汇报方式有当面或电话通知。

@#@@#@41.工作间断或延期时如为电话联系,双方互代签名。

@#@@#@42.所装设地线的位置应明确,应填入杆号及接地线的编号。

@#@@#@二、判断改错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改正):

@#@@#@1.安规适用于运用中的发、变、送、配、农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一切人员(包括基建安装人员)。

@#@( )@#@2.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已停电,亦应认为线路随时有恢复送电的可能。

@#@( )@#@3.连续几天的停电作业,安全措施保留,次日恢复工作前可不必检查安全措施。

@#@( )@#@4.特殊情况下可以约时停、送电。

@#@( )@#@5.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必须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 )@#@6.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

@#@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联系,调度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如需要可对设备强送电。

@#@( @#@)@#@7.线路运行状态时线路两侧断路器在断开位置、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

@#@( @#@)@#@8.事故抢修也包含事故后转为检修的工作。

@#@( @#@)@#@9.需退出重合闸的工作,工作前必须得到重合闸已退出的明确答复。

@#@( @#@)@#@10.同杆架设多回线路或交叉跨越的线路进行同时停送电工作时,可以填写一张工作票。

@#@( @#@)@#@11.经许可的连续停电、夜间不送电的线路,工作地点的接地线可以不拆除,次日即可直接工作。

@#@( @#@)@#@12.一份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可以办理2次延期手续。

@#@( @#@)@#@13.工作票中停电线路名称必须填写线路的电压等级。

@#@( @#@)@#@14.线路第一、二种工作票的有效时间,应以批准的停电时间为限。

@#@( @#@)@#@15.雷电时禁止对户外设备进行操作。

@#@( @#@)@#@16.电气设备转入热备用前,继电保护必须按规定投入。

@#@( @#@)@#@17.特殊情况下,上级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可对下级调度机构管辖的设备直接发布操作指令,但事后应及时通知下级调度机构的值班人员。

@#@( @#@)@#@18.发生拒动的断路器未经处理只能列为备用。

@#@( @#@)@#@19.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遇有断路器跳闸时,可继续操作。

@#@( @#@)@#@20.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对接地变压器进行投、切操作。

@#@( @#@)@#@21.禁止用隔离开关拉合带负荷设备或带负荷线路,可以用隔离开关拉开、合上无故障的空载主变压器。

@#@( @#@)@#@22.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能进行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的调节操作,禁止对接地变压器进行投、切操作。

@#@( @#@)@#@23.对线路绝缘子进行零值测试要办理第二种工作票。

@#@@#@24.更换线路导线需要办理第一种工作票。

@#@@#@25.工作票签发人不符合规定时,值班负责人可以拒收工作票,要求重新填写。

@#@@#@三、选择题(选错或不完整均不得分)@#@1. @#@凡在离地面( @#@)及以上的地点进行工作,都应视为高处作业。

@#@@#@A、2米 @#@ @#@ @#@ @#@B、2.5米 @#@ @#@ @#@ @#@C、3米@#@2. @#@高压验电笔、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的试验周期是( @#@)。

@#@@#@A、半年 @#@ @#@ @#@ @#@B、一年  C、三个月@#@3. @#@高处作业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 )上下抛掷。

@#@@#@A、可以 @#@ @#@ @#@B、不得 @#@ @#@ @#@C、严禁@#@4. @#@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必须通知到( @#@ @#@ @#@)。

@#@@#@A、工作负责人 @#@ @#@ @#@B、工作票签发人@#@5. @#@在工作期间,工作票应始终保留在( @#@ @#@ @#@)手中。

@#@@#@ @#@A、工作负责人 @#@ @#@ @#@B、工作票签发人@#@6. @#@遇有()的大风时,严禁在同杆塔多回线路中进行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

@#@@#@   A、7级 @#@B、6级 @#@ @#@ @#@C、5级@#@7. @#@专责监护人( @#@ @#@ @#@)兼任其他工作。

@#@@#@A、不得 @#@ @#@B、根据现场的需要可以@#@8.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对有触电危险、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应( @#@ @#@)。

@#@@#@ @#@ @#@ @#@ @#@ @#@A、增加工作人员 @#@ @#@ @#@ @#@B、增设专人监护@#@9. @#@登高工具的外表检查周期是( @#@)一次。

@#@@#@A.每月 @#@ @#@ @#@ @#@B.半年  C.一年@#@10. @#@立杆过程中,杆坑内严禁有人工作。

@#@除指挥人及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在远离杆下( @#@)倍杆高的距离以外。

@#@@#@A.1.1 @#@ @#@ @#@B.1.2  C.1.4@#@11.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 @#@)穿拖鞋、凉鞋。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

@#@@#@A.可以 @#@ @#@ @#@ @#@B.严禁@#@12. @#@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 @#@)的检修期为限。

@#@@#@A.约定 @#@ @#@ @#@ @#@B.批准@#@13. @#@监护人如发现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规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应向其提出改正意见,必要时可( @#@)工作,并立即报告上级。

@#@@#@A.暂时停止 @#@ @#@ @#@ @#@B.停止 @#@ @#@ @#@ @#@ @#@C.严禁@#@14.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其中,对地电压在( @#@)者为高压电气设备。

@#@@#@A.250V以上 @#@ @#@ @#@B.250V及以上 @#@ @#@ @#@ @#@C.250V以下@#@15. @#@在停电的线路上作业,应填写( @#@)工作票。

@#@@#@A.第一种 @#@ @#@B.第二种@#@16. @#@在心肺复苏法中,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同时进行时,单人抢救时节奏控制为( @#@)@#@ @#@ @#@ @#@ @#@ @#@ @#@ @#@ @#@A、每按压15次吹气2次;@#@B、每按压5次吹气1次。

@#@@#@17.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 @#@ @#@ @#@ @#@ @#@)@#@A.带电作业;@#@@#@B.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C.在运行中的配电变压器台上或配电变压器室内的工作。

@#@@#@18.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是( @#@ @#@ @#@ @#@ @#@)@#@ @#@ @#@ @#@ @#@ @#@A.审查工作必要性;@#@@#@ @#@ @#@ @#@ @#@ @#@B.线路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是否正确;@#@@#@ @#@ @#@ @#@ @#@ @#@C.发电厂或变电所线路的接地线等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19.操作命令应使用正规的操作术语,准确清晰,受令人应将命令内容向( @#@ @#@ @#@ @#@ @#@)复诵,核对无误。

@#@事故处理时,可根据值班调度员的命令进行操作,可不填写( @#@ @#@ @#@ @#@ @#@)。

@#@@#@A操作人;@#@)B)发令人;@#@D)监护人;@#@E)操作票;@#@F)工作票@#@20.( @#@ @#@ @#@)情况,值班负责人可以拒收工作票。

@#@@#@A、外单位人员进行工作时,工作票没有会签。

@#@@#@B、工作签发人资质已经过期。

@#@@#@C、计划工作时间已过期。

@#@@#@D、没有填写线路两侧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开关。

@#@@#@21.下列那些情况可以不填用操作票:

@#@@#@A、事故处理 @#@ @#@ @#@@#@B、事故后调整运行方式 @#@ @#@ @#@@#@C、寻找直流系统接地,或摇测绝缘@#@D、变压器、消弧线圈分接头的调整。

@#@@#@22.下列那些情况下,必须停用断路器自动重合闸装置:

@#@@#@A、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次数超过规定次数;@#@@#@B、线路带电作业要求停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时;@#@@#@C、线路停电时;@#@@#@D、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次数超过规定次数;@#@@#@23.允许使用隔离开关进行下列操作:

@#@@#@A、拉开、合上无故障的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B、在系统无故障时,拉开、合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C、拉开、合上无阻抗的环路电流@#@D、拉开、合上空载主变@#@24.合环时500kV的电压差一般不应超过额定电压( @#@ @#@),220kV的电压差一般不应超过额定电压( @#@ @#@)。

@#@@#@A、15%,25% @#@ @#@ @#@ @#@B、20%,25% @#@ @#@ @#@C、15%,20% @#@ @#@ @#@D、10%,20%@#@25.线路停送电时,应防止线路未端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倍,持续时间不超过( @#@)min。

@#@@#@A、1.35,10 @#@ @#@ @#@ @#@B、1.9,20 @#@ @#@ @#@ @#@C、1.15,20 @#@ @#@ @#@D、1.15,15@#@26.变压器停电操作,一般应先停( @#@)、再停( @#@)、最后停( @#@);@#@@#@A、低压侧中压侧高压侧@#@B、高压侧中压侧 @#@低压侧;@#@@#@C、低压侧 @#@高压侧中压侧@#@D、中压侧 @#@低压侧高压侧@#@27.正常情况下,刚停电的电容器组,若需再次投入运行,必须间隔( @#@ @#@)min以上。

@#@@#@A、5 @#@ @#@ @#@ @#@ @#@ @#@B、10 @#@ @#@ @#@ @#@ @#@C、15 @#@ @#@ @#@ @#@ @#@D、20@#@28.下列那些操作必须填入调度指令票“操作项目栏”内:

@#@@#@A、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调整@#@B、检查拉开、合上的接地刀闸@#@C、与用户联系的有关电气操作的事宜@#@D、核实线路工作完毕、人员已经撤离;@#@@#@29.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适用于( @#@ @#@ @#@)的工作。

@#@@#@A、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B、35kV及以上电缆@#@C、35kV及以上架空线路@#@D、500kV直流输电线路@#@30.工作许可人可以是( @#@ @#@ @#@)。

@#@@#@A、现场施工负责人@#@B、当值变电站值班员@#@C、当值工区值班员@#@D、当值调度值班员@#@31.电气设备的双重命名是指( @#@ @#@ @#@)。

@#@@#@A、中文名称@#@B、英文名称@#@C、设备代号@#@D、设备编号@#@32.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有( @#@ @#@ @#@)。

@#@@#@A、工作地点@#@B、安全注意事项@#@C、工作任务@#@D、工作要求@#@33.( @#@ @#@ @#@)需要办理第一种工作票。

@#@@#@A、线路杆塔防腐工作@#@B、悬挂相序牌@#@C、观测导线弧垂@#@D、引流线爆炸压接处理@#@34.( @#@ @#@ @#@)需要办理第二种工作票。

@#@@#@A、更换锈蚀导线防振锤@#@B、导线弧垂调整@#@C、安装线路型避雷器@#@D、带电断开支线引流线@#@四、问答题@#@1.进行线路作业前,应作好哪些停电措施?

@#@@#@答:

@#@进行线路作业前:

@#@A、断开发电厂、变电所(包括用户)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B、断开需要工作班操作的线路各端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C、断开危及该线路停电作业,且不能采取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杆线路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D、断开有可能返回低压电源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2.什么是线路的热备用状态?

@#@@#@答案:

@#@线路的热备用状态是指线路各侧断路器在断开位置,且至少一组断路器的各侧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相应二次回路投入的状态。

@#@@#@3.南方电网《电气操作导则》中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不填写操作票?

@#@@#@答案:

@#@a)事故处理;@#@@#@b)拉开、合上断路器、二次空气开关、二次回路开关的单一操作;@#@@#@c)投上或取下熔断器的单一操作;@#@@#@d)投、切保护(或自动装置)的一块连接片或一个转换开关;@#@@#@e)拉开全厂(站)唯一合上的一组接地开关(不包含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或拆除全厂(站)仅有的一组使用的接地线;@#@@#@f)寻找直流系统接地或遥测绝缘;@#@@#@  g)变压器、消弧线圈分接头的调整。

@#@@#@4.调度值班负责人在接收工作票时,发现工作票存在什么情况应当拒收并要求重新填写签发?

@#@@#@答案:

@#@a)工作内容或工作地点不清;@#@@#@ @#@ @#@ @#@ @#@ @#@ @#@b)计划工作时间已过期;@#@@#@ @#@ @#@ @#@ @#@ @#@ @#@c)安全措施不足或填写错误;@#@@#@ @#@ @#@ @#@ @#@ @#@ @#@d)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不符合规定;@#@@#@ @#@ @#@ @#@ @#@ @#@ @#@e)工作票上的修改不符合规定。

@#@@#@5.工作票办理延期有什么时间要求?

@#@@#@答案:

@#@第一种工作票办理延期应在批准期限前两个小时,由工作负责人向调度值班员申请。

@#@一份工作票,只能办理一次延期手续。

@#@@#@6.工作终结应该汇报哪些内容?

@#@@#@答案:

@#@工作终结的报告应该简明扼要,包括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地段与工作任务已经完成,工作地点所做安全措施已全部拆除,设备变动与否,线路上已无本班人员,可以送电。

@#@@#@7.什么是综合令?

@#@@#@答:

@#@是指发令人说明操作任务、要求、操作对象的起始和终结状态,具体操作步骤和操作顺序项目由受令人拟订的调度指令。

@#@只涉及一个单位完成的操作才能使用综合令。

@#@@#@8.什么是逐项令?

@#@@#@答:

@#@是指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按顺序下达的综合令或单项令。

@#@@#@";i:

11;s:

17803:

"南京配网租赁工程@#@EPON无源光网络设备(ONU设备)@#@技术规范@#@批准:

@#@@#@审核:

@#@@#@编制:

@#@@#@二〇一六年二月@#@一、设备清单@#@二、技术要求@#@1总体要求@#@Ø@#@设备硬件要求@#@投标方应按照以下要求逐项详细说明其设备的支持情况。

@#@@#@Ø@#@基本要求@#@厂家所提供ONU能够与变电站OLT设备配合使用。

@#@@#@ONU产品符合电力行业要求,外壳为耐腐蚀金属外壳,支持双上行两个PON接口,可以进行切换保护,可以提供不少于2个RS232或RS485接口并支持语音接口。

@#@@#@ONU采用自然散热,不采用风扇散热设备。

@#@@#@Ø@#@设备尺寸@#@投标方应给出ONU设备的型号设备尺寸。

@#@@#@Ø@#@指示灯@#@设备应提供直观、方便的指示灯,建议包括电源指示灯、运行状态指示灯、端口连接状态指示灯、链路活动指示灯等。

@#@@#@Ø@#@控制@#@建议设备提供简单、方便、直接的操作按纽。

@#@@#@Ø@#@配件@#@设备应提供完备的配件,包括电源线、配置线、连上标准机架的配件及专有配件等。

@#@@#@Ø@#@可靠性指标@#@投标方应提供其设备平均故障间隔(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s)等可靠性指标。

@#@@#@投标方应描述各种软件版本升级是否对系统产生影响和中断业务。

@#@@#@Ø@#@包装@#@产品包装要求:

@#@应符合GB3873的有关规定。

@#@@#@随机文件包含:

@#@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产品随机备附件清单。

@#@@#@2网络侧接口@#@设备应支持EPON接入,PON光模块应采用1000Base-PX10、1000Base-PX20光模块,并符合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的规定。

@#@@#@3用户侧接口@#@Ø@#@用户侧接口类型@#@ONU的用户侧接口类型包括10/100BASE-T,RS485等接口。

@#@@#@1)10/100BASE-T接口@#@用户侧10/1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802.3-2005的规定,应提供4个以太网端口。

@#@@#@2)RS485接口@#@具备承载RS485串口业务的能力,可以支持至少2个RS485接口。

@#@@#@Ø@#@用户侧接口要求@#@ONU的用户侧接口必须支持FE,RS485接口。

@#@@#@Ø@#@管理接口@#@应支持以下管理接口:

@#@@#@—本地维护管理接口(Console口)。

@#@@#@Ø@#@接口技术指标@#@

(1)ONUPON接口技术指标@#@ONU设备PON光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应符合范围:

@#@-1~+4dBm;@#@@#@ONU设备光接收机灵敏度应符合范围:

@#@≤-24dBm。

@#@@#@

(2)ONU上行平均发送光功率@#@待ONU注册成功并正常工作后,用光功率计测试PON口的发光功率,@#@当采用1000BASE-PX10/20时为:

@#@-1~+4dBm。

@#@@#@(3)ONU的PON口接收动态范围@#@待ONU注册成功并正常工作后,用光功率和可调衰耗器,配合测试终端,@#@当采用1000BASE-PX10/20时为:

@#@-24~-6dBm。

@#@@#@4ONU设备基本功能要求@#@Ø@#@MAC地址交换功能@#@ONU应支持根据MAC地址进行交换,应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MAC地址学习能力不小于1000个/秒。

@#@@#@ONU的单播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8K。

@#@@#@Ø@#@二层交换能力@#@ONU应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交换功能,二层交换能力应确保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

@#@@#@Ø@#@帧过滤功能@#@ONU应支持基于物理端口、源MAC、目的MAC、VID、Type/Length、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TCP/UDP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的以太网数据帧过滤,并且支持该功能的开启/关闭。

@#@@#@Ø@#@二层隔离功能@#@ONU应支持对各以太网端口之间的二层隔离,并应支持通过配置实现同一ONU口下相同VLAN内二层互通。

@#@@#@Ø@#@生成树功能@#@ONU的用户侧的10/100Base-T应支持符合IEEE802.1D要求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Ø@#@流量控制功能@#@ONU的用户侧以太网接口应支持全双工方式下的IEEE802.3x流量控制协议,其相关参数应可配置。

@#@@#@Ø@#@ONU的VLAN功能@#@ONU应支持IEEE802.1Q协议。

@#@ONU应支持针对用户物理端口和业务类型划分VLAN,应支持VLAN标记/去标记,VLAN透传、VLANTranslation、VLAN优先级标记、VLAN过滤等功能。

@#@@#@ONU的用户侧接口应支持VLANTrunk功能。

@#@@#@ONU每个以太网端口应支持至少8个VLANID,VLANID的范围是1至4094。

@#@@#@对于以太网端口的各种VLAN模式的具体行为规则,应符合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771-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的相关规定中的相关规定。

@#@@#@VLANStacking功能@#@ONU支持符合IEEE802.1ad标准的VLANStacking功能;@#@VLANStacking以太网帧的外层TPID参数应可配置。

@#@@#@5ONU多业务功能要求@#@Ø@#@带宽管理功能@#@EPON系统应支持对每种下行业务流的限速和上行带宽高效分配的机制。

@#@@#@Ø@#@流限速功能@#@上行业务流限速@#@ONU的用户侧以太网接口应支持上行业务的端口限速功能。

@#@@#@同时,ONU按照OLT的DBA授权进行对于上行业务流的调度,实现上行业务流的限速。

@#@@#@下行业务流限速@#@ONU应支持对每个UNI端口(以太网接口)的下行业务的限速功能,可选支持基于业务流的限速功能。

@#@@#@Ø@#@带宽分配功能@#@EPON系统应支持对每种下行业务流的限速和上行带宽高效分配的机制。

@#@@#@EPON系统应采用DBA来提高系统上行带宽利用率以及保证业务公平性和QoS,应能根据LLID报告的队列状态信息分配带宽授权。

@#@@#@ONU应同时支持3种带宽分配类型:

@#@固定带宽(FixedBandwidth)、保证带宽(AssuredBandwidth)、尽力而为带宽(BestEffortBandwidth)。

@#@@#@ONU的上行带宽配置的参数包括固定比特率FIR(FixedInformationRate)、保证比特率CIR(Commitedinformationrate)和峰值比特率PIR(PeakInformationRate)。

@#@@#@当ONU的流量大于保证带宽且小于最大带宽时,以“尽力而为(Besteffort)”方式转发。

@#@@#@DBA机制应限制ONU的流量不超过SLA中的最大带宽,即使线路上有剩余带宽也不应为ONU分配超过最大带宽的授权。

@#@应支持对系统内带宽分配的约束机制(当所配置的系统上行保证带宽超过系统吞吐量时,应给出提示,并阻止过度分配系统带宽)。

@#@@#@当ONU的实际业务流量未达到保证带宽时,OLT应能够将其剩余带宽分配给其他ONU。

@#@@#@EPON系统的DBA算法应支持公平性机制,能够保证剩余带宽按照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公平分配:

@#@@#@1)按照优先级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2)按照与不同用户所签署的SLA的保证带宽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3)按照ONU类型(如远动、监控;@#@远程抄表、普通)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可选)。

@#@@#@DBA算法的参数应可配置(具体参数待定),并应具备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算法参数在线调整的能力。

@#@@#@OLT应基于ONU对每个LLID本地队列状态信息的汇报进行上行带宽分配。

@#@ONU可选在DBA分配的带宽授权基础上,基于本地的队列状态进行上行业务的调度。

@#@@#@带宽最小分配粒度不应大于64kbit/s。

@#@@#@最小可配置带宽不应大于64kbit/s。

@#@@#@带宽控制的精度应优于±@#@5%。

@#@@#@Ø@#@业务等级协定(SLA)@#@EPON系统应支持针对每个用户和每种业务的服务水平协议(SLA)参数的设置和SLA保证。

@#@SLA主要参数包括最小保证带宽、最大允许带宽、最大延时等,并应支持对上、下行业务分别进行配置。

@#@@#@Ø@#@优先级标记@#@OLT和ONU设备应支持根据流分类,并支持对上行业务进行优先级标记,应具有强制修改优先级标记的功能。

@#@标记应采用IEEE802.1P优先级(UserPriority),可选支持IPTOS和DSCP优先级标记。

@#@具体实现机制应符合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771-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中的相关规定。

@#@@#@Ø@#@优先级队列机制@#@ONU的上,下行业务应根据IEEE802.1PUserPriority标记映射到不同的优先级队列,并进行调度。

@#@@#@ONU每个用户侧端口应支持至少4个优先级队列。

@#@@#@Ø@#@缓存管理@#@ONU应支持缓存管理,具体机制不做规定。

@#@@#@在任意时刻,每个ONU的上、下行总缓存不应小于256KB。

@#@@#@ONU的上、下行缓存应相互独立;@#@ONU的上、下行的最大可用缓存均应不小于128KByte。

@#@@#@6ONU组播功能要求@#@Ø@#@组播实现方式@#@在EPON系统中,采取SCB+IGMP的方式实现组播业务的分发,利用组播VLAN实现实现用户的组播业务访问权限控制。

@#@@#@Ø@#@组播协议@#@EPON系统应支持IGMPV2(RSC2236),可选支持IGMPV3(RSC3376)和组播管理协议MIB(RSC2933)。

@#@@#@7ONU安全性要求@#@Ø@#@PON接口数据安全@#@EPON系统下行方向应支持三重搅动(TripleChurning)和AES-128功能。

@#@@#@密钥的更新和同步过程采用基于Organization-SpecificExtension的OAMPDU方式。

@#@@#@三重搅动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密钥的产生及交互过程应符合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771-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中的相关规定。

@#@@#@Ø@#@MAC地址数量限制@#@ONU应支持基于端口的用户MAC地址数量限制的功能,限制的MAC地址数量应可配置。

@#@当MAC地址数量超过ONU的MAC地址数量限制时,ONU应支持新MAC地址对最旧的MAC地址的覆盖,或者支持忽略新MAC地址直到有MAC地址老化。

@#@@#@Ø@#@帧过滤和抑制@#@ONU应支持对广播以太网帧、组播以太网帧、未知MAC地址单播以太网帧根据MAC地址、VLANID、物理端口等的过滤和抑制;@#@支持基于源/目的IP地址,源/目的TCP或UDP端口和基于协议号的访问列表(ACL)。

@#@@#@Ø@#@ONU静默机制@#@ONU的MPCP层次的状态机应符合IEEE802.3-2005的规定,并且ONU的高层协议应支持被OLT拒绝注册后的静默机制,静默时间为60s。

@#@@#@Ø@#@操作维护管理要求@#@EPON系统操作维护管理功能应支持对OLT和ONU的配置、故障、性能、安全等管理功能。

@#@@#@Ø@#@基本要求@#@a)ONU应支持YD/T1771-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所规定的本地管理和远程管理功能;@#@同时能通过其所带的Console或以太网接口对其进行带外方式的操作维护;@#@@#@b)ONU的操作维护管理功能应具备对其进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功能;@#@@#@c)管理系统建议采用中文界面。

@#@@#@Ø@#@配置管理要求@#@a)应能对用户侧接口参数进行配置,如用户侧接口的打开/关闭、Pause流控的打开/关闭;@#@@#@b)应能对业务QoS功能进行配置,如上行业务的分类、排队、标记、调度等进行配置,对下行业务的排队、调度、限速等功能进行配置;@#@@#@c)应能对DBA参数进行配置,如QueueSet数量、各队列的报告阈值;@#@@#@d)应能配置以太网功能,如VLAN、帧过滤、组播等;@#@@#@e)应能配置PON系统功能,如加密、光纤保护倒换等;@#@@#@f)应能配置ONU的ACL功能;@#@@#@g)应支持同时对多个ONU进行软件/固件远程升级。

@#@@#@Ø@#@性能管理要求@#@a)应能启动用户接口性能测量功能,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b)应具备对系统性能管理事件的当天和前一天的每15分钟计数以及24小时计数功能,统计参数应包括PON接口性能参数和用户侧业务接口性能参数等;@#@@#@c)应能对PON系统带宽的使用情况、各ONU使用带宽情况进行统计;@#@@#@d)应支持对掉电事件进行上报并进行记录,当ONU恢复上电后,掉电记录应更新;@#@@#@e)ONU可测量、上报发射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值、工作电压、偏置电流、工作温度值(可选)@#@Ø@#@故障管理要求@#@a)应支持IEEE802.3-2005第57章所规定的OAM功能,实现对链路状态的监控、远端环回功能;@#@@#@b)当PON接口物理层性能(如光通道误码率)严重下降时,系统应能产生告警;@#@@#@c)应能通过指示灯指示ONU的故障,不同的故障原因对应不同的告警信息;@#@@#@d)故障事件恢复后,相应告警信息应能自动清除。

@#@@#@Ø@#@ONU远程管理功能@#@OAM方式:

@#@由OLT作为SNMP的代理,通过OAM方式(包括IEEE802.3-2005规定的标准OAM和本标准规定的扩展的OAM功能)实现对ONU的远程管理。

@#@对OAM的扩展要求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报批)》的相关规定,其他管理功能待规定;@#@@#@8ONU性能要求@#@Ø@#@业务承载性能指标要求@#@投标方应提供产品以太网/IP业务相应性能指标。

@#@@#@Ø@#@以太网/IP业务性能指标要求@#@以太网/IP业务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太网业务的传输时延、吞吐量、丢包率和长期丢包率。

@#@@#@Ø@#@吞吐量@#@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PON接口上上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900Mbit/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包长),PON接口上下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950Mbit/s(任意包长)。

@#@@#@Ø@#@传输时延@#@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行方向(UNI到SNI)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5m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以太网包长),下行方向(SNI到UNI)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ms(任意以太网包长)丢包率。

@#@@#@Ø@#@丢包率@#@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各为1Gbit/s的情况下,其PON接口上上行方向的丢包率应小于10%(任意以太网包长),PON接口上下行方向的丢包率应小于5%(任意以太网包长)。

@#@@#@Ø@#@长期丢包率@#@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特定流量下(吞吐量的90%)的以太网业务的长期(24小时)丢包率应为0。

@#@@#@9ONU供电、环境和安全性要求@#@Ø@#@供电要求@#@投标方应提供ONU的设备满配置功耗(最大功耗,典型功耗,待机功耗)。

@#@@#@ONU应支持交流供电方式和多种直流电压供电方式。

@#@@#@a)直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

@#@标称电压24V,电压波动:

@#@在直流输入端子处测试的24V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29V~19V。

@#@支持直流220V、直流24V、直流12V供电。

@#@@#@b)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

@#@单相220V10%,频率50Hz5%,线电压波形畸变率小于5%。

@#@@#@在正常情况下,设备的外壳与电源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M。

@#@@#@Ø@#@环境要求@#@电力EPON产品对于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应符合严苛环境下产品要求。

@#@@#@投标方须详细描述各类产品对以下环境要求的具体指标。

@#@@#@Ø@#@光纤温度交变要求@#@当OLT和ONU间的光纤处于-25℃~55℃的温度交变环境内时,ONU应能正常工作,业务性能不应恶化或中断。

@#@@#@Ø@#@温度、湿度要求@#@ONU设备应在以下环境范围内正常工作:

@#@@#@温度:

@#@-25℃~55℃@#@相对湿度:

@#@5%~95%(非凝结)@#@注:

@#@以上为地板以上2m和设备前方0.4m处的温度。

@#@@#@Ø@#@防尘要求@#@在以下灰尘环境下,ONU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直径大于5um的灰尘浓度≤3×@#@104粒/m3,灰尘粒子是非导电、导磁和腐蚀性的。

@#@@#@Ø@#@大气压力要求@#@在以下大气压力条件下的环境下中,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70kPa~106kPa。

@#@@#@Ø@#@绝缘电阻@#@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M。

@#@@#@Ø@#@设备接地要求@#@设备在接地电阻小于5W条件下可正常运行。

@#@@#@Ø@#@过压、过流保护@#@设备应安装过压、过流保护器。

@#@过压、过流保护器在外接电源异常时保护设备的核心部分。

@#@@#@设备应满足YD/T1082-2000对模拟雷电冲击、电力线感应、电力线接触等指标的要求。

@#@@#@Ø@#@电磁兼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应符合以下标准规定:

@#@@#@GB/T @#@17626.2-2006中规定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06中规定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中规定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2008 @#@中规定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8-2006中规定的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Ø@#@机械环境适应性@#@振动适应性@#@试验项目@#@试验内容@#@值@#@初始和最后@#@振动响应检查@#@频率范围@#@10~55Hz@#@扫频速度@#@≤1oct/min@#@位移幅值@#@或加速度@#@0.15mm@#@定频耐久试验@#@位移幅值@#@或加速度@#@0.75mm(10~25Hz)@#@0.15(25~58Hz)@#@持续时间@#@29~31min@#@扫频耐久试验@#@频率范围@#@10~55~10Hz@#@位移幅值@#@或加速度@#@0.15mm@#@扫频速度@#@≤1oct/min@#@循环次数@#@5@#@冲击适应性@#@峰值加速度@#@m/s×@#@s@#@脉冲持续时间@#@ms@#@冲击波形@#@150@#@11@#@半正弦波、后峰锯齿波或梯形波@#@碰撞适应性@#@峰值加速度m/s×@#@s@#@脉冲持续时间ms@#@碰撞次数@#@50@#@16@#@1000@#@";i:

12;s:

13338:

"内蒙古2015年上半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

@#@配电屏(盘)上的配电线路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法律通过授权职代会、职工和__的监督来形成针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管理机制。

@#@@#@A.矿山委员会@#@B.班会@#@C.工会@#@D.矿务局@#@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环境中存在的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导致人发病的因素为__。

@#@@#@A.物理因素@#@B.生物因素@#@C.化学因素@#@D.毒性因素@#@3、依据《消防法》的规定,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__。

@#@@#@A.交通便利区域@#@B.城市繁华区域@#@C.城市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D.水源充足的区域@#@4、现浇柱模板的拆除顺序是__拆除。

@#@@#@A.自下而上@#@B.自上而下@#@C.从两边向中间@#@D.从中间向两边@#@5、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__、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A.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B.事故发生的可能预测评价法@#@C.事故伤亡人数评价法@#@D.事故多发时间评价法@#@6、__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

@#@@#@A.场内指挥@#@B.统一指挥@#@C.场外指挥@#@D.技术指挥@#@7、__是矿山企业最基本的基础安全培训。

@#@@#@A.择期培训@#@B.领导培训@#@C.全员培训@#@D.年度培训@#@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__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9、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行政相对人__的权利和途径。

@#@@#@A.经济救济@#@B.媒体救济@#@C.物质救济@#@D.法律救济@#@10、向井下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法,按通风动力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局部通风机通风、矿井全风压通风和引射器通风,其中以__最为常用。

@#@@#@A.局部通风机通风@#@B.压入式通风@#@C.矿井全风压通风@#@D.引射器通风@#@11、__是材料抵抗弯曲断裂能力的标志,它间接反映了材料的塑性。

@#@@#@A.断裂韧性@#@B.冷弯性能@#@C.硬度@#@D.冲击韧性@#@12、生产矿井丰要通风机、反风设施必须能在____min内满足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且风流方向改变后,上要风机供风量不少于止常供风量的____A:

@#@5;@#@30%B:

@#@10;@#@40%C:

@#@15;@#@50%D:

@#@20;@#@60%@#@13、__适用于挖掘湿度小的黏性土及挖土深度小于3m的基坑支护。

@#@@#@A.间断式水平支撑@#@B.断续式水平支撑@#@C.锚拉支撑@#@D.地下连续墙支护@#@14、吊篮脚手架属于()。

@#@@#@A.工具式脚手架@#@B.外脚手架@#@C.内脚手架@#@D.满堂架@#@15、__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B.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C.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D.安全生产行政法规@#@16、采用直立壁挖土的基坑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__的稳定情况。

@#@@#@A.基槽@#@B.坑壁@#@C.边坡@#@D.土方@#@17、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l36901992)的类别划分项目的是__。

@#@@#@A.爆炸品@#@B.易燃液体@#@C.放射性物品@#@D.杂类@#@18、市以上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颁发管理__。

@#@@#@A.安全生产许可证@#@B.煤炭生产许可证@#@C.采矿许可@#@D.营业执照@#@1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控制效果在__阶段进行。

@#@@#@A.竣工验收@#@B.初步设计@#@C.土建完成@#@D.设备安装@#@2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对事故调查组提交的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之日起__日内做出批复。

@#@@#@A.10@#@B.15@#@C.20@#@D.30@#@21、()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A.初始评审@#@B.内部审核@#@C.管理评审@#@D.外部审核@#@22、法可以分为综合性法与单行法,是从__来划分的。

@#@@#@A.法的不同层级上@#@B.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C.法的内容@#@D.法的形式上@#@23、为了对危险源进行__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A.责任@#@B.分级@#@C.预防@#@D.分类@#@24、__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故障树@#@B.危险指数@#@C.安全等级数@#@D.事件树@#@25、某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

@#@@#@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C.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包括__。

@#@@#@A.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B.文字应简洁、准确@#@C.提出的资料清楚可靠@#@D.论点鲜明@#@E.利于阅读和审查@#@2、厂内干道在进入厂区门口处和某些危险路段,需设置__。

@#@@#@A.限速牌@#@B.指示牌@#@C.警示牌@#@D.红绿灯@#@E.停车牌@#@3、某工人在车间内操作冲压机,由于他带病作业,误按冲压机开关,导致事故的发生。

@#@其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__。

@#@@#@A.作业环境不良@#@B.从事禁忌作业@#@C.接触有毒物质@#@D.操作错误@#@E.健康状况异常@#@4、__应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A.建设单位@#@B.项目经理@#@C.监理单位@#@D.监理工程师@#@E.施工单位@#@5、公安消防机构对火灾事故调查的权利有__。

@#@@#@A.火灾扑灭后,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B.调查、认定火灾原因@#@C.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D.对责任人进行处理@#@E.确定事故的责任者@#@6、监督检查的目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实现手段有__。

@#@@#@A.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B.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C.加强日常工作的监察@#@D.通过检验发现特种设备在设计、制造等过程中的影响产品安全性能的质量问题@#@E.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用行政执法的手段纠正违法违规行为@#@7、下列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程序的有__。

@#@@#@A.简易程序@#@B.一般程序@#@C.复议程序@#@D.听证程序@#@E.诉讼程序@#@8、以下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的是__。

@#@@#@A.动力原则@#@B.能级原则@#@C.激励原则@#@D.弹性原则@#@E.可调原则@#@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B.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D.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必每年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E.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的时间是相同的@#@10、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基本建设项目经过批准@#@B.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C.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D.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E.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1、导致我国安全生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安全生产法制不健全,突出表现在__。

@#@@#@A.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B.政府机构尚未建立健全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C.综合性的安全生产立法滞后@#@D.安全生产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亟待依法规范@#@E.缺乏高素质的安全生产执法人员@#@12、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可分为__。

@#@@#@A.热锻@#@B.温锻@#@C.冷锻@#@D.水压锻@#@E.超高温锻@#@13、机械安全的特性有__。

@#@@#@A.可靠性@#@B.适用性@#@C.防护性@#@D.友善性@#@E.整体性@#@14、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包括__。

@#@@#@A.断绝可燃物@#@B.冷却@#@C.断电@#@D.阻止火势蔓延@#@E.防爆@#@15、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__等。

@#@@#@A.密度大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B.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C.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D.电气火灾@#@E.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16、在__应将“出口”标志与“疏散通道方向”指示标志联合设置。

@#@@#@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B.观众厅、展览厅、商业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C.商场、影剧院、娱乐厅、体育馆、医院、饭店、旅馆、高层公寓和候车室大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开场所的紧急出口@#@D.层间错位的楼梯间@#@E.地下汽车库与多层汽车库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17、《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B.患职业病的@#@C.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E.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18、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__。

@#@@#@A.合法行政@#@B.合理行政@#@C.程序正当@#@D.诚实守信@#@E.等价有偿@#@1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__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居民区@#@B.河流@#@C.矿区@#@D.森林@#@E.军事管理区@#@20、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告知从业人员的事项包括__。

@#@@#@A.生产经营计划@#@B.作业场所危险因素@#@C.环境保护政策@#@D.事故应急措施@#@E.安全防范措施@#@2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__,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

@#@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A.按需计划@#@B.统一规划@#@C.合理分配@#@D.合理布局@#@E.严格控制@#@22、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能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应该__。

@#@@#@A.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并处罚金@#@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C.有违法行为,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D.责令限期提供必需的资金@#@E.直接给予经济处罚@#@23、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__的出口。

@#@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A.紧急疏散要求@#@B.标志明显@#@C.警告标志@#@D.保持畅通@#@E.警示牌@#@24、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__。

@#@@#@A.直观经验分析方法@#@B.系统安全分析方法@#@C.对照法@#@D.经验法@#@E.类比方法@#@25、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__。

@#@@#@A.冒顶片帮@#@B.透水@#@C.触电@#@D.尘肺病@#@E.灼烫@#@";i:

13;s:

24253:

"@#@xxxxxxxxxxxx堤防工程@#@第xx标段@#@2016年度汛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堤防第xx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03月28日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保证生产安全,根据项目部生产计划安排,确保汛期项目部在施的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第十三标段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防汛保障,保证项目部在出现汛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汛期突发事件给企业和人员所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施工现场度汛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市建委有关工作部署,结合项目部在施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度汛方案为专项度汛预案,只适用于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第十三标段施工应急救援度汛。

@#@@#@1.4工作原则@#@为本项目工程提供强有力的防汛保障,做到以人为本,保证项目部在出现汛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汛期突发事件给企业和人员所造成的损失。

@#@@#@2工程概况及水文气象@#@2.1工程概况@#@黑龙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三个国家,河道全长4440km,流域总面积185.5万km2,其中我国侧为90.24万km2,占全流域的48.6%,黑龙江省面积达44.71万km2。

@#@汛期应急防范@#@黑龙江省沿黑龙江右岸主要有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爱辉区、黑河市、孙吴县、逊克县、嘉荫县、萝北县、绥滨县、同江市和抚远县等12个市县区及红色边疆农场、逊克农场、嘉荫农场、延军农场、名山农场、江滨农场、绥滨农场、青龙山农场、勤得利农场等国营农场,总人口172.19万人。

@#@沿江主要城镇有呼玛镇、黑河市、奇克镇、朝阳镇、同江市和抚远镇等,其中黑河市为地区级城市,又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对外口岸,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设施增加较多,是中国侧重点防护对象。

@#@@#@黑龙江现有堤防48段,总长度638.369km。

@#@其中主堤长度549.996km,回水堤长度88.4km。

@#@现状城镇堤防综合防洪能力基本为20年-50年一遇,同抚大堤综合防洪能力约为20年一遇左右,农村堤防综合防洪能力仅为5年-10年一遇。

@#@@#@本次治理范围为黑龙江干流洛古河口至抚远水道出口,治理河长1861km;@#@以及乌苏里江干流通乌堤防段,治理河长15km。

@#@在现有防洪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加高陪厚和加固堤防、岸坡防护、穿堤建筑物和堤顶道路建设等措施,全面提高黑龙江干流我国侧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治理后黑河市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1级;@#@干流沿岸县城及其他重点保护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重要乡镇及耕地面积较大保护区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3级;@#@其他保护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堤防级别提高至3级。

@#@@#@本标段包括三段堤防的建设内容,其中包括奇克镇堤防、车陆湾子堤防、库尔滨堤防及相应的护坡、建筑物、交通工程等。

@#@@#@奇克镇堤防5.57km,堤线西起西石砬子套子岛对岸山根,沿黑龙江右岸东行,到东套子屯南折,扣到南岗子村南高地。

@#@本次加高堤防2.87km,新建防洪墙2.7km,堤防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2级堤防,穿堤建筑物3座。

@#@@#@车陆湾子堤防起点于北车陆湾子村,沿江至宏丰村闭合,堤长6.5km,为新建堤防。

@#@布置穿堤建筑物1座。

@#@堤防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3级堤防。

@#@@#@库尔滨堤防以库尔滨村西侧为起点,堤线沿库尔滨河向北布置,至桩号1+000向东转弯,经逊克农场四区15组居民屯北侧,向南闭合到逊嘉公路上,堤防长度5.95km。

@#@布置穿堤建筑物1座。

@#@堤防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3级堤防。

@#@@#@2.2水文气象@#@本标段所处地域属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本工程附近黑河站为-0.3℃。

@#@气温从10月下旬转入零下,至第二年4月下旬左右升到零上。

@#@冬季零下气温控制期长达6个月之久,气温变化剧烈,年内气温相差最大达80℃。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黑河站为37.7℃,发生在1968年7月21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发生在1月、2月份,黑河站极端最低气温为-44.5℃,发生在1969年2月13日,由于气温低和雪覆盖厚度大,流域内土壤冻结深达2.5m-3.0m,无雪处可达4m。

@#@降水量在流域内变化较大,据50年代到2008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在400mm-600mm,上游小于下游,漠河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5mm,呼玛为475mm,黑河518mm。

@#@夏季受太平洋暖湿空气影响,湿润多雨。

@#@4月-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0%-95%,冬季11月至3月仅占5%-10%。

@#@主要降雨量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上,黑河站占47.1%。

@#@多年平均蒸发量在900mm-1200mm(直径20cm蒸发皿)。

@#@主汛期在6月20日至9月20日。

@#@@#@3安全度汛机构设置及责任制@#@3.1相应职责@#@防洪度汛小组由项目经理任伟民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吴志明和技术负责人杜占鹏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工程技术部、机械物资部、安全保卫部、财务审计部、经营管理部及施工队人员组成。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生产调度、技术、物资供应部门参加的防洪度汛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协调防洪度汛工作。

@#@@#@2、落实防洪度汛责任制到施工队,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防洪抢险队,并组织汛前防洪预演,确保随时排除可能的险情,尽力减少损失。

@#@@#@3、落实施工措施,保证施工进度的按时完成,对与度汛有关的施工项目实行目标考核制度。

@#@@#@4、组织人员进行水情分析,及时掌握有关的气候、水情预报,并由专人随时监视水情变化。

@#@@#@5、施工用料等材料堆放地要做好防汛工作,避免材料损失,保证场地排水畅通。

@#@防汛材料准备齐全,如:

@#@防雨棚、水泵、排水管、编制织袋等。

@#@@#@6、重要设备要有避雷装置。

@#@@#@3.2组织结构@#@防洪度汛小组名单及工作分工@#@姓名@#@职务@#@负责工作@#@联系电话@#@xxx@#@组长@#@全面负责防洪度汛及抢险工作,防洪度汛工作第一责任人。

@#@@#@136@#@xxx@#@副组长@#@全面负责xx镇防洪堤的防洪度汛及抢险工作,奇克镇堤防抢险队队长。

@#@@#@133@#@xxx@#@副组长@#@全面负责xxxx堤防的防洪度汛及抢险工作,xxxxx堤防抢险队队长。

@#@@#@188@#@xxx@#@组员@#@负责xx镇防洪堤的防洪度汛及抢险工作的人员及机械设备调度,xx镇堤防抢险队副队长。

@#@@#@136@#@xxx@#@组员@#@负责xxxx堤防的防洪度汛及抢险工作的人员及机械设备调度,xxxxx堤防抢险队副队长。

@#@@#@182@#@xxx@#@组员@#@全面负责防洪度汛及抢险工作的物资材料调度。

@#@@#@133@#@xxx@#@组员@#@全面负责防洪堤的防洪度汛及抢险工作的日常巡视、预警及后勤供应。

@#@@#@133@#@4防汛方案@#@4.1度汛预警准备@#@本项目施工工期为2015年5月15日-2016年12月30日,施工期经历2015年及2016年2个汛期。

@#@现已进入2016年度(第二个汛期)。

@#@施工时须提前做好防汛工作,为此我单位特别重新制定度汛方案。

@#@为了作好防汛和抢险的组织和调度工作,在汛期来临时能有条不紊的工作,项目部成立防洪度汛小组。

@#@为了工程的顺利施工,各施工队及时做好防洪度汛的准备工作,根据气象资料及水情预报来安排、指导施工。

@#@一旦发生洪水,各部门互相配合,共同防汛、度汛,把损失降低到最低标准。

@#@@#@1、防汛抢险期间,统一安排、协调各项抢险工作。

@#@@#@2、各抢险队员必须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3、各种抢险机械、设备及材料、物资必须保持完好,随时听从调动。

@#@@#@4、对抢险过程中不听指挥、贻误战机者,予以严肃处理。

@#@@#@5、各抢险队在防汛期间,主要人员电话必须24h开机。

@#@@#@6、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及时和当地气象局联系,获取最新的天气预报及水情资料。

@#@@#@7、加快关键施工部位的施工进度加快主体工程施工速度,利用主体工程的施工速度减轻汛期对施工的影响。

@#@@#@8、在组织上、机制上强化水情因素对施工生产的指导和管理作用。

@#@@#@9、汛期期间,严格防汛值班制度,值班人员24h值班,做好值班记录,严明纪律,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变化情况,一旦遇有洪水,及时上报防汛指挥部,同时要做到信息反馈和科学调度。

@#@在汛期建立领导值班制度,主要领导亲自带班,确保汛情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抗洪工作,所有人员服从统一安排调度,顾全大局,哪里出了问题,哪里的责任人负责,绝不能推诿扯皮,贻误时机,否则,追究其责任人责任。

@#@@#@10、本项目经理部各所属部门加强雨中、雨后巡视,遇险情及时上报。

@#@@#@11、各级防汛抢险组织面对汛情、灾情要立即采取有力措施,服从上级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和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启动本项目经理部防洪抢险工作应急预案。

@#@@#@12、及时做好我单位防洪抢险人员数量、机械台班、工程数量、资金投入等的统计工作,及时上报。

@#@@#@4.2度汛预警行动方案及技术措施@#@4.2.1预警行动@#@为保证工程不受汛期影响,按期完工。

@#@在汛期建立24h值班制度,加强水情的短期及长期预报工作,并据此安排各项施工项目。

@#@在汛期,所有设备、人员服从当地防汛部门、业主的统一调配。

@#@保证施工设备、人员的投入数量,并使其正常运转,确保主体工程施工进度,保证主体工程施工期安全度汛。

@#@@#@1、积极配合业主及地方政府做好防汛、度汛工作,保证安全度汛,建立防汛度汛领导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负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防汛机构岗位责任制,使人人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2、施工期的度汛,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编制安全度汛措施计划,并报有关业主、监理及防汛部门批准。

@#@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

(1)按合同规定编制施工期度汛措施;@#@@#@

(2)永久和临时工程建筑物的防护措施;@#@@#@(3)防汛器材设备和劳动力配置;@#@@#@(4)施工区和生活区安全防护措施。

@#@@#@3、施工过程中密切与气象部门联系,准确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建立天气和水情监测预报制度,随时掌握水情变化,做到有备无患。

@#@@#@4、汛期来临前,根据水文气象预报,结合实际条件,做好防汛度汛安全准备,包括防洪抢险人员、物资、通讯指挥等。

@#@建立防汛抢险队伍,明确分工和贵任,加强领导,设立专人值班,随时掌握雨情信息,配备必要的抢险物资。

@#@@#@5、工程度汛期间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听从上级防汛部门的指挥和调度,执行上级命令。

@#@建立统一协调的防汛度汛体系。

@#@@#@6、汛期组织专人巡逻检查,及时通告水文情报和洪峰情报;@#@位于施工淹没危险区所有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施工物资全部撤出,避免被洪水冲坏。

@#@@#@4.2.2奇克镇防洪墙及水闸度汛应急措施@#@根据设计要求,防洪墙0+000-2+700段平均设计水位为:

@#@113.49m。

@#@针对特殊段防洪度汛我单位将严格执行本度汛方案的相应行动宗旨。

@#@对建设进度计划进行调整。

@#@原则上防洪墙及水闸在6月末完成挡墙混凝土浇筑,并及时进行回填土方;@#@护坡工程6月末达到设计洪水位以上,保证度汛安全。

@#@如未能完成施工进度时发生洪水时应采用以下度汛措施:

@#@@#@1、立即由项目经理负责召开应急会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防汛机构岗位责任制,使人人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2、发生洪水前,修临时挡水围堰,防止洪水进入施工场地,同时派专人进行维护检查,如发生情况及时报告。

@#@@#@3、发生超标洪水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4、发生超标洪水时,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防汛、度汛工作。

@#@@#@5、作好排水沟道的清理工作,凡是有障排水的障碍物,一律清除。

@#@@#@6、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铁丝、木材、编织袋、草袋堆放在防汛物资专用仓库内,设专人保管,24h值班,严禁防汛物资挪作其他用途。

@#@@#@防汛人员值班表@#@序号@#@时间@#@值班人员姓名@#@联系电话@#@1@#@6月1日~7日@#@2@#@6月8日~14日@#@3@#@6月15日~21日@#@4@#@6月22日~28日@#@5@#@6月29日~7月5日@#@6@#@7月6日~12日@#@7@#@7月13日~19日@#@8@#@7月20日~26日@#@9@#@7月27日~8月2日@#@10@#@8月3日~9日@#@11@#@8月10日~16日@#@12@#@8月17日~23日@#@13@#@8月24日~30日@#@14@#@8月31日~9月6日@#@15@#@9月7日~13日@#@16@#@9月14日~20日@#@17@#@9月21日~27日@#@18@#@9月28日~31日@#@4.3应急响应及抢险方案@#@1、根据汛情,由项目经理发布应急预案启动指令。

@#@@#@2、值班要求:

@#@遇不超过五年一遇的洪水时,由巡视人员正常值班,遇不超过十年一遇的洪水时,安全员必须值班,遇超过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以下的洪水时,项目经理或副经理必须值班,抢险队随时待命。

@#@进入汛期后,随时与水文安全防汛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3、抢险方案:

@#@当遇到超十年一遇以上洪水到来时,抢险指挥部要组织抢险队迅速将施工机具、施工材料等设施撤离淹没区,放置到洪水位以上地带,人员也迅速撤离洪水区,争取在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完成抢险任务,使财产和人员损失降到最低。

@#@@#@

(1)明确24h接警电话,将事故信息及时通报给项目建设指挥部,让业主及时了解汛情。

@#@为迅速、准确地了解掌握有关信息,要及时做好水位观测记录。

@#@@#@

(2)现场指挥部与各应急队伍间建立通讯网络,明确现场指挥人员的职责与权利,针对洪水不同的严重程度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

@#@一级紧急情况:

@#@能被项目经理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其它资源增援由项目部负责解决。

@#@二级紧急情况:

@#@需要两个或更多的政府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该事故救援需要有关部门协作,并提供人员、设备或其它资源。

@#@该级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三级紧急情况:

@#@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由上级有关部门统一指挥。

@#@@#@(3)发生紧急洪水事故时,由项目部启动警报系统,通过紧急敲钟的方式向施工区和生活区的所有人员发出通报,并立即投入抗洪抢险。

@#@@#@(4)按照已建立的程序与在现场行动的组织成员间通讯,并保持与业主的通讯联络。

@#@@#@(5)评估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食物和水源的使用、疏散人员的返回时间等,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6)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治安,其目的是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7)发生紧急情况时,将受威胁人群疏散到安全区域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的关键,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力量,负责具体实施。

@#@@#@(8)在应急救援中发生人员受伤的,向120急救中心报警求救或用车辆直接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9)应急救援人员进出现场均应向项目经理部报告,救援时,应合理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并保证正确使用。

@#@@#@(10)抢险救灾过程中,救援人员要服从指挥,统一行动,紧张有序,防止蛮干,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11)现场恢复,将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安全的状态,避免恢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

@#@@#@4.4应急保障及物资投入@#@防洪度汛物资及机械表@#@物资(机械)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存放地点@#@挖掘机@#@1-2m3@#@台@#@12@#@施工现场@#@长臂挖机@#@0.5m3@#@台@#@7@#@装载机@#@ZL30/ZL50@#@台@#@6/6@#@推土机@#@T120A/D85@#@台@#@6/3@#@自卸汽车@#@8~15t@#@台@#@80@#@柴油发电机组@#@100kW@#@台@#@3@#@潜水泵@#@2.2kw@#@台@#@9@#@泥浆泵@#@7.5kw@#@台@#@12@#@编织袋@#@只@#@10000@#@现场仓库@#@草袋@#@只@#@10000@#@块石料@#@M3@#@9000@#@施工现场@#@土料@#@就近取土@#@土工布@#@M2@#@5000@#@现场仓库@#@土工膜@#@M2@#@5000@#@5度汛演练方案@#@防洪度汛应急救援演练方案@#@一、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员工的防汛意识,提高意外事故的逃生技能,切实掌握洪水来临时的应急救援方法。

@#@本次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快速、有效、有序地应对在我项目部施工区域内发生的洪水、重大事故时,通过启动本防汛度汛演练应急预案,确保我项目部施工区域在遭遇暴雨时,在最短时间内充分发挥安全保障机制的作用,快速、高效、有序地实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使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员工安全,进一步普及防汛安全知识,增强员工防汛安全意识,掌握在洪水到来时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洪水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订如下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和要求:

@#@@#@1、演练目的@#@

(1)让员工熟悉洪水来临时的逃生、救援方法,在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到达集合地。

@#@@#@

(2)检验本项目在事件突发时反应是否快速,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到位。

@#@@#@2、演练要求:

@#@@#@

(1)加强领导,确保演练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在总指挥的统一部署下,全场区员工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积极参加,确保演练效果。

@#@@#@

(2)各协作队调整好工作,确保负责人、安全员参加。

@#@@#@(3)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责任制的落实。

@#@演练结束后,要对这次演练活动进行认真的总结,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三、演练时间:

@#@@#@2016年5月15日@#@四、演练地点:

@#@@#@xxx镇堤防城区防洪墙区。

@#@@#@五、演习科目:

@#@@#@1、组织学习动员;@#@@#@2、应急救援演练;@#@@#@3、现场伤员救护。

@#@@#@六、应急救援演练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

@#@xxx@#@副组长:

@#@xxxxxx@#@后援副组长:

@#@xxx@#@成 员:

@#@防洪度汛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各施工队负责人、安全员@#@七、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物资准备:

@#@@#@

(1)排水物资@#@深水潜水泵1台、排水管50米、移动配电箱1台、铁线1捆、普通潜水泵2台、排水管50米。

@#@(随车到现场)@#@

(2)围挡物资@#@编织袋100条、铁锹20把。

@#@(随车到现场)@#@(3)伤员救护物资@#@医药箱1个,担架1个,夹板若干。

@#@@#@(4)其他@#@救生衣、雨衣、雨靴若干。

@#@@#@2、演练出动部门人员及车辆@#@

(1)演练参加人员:

@#@@#@项目部全体工作人员、小分队人员、指挥部人员、监理办人员@#@

(2)应急救援车辆@#@哈佛H5黑A635WG用于抢险物资@#@比亚迪S6黑A687WN用于伤员急救@#@挖掘机2台用于排水围挡@#@八、应急救援演练程序:

@#@@#@1、组织学习动员:

@#@@#@

(1)根据2016年5月10日晚进行的防洪度汛安全教育,演练前,即5月15日早8:

@#@00,还将进行演练前临时组织现场安全教育,重点对本次演练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并规定接下来演练的具体地点、步骤、注意事项、演练分工等内容。

@#@@#@

(2)防洪度汛安全教育活动在xx镇堤防城区防洪墙桩号K2+200现场进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各施工队负责人、项目部全体员工,必须准时到达xx镇堤防城区防洪墙桩号K2+200处集合,集合后首先组织员工进行简要学习,提高员工的防汛安全意识。

@#@然后在分管领导和安全员的组织指导下,再次简要学习和模拟演练我项目部制订的应急预案,熟悉在突发事件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基本的自救和逃生方法,保障员工和公共财产的安全,学习时间1小时左右。

@#@@#@(3)应急救援演练领导组织机构成员,必须明确责任,严格组织实施演练活动,确保演练活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全体员工都要参加,把演练当成实战,认真对待。

@#@@#@2、应急救援演练:

@#@@#@

(1)2015年5月15日下午3:

@#@00由项目负责人xxx宣布演练正式开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各施工队负责人、项目部全体员工,由副组长xxx统一发出信号(我项目部接到黑河市水文站通知,未来半小时将有一次大的强降雨,各施工单位急需泄洪,请大家迅速转移现场的机械设备,材料)。

@#@@#@

(2)听到信号,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xxx分工安排小组人员有序进入现场进行转移设备,材料:

@#@@#@(3)由安全部成员xxx用喇叭呐喊(洪水马上到达,请大家快速往高处跑)。

@#@@#@(4)我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xxx带领员工有次序疏散。

@#@疏散顺序:

@#@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不能抢,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5)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按照所划分责任区,迅速到位,囤积沙袋,防止洪水进入施工现场;@#@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抢救现场财物,采取一切办法排除现场积水,力争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由xxx组织部分人员装编织袋土堆在被洪水冲破的薄弱环节,以堵住洪水。

@#@@#@由xxx负责现场人员调配、物资撤离以及伤员救助。

@#@@#@(6)由副组长xxx清点人数、向现场指挥报告人数(报告组长我队伍救援工作顺利,在疏散过程中有一名员工腿部受伤,要求立即救护)。

@#@@#@3、伤员救护演练@#@救护组要求:

@#@接到现场人员受伤信号后,医务立即携带有关器材药品赶到指定地点,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处理并联系车辆外送,负责组织人员采取救助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受伤人员。

@#@@#@救护程序:

@#@@#@

(1)选1名人员模拟骨折、昏迷等伤情(xxx)。

@#@@#@

(2)救护组成员对伤员腿部进行紧急救护处理。

@#@@#@(3)救援车辆到场送伤员。

@#@@#@九、结束演练@#@2016年5月15日下午5:

@#@00,演练结束。

@#@演练小组长对演习情况进行讲评。

@#@@#@十、后期工作@#@  1、提出演练情况总结报告。

@#@@#@  2、制作资料归档。

@#@@#@";i:

14;s:

29447:

"@#@一、总体概述@#@本工程为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工程(灌溉站),工程地点位于。

@#@@#@招标采购人:

@#@@#@计划工期:

@#@45日历天@#@质量要求:

@#@一次性验收100%合格@#@二、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一)主要施工顺序@#@1、灌溉站的土建工程,施工顺序依次为测量放线,施工降水,基坑支护及开挖,垫层,基础,梁等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浇筑,回填,其他装饰工程施工。

@#@@#@2、灌溉站的安装工程,强电系统的安装,压力排水等施工。

@#@@#@3、泵房附属设施施工。

@#@@#@

(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按期甚至提前完成工程量是承包商的基本职责。

@#@重合同、守信用,是我们企业的基本宗旨。

@#@我们有足够的保证工期的有效措施和实现提前完成工期的人力、物力和设备储备等。

@#@@#@1、根据合同工期科学的制定总体施工计划,明确规定各分项工程的工期控制点。

@#@严格要求开工、完工时间,把任务落实到各施工作业队。

@#@@#@2、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

@#@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作业队签订内部施工劳务承包合同,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制订完善的奖罚条例,重奖重罚,利用经济杠杆,确保合同工期的实现。

@#@@#@3、合理组织安排人力、机械。

@#@根据施工定额计算,配足优秀人员、静良装备,按工程需要及时进场。

@#@@#@4、协调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确保分项工程的测量、试验、检查、监理签认和工序交接有条不紊的进行。

@#@@#@5、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建立工程进度日统计、旬统计、月考核制度,经常调整,协调施工力量,对工程滞后点提前采取措施。

@#@@#@6、对控制工期的关键项目、关键线路要加大投入,制订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天气影响等外界条件,留有一定余地。

@#@@#@7、遇有特殊情况,调集后备力量,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

@#@@#@8、加强领导、健全指挥系统,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作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工程进度奖罚办法。

@#@达到各单位、各分部工程处处有人抓、有人管。

@#@@#@9、加强和完善计划管理,根据标书、合同认真编制总工期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旬计划,作到长计划、短安排,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按层次认真落实到工程项目。

@#@@#@10、调整组织好强干充足的施工队伍,分段布点,充分准备,全面开工。

@#@@#@三、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施工准备@#@1、生产准备:

@#@一旦进场,速派人进场搭设一些必要的生产设施和业主、监理公司指定的生活区域的临房搭设,机械设备进场的计划安排,现场的大临设施、职工餐厅、办公用房、厕所等的搭设安排,为了抓紧早日开工,现场搭设的职工餐厅、办公用房等设施陆续完善,按公司制定标准实施,确保现场文明施工。

@#@@#@2、技术准备:

@#@在项目工程师的主持下,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熟悉图纸,结合有关施工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在充分了解施工图纸和设计章图的基础上,参加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进一步理解、深化施工图,解决有关图纸和施工难题的问题,并由施工单位负责将交底会议内容整理成文,经各参加单位签字认可后,由建设单位印发至各有关单位,将作为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

(二)土方施工基坑围护方案@#@灌溉站基坑采用大开挖,放坡比例为1:

@#@1,故基坑四周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土钉墙及上层土方大放坡,即用梯级放坡加复合土钉墙。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选用适合的机械进行开挖,并辅以人工清槽,以基坑土体卸载后支撑暴露时间做为施工的主要参数,在开挖过程中遵循“段开挖、快支护、严治水、勤量测、分层分段、先撑后挖”的原则进行,分层分段,先撑后挖,尽量减少分段长度,及时架设支撑,充分利用土体本身的自稳自抗能力,以确保基坑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

@#@@#@(三)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

@#@本工程的成型钢筋为现场加工,钢筋的加工严格按钢筋翻样清单进行加工成型,由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严格按清单规格、数量及时加工成型,保证工程进度。

@#@@#@2、钢筋的绑扎:

@#@加工成型后的钢筋搬运至施工区域,绑扎连接成型,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连接、搭接、绑扎。

@#@剪力墙钢筋绑扎,先扎柱、墙,后扎梁、板,剪力墙钢筋在绑扎前先找出预留洞口位置,按图纸绑扎剪力墙,验收合格后,方能封墙板模板。

@#@@#@(四)模板工程@#@模板的施工:

@#@结构墙、梁、平板采用木模板。

@#@支撑采用钢管扣件排架,对拉螺栓,根据梁、柱、墙板的不同部位,不同的厚度分别进行设置,确保模板的稳固性和尺寸截面准确性,不使其变形,达到设计形状的套模数据准确值。

@#@@#@(五)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浇筑形式。

@#@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注意振捣,禁止漏振和过振现象的发生。

@#@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浇筑顺序。

@#@注意接茬部分混凝土的振捣,不能漏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铺盖麻袋片洒水进行养护。

@#@@#@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标号,制订不同的浇捣和养护方案。

@#@@#@(六)安装工程@#@1、安装工程组成:

@#@本工程由水、电、弱电、管路、设备等分项组成。

@#@@#@2、安装工程的施工原则:

@#@管道安装工程原则由次管让主管、上水让下水、小管径让大管径、穿板用套管、敷墙用支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管道工艺要求以及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安装施工;@#@电器安装严格按有关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施工安装,按验收规范标准值进行对电器逐个分路检测,符合要求后提交监理、项管部、甲方、质监站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3、设备安装调试。

@#@本工程的设备安装,除特殊工艺设备外,均由我公司安装公司安装,设备调试,各分项独立设备单独调试,连机设备,在分项调试完毕,确认合格无误后,再连动调试,调试均符合要求,方可提交验收。

@#@@#@(七)施工总承包管理与配合@#@1、认真贯彻业主指令,严格遵守预期承诺的有关条款,履行合同规定,做好施工总承包管理工作,配合协调好各业主指定分包商与特殊专业分包单位,抓好各分包商的施工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参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分包合同,明确各自义务和责任。

@#@@#@2、施工总承包,将成立总承包项目指挥部,每周由项目承包部主持召开各专业分包商的每周协调例会,合理调剂安排各专业施工的先后工序搭接,做到各专业分包商严格按照施工总承包合同履行各自专业分包合同的责任,切实实施大环套小环,小环套机件的严密、科学、合理组织施工。

@#@@#@(八)质量保证措施@#@1、本工程自开工日起,将被列入我公司创优目标管理项目,成立由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四方共同组成的创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创优工作会议。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ISO9002质量标准运行,教育职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2、积极推广“项目法”施工作业,通过项目管理方式,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落实到施工现场,落实到操作与管理过程之中,使它向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现场标准化管理方向深化,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检查按标准、考核按标准”。

@#@管理人员实行挂牌制,明确各自的责任,严格考评,现场落手清做到天天检查,谁操作谁清理,操作质量也是如此。

@#@谁不按质量标准操作,就不予结算工效费用。

@#@其次是操作标准化,项目一开工后,就必须接受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教育,特别是操作标准化的教育,做到操作标准“一把尺子”。

@#@三是场容标准化,严格执行场布图,分类堆放物品。

@#@@#@3、强化全面管理。

@#@在施工现场“三到位”(即基础、中间结构、竣工)的基础上,严格把住“四个关”:

@#@一是材料设备质量关;@#@使用一流的材料和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坚决拒绝使用。

@#@二是技术交底关;@#@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操作者掌握质量要求、操作要点、操作安全和技术措施,做到要求明确,措施明白,保证操作质量有把握。

@#@三是优质样板关;@#@对重要分项工程施工前,都坚持实样交底,提倡先砌一垛墙,先做一块地坪,先做一间粉刷和先装一樘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操作者参观样板,用实物交底,再大面积展开施工。

@#@四是成品保护关,严格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使完成的工程不被损坏。

@#@@#@4、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到项目经理部都有专职的质量员,施工现场各班组都有兼职质量员,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5、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使每个操作者都明确各分部分项技术及质量要求,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及浙江省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6、实行专业施工,建立QC小组,对细部工程进行攻关。

@#@根据各工序的施工要点,严格制定质量措施,并分解落实到人,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人严把质量关。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检查和控制,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施工中质检人员要认真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和自检工作,每道工序结束自检合格后,应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复检或抽检,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7、加强检查、指导、监督,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质量检查制度,不符合优良标准一律返工重做。

@#@@#@8、严格执行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

@#@做好材料进场记录,保存质保资料,及时做原材试验。

@#@@#@9、认真收集整理好工程技术资料。

@#@@#@(九)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区域内布设平面方格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质量精度控制,测角误差为8″,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

@#@@#@2、土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挖土进场前编制挖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交监理和业主审定后才能进行施工。

@#@@#@

(2)严格控制挖土标高及不同标高交界的位置尺寸,最后200厚人工铲土,严禁超挖,严禁虚土回填。

@#@@#@(3)做好基坑内的降排水工作,保持坑内干燥。

@#@@#@(4)基坑底标高的控制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由测量技术人员将水平高度引测到基坑周边稳定的结构上,并做好明显的标志。

@#@@#@(5)坑底用竹板桩2000间距布置,控制好垫层砼面标高,允许偏差<10。

@#@@#@(6)挖土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标记采用固定丈量的量具,将坑底土方修理平整。

@#@@#@(7)坑底土方若有超深时,必须采用碎石填平,严禁采用松土回填。

@#@@#@(8)基坑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土前,应清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2)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因填土而损伤时,方可回填:

@#@@#@3)基坑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4)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9)基坑回填土方时,应在相对的两侧或四侧同时进行,每层均须仔细压(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视土的性质,设计所要求的密实度和所使用的压实机具的性能而定。

@#@如用蛙式打夯机夯实,一般每层铺土厚度为0.20~0.25m,所需的夯实遍数为3~4遍。

@#@每层填土需进测试。

@#@@#@(10)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密实,当填土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11)人力夯实要按一定方向进行,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向交叉,分层夯打。

@#@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

@#@蛙式打夯小型机具夯实之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3、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钢筋施工员必须对施工顺序、操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

@#@要特别注意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位置、数量、规格随时进行复核检查。

@#@要特别注意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位置、数量及规格,梁柱节点严禁漏放环箍。

@#@@#@

(2)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依设计图纸规定进行。

@#@同一截面钢筋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严格控制柱插筋的位置,避免发生钢筋位移及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柱钢筋绑扎前必须清理根部的水泥浆水,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绑扎,并注意竖筋的垂直度,不得在倾斜的情况下绑扎水平筋及箍筋。

@#@柱的插筋上做一个收小的箍,将插筋上部连成一片防止任意移位及弯曲。

@#@@#@(4)工程上的钢筋不得任意代换,根据实际情况确需调整时必须由技术部门与设计商量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办妥技术核定单。

@#@@#@(5)弯曲变形的钢筋须矫正后才能使用,钢筋上的油污、泥浆要清除干净。

@#@@#@(6)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梁主筋与箍筋的接触点全部用铁丝扎牢,楼板双向受力钢筋的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上述非双向配置的钢筋相交点,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可按梅花形交错绑扎牢固。

@#@@#@(7)钢筋的绑扎搭接及锚固除按规范要求外还须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时如遇预留洞、预埋件、管道位置须割断妨碍的钢筋,要按图纸要求留加强筋,必要时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协商,严禁任意拆、移、割。

@#@@#@(8)钢筋绑扎应符合(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钢筋的焊接应符合(JGJ18—8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9)梁上的负弯矩钢筋,在砼浇灌时,必须专人看护,如有踏陷、偏位时应及时纠正并固定。

@#@@#@(10)用于避雷接地连通的钢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双面满焊,焊缝长度大于6d,并用黄色油漆做好标记。

@#@@#@(11)钢筋由钢筋翻样按设计图提出配料清单,同时应满足设计对接头形式及错开要求。

@#@搭接长度、弯钩等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品种、规格若要代替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妥手续。

@#@@#@(12)绑扎钢筋前应由钢筋翻样向班组进行交底,内容包括绑扎顺序、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搭接长度与接头错开的位置,以及弯钩形式等要求。

@#@@#@(13)为了有效地控制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在钢筋绑扎前必须进行弹线。

@#@@#@(14)注意满足砼浇捣时的保护层要求。

@#@按设计的保护层厚度事先做好带铁丝的预制砼垫块,砼垫块宜采用普425#水泥按1:

@#@1—1:

@#@2的比例砂浆制作,垫块设置的间距宜控制在每平方米1块(板底筋的垫块采用高标号砼制作)。

@#@@#@(15)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预热法校直,沾染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干净方可使用。

@#@@#@(16)加强施工工序质量管理,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除班组做好自检外,看工、技监、技术应随时检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为防止返工,钢筋可采取按工序分段验收,未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7)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发现钢筋与埋件或其它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不得任意弯、割、拆、移。

@#@@#@(18)为了保证砼浇灌时顺利下料和振捣,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必须注意钢筋的排列布置。

@#@@#@(19)浇捣砼时要派专人进行监控,随时随地对可能出现的钢筋偏差进行整修。

@#@@#@(20)质量员必须签署隐蔽验收单,对每阶段的施工情况要召开质量分析会,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协助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保证工程质量。

@#@在监理部门对隐蔽工程进行复验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制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制作安装偏差控制参照国家标准及企业实施要求执行。

@#@@#@

(2)模板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绘出模板排列图。

@#@翻样与技术员必须对模板支承、排列、施工顺序、拆装方法向班组人员做详细交底。

@#@对运至现场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定、数量逐次清点及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3)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模板拼缝要紧密。

@#@当拼缝≥1mm的要用老粉批嵌或白铁皮封钉,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3‰。

@#@@#@(4)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横平竖直,支撑点必须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须拧紧,模板严格按排列图安装。

@#@浇捣砼前对模板的支撑、螺栓、柱箍、扣件等紧固件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孔洞、埋件等应正确留置,建议在翻样图上自行编号,防止错放漏放。

@#@安装时要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方能封闭模板。

@#@@#@(6)模板拆除应根据“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规定强度要求统一进行,未经有关技术部门统一,不得随意拆模。

@#@现场增加砼拆模试块,必要时进行试块试压,以确保质量与安全。

@#@@#@(7)模板周转使用应经常整修、刷脱模剂,并保持表面的平整和清洁。

@#@@#@(8)要求各种规格的模板都应是平整、完好无损,孔洞应修补完好。

@#@每次使用前,应清除板面垃圾涂刷隔离剂。

@#@@#@(9)施工前木工翻样应仔细查阅设计施工图,有关的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图纸交底会议记录等,绘制好模板排列图。

@#@对操作班组认真进行交底。

@#@@#@(10)安装模板前应检查预埋件、预埋洞的位置尺寸规格数量及固定情况,注意与安装单位协调,封模板前保证墙内管线完整。

@#@安装模板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杂物清除、冲洗浮灰。

@#@@#@(11)跨度大于4m的梁板模板应按3/1000跨长起拱。

@#@@#@(12)模板必须做到定位正确,支撑牢固,模板平整、垂直,专人负责检查复核。

@#@模板缝隙应嵌塞好,梁墙等节点应模板关系清析、牢固固定、接头部位须用5cm厚木模或钢模,严禁用薄板。

@#@@#@(13)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检查模板表面光洁度,不允许有残存的砼浆,否则必须进行认真清理,然后喷刷一度无色的薄膜剂或清机油。

@#@@#@(14)模板的拼缝有明显的缝隙者,必须采用油腻子批嵌。

@#@拆除模板必须得到有关技术人员的认可后,方可进行拆模。

@#@@#@(15)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时,绝对不允许用棒橇或用大锤敲打,不允许在模板面上留下铲毛或锤击痕迹。

@#@@#@(16)钢模板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模板自身刚度和模板加工后运输方面的变形须符合规范规定。

@#@@#@(17)加工的钢模须事先在地面进行预拼装,校核平面尺寸、角度、垂直度及平整度,检查模板间连接节点、吊环等如达不到质量标准,必须整修合格后方能使用。

@#@@#@5、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砼浇捣令制度。

@#@浇捣令签发前施工现场应办妥各类有关技术复核、隐蔽验收手续。

@#@@#@

(2)商品砼浇捣,对供应商搅拌站现场进行考察,确保供应有商品砼符合砼质量要求。

@#@@#@(3)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及外掺剂等即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又要满足设计及业主提出的质量标准,各种质量检验报告需报公司质量部门审核存档。

@#@@#@(4)及时了解天气动向,浇捣砼需连续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大雨天。

@#@如果砼施工过程中下雨,应及时遮盖,雨过后及时做好面层的处理工作。

@#@砼浇捣遇到高温,应掺加缓凝剂,延长砼的凝结时间,浇筑后草袋覆盖,加强浇水养护。

@#@@#@(5)砼浇捣前,施工现场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准备,照明设备等应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木模部位要隔夜浇水湿润。

@#@@#@(6)砼在浇捣前各部位的钢筋、埋件插筋和预留洞,必须由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捣,柱砼不能一次下料到顶,应分皮分层进行振捣。

@#@@#@(7)砼浇捣应对新老砼接缝处的垃圾、杂物等进行检查,并清除干净,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8)浇捣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落实专人负责振捣,有专人负责看铁看模。

@#@操作人员的交接班以及吃饭、休息时必须移交施工情况,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交接记录,由负责人签名归档,以免砼超振漏振。

@#@砼浇捣完毕后,钢筋上所受污染的水泥浆应予清除。

@#@@#@(9)在操作难度较高处和留洞、钢筋密度较大的区域,应做好醒目标志,以加强管理,确保砼浇捣质量。

@#@@#@(10)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的原则,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砼振实而与下面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了为使砼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并消除砼气泡。

@#@@#@(11)砼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前,并加强对泵送流态砼的振捣。

@#@@#@(12)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引起砼产生离析现象,一般以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13)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50cm。

@#@并不准将振动棒随意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钢筋、模板变形、预埋件脱落。

@#@@#@(14)做好砼试块养护工作,试块应在浇捣地点制作。

@#@砼试块成型24小时后拆模,放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至设计龄期进行强度检测。

@#@@#@(15)砼试块制作、坍落度检测方案:

@#@@#@1)按不同的砼强度要求,有关规定作好抗压、抗渗试块,另外还需做二组拆模试块。

@#@@#@2)坍落度测试随机抽样。

@#@@#@3)人员安排:

@#@抗压试模制作二人,工作内容:

@#@取样、制模、保养。

@#@@#@4)现场设砼标准标准养护室一间,内砌2000×@#@1000×@#@500的水池一个,配备KCD—35型冷暖窗式空调一台及辅助加热设施二套,保证砼养护达到标准条件,并做好养护室的室温、水温记录。

@#@@#@(16)砼浇捣后,应及时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初凝至终凝期间滚筒反复碾压数遍,再用木蟹至少两次抹平,以闭合早期砼表面的收缩短裂缝。

@#@在插筋较密集处,滚筒无法碾压,应用木蟹数次拍实。

@#@根据气候条件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时间3—7天。

@#@@#@6、墙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墙体砌筑时砌块应隔夜浇水湿润,并按规定砌筑,保证砌体与砂浆的粘结力,防止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工程质量。

@#@@#@

(2)砌墙时应把预留拉结筋按规定放入墙内使其起到拉结作用。

@#@要控制水平缝厚度,消灭同缝现象,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且柱边及梁底应用1:

@#@2水泥砂浆嵌密实,防止墙面渗水。

@#@@#@(3)砌筑时,应先弹出水平线和墙身线,扫清墙身部位的浮灰。

@#@@#@(4)砌筑时用砂应用中砂,并应过筛,含泥量大于5%的不能使用,砂浆拌制选用砂浆搅拌机,拌制时间要保证,砂浆必须搅拌均匀,冬季搅拌的砂浆应比夏季搅拌时间增加一倍。

@#@@#@(5)砌筑砂浆到位后,应倒入灰斗内,不能随地倒放到楼层地面上。

@#@@#@7、装饰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装饰施工前应做好结构验收工作,并且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

(2)对墙体凹凸太多要垫平或凿平,砼面要斩毛,所有空洞要坞牢,做到密实无渗漏现象。

@#@@#@(3)装饰工艺一般按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以便做到减少修理,保护成品。

@#@@#@(4)装饰需要浇水湿润墙面,内墙阳角(包括门窗)均装出1:

@#@2水泥砂浆护角线再做面层。

@#@@#@(5)为有效地控制抹灰层的垂直度、平整度和厚度,使其符合抹灰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应在抹灰及饰面工程施工中设置灰饼和冲筋,作为底层抹灰的依据(注意阴阳角方正的处理)。

@#@@#@(6)基层应达到表面洁净、粗糙、基本平整。

@#@@#@(7)为使外突阳角在抹灰后线条清晰、挺直,并防止碰撞损坏,护角线采用暗护角线(空门洞除外)。

@#@@#@(8)装饰完工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发现有超出检查规范的,应整修达到要求。

@#@@#@8、测量工作质量保护措施@#@

(1)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部的计量器具和量值实行计量管理,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

(2)测量定位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30~50m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及工艺质量控制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进行使用。

@#@@#@(3)测量基准点要严格保护,避免撞击、毁坏。

@#@在施工期内,要定期复核基准点是否发生位移。

@#@@#@(4)总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必须采用闭合测量方法,确保引测结果精度。

@#@@#@(5)所有测量观察点的埋设必须可靠牢固,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精度。

@#@@#@(6)轴线控制点与标高控制点,必须经监理书面认可方可使用。

@#@@#@(7)所有测量结果应及时汇总,并向有关部门提供。

@#@@#@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一)安全施工措施@#@1、项目经理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总负责,专职安全员对本工地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无事故。

@#@@#@2、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六大纪律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3、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法规和新技术、新技能,使参加施工的全体员工能全面掌握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知识,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事事注意安全,人人讲究安全,在工地形成安全生产的浓厚气氛。

@#@@#@4、严格执行班前交底(交任务、交安全、交质量)和三上岗(上岗检查、上岗记录、上岗交底)制度,执行工序交接自检和互检制度。

@#@@#@5、各类机电设备均实行挂牌验收制度,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6、电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有接地装置,电动工具实行一机一闸制接线,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及维修,非指定人员不得动用电器设备。

@#@@#@7、井顶及扶梯有可靠的栏杆,与工作无关人员不准进入。

@#@@#@8、进管道的电源电器设备应有专职电工负责管理,经常检查,防止损坏,中继环、油泵车等必须放在管内固定平台上工作,管内照明电压采用36伏。

@#@@#@

(二)文明施工措施@#@1、工程临建设布局合理,市区工地应予封闭,施工区域与非施工";i:

15;s:

26803:

"综述题目:

@#@:

@#@家用中央空调的研究与发展前景专业班级:

@#@建筑环境07-1姓名:

@#@娄彦亮学号:

@#@200702040123@#@文献综述@#@@#@题目家用中央空调的研究与发展前景@#@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院(系)@#@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家用中央空调的研究与发展前景@#@1家用中央空调具有的特点@#@1.1家用中央空调的优点@#@

(1)具有单台房间空调器的优势。

@#@如质量可靠、故障率低、使用灵活、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等。

@#@@#@

(2)具有中央空调的优势,如房间内温度分布均匀,不占有房间的使用面积,能和装修较好的配合,室内噪音低等。

@#@@#@(3)具有较好的个性化,~方面要体现在住户个人购买、个人使用,另一方面室内空调机布置能够灵活多样,可根据房间的布局、个人喜好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

@#@@#@(4)家用中央空调消费群体不光是针对高消费群体,而逐步针对普通的工薪阶层。

@#@随着空调厂家大规模生产、开发,其价格会逐渐回落,使家用中央空调能落户于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可能。

@#@@#@1.2家用中央空调的缺点@#@

(1)比分体空调贵不少,但是配合装修效果非常好。

@#@@#@

(2)耗电量比较大,不容易清洗。

@#@机组噪音比较大。

@#@噪音方面主要影响的是夜间睡眠,可以调成最低风速运行。

@#@另外,在选择中央空调品牌时可以关注室内机噪音值。

@#@@#@(3)不同品牌价格差距很大,制冷效果也有差距。

@#@@#@2家用中央空调方式的分析比较@#@2.1几种家用中央空调输送介质方式的分析比较@#@中央空调是集中处理空调负荷的系统型式,其冷/热量是通过一定的介质输送到空调房间里去的。

@#@按照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输送介质的不同,常见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可以分成以下三种主要型式。

@#@@#@2.1.1风管式系统@#@风管式系统以空气为输送介质,其原理与大型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的原理基本相同。

@#@它利用室外主机集中产生冷/热量,将从室内引回的回风(或回风和新风的混风)进行冷却/力D热处理后,再送入室内消除其空调冷/热负荷。

@#@相对于其它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型式,风管式系统初投资较小。

@#@如若引入新风,其空气品质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但风管式系统的空气输配系统所占用建筑物空间较大,一般要求住宅要有较大的层高。

@#@而且它采用统~送风的方式,在没有变风量末端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的空调负荷要求。

@#@而变风量末端的引入将会使整个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大大增加。

@#@@#@2.1.2冷/热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的输送介质通常为水或乙二醇溶液。

@#@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出冷/热风,从而消除房间空调负荷。

@#@它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型式。

@#@该系统的室内末端装置通常为风机盘管。

@#@目前风机盘管一般均可以调节其风机转速(或通过旁通阀调节经过盘管的水量),从而调节送入室内的冷/热量,因此该系统可以对每个空调房间进行单独调节,满足各个房间不同的空调需求,同时其节能性也较好。

@#@此外,由于冷/热水机组的输配系统所占空间很小,因此一般不受住宅层高的限制。

@#@但此种系统一般难以引进新风,因此对于通常密闭的空调房间而言,其舒适性较差。

@#@@#@2.1.3VRV系统@#@变制冷剂流量(VariedRefrigerantVolume,简称VRV)空调系统是一种冷剂式空调系统,它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室外主机由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末端装置是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的室内机。

@#@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

@#@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

@#@VRV系统具有节能、舒适、运转平稳等诸多优点,而且各房间可独立调节,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空调负荷的需求。

@#@但该系统控制复杂,对管材材质、制造工艺、现场焊接等方面要求非常高,且其初投资比较大。

@#@除了风管式系统、冷/热水机组、VRV系统这三种基本的系统型式外,还可以互相交叉,衍生出一些新型的系统。

@#@例如,将冷/热水机组和风管式系统进行组合,往室内送冷热水处理房间空调负荷,而新风统一由室外机处理后分别送入各个房间。

@#@@#@2.2几种家用中央空调安装方式的分析比较@#@2.2.1小区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小区内集中设冷热源站房,通过室外管网将冷热水送至每户。

@#@该系统具有中央空调的优势,如房间的温度分布均匀、不占有房间的使用面积、室内噪音低等。

@#@但一次性投资大,需有效的物业管理,平时运行费用高,准确计费计量困难,在原计划经济下使用较多。

@#@随着福利分房取消,住房私有化,集中供冷暖系统计费、收费越来越困难,此系统市场份额也目渐萎缩。

@#@@#@2.2.2户用小型风冷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由风冷热泵机组、室内机及空调水管及附件组成。

@#@室外机设于阳台上,将噪音阻隔于户外。

@#@风冷热泵机组内置小型压力膨胀水箱、循环水泵及自动补水阀。

@#@风机盘管空调末端有多种形式,可根据业主喜好、功能使用、室内装饰等进行选择。

@#@该系统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与全空气系统比占建筑空间少,容易配合装饰。

@#@机组设有内置式膨胀水箱,可使安装、操作、维修更为简单且无损建筑外观美。

@#@风冷热泵机组采用微电脑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各房间独立控制,又可集中控制,方便实用,便于节电。

@#@若设新风需另设新机组,增加造价。

@#@该系统缺点为:

@#@集水盘内易集尘、滋生细菌,存在漏水隐患。

@#@但漏水处容易发现,便于维修。

@#@风冷热泵机组为三相电源,需另配电,设电表计量等。

@#@@#@2.2.3一拖多空调系统(即家用变频中央空调系统)@#@由室内、外机,冷媒管、凝结水管及附件组成。

@#@与②节方案相同,室外机置于阳台上,室内机多款可供选择,但室内、外机之间采用紫铜冷媒管连接.不需膨胀水箱、循环泵。

@#@可选用单相电流,不需特批三相人户,节省线路,便于计量计费。

@#@该系统优点是:

@#@由于冷媒直接蒸发,能效比较高;@#@具备所有家用空调性能,如:

@#@离子除尘过滤刚、光触媒、夜光遥控、超低噪音等。

@#@室内机送风自动摆动,导流叶片;@#@型号规格多,选择余地大,可根据不同性能、功能要求选择;@#@一拖多台,根据正在运转室内机数量及每个房间不同负荷状况,变频电路调整压缩机转速,以随时适应各个时刻的总荷量,使每台室内机都得以高效运转,相比传统中央空调节能40%以上,减少运行费用、节能、经济;@#@室外机小巧紧凑,方便灵活安装,能节省室外空间,美化家居环境,减少室外机数量;@#@带有自动故障检测,方便检修;@#@自动转换供热/冷模式,自动风速变换,有定时、夜间设定模式,可同时实现集中管理和单独控制。

@#@其缺点是:

@#@供电峰谷差大,电网发电机在低负荷下运行时效率低、耗能较大;@#@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大提高;@#@无新风供应,安装要求高;@#@如发生玲媒管泄漏,很难找出漏点,不易维护,其价格较高。

@#@目前,国内空调企业海尔、美的等开始推广该种机型.价格可望进一步下调。

@#@@#@2.2.4一拖一风管式空调系统@#@由室外机、管道式空调箱、送风管及风阀、风口组成。

@#@制冷原理与分体式空调类似,也属冷媒直接蒸发式,只是将2.2.3节方案中室内机改换为管道式空调箱。

@#@该管道式空调箱属全空气系统,无水系统及其各种配套设备,大大降低了初投资;@#@室内机放置于室内吊顶内,节省了机房面积和基建投资;@#@送风系统简单,元需专人管理,只需定期检查,与2.2.2节方案比无漏水之忧,相对价格低;@#@可充分考虑新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保持空气清晰;@#@直接蒸发式冷却空气,省却了玲媒水循环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损失,且蒸发温度相对于冷水机组有所提高,因此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

@#@管道式空调箱出风口处风压较高,一般为80—150Pa,可通过风道来保证每只风口的冷热风有一定的射程,使室内气流场和温度场保持均匀;@#@也可配置消声器,充分满足室内噪声要求。

@#@在商场等大面积空调场所使用多台管道机,可依据室内负荷变化情况,开停一部分管道机来进行能量调节;@#@但用在住宅空调中,各房间不能独立控制使用,集中回风,影响各房间的私密性;@#@风管占建筑空间较大。

@#@再者,对空气过滤能力差,所处理空气的焓降小,除湿能力不强。

@#@家用中央空调各种方式各有自身特点,视工程具体情况,经经济性、技术性分析比较,确定最后最适合的工程空调方案。

@#@但在目前,笔者认为一拖多空调系统和一拖一风管式空调系统较适合现住宅空调。

@#@前者因价位原因,推广起来是有一定困难,估计今后几年,随着家用空调生产厂商大量介入商用空调,其价位下降,市场占有份额会不断上升;@#@后者现阶段应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3家用中央空调技术路线分析@#@虽然同样是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但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技术路线并不相同。

@#@分析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对于我们确定未来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而一个国家家用空调的发展是与该国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准、居住住宅形式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脱离了这些因素来谈家用空调的发展是不现实的。

@#@因此,应当结合这些因素来分析各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的技术路线。

@#@@#@3.1美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技术路线@#@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人民生活水准较高,对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也较高,这些都促进了该国家用小型中央空凋的使用普及率。

@#@美国由于经济发达,人121密度相对不高,其住宅条件较为优越。

@#@很大一部分是别墅型住宅,具有宽敞、高大的特点。

@#@由于其层高较高.具有足够的建筑空间用于布置风道,因此在美国,风管式系统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同时.由于美国居民对家用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多采用有新风的风管式系统。

@#@目前。

@#@美国风管式系统的年产量约为600万台件,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3.2日本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技术路线@#@与美国以风管式系统为主的特点不同,日本的家用空调走的是一条。

@#@氟系统为主的发展道路.从窗式空调器到定速分体式空调器,再到变频分体式空调器。

@#@同样.日本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也以冷荆式空调即VRV系统(包括一拖多)为主。

@#@日本是个国内资源匿乏的国家。

@#@其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因此该国非常强调节能。

@#@家用空调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技术的开发尤其受到重视。

@#@VRV系统的节能性是其在13本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对于专业的空调安装队伍来讲,VRV系统的安装非常规范,施工费用低。

@#@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日本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型式以VRV系统为主。

@#@@#@3.3我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技术路线@#@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逐渐开始对家用小型中央空调进行研究和应用,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还不完全成熟。

@#@目前,我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年产量约10万台/年,数目虽然不大,但增长速度较快。

@#@我国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走是的“水系统”的道路,主要发展的是冷/热水机组的型式,目前其产量占我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总量的70%以上。

@#@此外也有风管式系统,但其数量比冷/热水机组少得多,VRV系统的数量就更少,国内主要厂家基本上还处于研发阶段。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格局,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1)冷/热水机组的室外订同实际上就是一个风冷热泵装置,室内末端是风机盘管。

@#@而目前我国的风冷热泵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基本成熟。

@#@面晨风机盘管技术上我国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因此我国发展冷/热水机组在技术上有保证。

@#@@#@

(2)冷/热水机组不需要占用太多建筑层,在住宅内布置较为方便,且施工简单,安装费用低。

@#@而风管式系统的设置需与建筑结构相配合,占用建筑空间大,且施工不方便。

@#@对于VRV系统,目前国内在此领域的技术尚不成熟,还存在流量控制问题、管道材质问题、现场焊接问题、管道施工问题等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方面。

@#@而且VRV系统的初投资太高、限制了它的推广。

@#@@#@(3)从舒适的角度考虑,风管式系统由于调风/调温的问题解决得不好,无法同时满足多个空调房问不同的空调负荷需求。

@#@而冷/热水机组则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房间的独立控制和调节,同时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决定我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是技术上的考虑,这也是一中新型产品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所具有的必然特征。

@#@@#@而从长远来看,VRV系统将代替冷/热水机组成为主流。

@#@之所以说VRV系统会成为主流是因为:

@#@@#@

(1)噪声很低。

@#@如FXYC20K的噪声仅27dB~32dB,而风机盘管的噪声一般都在40dB以上;@#@机室外机噪声仅57dB,而一般冷却机组的噪声都在70dB~90dB左右。

@#@@#@

(2)工作温度范围广。

@#@其极限工作温度为一150℃,而风冷热泵冷水机组冬季极限工作温度为一10℃~150℃。

@#@@#@(3)运行寿命长。

@#@VRV系统中央空调无大故障,运行时间达15年以上。

@#@寿命20年以上,而冷热机组系统寿命仅有5年~8年。

@#@@#@(4)冬季无防冻运行问题。

@#@VRV系统中央空调冬天不需要防冻而运行,水系统中央空调在冬季需昼夜运行,以防冻坏设备,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5)管理方便,控制先进。

@#@VRV系统中央空调室内机、室外机均装有电脑板,对各机均可实现单独控制,亦可分区、分层控制。

@#@用室内遥控器可以开启室内机关并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

@#@@#@(6)设计、安装自由度大。

@#@VRV系统中央空调的冷媒连接管长约130m,室内外机问高度差可达50ITI。

@#@所以,室外机可以统一放置于楼顶,大大降低机房占地和建房投资,同时亦可轻松实现建筑设计人员的初衷。

@#@系统的安装相当方便,系统采用冷媒铜管直接连接,对管道井的要求不及或最多是水管的1/3。

@#@@#@(7)节约能源,运行费用相对比较低。

@#@VRV系统中央空调是一种用多少就运行多少台的高度智能化中央空调系统。

@#@而冷/热水机组不能进行单独操控,即无论室内末端装置开动几台,即使是一台,整个冷/热水机系统包括主机、水泵等都要运转,而且冷水机的能量载级数有限(一般仅有3级~5级),因此能量的浪费很大。

@#@所以,相对于VRV系统,冷/热水机组系统具有安装较为复杂,维护工作量大,系统寿命较短,能耗较大,引进新风难缺点。

@#@@#@4家用中央空调设计原则及要点@#@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家用单户式中央空调及小区式中央空调将是家用空调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此部分着重论述了单户式及小区中式空调的设计原则及要点。

@#@@#@4.1小区集中式中央空调设计原则@#@此种空调在设计时,首先要注重的是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针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18~22℃;@#@室内工作区风速<@#@O.4一s;@#@新风换气次数1.0次,Il;@#@夏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24—26℃;@#@相对湿度<@#@65%;@#@室内工作区风速<@#@o.5m,s;@#@新风换气次数1.O次,}l。

@#@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浓度应小于O.15Ⅱlag,m3,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至主要房间的噪声级应小于46db(A)。

@#@)进行设计和设备的相关设备的选型。

@#@另外对于系统对单个房间的控制能力也是设计中需注意的地方。

@#@@#@4.2单户式家用中央空调设计原则@#@通过近年来的市场调查及用户需求分析,可以看单户式家用中央空调在设计中要针对需求中低噪音、节能、改善并提高空气质量、美观的外形等方面进行。

@#@@#@4.2.1低噪音设计的实施@#@为了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通常采用特殊消音设计的旋转式压缩机,并利用吸音棉和防震座降低压缩机运转的噪音。

@#@并使用低噪音的风机和新型的U型风机防震支架降低振动和噪音。

@#@在安装时在管路上安装配重橡胶块防止共振。

@#@@#@4.2.2节能设计的实施。

@#@@#@家用中央空调设备的节能家用中央空调是能耗大户,要选用运行稳定、能效比高的家用中央空调机组。

@#@在家用中央空调机组的选择上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

(1)由于空调机组全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的,因此机组满负荷运行的能效比值并不能代表机组全年运行时的能耗性能。

@#@为了满足部分负荷稳定运行的要求,建议采用以下技术:

@#@a.变频调速技术和直流电动机传动技术,可以控制压缩机转速,在部分负荷时,获得非常高的能效比值。

@#@其中直流变速技术的节能性比变频调速节能效果更好。

@#@b.采用数码控制压缩机技术,是涡旋式压缩机特有的一种容量调节方式。

@#@它根据负荷情况,采用数字控制技术控制涡旋压缩机定转子的拟合时间,达到调节压缩机制冷量的目的,使机组部分负荷能效比得以提高,节能性能好。

@#@@#@

(2)必须注意选择容量合适的空调机组。

@#@家用中央空调机组容量应根据使用房间面积、围护结构、朝向、室内设备、使用人数、新风量、系统构成等因素决定。

@#@对于较复杂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应由专业设计人员计算确定。

@#@机组容量选择过大将会使机组运行效率过低,能耗增加。

@#@一般使用高效率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即提高了制冷能力又可节电。

@#@现在更多的是采用变频技术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变频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交流(Ac)变频,即压缩机采用三相感应电动机,另一种直流(Dc)变频,压缩机采用直流电动机。

@#@@#@4.2.3改善并提高空气质量设计实施@#@为了使空调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现在空调中加入了全新的用来除湿的设计,除湿能力大大提高且不会大幅降低室内温度,特别适合南方梅雨季节的使用。

@#@同时采用双层空气清净过滤设计(双层滤网结构,第一层滤掉较大的尘埃粒子,第二层滤掉极细微尘和清洁出去空气中的异味),过滤尘埃和除臭功能明显。

@#@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5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前景@#@首先,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整个国民经济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人们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造就了一批百万级、千万级、亿万级的富人队伍。

@#@他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对住宅面积及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洋楼别墅或大面积居室成了他们的选择目标,而室内舒适环境的创造,依靠传统中央空调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普通家用空调对大面积居室来说,装一台无法满足室内要求,装多台又显得既不合理也不合算。

@#@家用中央空调的问世,完善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其次,我国住宅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对我国近l0年来空调行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住宅业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大量的新建住宅投入使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支付能力的上升,一系列适合于中高收人家庭使用的中高档住宅纷纷出现,包括许多豪华的别墅型住宅。

@#@100m2以上的住宅在新建住宅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这种类型的住宅中,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显得十分适用。

@#@因此,住宅业的飞速发展为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外,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讲,在新建的中高档住宅中布置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不仅可以提升住宅的档次,而且其初投资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并不高,因而目前许多开发商对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抱有浓厚的兴趣。

@#@@#@再次,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促进家用中央空调的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的调整,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在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中,随着我国的入世,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传统的律师、会计师、审计师等中介事务所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有这些又将拉动小型办公楼和商住楼的市场需求,而家用中央空调正好满足小型办公楼对空调产品的较高要求。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不断追求,家用中央空调必将成为21世纪的消费新热点。

@#@@#@参考文献@#@【1】周平义,刘彦君,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及制约因素,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2000:

@#@4787~781.@#@【2】周平义,我国中央空调行业未来5~10年的发展趋势,制冷与空调,2001,1

(2)7~9.@#@【3】石文星,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特性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

@#@清华大学.2000.4空气调和.卫生工学会编.空气调和.卫生工学便览:

@#@II卷——空气调和篇.改定第九版@#@【4】苏德权,通风与空气调节,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181~187@#@【5】付小平,空调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65~170@#@【6】易新,梁仁建,现代空调用制冷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0~138、142~144@#@【7】国远,户用中央空调,广东: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机@#@【8】永杰,户式中央空调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22

(2):

@#@59.62.@#@【9】宏庆,Adrian,R.J,粒子像测速度技术(PIV)和激光散斑测速技术(LSV)的实验研究[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5(9):

@#@10—15.@#@【10】文涌,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浅谈[J],山西建筑,2008,34(31):

@#@196—197.@#@【11】刘彦君,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及制约因素阴,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2000:

@#@478—481.@#@【12】龙惟定,我国高密度住宅空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空调形式的探讨,暖通空调,2000:

@#@115.@#@【13】李毅,家用中央空调的特点及前景分析叨,低温建筑技术.2001:

@#@147@#@【14】刘长城,家用中央空调方案选择,暖通空调,1999:

@#@204—206.@#@【15】武海滨,加入Ⅳl’o后中国暖通空调业发展,暖通空调,2000:

@#@224.@#@【16】王洪亮,家用中央空调设计原则及其实施,机械工业.2005,6.@#@【17】陆耀庆,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18】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空调工程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9】李俊,中央空调系统与多联分体中央空调选用方案比较,大众科技2010(6)@#@【20】耿健,刘志春,张兆江,谈水源热泵及其应用,煤炭工程,2003(5)@#@【21】杨方民,浅谈中央空调能耗分析及水系统节能,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8)@#@【22】GUPTA.MKHAREMGOYALR,Sickbuildingsyndrome-acasestudyinamultistorycentrallyair-conditionedbuildingintheDelhicity,2007@#@【23】MUIKW,Risksofunsatisfactoryairbornebacterialevelinair-conditionedofficesofsubtropicalclimates,2007(01)@#@【24】CRANDALLMS.STEBERWK,Thenationalinstitutefor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indoorenvironmentalevaluationexperience,partone:

@#@buildingenvironmentalevaluations,1996(06)@#@【25】KIMKY.KIMCN,Airbornemicro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publicbuildingofKorea,2007@#@【26】PASTUSZKAJS.PAWUKT.LISDO,BacteriaandfungiaerosolinindoorenvironmentinUpperSilesiaPoland,2000@#@【27】WUPC.LIYY,ChangingmicrobialconcentrationsareassociatedwithventilationperformanceinTaiwan'@#@sair-conditionedofficebuildings,2005@#@【28】MUDARRID.FISKWJ,Publichealthandeconomicimpactofdampnessandmold,2007@#@【29】MinistryofHealthofChina,San";i:

16;s:

11794:

"排水管道施工@#@1、管沟基槽支护、开挖@#@

(1)、沟槽支护@#@本标段沟槽开挖深度在5.5m以内,对管底埋深在1.5m以内沟槽采用无支撑开挖,管底埋深1.5~5.5m者采用有支撑开挖。

@#@@#@当埋深小于3.0m采用挡板支护:

@#@@#@挡板采用横列钢板平行槽底方向布置;@#@竖向支撑肋采用100×@#@120mm方木,横向间距1.0~1.2m;@#@槽宽3.0m以内对口撑采用φ63.5×@#@5~6㎜钢管,槽宽>3.0m采用20号工字钢支撑。

@#@对口撑竖向间距1.0~1.2m。

@#@@#@挡板支撑安装应紧跟土方开挖,作业面开挖结束后在2h内挡板安装完毕。

@#@@#@当埋深大于3.0m时采用钢板桩支撑:

@#@@#@先定位放线,开挖导向沟槽,选用D360型振动沉桩,进行支撑开挖,平整基底,做好管基,进行管道安装,如果地下水丰富,可采用地下降水。

@#@如果地下水丰富时,可以考虑降水施工。

@#@@#@

(2)、沟槽开挖@#@每个作业面当天开挖的基坑从破土开挖到第一层钢管支护,要及时紧跟。

@#@@#@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边角以及坑底上20cm范围内辅以人工修整。

@#@开挖后的土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或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弃土地点。

@#@@#@2、管基施工@#@验槽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以免扰动土层,影响地基承载力。

@#@砼平基立模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钢筋砼园管底部,待管节安装就位后,补浇管外壁以外砼基座。

@#@砼采用机械振捣,不允许有漏振现象。

@#@砼浇筑严格控制平基顶面高程,砼终凝前不得泡水,应及时养护。

@#@@#@3、管道安装@#@钢筋砼排水管在安装前先进行严格检查,其质量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并有合格证件。

@#@采用16t汽车吊现场安放,管子吊运下沟时,不得损坏管外的防腐层和保护层。

@#@管节接头对齐,外敷成带状滞水,管节安装一段且调直后即可灌注砼底座。

@#@随后按设计管缝抹带,并用麻袋覆盖洒水养生。

@#@@#@4、接口施工@#@接口前,先检查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应插入承口的深度。

@#@接口施工时,先将承口的内工作面用棉纱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等杂物,并涂上润滑剂,然后立即将插口端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线就位,就位后插入承口,在管端部设置木挡板,用撬棍使被安装的管道沿着对准的轴线徐徐插入承口内,逐节依次安装。

@#@严禁使用施工机械强行推顶管道插入承口。

@#@@#@5、沟槽回填@#@钢筋砼管道铺设完毕,即可人工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的土方,分层夯实,密实度达90%以上。

@#@@#@沟槽采取对称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0.2m,对中管顶0.4m范围内不得用夯实机具夯实。

@#@@#@回填土的密实度管底到管顶范围应不小于95%,对中管顶以上0.4m范围内应不小于80%,其他部位不小于90%,管顶0.4m以上按地面或道路要求执行。

@#@@#@6、污水管道闭水试验@#@污水管道及检查井经监理工程师初步验收,外观符合要求且在沟槽回填前,进行闭水试验,以检查管道的严密性。

@#@@#@污水管道作闭水试验时,应分段进行,一般以相邻两检查井之间的管段为一分段,对每一分段进行两次严密性实验,沟槽土方回填至管顶上0.5m以后再进行复查实验。

@#@@#@闭水试验前,用体积比1:

@#@3的水泥砂浆将管堵固定在管道两端,养护数日,待水泥砂浆有足够的强度后,即可安装试验管和漏斗。

@#@试验装置安装完毕,即向试验管段内灌水浸润,时间为1~2昼夜。

@#@@#@试验时,先将漏斗盛满水,然后观察漏完所盛的水所需的时间,根据所漏的时间和管段的长度,按公式推算出管道的渗水量Q。

@#@@#@闭水试验注意事项:

@#@@#@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当试验段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闭水试验中应进行外管检查,管道、接口、井壁等处均不得有渗水现象。

@#@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应小于30min。

@#@@#@管道施工@#@

(1)本合同标段有污水管道长2150m,雨水管长3310m,管道沟槽挖深1~9m不等,污水管沟槽挖深均在7m以上,挖基有水。

@#@@#@

(2)根据设计资料,先定出检查井位置,放出管道中心线,测出高程。

@#@根据地质条件及施工规范和技术规程要求,选定最小需要槽底宽度以及边坡坡度。

@#@采用无支撑开挖方式,确定开挖宽度,同时在现场用石灰撒出开挖边线。

@#@@#@(3)沿管道两侧定出井点降水位置,布置降水管,采用复式降水形式(详见《污水管道井点降水布置图》图-成灌-4),在沟槽开挖管段前一天进行井点降水,确保沟底基坑无水或少量渗水,以防沟槽开挖边坡塌方。

@#@@#@(4)污水道沟槽因开挖深度大于7m,拟分三层开挖。

@#@第一层开挖深度3~4m,每次开挖长100m,挖出土方量1000m3,运至业主指定弃土场弃方,以便有一定场地堆积第二、第三层开挖土方。

@#@第一次开挖后重新定出开挖沟槽中心线,测出高程,布置第二层降水管进行井点降水,然后开挖,开挖距管底50cm左右。

@#@挖土均堆积于沟槽开挖线5m外。

@#@@#@(5)管节运至沟槽外放置,并准备好基础所需的各种材料并作好安装管道准备。

@#@@#@(6)第三层开挖至基底,由人工清理槽底,必要时两侧挖出排出沟、汇水井等,进行沟底排水。

@#@@#@(7)定出管道中心线,在沟槽底定出管底高程,利用高程尺杆定出管顶高程,布好高程控制线。

@#@@#@(8)平整沟槽基底,回填10cm砂夹卵石。

@#@@#@(9)安装基础两侧模板,模板由木模制作,模板固定在平基两侧,其高程略高于平基顶面。

@#@@#@(10)平基使用坍落度2~4cm的低流动砼灌注,振搗密实,使其高程高出设计要求2~4cm。

@#@@#@(11)由吊机吊装管节安装。

@#@在管节吊装前,先将管身淋湿,并在靠近接口部位的平基上铺一层水泥砂浆,使管节安装时接口处密实,然后将管节吊放砼平基上。

@#@就位后轻轻揉动管节揉至高出设计高程1~2mm停止,并校正好中心位置。

@#@其高程在下一管节安装揉动时受其影响继续下沉1~2mm至设计高程。

@#@@#@(12)浇筑管座:

@#@管节安好后,立设管座模板,浇筑管座砼,同时,补填接口处砂浆,并将钢丝网片插入。

@#@捣固砼时注意保持钢丝网片正确位置。

@#@@#@(13)接口抹带:

@#@管座砼浇筑完毕应立即抹带,使管节与管座结合牢固。

@#@@#@(14)拆模:

@#@管座模板应在抹带后达5Mp时拆除。

@#@@#@(15)回填土:

@#@应将槽内木料、草帘等杂物清理干净,有积水时,应将积水排净。

@#@回填土选择合格土源,在管胸部分回填时,虚厚不超过30cm,密实度达轻型击实密度的95%,分层夯实。

@#@管顶50cm范围内的填土宜用木夯夯实,密实度达轻型击实密度的90%。

@#@当管顶回填夯实高度达1.5m以上后,使用碾压机械压实;@#@人工回填在雨季、冬季施工时,应当日还土,当日夯实。

@#@沟槽位于路面基床下1m范围内回填土采用8%石灰土回填,以形成灰土土拱加固路面基床。

@#@@#@(16)雨水管本标段开挖宽度在1~4m左右,分两层开挖:

@#@第一层开挖至管底50cm,第二层开挖沟底高程。

@#@沟槽开挖至土方堆积在沟槽开挖线两侧。

@#@@#@(17)雨水管施工除基础由带基变为枕基,其施工方法略作调整外,施工工序同污水管施工。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包括南北连接线和管理区雨污管道,其中雨水管为D300和D400的钢筋砼管,污水管为D150、D200的钢筋砼管。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报告,管道开挖深度范围内地层基本为杂填土和种植土,管道埋深一般在2.0m以内。

@#@@#@1、沟槽断面选择及开挖@#@因为本工程管线埋深较浅,一般为2.0m以内,故沟槽断面原则上采用直槽柜形断面,槽宽根据管道基础底面尺寸而定。

@#@沟槽采用机械开挖,底层20cm厚土人工清挖,其余管道沟槽均采用人工开挖。

@#@@#@沟槽开挖的土方弃于槽壁外1.0m以上,及时运往弃土场。

@#@用300厚块石垫层,上做120°@#@C20垫砼基础。

@#@采用坡板控制标高和坡度,坡度板每隔20m设置一个。

@#@@#@对砂质粉土地段,为防止开挖坍塌,视地层情况,采用横列板或钢板桩支护。

@#@采用横列板时,撑板支撑随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土质不好的地段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采用钢板桩支护时,横梁采用槽钢,横梁与钢板桩之间孔隙采用木板垫实,并将横梁和横撑与钢板桩联结牢固。

@#@@#@管道开挖过程中采用明沟排水,明沟排水系统,由排水沟、排水井,水泵构成。

@#@排水沟设在基槽两边,断面尺寸为30cm×@#@30cm,排水井设在沟槽外,间距为120m,排水井的井壁采用木板支荆笆,直径为0.8m,槽底铺以10cm厚的荆笆封底压卵石过滤层。

@#@排水沟坡度大于3‰,排水井封底标高低于沟槽槽底1.5m。

@#@@#@2、基础钢筋砼@#@基础采用120°@#@C20钢筋砼基础。

@#@钢筋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模板采用建筑钢模。

@#@砼分两次浇注,先施工平板基础,安装完管道后浇注管肩砼。

@#@@#@3、管道安装@#@根据设计图纸标明的位置,沿管道走向摆放,摆放的位置,根据施工现场及交通条件在施工设计中做出规划。

@#@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沿沟槽移动,将管槽分别下入沟槽内。

@#@按设计要求做好橡胶圈接口。

@#@@#@4、沟槽回填@#@⑴沟槽土方回填前,先清除基坑内的垃圾、积水、淤泥及其它杂物。

@#@@#@⑵土方回填前选择合格填料,并通过试验确定所选用的各种填料的最佳含水量,辗压理想遍数,分层回填厚度,经工程师认可后全面铺开。

@#@@#@⑶雨季施工时,采取防止坑外雨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坑内雨水及时排出,填土经常检验土的含水量,随填随压,防止松土淋雨。

@#@雨天不填土。

@#@@#@⑷基坑回填在构筑物的地下部分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

@#@回填前采用合理的回填程序,以防止回填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构筑物开裂。

@#@@#@⑸管基或构筑物基础如座落于淤质粉质粘土上时,则先铺一道竹篱笆隔离层,然后再做块石垫层基础,流塑性淤泥清除干净,用素土回填至设计标高。

@#@填土经夯实后无漏压虚土层弹簧现象。

@#@@#@⑹沟槽坑回填和压实,压实度在管道两侧处填土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5、检查井及排水构筑物施工@#@本工程检查井为Φ1000圆形检查井,并有雨水口、雨水排出口、排水沉泥井、化粪池、污水调节池、污水阀门井等。

@#@@#@检查井施工时,与沟槽开挖同步进行。

@#@原则上管道铺设完,检查井就砌完。

@#@检查井内流槽与井壁同时施工。

@#@流槽与上、下游管道底部顺接平顺。

@#@@#@构筑物钢筋砼,模板统一采用钢模,钢筋集中加工,砼采用自拌砼。

@#@@#@";i:

17;s:

23379:

"配变、环网柜带电检测工作方案@#@@#@一、概述@#@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是发现设备潜伏性运行隐患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为规范和有效开展电力设备带电检测工作,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在国家电网公司生变电(2011)11号《关于印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本方案主要适用于10KV配网的柱上变压器、美式箱变、欧式箱变、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电缆终端箱、电缆中间箱等现场设备的带电检测。

@#@本方案规定了带电检测原理、检测项目、判断标准、检测步骤、检测周期等。

@#@@#@二、引用标准@#@1)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3)QGDW11400-2015电力设备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导则@#@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方案。

@#@@#@3.1局部放电@#@指电气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以发生在其它位置。

@#@@#@3.2带电检测@#@特指在不中断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进行的各种实时检测。

@#@@#@3.3红外热像检测@#@利用红外技术,对电力系统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它@#@致热效应的带电设备进行的检测和诊断。

@#@@#@3.4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对频率介于3MHz-30MHz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判断的检测。

@#@@#@3.5超声波信号检测@#@对频率介于20kHz-200kHz的声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判断的检测。

@#@@#@3.6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对频率介于300MHz-3000MHz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判断的检测。

@#@@#@3.7暂态地电压检测@#@局部放电发生时,在接地的金属表面将产生瞬时地电压,这个地电压将沿金属的表面向各个方向传播。

@#@通过检测地电压实现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判别和定位。

@#@@#@3.8局部放电50Hz相关性@#@指局部放电在一个电源周期内只发生一次放电的几率,几率越大,50Hz相关性越强。

@#@@#@3.9局部放电100Hz相关性@#@指局部放电在一个电源周期内发生2次放电的几率,几率越大,100Hz相关性越强。

@#@@#@3.10符号@#@dB:

@#@表明局部放电信号的强度的一种形式,采用信号幅值与基准值的比值的对数来表征,即20log(信号幅值/基准值),单位为dB。

@#@@#@mV:

@#@将采集到的局放信号转成电信号,直接采用电压值来表征信号强度。

@#@@#@dBmV:

@#@用于表征相对于基准值为1 @#@mV局部放电dB量值的表示法,例如某一信号的实际幅值为1mV,则其分贝值为20log(1mV/1mV)=0分贝毫伏(dBmV)。

@#@@#@四、检测原理@#@4.1红外热像仪的原理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 @#@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则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仪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为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

@#@ @#@@#@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分布场相对应;@#@实际上是被测目标物体各部分红外辐射的热像分布图由于信号非常弱,与可见光相比缺少层次和立体感,因此,在实际动作过程中为更有效地判断被测目标的红外热场,常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增加仪器的实用功能,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控制,实际校正,伪色彩描绘等高线和直方进行运算、打印等。

@#@ @#@@#@简而言之,红外热像仪是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热量,并将其转换生成热图像和温度值,进而显示在显示器上,并可以对温度值进行计算的一种检测设备。

@#@红外热像仪能够将探测到的热量精确量化,能够对发热的故障区域进行准确识别和严格分析。

@#@ @#@ @#@@#@红外热像检测分为一般检测和精确检测。

@#@@#@详细资料可参考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4.2高频局放检测原理@#@高频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检测,采用脉冲电流原理。

@#@由于绝大部分高压电气设备,其高低压侧或接地部分都存在分布电容,高场强区发生放电时,会耦合到接地部分并通过接地线进入大地。

@#@HFCT卡在电缆本体或者接地线上,检测其局放产生的脉冲电流信号,从而获得被检测设备的局部放电信息。

@#@@#@在高压电缆中,导线和金属护套(铠装)屏蔽之间由绝缘材料隔开形成分布电容,如图4-1所示,该电容约为几百pF,对高频信号形成通路。

@#@因此,高频的局部放电信号由分布电容对接地引线构成回路传输。

@#@当内部放电发生的瞬间,会产生一个高频的脉冲电流,高频脉冲电流通过线芯与金属护套(铠装)之间的分布电容,由高电位的线芯流到低电位的金属护套(铠装)上,并且通过电缆中间接头或终端处的接地线进入大地。

@#@因此,在中间接头或终端处的接地线接上一个高频电流互感器(HFCT),便可将高频脉冲局部放电电流耦合到HFCT中,通过HFCT与巡检仪之间的测试电缆传入巡检仪进行信号采集分析。

@#@@#@图4-1电缆检测模型图@#@图4-2经电缆中间接头接地线安装传感器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原理@#@图4-3经电缆本体安装传感器的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原理@#@4.3超声局放检测原理@#@4.3.1超声波(US)测量原理@#@电力设备内部产生局部放电信号时,会产生冲击的振动及声音。

@#@超声波法通过在设备腔体外壁上安装超声波传感器或者接收空气当中的超声信号来测量局部放电信号。

@#@该方法特点是传感器与地理设备的电气回路无任何联系,不受电气方面的干扰,但在现场使用时容易受周围环境噪声或设备机械振动的影响。

@#@由于超声信号在电力设备常用绝缘材料中的衰减较大,超声波检测法的检测范围有限,但具有定位准确度高的优点。

@#@@#@4.3.2变压器超声波检测@#@变压器长时间使用,可能存在内部部件松动,绝缘表面污秽,绝缘内部存在气隙等情况,会引起设备内部出现非贯穿性放电现象。

@#@在放电时会伴随着冲击的振动及声波的产生,局部放电产生的声波的频谱很宽,可以从几十Hz到几MHz,其中频率低于20KHz的信号能够被人耳听到,而高于这一频率的超声波信号必须用超声波传感器才能接收到。

@#@通过在设备腔体外壁上安装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超声波信号的声压大小,推测放电的强弱。

@#@@#@图44US变压器检测原理@#@4.3.3环网柜超声检测@#@通过接收空气当中的超声信号来测量局部放电信号的声压大小,可以推测出放电的强弱。

@#@@#@超声波检测过程中,应将超声波传感器沿着开关柜上的缝隙扫描检测。

@#@开关柜超声法检测部位可参考图45进行测试。

@#@@#@图45超声波检测位置示意图@#@4.3.4柱上变压器超声检测@#@在测量柱上变压器套管和引线时,由于距离较远,高压电气设备产生的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信号很微弱,要从远处进行测量可采用带有聚波器的远程超声巡检仪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和检测距离。

@#@@#@图4-6试验现场测试原理图@#@远程超声波巡检仪可以测量变压器套管受潮、污秽、裂纹、引线处尖端毛刺引起的沿面放电、电晕放电。

@#@@#@4.4暂态地电波检测原理@#@现场对于环网柜、箱变的进线柜、高压计量柜、出线柜、环网柜带电巡检方式采用瞬时地电压(TEV)检测方式。

@#@当高压开关柜中出现局部放电以后,沿放电通道将会有过程极短的脉冲电流产生,并激发瞬态电磁波。

@#@放电过程的时间比较短,电流脉冲的陡度比较大,辐射高频电磁波的能力比较强,可以通过金属外壳的开孔向外传播,这些开孔可以是外壳密封垫圈或者其他绝缘部件周围的间隙。

@#@这些高频电磁波传播到开关柜外面时,会在金属外壳上产生瞬时对地电压。

@#@瞬时地电压在几个毫伏至几伏的范围内,只有几个纳秒的上升时间,将专用的TEV传感器布置在开关柜外面,采用这种非侵入方式来检测局放活动。

@#@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4-7暂态地电压测试原理图@#@注:

@#@在应用暂态对地电压检测法时,所检测的开关柜一定要有可靠接地体。

@#@@#@暂态对地电压法检测部位主要是母排(连接处、穿墙套管,支撑绝缘件等)、断路器,CT、PT、电缆等设备所对应到开关柜柜壁的位置,这些设备大部分位于开关柜前面板中部及下部,后面板上部、中部及下部、侧面板的上部、中部及下部。

@#@开关柜暂态对地电压法检测部位如下图:

@#@@#@图48检测部位示意图@#@其中对于环网柜只能测到前中、前下部位。

@#@@#@4.5特高频检测原理@#@电气发生绝缘故障的原因是其内部电场的畸变,往往伴随着局部放电现象,产生脉冲电流,电流脉冲上升时间及持续时间仅为纳秒(nS)级,该电流脉冲将激发出高频电磁波,其主要频段为0.3—3GHz,该电磁波可以从设备缝隙处、观察窗等处泄露出来,采用特高频传感器(频段为0.3—3GHz)测量绝缘缝隙处的电磁波,然后根据接收的信号强度来分析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

@#@@#@五、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5.1变压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表1柱上变压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红外热像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检测变压器本体、油箱、套管、引线接头及电缆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温差@#@1)1)检测方法和热图像分析参考DL/T664;@#@红外热像图应存档@#@2)2)新设备投运后1周内完成@#@3)3)注意记录当时的负荷情况@#@2@#@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远程非接触式)@#@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一般检测频率在20kHz~100kHz之间的信号,若有数值显示,可根据显示的dB值进行分析@#@1)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10dB@#@2)2)异常: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10dB且≤30dB@#@3)3)缺陷: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数值>30dB@#@4)1)若检测到异常信号,可利用超高频检测法、频谱仪和高速示波器等仪器和手段进行综合判断@#@5)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6)3)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表2欧式箱变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红外热像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检测欧式箱变本体、高压室、低压室引线接头及电缆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温差@#@7)1)检测方法和热图像分析参考DL/T664;@#@红外热像图应存档@#@8)2)新设备投运后1周内完成@#@9)3)注意记录当时的负荷情况@#@2@#@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非接触式)@#@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一般检测频率在20kHz~100kHz之间的信号,若有数值显示,可根据显示的dB值进行分析@#@4)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10dB@#@5)2)异常: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10dB且≤30dB@#@6)3)缺陷: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数值>30dB@#@10)1)若检测到异常信号,可利用超高频检测法、频谱仪和高速示波器等仪器和手段进行综合判断@#@11)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12)3)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3@#@暂态地电压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7)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20dB@#@8)2)异常: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20dB且≤40dB@#@1)3)缺陷: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数值>40dB@#@1)1)新设备投运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2)2)异常情况可开展长时间在线监测@#@表3美式箱变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红外热像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检测美式箱变本体、高压室、低压室引线线接头及电缆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温差@#@13)1)检测方法和热图像分析参考DL/T664;@#@红外热像图应存档@#@14)2)新设备投运后1周内完成@#@15)3)注意记录当时的负荷情况@#@2@#@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非接触式)@#@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一般检测频率在20kHz~100kHz之间的信号,若有数值显示,可根据显示的dB值进行分析@#@9)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10dB@#@10)2)异常: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10dB且≤30dB@#@11)3)缺陷: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数值>30dB@#@16)1)若检测到异常信号,可利用超高频检测法、频谱仪和高速示波器等仪器和手段进行综合判断@#@17)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18)3)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3@#@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接触式)@#@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一般检测频率在20kHz~100kHz之间的信号,若有数值显示,可根据显示的dB值进行分析@#@12)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或音响,且数值≤8dB@#@13)2)异常:

@#@数值>8dB且≤15dB@#@14)3)缺陷:

@#@数值>15dB@#@19)1)若检测到异常信号,可利用超高频检测法、频谱仪和高速示波器等仪器和手段进行综合判断@#@20)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21)3)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4@#@暂态地电压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15)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20dB@#@16)2)异常: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20dB且≤40dB@#@2)3)缺陷: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数值>40dB@#@3)1)新设备投运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4)2)异常情况可开展长时间在线监测属)差@#@5)@#@5@#@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检测美式箱变内部电缆,必要时)@#@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1)正常:

@#@波形图谱未发现典型的放电脉冲信号。

@#@背景噪声幅值不超过30dBmV@#@2)轻微:

@#@具有局部放电特征(放电相位图谱180度分布特征明显)但放电幅值小于等于40dBmV@#@3)异常:

@#@具有局部放电特征(放电相位图谱180度分布特征明显)且放电幅值大于40dBmV小于50dBmV。

@#@@#@4)缺陷:

@#@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检测图谱(放电相位图谱180度分布特征明显)且放电幅值大于50dBmV。

@#@@#@1)@#@1)与标准图谱(附录)比较。

@#@@#@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1周内完成。

@#@@#@3)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

@#@@#@1)@#@注:

@#@红外热像检测、非接触式超声、暂态地电波、高频局部放电主要用于美式箱变高压室检测;@#@红外热像检测、接触式超声用于美式箱变的配电变压器检测。

@#@@#@5.2环网柜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表4环网柜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红外热像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正常:

@#@柜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20K@#@异常:

@#@柜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20K@#@22)1)检测方法和热图像分析参考DL/T664;@#@红外热像图应存档@#@23)2)新设备投运后1周内完成@#@24)3)注意记录当时的负荷情况@#@2@#@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非接触式)@#@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一般检测频率在20kHz~100kHz之间的信号,若有数值显示,可根据显示的dB值进行分析@#@17)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或音响,且数值≤8dB@#@18)2)异常:

@#@数值>8dB且≤15dB@#@19)3)缺陷:

@#@数值>15dB@#@25)1)若检测到异常信号,可利用超高频检测法、频谱仪和高速示波器等仪器和手段进行综合判断@#@26)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27)3)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3@#@暂态地电压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20)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20dB@#@21)2)异常: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20dB且≤40dB@#@3)3)缺陷: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数值>40dB@#@6)1)新设备投运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7)2)异常情况可开展长时间在线监测属)差@#@8)@#@5.3电缆分支箱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表5电缆分支箱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目@#@周期@#@标准@#@说明@#@1@#@红外热像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正常:

@#@柜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20K@#@异常:

@#@柜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20K@#@28)1)检测方法和热图像分析参考DL/T664;@#@红外热像图应存档@#@29)2)新设备投运后1周内完成@#@30)3)注意记录当时的负荷情况@#@2@#@暂态地电压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22)1)正常:

@#@无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20dB@#@23)2)异常: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且数值>20dB且≤40dB@#@4)3)缺陷:

@#@具备典型放电波形图谱,数值>40dB@#@9)1)新设备投运1周内应进行一次检测@#@10)2)异常情况可开展长时间在线监测属)差@#@11)@#@3@#@高频局部放电检测@#@1)半年或1年@#@2)投运后@#@3)必要时@#@1)正常:

@#@波形图谱未发现典型的放电脉冲信号。

@#@背景噪声幅值不超过30dBmV@#@2)轻微:

@#@具有局部放电特征(放电相位图谱180度分布特征明显)但放电幅值小于等于40dBmV@#@3)异常:

@#@具有局部放电特征(放电相位图谱180度分布特征明显)且放电幅值大于40dBmV小于50dBmV。

@#@@#@4)缺陷:

@#@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检测图谱(放电相位图谱180度分布特征明显)且放电幅值大于50dBmV。

@#@@#@2)@#@1)与标准图谱(附录)比较。

@#@@#@2)新设备投运、大修后1周内完成。

@#@@#@3)异常情况应缩短检测周期。

@#@@#@2)@#@备注:

@#@电缆终端无典型放电缺陷,且在同等条件下不同相别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图谱中不存在明显区别。

@#@@#@六、检测要求及注意事项@#@6.1环境要求@#@1)环境温度:

@#@0℃~40℃。

@#@@#@2)环境相对湿度:

@#@不大于80%@#@3)带电测试期间,天气无异常大风、雷电活动@#@6.2检测人员要求@#@

(1)熟悉配网带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诊断程序,了解带电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仪器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

@#@@#@

(2)了解被检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

@#@@#@(3)熟悉《带电检测与诊断应用规范》,接受过带电检测技术培训。

@#@@#@(4)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6.3注意事项@#@1)注意选用通过权威部门认证的仪器作为检测工具。

@#@@#@2)检测时,注意背景信号的选取和图谱的保存。

@#@@#@3)采用内同步和外同步法,结合相位相关性、典型图谱排除外部干扰的影响,尤其注意环网柜外杆塔的电晕干扰和外部放电干扰。

@#@@#@4)接触式超声检测美式箱变时,注意涂抹超声耦合剂。

@#@@#@5)发现可疑放电,注意缩短跟踪周期。

@#@@#@6)测量时要注意环境温湿度和负荷情况是否有影响。

@#@@#@七、附录典型图谱介绍@#@7.1电晕放电@#@电信号@#@超声@#@波形模式@#@PRPD@#@PRPS/连续模式@#@图谱特点@#@放电模式:

@#@处于高电位或低电位的金属毛刺或尖端,由于电场集中产生的局部放电。

@#@@#@图谱特征:

@#@放电的极性效应非常明显,通常在工频相位的负半周出现,放电信号强度较弱且相位分布较宽,放电次数较多,相邻放电信号间隔一致。

@#@但较高电压等级下也可能出现放电信号,幅值更高且相位分布较窄,放电次数较少,PRPD图中呈现单峰或双峰状,双峰幅值不同。

@#@@#@7.2悬浮放电@#@检检@#@测测@#@原原@#@理理@#@图图@#@谱谱@#@类类@#@型型@#@电信号(高频、TEV、UHF)@#@超声@#@波形模式@#@PRPD@#@PRPS/连续模式@#@放电特征@#@放电模式:

@#@松动金属部件产生的局部放电。

@#@@#@图谱特征:

@#@放电信号通常在工频相位的正负半周均会出现,且具有一定对称性,放电信号幅值很大,较稳定且相邻放电信号时间间隔基本一致,放电次数少,放电重复率较低。

@#@@#@7.3尖端放电@#@检@#@测@#@原@#@理@#@图@#@谱@#@类@#@型@#@电信号(高频、TEV、UHF)@#@超声@#@波形模式@#@PRPD@#@PRPS/连续模式@#@放电特征@#@放电模式:

@#@处于高电位或低电位的金属毛刺或尖端,由于电场集中产生的局部放电。

@#@@#@图谱特征:

@#@放电的极性效应非常明显,通常在工频相位的负半周出现,放电信号强度较弱且相位分布较宽,放电次数较多,相邻放电信号间隔一致。

@#@但较高电压等级下也可能出现放电信号,幅值更高且相位分布较窄,放电次数较少,PRPD图中呈现单峰或双峰状,双峰幅值不同。

@#@@#@7.4气隙或沿面放电@#@波形模式@#@PRPD@#@PRPS/连续模式@#@放电特征@#@放电模式:

@#@固体绝缘内部开裂、气隙,绝缘表面金属颗粒或绝缘表面脏污等缺陷引起的放电。

@#@@#@图谱特征:

@#@放电信号通常在工频相位的正负半周均会出现,且具有一定对称性,放电幅值分散,放电间隔大且不一致,放电次数少且相位分布较宽。

@#@当气泡形状较规则时,PRPD正负放电波形对称,而当气泡形状不规则时,PRPD正负波放电波形不对称。

@#@@#@24/24@#@";i:

18;s:

24115:

"doi:

@#@10.3969/j.issn.1008-6218.2014.03.003@#@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一体化检测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刘海涛1,陈学全2,云@#@峰1@#@(1.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20;@#@2.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84)@#@摘要:

@#@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特点,构建了包含物理模拟、数字模拟的多电源@#@配电自动化终端一体化检测平台;@#@设计了任意配电网模拟网络和故障情况下形成的动态模拟@#@试验环境,实现了对配电终端(DTU、FTU)的蓄电池、电源模块、基本功能与性能、通信规约、@#@故障运行以及配电终端保护逻辑功能等项目的测试。

@#@认为检测平台检测功能完善,设备配置合理,测试方法简单、实用,具有操作灵活、精确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终端;@#@动态模拟试验;@#@检测平台;@#@通信规约;@#@故障模拟@#@文献标志码:

@#@B@#@中图分类号:

@#@TM732@#@文章编号:

@#@1008-6218(2014)03-0033-07@#@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DistributionAutomationTerminal@#@EquipmentIntegrationTestingPlatform@#@LiuHaitao1,ChenXuequan2,YunFeng1@#@(1.InnerMongoliaPowerResearchInstitute,Hohhot010020;@#@2.TianjinTiandaQiushiElectricPowerHigh@#@TechnologyCo.,Ltd.,Tianjin300384)@#@Abstract:

@#@Accordingtothestructureandfunctioncharacteristicson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s,aintegrativedetectionplatformincludingphysicalmodelinganddigitalanalogybasedondistributionautomationterminalwasbuiltup,createddynamicmodelexperimentenvironment,realizedthedetectionaboutdistributionterminal′sstoragebattery,powermodule,basicfunction,performance,communicationrules,faultoperationandlogicfunctionprotectionofdistributionterminal.Theplatformhadperfectfunction,reasonablearrangementofequipment,simpleandpracticaltestingmethods,theadvantagesofflexibleoperationandhighaccuracy.@#@Keywords:

@#@distributionautomationterminal;@#@dynamicsimulationtest;@#@testplatform;@#@@#@communicationprotocol;@#@faultsimulation@#@0 引言@#@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则是配电网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保证配电终端设备具备较高的运行质量及良好的互联互通性,在智能电网建设或改造过程中对配电终端设备在入网前进行功能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依据电力行业相关标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对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配电自动化是未来配电网发展的必然方向[1-2],@#@[收稿日期]2013-10-22;@#@[修改日期]2014-04-22@#@[作者简介]刘海涛(1977—),男,内蒙古人,硕士,工程师,从事分布式发电及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内蒙古电力技术@#@34@#@2014年第32卷第3期@#@和技术规范,结合现有配电自动化终端功能检测的@#@技术条件,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一体化检测平台的搭建过程及配电终端设备功能检测方法与流程进行说明。

@#@@#@2 检测原则和依据@#@针对配电终端的基本功能,实验室应能对典型@#@配电网网络结构、接地故障、断路器的状态等进行准确模拟,实现对配电终端接入开关位置和信号注入位置的任意调整,以及实现终端与主站的通信连接功能,保证电气连接和通信连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电力行业相关标准,利用检测平台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进行检测。

@#@检测依据主要包括:

@#@@#@

(1)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7],配电自动化重点检测规程[10],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11];@#@@#@

(2)低压开关成套设备技术标准[12];@#@@#@(3)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13],远程终端设备技术规范[14]等。

@#@@#@上述依据分别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性能、功能指标提出了要求,只有符合各项规定才能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特点@#@1.1 系统构成@#@配电自动化系统大致可划分为3个子系统: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电自动化子站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终端[2]。

@#@其中配电自动化终端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和监控的起始点,对配电网的故障分析与处理,以及网络优化与重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4]。

@#@在现有配电网改造过程中,同一配电线路或输电区域可能涉及多种配电终端,而不同厂家、不同型号配电终端接入同一配电网络时,彼此间的通信及设备自身的运行状况等容易出现问题,如文献[5]中提到了各个终端设备在运行时发生的彼此间的通信问题,文献[6]对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1.2 特点@#@配电自动化系统是1个设备多、分工明确、配合紧密、综合性高的复杂系统[7-9]。

@#@根据配电自动化终端承担的任务及现场环境、使用条件等要求,配电自动化终端应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1.2.1 可靠性高@#@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所采集数据和通信网络都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必须确保故障的快速反馈、定位和隔离;@#@设备应具有较好的电磁特性、数据采集精度和通信的稳定性。

@#@@#@1.2.2 实时性高@#@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很高,重要数据(如开关变位信息)要优先传送,确保第一时间送至主站。

@#@@#@1.2.3 安全性高@#@对设备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都要求很高。

@#@如失电的情况下,备用电源应能可靠工作;@#@在通信通道故障时,备用通道必须迅速切换,保证通信正常。

@#@@#@1.2.4 操作性和维护性好@#@系统的操作方法要简单,维护和调试方式灵活,可实现就地或远方操作、数据维护、参数设置等调试或维护工作。

@#@@#@3 检测对象与内容@#@3.1 常规检测@#@配电终端检测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包括功能测试、通信协议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为了配合配电网自动化试点工作,各地相继开展了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相关试验或检验工作,检测对象、内容一般包括:

@#@@#@

(1)结构及配置;@#@@#@

(2)软、硬件平台;@#@@#@(3)电源性能;@#@@#@(4)设备基本功能;@#@@#@(5)数据处理及传输能力;@#@@#@(6)本地及远程维护;@#@@#@(7)通信功能;@#@@#@(8)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振动状况,高低温、湿热环境下性能;@#@@#@(9)电磁兼容性等。

@#@@#@3.2 配电终端检测平台@#@本配电终端检测平台从智能配电网角度出发,侧重于对配电终端基本通信规约的测试,以及故障检测、定位与恢复(馈线自动化)等功能的检测。

@#@这些测试工作比其他常规检测所需的条件、要求更高,常规实验室往往不具备这些试验条件,本文构建了更贴近于实际状态的配电自动化运行模拟环境。

@#@配电终端检测平台主要是针对设备功能进行@#@2014年第32卷第3期@#@刘海涛,等: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一体化检测平台的构建与应用@#@35@#@测试,测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终端通信规约测试@#@通过进行配电网主站和配电终端之间的规约测试,验证主站、终端之间是否能够符合标准规约。

@#@具体测试内容包括:

@#@@#@

(1)配电终端通信规约测试,检验终端是否满足相关通信接口及规约配置功能。

@#@@#@

(2)配电终端与主站的信息交互测试,检测配电终端与主站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功能。

@#@@#@(3)数据转发测试,检验配电终端对网络表、PLC、无功投切控制器(综测仪)等设备数据的采集与转发功能。

@#@@#@(4)根据104规约[13]进行终端对主站通信规约测试,包括检验配置、APCI帧格式检验,APCI传输规则检验,APCI和TCP应用功能检验,监视方向上过程信息、控制方向过程信息、监视方向系统命令、控制方向系统命令、控制方向参数命令的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检验及其他基本应用功能检验。

@#@@#@(5)数据转发测试,包括网络表数据接收与转发、PLC数据接收与转发、无功投切控制器(综测仪)数据接收与转发。

@#@@#@3.2.2 备用电源(蓄电池)指标测试@#@测试电源装置各项指标是否满足标准[15]要求,具体包括:

@#@@#@

(1)装置电源应能同时接纳交、直流供电方式。

@#@@#@

(2)交流电源全部中断时,装置应在无扰动情况下自动切换至蓄电池直流供电方式;@#@当交流电源恢复供电时,装置应自动切回交流供电方式。

@#@@#@(3)外部电源失电后,蓄电池为终端与通信设备供电的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4)电源模块所提供的操作电源及通信电源的电能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5)装置应具备电池活化管理功能,能够自动实现对蓄电池的定期充、放电,且充、放电时间可进行设置。

@#@@#@(6)装置应能实现对供电电源的状态监视,电源模块具有明显的指示灯并能将电源供电状况以遥信方式上传至上级系统。

@#@@#@3.2.3 基本功能检测@#@

(1)测试终端的数字量输入单元防抖能力及SOE分辨率是否符合规范;@#@测试终端的数字量输出单元的输出能力是否符合规范。

@#@@#@

(2)测试终端的模拟输入单元实际输入电压、@#@电流精度是否符合规范。

@#@@#@(3)测试终端的系统自诊断、掉电数据保存、故障指示、故障信号复归等是否符合规范。

@#@@#@(4)测试配电网终端系统性能,如故障模拟、遥信雪崩、遥信突变、遥测量变化等测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3.2.3.1 数字量输入、输出单元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遥信逻辑状态测试,遥信取反、@#@屏蔽测试,SOE/COS测试,消抖时间测试,遥信合并测试,控制输出测试,遥控明确断开点测试,遥控来源测试,上电、复位、断电的安全测试,遥控预置撤销/自动撤销功能测试。

@#@@#@3.2.3.2模拟量采集单元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电流量、电压量的测量精度等级,交流遥测输入频率变化、波形畸变、线路间相互作用、短期超量限、连续超量限的影响测试,故障电流整定范围测试,故障延时时间整定范围测试。

@#@@#@3.2.3.3 系统自诊断测试测试自诊断、自恢复能力和板级诊断功能;@#@电@#@源失电保护功能(SOE失电保存测试,时钟保持功能测试),故障指示、故障信号恢复(故障指示测试,故障信号复归测试)等。

@#@@#@3.2.3.4 配电网络模拟平台构建构建任意典型配电网络模拟平台,模拟实际电@#@网的运行需求。

@#@@#@4 检测平台建设方案@#@4.1系统结构@#@综合考虑系统的复杂程度及设备投资额,为简化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检测平台不单独设立子站层,由主站层全面负责对终端设备的控制、管理、数据处理、图形显示以及本地及远程维护测试等功能。

@#@配电终端检测平台结构示意图见图1。

@#@@#@配电终端检测平台主要包括3个部分,即配电网络结构模拟、检测装置集成和后台主站。

@#@其中配电网络结构模拟部分包括一次电源、负载柜、配电网络模拟柜;@#@检测装置集成部分包括二次检测设备、配电网络控制器、配电终端;@#@后台主站为配电自动化主站。

@#@@#@在馈线回路故障电流检测和故障判断时,DTU@#@(DataTransferUnit,数据传输单元)与主站、开关及线路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开闭所、环网箱、配电室等配电自动化站点中,DTU监控线路中所有开关侧@#@内蒙古电力技术@#@36@#@2014年第32卷第3期@#@检测平台将采用上述模式对配电@#@网络进行模拟。

@#@在对DTU进行检测时,由于其可以监测多路信号,在小型系统中基本可以实现网络中所有信号的监测上传,按上述配置即可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相应功能。

@#@对FTU而言,由于其通常只能监测1路信号,后台主站无法全面监测网络状况以进行正确响应,所以需要增加1台备用DTU进行其他开关和节点信号的监测上传,使FTU、备用DTU及主站形成完整的配电网络体系,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相应功能。

@#@@#@4.2 检测平台的建设@#@根据实际电网的运行状况,对电网中的各种运行模式、负载以及故障类型进行模拟,使用馈线开关对馈线进行分段、分支,将被检测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接入模拟电网,并与后台和网络中现有配电终端进行通信组网,构建成1个微型配电网络,模拟配电自动化终端在真实物理场景下,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及故障时的稳定性及响应状况。

@#@试验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性测试,以实现对配电终端进行更为真实、严格的检测。

@#@@#@具体建设过程中将配电终端检测平台一、二次设备分离布置,通过单独的控制柜实现网络拓扑@#@二次线缆@#@连接器@#@测试仪@#@测试仪@#@FTU/DTU@#@的模拟量、开关量及检测到的二次信号等均向主站@#@循环传输。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DTU将检测到的相关电流、电压及开关量信号即时上报至主站;@#@主站根据DTU返回信息做出判断,通过DTU向网络中指定开关下达开关合闸/关断命令,将故障隔离并尽量保证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在故障消除后,主站向DTU下达遥控命令,控制相关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以实现供电恢复。

@#@@#@对于柱上开关,由于FTU(FeederTerminalUnit,馈线自动测控终端)只能监控1路开关,因此需对网络中每台开关单独配置FTU,并通过各自的通信系统将采集量上报至主站,FTU对线路故障的具体处理过程与DTU相同。

@#@本方案构建的模拟物理@#@模式的变换,采用自由插拔式或多种固定模式的万@#@能转换式,可实现注入的二次信号与一次网络拓扑关系的自由结合,达到操作简单、控制灵活的目的。

@#@根据检测需求,一次设备需要在1套系统中实现多种网络拓扑模式,检测过程中也需要频繁切换各种拓扑模式,因此,本方案中采用若干接触器来进行各种网络模式的转换,在满足载流量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开关频繁开断的需要;@#@在电网电源、微网电源入口处采用断路器以进行电源投切并提供对@#@线路的保护功能。

@#@试验平台仅需模拟多种运行模式以检测终端@#@的响应特性,对线路无特殊要求,也无需配置多种保护和附加实验功能,因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设@#@电源1@#@电源2@#@图2馈线回路故障电流检测和故障判断接线示意图@#@后台主站@#@DTU@#@光纤@#@ONU@#@二次线缆@#@ @#@ @#@负荷开关1@#@断路器@#@负荷开关2@#@负荷开关3@#@断路器@#@线路@#@网络模拟柜 物理模拟柜@#@电源1@#@电源2@#@电源3@#@断路器一次线缆@#@模拟 模拟 模拟负载柜1 负载柜2 故障柜@#@通用接口柜@#@专用接口光纤@#@功率 被测备用DTU 后台主机 DCS信号 微机保护 分析仪 配电终端@#@图1配电终端检测平台结构示意图@#@2014年第32卷第3期@#@刘海涛,等: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一体化检测平台的构建与应用@#@37@#@定为400A即可满足全部检测需求。

@#@方案配置电动@#@操作功能断路器4台、电磁接触器11台,故障模拟器1套,模拟负载柜2台。

@#@在网络各节点位置预留相应接口(用于模拟负载和故障模拟器在不同位置的接入),实现在同一拓扑模式下不同位置、不同距离的正常或故障运行模拟。

@#@配电终端检测系统一次电气拓扑图见图3。

@#@@#@如图3所示,可通过各负荷开关的闭合操作,实现不同的网络拓扑模式(各拓扑模式均遵循配电网实际运行中的“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原则)。

@#@在模拟物理检测过程中,将被测配电终端接入物理检测平台,手动调整接地电阻值模拟短路故障,此时要求被测终端可以对故障电流、电压进行即时检测上报,并且能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后台主站系统发出的遥控指令,实现对配电网络的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

@#@@#@另外,通过实际构建模拟配电网接线、预留负载柜和故障模拟器接口、设定接地点,可进行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等模拟试验。

@#@接地电阻和负载能够灵活地接入2个负荷开关之间的7个接入位置,完成7个接地点中任意1点的单相接地短路故障(U—PN、V—PN、W—PN)、两相短路故障(U—V、V—W、W—U)及三相短路故障@#@(U—V—W)的模拟。

@#@系统的二次设备接口应能实现对配电终端与@#@一次系统间接口的自由、灵活切换,并为模拟量信号设置必要的保护措施,接口连接牢固、可靠。

@#@本方案将通过通用接口柜对被测配电终端的三遥信号线进行连接,以提高整体系统的集成度和易用性。

@#@@#@在平台建设完成后,应配合建设方案建立相关检测标准和检测流程,使检测平台可以对配电终端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的检测,使检测结果均有据可@#@依[16]。

@#@@#@5 检测方法@#@5.1 通信规约检测@#@利用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发送各遥信、遥测及遥控变位信号,通过电力远动规约分析仪对报文进行数据解释、还原,检测被测终端传送数据是否正常。

@#@测试前,将被测终端的开入信号线通过通用接口柜与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相连接,打开电力远动规约分析仪,建立被测终端与电力远动规约分析仪的通信连接。

@#@@#@

(1)将被测终端的以太网接口与电力远动规约分析仪相连接,在通用接口柜上将被测终端输入插头连接至微机保护测试仪输出接口,启动被测终端,打开电力远动规约分析仪和微机保护测试仪,利用规约分析仪的监听功能进行检测。

@#@@#@

(2)正常运行状况下,微机保护测试仪在工频下输出额定电流、电压值,观察被测终端能否自动循环进行数据传输。

@#@@#@(3)在被测终端上手动修改系统时间,使其偏离当前时间,再通过主站向终端发送对时命令,观察被测终端是否正确对时。

@#@@#@(4)通过微机保护测试仪向被测终端分别发送遥信、遥测、遥控变位信号,分别观察电力远动规约分析仪能否及时接收到遥信、遥测、遥控变位信号;@#@观察各信号是否正确,记录测试结果。

@#@@#@(5)通过电力远动规约分析仪向被测终端发送全局召唤命令,观察被测终端是否正确返回各三遥状态量。

@#@对于规约检测,除了可以使用远动规约分析仪测试以外,还可以通过主站直接进行检测。

@#@@#@5.2 电源功能测试@#@

(1)闭合检测平台通用接口柜的电源开关,使检测系统接通电源。

@#@@#@

(2)启动被测配电终端,检查后台主站是否接收到遥信信号,检查蓄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检查终端是否具有电池活@#@化功能,且活化时间可@#@自由设定。

@#@@#@(3)先关闭被测终端交流输入电源,观察被测终端是否自动切换为直流供电状态,后台主站是否接收到遥信信号。

@#@然后再接通交流输入电源,观察被测终端@#@F1 K1 K3 K5 K9 K11 F3@#@电源1 K4 K7 电源2@#@K2模拟负载 K6 K8 K10@#@F2 F4@#@故障模拟器 电源3@#@模拟负载@#@图中:

@#@ —断路器;@#@ —接触器闭合;@#@ —接触器断开;@#@ —电流互感器@#@图3配电终端检测系统一次电气拓扑结构@#@内蒙古电力技术@#@38@#@2014年第32卷第3期@#@在交流供电恢复后是否自动切换为交流供电方式。

@#@@#@(4)保持被测终端开启状态,使蓄电池持续充电,充满电后,观测后台主站是否接收到遥信信号。

@#@@#@(5)利用实验室现有蓄电池检测装置对蓄电池进行检测,按照被测终端的整机功耗电流进行放电,记录蓄电池的放电容量和观测结果。

@#@蓄电池容量应满足在额定功耗下放电不小于8h且支持3次@#@电操机构分/合闸,测得总容量应≥(20+8P整机),P整机@#@(单位为Wh)为整机功耗,数值以基本功能测试中所测得的数据为准[15]。

@#@@#@(6)检查蓄电池输出电压。

@#@当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观察被测终端欠压指示灯是否点亮,主站是否接收到欠压遥信信号。

@#@@#@(7)保持配电终端继续运行,当电池放电电压低于阈值达一定时间后,观察终端是否自动关机。

@#@@#@5.3 性能(功能)测试@#@配电终端的功能较多,能够满足各项检测要求。

@#@以下为几个典型性能(功能)的测试方法。

@#@@#@5.3.1 SOE分辨率测试@#@

(1)将被测终端的信号输入量连接至DCS的信号输出接口,启动DCS多功能信号检测仪。

@#@@#@

(2)设定DCS信号测试仪间隔时长为1ms,开始测试,在后台主站记录被测终端返回结果。

@#@@#@(3)如上述流程中SOE记录内容有误,则将DCS信号测试仪间隔时长增加1ms后重复检测,直到SOE记录正确为止;@#@记录SOE完全正确时的DCS信号测试仪间隔时长。

@#@@#@5.3.2 两事件处理能力@#@

(1)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两路模拟量输出功能,向同一配电终端发出2个间隔为10ms的故障信号,检查配电终端能否准时、正确上报故障信息。

@#@@#@

(2)如果上一步骤测试不成功,则将2路故障模拟量信输出时间间隔增加至100ms,再判断终端能否准时、正确地上报故障信息。

@#@@#@5.3.3 遥信消抖测试@#@将被测配电终端的遥信接口插入继电保护测试仪的输出接口,打开继电保护测试仪,打开后台主机,建立后台主机与被测终端之间的通信联系。

@#@@#@

(1)检查被测配电终端是否具有消抖功能,且消抖范围可调(至少在10~100ms)。

@#@@#@

(2)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状态序列功能设定继电保护测试仪开关量输出(变位信号:

@#@先输入7ms遥信变位,2ms后输入15ms遥信变位);@#@设定被测终端消抖时间为10ms,运行继电保护测试仪,观察主@#@站返回数据,检查被测终端上传数据是否正确。

@#@@#@5.3.4 遥信雪崩测试@#@将被测配电终端的遥信接口插入继电保护测试仪的输出接口,打开继电保护测试仪及后台主机,建立后台主机与被测终端之间的通信联系。

@#@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状态序列功能,设置继电保护测试仪每隔0.5s同时改变被测设备n个开关量的输入变位(n取决于被测终端的最大输入";i:

19;s:

11581:

"Q/HYRD-0008-2012现行版本/修订状态:

@#@B/1@#@Q/HYRD@#@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YRD-0008-2012@#@启备变停电期间的反事故措施@#@(QBBTDCS)@#@2012-11-08发布2012-11-08实施@#@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发布@#@启备变停电期间的反事故措施@#@1启备变停电前运行方式@#@1.1联系省调,退出PSS、AGC装置运行,保持机组负荷稳定(发电部);@#@@#@1.2各段厂用高压母线由工作电源带,备用电源进线开关转为检修状态,厂用电源快切装置退出运行(发电部);@#@@#@1.3厂用电所有子系统按正常运行方式运行,各低压系统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母联开关在热备用状态,并尽可能均匀分配MCC等主要负荷。

@#@在启备变停用期间,不安排低压厂用变检修(发电部);@#@@#@1.4电除尘PC备自投装置投入运行(发电部);@#@@#@1.5直流系统、UPS维持正常运行方式(发电部);@#@@#@1.6厂用空压机系统的运行方式应根据电源取向交叉配置使用,采用“#2、#3、#7供仪用,#1、#4、#5、#6供除灰,停运的空压机应在良好备用状态。

@#@在此期间,不安排空压机的检修工作(发电部);@#@@#@1.7汽机配电箱、锅炉配电箱工作电源分别由机、炉保安MCC段带(发电部);@#@@#@1.8220kV开关站母线应按正常运行方式运行(发电部);@#@@#@2启备变停电应具备的条件@#@2.1在启备变检修期间,不安排有可能造成机组掉闸的试验工作(发电部);@#@@#@2.2重点加强柴油发电机组的检查,确保其在良好备用状态(储备柴油发电机组备用柴油一车(发电部、维修部),备用蓄电池一组(维修部));@#@加强保安系统运行方式的检查,确保方式正确(各段母线电源开关控制电源投入,控制切换开关在远方)(发电部);@#@@#@2.3 启备变停运前8小时,两台机组制粉系统,中下层磨煤机全部上国燃31或国燃21,上层磨煤机上国燃4(发电部);@#@@#@2.4各值应加强监盘纪律和设备巡检的管理工作,对异常情况及重要缺陷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尤其对保安、直流及6kV厂用系统(设备部、维修部、发电部);@#@@#@2.5启备变系统停电前,应试转#1、#2柴油发电机组、交直流润滑油泵、交直流密封油泵、小机交直流润滑油泵及盘车运行正常,启动炉试点火一次(发电部);@#@@#@2.6检查#1、2机组6kV、220kV一次、二次系统、设备运行正常,UPS运行正常(发电部、维修部、设备部);@#@@#@2.7检查#1、2机组直流系统运行方式正确、设备运行正常(发电部、维修部、设备部);@#@@#@2.8每天检查起备变油位,低于低限值时,及时联系维修部补油(发电部、维修部);@#@@#@2.9注意天气情况,选择连续3天晴天(安监部);@#@@#@2.10柴油发电机组备用电池到货后换至#2柴油发电机组,换下的#2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充放电(设备部、维修部);@#@@#@3启备变停电期间的注意事项@#@3.1停电后,做好启备变停电的隔离措施,对检修人员指明带电部位,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发电部)@#@3.2厂用系统发生故障,应按规程规定对相关系统检查无故障后方可再次送电,未经检查禁止强送电,防止扩大事故,引起停电;@#@(发电部)@#@3.3加强管理厂房内重要辅机电动机事故按钮,以防误碰造成停机事故;@#@(发电部、维修部)@#@3.4加强对控制、保护装置的管理,并投入运行。

@#@防止因误断电源造成事故。

@#@为防止通讯工具对系统的影响,进入保护室或电子间一律禁止使用手机;@#@(发电部、维修部)@#@3.5加强保安和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发电部、维修部)@#@3.5.1直流系统遇有切换操作时,发电部主管到位,应特别防止母线短路及可控硅充电装置单独供电;@#@(发电部)@#@3.5.2加强蓄电池组的维护检查,保证蓄电池安全完好;@#@(发电部、维修部)@#@3.5.3确保交直流润滑油泵和主要辅机小油泵的电源可靠,防止正常电源突然中断或电压波动时造成主设备损坏或被迫停止运行;@#@(发电部)@#@3.5.4启备变停电期间,柴油发电机房(发电部)及保安段(检修部)24小时留人,保证柴油发电机组在事故时及时启动;@#@@#@3.6220kV开关站:

@#@@#@3.6.1开关站露天端子箱、开关箱、控制箱等应加强防止雨浸入的措施,操作后应将箱门关闭严密;@#@(发电部、维修部)@#@3.6.2电气“五防”按规定正确使用,不得擅自解除闭锁;@#@(发电部)@#@3.6.3开关站所有一次设备必须完好、可靠,运行值班人员每班按规定路线巡回检查,遇有特殊天气应按要求加强重点检查,防止出现雾闪、严重过热、绝缘击穿等母线事故;@#@(发电部)@#@3.6.4防止雷击引发全厂停电。

@#@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定期检查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发电部)@#@3.7加强电缆防火、防爆工作,防止因电缆火灾引发全厂停电。

@#@(发电部)靠近热管道容器附近电缆做好隔热措施;@#@(维修部)@#@3.8加强对空压机等重要公用系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发电部)@#@3.9锅炉制粉系统:

@#@煤仓煤位不低于14米运行;@#@确保燃油泵连续运行;@#@磨煤机消缺工作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一切消缺工作停止进行;@#@严禁磨煤机断层运行,尽量保证中、下层磨煤机运行(#2炉F磨煤机检修除外);@#@(发电部、燃料部)@#@3.10起备变停电期间,处理影响主机、重要辅机运行的缺陷,必须经主管生产副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

@#@(发电部)@#@3.11严格执行“两票三制”,防止因误调度操作等人为因素引发全厂停电;@#@(发电部)@#@3.12起备变停电期间,尽量减少设备操作次数,保持机组稳定运行。

@#@遇有重大操作,必须经过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批准且相关人员到位后方可进行;@#@(发电部)@#@3.13加强对#1、#2机组的精心调整,进一步提高责任心,控制各项参数在规定范围内,使机组稳定运行;@#@(发电部)@#@3.14针对当前系统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提高预控力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发电部)@#@3.15若启备变经放、回油,则充电前,应将差动保护可靠投入,重瓦斯保护投跳闸,在启备变充电正常后,检查差动保护正常投入,将重瓦斯保护改投信号,每隔8小时检查一次变压器本体及瓦斯继电器,直至连续24小时无气体时再将重瓦斯保护重新投入跳闸。

@#@若有气体应及时放出,并重新开始计时;@#@(发电部)@#@4启备变停电期间的事故处理原则(发电部)@#@4.1单段6kV厂用母线电源开关跳闸后,应及时调整,维持机组安全运行,并立即就地检查设备及保护动作情况。

@#@如因某一负荷回路故障发生越级跳闸时,应尽快将故障点隔离,恢复母线及所带低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母线发生故障,应拉开母线所有负荷开关,倒换所涉低压系统运行方式,然后将故障母线隔离。

@#@@#@4.2低压厂用母线电源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就地检查设备及保护动作情况。

@#@如因低厂变发生故障,应将故障变压器隔离,合上母联开关或备用电源开关,恢复母线运行;@#@如因某一负荷回路故障发生越级跳闸时,应尽快将故障点隔离,恢复母线及所带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因母线故障所至则尽快转移负荷,将故障母线隔离。

@#@@#@4.3单台机组掉闸后:

@#@@#@4.3.1应及时检查柴油发电机组的自启动情况和保安系统电源开关自动切换情况;@#@@#@4.3.2如柴油机自启动失败,应手动启动,远方启动失败时,应迅速就地启动(机房24小时留人);@#@@#@4.3.3保安MCC电源自动切换失败时,应在检查工作电源开关在分位且母线电压为零后,手动合上柴油发电机电源开关,为保安MCC段送电;@#@@#@4.3.4保安系统启动后,应检查直流系统、UPS系统运行正常,电源切换正常。

@#@及时依次启动交流润滑油泵、交流密封油泵、小机交流润滑油泵、盘车电机、空预器电机、火检冷却风机、等离子增压风机运行,尽快启动等离子冷却水泵运行,同时注意母线电压变化;@#@@#@切记:

@#@保安段母线切换过程中短时失电后,需手动就地复归后方可重新远方启动保安段负荷,可采用停电并将抽屉开关拉出再送电或将控制电源拉开再合上两种方法;@#@@#@4.3.5若柴油发电机强启不成功,应根据机组状态,依次启动直流润滑油泵、直流密封油泵、小机直流润滑油泵,同时注意直流母线电压变化。

@#@及时联系维修部进行空预器手动盘车;@#@@#@注意:

@#@保安段或直流负荷应依次启动,密切监视母线电压,防止电压下降过快甚至拖跨;@#@@#@4.3.6停机后,转子惰走过程中,尽量维持机组真空,真空破坏后,应立即关闭轴封供汽、关闭轴封供汽减温水门。

@#@确认辅助蒸汽无用户后,关闭辅助蒸汽供汽门及临机供本机辅助蒸汽供汽门;@#@@#@4.3.7循环水中断和真空破坏后,排汽室温度升高,应立即关闭如下疏水门:

@#@高压主汽门前疏水门(2个)、中压压主汽门前疏水门(2个)、高排逆止门后疏水手动门、二段抽汽电动门前疏水门、冷段供小机管路疏水手动门、高低压旁路疏水手动门(3个);@#@@#@4.3.8降低排汽室温度还可以采用凝汽器补水、排水的方法;@#@@#@4.3.9主机转子静止,将盘车投入,如果主机转子静止时,保安电源仍然未能恢复,应联系检修人员手动盘车,做好转子静止位置,每半小时盘动180度。

@#@直至盘车可以连续运行;@#@@#@4.3.10厂用电恢复后,应降低排汽室温度至70℃以下后,再启动循环水泵。

@#@其他按照规程处理;@#@@#@4.4单台机组掉闸后,公用各系统各失一路电源,应将失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开关拉开后,将母联开关投入运行。

@#@并检查脱硫系统UPS系统电源切换正常。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倒换公用系统主要辅机的运行方式。

@#@确保另一台机组正常运行;@#@@#@4.5如遇系统故障,两台机组全部掉闸时,则应启动《全厂停电应急预案》;@#@@#@4.6机组掉闸后,及时汇报发电部及生产值班领导,并联系设备部主管尽快恢复启备变系统,在条件具备后立即恢复启备变送电;@#@@#@4.7在启备变带电后、厂用系统的逐级送电中,应防止发生非同期并列事故。

@#@@#@Q/HYRD-0008-2012@#@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发电运行部电气专业@#@Q/HYRD-0008-2012@#@*@#@辽宁省辽阳灯塔市西马峰镇@#@邮政编码:

@#@111302@#@电话:

@#@0419-2722567@#@*@#@开本880×@#@12301/14字数0.454千字@#@2012年10月第一版@#@9@#@";i:

20;s:

6606:

"@#@项目部工作任务@#@1.技术输入@#@1.1掌握项目信息,客户需求,将整理后资料传递给项目组并确认。

@#@---项目工程师@#@2.项目评审@#@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新项目进行项目评审。

@#@根据公司实际能力、潜力销售。

@#@---项目工程师2.1评审通过:

@#@项目展开@#@2.2评审未过:

@#@项目停止@#@3.报价基础@#@3.1工艺拟定:

@#@DL图,基础数据分析,初步模具价格(详见报价基础表)---项目工程师@#@(注:

@#@必要的产品由销售工程师组织设计科及相关人员进行工艺分析,汇总后提供报价基础)@#@4.报价单及审批@#@科学报价:

@#@结合本公司及客户实际情况做报价,领导审批后报价并存档。

@#@---项目工程师5.报价跟踪---项目工程师@#@对新项目报价进行及时跟踪,了解客户动态。

@#@@#@已中标项目:

@#@输入顾客正式“生产准备用”技术文件、相关资料@#@未中标项目:

@#@了解顾客动态,分析原因。

@#@@#@6.合同签订:

@#@@#@双方达成共识,进行合同签订。

@#@---项目工程师7.订单评审:

@#@@#@客户订单:

@#@---项目工程师@#@

(1)能按时完成客户订单:

@#@OK@#@

(2)不能按时完成客户订单:

@#@信息传递销售,销售与客户沟通,反聩沟通结果。

@#@@#@8.问题反聩(样品)@#@客户反馈产品质量等相关信息,销售及时通知各部门。

@#@进行整改。

@#@---项目工程师(主管)@#@9.发票及结算@#@回款等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

@#@---项目工程师(主管)@#@10.资料存档@#@销售合同、订单,与客户签署协议等相关信息统一存档。

@#@---项目主管@#@@#@开发项目(组)岗位职责@#@部门经理(组长):

@#@@#@1.按公司年度方针有针对性延续、巩固、开发顾客;@#@@#@2.人员的培训、管理与考核;@#@@#@3.销售统计和销售分析;@#@@#@4.核对报价表及实际成本表,并给予建议;@#@@#@5.对项目进行督促,协调各方面资源,保证项目顺利完成;@#@@#@6.阶段性分析顾客状态,为高层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及信息;@#@@#@7.着重营造团队之间相互协作精神;@#@@#@8项目开发进度的掌握,项目的分配,管理与考核。

@#@外委模具价格协议签定。

@#@@#@9.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备份;@#@@#@向部长负责。

@#@@#@项目工程师:

@#@@#@1.能够独立完成前期报价工作,结合公司现状计算实际成本及报价;@#@@#@1.1复杂程度一般的项目:

@#@由销售工程师提供报价基础,并完成前期报价工作;@#@@#@1.2大项目及复杂程度高的项目:

@#@组织设计科及相关人员进行工艺分析,销售工程师汇总后做好报价基础并完成报价;@#@@#@2.将中标项目信息,客户需求;@#@将产品信息、技术资料传递给项目主管;@#@@#@3.对新项目进行密切跟踪并了解项目进度情况。

@#@;@#@@#@4.订单及时跟踪;@#@顾客问题及时处理;@#@@#@5.发票及相关资料及时取送;@#@@#@6.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7.部门主管临时委派的其他工作@#@向部门主管负责。

@#@@#@;@#@@#@向部门主管负责。

@#@@#@2.项目主管:

@#@@#@项目中标后,产品开发过程、试制过程全程有效管理。

@#@@#@1:

@#@项目启动:

@#@组织各部门对新项目进行评审,确定推进方向:

@#@@#@1.1:

@#@外委:

@#@开始选厂报价(二家以上),组织价格评审。

@#@工艺评审。

@#@外委厂家全程监控。

@#@@#@1.2:

@#@内制:

@#@工艺评审。

@#@项目展开全程监控。

@#@@#@2:

@#@项目小组:

@#@确立项目小组成员。

@#@项目主管对项目小组成员全程督促。

@#@@#@(项目小组成员包括:

@#@设计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制作加工负责人,采购负责人。

@#@生产负责人,物流负责人)。

@#@@#@职责:

@#@@#@2技术输入及传递:

@#@@#@2.1接受销售工程师对中标项目相关输入。

@#@@#@2.2将中标项目传递给设计科,质保科,制造科,测量室及项目小组成员。

@#@@#@2.3将过程中掌握的信息资料及时发放项目小组相关成员。

@#@@#@进度控制:

@#@@#@3项目过程控制:

@#@@#@3.1组织召集新产品项目组会议,并根据项目组决议,批准发布;@#@@#@3.2定期向各部门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度,制定预防性措施来规避拖期风险及提前预警;@#@@#@3.3协调 @#@OTS样品的试制、检测和认可以及APQP、PPAP的所有过程的实现;@#@@#@3.4新项目量产前的时间节点控制;@#@@#@3.5对项目各阶段里程碑要求的落实与审核;@#@@#@3.6组织项目批量认可;@#@@#@3.7组织新项目向生产部移交的完整技术文件、生产人员的培训;@#@@#@4技术资料准备.编制.发放.存档@#@4.1对客户要求进行技术转换,组织编制科学的“生产准备计划”及阶段性计划。

@#@计划发放给各相关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对计划进行分解。

@#@并按分解节点及时汇报给项目主管。

@#@@#@4.2组织编制并向客户提交资料:

@#@@#@4.2.1控制计划;@#@特殊特性清单,零件提交保证书;@#@PFMEA;@#@由项目主管负责编制。

@#@@#@4.2.2MSN;@#@CPK;@#@质量相关文件由质量工程师负责编制。

@#@@#@4.2.3作业检验指导书由工艺工程师编制。

@#@@#@4.2.4项目OTS认可后汇总并向生产部门发放完整的、具有充分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技术文件“资料包”。

@#@@#@4.2.5技术文件管理(包括电子版、打印版),编目造册,定期备份@#@5:

@#@协议文件:

@#@@#@签订供应商有关技术协议;@#@@#@5.1各相关协议由本公司内各对口负责部门人员签定,@#@5.1.1质量协议由质保签定,@#@5.1.2物流协议,包装方案由物流确认签定@#@6:

@#@样件确认及信息反馈:

@#@@#@6.1与质保负责人进行项目的样件判定;@#@@#@6.2负责样件提交的组织、监控。

@#@@#@6.3协助质保科完成客户对产品质量投诉处理中的技术支持;@#@@#@7:

@#@考核评定@#@项目主管评定开发过程中项目小组成员考核表。

@#@@#@";i:

21;s:

16209: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回流装置存在的缺陷与改进方案探讨@#@刘让雄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摘要针对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一直沿用的回流装置,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对变电所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回流装置;@#@改进方案@#@1牵引变电所回流装置的设置@#@我国电气化铁路均采用单相工频交流制。

@#@在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27.5kV输出侧一端通过回流箱母排与接地网及钢轨相连,另一端与接触网相连,在接触网与钢轨之间输出27.5kV单相电,电力机车则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滑行接触获得电能。

@#@@#@如图1所示,电力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流后,首先流到钢轨,再分别以三种方式流回牵引变电所的回流箱。

@#@@#@第一种为架空回流方式:

@#@钢轨→吸上线→回流线→牵引变电所回流箱。

@#@回流线沿接触网架设,在牵引变电所围墙外侧通过电缆引入牵引变电所,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中的母排相连。

@#@@#@地回流@#@架空回流@#@轨回流@#@至牵引变压器接地相@#@图2:

@#@牵引变电所回流装置接线图@#@第二种为钢轨回流方式:

@#@钢轨→牵引变电所所在车站的扼流变压器中性点→回流扁钢→牵引变电所回流箱。

@#@通常回流扁钢采用双根80mm*8mm扁钢刷防锈漆后直接埋入地中,其一端与牵引变电所所在车站的扼流变压器中性点相连,另一端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中的母排相连。

@#@@#@第三种为地回流方式:

@#@钢轨→大地→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牵引变电所回流箱。

@#@钢轨与大地之间不是完全的绝缘体,因此,在钢轨中的电流有部分会泄漏到大地,通过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而接地网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中的母排直接相连。

@#@@#@这三种回流方式同时存在。

@#@通常架空回流与钢轨回流分担的电流较大,地回流则相对较小,但无法消除。

@#@当架空回流与钢轨回流不畅时,地回流将成为主要的回流方式。

@#@@#@通常将回流箱与架空回流线、钢轨、接地网及牵引变压器低压侧接地相的连接称为牵引变电所的回流装置。

@#@最常用的牵引变电所回流装置接线形式如图2所示。

@#@上述三种回流在牵引变电所的回流箱内汇集后连接至牵引变压器的接地相,形成一个完整的牵引电流闭合回路。

@#@@#@2存在的主要缺陷@#@上述回流装置设置简单,广为运用。

@#@但是,经过长期的运行实践,这种设置暴露出了一些安全隐患,存在一些缺陷。

@#@@#@2.1接地网中长期流过电流,对变电所的安全运行严重不利@#@当接触网有负荷电流时,就会产生地回流。

@#@同时,由于牵引变电所一般都设置了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如图3所示。

@#@该补偿装置一端接牵引变压器27.5kV母线,一端直接用接地扁钢与接地网相连,无功补偿电流直接流入接地网,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

@#@地回流与补偿电流都通过接地网流到牵引变电所回流箱。

@#@因此,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中长期有工作电流流过,对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将产生不利影响。

@#@@#@2.1.1接地网中产生电位差,危及人身与二次设备安全@#@接地网存在接地电阻,电流流过接地网会在不同的两点之间产生电位差。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地回流,较大的地回流将在接地网中产生较大的电位差,危及人身与二次设备安全。

@#@@#@

(1)牵引电流过负荷@#@笔者曾经对沪昆铁路株(洲)怀(化)段一些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中的地回流进行监测,监测到接地网中总的地回流一般均在100A~200A,但在接触网过负荷时,地回流会相应增大,可达到300A以上。

@#@据文献[3]显示,株洲北牵引变电所共设有8条供电馈线,牵引负荷大,现场曾监测到最大地回流为550A。

@#@@#@

(2)轨回流或架空回流不畅@#@铁路工务部门或电务部门进行施工作业时,不慎损坏与扼流变压器相连的回流扁钢;@#@或电务部门更改了扼流变压器的位置造成回流扁钢与钢轨失去连接;@#@轨回流扁钢与扼流变压器连接线夹因螺栓松动或电流过大而烧坏。

@#@这些因素都可导致轨回流不畅,严重时甚至造成轨回流中断。

@#@@#@铁路工务部门进行施工作业时,不慎损坏与钢轨相连的吸上线;@#@人为偷盗吸上线与回流线;@#@吸上线连接与回流线接头处等发生电气烧损;@#@回流线机械拉断或损伤等。

@#@这些因素则可导致架空回流不畅甚至中断。

@#@@#@当轨回流与架空回流一旦出现不畅甚至中断时,就必然导致地回流激增。

@#@@#@(3)牵引变电所或接触网发生短路故障@#@牵引变压器低压侧有一相工作接地,当牵引变电所发生短路故障时,强大的短路电流将通过大地流回牵引变压器。

@#@当接触网发生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接地短路时,虽然仍会有较大部分短路电流通过架空回流与钢轨回流流回牵引变电所,但地回流将会剧增。

@#@@#@这种回流设置,地回流最终都将通过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流回牵引变压器。

@#@接地网的电位差随地回流的增大而升高,这会危及人身安全。

@#@沪昆铁路小龙门等牵引变电所,因为回流线被盗后未能及时恢复,引起地回流增大,造成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电位异常升高,变电所水管与电气设备接地端带电,值班人员手碰触变电所水管或电气设备外壳时发生“麻电”,危及作业人员与二次设备的安全。

@#@据文献[3]显示,株洲北牵引变电所因为地回流过大,造成该所的远动通道与变电所地网之间的电压有时达到160V,大大超过了规定值30V,导致经常烧坏远动装置的GM-R060、GM-R070、GM-R011、GM-R051插件和无线远动装置的Modem,严重影响远动设备的安全运行。

@#@@#@当牵引变电所二次电缆屏蔽层出现两点接地时,电缆屏蔽层就会分流地回流,地回流过大时就可能造成电缆过热甚至烧坏电缆危及二次设备的安全。

@#@[2]如变电所二次电缆出现绝缘损坏时,接地网中的地回流还可能造成保护误动作。

@#@据文献[5]显示,某牵引变电所110kV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中有一相电缆的绝缘破损造成接地故障,使与其相连的差动继电器因为流过较大的地回流而造成该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牵引变压器被退出运行,中断供电与行车。

@#@@#@2.1.2加剧接地网的腐蚀,影响接地网的寿命并产生安全隐患@#@接地网中长期通过电流,电流会加剧接地网的电腐蚀与化学腐蚀,造成接地扁钢因腐蚀过快而开断,导致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严重超标。

@#@根据文献[4]显示,沪昆铁路玉(屏)贵(阳)段的9个牵引变电所,1987年开通,其接地网因为长期有电流流过,运行不到11年测试接地网电阻时已普遍超标,最大的达到7.3Ω,超过设计和运行标准规定值0.5Ω的14倍。

@#@在该段牵引变电所的改造施工中,发现多处接地网的接头腐蚀断开,该段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已无法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为此提前对该段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进行大修改造。

@#@而一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网,正常情况是没有电流的。

@#@这些接地网的运行寿命明显要长很多。

@#@据文献[1]中的资料显示,南宁中尧村发电厂的主地网,运行了30年,40mm×@#@4mm的扁钢大多腐蚀成20mm×@#@2mm。

@#@南宁35kV群益变电站运行26年,主地网Φ16mm圆钢腐蚀成Φ11mm。

@#@接地网的腐蚀速度比牵引变电所要慢。

@#@@#@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中长期有电流流过,接地网腐蚀明显加快,这不仅严重影响接地网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还会造成接地网接头接触不良甚至断开,接地电阻与接地网中的电位差都会随之升高,二次电缆接地屏蔽层分流的地回流也会随之增大。

@#@笔者对京广铁路郴(州)韶(关)段几个牵引变电所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该段电气化铁路于1988年开通,2007年进行设备年度检修时发现在高压室检测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对地电压为100V(正常值),在控制室检测同一电压互感器的同一根二次电缆芯线对地电压则只有64.5V,控制室与高压室的接地网出现了35.5V的电位差,这说明控制室与高压室之间的接地网出现了断点或接触不良。

@#@这不仅会危及人身和二次设备安全,而且还可能造成二次保护误动作或拒动作。

@#@@#@2.2轨回流扁钢易腐蚀影响其安全可靠性@#@钢轨回流采用双根回流扁钢直接埋地,分别连接钢轨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

@#@回流扁钢埋地敷设时,虽然采取了防腐措施,但腐蚀不可避免。

@#@@#@近些年来,随着铁路运输量的快速增长,牵引负荷电流逐年持续加大,轨回流扁钢承担的电流也随之逐年增加。

@#@但是,轨回流扁钢却因为逐年腐蚀,其有效载流能力持续下降。

@#@这不仅会造成地回流的分流增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威胁轨回流扁钢自身的安全。

@#@2002年4月沪昆铁路贵定牵引变电所1#主变压器轨回流指示突然消失,经查发现埋在地中的回流扁钢在接头处因腐蚀严重脱开。

@#@2008年7月24日9时04分,沪昆铁路西河牵引变电所2#主变发生了一起轨回流扁钢因载流能力下降被烧断的故障,最终导致牵引变电所被迫中断供电进行抢修,严重影响了牵引变电所的安全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牵引变电所现有的回流装置虽然简单实用,但却存在严重的缺陷,需要改进。

@#@@#@3改进方案@#@3.1改进措施@#@3.1.1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工作接地由扁钢连接改用电缆连接@#@现有各牵引变电所的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其工作接地大多采用扁钢与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直接连接。

@#@因此,补偿装置的工作电流全部通过接地网流到牵引变电所回流箱。

@#@造成即使接触网没有负荷电流,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中还有无功补偿电流流过。

@#@@#@改进措施:

@#@将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工作接地由扁钢连接改用电缆连接。

@#@补偿装置的工作电流经由电缆直接流入牵引变压器回流箱,而不再流经接地网。

@#@@#@3.1.2轨回流扁钢改用电缆@#@现有的钢轨回流大多采用双根回流扁钢直接埋地,连接车站扼流变压器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

@#@这种方式无法避免回流扁钢的腐蚀及由此产生的问题。

@#@@#@改进措施:

@#@将回流扁钢改用回流电缆,并敷设电缆沟。

@#@@#@3.1.3设收集地回流的辅助接地网@#@地回流无法消除,要消除地回流在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可在接地网的设置上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

(1)单独设立一个小型辅助接地网,该接地网与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不相连,也不与牵引变电所内的任何电气设备的接地相连。

@#@为改善接地网的防腐蚀性能,接地网采用圆棒形铜材主接地极,尽量避免采用扁形接地体。

@#@[1]@#@

(2)设电缆将该辅助接地网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相连。

@#@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不再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直接相连。

@#@@#@3.2改进效果@#@采取上述3项改进措施,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

(1)将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电流和地回流与牵引变电所接地网完全隔离,彻底解决了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中长期流过电流及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

@#@@#@

(2)从根本上解决了轨回流扁钢的腐蚀及由此产生的隐患。

@#@@#@(3)独立接地网采用铜接地体或铜包钢接地体,将有效的延长接地网的使用寿命。

@#@@#@(4)消除了牵引供电回流产生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牵引变电所的安全可靠性。

@#@@#@但是,经过上述改造后,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不再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直接相连,也即不再与牵引变压器27.5kV接地相直接相连,造成27.5kV侧的电压互感器、所用变压器和避雷器等设备的工作接地及27.5kV侧所有设备的保护接地与牵引变压器接地相之间的连接断开,将影响这些27.5kV设备和相应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

@#@@#@3.3优化方案@#@为解决上述改进措施带来的新问题,在采取3.1.2-3.1.3项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补充以下2条措施:

@#@@#@3.3.1在27.5kV侧增设辅助接地箱@#@在27.5kV侧增设辅助接地箱,箱内设接地母排,将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27.5kV侧的电压互感器、所用变压器和避雷器等设备的工作接地用电缆接入该辅助接地箱中的接地母排,将该接地母排用双根电缆与牵引变电所回流箱连接,从而与牵引变压器接地相可靠连接,确保了这些设备工作回路的完整性。

@#@@#@3.3.2在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与回流箱之间加装放电装置@#@27.5kV侧设备一旦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因27.5kV侧所有设备的保护接地未与牵引变压器的接地相连通,从而造成短路保护拒动,接地网出现高电位损坏二次设备,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在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与回流箱之间加装放电装置,使27.5kV侧任一一台设备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网电位升高,放电装置瞬间动作提供短路电流通路,确保短路保护可靠动作。

@#@该放电装置的动作电压宜低于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的工频试验电压1000V来设置。

@#@[7]@#@改进后的回流装置如图4所示。

@#@@#@4结论@#@当前,各牵引变电所运行中的回流装置大多存在上述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条件下会危及人身与二次设备的安全。

@#@但是,由于回流装置的缺陷对牵引变电所安全可靠供电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发生的概率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牵引变电所运行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严重。

@#@文献[2]显示,牵引变电所回流与接地系统暴露的问题正逐年增多。

@#@另一方面,电气化铁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牵引供变电一二次设备均不断更新换代,而回流装置却没有实质性的改进。

@#@因此,对于新建牵引变电所,宜优化回流装置的设计,直接采取上述改进措施;@#@对于既有的牵引变电所,则可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各牵引变电所的更新改造或大修改造计划,对回流装置采取上述改进措施,从根本上消除现有回流装置存在的严重缺陷,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牵引变电所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1]王洪泽,杨丹,王梦云.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手册[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P193-194@#@[2]刘让雄.浅析牵引变电所接地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J].铁道建筑技术,2008

(1):

@#@66-69@#@[3]龙建霞.株洲北牵引变电所地回流过大的原因及对策[J].电气化铁道,2007(3):

@#@19-21@#@[4]程辉海,刘明光,郑舟康,莫泽长,关丽洁.牵引变电所地网腐蚀与改造研究[J].电气化铁道,2006

(1):

@#@16-18@#@[5]李文起.关于地回流对差动保护装置影响的分析[J].电气化铁道,1994(4):

@#@8-9@#@[6]刘起津.牵引变电所回流回路与接地装置[J].电气化铁道,1994(3):

@#@16-19@#@[7]GB50150-91,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S].1992@#@";i:

22;s:

10086:

"浅谈电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核@#@为了能更好的做好电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工作,加强电力建设资金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维护电力建设经济秩序,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可把我市拟建的电力建设项目委托给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工程造价跟踪审核。

@#@@#@一、工程造价跟踪审核目的@#@工程造价跟踪审核是市电力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电力建设项目实施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举措。

@#@接受电力公司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施工阶段就介入,并以工程合同和有关文件为依据,深入现场了解工程建设施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涉及工程量和价格等经济事项进行计量、核实、调查,为最终工程结算的审核做好准备,达到以全过程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二、工程造价跟踪审核依据@#@1、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2、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及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定额和工程技术经济规范;@#@@#@3、项目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招标答疑、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合同等有关资料;@#@@#@4、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市场价格信息;@#@@#@5、与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有关的其它依据。

@#@@#@三、工程造价跟踪审核内容@#@1、收集并熟悉设计施工图、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工程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工程造价的有关资料,了解投标方式、设备材料定价、结算办法等,根据具体工程特点进一步细化现场跟踪审核实施方案。

@#@@#@2、深入工地现场、参加工程例会、沟通业主和监理单位,了解工程进展的总体情况和施工计划,制定分阶段的跟踪审核计划。

@#@@#@3、根据工程进度对设计施工图和清单范围内的工程量由现场跟踪审核人员自行计量复核和现场随机抽样复核,做好跟踪审核日记和工作底稿,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4、参与工程施工阶段的隐蔽工程验收,收集现场资料和依据,配合业主、监理对隐蔽工程、变更签证进行核实、确认。

@#@@#@5、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进行核实,对工程量确认。

@#@掌握工程变更情况,核实工程量,并对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事项提出审核意见和说明。

@#@为业主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

@#@@#@6、对施工单位上报的验工月报在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数量认可的情况下同时进行核实。

@#@@#@7、对工程量清单中招标人采取“暂定金额”、“暂定工程量”或“独立费”的工程部分,配合业主、监理单位进行核实,按实调整结算。

@#@@#@8、深入工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对现场施工工艺和材料使用进行记录、取证,并与图纸和招标时的要求进行比较,为工程结算审核提供依据。

@#@@#@9、做好进场材料、设备等市场价格的了解、核实,为工程结算提供依据。

@#@@#@10、为建设单位做好咨询工作,当好建设单位参谋和顾问。

@#@@#@11、建立跟踪审核台帐(跟踪审核日记),做好工作底稿的记录、整理、汇总工作。

@#@@#@四、工程造价跟踪审核程序@#@1、工程造价跟踪审核机构接受市电力公司委托对具体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核。

@#@@#@2、工程造价跟踪审核机构制定跟踪审核大纲,包括跟踪审核总体思路,确定工程跟踪审核技术负责人、各工种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联系方式、交通工具、数码照相机、计算机等的配备情况,报市电力公司备案。

@#@@#@3、市电力公司会同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召开工程造价跟踪审核机构进场协调会议。

@#@@#@4、工程造价跟踪审核机构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协助下,了解、熟悉并研究开展跟踪审核所必需的文件和资料,如设计施工图、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投标文件、工程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

@#@同时,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等进一步细化跟踪审核实施方案和制定分阶段的跟踪审核计划,分阶段跟踪审核计划必须明确跟踪审核人员现场工作时间,报市电力公司备案。

@#@@#@5、工程造价跟踪审核机构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设计变更和涉及工程量和价格变化的事项,进行复核、签证。

@#@施工单位所提供的工程量、价格增减等经济类签证由监理进行审核签字,同时抄送跟踪审核部门复核,跟踪审核部门如有异议在48小时内提出,通报建设单位;@#@如施工中出现在超出原投标报价的重大变更须确认价格后方能施工的,由施工单位提出变更价款,由施工单位、监理、跟踪审核单位三方同时现场进行复核,由跟踪审核单位会同市电力公司核定材料价格。

@#@@#@6、跟踪审核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完成现场记录。

@#@一是跟踪审核日记和工作底稿,包括隐蔽工程、完成工程量、施工用材料及材质、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现场发现问题或解决拟解决的办法,需协调的有关情况等;@#@二是跟踪审核的图片记录。

@#@要对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并做好照片的整理和备案工作。

@#@@#@7、跟踪审核现场负责人整理跟踪审核工作底稿,形成跟踪审核月报表。

@#@月报表反映基本情况、工程进度、重大经济类变更的复核情况、重大变更的量价确认情况、设备、材料购置的比价情况,现场问题的解决办法、需协调的有关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措施等。

@#@@#@8、工程造价跟踪审核单位建立内部会议制度。

@#@一是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跟踪审核机构负责人和现场负责人定期召开所有跟踪审核人员会议,了解、掌握全面情况,同时,也是对现场跟踪审核人员工作的监督。

@#@二是建立不定期会议制度,遇特殊情况,由现场跟踪审核人员提出专题,跟踪审核机构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特殊问题研讨。

@#@@#@9、电力公司可建立工程造价跟踪审核协调会议制度。

@#@一是对于跟踪审核中的重大问题,跟踪审核单位必须及时向市电力公司沟通、汇报;@#@二是电力公司每月定期听取跟踪审核单位汇报,检查跟踪审核工作底稿和现场有关记录;@#@三是对于涉及重大经济事项的变更,电力公司将会同跟踪审核单位和监理单位等一并商定处理。

@#@@#@10、工程造价跟踪审核机构完成工程结算的初审工作,并完成跟踪审核的分析评价。

@#@@#@五、工程造价跟踪审核@#@1、工程造价跟踪审核机构要落实政治素质高、政策水平好、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跟踪审核,确保人员到位,责任明确。

@#@@#@2、跟踪审核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客观公正、廉洁自律,以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现场跟踪审核人员在不影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相对独立的行使跟踪审核的职能。

@#@@#@4、现场跟踪审核人员原则上不允许更换,如确实需要更换的,提前二星期报市电力公司备案。

@#@同时,要妥善办好移交工作。

@#@@#@5、现场跟踪审核人员必须达到分阶段跟踪审核计划明确的现场工作时间,认真参加工程例会、协调会,及时协调和处理现场发生的特殊情况;@#@建设单位有特殊问题要协调,现场跟踪审核人员必须随叫随到,不得影响建设单位正常工作。

@#@@#@6、建设单位对现场跟踪审核人员进行考评,保证跟踪审核人员工作到位。

@#@@#@有关工程项目变更的签证规定@#@1、因甲方(建设方)要求增加或减少等工程项目的变更,甲方必须签发“工程变更通知书”给乙方(施工方),乙方必须收到甲方有效的“工程变更通知书”后方可施工。

@#@如遇特殊情况,经甲方主建办负责人书面批准,乙方可先行施工,但相关手续必须在三天内补办齐全;@#@@#@2、“工程变更通知书”必须由甲方分管该项目的工程师、监理、审计负责人、主建办负责人、总经理签字后方能生效;@#@@#@3、所有变更项目必须出齐图纸,按图纸要求列出数量、单价、总价、工期等,并交主建办和办公室存档备案;@#@@#@4、乙方如未经许可,在无甲方有效“工程变更通知书”或无甲方主建办负责人书面批准的“先施工再补办手续”的情况下自行施工,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甲方一律不予认可。

@#@@#@工程项目变更(签证)操作程序@#@项目工程师填写工程变更通知书(一式四份)@#@工程项目变更(因工程需要)@#@监理签名确认@#@项目工程师签名确认@#@各有效审批人根据审批权限@#@如500元以下@#@主建办负责人确认@#@审计审核、根据工作量核定工程费用并签名确认@#@总经理确认@#@如500元以上@#@审计处存档一份@#@主建办存档一份@#@交乙方签收、施工一份@#@项目工程师留存一份@#@资金拨付审批顺序@#@根据合同款付款规定,以及审计对月报表的审核,按规定付款,具体如下:

@#@@#@监理审核@#@工程师填写付款单@#@依照合同付款条例@#@财务部审核@#@主建办负责人审批@#@审计审批@#@财务部根据有效付款单付款@#@总经理审批@#@甲供材料领用顺序@#@因工程需要,乙方(施工方)须领用甲供材料,工作顺序如下:

@#@@#@甲方分管项目工程师开出领料单并签名@#@乙方项目负责人签名、盖章@#@仓库发货人根据有效领料单签发@#@乙方领用人签收@#@监理签批@#@主建办负责人签批@#@-6-@#@@#@";i:

23;s:

11639:

"*************@#@沂河属山洪性河道,河道内险工较多,在护险形式上也根据地形、河势及材料来源采取了多种治理方式。

@#@沂河贾家庄护岸工程采用的现浇砼护岸形式,充分满足了此处的除险要求。

@#@@#@一、工程概况@#@沂河是沂沭泗水系中最大的山洪性河道,水流湍急,暴涨暴落,水土流失严重。

@#@沂河总流域面积11820km2,其中山东境内10772km2。

@#@从河源至跋山水库,大部分为山区,山峦叠嶂,海拔高程300~800m;@#@以下至东汶河口,多为丘陵及高地,海拔高程100~300m;@#@东汶河以下向平原过渡,自临沂城以下进入平原,地面高程由70m逐渐下降至40m左右,纵坡降为1/2000~1/3000。

@#@沂河自北向南流经沂源、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苍山、郯城、邳州、新沂10个县、市(区)。

@#@河道总长333km,山东境内河道长度287.5km。

@#@沂河系推移质造床为主的天然多沙河道,坡陡流急,河槽弯曲多变,中泓摇摆不定,流势不稳。

@#@在河道凹岸主流直冲河岸堤防,致使河岸滩地、阶地陡坎迎流处受水流顶冲坍塌陡立;@#@部分河段河床扩展,河槽逼近堤脚,原有的砌石护岸基础被掏空,部分倒塌。

@#@@#@沂河左岸沂南县苏村镇贾家庄护险位于沂河东汶河口以上,沂南县贾家庄至夏孟寺村北,相应堤防桩号为151+500-152+100,全长600m。

@#@20年一遇洪峰流量5500m3/s,相应水位119.27m。

@#@@#@工程总长度600米,现浇C20砼护岸,砼板厚0.12m,边坡1:

@#@2.0,采用C20干性砼,一般水灰比小于0.52,抗冻标号为F150,并加入REA一般膨胀防水剂,减少砼出现干缩性裂缝,尽量避免砼冻融破坏。

@#@垫层上层为10cm厚碎石,下层为10cm厚粗砂。

@#@为防止浆液渗入垫层,在垫层上铺一层农用塑料薄膜后再浇筑砼护岸。

@#@采用浆砌乱石砌筑基础与封顶,岸坡设排水管和排水溜子。

@#@基础断面形状为矩形断面,埋深为1.5m,宽度为1.0m。

@#@采用M10浆砌乱石砌筑,基础顶面采用M10砂浆进行抹面。

@#@基础每30m设一沉陷缝,采用沥青杉木板填充,缝宽为2cm。

@#@封顶断面形状为矩形,埋深0.5m,宽度1.0m,采用M7.5浆砌乱石砌筑。

@#@封顶顶面采用M10砂浆进行抹面。

@#@@#@为适应基础沉陷和温度变形的要求,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规定,砼护岸应在纵横方向设变形缝,缝距不宜大于5m。

@#@本设计中护岸纵向每隔4m设一道伸缩缝,横向分别在高程112.5m、114.0m处设两条伸缩缝,纵、横缝均采用沥青杉木板填充,缝宽均为2cm。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当H>4.0m时设三排,本设计护岸高度为4.5m,宜设置三排排水管,各排排水孔交错布置,位置分别距基础顶部以上0.5m、2.0m和3.5m,水平孔距4.0m。

@#@排水孔采用φ50mm塑料管,每个排水管下端包两层反滤土工布(300g/m2)。

@#@@#@二、现浇砼护岸的优越性@#@护岸有多种结构型式,不同的结构型式适应于不同的地质条件。

@#@根据险工段地形、地质和水流条件,结合已建工程经验和实际情况,现浇砼板方案与浆砌块石、干砌块石和土工模袋砼护岸三个方案进行比较:

@#@@#@险工治理护岸结构型式方案对比表@#@工程方案@#@工程优点@#@工程缺点@#@工程综合单价@#@方案Ⅰ:

@#@C20现浇砼板护岸,砼板厚度0.12m,边坡1:

@#@2,下设碎石垫层厚0.1m,采用抛石基础。

@#@@#@耐冲刷、整体性好;@#@原材料易于购置、节省石料,现场施工方便,质量易于控制、工效高、施工周期短、造价低。

@#@@#@抗冻融性能一般,容易出现裂缝。

@#@@#@190-200元/m2@#@方案Ⅱ:

@#@M10浆砌块石护岸,护岸厚度0.3m,边坡1:

@#@2,下设碎石垫层厚0.1m,采用抛石基础。

@#@@#@耐冲刷、整体性一般;@#@抗冻融性能较好;@#@传统施工方式,质量有保证。

@#@@#@石材价格高、不易采购、美观性差,石材加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

@#@@#@226元/m2@#@方案Ⅲ:

@#@干砌块石护岸,护岸厚度0.4m,边坡1:

@#@2,下设碎石垫层厚0.1m和300g/m2反虑土工布,采用抛石基础。

@#@@#@抗冻融性能较好、柔性适应变形;@#@质量有保证。

@#@@#@耐冲刷,整体性稍差。

@#@施工难度大,石材加工和安砌困难,人工费远远大于定额;@#@石材价格高、不易采购、美观性差,造价高、施工工期长。

@#@@#@240元/m2@#@方案Ⅳ:

@#@砼砌块护岸,护岸厚度0.30m,边坡1:

@#@2,下设15厘米石子垫层,15厘米砂垫层@#@能适应地基的变形、耐久性好、工厂化生产、质量可靠、维修方便@#@整体性差;@#@造价高@#@230元/m2@#@砼护岸工程相对于浆砌石护岸工程的单独比较@#@一、砼护岸工程主要工程材料易于购置@#@浆砌石护岸工程的主材为:

@#@方块石、块石、水泥、河砂等。

@#@@#@砼护岸工程的主材为:

@#@石子、水泥、河砂等。

@#@@#@多年来方块石、块石材料在水利、交通、工民建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属于常用的传统材料。

@#@此类材料的开采在现实中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如水土保持、封山育林的限采;@#@爆炸物控制严格;@#@雨季石塘进水;@#@农民非现代化的开采方式等,加之采石场不愿意垫资储备,在工程建设的旺季采购中,很容易造成供应的紧张,价格也会追高。

@#@@#@然而作为砼护岸工程的主要材料石子,工厂化的生产模式、成品储备简单、成熟的市场环境等因素在采购上要相对容易些。

@#@@#@2、砼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易于管理控制@#@砼护岸工程相对于浆砌石护岸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更容易操控。

@#@首先对石子、水泥、河砂等主要材料可以实现原材料上的实验手段控制。

@#@其次混凝土的拌制点和浇注面相对集中,现场拌合、浇注、振捣等工艺流程和质量检查好管理好控制,抽检方便。

@#@@#@3、砼护岸工程施工周期短,工效高:

@#@@#@以2008年贾家庄砼护岸工程施工为例,总投资110余万元,现浇C20砼护岸,砼板厚0.12m,全长600m砼护岸浇注面积6000余平米,浆砌乱石砌筑基础与封顶,岸坡设排水管和排水溜子。

@#@采用两个施工班组,2008年10月12日开工,11月9日竣工,总工期28天。

@#@如果是同类规模的砌石护岸工程一般总工期要50至60天。

@#@砼护岸工程在工效上远远高于砌石护岸工程,在施工周期上占有很大优势。

@#@@#@@#@由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方案Ⅰ与方案Ⅱ、Ⅲ、Ⅳ相比较,方案Ⅰ现浇砼板护岸投资最少,耐冲刷、整体性好且施工方便、快捷。

@#@@#@三、现浇砼护岸工程施工控制要点@#@1、坡面控制@#@经过测量初步放出治理导线后,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开挖,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全程跟踪机械施工过程,随时进行校核,做到一次开挖成功。

@#@采用机械整理坡面后,预留0.2-0.3m的保护层,待浇筑前进行人工开挖,以保持良好的建基面。

@#@@#@2、工序控制@#@与干砌石、浆砌石护岸从基础、坡面后封顶的施工顺序不同,现浇砼护岸采用了先基础、封顶后坡面的顺序。

@#@封顶先于坡面砌筑,有利于控制坡面顶边线顺直,便于控制工程尺寸、坡度,边缘部位振捣密实,不易跑浆,避免边缘部位重复施工。

@#@@#@3、垫层控制@#@为确保回填垫层密实,采用1-2cm石子与2-4cm石子按1:

@#@1比例二级配。

@#@在1:

@#@2斜坡上铺设石子,保持厚度均匀,达到设计要求,是施工中的控制难点。

@#@在铺设石子可采用吊车吊入法或下料槽法,见下文入仓控制内容。

@#@@#@4、立模控制@#@立模是现浇砼施工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支立模板,在模板一侧安装沥青衫木板填充材料,然后浇筑砼。

@#@经现场施工发现,按照此种做法,填充材料局部易发生吸水、扭曲变形现象,且必须等到砼达到足够强度时方可拆模,对工期控制不利。

@#@对此,通过现场试验,本工程中采用了“模板代替法”:

@#@@#@用沥青衫木板填充材料直接代替模板,采用固定模板的方法固定沥青衫木板,依次浇筑施工,无需拆模,同样达到了设计要求,收到了良好效果。

@#@此方法对于坡长较短(一般小于10米)的护岸比较实用。

@#@@#@对坡长较长的护岸,建议:

@#@@#@方法一,可按“田”字形支立沥青衫木板代替模板浇筑施工,缩短砼浇筑坡长,这样可防止反滤料下滑,保持反滤层厚度均匀,符合设计要求。

@#@@#@方法二,采用填充材料后装法,待砼达到足够强度时,拆除模板,然后在砼坡面一侧安装填充材料,邻“块”浇筑时,以此填充材料代替模板,另一侧支立模板,待砼达到足够强度时,拆除模板,然后在砼坡面一侧安装填充材料,依次浇筑施工。

@#@可采用“隔块施工”的方法来避免等待砼硬化消耗的时间。

@#@@#@5、入仓控制@#@入仓前,为了防止砼漏浆,在石子反滤层上铺设水泥砂浆。

@#@人工平仓时发现,平仓工人脚部陷入反滤层,将水泥砂浆与反滤料掺合,致使厚度不均匀,达不到设计要求。

@#@对此,水泥砂浆铺设完毕后,不宜立即入仓,保持适当间隔,一般为8-12小时,以工人能在反滤层上行走为宜。

@#@这样避免了人工平仓时将水泥砂浆与反滤料掺合,保证了反滤层及砼浇筑层的厚度等设计要求指标。

@#@@#@入仓时,采用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采用了吊车吊入,并控制砼的自由下落高度≤1.5m。

@#@此法入仓地点准确,防止骨料离析,减小平仓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但费用较高,且需要小型三轮车转运砼。

@#@@#@方法二,对于受施工条件限制,无法使用吊车的,用铁皮制作下料槽,配合小型三轮工程车运输、下料,同样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此法移动方便、灵活,费用较低,受施工条件限制较小。

@#@@#@砼应随浇随平,不得使用振捣器平仓。

@#@@#@6、振捣方法控制@#@振捣机械采用平板振捣器。

@#@经现场试验,在砼厚度为12cm时,1kw平板振捣器振捣两边,能够满足要求。

@#@采用人工拉动振捣器上下振捣,坡下1人把持振捣方向,坡上2人拉动,控制振捣器移动速度。

@#@施工中,移动速度一般不超过0.4m/s。

@#@施工中,砼边缘部位振捣易忽视,出现漏振或振捣不足,现场施工人员应作好此方面的技术交底,并重点监管。

@#@@#@7、养护控制@#@砼浇筑后12~18小时内及时安排专人负责砼的养护。

@#@砼养护以泵配胶管洒水为主,辅以草帘覆盖。

@#@始终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3周。

@#@@#@四、结语@#@现浇砼护岸是一种比较好的河道险工、堤防护岸治理方式。

@#@突破了传统的工程治理形式,经过我局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在贾家庄的险工治理和不断改进,现浇砼护岸工程日益成熟,施工造价低、坚固美观、质量和工艺好控制、工效高、周期短、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i:

24;s:

12364:

"@#@浅析住宅照明电气插座及其回路设计探讨@#@摘要:

@#@现代住宅中插座的选型、布置位置、数量和安装高度都直接关系到住户今后的使用效果,是现代住宅电气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如果电气插座设计还按照以前的做法,墨守成规的话,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十分有必要对插座这个小小的电气装置元件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电气插座回路设计住宅@#@插座这个小小的电气装置元件,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在现代住宅中却随处可见,不管是在客厅、卧室、书房,还是在厨房、餐厅、卫生间,人们都要使用它,甚至阳台都忘不了装一个插座,以备它用。

@#@@#@现代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电气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照明、风扇、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等电气设备带来的方便,而更加热衷追求音响、空调、大屏幕彩电、电脑、电话带来的享受。

@#@随着当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可视电话、电子购物、家庭办公等智能化住宅建筑将不断涌现。

@#@这些电能、信息的传递除通过电线、电缆外,还必须通过插座这个小小电气装置元件输送给用电设备或信息终端。

@#@可见,插座的种类和数量在现代住宅中呈日益增长的趋势。

@#@如果电气插座设计还按照以前的做法,墨守成规的话,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十分有必要对插座这个小小的电气装置元件引起足够重视。

@#@@#@然而,在现实的住宅电气中,往往看到住宅建成后,住户搬进来之前,都要对原设计的电气线路进行很大的改造,这里增加一个灯,那里增加一个多用插座和电话插座,那里还要增加一个空调插座和电视插座,增加最多的就是插座,到处凿墙打洞,对整个建筑物的结构造成很大破坏,有的甚至留下安全隐患。

@#@进行线路改造者大部分又不是电气专业安装人员,时常造成烧坏家电、短路、断路、等现象,对整个建筑物的配电系统造成损害。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设计不尽人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现代住宅电气设计中插座(包括强电、弱电插座)选型、布置、安装高度怎样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呢?

@#@怎样才能使人们住新房之前,减少或避免发生到处凿墙打洞的现象?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规定的插座数量是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且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

@#@我们的住宅电气设计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呢?

@#@@#@现代住宅是由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餐厅、洗涤间、卫生间、阳台等组成的。

@#@住户的家用电器众多,而且又在不断地增加,好像根本无处着手。

@#@其实不然,我认为:

@#@只要明确住宅中各个房间主要会有哪些家用电器,然后根据建筑平面图,考虑住户一般会怎样去布置。

@#@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目的性就很强。

@#@下面就各个房间的具体功能阐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1、客厅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a.客厅插座布置@#@客厅是人们会客、看电视、唱卡拉OK,起居活动的中心,主要的家用电器有音响(音箱、DVD机、功放机)、空调、电暖炉、落地台灯、宽带、电话、电视。

@#@从这些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来看,可以发现弱电(有线电视插座、电话与宽带信息插座)插座位置一确定,强电(电源)多用插座至少4组就相应确定。

@#@强电与弱电插座的水平距离以大于0.5m为宜,如果距离太近,强电对弱电信号产生电磁干扰,影响收看效果。

@#@@#@彩电、音响是必须摆在一起的,彩电既需要有线电视信号插座,也需要电源插座。

@#@彩电、音响都是两孔插头,共需要2组(每组2个二孔)插座。

@#@电脑和打印机、传真机一起布置(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本应放在书房,但考虑目前大部分住宅没有书房,只好放在客厅),又需要2组多用插座(二、三孔插座)。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弱电插座为中心,两边水平距离至少为0.5m的各2组多用插座的形式。

@#@彩电、音响、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布置在一起总长度3m左右,即使家庭现在还没有打印机、传真机,其总长度也有2m左右。

@#@足以占去客厅中的一面墙,是客厅中最主要的部分。

@#@因此,在住宅电气设计中,尽管建筑平面的客厅是多种形式的,但我们只要细心体会家具及上述家用电器的布置,抓住客厅中一面主要墙,然后按此方法进行设计,客厅中的主要问题就解决了,其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彩电、音响的对面墙必然是沙发、茶几,在此部位需设一个电话插座,1组电源多用插座(用于落地台灯、电暖炉)。

@#@然后再根据建筑平面图及空调机管道安装方便等因素,确定空调机插座的位置。

@#@客厅其它墙上,视情况而定布置1至2个多用插座,作为备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现代住宅客厅中,强电插座需要6至8组,弱电插座需要至少3组,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b.客厅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绝大多数电气设计中,客厅插座安装高度基本都是底边距地0.3m或1.4m.底边距地0.3m的缺点,一是导致住户装修不便,二是容易被低柜挡住,插、拔插头很不方便,且低柜不能紧靠墙摆,要留出插、拔插头的空间,也不美观。

@#@底边距地1.4m的缺点是:

@#@住户装修墙裙一般是1m高,插座底边距墙裙顶的距离是0.4m,显得不协调,影响美观。

@#@因此,我认为客厅插座底边距地1.0m较为合适。

@#@既使用方便,也能与墙裙装修协调。

@#@另外,小于20m2的客厅,空调机一般采用壁挂式,那么这个空调机插座底边距地为1.8m.如客厅大于20m2,采用柜式空调机,那么插座高度为1.0m.客厅的插座容量选择是:

@#@壁挂式空调机选用10A三孔插座,柜式空调机选用15A三孔插座,其余选用10A的多用插座。

@#@@#@2、卧室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a.卧室插座布置@#@卧室是人们休息、睡眠的地方。

@#@主要的家用电器有:

@#@电话、电视、空调机、落地台灯、床头台灯、落地风扇、电热毯等。

@#@确定床的位置是卧室插座布置的关键。

@#@一般双人床都是摆在房间中央,一头靠墙,双人床宽一般为1.5m,那么,床头两边各设一组(二、三孔)多用电源插座,以供床头台灯、落地风扇及电热毯之用,床头并设一个电话插座(根据规范,主卧室还需设宽带信息插座),床头的对面设一个有线电视插座及1组多用电源插座,以供睡前欣赏电视之用,靠窗前的侧墙上设一个空调电源插座,其它适当位置设一组多用电源插座,作备用。

@#@共设强电插座4至5组,弱电插座2组。

@#@@#@b.卧室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住户在卧室装修中,用装饰板搞墙裙的比较少,故建议空调电源插座底边距地为1.8m,其余强、弱电插座底边距地0.3m.空调机电源选用10A三孔插座,其余选用10A二、三孔多用插座。

@#@@#@3、书房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a.书房插座布置@#@书房是人们学习的地方,也可兼作健身锻炼之用。

@#@主要家用电器有电脑、电话、打印机、传真机、空调机、台灯、健身器具等。

@#@人们一般习惯把书桌摆在窗前,所以窗前墙一边布置有线电视插座和宽带与电话信息插座各一组以及电视电源插座一组,另一边布置2组电源多用插座,以供电脑、传真机、打印机之用。

@#@窗前的侧面墙上布置一个壁挂式空调机插座一组,在其它适当的位置分别布置1-2组多用插座,以供健身器具使用。

@#@此房共计强电插座5组,弱电插座2组。

@#@@#@b.书房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除空调机底边距地1.8m外,其余强、弱电插座底边距地均为1.0m.空调机插座选用10A三孔插座,其余强电插座选用10A二、三孔多用插座。

@#@@#@4、厨房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厨房是人们制作饭菜的地方,家用电器比较多。

@#@主要有冰箱、电饭煲、排气扇、消毒柜、电热水器、电烤箱、微波炉、洗碗机、壁挂式电话机等。

@#@根据建筑厨房布置大样图,确定污水池、炉台及切菜台的位置。

@#@在炉台侧面布置一组多用插座,供排气扇用,在切菜台上方及其它位置均匀布置7组三孔插座。

@#@厨房插座要选用带开关的防溅保护型插座,容量均为10A.考虑到方便厨房中人接听电话,厨房门边可布置电话插座一个,以上插座底边距地均为1.4m.@#@5、餐厅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餐厅是人们吃饭的地方,家用电器很少,冬天有电火锅,夏天有落地风扇等,沿墙均匀布置2组(二、三孔)多用插座即可,安装高度底边距地0.3m,容量为10A.装一个电话插座,安装高度底边距地1.4m.@#@6、洗涤间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洗涤间是人们洗脸、刷牙、梳头、洗衣的地方,比较潮湿。

@#@主要家用电器有洗衣机、电吹风等。

@#@应根据给排水设计图确定洗衣机及洗脸盆的位置,各布置一个多用插座,并采用防溅型,插座底边距地1.4m,容量为10A.@#@7、卫生间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卫生间是人们洗澡、大小便的地方。

@#@家用电器有排气扇、电暖炉、电热水器、电话机等。

@#@一个10A多用插座供排气扇用,2个15A三孔插座供电暖炉、电热水器用,底边距地均为1.8m,尽量远离淋浴器,必须采用防溅型插座。

@#@电话机插座底边距地1.4m.装电话机的原因是方便人们在洗澡或方便时,仍然能与外界保持联系。

@#@@#@阳台应装一个10A多用插座,底边距地1.4m,以便打扫时供吸尘器使用。

@#@@#@8、插座的选型及保护措施@#@现代住宅中的插座必须要保证使用安全、可靠,故在选型方面应选择耐压值、载流量、插座铜片的张拔力及绝缘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另外,应选择带安全门的插座,以防小儿用铁钉或其它金属物插入其中。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插座回路的保护措施,设计专门的PE线,且不能与N线相混,PE线与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R≤4Ω。

@#@每户的厨房插座、卫生间插座、空调插座均应设计专用回路,并用漏电开关保护。

@#@@#@9、电气插座回路设计@#@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规定:

@#@“除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他电源插座回路均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据此,我认为,住宅楼住户配电箱中的漏电断路器有三种实用、可行且符合规范要求的设置方式。

@#@现配合一套别墅的一层配电箱系统设计一一论述。

@#@@#@

(1)漏电断路器设在带漏电保护装置的插座回路@#@a.优点:

@#@这种设置采用了5个漏电断路器,所有电源插座回路均分别设置了漏电保护装置,很好的体现了规范的要求。

@#@当某一回路出现漏电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回路的正常工作,还便于快速找出故障回路及其故障原因。

@#@@#@b.缺点:

@#@由于这种设置方式每套别墅都使用了5个漏电断路器,因此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配电箱尺寸也较大(每个漏电断路器都占2位)。

@#@@#@适用对象:

@#@这种设置方式适合建设单位对住宅配电要求较高,而且建筑资金相对充足的建筑。

@#@@#@所以,现代住宅中插座的选型、布置位置、数量和安装高度都直接关系到住户今后的使用效果,是现代住宅电气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i:

25;s:

24991:

"清水塘水电站工程@#@蓄水安全鉴定@#@金@#@属@#@结@#@构@#@安@#@装@#@自@#@检@#@报@#@告@#@水电八局制安分局清水塘工程项目部@#@二OO九年八月@#@-26-@#@目录@#@1.工程概况 2@#@1.1工程概况 2@#@1.2合同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特性 3@#@1.2.1合同工程范围 3@#@1.2.2主要工程特性 3@#@2施工进度和完成的主要完成的工程量 4@#@2.1施工进度 4@#@2.2主要完成的工程量 5@#@3.主要施工方法 6@#@3.1工程内容及总方案 6@#@3.2埋件安装 7@#@3.2.1平面闸门、拦污栅及其埋件安装 7@#@3.2.2弧形闸门埋件安装 8@#@3.2.3门机轨道埋件安装 10@#@3.2.4平面闸门、拦污栅的安装 11@#@3.2.5弧形闸门安装 13@#@3.2.6坝顶双向门机安装 14@#@4施工质量管理 16@#@4.1、质量管理 16@#@4.2、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系统 18@#@4.3、质量控制措施 18@#@4.4、施工质量评定 20@#@4.5、质量评定过程 23@#@4.6、施工质量评定结果 24@#@5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24@#@5.1、生产安全保证措施 24@#@5.2、文明施工 26@#@6结束 27@#@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湖南辰溪清水塘水电站工程位于湖南省沅水干流中游,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仙人湾乡清水塘村上游0.5km,距怀化市约72km,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通航等综合利用的水电枢纽工程。

@#@该工程设计正常蓄水位139.00m,额定水头7.7m,平均水头8.6m。

@#@上与铜湾水电站尾水衔接。

@#@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214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47.3%。

@#@坝址多年平均流量872m3/s。

@#@总库容2.59亿m3,电站装机128MW,多年平均发电量5.071亿kW·@#@h,为大(Ⅱ)型水库,通航建筑物标准按Ⅳ级航道标准,通航500t船舶。

@#@电站采用全计算机监控的方式,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

@#@@#@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护岸工程四部分。

@#@金属结构有泄水、电站厂房、船闸三大部分。

@#@泄水建筑物为溢流坝结构。

@#@共布置溢流闸坝13孔,设置工作闸门和上游侧检修闸门;@#@厂房位于左岸,为低水头河床式,装设4台灯泡贯流式机组,在电站进口处设置拦污栅和进水口事故检修闸门;@#@尾水口布置尾水检修闸门;@#@通航建筑物为船闸,位于右侧,设有上、下闸首工作门、检修门和输水廊道门。

@#@@#@1.2合同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特性@#@1.2.1合同工程范围@#@清水塘电站闸门及埋件安装主要包括:

@#@溢流坝弧形工作闸门和门槽、溢流坝检修闸门和门槽、进水口拦污栅和栅槽、进水口事故检修闸门(含2套临时封堵门)和门槽、尾水闸门(含2套临时封堵门)和门槽、船闸上闸首检修门和门槽、船闸上下闸首廊道工作门和门槽、船闸上下闸首人字门和门槽、船闸下闸首检修门和门槽、浮式系船柱、大坝门机轨道、厂房尾水门机轨道、清污机轨道、船闸下闸首启闭台车轨道、相关附件。

@#@@#@清水塘电站起吊、安装的设备主要包括:

@#@坝顶双向门机1台、电站进口清污机1台、电站尾水检修门双向门机、船闸上闸首固定式卷扬启闭机、船闸下闸首检修门台车式启闭机各1台;@#@QHLY-2×@#@3600KN液压启闭机13台、QPPYⅡ-250KN液压启闭机4台、QRWY-2×@#@500/2×@#@200KN液压启闭机4台,共23台/套设备。

@#@@#@1.2.2主要工程特性@#@根据清水塘水电站主体工程监理部对工程项目的划分方案,我部金结安装工作共分为三个单位工程,分别为:

@#@⑴河床电站厂房工程,⑵泄洪闸坝工程,⑶航运工程。

@#@蓄水部分主要为前两者承担。

@#@@#@1、河床电站厂房工程单位工程代码:

@#@QST1@#@本单位工程含三个分部工程,分别为:

@#@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坝顶门机安装工程和尾水平台门机安装工程。

@#@其中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包括进水口4扇平面叠梁门和拦污栅,闸门结构形式采用平面滑动闸门,主轮支承,有充水阀装置;@#@尾水设有4扇检修门,均采用滑块滑动闸门,有充水阀装置。

@#@@#@进水口事故检修门启闭采用坝顶双向门机进行,尾水检修门启闭采用尾水平台门机进行,因此在两台门机需在进水口和尾水闸门下放前完成。

@#@@#@2、泄洪闸坝工程单位工程编号:

@#@QST2@#@本单位工程只有一个分部工程,为金属结构闸门及启闭机安装工程,包括13扇弧形闸门和1扇平面叠梁门及相应的启闭设备。

@#@弧形闸门结构形式为双主杆斜支臂形式,曲率半径为23.5m;@#@检修门采用滑块滑动闸门,有充水阀装置。

@#@@#@2施工进度和完成的主要完成的工程量@#@2.1施工进度@#@目前本项目的安装施工工作除了进水口清污机因图纸和设备未到之外已进入扫尾阶段。

@#@本项目安装施工分为两个阶段:

@#@即左岸一期工程和右岸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包括:

@#@左岸5孔溢流坝弧形工作闸门和埋件、溢流坝检修门埋件、溢流坝液压启闭设备,尾水检修闸门及埋件(含门库),尾水平台双向门机及轨道埋件,进水口事故检修闸门及埋件,进水口拦污栅和栅槽,坝顶双向门机及厂房段门机轨道埋件,进水口清污机及轨道埋件。

@#@右岸二期工程包括:

@#@右岸8孔溢流坝弧形工作门和埋件、检修门埋件、液压启闭机,船闸上闸首检修门和门槽、船闸上闸首固定式卷扬机、船闸上下闸首廊道工作门和门槽、船闸上下闸首人字门和门槽、船闸下闸首检修门和门槽、浮式系船柱、船闸下闸首启闭台车及轨道。

@#@@#@蓄水施工进度见下说明:

@#@@#@1、进水口事故检修闸门和拦污栅在08年6月安装完成;@#@@#@2、尾水检修闸门在08年5月制作安装完成;@#@@#@3、溢流坝弧形工作闸门一期工程08年12月安装完成,二期工程09年4月安装完成;@#@@#@4、尾水平台门机在08年4月安装完成,具备吊装条件;@#@@#@5、坝顶双向门机在08年4月安装完成,具备吊装条件;@#@@#@6、船闸部分金结安装在09年7月人字门、输排水廊道门调试完成后已安装工作基本结束。

@#@@#@2.2主要完成的工程量@#@在本工程蓄水前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如下:

@#@@#@1、进水口事故检修闸门安装共1338.094吨;@#@@#@2、尾水检修闸门安装共862.95吨;@#@@#@3、进水口拦污栅安装共1138.13吨;@#@@#@4、坝顶双向门机安装共779.421吨;@#@(一台/套)@#@5、尾水平台双向门机安装共137.43吨;@#@(一台/套)@#@6、溢流坝工作闸门安装共3762.213吨,13套工作门液压启闭机;@#@@#@3.主要施工方法@#@3.1工程内容及总方案@#@本合同工程包含平闸门15扇、弧形闸门共13扇、拦污栅共8扇、配套埋件共29套(孔),共计重7540.958吨,以及各部位启闭机设备的安装,为确保闸门、拦污栅、门机及启闭机安装质量,我部在安装之前均制定了详细安装方案报送监理单位审批,同时在本单位内部也召开专门有针对性技术交底,以确保每个部位的安装质量。

@#@安装过程严格按照施工安装详图和规范要求进行制造,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安装过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

@#@@#@3.2埋件安装@#@3.2.1平面闸门、拦污栅及其埋件安装@#@本工程中平面闸门及拦污栅埋件包括:

@#@溢流坝工作门和检修门埋件各13孔、进水口检修门埋件4孔、尾水检修门埋件4孔、尾水平台门机和坝顶双向门机轨道埋件个一套、进水口拦污栅埋件8孔。

@#@平面闸门埋件包括底坎、主轨、反轨、门楣等,拦污栅埋件包括主轨、反轨等。

@#@当埋件运至工地且土建具备安装条件后即可进行埋件安装工序。

@#@将埋件由现场仓库运至安装地后,卸至闸墩前的护坦上,进行复测,接着进行一期砼深凿毛,用高压水将碎屑、浮尘清理干净,调整预埋插筋或基础螺栓,清理门槽内渣土、积水,设置孔口中心,门槽中心及高程控制点等基准线。

@#@之后,逐节将配套埋件转至门槽内,再在门槽顶部搭设脚手架,设置安全围栏、埋件安装样架及一着力点,采用2T手拉葫芦及3T卷扬机起吊埋件进行安装。

@#@平面闸门埋件安装程序见图3-2-1所示,拦污栅埋件安装程序与平面闸门埋件安装类同。

@#@@#@埋件清点检查@#@底槛测量控制点设置@#@底槛吊装就位@#@调整、固定@#@底槛二期混凝土浇筑@#@主、反轨测量控制点设置@#@脚手架搭设@#@检查、验收@#@门槽二期混凝土浇筑@#@轨道接头焊接、磨平@#@复查测量@#@门槽清理@#@油漆@#@脚手架拆除@#@反、侧轨吊装、调整、固定@#@门楣吊装、调整、固定@#@主轨吊装、调整、固定@#@基础螺栓调整@#@埋件清点检查@#@底槛测量控制点设置@#@底槛吊装就位@#@调整、固定@#@底槛二期混凝土浇筑@#@主、反轨测量控制点设置@#@脚手架搭设@#@检查、验收@#@门槽二期混凝土浇筑@#@轨道接头焊接、磨平@#@复查测量@#@门槽清理@#@油漆@#@脚手架拆除@#@反、侧轨吊装、调整、固定@#@门楣吊装、调整、固定@#@主轨吊装、调整、固定@#@基础螺栓调整@#@图3-2-1平面闸门埋件安装程序@#@3.2.2弧形闸门埋件安装@#@本项目弧形闸门埋件包括底槛、侧止水座板、侧轮导板、铰座基础板及铰座。

@#@弧形工作闸门槽共13孔,安装过程中用吊车进行埋件上、下车转运,用3T卷扬机配合2T手拉葫芦进行安装。

@#@具体安装程序详见图3-2-2,安装过程用水平仪、经纬仪、磁力线锤等对其进行检测直至达到DL/T5018-2004第九章第一节埋件安装的规定要求。

@#@具体安装要点如下:

@#@@#@a.由于铰座基础板采用一期砼预埋,其它均采用二期砼埋设,因此配合一期砼埋设的铰座基础板在安装前应在前一期砼中预埋型钢,作为埋件安装固定和支承用;@#@在铰座基板上设置测量控制点(里程、高程控制点),以便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对其进行测量控制;@#@@#@b.由于弧门埋件处于三维空间,按高程、里程在两侧边墙和底板上放出控制点位置外,还应校核侧向支承中心和支铰中心间的距离即R半径的控制点;@#@@#@c.在安装铰座前,检查铰座、铰链、铰轴三者装配情况,确保安装质量。

@#@弧形工作闸门槽共13孔,安装过程中用吊车进行埋件上、下车转运,用3T卷扬机配合2T手拉葫芦进行安装。

@#@具体安装程序详见图6-2-1,安装过程用水平仪、经纬仪、锤磁力线锤等对其进行检测直至达到DL/T5018-94规范第九章第一节埋件安装的规定要求。

@#@@#@埋件清点、检查@#@清理、复查测量@#@油漆@#@脚手架拆除@#@侧止水侧轮导板接头焊接、磨平@#@二期混凝土浇筑@#@检查、验收@#@二期混凝土浇筑@#@铰座基础螺栓架吊装@#@脚手架搭设@#@侧止水侧轮导板测量控制点设置@#@二期混凝土浇筑@#@@#@安装控制样点放置@#@底槛吊装、调整、固定、验收@#@一期混凝土浇筑@#@铰座中心测量控制点设置@#@侧止水侧轮导板吊装、调整、固定@#@铰座吊装、调整、固定@#@检查、验收@#@图3-2-2弧形闸门埋件安装程序@#@3.2.3门机轨道埋件安装@#@本项目进水口闸门采用坝顶门机吊装,尾水闸门采用尾水平台门机门机吊装。

@#@其轨道埋件主要包括轨道、轨道垫板、轨道压板、地脚螺栓等,根据施工场地的不同,坝顶门机轨道采用25T汽车吊吊装,尾水门机轨道采用25T汽车吊吊至尾水平台,然后使用3T卷扬机安装。

@#@具体安装详图见图3-2-3,安装过程用水准仪、经纬仪、钢琴线进行检测直至达到规范设计要求。

@#@@#@施工准备@#@设备清点、检查@#@一期砼内插筋矫正@#@需要@#@不@#@轨道校直需@#@要@#@样点放置@#@搁放架安装@#@阻进器吊装@#@轨道吊装@#@阻进器调整@#@阻进器加固@#@轨道加固@#@验收@#@图3-2-3轨道安装程序图@#@3.2.4平面闸门、拦污栅的安装@#@本工程中平面闸门及拦污栅包括:

@#@溢流坝检修门1扇、进水口检修门4扇(含2扇临时门)、尾水检修门4扇(含2扇临时门)、进水口拦污栅8扇,船闸检修门2扇,船闸充排水廊道门4扇,共15扇,拦污栅8扇。

@#@廊道门除外,本电站平面闸门均为叠梁门,共重约2985.26吨。

@#@@#@平面闸门安装采用40T平板拖车转运,之后用80T汽车吊配合已安装的门机将闸门依次吊装就位,待启闭机安装后进行闸门启闭试验(闸门启闭试验包括无水情况下全行程启闭试验、静水情况下全行程启闭试验),闸门安装严格按照DL/T5018-94规范第九章第二节平面闸门安装的规定执行。

@#@@#@进水口事故检修门、尾水检修门、溢流坝检修门具体安装程序详见图3-2-4、图3-2-4中(A);@#@溢洪坝检修门具体安装程序详见图3-2-4、图3-2-4中(B)。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吊装场地(GIS楼处)狭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尾水检修门采用现场翻身,由80T汽车吊吊至尾水平台并由尾水门机接钩抬吊至1#孔门库的方法进行,施工难度难度很大。

@#@进水口事故检修门及拦污栅栅体均使用坝顶门机吊装,船闸检修门均采用65T汽车吊吊装,充排水廊道门由于尺寸小、重量轻,由65T先吊至安装平台处,然后用10吨手拉葫芦配合液压启闭机安装到位。

@#@具体安装程序详见图3-3-1、图3-3-2中(A)。

@#@拦污栅安装严格按照DL/T5018-94规范第十章拦污栅制造和安装的规定执行。

@#@@#@安装准备@#@门叶安装@#@二期混凝土浇筑@#@埋件安装@#@闸门安装@#@图3-2-4钢闸门安装总流程图@#@安装准备@#@第一块门叶吊入调整@#@中间止水安装@#@第二块门叶吊入与第一块门叶连接@#@起落试验@#@安装准备@#@整扇吊入@#@起落试验@#@@#@@#@(A)整扇吊入(B)分节吊入、节间连接@#@图3-2-4平板闸门安装程序图@#@3.2.5弧形闸门安装@#@清水塘泄洪闸工程安装项目中弧形闸门孔口尺寸为宽×@#@高(垂高)=20000×@#@15500,由于受运输条件的限制门叶需分段运至工地。

@#@为减少现埸吊装工作量,在出厂前需进行组装、作标记并限位,另外为减少变形,支臂及门叶现埸与门叶焊接时,采取分层对称焊接、控制焊接温度及配合锤击减小变形。

@#@为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工期,并考虑安装场地的实际情况,门叶吊装采用汽车吊吊装。

@#@安装次序为:

@#@支铰、支臂组装→门叶拼装→支臂、门叶焊接→止水等附件安装,最后进行分节接头段焊接后的喷砂、防腐工作。

@#@@#@安装过程中严格按DL/T5018-94规范第九章第三节弧形闸门安装的规定执行直至达到质量要求。

@#@弧形闸门安装程序见图3-2-5所示。

@#@@#@施工准备@#@安装、调整支铰座@#@下节门叶与下支臂连接@#@依次吊装二、三、四节门叶@#@水封组装@#@组装验收@#@整体检查@#@涂装防腐@#@上支臂与门叶连接@#@下节门叶吊装、就位、固定@#@拼装下支臂@#@拼装上支臂以上的门叶@#@焊接门叶@#@拼装上支臂@#@焊接检验@#@启闭试验@#@与油缸连接调整@#@浇筑牛腿二期混凝土、保养@#@油缸安装@#@下支臂吊装@#@图3-2-5弧门安装工艺流程图@#@3.2.6坝顶双向门机安装@#@坝顶门机安装具有重量重、吊装难度大(高度高)、施工场地狭窄等特点,单根主梁拼装之后已接近90T,还要吊到30米的高度安装,为了确保吊装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在进行主梁、小车架、卷筒吊装之前都进行了现场模拟。

@#@门机安装于3月5日开始,至4月12日,坝顶门机安装完成并开始调试,22日坝顶门机具备吊装条件。

@#@在整个门机安装过程中,我部使用了2台130T汽车吊,1台80T汽车吊,1台65T汽车吊,1台25T汽车吊,满足了施工需要和工期要求。

@#@门机安装施工工序见图3-2-6。

@#@@#@吊钩联接@#@电缆管、槽安装@#@大车行走机构.门腿.中横梁.端梁小车架等清扫、检查@#@行走机构、H架的安装@#@主端梁吊装@#@小车清扫、组装@#@小车架、卷筒和行走机构吊装、行走机构调整@#@检修平台、大小车扶梯、栏杆等安装@#@试验、验收@#@起升机构安装调整@#@电气传动部分接线、试车@#@滑轮、钢丝绳、卷筒安装@#@辅助部分安装(起升限制机构、缓冲器等)@#@电缆敷设及配线@#@滑线安装@#@电气设备开箱、检查@#@行走机构.门腿.中横梁.端梁运输@#@准备工作@#@电气柜就位@#@图3-2-6门机安装流程图@#@4施工质量管理@#@4.1、质量管理@#@中国水电八局的质量方针是我们质量工作的行动指针,具体为:

@#@@#@提高员工素质规范工作行为@#@追求完美品质满足用户要求@#@对清水塘水电站金属结构安装的全过程,我部进行了充分的质量策划,建立和健全清水塘水电站金属结构安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

@#@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保证安装全过程中质量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确保安装质量和进度满足主承包商和业主的要求。

@#@对此,清水塘项目部将从金属结构安装的投标阶段开始,对包括人员进场、原材料采购、设备材料进货检验、施工、直至完工退场、工程保证等全过程,分成若干子过程进行控制,将质量目标逐项分解,从而确保总的质量目标顺利实现。

@#@针对设定的质量目标,对质量体系实施系统管理,努力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高效性,并坚持不断地改进质量体系,使质量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

@#@同时对工程实践中的各种质量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数理统计技术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为进行质量管理和采取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为了保证请水塘水电站金属结构及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我们将贯彻执行工程局及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设备制造厂家及业主监理批准签发的图纸和施工组织指导书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实行“三检”制度(即班组自检、作业队复检及技术质检科终检,终检合格后报设备厂家或监理进行检查验收),在施工中执行全过程监控,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及有关施工工艺规程规范。

@#@@#@为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进行,特成立中国水电八局制安分局清水塘水电站项目部(金结),见下表4。

@#@@#@表4@#@姓名@#@职务@#@职称@#@备注@#@杨庆明@#@项目经理@#@高技@#@向开勇@#@项目副经理@#@高技@#@吴勇@#@工地技术负责人@#@工程师@#@曾雄师@#@工地安全负责人@#@张先维@#@安装负责人@#@中技@#@苟明付@#@电气负责人@#@电工@#@王茂华@#@电焊负责人@#@电焊工@#@李芬勋@#@吊装负责人@#@吊装工@#@4.2、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系统@#@工程项目的各级技术负责人都是在项目负责人领导下的质量负责制人,对所属工程质量负责。

@#@项目各部门及业务人员对本部门分管业务工作的质量负责。

@#@@#@项目部设监控管理科,施工单位设质量监控员,对所属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实施质量保证(把关),预防、报告职能,由此组成现场质保体系和质控系统,置工程质量于控制之下。

@#@@#@4.3、质量控制措施@#@

(1)坚决执行“三个狠抓,一个经常”的工作方法。

@#@@#@A.施工前期:

@#@以“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计划”为中心,狠抓各项施工技术革新准备工作,使工程各项条件都在施工前期得到解决,以确保设备按时供货。

@#@@#@  B.施工中期:

@#@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中心,狠抓施工组织设计的落实,及时平衡调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进度按进度计划节点实现;@#@坚持按图纸、规范进行制造和安装,严格工序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C.施工后期:

@#@以“调试运行”为中心,狠抓工程中的焊接工作,把不合格处消除在安装阶段,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顺利成功。

@#@@#@D.经常听取业主、设计和质量监督单位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消除工程缺陷,使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

(2)进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工地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岗前教育,使职工认清搞好质量,达到优良的重要意义,明确搞好质量的要求和方法,提高全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

@#@@#@(3)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项目经理部设总工程师,各专业工程设专业工程师,分别对所属工程负技术责任,保证工程技术上有人负责,工程质量上有人分管。

@#@@#@(4)严格执行施工技术管理标准@#@施工项目技术管理严格执行《QG/JA(XM)03-92》规定。

@#@工程开工前拟定施工方案;@#@专业技术员对小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下达小组自检记录;@#@职工必须熟悉图纸,对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心中有数,并遵照执行。

@#@@#@(5)编排质量控制计划,制定质量控制点,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质量监控人员,在工程开前对工程情况,编制质量控制计划,设置质量控制点,在安装中严格要求按质量控制计划,对材料、机具、各工序、各项试验等进行质量控制。

@#@@#@(6)建立工序质量复检制@#@小组工序自检完成达到优良后,由专业技术人员与专职质检员及下道工序人员,对工序质量进行复检,质量达到优良后,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重要工序质量,经专业技术人员、专职质检员复检达到优良后,经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达到质量优良,认可签证后方可移交下道工序施工。

@#@@#@隐蔽工程,必须由小组自检、专业技术员、专职质检员复检、监理工程师复检,达到质量优良并办理签证手续,方可进行隐藏。

@#@@#@(7)执行首件工程检查制@#@各单位首件工程,单位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监控负责人必须参加,首件工程的质量检查,由第一道工序,直到分项工程完工的全过程质检,都要参与,以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8)竣工资料的管理@#@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种文件、图表资料、记录表格的收集和规范管理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保证工程完工后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提交符合国家标准的竣工验收资料。

@#@@#@4.4、施工质量评定@#@清水塘水电站工程项目划分(金结部分)@#@1、单位工程名称:

@#@河床电站厂房工程@#@1.1、分部工程名称:

@#@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单位工程编码@#@单元工程名称@#@完成工@#@程量(T)@#@完成时间@#@评定时间@#@自评@#@结果@#@复核@#@结果@#@QST1@#@1#孔尾水检修门门槽埋件@#@14.476@#@2008-4-7@#@2008-4-20@#@优良@#@优良@#@QST1@#@2#孔尾水检修门门槽埋件@#@14.476@#@2008-4-5@#@2008-4-8@#@优良@#@优良@#@QST1@#@3#孔尾水检修门门槽埋件@#@14.476@#@2008-3-30@#@2008-4-15@#@优良@#@优良@#@QST1@#@4#孔尾水检修门门槽埋件@#@14.476@#@2008-3-30@#@2008-4-10@#@优良@#@优良@#@QST1@#@1#孔尾水检修门门体@#@200.696@#@2008-4-27@#@2008-5-10@#@优良@#@优良@#@QST1@#@2#孔尾水检修门门体@#@200.696@#@2008-5-2@#@2008-5-15@#@优良@#@优良@#@QST1@#@3#孔尾水检修门门体@#@200.696@#@2008-4-27@#@2008-5-10@#@优良@#@优良@#@QST1@#@4#孔尾水检修门门体@#@200.696@#@2008-5-2@#@2008-5-22@#@优良@#@优良@#@QST1@#@1#进水口检修门门槽埋件@#@40.288@#@2008-3-31@#@2008-4-10@#@优良@#@优良@#@QST1@#@2#";i:

26;s:

25475:

"在线考试:

@#@@#@窗体顶端@#@1.单选题【本题型共60道题】@#@1.关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三者效力之间的关系是( )。

@#@@#@A.法律效力最高,部门规章次之,行政法规最低@#@B.部门规章效力最高,法律次之,行政法规最低@#@C.法律效力最高,行政法规次之,部门规章最低@#@D.部门规章效力最高,行政法规次之,法律最低@#@2.根据《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申请资质证书变更不需要提交的材料是( )。

@#@@#@A.资质证书变更的申请报告@#@B.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C.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原件@#@D.工程监理企业负责人执业资格证书正、副本原件@#@3.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项目总投资额在( )万元以上的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必须实行监理。

@#@@#@A.2000@#@B.3000@#@C.5000@#@D.8000@#@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何种情况,监理工程师吊销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 )。

@#@@#@A.监理工程师未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B.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C.构成犯罪的@#@D.情节严重的@#@5.甲公司于1月5日向乙公司以信件方式发出要约,向乙公司订购一批原材料,要求乙公司10日内作出答复,该要约于1月6日到达乙公司。

@#@下列各项中,乙公司的做法属于承诺的行为有( )。

@#@@#@A.乙公司的答复于1月16日到达甲公司@#@B.乙公司于1月8日向甲公司发货@#@C.以公司要求甲公司适当提高报价@#@D.乙公司1月12日向甲公司回信接受要约,由于投递错误致使该信件于1月17日到达甲公司@#@6.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铁路、水运、公路、水电、水库工程的施工监理服务收费按( )计费方式计算收费。

@#@@#@A.工程概算投资额分档定额@#@B.工程概算投资的固定费率@#@C.建筑安装工程费分档定额@#@D.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固定费率@#@7.根据《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监理工程师在执业活动中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从事执业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 )罚款。

@#@@#@A.5千元以下@#@B.1万元以下@#@C.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D.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8.根据《招标投标法》,投标人可以( )。

@#@@#@A.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B.联合其他投标人将竞争对手挤出@#@C.组成联合体投标@#@D.与招标单位工作人员合作中标@#@9.根据《招标投标法》,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应当载明的事项不包括( )。

@#@@#@A.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B.对潜在投标人的歧视性要求@#@C.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D.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10.工程建设标准按照属性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关于强制性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制性标准仅限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B.强制性标准仅限为在批准发布时已明确的@#@C.批准发布时未明确为强制性标准,但其编号中带“/T”的,可视为强制性标准@#@D.强制性标准包括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11.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 )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A.4@#@B.3@#@C.2@#@D.1@#@12.合同的格式条款可以是( )。

@#@@#@A.合同的部分条款@#@B.合同的所有条款@#@C.合同的必要条款@#@D.合同的部分条款或合同的所有条款@#@13.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货。

@#@交货前夕,甲公司派人调查乙公司的偿债能力,有确切的材料证明乙公司确实负债累累,根本不能按时支付货款。

@#@甲公司遂暂时不向乙公司交货。

@#@甲公司的行为是( )。

@#@@#@A.违约行为@#@B.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C.行使先诉抗辩权@#@D.行使不安抗辩权@#@14.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转让工程监理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合同约定的监理酬金的( )的罚款。

@#@@#@A.5%-10%@#@B.25%-50%@#@C.50%-60%@#@D.60%-80%@#@15.根据《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未办理变更注册仍执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处以( )元以下的罚款。

@#@@#@A.5000@#@B.8000@#@C.3000@#@D.10000@#@16.根据《建筑法》,对于工期超过一年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申领施工许可证前,到位资金原则上( )。

@#@@#@A.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20%@#@B.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30%@#@C.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40%@#@D.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40%@#@17.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 )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A.14@#@B.15@#@C.20@#@D.30@#@18.根据《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应当对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审查并签字认可。

@#@@#@A.专业监理工程师@#@B.总监理工程师@#@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D.建设单位@#@19.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中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的计算标准,某施工监理收费计费额X=1250000万元的建设工程,其施工监理收费基价为( )万元。

@#@@#@A.11987.5@#@B.12875@#@C.10390.1@#@D.12987.5@#@20.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的违规责任中,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所有责任人员@#@B.连带责任人员@#@C.直接责任人员@#@D.一般责任人员@#@21.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的违规责任中,造成损失的,监理单位依法承担( )。

@#@@#@A.工程责任@#@B.连带责任@#@C.直接责任@#@D.赔偿责任@#@22.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施工监理部分发包服务收费的计算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服务收费不宜低于施工监理服务收费总额的( )。

@#@@#@A.45%@#@B.70%@#@C.60%@#@D.68%@#@23.根据《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不需要专业监理工程师采取旁站形式实施监理的是( )。

@#@@#@A.易产生热工缺陷部位的施工@#@B.易产生热桥缺陷部位的施工@#@C.门窗制作与安装@#@D.屋面保温工程的施工@#@24.根据《招标投标法》,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 )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A.2@#@B.3@#@C.5@#@D.10@#@25.根据《建筑法》,( )必须申领施工许可证。

@#@@#@A.工程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B.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C.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D.工程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26.根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对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监督检查的方式为( )。

@#@@#@A.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B.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抽查@#@C.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D.重点检查、抽查和专项检查@#@27.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对设备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占工程概算投资额40%以上的工程项目,其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分别按( )比例计入计费额。

@#@@#@A.100%、60%@#@B.100%、40%@#@C.60%、60%@#@D.60%、40%@#@28.开标时,由( )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

@#@@#@A.投标人@#@B.投标人推选的代表@#@C.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D.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或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29.根据《合同法》,( )不是按照合同的效力划分的。

@#@@#@A.赠与合同@#@B.效力待定合同@#@C.无效合同@#@D.失效合同@#@30.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下列选项除( )外,均为施工监理服务收费标准的调整系数。

@#@@#@A.高程调整系数@#@B.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C.项目规模调整系数@#@D.专业调整系数@#@31.根据《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有效期满需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注册有效期满( )日前申请延续注册。

@#@@#@A.14@#@B.28@#@C.30@#@D.60@#@32.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不包括( )。

@#@@#@A.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B.施工场地已经基本具备施工条件,拆迁等工作进度符合施工要求@#@C.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D.委托监理工作正在进行招标@#@33.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满一年以上的工程恢复施工前,( )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A.施工单位@#@B.监理单位@#@C.建设单位@#@D.勘察设计单位@#@34.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脚手板进行铺设时,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 )m满铺一层脚手板。

@#@@#@A.10@#@B.12@#@C.15@#@D.20@#@35.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的方式不包括( )。

@#@@#@A.定期报告@#@B.旁站@#@C.平行检验@#@D.巡视@#@36.甲单位与乙建筑公司欲签订一份工程施工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乙公司签字盖章。

@#@该合同的成立时间为( )。

@#@@#@A.甲、乙公司就合同内容达成合意时@#@B.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签字盖章的合同时@#@C.甲公司签字盖章时@#@D.乙公司签字盖章时@#@37.根据《招标投标法》,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说明,但是澄清或者说明( )。

@#@@#@A.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但可以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B.可以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但不得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C.可以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D.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38.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计费额大于( )亿元的,以计费额乘以039%的收费率计算收费基价,其他未包含的收费由双方协商议定。

@#@@#@A.1@#@B.10@#@C.100@#@D.1000@#@39.根据《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以下工程类别的专业资质不可设立丙级的是( )。

@#@@#@A.房屋建筑工程@#@B.水利水电工程@#@C.市政公用工程@#@D.矿山工程@#@40.根据《建筑法》,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如果它们的资质等级不同,则( )。

@#@@#@A.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B.应当按照资质等级高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C.可以承接它们中所有资质等级范围内的工程@#@D.应当联合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新的资质,在许可范围内承接工程@#@41.根据《建筑法》,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 )。

@#@@#@A.变更施工合同价款@#@B.报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C.终止施工合同的履行@#@D.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42.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在使用期间,贮存沥青的沥青罐或贮油池中的温度范围为( )摄氏度。

@#@@#@A.130~180@#@B.120~160@#@C.120~180@#@D.110~160@#@43.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以下项目中,可以不实施监理的是( )。

@#@@#@A.紧急抢险项目@#@B.总投资额在4000万元的卫生项目@#@C.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D.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44.甲超越代理权使用乙公司的合同专用章,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乙的明月与丙订立合同,上述情况丙并不知情,则此合同的效力为( )。

@#@@#@A.有效@#@B.无效@#@C.由甲决定是否有效@#@D.由乙决定是否有效@#@45.甲公司与乙公司(建筑企业)于2001年4月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2001年8月30日由甲向乙提供建筑用水泥100t。

@#@同年5月初,甲公司所在地发生洪水灾害,甲公司未将灾情之事通知乙公司。

@#@同年8月底,乙公司催促交货,甲公司未交。

@#@同年9月30日,甲公司发货,同时致函乙公司,表明因受水灾而致延迟交货的事实。

@#@乙公司因延期收到水泥而影响工程进度,被发包方扣罚工程款1万元。

@#@则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因不可抗力延迟交货,对乙公司扣罚的1万元不承担赔偿责任@#@B.甲公司因不可抗力延迟交货,对乙公司扣罚的1万元承担部分赔偿责任@#@C.甲公司在取得主管机关有关灾情后,免予承担赔偿@#@D.甲公司未能及时通知乙公司不能按时交货,故应向乙公司承担1万元赔偿责任@#@46.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施工监理服务收费高程调整系数中,海拔高程3001~3500m的调整系数为( )。

@#@@#@A.1@#@B.1.1@#@C.1.2@#@D.1.3@#@47.根据《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丙级房屋建筑工程专业资质标准的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配备要求不少于( )。

@#@@#@A.3@#@B.8@#@C.10@#@D.5@#@48.根据《招标投标法》,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对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时间间隔最短不得少于( )日。

@#@@#@A.14@#@B.15@#@C.20@#@D.21@#@49.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 )备案。

@#@@#@A.有关行政监督部门@#@B.有关行政检查部门@#@C.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D.投标人所在地政府部门@#@50.根据《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工程监理企业在监理过程中实施商业贿赂,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处以( )以下的罚款。

@#@@#@A.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B.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C.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D.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51.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施工阶段的监理收费实行( )。

@#@@#@A.政府指导价@#@B.市场调节价@#@C.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D.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52.招标投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签订合同,而合同的订立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招标是要约,投标是承诺@#@B.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是要约@#@C.投标是要约邀请,中标通知是要约@#@D.招标是要约,中标通知是承诺@#@53.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 )负责其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B.地区及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C.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D.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54.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的罚款。

@#@@#@A.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B.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C.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D.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55.根据《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在严格情况下,下列杆件除( )外都可以拆除。

@#@@#@A.连墙件@#@B.模板支撑@#@C.加固杆件@#@D.栏杆@#@56.根据《招标投标法》,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 ),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A.补充、修改或删除@#@B.补充、删除或撤回@#@C.删除、修改或撤回@#@D.补充、修改或撤回@#@57.根据《建筑法》,施工许可证在( )条件下自行废止。

@#@@#@A.建设单位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未能开工,办理延期,3个月内开工@#@B.建设单位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未能开工,未办理延期@#@C.建设单位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D.建设单位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未能开工,办理两次延期,第二次延期三个月内开工@#@58.根据《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在施工准备阶段,工程监理单位应当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有( )。

@#@@#@A.排水工程@#@B.土方开挖工程@#@C.防火工程@#@D.门窗工程@#@59.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收费,其基准价浮动幅度为上下( )。

@#@@#@A.10%@#@B.15%@#@C.20%@#@D.25%@#@60.A市甲厂与B市乙厂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厂供应乙厂钢材10t,乙厂支付货款3万元。

@#@但合同对付款地点和交货地点未作约定,双方为此发生纠纷,付款地点和交货地点应为( )。

@#@@#@A.付款地点和交货地点都为A市@#@B.交货地点为A市,付款地点为B市@#@C.交货和付款地点都为B市@#@D.交货地点为B市,付款地点为A市@#@2.多选题【本题型共20道题】@#@1.根据《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工程监理单位为了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应做好的工作包括( )。

@#@@#@A.健全安全监理责任制@#@B.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C.建立信息管理工作流程@#@D.完善安全生产评价管理制度@#@E.建立监理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2.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活动准则包括( )。

@#@@#@A.公正@#@B.正直@#@C.守法@#@D.科学@#@E.诚信@#@3.全社会的职业分工多种多样,每一种职业都有一种职业道德,但归根结底表现为( )的职业品质。

@#@@#@A.遵纪守法@#@B.诚实守信@#@C.爱岗敬业@#@D.认真刻苦@#@E.奉献社会@#@4.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重点做好的工作包括( )。

@#@@#@A.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B.采用PM-ASP模式@#@C.减少信息污染@#@D.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E.强化业主的作用@#@5.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为保证砌体在解冻期间的稳定性和均匀沉降,下列关于施工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施工应按水平分段进行,工作段宜划在变形缝处@#@B.每日的砌筑高度及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均不得大于1.2m@#@C.跨度大于1m的过梁,应采用预制构件@#@D.在门窗框上部应留出缝隙,其宽度在砖砌体中不应小于5mm,在料石砌体中不应小于3mm@#@E.跨度较大的梁、悬挑结构,在砌体解冻前应在下面设临时支撑,当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值的60%时,方可拆除临时支撑@#@6.FIDIC条款规定必须投保的险种有( )。

@#@@#@A.信用保险@#@B.工程和施工设备的保险@#@C.人身事故保险@#@D.职业责任险@#@E.第三方责任险@#@7.在教学科研综合楼案例中,属于项目监理机构远外层协调对象的有( )。

@#@@#@A.使用单位@#@B.质监站@#@C.保险公司@#@D.招标代理单位@#@E.设备、材料供货商@#@8.根据《招标投标法》,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的,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 )。

@#@@#@A.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的简历和业绩@#@B.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C.拟使用的项目资金的分配情况@#@D.拟组建的项目部的组织机构设置@#@E.拟派出的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和业绩@#@9.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下列属于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要条件的是(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C.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依法参加医疗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E.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10.中德合资医院项目资金平衡能力分析中,资金流入项目包括( )。

@#@@#@A.经营收入、分配利润@#@B.长期借款、设备融资租赁@#@C.项目资本金、流动资金@#@D.营业税金及附加@#@E.回收固定资产余值@#@11.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以监理单位的名义购买较为合适的原因包括( )。

@#@@#@A.我国现行法律不允许注册监理工程师以个人的名义执业@#@B.工程监理单位是监理合同的当事人,即是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C.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相关规定还不够健全@#@D.我国未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E.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组成复杂@#@12.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服务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为业主提供的服务包括( )。

@#@@#@A.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B.招标代理@#@C.设计管理@#@D.采购管理@#@E.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13.下列属于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 )。

@#@@#@A.工程建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的综合性标准和重要的质量标准@#@B.工程建设有关的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人身健康的标准@#@C.工程建设重要的术语、符号代号、量与单位@#@D.工程建设重要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等标准@#@E.建筑模数和制图方法标准@#@14.根据我国工程监理的现行情况,监理工程师的职业责任主要来自( )。

@#@@#@A.法律规定的职业责任@#@B.合同约定的职业责任@#@C.社会认定的职业责任@#@D.双方协定的职业责任@#@E.委托方确定的职业责任@#@15.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制定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行为守则》内容主要包括( )。

@#@@#@A.对职业的责任@#@B.对承包商的责任@#@C.对第三方的责任@#@D.对项目的责任@#@E.对客户和公众的责任@#@16.根据《合同法》,下列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勘察人不得将自己承包的任何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B.分包单位在总包人同意的前提下可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C.承包人在总包人同意的前提下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D.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E.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可以部分由分包人完成@#@17.《建筑法》明确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监理单位执行监理任务的依据不包括( )。

@#@@#@A.监理大纲@#@B.有关的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C.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D.监理合同@#@E.建筑工程承包合同@#@18.建筑方案设计征集文件包括( )。

@#@@#@A.工程概况@#@B.建筑方案设计征集依据及要求@#@C.建筑方案投资预算@#@D.建筑方案设计成果要求@#@E.设计任务书@#@19.基于Internet的项目信息平台的拓展功能包括( )。

@#@@#@A.项目通信与协同工作@#@B.网站管理与报告@#@C.在线项目管理@#@D.视频会议@#@E.集成电子商务@#@20.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目标系统应着重体现( )的统一。

@#@@#@A.功能目标@#@B.系统目标@#@C.时间目标@#@D.社会目标@#@E.费用目标@#@3.判断题【本题型共0道题】@#@窗体底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i:

27;s:

23643:

"330MW机组疏干水运行规程@#@前言@#@为加强我公司标准化管理工作,规范、指导运行人员的操作,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热电有限公司疏干水所属设备操作、运行维护及保养和事故处理。

@#@@#@本标准第二次修编,结合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对规程继续完善。

@#@@#@本规程开始实施后,第二版规程自行作废。

@#@@#@本标准由公司发电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

@#@发电部@#@本标准修编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复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于2010年3月30日首次发布,2013年3月第一次修编,2017年9月第二次修编。

@#@@#@目录@#@第一章设备主要参数----------------------------------------------------------------------------------5@#@第二章矿井水出力总工艺流程及说明------------------------------------------------------------6@#@第一节矿井水处理总工艺流程--------------------------------------------------------------------6@#@第二节工艺流程说明----------------------------------------------------------------------------------6@#@第三章矿井水处理操作规程------------------------------------------------------------------------18@#@第一节矿井疏干水处理操作系统------------------------------------------------------------------18@#@第二节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调整------------------------------------------------------------------18@#@第三节设备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9@#@第四节操作系统-----------------------------------------------------------------------------------------19@#@第四章异常情况的处理-------------------------------------------------------------------------------21@#@第一节调节水池液位高-------------------------------------------------------------------------------21@#@第二节清水池浊度高----------------------------------------------------------------------------------21@#@第三节污泥处理系统污泥量过多------------------------------------------------------------------21@#@第四节加药系统泄漏----------------------------------------------------------------------------------22@#@第五节现场巡回检查----------------------------------------------------------------------------------22@#@第六节突发停电事故----------------------------------------------------------------------------------23@#@第五章疏干水安全规定和设备定期轮换规定-------------------------------------------------24@#@第一节疏干水安全规定-----------------------------------------------------------------------------24@#@第二节疏干水设备定期轮换规定----------------------------------------------------------------2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疏干水车间所属所有设备的启动、停止、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等有关内容和技术标准。

@#@@#@2、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2.1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2.2生技部部长、安监部部长、专责工程师。

@#@@#@2.3疏干水运行、维护人员@#@3、下列人员应熟悉掌握本规程:

@#@@#@3.1发电运行部部长、副部长、化学运行专工、专责。

@#@@#@3.2值长、化学主值班员、化学副值班员、化学值班员、化学化验人员。

@#@@#@3.3疏干水专责及疏干水运行人员@#@第一章主要设备参数@#@1、原水提升泵:

@#@@#@数量@#@6台(2组)@#@流量@#@350m3/h@#@扬程@#@20m@#@功率@#@45kw@#@材质@#@接液部分为碳钢@#@生产厂家@#@靖江市鑫海泵阀公司@#@2、清水泵:

@#@@#@数量@#@4台(2组)@#@流量@#@400m3/h@#@扬程@#@40m@#@功率@#@75kw@#@材质@#@碳钢@#@3、PAC加药计量泵:

@#@@#@数量@#@4台@#@流量@#@0-300L/h@#@压力@#@0.4Mpa@#@功率@#@0.37kw@#@4、PAM加药计量泵:

@#@@#@数量@#@3台@#@流量@#@240L/h@#@压力@#@0.7Mpa@#@功率@#@0.25kw@#@5、污泥输送泵:

@#@@#@数量@#@2台@#@流量@#@50m3/h@#@扬程@#@20m@#@功率@#@15kw@#@材质@#@碳钢@#@生产厂家@#@靖江市鑫海泵阀公司@#@6、污泥螺杆泵:

@#@@#@数量@#@2台@#@流量@#@25m3/h@#@扬程@#@60m@#@功率@#@3kw@#@7、离心机:

@#@@#@数量@#@1台@#@电机型号@#@主电机:

@#@M2BA200MLA@#@辅电机:

@#@M2BA160MLB@#@型号@#@LW450ND@#@脱水后污泥含量@#@65%@#@电机功率@#@30/15kw@#@绝缘@#@F@#@外形尺寸@#@3300×@#@1515×@#@920mm@#@分离因数@#@2460@#@转鼓转速@#@3200r/min@#@生产厂家@#@上海市立新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8、净水器反冲洗电机:

@#@@#@规格型号@#@AYC×@#@4+1×@#@2.5@#@数量@#@8台@#@电机功率@#@5.5KW@#@极数@#@2@#@9、净水器反冲洗加气气泵@#@规格型号@#@QCX5-32@#@数量@#@3台@#@电机功率@#@7.5KW@#@电流@#@15A@#@第二章矿井水处理总工艺流程及说明@#@1、矿井水处理总工艺流程:

@#@@#@系统工艺流程:

@#@@#@疏干水由水源地输送至疏干水预处理车间#1、2调节水池,经原水泵升压后进入一体化净水器进行混凝过滤,然后进入清水池。

@#@清水池的澄清水经四台清水泵送至厂区化学调节水池。

@#@水处理流程图如下:

@#@@#@调节水池@#@@#@原水提升泵@#@助凝剂@#@絮凝剂@#@管道混合器@#@@#@反应助凝剂@#@@#@沉淀自动排泥污泥池污泥泵混合器离心式压滤机@#@@#@过滤反洗排水调节水池@#@清水池@#@清水泵@#@送电厂@#@2、工艺流程说明:

@#@@#@2.1调节水池:

@#@@#@用于贮存从矿井输送来的疏干水,提供水处理系统24小时处理用水。

@#@该水池为混凝土构筑,池体在地下设置。

@#@池体上方设有进水口、溢流口,该水池主要调节矿井水水量,因为来水在早、中、晚水量不同,水质不同,为了使水达到均质、均量的目的设置该池。

@#@池底设置泥斗,并分别设置排泥泵2台。

@#@池体分设两组,每组存水量为1200m3。

@#@@#@2.2原水泵@#@用于调节水池内疏干水的提升,提供水处理系统所需水量和水压。

@#@该水泵采用的是单级立式水泵6台,每组3台,两用一备,超声波控制全自动运行。

@#@N=35KW,Q=350m3/h,H=30m。

@#@@#@2.3净水器@#@矿井水通过原水泵提升至净水器,同时,通过加药装置将药加入矿井水管道进入该设备内实现絮凝、沉淀等反应,泥水分离,上层清水通过顶部溢流槽流入下端,经过过滤进入清水池。

@#@@#@该设备上部为斜管沉淀区,规格:

@#@1000mm×@#@1000mm,角度60,斜孔直径32mm,材质为聚丙烯,抗老化。

@#@其作用主要是使在絮凝后的矿井水在这里通过斜管加速沉淀实现泥水分离。

@#@中部为絮凝区,通过加药后进入该区进行絮凝反应,下部为过滤区,通过絮凝后,又经过沉淀,但还有相当指数的悬浮物,通过过滤后才能出水达标,进入清水池加以利用。

@#@@#@共设净水器8台,分为两组,A组4台,B组4台,每台设计处理能力为175m3/h,两组合计为1400m3/h(实际达不到每小时175m3/h),该设备自动排泥为1小时一次,污泥排入污泥池内。

@#@虹吸反冲洗,冲洗时间为每次5分钟,每个排泥阀间隔1分钟,冲洗水自流进入调节水池。

@#@经过长期的运行发现净水器存在以下缺陷问题:

@#@@#@1,进水口布水区污泥沉积:

@#@@#@进水口布水区污泥沉积,布水管位置低、开孔小,进水对池底沉淀扰动,导致清水室矾花多,影响絮凝沉淀效果。

@#@@#@2,排泥效果不好:

@#@@#@下部斜管阻塞时,导流能力下降,使侧向水流流动趋势减小,直接造成上部斜管产生的沉淀物堆积在斜管管孔内,沉淀物堆积,设备产水量下降,清水室浊度增高。

@#@@#@3,石英砂过滤室虹吸反洗效果不好:

@#@@#@滤池采用“虹吸”反冲洗方式,虹吸水压力达不到反洗所需的压力,不能去除沙滤层内部沉积的矾花杂质。

@#@@#@4,加药系统加药量不能调节,并存在一泵带多台过滤器等现象,调流量不能调节药量,把控流量的同时相应加药量不做出调整产水水质很难把控。

@#@@#@经过生技部和厂家人员现场实际勘察提出改造计划于2016年7月份开始正式改造。

@#@@#@鉴于现有一体化过滤器处理不足,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产水水量水质不达标的情况下,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设备的整改;@#@@#@2.3.1絮凝反应差(矾花不均匀)的原因及处理方案@#@原水与絮凝剂、助凝剂由管道混合器混合后直接经布水器流入斜管沉淀区。

@#@由于原水悬浮物较高,絮凝时间短,原水未能来得及与药剂充分接触并发生絮凝反应,导致絮凝效果差,沉淀区出水水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

@#@针对此现象解决方法:

@#@在两台一体化净水器之间增加迷宫反应器,原水与药剂经管道混合器混合后流入迷宫反应器,原水与絮凝剂、助凝剂在此充分进行絮凝反应,反应后的SS形成大而稳定的矾花后,进入改造的沉淀区。

@#@2.3.2进水及布水方式(水层扰动)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案由于原水水质较差,水质中不仅存在粉煤灰还存在大颗粒物、悬浮物、塑料等杂物,布水器开口小,且部分斜板区污泥在此沉积,致使布水器出水口阻塞,布水水量不均匀,流速有大有小,大冲击力的水量会带动矾花迅速上升,导致絮凝沉淀效果不好。

@#@@#@布水区污泥沉淀图@#@针对此现象解决方法:

@#@@#@将原有布水系统拆除,采用单侧穿孔管布水,并提高布水高度,避免此现象再次发生。

@#@@#@2.3.3沉淀及排泥效果差(污泥不下沉)的原因及处理方案@#@经过现场勘查,由于前期加药絮凝效果不理想,大部分悬浮物没有形成絮凝物,斜管中心管中淤泥沉淀不能导流到污泥贮藏室,逐层分析:

@#@@#@

(1)下部斜管组:

@#@@#@下部斜管主要起均匀布水与导流作用,并使水流产生侧向流动的趋势,使得上部斜管组产生的沉淀物被推向污泥浓缩室,但当下部斜管阻塞时,导流能力下降,使侧向水流流动趋势减小,直接造成上部斜管产生的沉淀物堆积在斜管管孔内,沉淀物堆积,设备产水量下降,清水室浊度增高。

@#@@#@下部斜管@#@

(2)上部斜管组:

@#@@#@该区域属于絮凝沉淀(干涉沉淀),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与颗粒之间相互碰撞产生絮凝作用,使颗粒的粒径与质量逐渐增大,沉淀不断加快,产生的沉淀物通过斜管中的水流下端输送至中间导流层。

@#@由于下部斜管不能及时将中间导流层上的沉淀物及时推送到污泥浓缩室,致使污泥累计,上部斜管中的沉淀物不能及时带走,上部斜管沉淀物累计阻塞上部斜管管孔。

@#@实践勘查上部斜管淤泥沉淀已达到500mm厚,大大影响了产水水质。

@#@@#@上部斜管图@#@针对此现象解决方法:

@#@@#@将沉淀区下层斜板拆除,并将原有污泥贮藏室及高效反应区改造为沉淀区及泥斗。

@#@迷宫反应器絮凝产生的矾花在斜板的作用下沉淀在斜板上,慢慢滑入沉淀区污泥斗,经泥斗内自动排泥装置排出,并进行浓缩脱水后外运处置。

@#@斜板上层清水经出水堰溢流至集水槽,使系统集水均匀。

@#@集水槽内水由配水管流入砂滤室,配水管安装阀门,对滤池进水流量进行调节及设定。

@#@@#@2.3.4过滤室反洗方式效果差(造成滤料堵塞)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过滤室为重力过滤,小矾花渗透到砂层内部,随着过滤室中过滤作用不断运行,在滤料内部和表面,开始慢慢形成滤渣的淤积,当透过滤料所需的压力增高时,高位水箱进水将不再透过滤料,当满足虹吸条件后设备进入虹吸反洗阶段,但是虹吸属于无压力反洗,冲洗效果有限,不能完全去除滤层表面及内部的杂质。

@#@@#@针对此现象解决方法:

@#@@#@将虹吸反冲洗改为水洗加压缩空气擦洗的方式,不但产水量大,产水水质浊度≤5NTU。

@#@石英砂过滤室采用加入压缩空气反洗方式,压缩空气小气泡遇到石英砂会爆破石英砂表面附着的矾花杂质,松动的矾花随反洗水流一并流走,提高反洗效果,同时加气反洗缩短了反洗时间,反洗用水量小,仅为产水量的1%~2%,是虹吸反冲洗的节水的2~3倍,同时冲洗效果优于虹吸反洗。

@#@滤层可3~5年更换一次,后期维护少。

@#@本装置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优良,通过反洗水回流,系统水回收率可达98%,动力消耗省,占地面积小、节水、无需人员管理@#@2.5加药系统问题及处理方案:

@#@@#@现有加药系统加药量不能调节,并存在一泵带多台过滤器等现象,调流量不能调节药量,把控流量的同时相应加药量不做出调整产水水质很难把控。

@#@鉴于现有设备情况可采用一台螺杆泵定量给定,更换可调节药量的计量泵当流量做出相应调节时,利用计量泵做出相应调整,弥补现有不足。

@#@@#@原药的投放:

@#@现阶段原药的投加主要以人工投加为主,浓度实难保证,为了确保药量浓度可改为定时、定量投加的方式。

@#@利用自动化设备控制药量的投加。

@#@弥补人工投加带来的诸多不足。

@#@@#@2.3.5设备整体改造布局图@#@2.3.6设备改造方案汇总@#@2.3.7进水方式@#@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在进水母管位置新增进水迷宫沉淀室取消原有设备进水口,改造后原水经过迷宫区增加了絮凝时间,进水室备有排泥口定期排泥。

@#@进水母管均匀分布100mm的过水孔,避免出现射流、阻塞等现象的发生。

@#@进水区改造如下图所示。

@#@@#@进水区水流流向@#@2.3.8排泥方式@#@在现有设备6个排泥池的基础上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排泥池至沉淀挡板处增大排泥池尺寸,取消自来水补水管将排泥口下移,排泥口采用DN80管路,取消下斜板让絮凝后的悬浮物自由下沉到6个大排泥池,避免因下斜板侧方推力不足带来的排泥不彻底等问题,排泥区改造如图所示。

@#@@#@24@#@排泥池分布图@#@2.3.9过滤方式@#@将现有设备虹吸方式改为加气反洗方式,将布水帽下方分隔成7个单独清水室,取消破坏虹吸管,将原有两侧上水管密封,在7个单独清水室装设独立的上水管,在进水管、出水管、反洗排泥管上装设电动蝶阀用以实现单独加气反洗功能。

@#@@#@反洗原水从上清水室引出,利用增压泵和空压机配合实现水气反洗。

@#@让过滤器砂层反洗更为彻底。

@#@过滤区改造如图所示:

@#@@#@图一@#@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

@#@@#@原过滤器设计处理水量为175m3/h,而实际处理水量为80m3/h,产水量低,而且还必须在自动排泥情况下还需长期手工排泥,手动排泥占总进水20-30%,长期排泥导致污泥池水位超高,水溢流回原水池,长期不良运行导致原水水质含药及水质恶化。

@#@反复加药导致原水含药量大,具体体现在出水发白,用药量大,氯离子高。

@#@原加药量PAC两天约十吨。

@#@PAM一天约2-3袋合计50-75KG原斜管絮凝沉淀出水水质不合格,且水体表面有大量悬浮物漂浮。

@#@对后续过滤室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导致砂滤污堵频繁更换石英砂。

@#@长期不良运行导致四矿来水处理不完,排泥回水池药剂沉淀,上部来水溢流,泥沉下部又抽回设备,供电厂水质没量,没质。

@#@@#@改造后:

@#@@#@进水在两台一体化净水器之间增加迷宫反应器,原水与药剂经管道混合器混合后流入迷宫反应器,原水与絮凝剂、助凝剂在此充分进行絮凝反应,反应后的SS形成大而稳定的矾花进入改造的沉淀区。

@#@@#@沉淀池将沉淀区下层斜板拆除,并将原有污泥贮藏室及高效反应区改造为沉淀区及泥斗。

@#@迷宫反应器絮凝产生的矾花在斜板的作用下沉淀在斜板上,慢慢滑入沉淀区污泥斗,经泥斗内自动排泥装置排出,并进行浓缩脱水后外运处置。

@#@斜板上层清水经出水堰溢流至集水槽,使系统集水均匀。

@#@集水槽内水由配水管流入砂滤室,配水管安装阀门,对滤池进水流量进行调节及设定。

@#@@#@过滤器将虹吸反冲洗改为水洗加压缩空气擦洗的方式,不但产水量大,产水水质浊度≤5NTU。

@#@石英砂过滤室采用加入压缩空气反洗方式,压缩空气小气泡遇到石英砂会爆破石英砂表面附着的矾花杂质,松动的矾花随反洗水流一并流走,提高反洗效果,同时加气反洗缩短了反洗时间,反洗用水量小,仅为产水量的1%~2%,是虹吸反冲洗的节水的2~3倍,同时冲洗效果优于虹吸反洗。

@#@石英砂可3~5年更换一次。

@#@@#@PAC2%现加药量325L/H*计量泵调整量80%*2台实际加药量约520L左右@#@PAM0.1%进水量800L混药量4M加10S。

@#@计量泵A组7.5HZ@#@B组11HZ流量计为粘性物体计量不准约950L每台。

@#@实际流量约小3倍,即315L左右@#@产水量水质提高后,现进水约120T/H时四矿来水已全部处理,上午四来水少时B组水池下降至2米时,不用停机(可关闭一台设备进水阀,采用每天排空一池保证粘连斜板泥块滑落,可避免斜管定期清洗,更有效的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正常运行时采用自动排泥,排泥时间约180S-240S,石英砂反洗时间如重叠,可延后一组净水期反洗周期1-2小时,也可提升设备进水量。

@#@保证后续设备水量充足。

@#@现设备排泥量减少,污泥池不反水,加药量减少,现PAC加药量4天约十吨,(此药量还有点大)等良性循环好,水池泥量稳定后药量还能下降。

@#@现比改造前已减少一半。

@#@现PAM药量约2天一袋25KG,PAM减少约四倍。

@#@良性循环后,四矿来水已全部处理,电厂用水量少时,现设清水外排,不回水到原水池,水池为四矿来水,没有药剂,水质更好处理,药剂更省。

@#@@#@改造后共设净水器9台,分为两组,A组4台,B组5台,每台设计处理能力为150m3/h,两组合计为1350m3/h,该设备自动排泥为1小时一次,污泥排入污泥池内。

@#@定时加气反冲洗,冲洗时间为每次5分钟,冲洗水自流进入调节水池@#@2.4加药装置:

@#@@#@加药装置安装在原水泵房内。

@#@加药装置设搅拌减速机,设加药计量泵6台,用药为两种:

@#@聚合氯化铝(MAC)、聚丙烯酰胺(PAM),用药量根据实际需要量而定,药剂配制方法为:

@#@先将药桶内放60%-70%的自来水,然后倒入药剂开搅拌机搅拌30分钟,最后补满自来水。

@#@@#@2.5清水池:

@#@@#@清水池为混凝土结构,总容积为1000m3,上设进水管,溢流管。

@#@清水泵4台,每台最大流量为500m3/h。

@#@该池主要作用为将经过处理后的合格水存放这里由清水泵供给电厂利用。

@#@@#@2.6污泥池@#@污泥池为混凝土结构,设在地下,总容积500m3,该池作用为将调节池沉淀下来的泥和净水器絮凝后沉淀的泥通过定期排泥都排入污泥池内,该池设置两台污泥提升泵,一用一备,N=2.2KW,H=20m,Q=15m3/h。

@#@底部沉淀下来的污泥,由污泥提升泵抽至污泥浓缩池内。

@#@@#@2.7离心机@#@该机规格型号为LW450NDX,电机功率N=30/15KW,数量2台(一主一辅),由污泥螺杆泵将污泥浓缩池污泥抽入离心机内,污泥螺杆泵共2台,交替运行,手动操作,人工配合,煤泥由离心机出料口排到储泥间,定期外运。

@#@@#@2.8、出水水质标准@#@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化学水对疏干水车间出水水质要求为:

@#@浊度(NTU)≤5NTU。

@#@@#@第三章矿井水处理操作规程@#@1、矿井疏干水处理操作系统:

@#@@#@该操作系统分两个功能:

@#@手动、自动。

@#@@#@1.1调节池原水泵采用超声波控制,实现全自动控制运行,出水阀门有手动蝶阀、自动电子阀和回止阀。

@#@@#@1.2从调节水池提升至净水器的进水管及附属设备上设有蝶阀、自动电子阀、定时排泥电子阀、不定时强制反冲洗电子阀、自动虹吸无阀反冲洗、手动放空蝶阀。

@#@@#@1.3加药装置系统配药搅拌为手动操作,加药与原水泵同时运行。

@#@@#@1.4清水出水提升和设定,按其液位控制实现远程操作运行。

@#@@#@1.5污泥系统污泥提升泵按液位控制远程操作运行,污泥螺杆泵手动运行,污泥浓缩池减速机手动运行,离心机及其附属设备手动运行。

@#@@#@2、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调整:

@#@@#@2.4.1净水器启动前准备工作@#@2.4.1.2待启动的净水器、管道、阀门、泵、加药装置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2.4.1.3水池水位满足启动条件。

@#@@#@2.4.1.4电机绝缘合格。

@#@@#@2.4.1.5转动设备盘车轻快。

@#@@#@2.4.1.6转动设备周围无影响运行的杂物。

@#@@#@2.4.1.7管道阀门容器无漏泄。

@#@@#@2.4.1.8转动设备初次启动前或电气检修后启动前进行点动试验(随开随停),观察转动方向及整体状况。

@#@@#@2.4.2净水器启动@#@2.4.2.1打开净水器进水门。

@#@@#@2.4.2.2启动原水泵:

@#@打开泵进水门、排气门灌泵。

@#@在充满水的状态下,盘车应轻快无阻。

@#@启动电机,泵无漏泄及较大震动,逐渐打开出口阀门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力和流量。

@#@@#@2.4.2.3投入絮凝剂和助凝剂加药装置,根据进水流量设置好加药量。

@#@@#@2.4.2.4净水器正常产水后,视清水池水位和厂内用水量大小启停清水泵或调整其出力。

@#@@#@3、设备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3.1各池体用清水渗漏检查分三天进行。

@#@@#@3.2同时对上水管压力测试P=0.35MPa,连续两天。

@#@@#@3.3对下水管压力测试P=0.1MPa,连续两天。

@#@@#@3.4对所有电机、风机、水泵进行正反转测试。

@#@@#@3.5对所有阀门进行开关验收。

@#@@#@3.6对电器总开关柜及各分柜进行逐个闭合测试,确认是否存在短路等问题,确保安全使用。

@#@@#@3.7所需各种药品是否配置完毕。

@#@@#@3.8各种运行记录、台账是否齐全。

@#@@#@3.9在一切完好就绪的情况下方可准备启动设备。

@#@@#@4、操作程序:

@#@@#@4.1闭合所有电源总开关,检查系统初始状态@#@4.1.1观察来电指示灯,有电情况下,闭合电源柜的电源隔离开关和自动开关,观察送电指示灯和数字电压表显示正常。

@#@@#@4.1.2闭合各控制柜自动开关,观察各控制柜的来";i:

28;s:

9312:

"热力试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店塔发电公司机组热力试验管理工作,通过机组性能试验,充分了解机组设备特性,为机组经济运行提供技术依据,保证机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店塔发电公司的汽轮发电机组热力性能试验。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三条组织体系@#@

(一)本规定的执行主体为生产技术部;@#@@#@

(二)本规定的相关部门设备维护部和运行部。

@#@@#@第四条责任与权限@#@

(一)生产技术分管负责人;@#@@#@1.审批本规定修订意见建议书;@#@@#@2.审批店塔发电公司机组性能试验实施途径和重大试验项目。

@#@@#@

(二)生产技术部负责人;@#@@#@1.担任本规定的负责人;@#@@#@2.负责组织制定本实施规定;@#@@#@3.负责全面督促、检查、指导本部门设备主管推进本规定的实施;@#@@#@4.负责收集并提出本规定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本规定在执行中的反馈意见。

@#@@#@(三)生产技术部A级主管;@#@@#@1.担任本规定的执行人;@#@@#@2.贯彻落实本规定,检查评价标准执行情况;@#@@#@3.收集在性能试验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并及时检查、分析、评估和反馈;@#@@#@4.负责组织所属人员对性能试验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四)设备维护部及运行部负责人。

@#@@#@1.对涉及本部门性能试验项目配合工作负责,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2.负责组织所属人员对性能试验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第五条机组试验的种类和目的@#@

(一)新机试验:

@#@主要针对机组出厂保证值进行考核试验,通过试验取得热力系统数据并与制造厂设计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设计和制造是否达到保证的经济指标,为制造厂改进设计和改进加工工艺提供经验资料,为鉴定新机组是否达设计值提供依据;@#@@#@

(二)达标试验:

@#@按原电力部颁新启规(《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1998.3)的要求,新机组移交生产必须有达标投产试验报告;@#@@#@(三)专题试验:

@#@为查清机组运行真实水平,充分挖掘机组的经济运行潜力,找出机组最佳运行方式,以便对发电厂负荷进行经济分配并为制定生产指标和经济运行提供依据,如测试机组各种负荷下的热耗和煤耗、缸效率和锅炉效率等,分析经济性差的原因,以便制定技术改造、运行优化、计划检修措施。

@#@@#@第六条试验实施途径@#@

(一)新建机组必须将试验及达标试验写入总承包合同中,并确保试验标准、方法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本规定要求;@#@@#@

(二)新建机组应确定性能试验的负责单位,试验单位应确定试验负责人。

@#@在设计联络会上由试验负责人,负责同设计、制造、安装等单位确定试验采用的标准、试验测点位置、测点型式、规格尺寸,并同热控人员确定测点制造、安装单位;@#@@#@(三)运行机组性能试验采用将试验纳入九项技术监督或专项相关合同中实行外委。

@#@@#@第七条试验项目@#@

(一)考核试验项目;@#@@#@1.锅炉考核性能试验主要测试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锅炉额定出力试验、锅炉效率、锅炉严密性试验,锅炉退出高加运行工况的负荷试验、空预器漏风率、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2.汽机考核性能试验主要测试汽轮机热耗率、机组供电煤耗测试、汽轮机最大出力、汽机额定出力试验、汽轮机缸效率、回热系统性能、主蒸汽流量、真空严密性试验等;@#@@#@3.污染排放监测试验(烟尘出口浓度试验,SO2和NOX排放检测)、噪音(声)测试、散热测试、粉尘测试、除尘器效率试验等;@#@@#@4.考核试验必须安装低β值喉部取压喷嘴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给水流量,以提高试验准确性。

@#@@#@

(二)达标试验项目;@#@@#@1.锅炉达标试验主要测试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锅炉效率、主要辅机单耗测试、空预器漏风率、无油燃烧最低负荷、机组散热、发电厂污染物排放等;@#@@#@2.汽机达标试验项目主要测试汽轮机热耗率、汽轮机最大出力、汽轮机额定出力、汽轮机缸效率、发供电煤耗、厂用电率、供热煤耗(对供热机组)、供热厂用电率(对供热机组)、主要辅机单耗测试等;@#@@#@3.达标试验必须安装低β值喉部取压喷嘴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给水流量,以提高试验准确性。

@#@@#@(三)大修前后试验项目;@#@@#@1.锅炉大修前后试验项目主要包括:

@#@100%、80%、60%等负荷下锅炉效率、空预器漏风率测试;@#@排烟温度的测试;@#@排烟氧量的测试;@#@锅炉烟气成分的测定;@#@飞灰、灰渣和沉降灰可燃物含量的测试;@#@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锅炉布风均匀性试验;@#@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等;@#@@#@2.汽轮机大修前后试验项目主要包括:

@#@汽轮机热耗率测试;@#@汽轮机最大出力试验;@#@汽轮机缸效率测试;@#@汽轮机真空严密性试验;@#@发供电煤耗、厂用电率测试等;@#@@#@3.汽轮机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后必须安装低β值喉部取压喷嘴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给水流量,以提高试验准确性。

@#@@#@(四)锅炉设备有关测试项目;@#@@#@1.空预器漏风率试验;@#@@#@2.热力管道效率的测试;@#@@#@3.锅炉排烟温度的测试;@#@@#@4.锅炉排烟氧量的测试;@#@@#@5.锅炉烟气成分的测定;@#@@#@6.飞灰、灰渣和沉降灰可燃物含量的测试;@#@@#@7.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8.锅炉布风均匀性试验;@#@@#@9.锅炉燃烧调整试验;@#@@#@10.风机效率、能耗试验;@#@@#@11.电除尘试验;@#@@#@12.脱硫效率试验。

@#@@#@(五)汽机侧有关测试项目。

@#@@#@1.机组滑压运行优化试验;@#@@#@2.汽机调门特性优化试验;@#@@#@3.汽轮机真空严密性试验;@#@@#@4.汽轮机组供电煤耗测试;@#@@#@5.水泵性能测试;@#@@#@6.空冷岛优化试验。

@#@@#@第八条编制试验大纲@#@

(一)试验依据,包括合同和引用标准等;@#@@#@

(二)试验背景和目的、试验工况和项目;@#@@#@(三)主辅设备的运行方式以及测试期间锅炉与汽机参数的波动范围;@#@@#@(四)蒸汽流量测试方法;@#@@#@(五)锅炉效率计算中热损失项目和修正项目;@#@@#@(六)预热器漏风计算方法和修正项目;@#@@#@(七)试验时的设备隔离清单;@#@@#@(八)试验人员的组织和日程安排;@#@@#@(九)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九条已经投产的机组主要测试项目及周期@#@

(一)锅炉热力性能试验安排在大修前后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为GB/T10184-199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 @#@964-2005《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二)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安排在大修前后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为GB/T8117-2003《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三)汽轮机高中压缸效率试验安排在大修前后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为GB/T8117-2003《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四)除尘器漏风试验安排在大修前后,执行标准为GB/T13931-2002《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五)汽机真空严密性试验每月一次,执行标准为[1991]号《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DL/T932-2005《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六)空预器漏风率每季一次,执行标准GB/T10184-199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七)给水泵、凝结水泵效率试验每五年一次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为3216-1989《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流泵试验方法》和DL/T839-2003《大型锅炉给水泵现场试验方法》;@#@@#@(八)一次风机、二次风机、流化风机、引风机效率试验每五年一次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DL/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九)全厂水平衡测试每五年一次,执行标准为DL/T606.5-1996《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十)全厂燃料平衡试验每五年一次,执行标准为DL/T606.2-1996《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十一)全厂热量平衡试验每五年一次,执行标准为DL/T6060.3-1996《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

@#@@#@第四章检查与考核@#@第十条生产技术部负责人组织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检查和考核。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规定的情况,根据《店塔发电公司生产本质安全奖惩管理规定》考核。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i:

29;s:

2741:

"任务观察表@#@部门@#@班(站、所)@#@任务观察类别@#@□全面观察@#@□局部观察@#@观察时间@#@年月日@#@任务观察人员@#@被观察者@#@观察任务名称@#@观察目的@#@□了解员工的作业准备;@#@@#@□了解员工的工作习惯;@#@@#@□检查制度标准或作业文件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跟踪员工的培训效果;@#@@#@□收集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合理化建议;@#@@#@□发现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损失和无效率的行为或方法。

@#@@#@任务观察发现@#@序号@#@观察类别@#@观察发现问题详细说明@#@一、前期任务观察(作业准备流程执行情况)@#@1.风险识别@#@

(1)@#@是否对照风险数据库进行风险识别(含固有风险)@#@

(2)@#@是否按要求开展现场勘查,并进行持续风险评估@#@(3)@#@外单位作业时,设备管理部门是否进行现场勘查@#@2.作业文件准备@#@

(1)@#@是否按要求编制相应作业文件@#@

(2)@#@作业文件内容是否包含风险识别的结果(基准风险识别和持续风险评估)@#@(3)@#@作业文件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审批@#@3.设备工器具材料准备@#@

(1)@#@是否对照作业文件的要求,进行了工器具及材料的准备@#@4.作业准备检查@#@

(1)@#@管控层级人员是否对作业准备情况进行检查@#@二、过程任务观察@#@1.作业人员的行为@#@

(1)@#@作业人员的精神面貌及反应@#@

(2)@#@是否清楚自身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3)@#@是否存在违章现象@#@(4)@#@是否正确配备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2.作业步骤@#@

(1)@#@作业步骤是否合理@#@

(2)@#@作业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文件明确的作业步骤开展工作@#@3.作业方法@#@

(1)@#@作业方法与现场实际是否相符@#@

(2)@#@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工器具@#@(3)@#@作业环境是否整洁有序@#@(4)@#@作业方法是否可以进一步优化@#@与员工沟通@#@讨论事项@#@建议内容@#@1.表扬和肯定好的安全习惯@#@2.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3.不安全行为的危害@#@4.是否有更安全的做法@#@5.作业人员的建议或需求@#@6.其他@#@初步结论@#@□未建立该作业的程序;@#@作业程序与现场不符合;@#@@#@□员工不清楚规定(要求);@#@@#@□制度标准之间有冲突,员工不清楚以什么为准;@#@@#@□员工一时疏忽未执行规定;@#@@#@□制度标准太复杂;@#@@#@□员工的作业方法是无风险、效率高的;@#@@#@□作业程序繁琐,员工不愿执行;@#@@#@□企业未给其配置作业需要的资源;@#@@#@□制度标准未明确规定;@#@@#@□其它:

@#@@#@";i:

30;s:

22688:

"三级安(项目级)全教育试卷@#@单位:

@#@呼图壁县齐古水库Ⅱ标工程项目部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C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

@#@@#@A.安全保证生产,生产必须安全B.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施工现场70%以上事故的由于“三违”造成的,三违是指: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C@#@A.违反操作规程B.违反有关规定C.违反劳动纪律@#@3、新进场劳动者必须经过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

@#@即:

@#@公司教育、项目部教育和B。

@#@@#@A.工种教育B.班组教育C.安全科教育@#@4、预留洞口在A厘米以内可以不设安全防护设施。

@#@@#@A.20B.30C.40@#@5、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的“三宝”是:

@#@安全帽、安全带、B。

@#@@#@A.安全绳B.安全网C.触保器@#@6、冬季解冻氧气瓶阀的方法B。

@#@@#@A.轻轻用铁器锺击瓶阀B.用热水或蒸汽解冻C.用板手使颈拧@#@7、施工现场室内照明线路与灯具安装高度低于B时,应采用36伏安全电压。

@#@@#@A.2.6mB.2.4C.2m@#@8、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A作业前,都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A.每道工序B.每检验批C.每分部工程@#@9、施工现场发生火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使用砂土、二氧化碳、“1211”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C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以防止触电。

@#@@#@A.可以B.不宜C.不得@#@10、高处作业,必须正确系好安全带,且应A。

@#@@#@A.高挂低用B.低挂高用C.挂在与腰部相同高处@#@二、填充题(每题2分,共20分)@#@1、三不伤害是指:

@#@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

@#@@#@2、江泽民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3、“四口五临边”泛指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均需按规定进行防护,其中“四口”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五临边”指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及料台挑台周边、雨篷与挑檐周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水箱和水塔周边。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5、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是指: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与使用。

@#@@#@6、我为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7、施工现场的“五牌一图”是指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十项安全措施)、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平面图。

@#@@#@8、省级文明工地考核四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安全达标、卫生状况、场容场貌、爱民便民及其他。

@#@@#@9、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0、从业人员应当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建筑业是事故多发行业,但只要防护得当,事故就一定可以避免。

@#@(√)@#@3、施工人员高处作业时,不宜攀爬脚手架上下。

@#@(╳)@#@4、外脚手架的脚手板不得存在探头板。

@#@(√)@#@5、严禁酒后上班。

@#@(√)@#@6、砼搅拌机运转中不宜用工具伸入搅拌筒内扒料。

@#@(╳)@#@7、现场的电动机械设备作业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试运行、作业完后可以不拉闸断电、锁电箱。

@#@(╳)@#@8、班组每个成员对任何的违章指挥都权制止。

@#@(√)@#@9、安全防护设施不利于生产时可以擅自拆除。

@#@(╳)@#@10、进入施工现场的机具安装就位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能从事高处作业?

@#@@#@(答:

@#@患有色盲、听觉障碍、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精神病等其它生理缺陷的人不能从事高处作业。

@#@)@#@2、安全生产“一遵、二反、三落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遵章守纪,反对违章指挥、反对违章操作,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

@#@)@#@3、特种作业人员具体有些工种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

@#@电工、锅炉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起重机械操作工(司机、指挥、信号工、司索工、拆装工)、爆破工、金属焊接(气割)工、煤矿井下瓦斯检验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轮机操作员)、机动船舶驾驶员、建筑登高架设工(架子工)@#@年满十八周岁以上;@#@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具有本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知识。

@#@@#@必须经国家指定的专业培训机构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技能培训,并考试合格领取操作证,且操作证在有效期内]@#@4、你在本项目中从事何种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你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班组(普工)安全教育试卷@#@单位:

@#@呼图壁县齐古水库Ⅱ标工程项目部姓名得分@#@一.填充题:

@#@(每题4分,共40分)@#@1.挖掘土方应由上而下,逐层挖掘。

@#@@#@2.挖掘土方严禁采用掏洞的操作方法。

@#@@#@3.开挖沟槽、基坑等,应根据土质和挖掘深度放坡。

@#@@#@4.吊运土方,起吊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5.使用蛙式打夯机,电源电缆必须完好无损。

@#@@#@6.用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衡,掌握重心,注意车距。

@#@@#@7.脚手架上放砖的高度不准超过三层侧砖。

@#@@#@8.前后车距在平地上不得少于2m,下坡不得少于10m。

@#@@#@9.车辆未停稳,禁止上下和装卸物料,所装物料要垫和绑牢。

@#@@#@10.在旧建筑物旁挖土时,要注意基础的变化,防止原建筑物变形、倒塌。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1.从砖垛上取砖应由下而上阶梯式拿取,禁止一码拆到底或在下面掏取。

@#@(×@#@)@#@2.进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等上班。

@#@(√)@#@3.上、下沟槽时,必须设有专门的上下通道或架设梯子,可以攀上跳下。

@#@(×@#@)@#@4.人工挖掘冻土时,打锤人应站在撑楔人的后面。

@#@(×@#@)@#@5.运石料时严禁从堆下掏取,要小面着车。

@#@(×@#@)@#@6.移动构件应使用撬杠,两人撬动时要互相照应,不得用手搬动。

@#@(√)@#@7.抬运和安装预制构件时,可以反抬、反安。

@#@(×@#@)@#@8.高处清理时,不得站在独墙上或建筑物的边沿上操作或行走。

@#@(√)@#@9.回填土时应先检查坑槽内无人时,方可施工。

@#@(√)@#@10.使用蛙式打夯机,电源线不准破皮、漏电。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挖土方时两人操作间距不少于Bm。

@#@@#@(A)1~2(B)2~3(C)3~4@#@2.挖出的泥土应堆放在沟边Bm以外。

@#@@#@(A)0.5(B)1(C)1.5(D)2@#@3.挖出的泥土的高度不得超过Cm。

@#@@#@(A)0.5(B)1(C)1.5(D)2@#@4.坚硬的粘土立壁垂直挖深度不宜超过Dm。

@#@@#@(A)1(B)1.25(C)1.5(D)2@#@5.在Cm以下深坑、井挖土时,必须戴安全帽。

@#@@#@(A)1(B)1.5(C)2(D)3@#@6.B层楼以上抬运预制构件,必须搭设牢固的跨越跳板。

@#@@#@(A)1(B)2(C)3@#@7.擦二层以上的外窗玻璃必须挂C,并且必须牢固。

@#@。

@#@@#@(A)安全网(B)吊架(C)安全带@#@8.用A输送混凝土,管道接头、安全阀必须完好。

@#@@#@(A)输送泵(B)小车(C)吊车@#@9.使用振动棒应穿C,湿手不得接触开关。

@#@@#@(A)皮鞋(B)布鞋(C)胶鞋@#@10.工地行使斗车、小平车的轨道坡度不得大于B。

@#@@#@(A)2%(B)3%(C)4%(D)6%@#@班组(钢筋工)安全教育试卷@#@工程部项目部姓名得分@#@一、填充题(每题4分,共60分)@#@1、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称为建筑工地的“安全三宝”。

@#@“安全三宝须”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一律禁止使用。

@#@@#@2、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在操作过程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3、施工操作中,在距地面3米以上作业时,要有防护栏杆、档板或安全网等防护措施。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5、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陡坡施工,必须系好安全带。

@#@@#@6、从事高空作业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以及其它不适于从事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7、拉直钢筋时,长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禁止行人。

@#@@#@8、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9、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笼罩。

@#@@#@10、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运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11、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12、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

@#@@#@13、柱筋在4米以上,应搭设工作台。

@#@@#@14、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应搭设外挂架或安全网,绑扎时系好安全带。

@#@@#@15、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1米以内方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0分)@#@1、切断机运转正常后,方可断料。

@#@手与刀口距离不得小于25cm。

@#@()@#@2、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工程部、项目部所进行的安全教育。

@#@()@#@3、我国《安全生产法》从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4、距地面3米以上的施工作业称高空作业。

@#@()@#@5、冷拉钢筋要按照规定应力和伸长率进行,可以随便变更。

@#@()@#@6、对焊机操作应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并站在橡胶板或木板上。

@#@工作棚要用防炎材料搭设。

@#@()@#@7、点焊钢筋时,焊机应设在干燥的地方,平稳牢固。

@#@()@#@8、5米以内重量不大的柱筋,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

@#@()@#@9、建筑施工现场四口是指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

@#@()@#@10、在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时,班组长可以代签。

@#@()@#@班组(架子工)安全教育试卷@#@工程部项目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力的“三要素”:

@#@、、。

@#@@#@2、安全“四宝”:

@#@、、、。

@#@@#@3、双排扣件式脚手架,立杆横向间距不大于,内立杆距墙面距离不大于,立杆纵向间距砌筑用时不大于、装修用时不大于。

@#@@#@4、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二是。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应熟悉和掌握登高架设的和,是实现三不伤害的法宝。

@#@@#@5、脚手架的构成是由一些立杆和横杆组成了若干的架体形成结构,为了增加自身的,还要扣绑。

@#@@#@6、钢管脚手架立杆接头应错开,相邻两个立杆的接头应布置,在内,错开距离为,接头距离相近的节点不大于。

@#@@#@7、钢管脚手架连墙件设置间距:

@#@架空50米以下,垂直和水平方向均不应大于;@#@架高50米以上,垂直方向不应大于,水平方向不应大于。

@#@@#@8、高24米以上的脚手架,剪刀撑应在架体整个立面沿和连续设置,每个剪刀撑所占的跨度,且每片架子。

@#@@#@9、脚手架的荷载一般可分和二类,高层脚手架还@#@有。

@#@@#@10、在选用扣件时,应检查扣件的外形:

@#@有否变形活动,是否,坚固的“T”型螺丝是否等。

@#@紧固时,螺栓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0~65N.m范围内。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1、凡是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称高处作业。

@#@()@#@2、高24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架体整个立面沿长度和高度间断设置剪刀撑,每个剪刀撑所占的跨度不多于6个,且每片架子不应少于3道。

@#@()@#@3、连墙杆与建筑物拉撑的位置,应尽量设置在梁或楼板附近等具有足够的抗水平拉力和压力的结构部位。

@#@()@#@4、防雷接地体可选用截面不小于50mm2、长度不小于2m的螺纹钢。

@#@()@#@5、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应控制在39~40N.m为宜,最大不超过59N.m。

@#@()@#@6、落地式脚手架应在外侧挂满安全立网,第一步架应满脚手板,以上每隔4~6层加设安全平网。

@#@()@#@7、施工用水、雨水、脚手架基础排水不良是导致脚手架不均匀沉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8、加强脚手架连墙杆的动态检查,是架子工的主要保养工作内容一。

@#@()@#@9、采用吊篮脚手架施工,起大风时应将吊篮放至地面,切断电源后方可离岗。

@#@()@#@10、爬型架所设计的连墙螺栓,虽然上部分受拉最强,但必须对所有螺栓按要求紧固,不得减少。

@#@()@#@班组(焊工)安全教育试卷@#@工程部项目部姓名得分@#@一、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1、电焊机一、二次接线压好线鼻子与接线柱可靠连接,可以不必装有防护罩。

@#@(×@#@)@#@2、焊接损伤人员必须按规定戴防护用品,而配合人员可以不必穿戴。

@#@(×@#@)@#@3、对承压状态的压力容器及管道、带电设备、承载结构的受力部位和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可以进行焊接和切割。

@#@(×@#@)@#@4、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有专人监护。

@#@(√)@#@5、交流电焊机接通电源后,应检查初、次级线接线是否正确。

@#@(×@#@)@#@6、乙炔气的皮管为红色,氧气皮管为黑色。

@#@(×@#@)@#@7、气瓶应有防震圈,不可露天曝晒,可平放也可竖直放置。

@#@(×@#@)@#@8、冬天在露天施工时,当软管和回火防止器冻结时,可由热水或在暖气设备下化冻,也可火焰烘烤。

@#@(×@#@)@#@9、对焊机闪光区应设档板,与焊接无关的人员不得入内。

@#@(√)@#@10、当清除焊缝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贱方向。

@#@(√)@#@二、填空题:

@#@(每题4分,共40分)@#@1、焊割操作可能引起触电、火灾、爆炸、高空坠落和瓦斯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2、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防雨、防潮和防晒的机棚,并应相应的消防器材。

@#@@#@3、在容器内焊接应采取防止触电、中毒和窒息的措施。

@#@@#@4、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应穿绝缘鞋。

@#@@#@5、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6、对焊机冬季施焊时,室内温度不应低于8℃。

@#@作业后,应放尽机内冷却水。

@#@@#@7、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及软管、阀、表均应齐全有效,紧固牢靠,不得松动、破损和漏气。

@#@@#@8、电焊机应装设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和触电保护器。

@#@@#@9、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严禁使用。

@#@@#@10、电焊钳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隔热能力。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电焊导线不宜大于CM@#@A、10B、20C、30D、50@#@2、一般情况下,竖向钢筋电渣动焊的焊接时间(S)可为钢筋的直径数(mm),电流(A)可为钢筋直径(mm)的B倍数。

@#@@#@A、10B、20C、30D、40@#@3、多台对焊机并列安装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BM。

@#@@#@A、2B、3C、4D、5@#@4、在容器内部工作时,必须使用不超过BV的低压行灯。

@#@@#@A、6B、12C、24D、36@#@5、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和焊炬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AM@#@A、10B、8C、5D、3@#@6、登高焊接或气割属B级动火。

@#@@#@A、一B、二C、三@#@7、乙炔橡胶软管应为A色,工作压力应为DKPa。

@#@@#@A、黑B、红C、150D、300@#@8、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心尽,应留BKPa以上的剩余压力。

@#@@#@A、4.9B、49C、490@#@9、电焊机导线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CMΩ长期停用的焊机恢复使用时,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DMΩ。

@#@@#@A、10B、5C、1D、0.5@#@10、一级动火审批的有效期为A天,二级动火审批的有效期为B天,三级动火审批的有效期为C天。

@#@@#@A、1B、3C、7D、10@#@班组(电工)安全教育试卷@#@工程部项目部姓名得分@#@一、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一律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2、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特点直接分地的电力线路中可以采用TN-S或TT保护系统。

@#@(×@#@)@#@3、保护零线应装设开关和熔断器。

@#@(×@#@)@#@4、地下室、人防施工时的照明可以采用220V电压。

@#@(×@#@)@#@5、电缆线路不得沿地面明设,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6、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30Ω。

@#@(×@#@)@#@7、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并经常打开保证室内自然通风。

@#@(×@#@)@#@8、施工现场架空线应设在专用电杆上,也可沿脚手架等架设。

@#@(×@#@)@#@9、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M。

@#@(×@#@)@#@10、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

@#@(√)@#@二、填空题:

@#@(每题4分,共40分)@#@1、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可以不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但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临时用电工程的定期检查时间:

@#@施工现场每月一次。

@#@@#@3、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4、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

@#@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5、在一个档距内每一架空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一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线路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不的有接头。

@#@@#@6、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该双色线作负荷线。

@#@@#@7、电缆水平敷设宜在墙或门口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1.8M。

@#@@#@8、室内配电的导线截面铝线不小于2";i:

31;s:

26320:

"内部审核检查表@#@福建省建盟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依据标准@#@ISO9001:

@#@2015;@#@ISO14001:

@#@2015;@#@GB/T28001-2011标准、管理文件、法规等@#@审核时间:

@#@2017.3.5-6@#@审核组长:

@#@胡志华@#@审核员:

@#@刘秋龄、邱伟坚、喻轶伟、郭成忠@#@受审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9001条款及要求@#@14001条款及要求@#@18001条款及要求@#@检查内容@#@结果判定@#@是@#@否@#@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4.1总要求@#@Q:

@#@1、询问高管层,公司确定的对经营和战略方向有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主要有哪些?

@#@@#@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如何进行监视和评审的?

@#@@#@E/S:

@#@有无制定相关的公司经营环境有关文件?

@#@行业地方的新的法规要求?

@#@@#@E:

@#@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状况?

@#@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

@#@相关的会议纪要?

@#@@#@在策划和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时考虑了以下内容:

@#@影响的外部因素有:

@#@目前造成影响的外部因素有:

@#@行业环境:

@#@供应厂家、竞争对手、替代品;@#@外部环境:

@#@外部有:

@#@法律法规、经济、社会人口、技术和自然生态;@#@内部有:

@#@价值、文件、资源因素和能力因素。

@#@有形成《内外部环境识别控制表》列出了有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并制定了方案和措施。

@#@@#@在管理评审会议和季度总结会上有进行了讨论,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已基本识别理解所处环境,能运用到管理体系中。

@#@@#@Y@#@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Q:

@#@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有哪些?

@#@@#@相关方有哪些要求?

@#@@#@对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监视和评审如何?

@#@@#@E:

@#@与QEOH有关的相关方是谁?

@#@@#@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

@#@@#@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

@#@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严格执行?

@#@@#@有无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查《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清单》公司的相关方包括:

@#@政府、顾客、供方、居民、股东、员工等。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有:

@#@环境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环境达标排放,工作环境舒适、职业健康安全,业务稳定等。

@#@并确定了环境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环境达标排放作为合规性义务。

@#@@#@有识别这些要求,通过会议进行监视和评审,并加以关注。

@#@@#@Y@#@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Q:

@#@1、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

@#@并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2、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

@#@@#@E/S:

@#@组织有无界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的文件?

@#@@#@E/S:

@#@确定的地理边界和管理边界有哪些,表述是否准确?

@#@@#@S:

@#@有无满足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文件?

@#@@#@公司基于内、外部环境影响和相关方要求,结合公司产品和服务,在管理手册中确定了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覆盖以下场所:

@#@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12号之一4层,家具的销售@#@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

@#@规划、工程建筑、景观、和市政有关的设计服务@#@确定边界和范围时考虑了内外部因素和相关方的要求及确定的合规性义务。

@#@@#@未使用到监视和测量设备,故对7.1.5条款“监视和测量资源”不适用。

@#@@#@公司确定体系范围符合标准要求。

@#@@#@Y@#@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1@#@4.4环境管理体系@#@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

@#@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是否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

@#@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

@#@是否分派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是否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是否按实实施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是否有改进过程?

@#@@#@查有按照标准要求和企业实际,策划了质量、环境体系所需的过程,有制定产品实现流程图,其中包括:

@#@业务过程、研发过程、采购过程、评审过程等。

@#@@#@公司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实现过程、支持过程、绩效评价、和改进过程,采用过程方法加以运作和控制。

@#@@#@支持过程:

@#@主要有人力资源、外部供方、工作环境、内外部沟通、文件控制等。

@#@@#@Y@#@4.4.2@#@ @#@Q:

@#@1、公司是否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

@#@@#@2、公司是否保留各类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

@#@@#@有策划了过程运行的程序文件、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售后服务作业指导书等及相关的记录表单。

@#@@#@5.1领导作用与承诺5.1.1总则@#@5.1领导作用与承诺@#@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Q:

@#@最高管理者是否能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包括:

@#@@#@-确保体系的方针、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确保体系所需资源的可用性;@#@-沟通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促进、指导和支持人员为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推动改进;@#@@#@公司主要是通过标语、会议、文件学习、培训、等方式,向全体人员传达将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业务过程、符合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重要性、遵守环保法规、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等。

@#@@#@管理层批准了质量、环境和安全方针与目标;@#@提供的资源、环境能满足公司质量、环境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要求;@#@本年度已按公司计划有效组织实施了管理评审。

@#@已提供管理承诺的相关证据。

@#@@#@Y@#@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4.4.1@#@Q:

@#@最高管理者是否能通过确保以下方面,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确定、理解并持续地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最高管理者通过确定和评审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通过风险和顾客需求的辨识,通过满意度监视、评审等活动,通过及时处理顾客反馈,以证实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Y@#@5.2方针@#@5.2.1制定质量方针@#@5.2.2沟通质量方针@#@5.2环境方针@#@ @#@Q:

@#@1、最高管理者是否制定质量方针?

@#@是否形成文件?

@#@@#@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b)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承诺。

@#@@#@是否规定保护环境、履行合规义务、持续改进?

@#@@#@是否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效性承诺?

@#@@#@是否有对组织员工、职能人员及利益相关方进行质量方针的沟通,确保质量方针被清晰地理解并贯穿于整个组织。

@#@@#@查:

@#@公司制订了文件化的质量、环境和安全方针:

@#@创新设计、绿色生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方针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为制定质量、环境环境目标提供框架;@#@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

@#@@#@通过标语、会议、文件学习、培训等方式加以沟通和理解。

@#@满足标准要求。

@#@@#@管理评审报告认为质量、环境和安全方针适宜,继续保持和实施。

@#@@#@Y@#@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Q:

@#@公司内各职位职责是否明确?

@#@权限分派、沟通和理解是否适宜?

@#@各职责间关系是否明确?

@#@@#@E/S:

@#@查看部门职责与权限,各部门职责是否有重叠或真空?

@#@权限是否明确?

@#@理解是否清晰?

@#@@#@是否分派职责和权限,以包括确保体系符合标准要求?

@#@确保各过程获得预期效果?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QEOH的绩效和改进机会?

@#@在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在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完整性?

@#@@#@是否任命最高管理者中的成员承担特定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按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被任命者是否被公开?

@#@所有管理人员是否承诺对体系持续改进,并能在控制的领域内承担责任?

@#@@#@查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公司有划分组织架构图,包括:

@#@市场部、综合部、设计院,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通过文件加以规定和沟通。

@#@@#@公司任命副部胡志华担任QES管理者代表,任命练全胜担任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

@#@经询问,管代能了解其职责和权限并履行,如按策划组织开展了内审和管理评审活动等。

@#@@#@查:

@#@岗位职责管理规范文件,有明确总经理、各部门主管和销售员等岗位职责、权限,符合职能分配表,规定合理,完整。

@#@询问3名销售和综合部人员了解其职责和权限。

@#@管理层有组织开展了公司内审、管理评审活动和外部联络工作。

@#@@#@Y@#@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总则@#@ @#@Q:

@#@企业是否有明确可能所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为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1、公司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

@#@@#@2、公司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是否有理解相关方需求?

@#@@#@E:

@#@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到4.1和4.2中所提及的问题?

@#@有无指出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是否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以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有无相应的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化信息?

@#@@#@查有制定“风险与机遇识别控制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法律法规清单”,考虑了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影响的环境因素,风险或机遇,制定有控制措施等。

@#@@#@其中措施包括:

@#@法律法规变动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合规性评价;@#@与相关方保持信息沟通,对相关方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等措施。

@#@@#@有通过检查和目标考核等方式进行措施有效性的评价,效果有效,减少了风险。

@#@@#@Y@#@6.1.2@#@6.1.2环境因素@#@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Q:

@#@1.公司是否有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是产品及服务的检查、监视和测量、校准、产品及过程设计、纠正措施、规定方法和工作指导书、培训及使用有能力人员等方面。

@#@@#@2.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得到实施和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E/S:

@#@有哪些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

@#@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因素信息是否及时更新?

@#@@#@E/S:

@#@外部相关方如何施加影响?

@#@@#@Y@#@ @#@6.1.3合规义务@#@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E/S:

@#@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有哪些?

@#@有无形成文件的信息?

@#@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如何?

@#@@#@版本是否及时更新?

@#@判断是否准确?

@#@现场验证其适用性。

@#@@#@查看部门的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表,有对法规符合性进行评价。

@#@@#@Y@#@ @#@6.1.4措施的策划@#@ @#@E:

@#@策划的措施是否与业务活动过程相融合?

@#@@#@如何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有在管理评审和工作例会中加以评审措施有效性并加以改进。

@#@@#@Y@#@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6.2.2@#@6.3变更的策划@#@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环境目标@#@6.2.2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4.3.3目标和方案@#@Q:

@#@1、公司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

@#@@#@3、质量目标是否适用于公司?

@#@@#@4、质量目标是否与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5、是否对质量目标进行监视?

@#@@#@6、是否将质量目标与各相关方进行沟通?

@#@7、质量目标是否适时更新?

@#@@#@8、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并保存?

@#@@#@E/S:

@#@是否建立QEOH目标,目标是否围绕职责、是否围绕部门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并考虑风险和机遇?

@#@目标值、目标项适当时是否提供?

@#@目标是否选择适当的参数来量化评价?

@#@如何沟通?

@#@@#@E:

@#@通过哪些方法实现目标?

@#@@#@评价目标结果的参数是哪些?

@#@@#@查,制定了公司和各职能部门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可测量,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有明确了目标、考核方法、完成时间等。

@#@@#@查目标统计达成情况:

@#@@#@*制订的公司质量目标具体见公司目标达成统计表。

@#@@#@经查以上目标均达成,查看其它月份目标统计均能达成。

@#@@#@Y@#@7.1资源@#@7.1.1总则@#@7.1资源@#@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Q:

@#@1、公司是否有对为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人力资源、材料、能力、信息、设施等进行评估?

@#@@#@2、公司是否识别各种现有制约,即为减少不良影响或达成目标需要什么,以及需要什么措施?

@#@@#@E/S:

@#@组织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有哪些?

@#@@#@是否配备所需的人员、基础设施?

@#@如何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环境?

@#@@#@是否有相应的文件确定组织所需的知识,并在必要的范围内可得到?

@#@@#@现场查看,组织已策划并按文件要求提供质量、环境和安全运行过程有关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施、硬件(软件)、信息、专项技术、工作环境和财务资源,公司为实施、保持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增强顾客满意,对资源的需求予以识别并及时给予提供。

@#@@#@Y@#@7.1.2人员@#@ @#@ @#@Q:

@#@1)是否对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部门、层次、人员进行了识别?

@#@@#@2)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需的能力?

@#@是否对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能力胜任与否进行了评价和考核?

@#@@#@查已确定了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人员,如设计技术人员、市场销售人员、人力资源等。

@#@@#@目前人员可满足要求。

@#@@#@Y@#@7.1.3基础设施@#@@#@ @#@ @#@Q:

@#@1、组织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策划和为实现产品/服务过程策划中是否确定和提供并维护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

@#@@#@2、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等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维护?

@#@并能保持实现产品的符合性?

@#@@#@3、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等是否能确定和提供?

@#@@#@查“设备台帐”,主要设备有:

@#@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空调、设计软件、档案柜等,配备了办公室、会议室等基础设施。

@#@@#@——抽查2017年1-2月设计部、综合部电脑等日常有清理、杀毒。

@#@打印机、复印机日常有维护。

@#@现场查看办公设施运行良好,可以满足要求。

@#@@#@特种设备:

@#@无@#@Y@#@7.1.4过程运行环境@#@ @#@ @#@Q:

@#@1、公司是否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

@#@@#@2、公司是否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3、公司是否合理安排工作,预防人员筋疲力尽?

@#@@#@现场查看公司办公现场,清洁、明亮、通风、定置存放、标识清楚、配置消防器材、通道畅通,员工有空调、净水机、休息室等。

@#@@#@环境适宜,能满足要求。

@#@@#@Y@#@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4.5.1绩效测量和监视@#@Q:

@#@1、公司是否具备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是否经检定或校准?

@#@2、监视和测量是否有计划?

@#@记录是否保存?

@#@@#@E/S:

@#@如何管理监视和测量资源?

@#@@#@公司未使得到监视和测量设备,不适用此条款。

@#@@#@Y@#@7.1.6组织的知识@#@ @#@ @#@Q:

@#@公司是否定期总结并收集各项管理经验,并进行交流?

@#@以确保经验知识的积累;@#@Ÿ获取组织内部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从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方面收集知识;@#@获取组织内部存在的知识(隐性的和显性的);@#@与竞争对手比较;@#@与相关方分享组织知识;@#@根据改进的结果更新必要的组织知识。

@#@@#@在《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中明确了每个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岗位所需的知识及能力@#@抽查3名:

@#@技术员、检验员所需产品知识等。

@#@@#@有收集相关的文件、视频、图纸,在公司内部有组织学习和可以借阅。

@#@@#@通过内部会议,就失败和成功经验教训、经历获得知识等进行分享@#@Y@#@7.2能力@#@7.2能力@#@4.4.2能力、意识和培训@#@Q:

@#@1)是否对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部门、层次、岗位人员进行了识别,对各类人员所需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提出了要求?

@#@@#@2)针对需求是否提出了培训计划(包括特殊工种、工作人员)或采取其他措施并组织实施?

@#@@#@3)通过何种方式宣传/培训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并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4)是否适当地保存了教育、培训、技能、经验的记录?

@#@@#@5)查培训需求是否合理?

@#@是否按计划实施?

@#@通过查相关记录验证计划完成情况,抽查相关培训和评价记录。

@#@@#@有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明确了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处置等要求。

@#@@#@编制了《岗位职责管理规范》对市场销售人员、设计人员等能力要求进行了规定。

@#@经查有从教育、培训、技能、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规定合理。

@#@@#@查提供的2016年培训计划,有对培训内容/时间等进行了策划。

@#@@#@---查2016.10.21实施的管理体系文件培训记录,培训项目:

@#@ISO9001-2015和ISO4001和GB/T28001标准;@#@参加人员:

@#@行政综合部、业务和采购等共7人,经过提问考核合格。

@#@@#@7.3意识@#@7.3意识@#@Q:

@#@1、公司员工及各相关方是否知晓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2、公司员工及各相关方是否明确“可接受”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和理解。

@#@以及当产品和服务不满足规范时,该如何去做。

@#@@#@3、公司是否质量体系有相关沟通过程。

@#@@#@E/S:

@#@员工是否知晓与工作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和相关环境影响?

@#@@#@是否知晓其对管理体系的贡献?

@#@@#@抽查市场部、采购部、行政综合部各2名员工,询问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能了解。

@#@能明白他们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环境环境绩效的益处;@#@不符合质量、环境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7.4沟通@#@7.4信息交流@#@4.4.3沟通、参与和协商@#@Q:

@#@1)组织是否确定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哪些方面?

@#@是否包括:

@#@沟通的职责、沟通对象、沟通内容、沟通时机、沟通方式?

@#@@#@E/S:

@#@组织如何进行内外部沟通?

@#@@#@如何策划内外部沟通的过程?

@#@@#@有哪些记录来证明?

@#@@#@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绩效、合规义务和持续改进建议相关信息。

@#@@#@E:

@#@内部交流是否包括最适当的职能和层次?

@#@是否包括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外部信息交流的内容?

@#@正面的?

@#@负面的(如投诉)?

@#@是否及时给出清晰回复?

@#@是否涉及绩效的改进?

@#@@#@经查阅管理手册,明确了内、外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职责、沟通对象、沟通内容、沟通时机、沟通方式。

@#@@#@抽查:

@#@2016-12-16等内外部协商与沟通记录表@#@已通过书面沟通等方式与综合部等部门进行沟通。

@#@称目前沟通顺畅。

@#@@#@查外部沟通:

@#@已通过电话、邮件等与客户、供方和政府部门就环境管理体系和安全方面进行有效沟通。

@#@@#@Y@#@7.5形成文件的信息@#@7.5.1总则@#@7.5.2创建和更新@#@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文件化的信息@#@7.5.1总则@#@7.5.2创建和更新@#@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4.4.4文件@#@4.4.5文件控制@#@4.5.4记录控制@#@Q: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哪些文件?

@#@@#@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需要?

@#@@#@在创建和更新文件时,是否确保了适当的:

@#@@#@a)标识和说明;@#@@#@b)格式和媒介;@#@@#@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如何控制文件和记录?

@#@@#@是否在需要时和需要的地方可获得相关文件?

@#@@#@是否采取了措施防止泄密、不当使用和不完整?

@#@@#@是否关注下列活动:

@#@@#@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c)更改控制;@#@@#@d)保留和处置。

@#@@#@识别的外来文件有哪些?

@#@如何对外来文件进行控制?

@#@@#@是否对记录实施了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

@#@@#@有建立了《受控文件清单》其中包括了《产品设计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等,由综合部收集,识别将有关信息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外来文件归档保存妥当。

@#@@#@见文件有专用的文件夹存放于文件柜内,标识清晰,易于查询@#@未能提供设计有关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查:

@#@有在QES手册和《记录管理程序》文件,规定由综合部归口管理,明确了记录的编制、审批、填写、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等要求。

@#@明确了记录的标识、归档、保存、处置等要求。

@#@@#@有建立了《记录一览表》,其中明确了表单名称,保管部门,等。

@#@@#@查2016年10-12月“环境及安全检查记录”有编号,保存期三年,“危险源调查评价表”有编号,保存期三年,由行政部保存,按先后顺序存档,记录填写清楚,保存妥当。

@#@@#@现场查看:

@#@记录填写清楚,方便识别和检索,保存妥当。

@#@有专门的文件夹和文件柜进行记录的归档和存放,能防潮防雨@#@N@#@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1运行策划和控制@#@4.4.6运行控制@#@Q:

@#@1、在在确定产品和服务要求时,公司是否考虑如下因素:

@#@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组织战略要求、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要求?

@#@2、是否建立过程控制,产品和服务验收的准则,公司是否考虑:

@#@风险和机会、质量目标、产品和服务要求?

@#@3、根据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性质和复杂度,公司是否确定所需的资源以及现有资源是否充足?

@#@@#@4、公司是否制定有效措施,用于控制:

@#@确认满足了准则、交付了预期的输出、识别了需要改进的区域?

@#@5、公司是否形成并保持、保留准则及支持准则的运行的成文信息?

@#@@#@E/S:

@#@组织有哪些运行控制?

@#@根据运行的性质、识别出风险和机遇、重要环境因素及确定的合规义务有哪些运行控制要求?

@#@有无明确运行准则?

@#@对变更的控制?

@#@异常情况的评审?

@#@产品设计开发的输出的有关信息中是否包括生产周期每一阶段的环境要求?

@#@采购过程的控制?

@#@对外部供方的控制的类型与程度?

@#@运输、交付、使用、最终处置等?

@#@现场验证控制是否有效:

@#@噪声控制、化学品控制、废弃物控制、污水控制、废气控制、能源资源控制、职业病防治管理等?

@#@@#@查公司有策划了设计过程有关的风险和措施,并提供了实现所需的资源,明确了设计过程控制的文件和监视方法。

@#@@#@综合部有对本部门";i:

32;s:

7527:

"厦门市第七批地产工业品推荐目录@#@@#@序号@#@企业名称@#@商标@#@产品@#@联系人@#@行业@#@荣誉称号@#@1@#@厦门ABB高压开关有限公司@#@ABB@#@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SF6气体复合式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梁春风@#@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2@#@厦门福斯特开关设备有限公司@#@高、低压开关设备@#@唐磊@#@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3@#@格雷诺(厦门)开关有限公司@#@GRENO@#@格雷诺@#@10kV开关柜、环网柜、电缆分支箱/户外开闭所、中置式金属铠装柜;@#@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

@#@@#@刘专花@#@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4@#@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压真空断路器、开关设备、环网柜、复合式组合电器等@#@刘景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5@#@厦门福电电气科技有限公司@#@FUDIAN@#@配电箱、计量箱、动力柜、双电源柜、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熊雄@#@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6@#@厦门智能达电控有限公司@#@户外分界负荷开关柱上真空断路器、组合式低压开关设备、全封闭全绝缘SF6开关环网柜、户内真空断路器、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陈忠实@#@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7@#@厦门威尔康开关实业有限公司@#@各类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林绿旺@#@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8@#@厦门新二开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电缆桥架、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双电源柜。

@#@@#@林伟新@#@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9@#@厦门华莱特照明有限公司@#@HLT@#@LED护栏管、LED点光源、LED洗墙灯。

@#@@#@赖菊英@#@照明器具制造@#@ @#@10@#@厦门市朗星节能照明股份有限公司@#@LED球泡灯、LED筒灯、LED射灯、LED洗墙灯、LED台灯。

@#@@#@黄勇@#@照明器具制造@#@ @#@11@#@厦门市华软科技有限公司@#@ @#@LED室内显示屏、LED户外显示屏。

@#@@#@许丽金@#@照明器具制造@#@ @#@12@#@南中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LED球泡灯、LED路灯。

@#@@#@蔡灿煌@#@照明器具制造@#@ @#@13@#@厦门晶牌照明有限公司@#@牌晶@#@LED显示屏、@#@魏斌@#@照明器具制造@#@ @#@14@#@厦门亮而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SMDT5管灯、路灯、球泡灯、PL灯。

@#@@#@杨露@#@照明器具制造@#@ @#@15@#@厦门光业股份有限公司@#@LED室内、外屏,LED照明灯具。

@#@@#@黄志洪@#@照明器具制造@#@ @#@16@#@厦门格绿能光电有限公司@#@LED射灯、LED道路照明灯具。

@#@@#@廖良斌@#@照明器具制造@#@ @#@17@#@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灯管@#@黄彩金@#@照明器具制造@#@ @#@18@#@厦门市绿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路灯、LED厂灯、LED投光灯。

@#@@#@徐云鑫@#@照明器具制造@#@ @#@19@#@厦门亮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射灯、LED筒灯、LED格栅灯、LEDT8管、LED投射灯、LED路灯。

@#@@#@史亮@#@照明器具制造@#@ @#@20@#@厦门立明光电有限公司@#@泡灯、烛泡灯、射灯、筒灯。

@#@@#@林景@#@照明器具制造@#@ @#@21@#@厦门银旭工贸有限公司@#@节能灯。

@#@@#@林麟@#@照明器具制造@#@ @#@22@#@厦门瑞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LED恒压恒流源.@#@徐坤峰@#@照明器具制造@#@ @#@23@#@厦门闽隆科工贸有限公司@#@太阳能路灯、LED路灯、LED照明光源、太阳能生物水体修复系统、智能光波诱捕装置。

@#@@#@陈婷婷@#@照明器具制造@#@ @#@24@#@厦门优数科技有限公司@#@优数、USOO@#@LED补光灯、车辆定位监控、电缆断线报警终端、照明智能监控终端、户外照明远程监控。

@#@@#@严永贵@#@照明器具制造@#@ @#@25@#@厦门市华泰视通科技有限公司@#@室内、外全彩显示屏,扩声设备,投影机、中央控制主机、触摸屏等@#@柯婷婷@#@照明器具制造@#@ @#@26@#@厦门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数码相机@#@刘金玲@#@电子产品制造@#@ @#@27@#@厦门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印天红外电子白板、电磁电子白板、液晶触摸屏、印天液晶触控一体机。

@#@@#@崔庆丽@#@电子产品制造@#@ @#@28@#@睿科仪器(厦门)有限公司@#@睿科@#@大体积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小体积全自动固相萃取仪、毛细管电泳仪@#@游明华@#@电子产品制造@#@ @#@29@#@福建省西西梯网络工程有限公司@#@补点器、直放站。

@#@@#@施明龙@#@电子产品制造@#@ @#@30@#@福建求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小区模拟、数字室内机,智能酒店客控机,智能家居控制器。

@#@@#@谢新春@#@电子产品制造@#@ @#@31@#@厦门蒙特实业有限公司@#@蒙特@#@铁、木、玻璃等家具制品。

@#@@#@郭长清@#@家具制造业@#@ @#@32@#@厦门市宝来家居有限公司@#@好来屋厨柜。

@#@@#@吴丽华@#@家具制造业@#@ @#@33@#@厦门坤祥工贸有限公司@#@课桌椅。

@#@@#@罗燕清@#@家具制造业@#@ @#@34@#@厦门融晨家具有限公司@#@融晨@#@办公桌、椅。

@#@@#@严顺周@#@家具制造业@#@ @#@35@#@厦门文汇家具有限公司@#@沙发、茶几、桌、椅、屏风等家具。

@#@@#@黄文明@#@家具制造业@#@ @#@36@#@厦门万里石股份有限公司@#@花岗岩、大理石、沙岩、石灰岩。

@#@@#@黄炜@#@石材加工@#@中国驰名商标@#@37@#@厦门圣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槟榔芋全粉、甘薯全粉、紫薯全粉。

@#@@#@王志杰@#@食品加工@#@ @#@38@#@厦门九缘食品有限公司@#@九缘@#@“豆号”植物乳酸菌饮料原味、草莓味。

@#@@#@张艺@#@食品加工@#@ @#@39@#@厦门纽优新型工艺有限公司@#@NEU@#@节能艺术墙板、外墙保温板。

@#@@#@吴国明@#@建材制品@#@ @#@40@#@厦门三登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双由令球阀、隔膜阀、逆止阀、蝶阀、弯头、直接、三通、异径接头、法兰。

@#@@#@李英红@#@金属制品加工@#@ @#@41@#@厦门嘉福幕墙铝窗有限公司@#@嘉福@#@幕墙@#@金属门窗、建筑幕墙、钢结构。

@#@@#@林艳@#@金属建材制品@#@ @#@42@#@厦门爱科新机械有限公司@#@AGCOSON@#@管道固定件、工艺管塞、橱柜铰链、不锈钢栏杆。

@#@@#@黄永美@#@金属制品加工@#@ @#@43@#@厦门翔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翔丰@#@微灌设备、滴灌设备。

@#@@#@郑贵州@#@专用设备制造@#@ @#@44@#@厦门市飞迈工业有限公司@#@Paier@#@休闲鞋、网球鞋、蓝球鞋、跑鞋、足球鞋、登山鞋、沙滩鞋。

@#@@#@李秀林@#@轻工制品@#@ @#@45@#@厦门优胜卫厨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坐便盖、电子坐便器@#@洪亮@#@电子、塑料制品@#@ @#@46@#@厦门麦丰密封件有限公司@#@橡胶O型圈、橡胶平垫圈、各种橡胶制品、卫浴橡胶制品、汽车橡胶制品、机械橡胶制品、电子橡胶制品、橡胶胶条、橡胶胶管。

@#@@#@邱艳荣@#@橡胶制品@#@ @#@47@#@厦门市优必德工贸有限公司@#@漆线雕、漆器、漆艺家具、其他工艺品。

@#@@#@袁芳@#@工艺制品@#@福建省著名商标@#@48@#@厦门宏达洋伞工业有限公司@#@宏达@#@睛雨伞@#@王宏展@#@轻工制品@#@中国驰名商标@#@49@#@厦门超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超海牌@#@塔式起重机、升降机。

@#@@#@苏波@#@特种设备制造@#@ @#@";i:

33;s:

27522:

"@#@崇明基本农田保护区老滧港(建设水厂-北横引河)@#@河道整治工程(一标段)@#@通水前阶段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颍上县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崇明基本农田保护区老滧港(建设水厂-北横引河)@#@河道整治工程(一标段)工程项目部@#@2015年5月@#@崇明基本农田保护区老滧港(建设水厂-北横引河)@#@河道整治工程(一标段)@#@通水前阶段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崇明基本农田保护区老滧港(建设水厂—北横引河)河道整治工程(一标段)(以下称本工程),南起建设水厂,中心桩号LXG:

@#@M0+000~LXG:

@#@M0+910.0。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A、B、E3种护岸结构,管涵设计1座。

@#@。

@#@@#@1、护岸工程@#@本标段新建护岸采用A、B、E3种护岸结构形式:

@#@@#@

(1)A型护岸结构(总长1506.1m)@#@河道底宽23.00m,河底高程-0.50m,设计河口宽48.00m,规划边坡1:

@#@3。

@#@单排250×@#@250×@#@5000@1500C30钢筋砼方桩上部施工C30钢筋砼导梁,2.5m高程施工砼格埂和钢筋砼挡墙。

@#@护坡结构形式为1.5m以下为土护坡、1.5m~2.5m、3m~3.5m高程采用120厚生态砼护坡。

@#@@#@

(2)B型护岸结构(总长279.4m)@#@河道底宽23.00m,河底高程-0.50m,设计河口宽48.00m,规划边坡1:

@#@3。

@#@单排250×@#@250×@#@5000@1500C30钢筋砼方桩上部施工C30钢筋砼导梁,2.5m高程施工砼格埂和钢筋砼挡墙。

@#@护坡结构形式为1.5m以下为土护坡、1.5m~2.5m、3m~3.5m高程采用120厚生态砼护坡,3.0m以上高程护坡布置溪坑石堆砌。

@#@@#@(3)E型护岸结构(总长40m)@#@河底高程1.20m,规划边坡1:

@#@2.5。

@#@单排250×@#@250×@#@6000@2000C30钢筋砼方桩上部施工C30钢筋砼挡墙。

@#@护坡结构形式为2.5m以下为土护坡、3m~3.5m高程采用120厚生态砼护坡。

@#@@#@2、河道疏浚@#@疏浚后的河道底宽23m,河底高程-0.50m,河口宽48m。

@#@@#@3、管涵@#@东岸桩号LXG:

@#@E+645.37出设计直径60cm管涵一座。

@#@涵底高程1.84m。

@#@@#@2、参建单位@#@代建单位:

@#@上海崇明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监理:

@#@上海事通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颍上县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3、工程质量监督单位:

@#@崇明县水务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4、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表@#@结构形式@#@项目@#@单位@#@工程量@#@A型护岸@#@钢筋混凝土方桩@#@m3@#@313.75@#@方桩钢筋加工及安装@#@t@#@56.24@#@钢筋混凝土导梁@#@m3@#@361.46@#@素混凝土格梗@#@m3@#@271.1@#@钢筋混凝土挡墙@#@m3@#@932.77@#@导梁及挡墙钢筋加工及安装@#@t@#@83.06@#@生态混凝土@#@m3@#@666.25@#@B型护岸@#@钢筋混凝土方桩@#@m3@#@58.13@#@方桩钢筋加工及安装@#@t@#@10.42@#@钢筋混凝土导梁@#@m3@#@67.06@#@素混凝土格梗@#@m3@#@50.29@#@钢筋混凝土挡墙@#@m3@#@173.04@#@导梁及挡墙钢筋加工及安装@#@t@#@15.4@#@生态混凝土@#@m3@#@123.59@#@景观石@#@m3@#@224@#@E型护岸@#@钢筋混凝土方桩@#@m3@#@65.450@#@方桩钢筋加工及安装@#@t@#@1.35@#@钢筋混凝土挡墙@#@m3@#@27.6@#@挡墙钢筋加工及安装@#@t@#@2.11@#@E型护岸@#@生态混凝土@#@m3@#@6.48@#@河道疏浚@#@河道土方开挖@#@m3@#@42015@#@管涵@#@涵管铺设@#@m@#@9@#@钢筋混凝土底板和墙身@#@m3@#@10.5@#@二、施工过程@#@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及项目工程师及时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阅读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并会同设计、监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与业主保持及时联系,根据业主、设计、监理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

(2)、物资准备@#@材料采购人员根据本项目所需用的材料,及时与技术人员配合,确定材料的品名、规格、用量,并制定材料进场计划,了解市场信息和行情,认真选择材料供应商,落实材料供应合同,对于在本地无法采购到的材料,及时与外地供应商联系,通过选择、比较确定供货合同。

@#@@#@(3)、劳动组织准备@#@1)、配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项目管理人员。

@#@@#@2)、配备有丰富水利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3)、组织熟练的各工种技术工人,并在进场前进行有关的入场教育。

@#@@#@4)、配备多个施工班组,明确施工班组的工作内容和施工重点。

@#@@#@(4)、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根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并作好保护。

@#@@#@2)、做好“三通一清”@#@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道路畅通和场地清理。

@#@场地平整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竖向条件,确保施工便利。

@#@@#@3)、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

@#@@#@4)、组织施工材料进场@#@根据各项材料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

@#@@#@5)、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落实汛期施工和低温季节施工项目的施工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

@#@@#@(5)、施工场外协调@#@材料选购、加工和订货:

@#@@#@根据各项材料需要量计划,同建材生产加工、设备设施制造取得联系,签订供货合同,保证按时供应。

@#@@#@2、工程开工@#@计划工期:

@#@2014年10月10日~2015年5月30日。

@#@@#@实际工期:

@#@2014年11月25日开始,2015年4月30日水下部分完成。

@#@@#@3、工程施工@#@施工主要节点进度@#@1、2015年02月25日——2015年04月25日,河道疏浚。

@#@@#@2、2015年01月24日——2015年04月30日,A型护岸。

@#@@#@3、2015年01月28日——2015年04月30日,B型护岸;@#@@#@4、2015年01月30日——2015年04月30日,E型护岸;@#@@#@5、2015年03月21日——2014年03月30日,管涵。

@#@@#@

(一)河道疏浚@#@工艺流程:

@#@轴线控制→高程控制→围堰→泥浆泵疏浚→机械修坡→人工修坡@#@河道疏拓土方共计42015m³@#@,从2015年1月1日开始筑坝,至15日完成,从2月25日开始进行土方清淤施工,2015年4月25日结束。

@#@累计排4台泥浆泵,4台挖机。

@#@@#@本工程河道疏浚施工采用水力冲挖、挖机施工,以水力冲挖为主,并用挖机结合人工平整修坡,开工后立即根据排泥场和施工区域位置布置施工管线。

@#@水力冲挖采用一台泥浆泵配2台高压水枪施工。

@#@根据施工现场高结合设计图纸,制定土方平衡方案。

@#@土方利用泥浆泵运至施工区域外排泥场。

@#@从河两岸同时施工,用水力冲挖施工方法按照设计图纸分段从上至下分层依次进行,施工过程中保证边坡稳定。

@#@疏浚过程中随时校核河道的轴线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围堰施工:

@#@开工后立即在业主指定区域设置排泥场。

@#@排泥场四周施工围堰,围堰采用土围堰,围堰高2m左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确定),顶宽1米,1:

@#@2的坡,在内侧用袋装土、花雨布进行防护。

@#@@#@土方疏浚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待挖至接近地面设计标高时加强测量,严禁超挖,确保岸坡的稳定安全。

@#@@#@

(二)护岸结构@#@1、钢筋砼方桩预制@#@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筑地模→钢筋制作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筑→拆模、养护→开桩@#@方桩预制总共378.73m³@#@,从2014年11月27日开始,到2014年12月18日结束。

@#@@#@钢筋、模板等制作与安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桩采用叠层浇筑,叠层浇筑时,下层桩顶面涂刷脱模剂,安装上层桩模板,钢筋入模,即浇筑上层桩砼。

@#@@#@待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即进行开桩。

@#@用千斤顶从桩尖开始向桩间接缝缓缓顶进,待接缝出现裂缝后,用钢钎打入缝隙,待缝隙变大后再在缝隙其他部位如中间、两端插入钢钎,依次而行就完成了桩的开启。

@#@桩开启后清除粘结的杂物,进行外观质量如孔洞、蜂窝、弯曲度的检查。

@#@合格后可运送至打桩区域进行沉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进行修补。

@#@@#@等预制桩达到100%强度后用吊机吊装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本工程使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施工详图的要求,加工后的钢筋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上海市水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钢筋绑扎完成后,按照隐蔽工程的要求,先进行班组自检,项目部再进行复检,然后经现场监理验收后方浇筑砼。

@#@@#@2、基坑开挖@#@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机械开挖→标高控制@#@土方开挖前测量组根据控制桩及设计图的尺寸放出开挖边线,坡比为1:

@#@1,开挖过程中随时复测调整,高程测量进行跟踪测量防止发生超挖、欠挖。

@#@@#@基础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土,并保证地基原状土不受扰动,开挖的断面尺寸应符合施工图要求,边坡应平整、稳定、基坑棱角线应整齐顺直。

@#@基坑开挖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本工程土方采用挖、填,平衡,在土方的开挖、装运、回填时作综合考虑。

@#@@#@基坑开挖中无超挖后再回填土找平。

@#@基坑局部加深有阶梯接,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应大于1:

@#@2,为防止扰动老土,人工开挖应在边坡设置标高桩,控制基坑底的平整;@#@基坑挖好后,及时做垫层。

@#@因本工程基坑坑底高程较低,容易出现渗水情况,故在开挖过程中要开排水渠,及时将渗水清理,避免基坑被水侵泡。

@#@@#@3、沉桩@#@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打桩机就位→套桩→对中、调直→振动沉桩→打到设计标高→移机至下一部位@#@沉桩总共378.73m³@#@,从1月27日开始,到2月8日结束,选用1台250型挖机打桩机进行沉桩作业。

@#@@#@根据整体控制网放出打桩点位,用木桩(木桩长300mm,桩头有红油漆标志)订出行线标识,再用小竹桩订出各桩桩位,竹桩外露10-30mm,上头处用红漆涂红,周围用滑石粉洒出标志,以便识别寻找。

@#@桩位定位时,做好定位记录工作。

@#@@#@打桩根据测放的中心点桩,在距桩机15m左右约成90º@#@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双向找正,测量桩的垂直度。

@#@待桩身中心线一致后,即可施打。

@#@打桩时宜采取连续连续振动施打。

@#@打到设计标高收锤。

@#@@#@4、导梁格梗挡墙施工@#@4.1砼模板的设计与施工@#@

(1)模板计划采用木模,模板块拼大,现场的接缝少,且接缝位置必须有规律,隐蔽,接缝处无跑浆。

@#@@#@

(2)各种连接部位按节点设计,针对不同的情况逐个画出节点图,以保证连接严密、牢固、可靠,保证施工时有依据,避免施工的随意性。

@#@@#@(3)加固措施:

@#@@#@A、利用截面40mm*10mm的方木作龙骨,组合成桁架作为支撑体系。

@#@@#@B、模板接缝:

@#@@#@模板接缝在设计上作企口搭接处理,立模之前抄平拉线,保证缝有规律,模板缝横平竖直,缝与缝之间填塞海绵,只漏水不漏浆。

@#@@#@C、护岸导梁格梗和挡墙每19.5米设伸缩缝,缝宽2cm。

@#@@#@4.2钢筋工程总体施工方法@#@

(1)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的调直遵守以下规定:

@#@@#@A、采用冷拔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B、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施工图纸的要求。

@#@@#@(3)钢筋加工的尺寸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4)控制钢筋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垫块,其厚度等于设计保护层厚度。

@#@@#@4.3砼总体施工方法@#@

(1)砼供应@#@本工程的砼采用自拌砼,由翻斗车送到现场指定地点,利用滑槽直接送至施工部位。

@#@@#@

(2)砼浇筑@#@A、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离析,采用滑槽使其慢慢划入模板内。

@#@当模板溅有水泥浆时,应派专人及时清除。

@#@@#@B、浇筑砼的最长间歇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砼凝结条件确定:

@#@@#@C、砼的振捣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a、振捣方式与砼面垂直或斜向振捣。

@#@@#@b、振动棒的排列应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排列。

@#@振捣时间每一插点的振捣时间为20~30秒,并以不出现气泡为止,对于拌合物不能直接到达的边、角等部位,应采用人工平仓,严禁采用振动器平仓。

@#@对于振动后砼表面出现的泌水,可用人工清除。

@#@@#@(3)砼的养护@#@在平均气温高于+5℃条件下,用适当的材料把砼覆盖并适时浇水,使砼在规定时间内有足够养护水份,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开始养护时间:

@#@由温度决定,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浇捣完毕12小时内加盖浇水养护。

@#@当最高气温高于25℃时,浇捣完毕6小时内加盖浇水养护。

@#@@#@B、浇水养护时间的长短:

@#@@#@对于普通水泥拌制的砼,应不少于7昼夜。

@#@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少于14昼夜。

@#@@#@C、浇水次数:

@#@@#@应能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较快,浇水次数要多;@#@气温高时,也应增加浇水次数。

@#@@#@D、后期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冬季施工,在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0℃以下气温时禁止混凝土浇筑作业。

@#@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后采用油纸及土工布覆盖保暖。

@#@@#@4.4伸缩缝施工@#@伸缩缝整体结构按设计要求19.5m间距位置设置,缝宽2cm,缝内填充聚乙烯低发泡板并用聚氨酯密封膏嵌缝,伸缩缝施工与各段的新建护岸施工同步进行,在砼浇筑振捣过程中,靠缝处用钢钎人工插捣密实,防止发泡板脱落或变形,保持平整,上下垂直、无皱折。

@#@伸缩缝位置必须上下贯通,底板、墙身的变形缝位置都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

@#@@#@5绿化混凝土护坡@#@

(1)绿化混凝土摊铺@#@A、绿化混凝土进场后,摊铺机械应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机具配套应与工程规模、施工进度想适应。

@#@@#@B、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分割线的位置及支撑稳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破损基层。

@#@并洒水湿润、用厚度标尺板全面检查板厚,与设计值相符方可开始摊铺。

@#@@#@C、专人指挥自卸车,布料设备可以采用料斗车运输到施工部位,尽量准确卸料。

@#@@#@D、严禁在气温低于5℃或雨天进行摊铺作业。

@#@@#@

(2)振实@#@A、整平后的部位,可开始振动板纵横交错两遍振实。

@#@@#@B、振动板移动时,应重叠100-200mm,振动板在一个位置的持续振捣时间不应少于15秒。

@#@振动板须由两人提位振捣和移位,不得自由放置或长时间持续振动。

@#@@#@C、缺料的部位,应辅以人工补料找平。

@#@@#@(3)养护@#@宜使用保湿膜保湿养生,保持绿化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修整后盖薄膜养护7天。

@#@@#@6、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工作前期从2015年4月1日开始,到2015年4月20日结束。

@#@@#@回填土的土质符合上海市《上海市水利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要求,填土中不含有淤泥、植物根茎、垃圾杂物等,回填土最佳含水量经试验取得,回填时严格控制含水量满足要求。

@#@@#@墙后回填土分层夯实,分层厚度控制在250mm,墙后回填土采用人工夯实,其余施工部位采用机械碾压,确保回填土质量,压实度不小于0.93。

@#@@#@雨天严禁回填土施工,并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及时排水。

@#@@#@三、质量控制@#@1、质量管理@#@1.1质量标准@#@本工程施工把“标准化施工”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并将其成果好坏与全体职工收入挂勾,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以ISO9001(2000)版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设置现场试验室,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施工,确保项目部承诺的创一次性验收合格工程的目标。

@#@@#@1.2理顺质量管理流程@#@总工程师@#@专职质检员@#@项目经理@#@各班组质检员@#@由于本工程战线长,质量管理信息繁多,对质量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关系通过管理流程进行有效的收集、处理、加工。

@#@@#@1.3强调质量控制@#@1、把好方案编制关@#@从各个主要分部工程的方案编制开始,根据分部工程的技术含量不同由公司或@#@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把关审定,确保方案的先进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2、把好技术交底关@#@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把技术交底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把质量标准变成操作人员的指导思想。

@#@从施工图审查开始,分阶段交底,分工序交底,通过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底数清。

@#@@#@3、把好原材料进口关@#@原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根本,项目部从原材料进场、保管、出库、加工、使用等各个环节以质保资料为保证,以同步平行检测为手段,全面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4、把好工序质量验收关@#@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基本单元,对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不合格工序坚决返工。

@#@完善验收交接记录表,由班组、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工程师按程序验收,签字交接,很好的控制了工序质量。

@#@@#@四、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目标:

@#@确保水务局“文明工地”。

@#@@#@我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前控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1.安全管理@#@针对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特点,项目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1.1抓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

@#@我项目部坚持每月召开项目部职工大会,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安全交底。

@#@正面教育与事故解剖相结合,一方面及时将公司的安全信息逐级传达到职工,另一方面,组织职工对各种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开展查隐患、堵漏洞、做安全卫士的活动,使职工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特别是针对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

@#@在教育中注意不丢、不漏,使教育面达到100%。

@#@在抓好职工普遍教育的同时,着重抓好骨干的教育,提高了各级骨干的安全生产意识。

@#@@#@1.2抓安全组织健全,安全制度完善与落实,不断规范安全工作@#@我项目部配备了一名专职安全副经理,同时各作业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安全员跟班作业,安全组织健全。

@#@并根据施工工艺的特点,及时组成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专业人员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责任制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既注重发挥安全专业部门的职能作用,又注意发挥安全管理大战线的作用;@#@既强调齐抓共管,又强调发挥各自优势,落实各自的例会制度,做到真抓实干。

@#@@#@1.3抓班组安全管理,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安全管理工作基础在班组,难点也在班组,针对少数班组有部分民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较差的情况,我们重点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养,苦口婆心沟通。

@#@班组的安全工作重点在班组长的安全责任心,我们选用责任心强的职工担任班组长,并给予适当的补助。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班组长,一律就地免职。

@#@充分调动班组长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1.4落实安全经费专款专用,为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项目部单列了专项安全经费,购置安全帽、劳保用品、配电箱、电线等,确保了施工安全。

@#@@#@1.5抓安全检查,安全考核,强化责任制,消灭事故隐患。

@#@@#@坚持把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作为首要检查内容,采取上下结合,多部门结合,深入班组强化安全操作规程。

@#@其次重点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检查落实。

@#@项目安全副经理和安全员每天都到工地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并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由于安全管理工作紧紧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摆正了安全工作的位置,安全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

@#@@#@通过项目部和作业班组人员的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工程从开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有力地保证了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2.文明施工@#@1)文明施工措施@#@我公司把文明施工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用高水平的文明施工来提高本公司的知名度,树立本公司形象,是我公司一贯奉行的原则。

@#@为了增强职工“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社会”的意识,真正体现“方便人民生活,有利发展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达到以人为本的宗旨。

@#@我们认真执行“谁管理、谁负责”的精神,严格按《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中的规定,针对政治思想工作、施工现场文明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廉政建设及施工内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使本工地真正做到“一个提高,两个拓展”,争取文明检查评分达到90分以上,创建文明卫生工地。

@#@@#@2)建立管理体系@#@组织落实,明确分工。

@#@项目经理为现场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文明负责人持证上岗具体把文明工作渗透到工地上的每一项工作中去。

@#@机构和制度并存,激励和约束并存,使监督、管理、落实、实施等各项工作一体化,认真、细致的落实各项文明措施。

@#@现场工作人员统一服装,便于管理。

@#@@#@3)管理措施@#@

(1)由文明施工员每半月召开一次“四德”教育例会,针对施工阶段、施工部位对职工进行教育,提高职工素质,稳定职工队伍。

@#@@#@

(2)根据国内建筑市场形势和有关单位的指示精神、要求,结合施工情况,宣传员每月出一期工地黑板报,在工地张贴宣传标语、设置宣传标牌,观点正确,布置得体。

@#@内容包括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情况,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及施工的一般常识,介绍当前国内形势,增强职工以工地为家的主人翁意识。

@#@@#@(3)制订项目部各管理职能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和健全各种文明施工制度,充分调动各施工人员的文明建设积极性,共同搞好文明施工工作。

@#@@#@(4)充分发挥现场党员和团员的作用,积极做好广大参建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激发广大职工奋战的劳动热情,同时加强民工的管理,特别是“七不”规范和文明意识的管理,提高民工的整体素质,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

@#@@#@(5)施工人员做到操作落手清,物尽其用,废物应及时清除,现场不得乱倒垃圾。

@#@@#@(6)施工区、生活区分隔分明。

@#@生活区整齐,室内外、食堂和宿舍及生活场地干净整洁。

@#@施工区建材、机具设备堆放整齐,有条不紊。

@#@@#@(7)定期向附近单位和居民发放“文明施工征询单”,召开“文明施工征询会”尊重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工地和道路、厂房、村庄相接处采取栏栅隔离措施,防止灰尘、噪音、污水等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做好便民措施,保证社会满意率达90%以上。

@#@@#@(8)项目部成员深入职工中,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有困难及时给以帮助。

@#@如有职工思想行为不正,及时给予教育,以防施工中发生不稳定因素而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及工期。

@#@@#@(9)每月组织一次争创文明工地活动,立功竞赛活动及青年突击队活动,从领导到职工,积极参与,上下一条心,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人人争当文明职工的浓郁气氛。

@#@@#@五、原材料管理@#@本工程涉及的原材料主要有:

@#@混凝土、钢筋、土工布等。

@#@所有材料均检测合格@#@本工程材料复试情况:

@#@@#@见后附表@#@六、现场管理@#@对施工放样进行技术复核,确保尺寸高程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员和质量员每天对工地现场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每各分项的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如基坑开挖控制,混凝土浇筑等。

@#@@#@钢筋砼方桩混凝土试块:

@#@C30:

@#@13组。

@#@@#@砼垫层混凝土试块:

@#@C15:

@#@12组。

@#@@#@钢筋砼导梁混凝土试块:

@#@C30:

@#@32组。

@#@@#@素砼格梗混凝土试块:

@#@C20:

@#@33组。

@#@@#@钢筋砼挡墙底板混凝土试块:

@#@C30:

@#@33组。

@#@@#@钢筋砼挡墙墙身混凝土试块:

@#@C30:

@#@33组。

@#@@#@涵洞混凝土试块:

@#@C30,2组;@#@@#@绿化混凝土护坡试块:

@#@5MPA:

@#@4组;@#@7.5MPA:

@#@6组@#@七、技术标准目录@#@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

(1)《上海市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DG/TJ08-90-2014;@#@@#@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1993;@#@@#@(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5)《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2007;@#@@#@(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安全规范》GB50194-93;@#@@#@(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10;@#@@#@八、结束语@#@本工程自开工以来,在业主、监理、设计、质监等单位的指导、帮助和监督下,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先进的施工技";i:

34;s:

3919:

"@#@生产现场安全环境检查表(设备设施)@#@被查单位: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 @#@存在问题@#@检查人@#@设@#@备@#@设@#@施@#@安@#@全@#@检@#@查@#@现场设备是否按要求粘贴设备管理卡@#@ @#@ @#@ @#@设备是否擦拭、保持清洁@#@ @#@设备零部件有无缺损@#@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设备运行时是否装好安全防护装置@#@ @#@设备有无安全接地,接地线是否完好@#@ @#@设备交接记录是否完好@#@ @#@设备是否进行各类保养@#@ @#@闲置报废设备是否标示明确@#@ @#@设备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设备是否有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是否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注:

@#@检查情况处符合的划√,不符合划×@#@并在存在隐患处进行标注。

@#@@#@检查负责人:

@#@@#@生产现场安全环境检查表(电气设施)@#@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 @#@存在问题@#@检查人@#@电路设施安全检查@#@配电设施内部有无杂物@#@ @#@ @#@ @#@配电设施有无接地线,是否完好@#@配电设施有无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配电设施有无绝缘胶皮,是否完好@#@配电设施元件是否完好@#@配电设施连接线路是否规范@#@配电设施连接线路是否老化、破损@#@配电设施各类线路开关是否完好@#@配电设施电气间隙是否符合标准@#@配电设施各类开关是否分类标识@#@配电设施周围通道是否畅通@#@配电线路有无防火措施,措施是否到位@#@配电设施各类电表仪器是否完好@#@配电设施各类电表仪器是否检测@#@注:

@#@检查情况处符合的划√,不符合划×@#@并在存在隐患处进行标注。

@#@@#@检查负责人:

@#@@#@生产现场安全环境检查表(特种设备)@#@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 @#@存在问题@#@检查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行吊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 @#@ @#@行吊的运行故障及消除记录@#@ @#@ @#@行吊的每月检查工作记录@#@行吊的额定起重标志是否清晰可见@#@行吊的吊钩组、吊具等对人员构成相对危险的部位是否涂有黄黑相间的安全色@#@行吊是否设置紧急断电开关@#@行吊的防脱钩、过载、过流保护器等安全附件是否有,并起作用@#@行吊的电气联锁保护装置是否有效@#@电梯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是否置于显著位置@#@电梯的检验合格标志是否置于电梯内的显著位置@#@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和维护保养制度@#@电梯的运行故障及消除记录@#@电梯的每半月维保记录@#@电梯的轿厢内报警装置是否正常@#@电梯的轿厢内的操作按钮动作是否灵活@#@电梯轿厢内的信号显示是否清晰完整,控制功能是否正常@#@电梯轿厢内是否装有应急照明设施,其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急照明设施能否正常工作@#@电梯内的手动或电动紧急操作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梯内的报警电话是否正常@#@压力容器的注册登记标志是否置于压力容器的显著位置@#@压力容器交接班管理制度@#@压力容器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压力容器的运行故障及消除记录@#@压力容器的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压力容器安全阀的铅封、校验标签是否完好@#@压力容器的液位计玻璃板是否完好,有无假液位,阀件有无固死@#@压力容器的爆破片是否完好无泄漏@#@压力容器的紧急切断阀是否灵敏、可靠@#@压力容器的测温仪表是否完好,有无超出检验日期@#@注:

@#@检查情况处符合的划√,不符合划×@#@并在存在隐患处进行标注。

@#@@#@检查负责人:

@#@@#@";i:

35;s:

25715: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店塔发电公司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贯彻“预防为主”和“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设本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是指根据设备的情况,制定设备的检修周期、试验周期和检修、检查内容,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脂,检修、试验等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条本标准是《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店塔发电公司2×@#@135MW机组的设备定期工作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六条生产技术部是本标准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本标准的修订和完善@#@第七条设备维护部是本标准的执行部门,全面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试验工作。

@#@@#@第八条设备点检员依据本标准规定,制定所辖设备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第九条各班组负责依据本标准,严格按要求完成《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第十条设备维护部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设备静态试验工作,运行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第十一条设备维护部各专业点检根据本标准要求,制定并下发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计划。

@#@@#@第十二条各班组认真完成定期工作计划,并及时申请点检员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定期工作标准(见附件1—5)。

@#@@#@第十三条定期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

@#@@#@第十四条定期工作开始前,要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和采取预控措施,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五条各班组要建立《设备定期试验记录》、《设备定期工作记录》,完整、准确的记录设备定期工作的执行情况。

@#@@#@第十六条在执行定期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时要认真分析,记录在台帐上,同时上报点检员并及时安排处理。

@#@@#@第十七条定期工作结束后,如无特殊的要求,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将被试设备及系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第十八条在调度管辖的设备上进行定期工作时,要严格按照《陕西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必要时填写申请,在征得调度值班员的许可后才能进行定期工作。

@#@@#@第十九条在高空特种设备上进行定期工作时,要安排无恐高症病例的运行人员操作。

@#@@#@第二十条进行重要设备定期工作时,专业主管及点检员要现场监督。

@#@@#@第二十一条定期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安全规则,不得随意拆除安全措施及防护遮拦,严禁乱碰、乱动按钮及自动保护装置。

@#@@#@第二十二条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进行或未执行的,应办理延期申请手续,并在定期工作记录本内记录并注明原因。

@#@@#@第二十三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定期工作次数:

@#@@#@

(一)设备存在重大缺陷和异常;@#@@#@

(二)大修后的设备或技术改造后的设备;@#@@#@(三)当天气严重恶劣变化;@#@@#@(四)长时间满载、空载或限出力运行。

@#@@#@第二十四条符合下列情况下,并经过本单位总工程师或生产分管负责人批准后可不进行定期工作,但必须将原因记录清楚。

@#@@#@

(一)设备有明显的缺陷,如经试验将引起缺陷发展或导致运行工况恶化,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二)设备或系统运行方式处于不稳定状态或不具备试验条件,若试验或轮换,可能造成设备异常或者事故;@#@@#@(三)备用设备失去备用;@#@@#@(四)执行单机保安全措施,涉及主机安全及重要辅机安全的定期工作;@#@@#@(五)其他由有关技术管理部门明文确定暂时不进行的定期工作。

@#@@#@第二十五条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执行定期工作的,在条件具备时相应的班组要及时补做。

@#@@#@第二十六条对检查出缺陷尚未处理的带病运行的设备维护部主管、点检员,运行主管及生产技术部主管及时根据缺陷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措施,交值班人员执行。

@#@@#@第四章检查与考核@#@第二十七条生产技术部对本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考核,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性的检查和考核。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标准的情况,根据《店塔发电公司生产本质安全奖惩管理规定》考核。

@#@@#@第五章附则@#@第三十条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本标准自公布日起执行。

@#@@#@附件:

@#@1.锅炉专业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标准;@#@@#@2.汽机专业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标准;@#@@#@3.电气一次专业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标准;@#@@#@4.电气二次专业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标准;@#@@#@5.热工专业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标准;@#@@#@@#@附件1:

@#@@#@锅炉专业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标准@#@序号@#@设备名称@#@装置或部件名称@#@定期工作部位@#@定期工作项目@#@工作方法@#@标准@#@周期@#@备注@#@1@#@锅炉本体@#@四大管道@#@支吊架@#@是否过度压缩、偏斜或失载@#@调整@#@限位装置状态显示正常@#@C修@#@ @#@安全门@#@消音器@#@是否堵塞@#@疏通@#@排汽孔无堵塞、焊缝无裂纹@#@C修@#@ @#@钢架@#@连接件@#@是否变形、开焊@#@紧固或补焊@#@符合要求@#@1Y@#@ @#@膨胀指示器@#@间隙@#@检查间隙@#@记录@#@符合要求@#@3M@#@ @#@锅炉膨胀指示器@#@指示器及管道支吊架检查、记录@#@零位校验@#@在冷态状况下,观察膨胀指示器的指针是否回到零位@#@符合要求@#@1Y@#@ @#@排污阀@#@各电动阀门@#@是否卡涩@#@研磨或更换@#@开关灵活@#@D修@#@ @#@尾部烟道@#@尾部烟道@#@是否积灰@#@清灰@#@无积灰@#@D修@#@ @#@尾部烟道@#@受热面护瓦@#@是否变形@#@更换@#@平直无变形@#@D修@#@ @#@尾部烟道@#@各受热面管道@#@是否磨损@#@补焊或更换@#@无磨损@#@D修@#@ @#@炉膛@#@各受热面管道@#@是否磨损和渗漏@#@补焊或更换@#@无磨损@#@D修@#@ @#@炉膛@#@落煤口浇注料@#@是否磨损@#@修补@#@无磨损@#@D修@#@ @#@炉膛@#@落渣口浇注料@#@是否磨损@#@修补@#@无磨损@#@D修@#@ @#@炉膛@#@落渣口密封盒@#@是否变形@#@更换@#@无变形@#@D修@#@ @#@风室@#@风室@#@是否积渣@#@清理@#@无积渣@#@D修@#@ @#@ @#@锅炉本体@#@风室@#@各受热面@#@是否磨损@#@补焊@#@无磨损@#@D修@#@ @#@风室@#@落渣管@#@是否变形和磨损@#@补焊@#@无磨损@#@D修@#@ @#@风室@#@进口调门@#@是否卡涩@#@调整@#@无卡涩@#@D修@#@ @#@汽包@#@内部@#@是否磨损和有杂物@#@清理@#@无缺陷@#@A修@#@ @#@汽包水位计密封组件更换@#@水位计处@#@1更换云母垫片组件@#@更换@#@1密封无泄漏@#@D修@#@ @#@2清洗光源箱@#@2良好的清晰度和透光性能@#@3清洗冷热光源和红绿玻璃@#@3水位显示清楚@#@膨胀节@#@各烟道膨胀节@#@是否漏风@#@更换@#@无漏风密封严密@#@D修@#@ @#@2@#@除尘器本体@#@滤袋@#@滤袋@#@滤袋检查@#@卫生清扫、定期检查更换损坏的滤袋@#@对损坏的滤袋进行更换@#@6M@#@ @#@3@#@气化风系统@#@灰库气化风机@#@进气过滤器@#@检查滤网@#@清理或更换@#@无杂物@#@2W@#@ @#@灰库气化风机@#@皮带@#@老化变形@#@更换@#@松紧适度@#@3M@#@ @#@灰斗气化风机@#@进气过滤器@#@检查滤网@#@清理或更换@#@无杂物@#@2W@#@ @#@灰斗气化风机@#@皮带@#@老化变形@#@更换@#@松紧适度@#@3M@#@一年更换@#@石灰石气化风机@#@进气过滤器@#@检查滤网@#@清理或更换@#@无杂物@#@2W@#@ @#@石灰石气化风机@#@皮带@#@老化变形@#@更换@#@松紧适度@#@3M@#@ @#@5@#@燃油系统@#@油燃烧器@#@雾化片@#@油枪雾化不良时,应及时调整、清洗雾化片或更换喷嘴@#@清理或者更换@#@油枪随时备用雾化良好、燃烧稳定,维持出力@#@3M@#@ @#@6@#@空压机@#@空压机油系统@#@空压机油系统@#@更换油过滤器@#@清理或更换@#@无杂物@#@1Y@#@ @#@空压机进气系统@#@空压机进气系统@#@清扫或更换空气滤清器@#@清理或更换@#@无杂物@#@3M@#@ @#@空压机冷却器@#@空压机冷却器@#@冷却器清理@#@吹扫或清理@#@保证系统畅通,散热效果良好@#@3M@#@ @#@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清理@#@清理并更换滤芯@#@无杂物@#@1Y@#@ @#@空气冷却器清扫检查@#@空气冷却器清扫检查@#@冷却器清扫检查清理@#@吹扫@#@通风良好@#@3M@#@ @#@空压机连接管件及软管@#@空压机连接管件及软管@#@检查紧固@#@检查@#@无渗漏现象,管路无老现象@#@3M@#@ @#@空压机机体固定减震块@#@空压机机体固定减震块@#@机体固定减震块检查@#@检查@#@检查检查减震块无损坏和老化现象@#@3M@#@ @#@空压机油冷却器@#@空压机油冷却器@#@油冷却系统清理@#@检查清理@#@保证冷却水系统畅通,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6M@#@ @#@7@#@冷干机@#@自动排水器@#@自动排水器@#@排水器内滤网@#@清理@#@排水正常无堵塞@#@1W@#@ @#@吸附塔下排污阀@#@吸附塔下排污阀@#@排污@#@打开排污@#@待有压缩气体排出时关闭@#@1S@#@ @#@水过滤器@#@水过滤器@#@滤网清洗@#@清洗@#@水过滤器无堵塞@#@1M@#@ @#@干燥塔@#@干燥塔@#@干燥剂检查@#@更换@#@干燥剂无粉化,并进行筛选填补干燥剂@#@3M@#@ @#@ @#@ @#@冷干机@#@前置过滤器及后置过滤器滤芯@#@过滤器滤芯清理@#@清洗@#@无杂物@#@1M@#@ @#@8@#@吹灰器@#@提升阀@#@阀体内部@#@是否磨损@#@解体@#@平整光洁,无裂纹@#@1Y@#@ @#@枪管@#@喷嘴@#@是否磨损@#@补焊或更换@#@与水冷壁垂直无裂纹脱焊@#@1Y@#@ @#@9@#@气力除灰系统@#@灰斗手动插板门@#@灰斗下部@#@1门杆清理加油,检查门板开关是否灵活@#@1操作@#@开关动作灵活,保证严密@#@3M@#@ @#@2检查门板密封情况,是否有漏灰现象@#@2目视@#@3上下法兰口连接部位是否紧密牢固,有无漏灰现象@#@3目视@#@仓泵气动圆顶阀和预关阀@#@仓泵@#@1检查气动装置的严密程度,有无漏现象现象,密封圈是否磨损失效@#@1目视@#@开关动作灵活,保证严密@#@3M@#@ @#@2检查进料门动作是否灵活@#@2传动@#@3阀门连接部位紧密无漏灰和漏气现象@#@3目视@#@4检查阀门是否内漏@#@4耳听@#@仓泵入口伸缩节@#@仓泵@#@检查伸缩节磨损情况@#@测厚@#@无损坏和漏灰现象@#@1Y@#@ @#@出料阀@#@出料阀@#@1检查气动装置的严密程度,有无漏现象现象@#@1目视@#@开关动作灵活,保证严密@#@3M@#@ @#@2检查出料阀动作是否灵活@#@2传动@#@3阀门连接部位应严密无漏灰和漏气现象。

@#@阀体无损坏@#@3目视@#@4检查阀门是否内漏@#@4耳听@#@气力除灰系统@#@输灰管路及弯头@#@管路@#@1所有管路弯头连接法兰和管路伸缩节部位应严密无漏灰和漏气现象@#@1目视、耳听@#@1严密无损坏@#@3M@#@ @#@2检查支、吊架检查紧固@#@2目视、锁紧@#@2支吊架应紧固无脱开和断裂@#@输灰管路及弯头@#@管路@#@输灰管道及管廊防腐@#@打磨刷漆@#@油漆完好、保温齐全、标志清晰,符合4L/T5072—1997设计规程@#@3Y@#@ @#@控制气源系统油水分离器@#@控制气源系统油水分离器@#@进行清理并更换滤芯@#@清理更换@#@滤芯分离效果良好@#@1Y@#@ @#@输灰气源系统及控制气源系统@#@输灰气源系统及控制气源系统@#@定期排污@#@检查、排放@#@保证气源干燥@#@1D@#@ @#@输灰气源系统及控制气源系统@#@输灰气源系统及控制气源系统@#@所有气源管路接口部位检查严密情况@#@目视、耳听@#@严密无漏气现象@#@3M@#@ @#@ @#@电除尘系统@#@灰斗保温@#@灰斗外部@#@保温完好性检查@#@目视@#@保温完整无开裂@#@1Y@#@ @#@灰库气源管路及气化风管路@#@灰库气源管路及气化风管路@#@1所有气源管路及气化风管路接口部位检查严密情况@#@目视、耳听@#@严密无漏气现象@#@1M@#@ @#@2气化风管路进入灰库的连接部位应严密,无漏气和漏灰现象@#@灰库散装机@#@散装机@#@1散装机伸缩布袋完好检查@#@目视、传动@#@1散装机伸缩布袋完好无破损@#@3M@#@ @#@2散装头提升装置检查@#@2散装头提升装置灵活,限位灵敏可靠@#@灰库电动锁气器@#@电动锁气器@#@传动链条检查调整@#@调整@#@保证运行,无跳链现象@#@6M@#@ @#@灰库双轴搅拌机@#@内部@#@搅拌机叶片紧固及磨损@#@检查@#@螺栓紧固良好,叶片磨损不超过1/2@#@3M@#@ @#@10@#@除渣系统@#@冷渣器@#@冷却水系统@#@是否泄漏@#@检查、更换@#@无泄漏@#@1M@#@ @#@冷渣器@#@进渣装置@#@进渣装置@#@检查、更换@#@阀门活动灵活,开关到位,无漏渣、无漏烟@#@1M@#@ @#@链斗机@#@链条@#@是否磨损@#@检查、更换@#@无磨损@#@1M@#@ @#@链斗机@#@料斗@#@是否磨损@#@检查、更换@#@无磨损@#@1M@#@ @#@ @#@ @#@链斗机@#@导轮@#@是否磨损@#@检查、更换@#@无磨损@#@1M@#@ @#@11@#@给煤系统@#@皮带给煤机@#@调整输送胶带跑偏@#@检查皮带是否有破损、跑偏、张紧松弛等现象。

@#@@#@目视@#@胶带与滚筒边缘的距离应相等,偏差不超过±@#@20mm@#@1W@#@ @#@皮带给煤机@#@内、外部清扫器@#@内、外部清扫器@#@必要时更换清扫胶板@#@清扫橡胶板应高出框架10mm@#@1Y@#@ @#@皮带给煤机@#@调整链条张紧程度@#@调整链条张紧程度@#@调整清扫链被动轴使链条张紧,必要时可取出几节链条@#@链条不应与底板接触@#@1M@#@ @#@刮板给煤机@#@调整链条张紧程度@#@链条松紧情况@#@调整尾轮@#@保证链轮、链条啮合正常@#@1M@#@ @#@12   @#@风机@#@一次风机@#@轴承室@#@换油@#@更换@#@符合油脂要求@#@3M@#@ @#@二次风机@#@轴承室@#@换油@#@更换@#@符合油脂要求@#@3M@#@ @#@高压硫化风机@#@轴承室@#@换油@#@更换@#@符合油脂要求@#@3M@#@ @#@13 @#@引风机@#@引风机@#@轴承室@#@换油@#@更换@#@符合油脂要求@#@3M@#@ @#@14@#@石灰石系统@#@脉冲袋式除尘器@#@电磁脉冲阀@#@清洗@#@清洗@#@无堵塞@#@3M@#@ @#@脉冲袋式除尘器@#@滤袋@#@完好状况@#@目视@#@滤袋完好无破损@#@3M@#@ @#@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器本体@#@刷漆@#@刷漆@#@设备见本色@#@2Y@#@ @#@仓泵@#@圆顶阀@#@气缸@#@目视@#@各部位不得有泄露、损坏@#@6M@#@ @#@仓泵@#@圆顶阀@#@阀体@#@目视@#@除去灰尘、油污、介质残渍等物@#@1W@#@ @#@仓泵@#@圆顶阀@#@法兰接口@#@目视@#@螺栓、垫圈是否松动@#@1M@#@ @#@仓泵@#@给料机@#@是否漏粉@#@更换盘根@#@无泄漏@#@3M@#@ @#@15 @#@ @#@脱硫风机@#@轴承室@#@换油@#@更换@#@符合油脂要求@#@3M@#@ @#@附件2:

@#@@#@汽机专业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标准@#@一、汽机检修定期工作标准:

@#@@#@序号@#@设备名称@#@装置或部件名称@#@定期工作部位@#@定期工作项目@#@工作方法@#@标准@#@周期@#@备注@#@1@#@汽机主机@#@汽机本体@#@汽机保温部分@#@保温测试@#@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测量,确定并记录汽轮机高、中缸体及各种管道容器保温、超温情况与部位 @#@1、无局部过热情况@#@2、在环境温度25℃时,保温表面温度≤50℃@#@1年/A级检修后@#@定期测试@#@基础@#@汽机平台@#@本体基础沉降测试@#@二级精度水准仪@#@基础沉降≤8mm,沉降值差异≤3mm@#@A/B/C级检修@#@定期测试@#@汽机转子@#@轴系@#@轴振频谱分析@#@通过振动监测系统对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联系电科院振动监督及专家协助进行远程登陆分析@#@无异常、突发振动,临界转速区无移动@#@1个月振动异常和做静平衡后@#@定期测试@#@汽机转子@#@轴系@#@调频叶片测频@#@1、用锤击法或激振法测频仪器测试叶片固有频率;@#@@#@2、由电科院专业人员进行测试@#@无异常、突发振动,临界转速区无移动@#@A级检修@#@定期测试@#@通流部分@#@叶片@#@通流部分结垢测试@#@1、化学分析取样;@#@@#@2、分析成分,判断结垢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A级检修@#@定期测试@#@转子@#@轴系@#@轴系临界转速测试@#@机组正常启动过程中的轴振动@#@ @#@启、停机时@#@定期测试@#@2@#@转子@#@轴系@#@惰走时间测试@#@在线仪表测量,专项记录,绘制惰走曲线@#@惰走时间无明显加长或缩短@#@停机时@#@定期测试@#@高中压缸体@#@应力集中部位及补焊区宏观检查@#@裂纹检验@#@对有异常部位进行着色检查或磁粉探伤检验@#@无裂纹@#@A级检修@#@定期检验@#@转子@#@高温段转子@#@高段中压转子高温区域探伤@#@表面探伤检查@#@ @#@A级检修@#@定期检验@#@转子@#@ @#@高、中、低压转子硬度@#@硬度仪检查@#@ @#@A级检修@#@定期检验@#@叶轮@#@配重块@#@固定情况@#@目视检查@#@配重块无脱落、松动、损坏现象@#@A级检修@#@定期检验@#@高中压缸体@#@高中压缸结合螺栓@#@金相检验@#@1、金属硬伤  2、硬度仪检验@#@ @#@A级检修@#@定期检验@#@长度测量@#@测量螺栓长度与原始值及上次检修比较@#@无明显缩短@#@A级检修@#@定期检验@#@转子@#@叶片@#@金相检验@#@1、金属硬伤  2、硬度仪检验@#@ @#@A级检修@#@定期检验@#@静止部分@#@高温密封环、汽封环等高温区域部分@#@金相检验@#@1、金属硬伤  2、硬度仪检验@#@ @#@A级检修@#@定期检验@#@相关管道@#@高中压进汽管@#@密封环检查@#@量具测量,检验密封环弹性@#@ @#@A级检修@#@定期检验@#@通流部分@#@喷管组及销钉@#@裂纹检验@#@金属探伤@#@无裂纹@#@A级检修@#@定期检验@#@通流部分@#@导流或分流环@#@裂纹检验@#@金属探伤@#@无裂纹@#@A级检修@#@定期检验@#@轴系@#@对轮螺栓@#@金属探伤与硬度测量@#@金属探伤@#@无裂纹@#@A级检修@#@定期检验@#@长度测量@#@测量螺栓长度与原始值及上次检修比较@#@无明显缩短@#@A级检修@#@定期检验@#@轴承@#@轴瓦@#@乌金脱胎、裂纹@#@着色或超声检查@#@无脱胎现象及损伤@#@A/B/C级检修@#@定期检验@#@汽缸@#@隔板@#@焊缝探伤@#@着色探伤@#@无裂纹@#@A级检修@#@定期检验@#@叶片、顶部汽封@#@着色探伤、目视检查@#@叶片无裂纹,顶部汽封片无脱落@#@A级检修@#@定期检验@#@隔板变形@#@分段用平尺监测、测量@#@无较大偏差@#@A级检修@#@定期检验@#@轴承箱及汽缸@#@滑销@#@磨损及变形量检查@#@量具测量,检验@#@间隙符合要求@#@A/B级检修@#@定期检验@#@锚固板@#@变形量检查@#@目视检查@#@无明显变形@#@A级检修@#@定期检验@#@二、EH油系统定期工作标准:

@#@@#@序号@#@设备名称@#@装置或部件名称@#@定期工作部位@#@定期工作项目@#@工作方法@#@标准@#@周期@#@备注@#@1@#@EH油系统@#@冷油器@#@换热板@#@冷油器打压试验@#@用打压泵等打压工具对冷油器打压@#@打压时间15min,试验压力1.25倍于工作压力,压力无下降,设备无渗漏@#@检修后@#@定期试验@#@2@#@EH油系统@#@蓄能器@#@ @#@蓄能器充氮试验@#@高压蓄能器充氮至10MPa,用肥皂水找漏@#@压力不下降@#@检修后@#@定期试验@#@3@#@EH油系统@#@调节控制系统@#@ @#@静态特性试验@#@与热工配合进行试验@#@ @#@调速系统部件检修后、A/B级检修的初次启动@#@定期试验@#@4@#@EH油系统@#@蓄能器@#@ @#@氮气压力@#@用肥皂水检查气阀是否泄漏@#@气阀无泄漏现象@#@3个月@#@定期检测@#@5@#@EH油系统@#@油箱体、冷油器、油管路@#@设备外观@#@清理、擦拭@#@利用毛掸、抹布、棉纱等清洁工具@#@无油污、灰尘,设备见本色@#@1周@#@定期维护@#@6@#@EH油系统@#@阀门@#@填料@#@填料压兰调整@#@调整压兰螺母@#@无油渗漏@#@1个月6个月@#@定期维护@#@7@#@EH油系统@#@油管道及支架@#@外观@#@磨损检查@#@松动的部位加软填料或调整、紧固@#@ @#@6个月@#@定期维护@#@三、润滑油、顶轴油、盘车系统定期工作标准:

@#@@#@序号@#@设备名称@#@装置或部件名称@#@定期工作部位@#@定期工作项目@#@工作方法@#@标准@#@周期@#@备注@#@1@#@润滑油系统@#@冷油器@#@换热板@#@冷油器严密性试验@#@油侧1.2倍于工作压力,打压5min,@#@管束端口,密封胶圈处涂肥皂液,无气泡,且压力无下降@#@A、B级检修@#@定期试验@#@2@#@润滑油系统@#@冷油器@#@切换阀@#@冷油器相互切换@#@缓慢旋转180°@#@,直至切换至另一侧,试验期间注意油温、油压的变化@#@冷油器间切换无异常@#@1个月D级检修时@#@定期试验@#@3@#@润滑油系统@#@交润滑油泵@#@ @#@自启动试验@#@使用基本保护试验模块进行试验@#@油泵自启动正常,启动条件符合要求@#@1月@#@定期试验@#@4@#@润滑油系统@#@ @#@主机润滑油供油@#@润滑油压@#@观察压力表@#@调整校验至标准值@#@A/B级检修后@#@定期检验@#@5@#@润滑油系统@#@顶轴油溢油阀@#@油压@#@动作油压@#@观察压力表@#@观察压力表,调整校验至标准值@#@A/B级检修后@#@定期检验@#@6@#@润滑油系统@#@顶轴油供油@#@转子轴颈@#@顶轴油压使转子抬升量@#@各转子轴颈装设百分表,观察压力表、百分表@#@调整校验轴颈抬升0.06~0.08mm@#@A/B级检修后@#@定期检验@#@7@#@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站@#@清理、擦拭@#@毛掸、抹布、棉纱擦拭@#@无油污、灰尘@#@1周@#@定期维护@#@8@#@润滑油系统@#@ @#@交、直流润滑油泵@#@电机支座、油泵座螺栓紧固@#@扳手旋拧螺母@#@螺母无松动@#@6月@#@定期维护@#@9@#@润滑油系统@#@ @#@顶轴油泵@#@油泵座螺栓紧固@#@扳手旋拧螺母@#@螺母无松动@#@6月@#@定期维护@#@10@#@润滑油系统@#@ @#@阀门@#@填料压兰调整@#@调整压兰螺母@#@无油渗漏@#@6月@#@定期维护@#@11@#@润滑油系统@#@ @#@回油窗@#@擦拭@#@棉纱擦拭@#@透明、无污物@#@1天@#@定期维护@#@12@#@润滑油系统@#@ @#@油管路、支吊架@#@磨损检查@#@松动的部位加软垫料或调整、紧固@#@无磨损、渗漏、振动@#@6月@#@定期维护@#@四、主汽门、调节汽门定期工作标准:

@#@@#@序号@#@设备名称@#@装置或部件名称@#@定期工作部位@#@定期工作项目@#@工作方法@#@标准@#@周期@#@备注@#@1@#@汽机本体@#@相关管道及阀门@#@高压主汽阀@#@活动试验@#@联系上级调度,联系热工人员到场,做好事故预想,保证机组负荷在180MW-150MW之间,功控回路投入,汽机进汽方式为全周进汽方式。

@#@严禁与其他试验同时进行。

@#@@#@阀杆动作正常、灵活,输入指令、实际动作行程与反馈信号一致@#@1月@#@定期试验@#@2@#@汽机本体@#@相关管道及阀门@#@主汽阀@#@主汽阀关闭时间@#@手动打闸,录波器记录@#@给出信号至阀门全关时间≤0.3s@#@检修后@#@定期测试@#@相关管道及阀门@#@调节汽阀@#@调节汽阀关闭时间@#@手动打闸,录波器记录@#@给出信号至阀门全关时间≤0.4s@#@检修后@#@定期测试@#@3@#@汽机本体@#@主汽阀、调节汽阀@#@蝶阀、阀座及预启阀@#@裂纹检验@#@1、应力集中部位和补焊区域宏观检查;@#@@#@2、有异常部位进行着色或者磁记忆探伤检验;@#@@#@3、检查阀座固定情况@#@无裂纹@#@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阀杆@#@金相检验@#@表面探伤检查、硬度仪检验@#@ @#@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弯曲度@#@百分表检查弯曲度@#@ @#@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磨损及划痕@#@目视检查,有异常部位金属探伤@#@阀杆导向套及隔板套是否有严重划痕或损伤@#@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阀体结合面螺栓@#@金相检验@#@1、金属探伤;@#@2、硬度仪检验;@#@3、螺栓螺纹是否有损坏@#@复合相关金属材料的技术标准@#@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长度测量@#@测量螺栓长度与原始值及上次检修记录值比较@#@无明显缩短@#@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阀帽@#@金相检验@#@金属探伤或磁记忆检查@#@阀帽的阀芯导向部分无裂纹@#@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 @#@外观检查@#@目视检查@#@1、阀帽的芯导向部分金属密封环无裂纹;@#@@#@2、阀芯导向密封环接触部分无严重磨损;@#@@#@3、阀帽与阀体密封面无损伤@#@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阀体@#@金相检验@#@金属探伤或磁记忆检查@#@内外壁无裂纹@#@A级检修@#@定期检验@#@主汽阀、调节汽阀@#@外观检查@#@目视检查@#@阀体表面各堵头无松动@#@A级检修@#@定";i:

36;s:

15207:

"陕西黄陵东方煤炭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安全设施设计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1、通风设备@#@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矿用防爆轴流通风机@#@FBCZ-6-No16B型,风量范围15~38.5m3/s,@#@套@#@2@#@风压范围284~10200Pa。

@#@@#@2@#@电动机@#@YBFh280S-6型防爆电动机,电动机功率:

@#@@#@2@#@风机配带@#@45kW,电压380V,转速:

@#@980r/min。

@#@@#@3@#@风门绞车@#@JMB-2型拉力20KN配带Y160M2-8型电动机,@#@台@#@4@#@功率5.5kW电压380V@#@4@#@钢丝绳@#@16ZAB6×@#@19W+FC1570ZS13394.4@#@m@#@120@#@GB/T8918-2006@#@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2、通风机房配电@#@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低压配电屏@#@GGD2型@#@台@#@3@#@ @#@ @#@ @#@2@#@PLC控制柜@#@800x600x2200@#@台@#@1@#@ @#@ @#@ @#@3@#@就地控制箱(带防雨淋罩)@#@JXF-3000系列@#@台@#@2@#@ @#@ @#@ @#@4@#@限位开关@#@ @#@套@#@8@#@ @#@ @#@ @#@5@#@控制电缆@#@KVV-50024×@#@1.5mm2@#@米@#@80@#@ @#@ @#@ @#@6@#@控制电缆@#@KVV-5007×@#@1.5mm2@#@米@#@150@#@ @#@ @#@ @#@7@#@控制电缆@#@KVVRP-5008×@#@1.5mm2@#@米@#@100@#@ @#@ @#@ @#@8@#@控制电缆@#@KVVRP-50012×@#@1.5mm2@#@米@#@100@#@ @#@ @#@ @#@9@#@低压电缆@#@VV22-1KV3×@#@6+1×@#@4mm2@#@米@#@200@#@ @#@ @#@ @#@10@#@电力电缆@#@VV-1KV5×@#@6mm2@#@米@#@50@#@ @#@ @#@ @#@11@#@低压电缆@#@VV-10003×@#@25+1x16mm2@#@米@#@200@#@ @#@ @#@ @#@12@#@焊接钢管@#@G40@#@米@#@100@#@ @#@ @#@ @#@13@#@焊接钢管@#@G50@#@米@#@30@#@ @#@ @#@ @#@14@#@扁钢@#@25x4@#@米@#@150@#@ @#@ @#@ @#@15@#@基础槽钢@#@[10@#@米@#@10@#@ @#@ @#@ @#@16@#@进线@#@ @#@ @#@ @#@ @#@ @#@动照网已给出@#@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3、井下主排水设备及管路@#@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一@#@泵房机械设备@#@1@#@多级离心泵@#@MD46-30×@#@7型,流量46m3/h,扬程2060.1KPa@#@台@#@3@#@带闸阀、止回阀@#@2@#@隔爆型电动机@#@YB250M-2型,功率55kW,电压660V@#@台@#@3@#@同步转速2950r/min@#@3@#@闸阀@#@Z41H-25型,DN100,PN2.5(25)@#@个@#@6@#@4@#@配水闸阀@#@PZ1-300型,Dg300,Pg1@#@个@#@3@#@带法兰短管@#@5@#@无缝钢管@#@Ø@#@108×@#@6@#@m@#@50@#@6@#@无缝钢管@#@Ø@#@133×@#@5@#@m@#@60@#@7@#@无缝钢管@#@Ø@#@60×@#@4@#@m@#@20@#@8@#@无缝钢管@#@ø@#@32×@#@4@#@m@#@30@#@9@#@喷射泵总成@#@ZPBZ@#@套@#@3@#@10@#@真空表@#@Z-60型,-0.1~0MPa,1.5级@#@个@#@3@#@11@#@压力表@#@Y-60型,0~2.5MPa,1.5级@#@个@#@3@#@二@#@排水管路@#@1@#@无缝钢管@#@Ø@#@133×@#@5@#@m@#@1300@#@一@#@泵房机械设备@#@1@#@多级离心泵@#@MD46-30×@#@7型,流量46m3/h,扬程2060.1KPa@#@台@#@3@#@带闸阀、止回阀@#@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4、井下主排水设备配电@#@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防爆控制按钮@#@LA810—2@#@个@#@3@#@ @#@ @#@ @#@2@#@煤矿用阻燃电力电缆@#@MVV22—10003×@#@25+1×@#@16mm2@#@m@#@80@#@ @#@ @#@ @#@3@#@煤矿用控制电缆@#@MKVV—5004×@#@1.5mm2@#@m@#@60@#@ @#@ @#@ @#@4@#@隔爆防爆三通@#@SJ81—45/1ZG127V@#@个@#@3@#@ @#@ @#@ @#@5@#@隔爆荧光灯@#@KBY—2012720W@#@盏@#@4@#@ @#@ @#@ @#@6@#@矿用照明电缆@#@MYQ—0.33×@#@2.5mm2@#@m@#@80@#@ @#@ @#@ @#@@#@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5、地面压风设备@#@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kg)@#@备注@#@单重@#@总重@#@1@#@空气压缩机@#@MM-75型,排气量12.1m3/min@#@台@#@2@#@1315@#@排气压力0.85MPa,风冷式,配带电动机@#@功率75kW,电压380V,50Hz。

@#@@#@1605×@#@1689×@#@1696mm@#@2@#@无缝钢管@#@Φ89×@#@3.5@#@m@#@800@#@3@#@手动单轨小车@#@SC-2型,起重量2t,起重高度4.0m@#@个@#@1@#@4@#@环链手拉葫芦@#@WA2型,起重量2t,起重高度4.0m@#@个@#@1@#@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6、地面压风设备配电@#@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动力配电柜@#@GGD2型@#@台@#@3@#@ @#@ @#@ @#@2@#@电力电缆@#@VV-1kV3x95+1x50@#@米@#@200@#@ @#@ @#@ @#@3@#@钢管@#@SC100@#@米@#@20@#@ @#@ @#@ @#@4@#@电力电缆@#@ @#@ @#@ @#@ @#@ @#@动照网已给出@#@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7、安全及测量仪器仪表@#@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kg)@#@备注@#@单重@#@总重@#@一、@#@矿井通风检测@#@1@#@高速风表@#@EY11B便携数字式@#@个@#@2@#@2@#@高中速风表@#@AFC-121@#@个@#@2@#@3@#@微速风表@#@DFA-3@#@个@#@3@#@4@#@秒表@#@块@#@4@#@5@#@通风干湿表@#@DWHJ2@#@个@#@1@#@6@#@干湿温度计@#@DHM1@#@个@#@3@#@7@#@空盒气压计@#@DYM3@#@个@#@3@#@8@#@双管水银压力表@#@DYB3@#@支@#@1@#@9@#@U型倾斜压差计@#@AFJ-150@#@台@#@3@#@10@#@皮托管@#@AFP系列@#@支@#@6@#@11@#@补偿式微压计@#@BWY-250@#@台@#@1@#@12@#@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JFY@#@台@#@4@#@二、@#@矿井气体检测及其它@#@1@#@光学瓦斯检定器@#@GWJ-1A@#@台@#@20@#@2@#@光学瓦斯检定器@#@GWJ-2@#@台@#@2@#@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kg)@#@备注@#@单重@#@总重@#@3@#@瓦斯检定器校正仪@#@GJX-2@#@台@#@1@#@4@#@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AZJ-91@#@台@#@30@#@5@#@充电器@#@CDQ-91@#@台@#@15@#@6@#@瓦斯报警矿灯@#@KSW10F(A)@#@台@#@30@#@7@#@一氧化碳检定器@#@AT2@#@台@#@2@#@8@#@风电瓦斯闭锁装置@#@FDZB-1A@#@套@#@2@#@9@#@矿用隔爆型电缆硫化热补器@#@BAR2-127/1.4@#@台@#@1@#@三、@#@矿井粉尘检测@#@1@#@便携式粉尘检测仪@#@A41-CCX1000@#@台@#@3@#@2@#@湿式除尘风机@#@SCF-7@#@台@#@2@#@主要采掘设备表中已给@#@3@#@混凝土喷射机除尘器@#@MLC-Ic@#@台@#@2@#@主要采掘设备表中已给@#@四、@#@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1@#@单体液压支柱@#@DZ-CL-1@#@台@#@5@#@3@#@顶板动态仪@#@KY-82@#@台@#@2@#@4@#@测枪@#@BHS-10@#@支@#@1@#@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kg)@#@备注@#@单重@#@总重@#@5@#@液压枕@#@YZ系列@#@个@#@20@#@6@#@钻孔油枕应力计@#@HCZ@#@个@#@5@#@10@#@光学经纬仪@#@DJK-6@#@台@#@3@#@13@#@水准仪@#@DS3-2@#@台@#@3@#@16@#@激光指向仪@#@JZB-1@#@台@#@2@#@17@#@平板仪@#@PG3-X2@#@台@#@2@#@18@#@矿山挂罗盘@#@KL-100@#@个@#@3@#@19@#@地质罗盘@#@CKX-1@#@个@#@2@#@五、@#@矿井救护类设备@#@1@#@过滤式自救器@#@AZL-60A@#@个@#@80@#@2@#@自救器气密检查仪@#@ZJ-1@#@台@#@1@#@3@#@自救器专用称重仪@#@ASC-3Z@#@台@#@1@#@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8、井下通风安全设施@#@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防火铁门@#@座@#@1@#@进风井口@#@2@#@防火栅栏两用门@#@个@#@2@#@用于变电所与水泵房之间@#@3@#@铁栅栏门@#@个@#@2@#@消防材料、爆破材料库,水泵房@#@4@#@隔爆水棚@#@处@#@8@#@主要进回风巷和工作面巷道@#@5@#@双向风门@#@组@#@1@#@双向风门,一组两门@#@6@#@防爆门@#@座@#@1@#@回风立井井口(已有)@#@7@#@调节风门@#@处@#@4@#@爆破材料库等地点@#@8@#@测风站@#@处@#@11@#@井筒、大巷、工作面进出风巷等@#@9@#@密闭@#@处@#@5@#@报废巷道@#@10@#@密闭门@#@处@#@2@#@水泵房、变电所通道@#@11@#@抗冲击波密闭门@#@处@#@1@#@爆破材料库@#@12@#@抗冲击波活门@#@座@#@1@#@设于爆破材料发放硐室@#@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9、辅助矿山救护队装备@#@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kg)@#@备注@#@单重@#@总重@#@1@#@自动苏生器@#@台@#@2@#@2@#@干粉灭火器@#@只@#@20@#@3@#@瓦斯检定器@#@10%@#@台@#@2@#@4@#@瓦斯检定器@#@100%@#@台@#@2@#@5@#@呼吸器校验仪@#@JD9型@#@台@#@2@#@6@#@自救器气密检查仪@#@ZJ-2型@#@台@#@1@#@7@#@呼吸器干燥装置@#@ZG1型@#@台@#@1@#@8@#@自动苏生器专用校验仪@#@ZS1型@#@台@#@1@#@9@#@一氧化碳检定器@#@MYJ型@#@台@#@2@#@10@#@氧气检定器@#@台@#@1@#@11@#@温度计@#@0~100℃@#@支@#@2@#@12@#@采气样工具@#@每套工具中球胆4个@#@套@#@1@#@13@#@灾区电话@#@套@#@1@#@14@#@引路线@#@金属芯@#@m@#@1000@#@15@#@担架@#@副@#@2@#@16@#@保温毯@#@条@#@2@#@17@#@铜钉斧@#@把@#@2@#@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8@#@矿工斧@#@把@#@2@#@19@#@刀锯@#@把@#@2@#@20@#@氧气充填泵@#@CT-250型@#@台@#@1@#@21@#@氧气瓶@#@40L@#@个@#@5@#@22@#@氧气瓶@#@2L@#@个@#@30@#@23@#@氧气瓶@#@1L@#@个@#@10@#@24@#@起钉器@#@防爆@#@把@#@2@#@25@#@防爆工具@#@套@#@1@#@锤、钎、锹、镐等@#@26@#@两用锹@#@把@#@2@#@27@#@帆布风障@#@4m×@#@4m@#@块@#@1@#@28@#@帆布风障@#@6m×@#@6m@#@块@#@1@#@29@#@电工工具@#@套@#@1@#@30@#@大绳@#@根@#@1@#@31@#@绝缘手套@#@双@#@1@#@32@#@手表@#@块@#@3@#@33@#@氢氧化钠@#@t@#@0.5@#@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10、矿山救护队指战员技术装备@#@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kg)@#@备注@#@单重@#@总重@#@1@#@氧气呼吸器@#@4h,推广使用正压呼吸器@#@台@#@27@#@每人1台@#@2@#@自救器@#@压缩氧@#@台@#@27@#@每人1台@#@3@#@企业消防服装@#@按公安消防服装标准执行@#@套@#@27@#@每人每年1套@#@4@#@战斗服@#@带反光标志@#@套@#@27@#@每人每年套@#@5@#@胶靴或胶鞋@#@双@#@27@#@每人1双@#@6@#@线手套@#@双@#@27@#@每人1双@#@7@#@毛巾@#@条@#@27@#@每人1条@#@8@#@安全帽@#@顶@#@27@#@每人1顶@#@9@#@矿灯@#@盏@#@27@#@每人1盏@#@10@#@灯带@#@条@#@54@#@每人2条@#@11@#@背包@#@个@#@27@#@装战斗服用,每人1个@#@12@#@联络绳@#@长2m,两端带弹簧钩@#@根@#@27@#@每人1根@#@13@#@氧气呼吸器工具@#@套@#@27@#@每人1套@#@14@#@粉笔@#@支@#@54@#@每人2支@#@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11、井下消防材料库备用品@#@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kg)@#@备注@#@单重@#@总重@#@1@#@圆木@#@φ160mm长12.5~3.5m@#@m3@#@1.5@#@2@#@木板@#@厚15~30mm@#@m3@#@1.5@#@3@#@粘土@#@m3@#@4.0@#@用50kg袋装@#@4@#@细砂@#@m3@#@4.0@#@用50kg袋装@#@5@#@水泥@#@t@#@2.0@#@用50kg塑料袋装@#@6@#@砖@#@240mm×@#@115mm×@#@53mm@#@块@#@4500@#@7@#@10L泡沫灭火器@#@个@#@2@#@8@#@CO2灭火器@#@个@#@2@#@9@#@8kg干粉灭火器@#@个@#@3@#@10@#@小型水泵@#@台@#@1@#@11@#@橡胶水管@#@φ35mm@#@m@#@100@#@12@#@水龙带@#@m@#@60@#@13@#@水桶@#@个@#@5@#@14@#@切管钳@#@把@#@1@#@15@#@木工横锯@#@把@#@2@#@16@#@撬杠@#@把@#@4@#@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kg)@#@备注@#@单重@#@总重@#@17@#@铁锹@#@把@#@5@#@18@#@切管锯@#@把@#@2@#@19@#@斧子@#@根@#@2@#@每根长20m@#@20@#@大锤@#@根@#@2@#@21@#@钢丝绳@#@φ8~10mm@#@m@#@40@#@22@#@瓦工工具@#@套@#@2@#@23@#@铁钉@#@75~100mm@#@kg@#@15@#@24@#@铁镐@#@把@#@2@#@25@#@连指手套@#@双@#@12@#@26@#@橡皮手套@#@双@#@2@#@27@#@急救包@#@个@#@20@#@28@#@铁工具箱@#@1000mm×@#@600mm×@#@500mm@#@个@#@5@#@29@#@矿车@#@1.5t标准固定矿车@#@辆@#@8@#@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12、工业场地下部10Kv箱变@#@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高压开关柜@#@KYN-28-12Z@#@台@#@14@#@2@#@低压配电柜@#@GGD2型@#@台@#@7@#@3@#@高压电容器柜@#@GR—1—01180kVAR@#@台@#@2@#@4@#@高压电容器柜@#@GR—1—03@#@台@#@1@#@5@#@高压电容器柜@#@GR—1—04@#@台@#@1@#@6@#@电力变压器@#@SG11-315/1010/0.4kV315kVA@#@台@#@2@#@7@#@操作机构@#@CS3@#@台@#@2@#@8@#@箱变壳体@#@ @#@套@#@1@#@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13、10kV电源线路@#@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铝绞线@#@LJ—35@#@km@#@15@#@路径长2.5km、双回@#@2@#@钢筋混凝土电杆@#@Φ19012Φ1210m@#@基@#@80@#@3@#@避雷器@#@FS4-1010kV@#@个@#@24@#@4@#@绝缘子@#@与线路配套(见施工图)@#@5@#@横担@#@与线路配套(见施工图)@#@6@#@金具@#@与线路配套(见施工图)@#@7@#@拉线@#@与线路配套(见施工图)@#@8@#@底盘@#@与线路配套(见施工图)@#@9@#@卡盘@#@与线路配套(见施工图)@#@10@#@拉线盘@#@与线路配套(见施工图)@#@线路经过地貌属陕北黄土高原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形@#@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工程名称:

@#@14、井下中央变电所@#@顺序@#@设备材料名称@#@产品目录中的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矿用一般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KYGCZ—0110kV@#@台@#@2@#@ @#@ @#@ @#@2@#@矿用一般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KYGCZ—0210kV@#@台@#@4@#@ @#@ @#@ @#@3@#@矿用一般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KYGCZ—0710kV@#@台@#@2@#@ @#@ @#@ @#@4@#@矿用一般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KYGCZ—1210kV@#@台@#@1@#@ @#@ @#@ @#@5@#@矿用一般型低压配电装置@#@KYDZ—01660V@#@台@#@1@#@ @#@ @#@ @#@6@#@矿用一般型低压配电装置@#@KYDZ—02660V@#@台@#@1@#@ @#@ @#@ @#@7@#@矿用一般型低压配电装置@#@KYDZ—14(改)660V@#@台@#@2@#@ @#@ @#@ @#@8@#@矿用一般型低压配电装置@#@KYDZ—23660V@#@台@#@1@#@ @#@ @#@ @#@9@#@矿用一般型低压配电装置@#@KYDZ—06660V@#@台@#@1@#@ @#@ @#@ @#@10@#@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KBSG—315/10315kVA";i:

37;s:

9694:

"@#@设计供方选定@#@管理流程@#@编号:

@#@SJ-GL-2013-01@#@页码:

@#@第6页共6页@#@设计供方选定管理流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日期@#@批准@#@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一、流程图示@#@二、工作指引@#@2.1设计供方选定的职责及选定方式确定:

@#@@#@

(1)设计类承包商(包括规划建筑、精装修、园林、机电、泛光照明等各类设计)的选择方式包括:

@#@招标、询价和议标。

@#@具体要求参见招标采购部采购管理相关流程指引文件。

@#@@#@

(2)在项目取得之后或每年初,开发营运部组织编制项目年度经营开发计划,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在此基础上,着手细化、编制设计进度计划部分,会同招标采购部制定重要的设计承包商选定计划,相关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a)对应设计事项的设计承包商选择方式建议(招标/询价/议标);@#@@#@b)设计供方选定的进度计划、配合部门、审批人等;@#@@#@c)有初步合作意向单位的推荐说明。

@#@@#@(3)设计供方选定工作的启动、选定方式的确定以月度确定的项目节点类计划为执行依据,详见公司计划管理相关规定。

@#@@#@2.2设计单位资质预审@#@

(1)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负责设计单位信息的收集,各部门均可推荐设计单位。

@#@@#@

(2)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单位信息进行审核,并核实相关资质证明等文件。

@#@@#@(3)必要时组织进行设计单位考察,考察原则上应有不少于2个部门人员的参与,考察人员对设计单位的组织结构、设计收费标准、项目运作方式、内部审核机制、设计成果实例、获奖情况、主任设计师出图质量、工地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解。

@#@已经提供服务的设计单位可根据履约评估的结果直接纳入合格设计单位名单。

@#@考察活动可以结合日常的项目考察和学习开展,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a)资质审查:

@#@审查其设计资质、级别,是否能承担建设项目的类型及允许承接的业务范围、银行资信状况等;@#@@#@b)能力考察评价:

@#@主要考察拟派设计班子成员专业任职资格、资历、代表作品及对标准、规范和设计工作程序、工程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设计质量控制方法的熟悉程度。

@#@重点考察项目负责人;@#@@#@c)业绩考察评价:

@#@考察设计院/公司及拟派项目负责人近三年已完工设计项目,评价其设计风格、设计技术经济指标,采用用户访查的方式评价其设计质量、过程服务质量;@#@@#@d)设计费用要求。

@#@@#@(4)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汇总考察信息填写《设计单位信息登记表》、《设计单位考察表》、(简单工程设计单位情况介绍可采用书面报告形式)。

@#@@#@(5)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汇总考察情况或履约评估情况,拟定《合格设计单位名单》并进行会签。

@#@按授权手册批准后发布。

@#@已经合作并配合协作较好的设计单位,可直接纳入合格设计单位名单并报批。

@#@@#@2.3招标方式选定设计供方@#@

(1)设计类承包商的招标,由招标采购部组织实施(勘察/市政设计除外,参照执行)。

@#@@#@

(2)编制招标文件:

@#@@#@a)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编写技术部分,成本控制部编写商务部分(设计部门提供草稿);@#@招标采购部完成招标文件组卷,经成本控制部复核确认,按权责手册审批。

@#@@#@b)招标文件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工程综合说明(包括工程名称、地址、竞选项目、占地范围、建筑面积、竞选方式等);@#@@#@②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它文件的复印件;@#@@#@③项目说明书;@#@@#@④合同的主要条件和要求;@#@@#@⑤提供设计基础资料的内容、方式和期限;@#@@#@⑥踏勘现场、竞选文件答疑的时间、地点;@#@@#@⑦截止日期和评定时间;@#@@#@⑧文件编制要求及评定原则;@#@@#@⑨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3)设计招标:

@#@@#@a)发标与答疑:

@#@投标文件及入围单位审批确定后,招标采购部负责发标和组织成本控制部、设计管理部门进行答疑,并形成答疑会议纪要,向评标小组成员报备。

@#@@#@b)开标:

@#@@#@①设计承包商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

@#@参加投标单位应做好方案设计并编制有关文件,经具有相应资格的注册建筑师签字(精装、厨房、灯光等除外),并加盖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理人的印鉴,在规定的日期内,密封送达招标采购部。

@#@@#@②招标采购部组织召开招标会,评标小组全体人员参与,评标小组由公司内部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一般为5-7人,其中技术专家人数应占三分之二以上。

@#@招标采购部相关人员作好《开标记录》;@#@招标会上当众宣布评审办法,启封各参加投标单位的文件和补充函件,公布其主要内容。

@#@@#@③根据开标情况,评标小组进行投标单位的技术标、商务标和经济标评审,并做好相应投票记录。

@#@@#@④必要时,招标采购部根据开标情况及投标文件分析组织询标,原则上评标小组人员技术专家全部参加询标,询标人员依据招标文件中商务标/经济标/技术标中规定的内容及主要合同条款与投标方进行细致讨论,在选择中标单位前需要将合同条款基本讨论完毕,询标过程中招标采购部应填写《询标记录》,参与询标的人员、投标单位签字。

@#@@#@c)评标、定标:

@#@@#@①询标完成后,评标小组组长组织召开评标会。

@#@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成本控制部结合投标文件分析及询标情况,分别向评标小组汇报技术标、经济标和商务标分析结果,由评标小组讨论给出中标单位选择意见并填写《项目设计定标书》。

@#@@#@②设计单位中标初选采取全票通过/否决制。

@#@@#@③评标结论形成后由招标采购部填写《项目设计定标书》,将评标会议纪要作为附件,组织相关部门会签,按权限报公司领导层审批。

@#@@#@(4)合同授予:

@#@@#@a)招标采购部根据最终的定标意见,起草并发放中标通知书及未中标通知书;@#@自招标至确定中标单位的期限一般应不超过15天。

@#@确定中标单位后,招标采购部应于7天内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抄送各未中标单位,未中标单位应在接到通知后7天内取回有关资料。

@#@对未中标的单位,如应付给未中标单位补偿费,一般事先确定保底费。

@#@同时,7日内退还保证金。

@#@@#@b)中标单位应在接收中标通知书30日内到公司签订合同,逾期不签订合同则由评标小组另选中标单位或重新招标。

@#@招标完成后,招投标结果由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通报各责任、配合部门。

@#@@#@c)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按照《合同及付款管理工作指引》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合同应明确规范每一设计阶段设计费用金额及完成标准。

@#@@#@2.4询价与议标方式选定设计供方@#@

(1)询价与议标方式选定设计供方,由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组织实施。

@#@@#@

(2)询价与议标方式选定设计供方,适用于单笔金额在50万元以下、风险不高或可供比选的供应商较少的设计项目;@#@如因特殊情况调整原定为招标或临时增加的询价、议标项目,由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填写免招邀标申请,按权限(同合同审批权限)上报审批后执行。

@#@@#@(3)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收集有关市场和合作伙伴资料库有关信息,提出候选供方,候选供方原则上应从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取,非合格供应商名录范围内的,由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组织成本控制部、工程管理部等进行实地或作品考察。

@#@@#@(4)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会同成本控制部、工程管理部等与议标单位一一进行洽谈和询价,填写《合同谈判记录》,参与人均应签字认可洽谈情况。

@#@@#@(5)洽谈结束后,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汇总《合同谈判记录》,做出初步议价结论,按照《合同及付款管理工作指引》拟订并报批合同。

@#@合同应明确规范每一设计阶段设计费用金额及完成标准。

@#@@#@2.5特殊设计单位选择@#@

(1)部分专业设计单位(如灯光等),其合作内容可能同时包含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该部分设计单位的选择走工程类供应商选择流程,由招标采购部组织。

@#@@#@

(2)该部分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就需前期介入,该阶段由设计研发部/设计管理部会同招标采购部共同选择确定合适的合作供方,并与其签订临时协议,待工程类供方选择流程结束之后,再签订正式合同。

@#@@#@2.6设计供方履约评价@#@详见《供应商管理工作指引》规定执行。

@#@@#@三、表格模板@#@3.1《设计单位资质预审表》@#@3.2《开标记录》@#@3.3《询标记录》@#@3.4《项目设计定标书》@#@3.5《免招标项目审批表》@#@3.6《合同谈判记录》@#@";i:

38;s:

25015:

"江苏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自动售货机系统设计@#@摘要:

@#@自动售货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主要因为自动售货机不受任何场地,时间限制,而且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本文介绍一款以单片机AT89S52模块为核心的自动售货机系统,系统采用独立式4×@#@4键盘模块实现货物选择、货币面值选择及找零功能,LED模块根据当前货币面值,提示出可购买的货物种类,LCD1602液晶模块将消费者在当前售货机上的购物信息显示出来。

@#@通过多次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交互性强,易于实现。

@#@@#@关键词:

@#@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AT89S52;@#@LCD显示@#@Thedesignofvendingmachinesystem@#@Abstract:

@#@vendingmachinemoreandmoreappearinthelineofsightofpeople,mainlybecauseofthevendingmachinewithoutanyspace,timeconstraints,andconvenient,simpleoperation.Thispaperintroducesasingle-chipAT89S52moduleasthecoreofthevendingmachinesystem,systemusesanindependenttype4×@#@4keyboardmodulechoiceofgoods,currencyofdenominationchoiceandchangefunction,theLEDmoduleaccordingtothecurrencyofdenominationthatcanbuygoods,LCD1602LCDmodulewillconsumersshoppinginformationdisplayedinthevendingmachines.Thatmanytimesthroughthesystemtest,thissystemissimpleandconvenientoperation,stronginteraction,easytorealize.@#@Keywords:

@#@vendingmachine;@#@controlsystem;@#@AT89S52;@#@LCDdisplay@#@目录@#@前言 1@#@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 3@#@1.1自动售货机工作流程 3@#@1.2系统硬件设计 4@#@1.3系统软件设计 5@#@1.4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6@#@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7@#@2.1单片机控制模块 7@#@2.1.1单片机AT89S52简介 7@#@2.1.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0@#@2.2按键输入模块 11@#@2.2.14×@#@4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11@#@2.3输出显示模块 13@#@2.3.1LCD显示模块的设计 13@#@2.3.2LED显示模块的设计 14@#@2.4电源模块 14@#@2.4.1LM7805简介 14@#@2.4.25V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15@#@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17@#@3.1程序的设计思想 17@#@3.2主程序流程图 17@#@3.3液晶写命令子程序设计 18@#@3.4液晶写数据子程序设计 19@#@3.5显示定位子程序设计 20@#@3.5.1LCD1602光标定位方法 20@#@3.5.2定位程序设计 20@#@3.6定时中断服务子程序设计 21@#@3.7按键扫描子程序设计 22@#@第4章调试 24@#@4.1硬件的调试 24@#@4.2软件的调试 24@#@4.3系统调试 25@#@第五章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30@#@附录1电路原理图 31@#@附录2实物图 32@#@附录3程序 33@#@附录4元器件清单 36@#@前言@#@自动售货机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欧,英国是较早实行自动售货机售货的国家之一。

@#@1942年,在食品销售中首先推广了自动售货的销售方式。

@#@1950年,英国食品杂货行有500家商家采用自动售货机售货。

@#@1969年,采用自动售货机售货的商家增加到23000家,销售的商品扩展到文化用品、唱片、香烟、食品等多个方面。

@#@进入70年代后,约有40多万家香烟、饮料店采用自动售货机售货。

@#@1980年英国有50余万台自动售货机,年销售额达8.81亿英镑。

@#@70年代后,日本、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自动售货机迅猛发展,短短30年的时间,发达国家自动售货机产业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

@#@@#@自动售货机被广泛地分放于车站、油站、码头、机场、宾馆、写字楼、娱乐场所及大街小巷和公路旁,人们通过自动售货机可以买到食品、香烟、饮料、报纸、票、卡甚至鲜花和小宠物等物品。

@#@自动售货机实现了商品需求化、性能多样化的发展,又由原来只能出售有限商品品种,转变为继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便民店之后,以消费者与售货机“一对一”自动售货的无店铺销售业态。

@#@自动售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从广义上来说自动售货机就是投入硬币、纸币、信用卡等以后,便可以销售商品的机械,从狭义来讲就是自动销售商品的机械。

@#@从供给的条件上来看,自动售货机可以充分补充人力资源的不足,适应消费环境和消费模式的变化,24小时无人售货的系统可以更省力,运营时需要的资本少、面积小,有吸引人们购买的自身性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工费用上升的问题等多种优点。

@#@@#@自动售货机的分布密度高,满足了消费者的便利性和即时性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向快节奏、高效率变化,时间的价值显著提高,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注重便利性、即时性。

@#@随着自动售货机数量的增加,商品包装的定量化和标准化,出售的商品多样化,自动售货的便利性日益显现。

@#@同时,被称为“永不下班的超级营业员”的自动售货机在满足人们的即时性需求方面是其它零售方式不可替代的。

@#@@#@现在,自动售货机产业正在走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实现合理化。

@#@同时因经济复苏缓慢,社会对扩大就业与工作场所提供茶点饮料的福利事业更为关注。

@#@自动售货机不仅保障了惬意的工休时间,也是最廉价、提高职工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手段。

@#@特别是在24小时无休工作状态中的办公场所,使用独具魅力的迷你型饮料冲饮机,解决了不间断提供咖啡饮品服务的问题,这种服务加速了自动售货机与咖啡饮品服务的融合。

@#@@#@随着劳动密集性的产业构造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转变,自动售货机也随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它的产生为许多人群密集的交易场所提供了新的途径。

@#@自动售货机不受任何场地限制,时间限制而且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零售业各业态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商家不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而自动售货业态恰好符合投资的风险——收益原则。

@#@由于自动售货机的销售效率高(平均每台自动售货机销售额达到1万美元),运营商规模大(一般拥有10多万台甚至100多万台),加上自动售货机本身具有的节约劳动力与场地等优势,从而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投资收益,满足了运营商获取高收益的需求。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市场上的自动售货机将每年增加5-10万台。

@#@中国沿海比较富裕的地区,将大约有3.5亿人口经常使用自动售货机。

@#@目前按人均台数计算,自动售货机在日本达到每台25人,在美国达到每台50-60人,在欧洲每台50-120人,而中国的人均拥有量却很低,若按每台500人计算,中国城市人口3.6亿,中国自动售货机的潜在容量为73万台,以每天销售200元计,73万台自动售货机的全年销售额可达500亿。

@#@因此加快发展中国自动售货业,对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防止地球暖化,自动售货机的开发致力于能源的节省,节能型清凉饮料自动售货机成为该行业的主流。

@#@在夏季电力消费高峰时,这种机型的自动售货机即使在关掉冷却器的状况下也能保持低温,与以往的自动售货机相比,它能够节约10-15%的电力。

@#@进入21世纪时,自动售货机也将进一步向节省资源和能源以及高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自动售货机作为自动化商业机械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它是中国生产技术机械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体现。

@#@自动售货机的诞生完善了市政的建设,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了经济活动效率,节约劳动力,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到其他资源上。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高效性的重视也会逐渐提高,自动售货机也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1.1自动售货机工作流程@#@自动售货机是集光、机、电一体化的独立机构,只需要顾客投币和按购物键选择即可自动售货及退找零钱,其工作程序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自动售货机工作程序流程图@#@由图1-1可以看出,操作自动售货机基本流程如下:

@#@@#@1、从投币口送入货币,然后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识别器判断货币的真伪并判别面值。

@#@@#@2、识别器把信息数据传给通信模块。

@#@@#@3、通信模块与售货机的主控系统通信,主控系统显示面值,启动售货机的面板键并等待顾客按键选择商品。

@#@@#@4、顾客选择商品后,售货机自动把商品送出,等待顾客取走。

@#@@#@5、显示余额,如果金额足够多,顾客可以选择找币或者继续买商品;@#@如果款额不够,售货机予以退币。

@#@@#@6、系统复零,完成售货@#@由于系统的局限性,本次设计由按键来替代货币的投入动作,分别有一角、五角,一元3种投币金额,使用AT89S52为系统的核心,完成投币、金额计算、清零等操作,使用LCD1602来进行显示。

@#@@#@1.2系统硬件设计@#@依据上述自动售货机的工作程序,本次自动售货机的设计主要包括货币投入、选择货物、显示、货物输出、退币以及单片机控制模块等。

@#@@#@图1-2硬件框图@#@在图1-2中,各模块的主要作用如下:

@#@@#@1、单片机控制模块:

@#@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主要完成各种信号处理。

@#@@#@2、货币投入:

@#@投币的币值主要有1角、5角,1元共3种,在本次设计中由按键来实现3种投币动作,每按下一次按键代表投一次货币,之后通过AT89S52处理再显示到LED上。

@#@@#@3、选择货物:

@#@本次设计采用三个按键完成货物选择的模拟操作,本次设计可供选择的货物有3种,分别是1元的矿泉水、2元的可乐、2.5元的冰红茶,使用3个按键来完成选择。

@#@@#@4、显示:

@#@设计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消费、投币、找零等信息。

@#@@#@5、货物输出:

@#@使用LED指示灯来表示货物输出。

@#@@#@6、退币:

@#@使用按键来模拟退币操作,按下按键后总金额清零。

@#@@#@1.3系统软件设计@#@图1-3软件设计流程图@#@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1-3所示。

@#@首先,LCD进行初始化设置,顾客从投币口送入货币,自动售货机扫描键盘获取键值并加以计算,通过LCD液晶屏幕显示面值,自动售货机根据顾客投入不同的面值启动售货机不同的面板键,并等待顾客按键选择商品。

@#@顾客选择商品后,售货机自动把商品送出,等待顾客取走,自动售货机显示余额并找零。

@#@系统复零,完成售货。

@#@@#@1.4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本课题设计的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售货机可以出售矿泉水1元、可乐2元、冰红茶2.5元。

@#@此售货机可投入1角、5角和1元硬币,当投入的硬币总值超过1元时,矿泉水灯亮;@#@当投入的硬币总值超过2元时,矿泉水灯和可乐灯亮;@#@当投入的硬币总值超过2.5元时,矿泉水灯、可乐灯和冰红茶灯亮。

@#@当按键矿泉水灯亮时,按动矿泉水按键,开始售货,同时矿泉水灯闪3s后熄灭。

@#@可乐和冰红茶售货与矿泉水售货相同,本系统可以进行找零,找零时三个LED灯全闪。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2.1单片机控制模块@#@2.1.1单片机AT89S52简介@#@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在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图2-1AT89S52芯片引脚图@#@1、AT89S52主要性能参数:

@#@@#@

(1)与MCS-51单片机的产品兼容;@#@@#@

(2)8K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3)全静态操作:

@#@0Hz-33MHz;@#@@#@(4)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5)32个可编程I/O口线;@#@@#@(6)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7)六个中断源;@#@@#@(8)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9)掉电后中断可唤醒;@#@@#@(10)看门狗定时器;@#@@#@(11)双数据指针;@#@@#@(12)掉电标识符。

@#@@#@2、AT89S52引脚说明:

@#@@#@VCC:

@#@电源端。

@#@@#@GND:

@#@接地。

@#@@#@P0口:

@#@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0口。

@#@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电平。

@#@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

@#@在这种模式下,P0不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口:

@#@P1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逻辑电平。

@#@@#@此外,P1.0和P1.1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定时器/计数器2的触发输入(P1.1/T2EX)。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的地址字节。

@#@@#@引脚号第二功能:

@#@@#@P1.0T2(定时器/计数器T2的外部计数输入),时钟输出;@#@@#@P1.1T2EX(定时器/计数器T2的捕捉/重载触发信号和方向控制);@#@@#@P1.5MOSI(在系统编程用);@#@@#@P1.6MISO(在系统编程用);@#@@#@P1.7SCK(在系统编程用);@#@@#@P2口:

@#@P2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逻辑电平。

@#@对P2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送出高八位地址。

@#@在这种应用中,P2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

@#@在使用8位地址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2口也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口:

@#@P3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3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逻辑电平。

@#@P3口亦作为AT89S52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如下表所示。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3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端口引脚第二功能:

@#@@#@P3.0RXD(串行输入口);@#@@#@P3.1TXD(串行输出口);@#@@#@P3.2INTO(外中断0);@#@@#@P3.3INT1(外中断1);@#@@#@P3.4TO(定时/计数器0);@#@@#@P3.5T1(定时/计数器1);@#@@#@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此外,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存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并不是所有的地址都被定义了,片上没有被定义的地址是不能用的。

@#@读取这些地址会得到一个随机的数据,这个数据写入程序会无效,复位以后,这些都会被置为“0”。

@#@@#@RST:

@#@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是单片机复位。

@#@@#@ALE/PROG:

@#@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

@#@一般情况下,ALE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输出固定的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要注意的是:

@#@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对FLASH存储器编程期间,该引脚还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

@#@如有必要,可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8EH单元的D0位置位,可禁止ALE操作。

@#@该位置位后,只有一条指令才能将ALE激活。

@#@此外,该引脚会被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ALE禁止位无效。

@#@@#@PSEN:

@#@程序储存允许(PSEN)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AT89S52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将跳过两次PSEN信号。

@#@@#@EA/VPP:

@#@外部访问允许,欲使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EA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存EA端状态。

@#@如EA端为高电平(接Vcc端),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的指令。

@#@FLASH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的编程允许电源Vpp,当然这必须是该器件是使用12V编程电压Vpp。

@#@@#@XTAL1: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

@#@@#@XTAL2: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2.1.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对于AT89S52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

@#@单片机模块、时钟模块及复位模块。

@#@@#@1、时钟模块。

@#@时钟电路就像是单片机的心脏,没有时钟电路来驱动单片机,单片机无法执行程序,它为单片机产生时钟信号。

@#@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时钟电路图@#@图2-2中,利用芯片内部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的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振荡器便能产生自激振荡。

@#@本次设计选择12MHz的晶体,每个机器周期为1us。

@#@电容一般选择20PF,本系统电容选择22pF。

@#@电容C1,C2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起频率微调作用。

@#@@#@2、复位模块。

@#@无论用户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

@#@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许多用户在设计完单片机系统,并在实验室调试成功后,在现场却出现了“死机”、“程序走飞”等现象,这主要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设计不可靠引起的。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

@#@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触发器中的。

@#@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

@#@复位原理图如图2-3所示:

@#@@#@图2-3复位电路@#@图2-3中,上电后,VCC对电容C1充电,C1端的电流达到最大,此时,电容C1相当于短路,复位端为高电平,单片机自动复位。

@#@复位要求RST上加高电平的时间为2个机器周期以上,本系统中晶振为12MHz,则每个机器周期为1us。

@#@当电容C1两端的电压达到电源电压时,流过C1的电流变为0,此时复位端降为低电平,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

@#@复位时间为:

@#@@#@(2-1)@#@由公式(2-1)可知为1ms,值远大于2us,满足复位要求。

@#@@#@当按下按键S0后,RST直接通过R2和VCC相连,此时复位端RST为高电平,电容C1短路放电,放电完成之后,系统开始正常工作。

@#@只要复位端持续高电平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可以保证可靠复位。

@#@@#@2.2按键输入模块@#@2.2.14×@#@4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在键盘中按键数量较多时,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

@#@在矩阵式键盘中,每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交叉处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

@#@这样,一个端口(如P1口)就可以构成4*4=16个按键,比直接将端口线用于键盘多出了一倍,而且线数越多,区别越明显,比如再多加一条线就可以构成20键的键盘,而直接用端口线则只能多出一键(9键)。

@#@由此可见,在需要的键数比较多时,采用矩阵法来做键盘是合理的。

@#@@#@矩阵式结构的键盘显然比直接法要复杂一些,识别也要复杂一些,列线通过电阻接正电源,并将行线所接的单片机的I/O口作为输出端,而列线所接的I/O口则作为输入。

@#@这样,当按键没有按下时,所有的输出端都是高电平,代表无键按下。

@#@行线输出是低电平,一旦有键按下,则输入线就会被拉低,这样,通过读入输入线的状态就可得知是否有键按下了。

@#@如图2-4为矩阵键盘电路图,列线接P1.4-P1.7,行线接P1.0-P1.3。

@#@@#@图2-4矩阵键盘电路图@#@图2-5按键排列@#@图2-4中,P1.4-P1.7为4×@#@4键盘的列扫描线,P1.0-P1.3为4×@#@4键盘的行扫描线。

@#@行列式键盘的操作一般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检测是否有键被按下,二是识别被按下的键是哪一个。

@#@一般会采用行列扫描法,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项任务。

@#@基本的扫描原理是:

@#@先使行扫描线输出高电平,然后读取列扫描线的状态,得到与按键横向位置对应的4位列码;@#@如果是有键被按下时,则对应的列扫描线必然会被读回高电平,如果是无键盘按下时,则读取的列码必定全是0。

@#@这也就可以判断有无按键的按下了。

@#@一旦检测到有键按下时,还需要有一个延时消除抖动的操作,以消除按键时带有的抖动信号;@#@一般延时在12ms左右即可。

@#@延时后,如还能检测到有按键按下,则可确定当前是有键按下,可进入获取键值的操作。

@#@获取键值时,采用行列依次扫描的方法。

@#@首先使第一行扫描线输出高电平,其它的行扫描线输出低电平,然后读取列扫描线的状态,得到列码;@#@如果本行无键按下,则得到的列码为全0,并扫描下一行;@#@如本行有键按下,则会读取到对应的列码值,并退出扫描,进行键值计算。

@#@当第一行扫描没有检测到按键时,则扫描下一行,即使第二行扫描线输出高电平,其它行扫描线输出低电平,其它与前面所述类似。

@#@在行列扫描时,可以用一个变量记录下当前扫描的行号,在计算键值时可以利用此行号以及列码得知是哪一行、哪一列上的按键按下了。

@#@@#@2.3输出显示模块@#@2.3.1LCD显示模块的设计@#@为了让顾客看到购物的整个过程,设计添加了LCD显示电路,具体电路如图2-6所示:

@#@@#@图2-6LCD显示电路@#@图2-6中,AT89S52芯片的P2.5,P2.6,P2.7作为LCD1602显示器的控制口。

@#@P2.5接RS端,RS为1时,进行数据操作,RS为0时进行指令操作;@#@P2.6接RW端,RW为1时,进行读操作,RW为0时进行写操作;@#@P2.7接E使能端,E为1时使能端拉高,E为0时,使能端拉低;@#@把P0口作为数据输出,P0.0-P0.7接D0-D7端口,D0-D7为8位双向数据端。

@#@15-16为空脚或背光电源,15为背光正极,16为背光负极。

@#@电路中还加了一个10K的可调变阻器W1,因为3号脚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

@#@@#@2.3.2LED显示模块的设计@#@为了使售货机能够根据当前投入币值指示出可售物品状态,系统设计添加了LED显示电路,具体电路如图2-7所示:

@#@@#@图2-7LCD显示电路@#@图2-7中,D2表示矿泉水,D3表示可乐,D4表示冰红茶;@#@D2,D3,D4分别与单片机P2.0口,P2.1口,P2.2口相连,单片机三个端口P2.0,P2.1,P2.2输出为低电平时点亮,R3,R4,R5这三个电阻的作用是限流。

@#@@#@2.4电源模块@#@2.4.1LM7805简介@#@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LM7805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LM7905系列。

@#@顾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

@#@它的样子像是普通的三极管,TO-220的标准封装。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05如图2-8所示。

@#@@#@图2-8LM7805@#@用LM7805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

@#@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LM78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LM7805表示输出电压为正5V。

@#@";i:

39;s:

11776:

"综合管廊高压电力线路对电信线路的干扰与防护研究@#@字数:

@#@2447@#@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 @#@ @#@2014年4期 @#@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地下综合管廊是一项新型工程,合理解决管廊内高压电缆和电信电缆同舱敷设的电磁兼容问题,对于综合管廊具有极大的推广与经济意义。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同舱敷设220kV高压电力电缆和电信电缆的干扰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护措施。

@#@ @#@@#@  【关键词】综合管廊;@#@高压电缆;@#@电磁干扰 @#@@#@  ResearchfortheprotectionandEMCbetweenhighvoltagecablecircuitandtelecommunicationcableinutilitytunnel @#@@#@  Yinliwen,JIANGYun-peng @#@@#@  CapitalEngineering&@#@ResearchIncorporationLimited,Beijing100176 @#@@#@  【Abstract】Utilitytunnel(citycomprehensivepipetunnel)isthenewspaceofcivilengineering.ItwillbenefitmoreineconomicsandpromotionofUtilitytunneltosolvetheEMCproblemswhichoccurredbetweenhighvoltagecablecircuitandtelecommunicationcableintunnel.ThispaperanalyzedtheEMCproblemaboveandproposedseveraleffectivemeasures. @#@@#@  【KeyWords】Utilitytunnel;@#@highvoltagecablecircuit;@#@EMC @#@@#@  引言:

@#@ @#@@#@  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将供水、供热、电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集中敷设在一个构筑物内,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

@#@它可以有效避免道路重复开挖,同时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并为城市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建设综合管廊可以极大的推动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 @#@@#@  国内综合管廊利用市政道路的中分带、非机动车道以及道路旁绿地,布置在这些路面板块下方。

@#@由于中分带、非机动道板块受制于道路横断面限制不会很宽,若管廊断面横向过宽进入机动车道则有可能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引发车辙现象。

@#@另外,综合管廊的单位造价相对较高,不同断面与地质条件下造价可到3~5万/米。

@#@因此,通过断面优化,合理布设管廊内的各管线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

@#@ @#@@#@  国内纳入管廊的市政管线主要为供水、供热、电力、通信四种。

@#@根据文献[1][2]要求,热力管线不得与电缆同舱敷设。

@#@由于传统的通信电缆大多为同轴电缆,通常认为和电力电缆之间存在严重干扰,不宜直接共舱敷设。

@#@这样管廊就会设置为电力舱、通信+水舱、和热力舱的三舱结构,使得横断面尺寸增加,导致造价的大幅上升。

@#@如果可以有效将强电电缆对弱电电缆存在干扰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则就可将电力电缆与通信电缆归入一个舱室,从而优化断面。

@#@ @#@@#@  1、电力电缆与电信电缆同舱的综合管廊 @#@@#@  以某综合管廊工程为例,管廊为新区新建220kV变电站联络电缆通行路由,每座新建220kV变电站主变规模近期3×@#@240MVA,220kV远期容载比不低于1.6,系统接地形式为中性点直接接地。

@#@管廊电舱敷设有220kV联络电缆3回,每回3根单芯电缆,坦平排列。

@#@电缆选用铝护套交联聚乙烯绝缘铜导体电缆,截面2500mm2,额定电流1500A,单相短路电流40kA。

@#@管廊内电信电(光)缆敷设在金属线槽内,与220kV电缆分布在电舱两侧,检修通道1m,220kV电缆距离最近的电信电缆大于1.5m。

@#@详见附图。

@#@ @#@@#@  2、综合管廊干扰指标与分析 @#@@#@  以下将以理论计算的方法对电力电缆对金属线槽内的电信电缆干扰进行数值分析。

@#@依据文献[3][4]的要求,着重从电力电缆短路对通信电缆的危险影响及干扰影响进行分析论证。

@#@ @#@@#@  2.1综合管廊干扰指标 @#@@#@  由于管廊内敷设的电信电(光)缆均为,带护套的电缆形式,依据文献[3][4],在电力电缆故障时,电信电缆线路由于磁感应引起的危险纵电动势允许值,或,—电缆直流试验电压,V;@#@—电缆交流试验电压,V;@#@ @#@@#@  因此,危险电压允许校验值取600V,此允许值也满足高可靠电力线路对电信明线线路纵电势允许值(650V)。

@#@由于管廊内有多条电缆与电信线路接近,因此危险电压除考虑短路电流影响外,需同时计算非故障电缆分布电流影响。

@#@ @#@@#@  在电力电缆正常运行时,电信电缆线路由于磁感应引起的危险纵电动势允许值为60V。

@#@ @#@@#@  依据文献[3][4][5],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电缆对电信电缆的干扰影响,主要考虑高次谐波的杂音干扰影响。

@#@干扰影响允许值为4.5mV。

@#@ @#@@#@  2.2综合管廊干扰计算方法 @#@@#@  危险电压中短路电流对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计算如下:

@#@ @#@@#@  ——危险电压,V;@#@ @#@@#@  ——矢量算子;@#@ @#@@#@  ——工频,Hz;@#@ @#@@#@  ——电力电缆与通信电缆的互感,H/km;@#@ @#@@#@  ——电力电缆与通信电缆平行长度,km;@#@ @#@@#@  ——通过电缆导体的单相短路电流,A;@#@ @#@@#@  ——电力电缆对故障电流的屏蔽系数;@#@ @#@@#@  ——综合屏蔽系数;@#@ @#@@#@  危险纵电压(正常运行时由负荷电流对通信电缆感应电压的矢量和) @#@@#@  ——纵电压,V;@#@ @#@@#@  ——由负荷电流感应的纵电压,V;@#@ @#@@#@  ——由以大地为回路电缆金属护套电流感应的纵电压,V;@#@@#@  ——由零序电流感应的纵电压,V。

@#@ @#@@#@  (由负荷电流感应的纵电压,在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非交叉互联接地时的计算公式) @#@@#@  ——工频,Hz;@#@ @#@@#@  ——通过各相导体的工频电流与通信电缆的互感,H/km;@#@ @#@@#@  ——通过各相导体的工频电流与通信电缆的互感的矢量和,H/km;@#@ @#@@#@  ——通过导体的负荷电流,A;@#@ @#@@#@  ——与通信电缆平行电缆线路总长度,km;@#@ @#@@#@  ——电力电缆的屏蔽系数;@#@ @#@@#@  ——综合屏蔽系数;@#@ @#@@#@  ——以大地为回路电缆金属护套电流,A;@#@ @#@@#@  ——正常运行时通过电缆的零序电流,A;@#@ @#@@#@  ——电力电缆对零序电流的屏蔽系数;@#@ @#@@#@  杂音电压(正常运行时高次谐波(800Hz)电流对通信电缆感应杂音电压的矢量和) @#@@#@  ——杂音电压,mV;@#@ @#@@#@  ——由负荷中的高次谐波电流对通信电缆的感应杂音电压,mV;@#@ @#@@#@  ——由以大地为回路电缆金属护套中的高次谐波电流对通信电缆的感应杂音电压,mV;@#@ @#@@#@  ——由高次谐波零序电流对通信电缆的感应杂音电压,mV。

@#@ @#@@#@  由负荷中的高次谐波电流对通信电缆的感应杂音电压,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非交叉互联接地时 @#@@#@  —高次谐波频率,取800Hz;@#@ @#@@#@  —高次谐波为800Hz时各相对通信电缆的互感,H/km;@#@ @#@@#@  —高次谐波为800Hz时通过各相导体的工频电流与通信电缆的互感的矢量和,H/km;@#@ @#@@#@  —负荷电流中的高次谐波等值干扰电流,A;@#@ @#@@#@  —与通信电缆平行电缆线路总长度,km;@#@ @#@@#@  —对800Hz高频谐波电流的综合屏蔽系数;@#@ @#@@#@  ——零序电流的等值干扰电流,A;@#@ @#@@#@  ——对800Hz高次谐波零序电流的屏蔽系数;@#@ @#@@#@  ——对800Hz高次谐波电流的综合屏蔽系数;@#@ @#@@#@  ——通信线路的杂音敏感系数;@#@ @#@@#@  ——矢量算子;@#@ @#@@#@  2.3综合管廊干扰数值计算 @#@@#@  

(1)电力电缆故障时,危险电压计算 @#@@#@  ,,计及其余非故障电缆影响,满足要求。

@#@ @#@@#@  

(2)电力电缆正常运行时,纵电压计算 @#@@#@  由负荷电流感应的纵电压,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非交叉互联接地时 @#@@#@  , @#@@#@  由以大地为回路金属护套电流感应的纵电压 @#@@#@  , @#@@#@  由零序电流感应的纵电压,, @#@@#@  纵电压的矢量和, @#@@#@  ,满足要求 @#@@#@  (3)干扰影响杂音电压计算 @#@@#@  由负荷中的高次谐波电流对通信电缆的感应杂音电压(金属护套非交叉互联接地时) @#@@#@  , @#@@#@  由以大地为回路金属护套中的高次谐波电流对通信电缆的感应杂音电压 @#@@#@  , @#@@#@  由高次谐波零序电流对通信电缆的感应杂音电压 @#@@#@  , @#@@#@  杂音电压 @#@@#@  因此,在本管廊工程中,电舱内同时敷设高压电力电缆与电信电缆是满足要求,并且可行的。

@#@ @#@@#@  3、防护措施 @#@@#@  在管廊工程的实施中,还可以从电力电缆布设、接地系统及加强屏蔽等多个方面采取更多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 @#@@#@  

(1)同回路的单芯三相电力电缆应紧靠布置或采用“品”字形布置方式;@#@ @#@@#@  

(2)同回路高压电力电缆应使用交叉互联的方式;@#@ @#@@#@  (3)管廊结构钢筋纵向主钢筋均通过在伸缩缝处焊接联通,每隔一定距离采用环形钢筋连接纵向钢筋,保证钢筋的可靠电气连接;@#@ @#@@#@  (4)通过分别于封闭线槽和电缆支架可靠连接的通长接地体,保证电气屏蔽系统可靠接地;@#@ @#@@#@  (5)采用封闭式金属线槽可以形成可靠的法拉第笼,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提高;@#@ @#@@#@  (6)电信缆线尽可能采用无金属回路光缆线路;@#@ @#@@#@  (7)管廊内部自用通信传输系统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是的电磁干扰影响因素减低;@#@ @#@@#@  4、结束语 @#@@#@  目前,综合管廊的建设正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时间段。

@#@在随着城市用电量的不断增长,电缆的输送容量及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针对综合管廊内的电缆敷设问题进行专门的设计及经验总结,在解决电缆输送容量及安全运行需求的同时,提高电力综合管廊的使用效率及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资源利用率,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 @#@@#@  参考文献:

@#@ @#@@#@  [1]GB50217-200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  [2]GB50838-2012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  [3]GB6830-1986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 @#@@#@  [4]DL/T5033-2006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 @#@@#@  [5]李国征.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施工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  作者简介:

@#@尹力文,男,硕士,注册电气工程师,从事电气设计及研究工作。

@#@@#@";i:

40;s:

25533:

"共19页第19页@#@HY281-06-TSDG@#@钻井系统调试大纲@#@海洋石油281@#@海洋石油281@#@详细设计@#@标记@#@数量@#@修改单号@#@签字@#@日期@#@钻井系统调试大纲@#@HY281-06-TSDG@#@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共19页@#@第1页@#@标检@#@日期@#@设计证号:

@#@BJ04E7825@#@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审定@#@日期@#@1.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调试大纲规定了中海油海洋石油281平台钻井系统的调试项目、调试条件、调试内容及程序、调试记录与报告的一般规定。

@#@@#@本调试大纲只适用于海洋石油281平台钻井系统常规项目的调试。

@#@@#@本调试大纲根据海洋石油281平台钻井系统设计图纸、文件、设备随机资料等编制而成,经有关船检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1.2调试工作应由建造单位主持,各有关单位参加,建造单位作好测试记录,整理出有关文件和调试报告,作为检验交船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1.3在调试前建造单位应准备好各种需要提交的技术文件,其中包括设备出厂合格证书,船检证书或船检认可文件;@#@设备随机资料;@#@施工工艺检查报告等。

@#@@#@1.4调试前,建造单位应做好各种调试器材的准备,调试时使用的各种测试仪器和仪表,其测量精度应具有主管机构检定的合格证书。

@#@@#@1.5凡是本调试大纲涉及到的其它部分,则需参阅其它有关文件,协同进行调试。

@#@@#@1.6调试中发现的故障、缺陷,须予以消除并取得验船部门认可,所有的调试项目,应先有建造厂家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然后再向验船部门提交。

@#@@#@1.7通过调试检验各设备及阀件是否达到性能指标要求,设备的安装是否可靠,管系及阀件的密性是否符合要求,从而确保该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8调试场所应整洁、畅通,并应有足够的照明,同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火措施。

@#@@#@2.引用标准及参考资料@#@2.1中国船级社海事局颁发的现行规范和规则@#@钢制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6@#@海上平台状态评定指南2005@#@海上移动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 2005@#@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规则 1992@#@海上平台安全规则、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规则补充规定 1994@#@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1999@#@材料与焊接规范 2006@#@2.2钻机、陆上采油装备和海上固定式、移动式钻井平台电气安装区域分类的APIRP500B推荐方法。

@#@APIRP500BRecommendedPracticeforClassificationofAreasforElectricalInstallationsatDrillingRigsandproductionFacilitiesonLandandOnMarineFixedandMobilePlatforms@#@2.3英国石油学会安全规则,15部分-石油设备安装区域分级标准。

@#@IPModelCodeofSafePractice,Part15-AreaClassificationCodeforPetroleumInstallations@#@2.4国际电工协会关于移动式和固定式近海装置的电子和电器设备推荐方法IECRecommendationsforthe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ofMobileandFixedOffshoreInstallations@#@2.4英国石油学会推荐方法第8部分海上作业钻井和采油安全标准。

@#@IPCodeofPracticePart8DrillingandProductionSafetyCodeforOffshoreOperations@#@2.5海上安装和油井(设计、建造等)进度、健康、安全、环保(HSE)指南1996(DCR)。

@#@@#@2.6钻井用防喷装备系统的推荐作法APIRP531997@#@2.7钻井通道设备规范APISpec16A1997@#@2.8节流压井管汇规范APISpec16C1993@#@2.9钻井控制设备控制系统规范APISpec16D1993@#@2.10井控设备控制系统设计的推荐作法APISpec16E1990@#@2.11《中海油海洋石油281平台设计委托书》@#@2.12《钻井手册》(甲方)(石油工业出版社)@#@2.13《石油钻井机型式与基本参数》(GB2034-89)@#@3.0钻井系统简介@#@3.1采用全数字化交流变频电传动系统。

@#@绞车、转盘和泥浆泵实现无级调速,获得良好的钻井特性。

@#@@#@3.2钻机配置液压盘式刹车(风冷)、电机能耗制动辅助刹车、配备了自动送钻装置和自动灌注泥浆设备,使钻井更加安全可靠,操作舒适省力送钻均匀、准确。

@#@@#@3.3转盘采用独立驱动方式,转盘驱动装置由一台交流变频电机经齿轮减速箱、万向轴驱动ZP-375转盘。

@#@@#@3.4采用了5级泥浆固控系统,固控设备和系统流程能满足不同的钻井工艺技术要求,罐面平整并满足HSE的要求。

@#@@#@3.5配套了2台大功率(F-1600)泥浆泵,满足钻井工艺技术要求。

@#@@#@3.6采用了双机双泵自动计量固井泵和密闭输送水泥灰粉系统,达到了HSE要求。

@#@@#@3.7配套了开式和闭式两套泥浆加重系统以及重晶石密闭输送系统,满足平台钻井工程的需要。

@#@@#@3.8设计了满足钻井工程需要的井控系统,能够安全的控制钻井过程中的井下压力,达到安全钻井。

@#@@#@3.9该钻机可以配置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4.0调试内容@#@4.1钻台提升系统的调试。

@#@@#@4.2节流压井系统的调试。

@#@@#@4.3井控系统的调试。

@#@@#@4.4固控系统的调试。

@#@@#@4.5泥浆循环系统的调试。

@#@@#@4.6自动灌泥浆系统的调试。

@#@@#@4.7泥浆加重、配药系统的调试。

@#@@#@4.8灰粉输送系统的调试。

@#@@#@5.0调试内容及过程@#@5.1钻台提升系统的调试@#@5.1.1调试条件@#@1、系统调试由船厂组织,船检、业主、设备厂家和技术部门参加,在调试细则(船厂编写)的指导下进行;@#@调试细则需经现场验船师认可。

@#@@#@2、系统调试应在系统中所有设备按照技术设计图纸和资料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后进行。

@#@@#@3、检查所有设备的厂内调试报告及相关资料合格。

@#@@#@4、电力系统及所有用电设备调试合格。

@#@@#@5、与钻井系统相关的平台液压系统及压缩空气系统调试合格。

@#@@#@6、有关管系内部已进行清洗合格。

@#@@#@5.1.2设备的单独调试@#@在设备单独调试之前,参与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者必须仔细阅读钻机配套的全部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资料,了解并熟悉所有的细节,此外还要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全部的管理工作和具体操作还应按照设备所在地、本系统、本单位的相关的规章制度的要求执行。

@#@@#@5.1.2.1绞车的调试(参见设备厂家提供的JC50DB绞车使用说明书)@#@额定输入功率1100kW@#@最大快绳拉力350kN@#@提升档位1+1R@#@大钩提升速度0-1.258m/s@#@辅助刹车为电机能耗制动。

@#@@#@5.1.2.1.1调试前的准备:

@#@@#@1、检查绞车的安装情况、各种铭牌、所有配置、总体结构、动力系统、润滑系统、液压系统、气控系统、刹车系统、防碰天车系统以及所有相关系统的连接和外观是否存在缺陷。

@#@@#@2、操作人员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并掌握使用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并在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操作。

@#@@#@3、操作人员熟悉司钻房内的各种操作手柄和仪表以及按钮,检查各种控制和显示系统是否正常。

@#@@#@4、产品出厂时机内润滑油已放空,需在安装完成后按说明书的润滑系统要求在各润滑点加注足量的油品。

@#@@#@5、为了防止人身伤害,在进行维护保养等操作时,动力源应处于切断状态,而且应有防止误操作的锁闭设施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牌。

@#@@#@6、当机械及电气设备进行运转时,所有的安全装置应处于良好的状态,包括:

@#@天车防碰装置,气、液、油系统中的安全阀、溢流阀、动力机的报警和安全断开装置等,这些安全装置必须每班进行检查,确认它们能正常工作。

@#@@#@7、使用前的检查@#@l司钻控制箱仪表显示是否正确,箱体内外是否清洁,有无漏气现象。

@#@@#@l各控制阀件是否工作可靠。

@#@@#@l换档和锁档是否正常可靠,转盘和输入轴惯性刹车是否正常。

@#@@#@l防碰天车,每次起下钻作业前,均需试防碰天车,看是否可靠。

@#@@#@l单向导气龙头是否发烧和漏气。

@#@@#@l快速放气阀放气是否畅通,有无卡阻现象。

@#@@#@l各胶管线是否漏气。

@#@@#@l调整钻机底座下储气罐安全阀压力为0.9MPa。

@#@@#@l单向导气龙头加注润滑脂。

@#@@#@8、油路检查下述部件,根据情况予以更换、检修或调整@#@l油箱@#@l过滤器@#@l油管线@#@l润滑脂管线@#@l链条润滑喷嘴@#@l压力表@#@l密封件@#@9、检查所有的连接件的螺钉螺母,松动时,要予以紧固,开口销、锁固铁丝等如有丢失、损坏要予以复原。

@#@@#@1)检查各轴承的情况。

@#@@#@2)检查全部润滑油/脂管线应无泄漏及堵塞。

@#@@#@3)检查离合器机构。

@#@@#@4)检查链轮齿及链条的情况。

@#@@#@5)检查刹车盘(刹车毂)的情况,冷却系统各管线、接头的情况。

@#@@#@6)检查刹车块的情况。

@#@@#@7)彻底清洗清理油池。

@#@@#@8)检查电动机内部状况,检查对中情况。

@#@@#@9)检查气控系统全部管线、阀件、压力表执行机构的状态,检查所有油封。

@#@@#@5.1.2.1.2绞车的空载调试@#@1、试车前的检查@#@对已经安装连接好的绞车再作一次检查:

@#@@#@1)各部的连接螺栓(或其他紧固件)应齐全且充分紧固。

@#@@#@2)油、气、水、管线、连接后其两端标牌应一致,若有误立即改正。

@#@(特别是气路管线;@#@若连接错误可能无法实现某种功能,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3)检查各处(特别是腔体内)有无异物,特别注意是否有工具遗留在绞车的某一处。

@#@@#@4)检查润滑油的加注情况,必要时予以补充。

@#@@#@2、空车运转@#@在进行此项工作前,应按动力系统各自的说明书进行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可开机供电为绞车运转创造条件。

@#@@#@1)启动电动机A,确定其旋向(从电动机的联轴节处可以判别)观察者站在绞车左侧向右侧(即辅助刹车侧)看去,电动机应为正转(即顺时针旋转),关闭电动机A,启动电动机B,确定其方向,应为正转,只有两个电动机的方向相同且均为正转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注意:

@#@电动机旋向必须正确,首次启动一定为正转!

@#@否则润滑油泵无法工作,将产生严重后果。

@#@@#@2)启动电机动A或B其中一台,检查供油情况,润滑压力表的指示应为0.4MPa左右,若压力正常各润滑点供油正常,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注意:

@#@绞车运转后润滑油流入各润滑点并不能立即返回,因此油面下降,如果油面下降低于油标下线要添加适量润滑油,勿使油面过低。

@#@@#@3)绞车在最低速下运转30分钟以上再作如下检查:

@#@@#@a)绞车运转无磨、碰、蹭干涉等现象。

@#@@#@b)润滑油压力应稳定,润滑应良好。

@#@@#@c)分别进行变频调速,检查运转及刹车情况。

@#@@#@4)绞车调整要求:

@#@@#@a)各操作准确、灵活。

@#@@#@b)各部位密封良好,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c)润滑油压稳定,润滑点油量适宜。

@#@@#@d)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响声。

@#@@#@e)各部轴承温升正常。

@#@@#@5)如果上述试验一切正常,可进行安装快绳绳卡,缠卷快绳等工作,为下步工作创造条件,关于此部分的操作参见该相关部分的说明书。

@#@@#@若在空车运转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请按照说明书要求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经过复查再投入使用。

@#@空车检查(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5.1.2.1.3绞车的空载调试记录@#@建造单位在调试时,应作好各种调试记录。

@#@调试记录见国标或业主要求。

@#@调试结束后,建造单位应整理出有关技术文件和调试报告,并作为检验和交平台的必须技术文件,提交给船检部门和使用平台的单位。

@#@@#@5.1.2.2转盘的调试(参见设备厂家提供的转盘使用说明书)@#@5.1.2.2.1调试前的准备:

@#@@#@1、检查油位、油温、油质是否正常。

@#@@#@2、检查输入轴上的弹簧密封圈,转台下迷宫密封是否有泄漏现象。

@#@@#@3、检查转盘运转的声音及振动是否有异常。

@#@@#@4、检查转台锁紧装置是否灵活可靠并处于钻井作业所需的位置。

@#@@#@5、检查方瓦与转台,补心锁紧销子和制动块的转动是否灵活可靠。

@#@@#@5.1.2.2.2空载调试@#@在进行此项工作前,应按动力系统各自的说明书进行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可开机供电为绞车运转创造条件。

@#@@#@ZP375转盘是钻机的重要部件,在钻进时,由转盘驱动方钻杆而旋转。

@#@@#@转盘设计符合SY/T5531《石油钻机用钻盘》标准及API7K规范。

@#@@#@为了使有关操作人员熟悉和掌握钻机转盘的使用,使用说明书对转盘作了详尽的介绍。

@#@@#@在使用时所需的关于配套设备(或部件的)结构参数和使用维护等项内容以及相关的资料,详见配套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其他有关的技术文件。

@#@@#@在使用钻机转盘以前,参与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者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及与转盘有关的说明书和相关资料,了解并熟悉所有的细节,此外还要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全部的管理工作和具体操作还应按照本系统、本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执行。

@#@@#@启动电动机,确定转盘旋向。

@#@旋转方向正确后,最低速下运转30分钟以上再作5.1.2.2.1的各项检查。

@#@@#@5.1.2.2.3转盘的空载调试记录@#@建造单位在调试时,应作好各种调试记录。

@#@调试记录见国标或业主要求。

@#@@#@调试结束后,建造单位应整理出有关技术文件和调试报告,并作为检验和交平台的必须技术文件,提交给船检部门和使用平台的单位。

@#@@#@5.1.3其它设备的效用试验(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需要进行效用试验的设备有:

@#@@#@1、绞车交流变频电机@#@2、绞车电机冷却风机@#@3、绞车液压盘式刹车@#@4、刹车液压站@#@5、死绳固定器@#@6、碰天车系统@#@7、自动送钻装置@#@8、转盘驱动装置@#@9、转盘交流变频电机@#@10、转盘交流变频电机风机@#@11、游车@#@12、大钩@#@13、水龙头@#@14、顶部驱动系统@#@15、井架@#@16、天车@#@17、井架照明系统@#@18、逃生装置@#@19、防坠落装置@#@20、套管扶正台@#@21、登梯助力器@#@22、机具液压站@#@23、液压猫头@#@24、液压旋转猫头@#@25、液压大钳@#@26、BOP吊装移动装置@#@27、风动绞车@#@28、载人绞车@#@29、驱虫风机@#@30、司钻控制房@#@31、钻井电视监视系统@#@32、钻井仪表系统@#@33、钻台空气控制系统@#@建造单位在调试时,应作好各种设备效用试验记录。

@#@效用试验见国标或业主要求。

@#@@#@效用试验结束后,建造单位应整理出有关技术文件和调试报告,并作为检验和交平台的必须技术文件,提交给船检部门和使用平台的单位。

@#@@#@5.2钻台提升系统的载荷试验@#@5.2.1钻台提升系统的载荷试验可以与悬臂梁的负荷测试一起进行,外伸距离和偏移距离需要根据悬臂梁的承载能力决定。

@#@@#@5.2.2为了验证钻机的实际能力,在悬臂梁移动到某一位置并固定后,进行载荷试验。

@#@@#@5.2.3试验步骤:

@#@@#@在以上位置分别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试验,并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检验,作好各种状态下的详细记录。

@#@@#@5.2.3.1空吊卡、绞车由0到最大频率变频调速,观察大钩提升速度变化情况,测试最大大钩速度是否满足1.258m/s的要求;@#@试验刹车系统灵活可靠,辅助刹车制动有效。

@#@@#@5.2.3.2加挂20%的载荷、绞车由0到最大频率变频调速,观察大钩提升速度变化情况,测试最大大钩速度是否满足1.258m/s要求;@#@试验刹车系统灵活可靠,辅助刹车制动有效。

@#@@#@5.2.3.3加挂40%的载荷、绞车由0到最大频率变频调速,观察大钩提升速度变化情况,测试最大大钩速度是否满足1.258m/s要求;@#@试验刹车系统灵活可靠,辅助刹车制动有效。

@#@@#@5.2.3.4加挂60%的载荷、绞车由0到最大频率变频调速,观察大钩提升速度变化情况,测试最大大钩速度是否满足1.258m/s的要求;@#@试验刹车系统灵活可靠,辅助刹车制动有效。

@#@@#@5.2.3.5加挂80%的载荷、绞车由0到最大频率变频调速,观察大钩提升速度变化情况,测试最大大钩速度是否满足1.258m/s的要求;@#@试验刹车系统灵活可靠,辅助刹车制动有效。

@#@@#@5.2.3.6加挂100%的载荷、绞车由0到最大频率变频调速,观察大钩提升速度变化情况,测试最大大钩速度是否满足1.258m/s的要求;@#@试验刹车系统灵活可靠,辅助刹车制动有效。

@#@@#@5.3节流压井系统的调试@#@5.3.1调试前的检查:

@#@@#@1、检查节流压井阀门组的结构和安装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节流压井阀门组的所有阀门手轮是否转动灵活。

@#@@#@3、检查节流压井阀门组的液压管路连接是否可靠、密封。

@#@@#@4、检查节流控制台的气动系统是否连接可靠、密封。

@#@@#@5、检查泥浆气体分离器的连接管路是否正确、可靠。

@#@@#@6、泥浆立管阀门组、固井阀门组、井口四通之间的所有连接管线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可靠连接。

@#@@#@7、检查所有阀门组的出厂试压报告是否按照API16C第六章的静压试验要求进行,是否达到API规范的要求。

@#@@#@5.3.2节流压井阀门组的试压@#@1、试压介质为淡水。

@#@@#@2、按照API16C第六章的静压试验要求,对节流压井阀门组的主体试压要求为:

@#@节流压井管汇的高压部分按照1.5倍工作压力试验,即103MPa试验压力,初次保压不少于3min,二次保压时间不少于15min,压降不得大于0.7~1MPa。

@#@节流压井管汇的低压部分按照2倍工作压力试验,即70MPa试验压力,初次保压不少于3min,二次保压时间不少于15min。

@#@压降不得大于0.7~1MPa。

@#@@#@3、循环试验@#@节流压井管汇在厂内需要完成循环试验,按照API16C的9.4.5.2.4要求,进行6个保压期的试验。

@#@@#@A、在室温下,升压到额定工作压力70MPa,压力稳定后保压1h;@#@泄放压力;@#@至少升温至额定最高温度+120℃。

@#@@#@B、升压到额定工作压力70MPa,压力稳定后保压12h;@#@泄放压力。

@#@@#@C、升压到额定工作压力70MPa,压力稳定后保压12h;@#@泄放压力,停止加热;@#@降温至额定最低温度-29℃。

@#@@#@D、升压到额定工作压力70MPa,压力稳定后保压1h;@#@泄放压力,停止冷却。

@#@@#@E、稳定在室温后,升压至1.4MPa,压力稳定后保压1h;@#@@#@F、升压到额定工作压力70MPa,压力稳定后保压1h。

@#@@#@5.3.3节流压井管路的试压@#@试压介质为淡水。

@#@@#@按照API16C第六章的静压试验要求,对节流压井管路的主体试压要求为:

@#@节流管路按照1.5倍工作压力试验,即103MPa试验压力,初次保压不少于3min,二次保压时间不少于15min,压降不得大于0.7~1MPa。

@#@压井管路按照2倍工作压力试验,即70MPa试验压力,初次保压不少于3min,二次保压时间不少于15min。

@#@压降不得大于0.7~1MPa。

@#@@#@5.3.4节流放喷管路的试压等级按照泥浆气体分离器的进口压力等级进行。

@#@@#@5.4井控系统的调试@#@5.4.1调试前的检查@#@1、检查防喷器液控装置的结构和安装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防喷器液控装置的所有控制手柄是否操作灵活。

@#@@#@3、检查防喷器液控装置的液压管路连接是否可靠、密封。

@#@@#@4、检查防喷器液控装置的气动系统是否连接可靠、密封。

@#@@#@5、检查防喷器液控装置电路连接是否正确,HMI操作面板箱和按钮箱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6、检查防喷器组装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7、检查防喷器组和试压座以及井口四通的连接是否正确并牢固。

@#@@#@8、检查防喷器试验装置各种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管路连接是否安全可靠。

@#@@#@9、检查钻杆是否与试压座连接可靠密封。

@#@@#@10、检查防喷器的液压管线连接是否可靠密封。

@#@@#@5.4.2防喷器液控装置调试@#@A、进行外观检查,检查设施、照明及电气控制设备;@#@@#@B、电机运转试验30分钟,检查并记录电机的起动电流、工作电流、电压、转速和绝缘情况;@#@@#@C、高压耐火软管的压力试验:

@#@与防喷器组连接的高压耐火软管按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液压试验。

@#@@#@D、HMI操作面板箱和按钮箱进行效用试验,检查各个按钮可靠性。

@#@@#@5.4.3井控系统的调试@#@为了保证平台的安全生产,确保井控系统达到要求,平台配套了全套井控设备。

@#@@#@井口井控设备主要有井口四通、手动闸阀、液动闸阀、单闸板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带剪切功能)、万能防喷器等。

@#@单闸板防喷器和双闸板防喷器均为手动、液动两种控制方式,并且实现手动、液动互锁。

@#@@#@防喷控制设备主要有防喷器液压控制装置(悬挂在悬臂梁内侧)、节流控制台(位于钻台上)、HMI操作面板箱(位于司钻房内)、按钮箱(位于生活楼的中控室内)。

@#@防喷器液压控制装置与按钮箱、HMI操作面板箱之间采用PROFIBUS通讯电缆相连;@#@防喷器液压控制装置和防喷器之间采用GNG高压铠装耐火软管相连。

@#@@#@在钻台底坐下面设有防喷器移动装置,可将防喷器由悬壁梁侧至井口,进行防喷器的安装或拆卸,拖航时防喷器固定于悬臂量的内侧。

@#@@#@钻台上设有立管阀门组和节流压井阀门组。

@#@@#@节流压井阀门组的一端与立管阀门组相连,另一端与四通的液动闸阀相连,中间采用高压管线和高压防火水龙带相连。

@#@@#@节流压井阀门组的一端与四通的液动闸阀相连,中间采用高压管线和高压防火水龙带相连,节流阀门组的出口共有3个,一个与液气分离器相连(设置放喷至横向泥浆槽的泥浆管线),一个与泥浆放喷管线相连,一个为备用接口。

@#@@#@井控系统的调试需要严格按照APIRP53防喷装备系统的推荐作法进行。

@#@其中包括:

@#@@#@A、蓄能器试验:

@#@蓄能器预充压力试验、蓄能器关闭试验、防喷器液压控制装置泵的排量试验等。

@#@@#@B、防喷器操作试验。

@#@@#@C、防喷器液压试验。

@#@@#@D、辅助设备试验。

@#@@#@E、防喷器组的试验。

@#@@#@所有试验需要严格按照各种设备的操作说明书进行。

@#@@#@5.5固控系统的调试@#@5.5.1调试条件@#@1、系统调试由船厂组织,船检、业主、设备厂家和技术部门参加,在调试细则(船厂编写)的指导下进行;@#@调试细则需经现场验船师认可。

@#@@#@2、系统调试应在系统中所有设备按照技术设计图纸和资料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后进行。

@#@@#@3、检查所有设备的厂内调试报告及相关资料合格。

@#@@#@4、检查所有设备的电力系统及所有用电设备是否合格。

@#@@#@5、有关管系内部已进行清洗合格。

@#@@#@5.5.2单台设备的效用测试@#@需要进行单台效用测试的设备有:

@#@@#@1、振动筛(效用试验2小时)@#@2、联合清洁器(效用试验2小时)@#@3、真空除气器(效用试验2小时)@#@4、除气砂泵(效用试验2小时)@#@5、砂泵(效用试验2小时)@#@6、中速离心机(效用试验2小时)@#@7、高速离心机(效用试验2小时)@#@8、离心机供料泵(效用试验2小时)@#@9、搅拌器1#、2#(效用试验4小时)@#@10、泥浆液面报警装置@#@以上设备进行效用测试前需要检查设备的安装情况、电力系统的供应情况、所有电机的空转情况以及控制系统情况,发现任何不正常现象需要停止效用试验,排除鼓掌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试验直至单台设备运转正常。

@#@@#@设备进行效用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并且作好效用试验的记录。

@#@@#@5.5.3净化罐的水密试验@#@根据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6年)的有关规定,净化罐应进行水密试验。

@#@试验可采用灌水的方法。

@#@@#@试验前应将净";i:

41;s:

15107:

"1,先进传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钱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学院测控系,2,电力系统概况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3,电力系统概况,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地位,三大部分:

@#@发电、输配电、用户关系国计民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支柱,4,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电网规模越来越大带来的问题电力设备安全性问题故障的影响越来越大解决方法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及后续控制策略的及时执行关键技术:

@#@传感器,电力系统概况,5,美加大停电事故,电力系统概况,事故损失:

@#@美国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产值下降了23亿加元。

@#@,6,莫斯科大停电事故,电力系统概况,事故损失:

@#@影响人口150200万,经济损失在1520亿美元之间。

@#@,7,中国电力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电力系统概况,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和存在问题与国外是一致的。

@#@,8,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发电,发电厂部分煤炭、石油、天然气火电水能水电核能核电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发电火电是最主要的发电形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2.6%,因此以火电为例,说明传感器技术在发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9,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发电,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结构,10,锅炉污水流量测量问题提出:

@#@锅炉产生蒸汽杂质含量不能超标,否则会影响机、炉设备的安全,因此必须定期定量排放锅炉污水,但因其为汽液两相流而难以测量。

@#@解决工具:

@#@流量传感器突破环节:

@#@非标准异形孔板节流技术两相流流量测量算法的研究智能化在线检测仪器的研制,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发电,11,锅炉污水流量测量系统,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发电,异形孔板:

@#@解决了两相流差压信号不稳问题算法:

@#@采集差压信号、来流压力和汽包压力三个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精度达到2.5%,填补了国内外空白,12,汽轮机涡轮叶片运转状况监测问题提出:

@#@汽轮机的涡轮叶片和发电机相连,高峰时间内需要很高的压力来维持运转,有可能造成疲劳损坏,但过多的限制涡轮运转又会造成效率的降低。

@#@解决工具:

@#@动态压力传感器突破环节:

@#@动态压力传感器的微型化、集成化设计控制算法的设计实现,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发电,13,汽轮机涡轮叶片安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发电,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将被转换成频率信号,和研制的转换矩阵对比,给出控制信号控制涡轮运转。

@#@,14,母线电流、电压测量油中溶解气体的测量分布式温度参数测量局部放电的在线检测需要考虑的问题:

@#@选取上述参数介绍的原因?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15,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测量的意义计量:

@#@市场化是必然趋势电力系统眼睛继电保护:

@#@保障安全供电的前提电力系统守护神前述国外大停电事故的关键原因:

@#@电流、电压测量的不够及时准确后续继电保护设备的不正确动作解决问题的关键:

@#@电流、电压传感技术,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16,传统电磁式电流、电压测量方法的原理与不足电压与电流互感器的主要不同:

@#@匝数不同二次侧的等效阻抗不同,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17,存在的不足磁饱和动态范围小绝缘复杂体积大、重量重铁磁谐振易燃、易爆与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发展方向相违背,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18,问题的解决新型传感技术的应用(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是指采用电阻分压器、电容分压器及光学装置,利用光纤作为一次转换器和二次转换器之间的传输系统,并装有电子器件作测量信号的传输和放大的装置;@#@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则是采用传统电流互感器、霍尔传感器、Rogowski线圈或光学装置作为一次转换部分,利用光纤作为一次转换器和二次转换器之间的传输系统,并装有电子器件作测量信号的传输和放大,具有模拟量电压输出或数字量输出的设备。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19,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分类,关键问题:

@#@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20,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分类,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关键问题:

@#@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21,基于Faraday效应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原理图,结构图,22,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电流互感器实物图,问题:

@#@温度变化引起Verdet常数变化导致测量误差;@#@双折射效应影响测量精度;@#@光学部件性能难以保证长期运行的稳定性;@#@LED发光波长随温度变化,进而导致Verdet常数变化。

@#@结论:

@#@光学材料的性能难以满足长期运行稳定性的要求,因此近年的研究集中到了传统技术+光纤传输信号型。

@#@,23,传统技术+光纤传输信号型,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输出信号是正比于母线电流的电压信号,必须处理后通过光纤传输下来,因此又叫有源型。

@#@,24,优点:

@#@长期运行的稳定性较好。

@#@问题:

@#@1.传感头部分电子电路的供能问题;@#@2.Rogowski线圈的几何特性研究不够深入;@#@3.温度变化导致线圈截面积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4.电子线路的设计要满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25,基于Pockels效应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Pockels效应是指光学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折射率线性地随外加电场变化。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LED发出的光束聚焦后由起偏器输出线偏振光,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线偏振光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偏振分量产生相位差,线偏振光变为椭圆偏振光,经过/4波片引入/2相差。

@#@输出光强与外加电压间有确定函数关系,从而求得电压大小。

@#@,26,传统技术+光纤传输型,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电阻上输出与母线电压成正比的电压信号,经高压侧电路处理后经光纤传送到低压侧,也是有源型。

@#@问题:

@#@温度的影响;@#@高压侧电路的供能问题;@#@缺乏现场长期运行的经验;@#@边缘效应、不同轴度等影响测量的误差因素需更深入分析。

@#@,27,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供能方法的问题长期运行的稳定性问题组合式互感器的研制问题电子式互感器的校验问题与现有继电保护设备的接口问题,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28,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检测1)充油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

@#@电力变压器电力互感器充油电力开关等2)油中溶解气体测量的重要性能够较敏感地反映设备绝缘缺陷3)检测方法离线式、在线式,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29,离线检测方法色谱分析的方法当油样中的溶解气体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虽然载气流速相同,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问题:

@#@分离时间长,离线检测,不利于故障的及时检测,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0,在线检测的重要性及时反映故障的发展过程能够合理分配检测周期,避免过度检测或过欠检测关键技术气体传感器的研制技术难点多组分含量的检测,某些成分是微量时的检测现场强电磁干扰下的准确测量和重复性问题,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1,油中溶解气体的在线检测检测气体种类:

@#@氢气、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常用传感器: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催化燃烧型传感器燃料电池型传感器光敏气体传感器,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2,半导体气敏传感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利用待测气体与半导体表面接触时,电导率的变化来检测被测气体含量,通常由SnO2构成。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问题:

@#@交叉敏感;@#@解决方法:

@#@智能化传感技术,33,阵列式检测系统解决问题的关键:

@#@1)不同选择性的传感器构建传感器阵列2)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4,测量结果1)能够实现对六种单一气体的测量2)特别是对乙炔气体的分析结果能够满足现场应用需求3)对混合气体的测量还有待深入研究,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5,催化燃烧型传感器的应用在一根铂丝上涂上燃烧型催化剂,在另一根铂丝上涂上隋性气体,两根铂丝阻值相等,外加两个电阻,组成桥式检测回路。

@#@当与可燃气体接触时,一根铂丝发生无烟型燃烧反应,另一根铂丝不发生燃烧,从而使电桥失去平衡,输出一个电信号,其大小与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有关。

@#@此法测到的是可燃气体的总量,且由于元件对气体中不同组分的灵敏度不同,各组分燃烧的彻底程度也不同,测试结果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6,燃料电池型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由电解液中的两个电极组成,由于电化学反应,氢气在一个电极上被氧化,氧气在另一个电极上形成,电极提供电子转移的通道。

@#@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流正比于氢气的浓度。

@#@燃料电池型传感器主要用于氢气单一组分的测量,检测精度较高,但造价也高,且由于气体中会含有较多的CO和少量的C2H4以及C2H2等,因而测到的是H2、CO、C2H4、C2H2的总和。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7,光敏气体传感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工作原理:

@#@待测气体池置于迈克尔逊干涉回路中,动镜移动时探测器上得到强度不断变化的干涉波,对其进行傅立叶变换,可得到各频率对应的光强。

@#@通过计算(主要是除去背景光谱的影响)可以得到样品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光谱即可得到气体组分和含量。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8,方法存在的问题:

@#@对低浓度气体定量分析困难吸光度和浓度间的非线性问题背景光谱的干扰问题解决方法实测吸光度和浓度间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来修正测量结果采用小波变换等技术对背景干扰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消除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39,以测量乙炔浓度为例,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2.4m气体池,10cm气体池,2.4m气体池检测的是0.3ppm浓度乙炔含量的谱线10cm气体池检测的是3ppm浓度的谱线,40,分布式温度参数的测量应用背景:

@#@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检测线路绝缘子表面温度的检测电力电缆温度的分布式检测意义:

@#@及时反映绝缘状况,及早维修更换现状:

@#@非接触式的测量,点测量,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41,以变压器绕组热点测量为例现有方法:

@#@非接触式测量、间接法工作原理:

@#@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的IEC354导则,通过检测负荷电流以及顶层或低层油温,利用导则中给出的简化模型即可计算出热点温度。

@#@问题:

@#@模型的可靠性及合理性影响测量结果,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42,改进方法智能化传感技术,结合其他多参数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绕组热点状态。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问题:

@#@依然是通过计算获取热点状态,难以达到直接测量温度的可信性,43,分布式绕组热点温度检测技术,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两路通道分别检测拉曼和瑞利背向散射光,通过计算机可算出多点的温度和位置,44,技术指标2km长的光纤上可采集1000个点的温度信息测温范围:

@#@-50C150C精度:

@#@2C光纤外覆以金属涂层可测到600C应用到电力变压器中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分布式?

@#@直接测量的优缺点?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45,电缆故障中分布式温度检测系统的应用,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连接结构示意图,测量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不受电磁干扰影响;@#@最大误差:

@#@1m,46,局部放电的测量应用背景:

@#@电力变压器电力互感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其他各种高压设备意义:

@#@对设备放电性缺陷反映最为灵敏难点:

@#@在线环境下局部放电量的测量局部放电位置的确定,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47,以现场环境下变压器局部放电点的定位为例,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光纤超声传感器工作原理,利用光的弹性效应(即在声压作用下光纤被压缩,从而在作为光纤材料的石英玻璃内折射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由于光纤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在内部传播的光速就发生变化,所以可用光干涉计的原理来检测它。

@#@,48,系统工作原理将光纤传感器伸入到变压器油中,当变压器内部发生局部放电时,超声波在油中传播,这种机械压力波挤压光纤,引起光纤变形,导致光折射率和光纤长度的变化,从而光波将被调制,通过适当的解调器即可测量出超声波,进而可实现放电定位。

@#@定位的关键:

@#@通过多个传感器布置成阵列形式,测量放电信号到不同传感器的时间来确定最终位置。

@#@存在问题:

@#@课堂讨论,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输配电,49,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结合电力系统自身的特点:

@#@应当有什么样的发展?

@#@,电力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i:

42;s:

3857:

"模具問題點處理

(2),沖模二廠袁虎,1.高凸成形方法,產品形狀,成形方法產品的抽凸高度(H)比較高,在一次抽凸成形時容易拉破.為了避免拉破現象發生並保証產品成形以後的形狀尺寸穩定,一般要分兩步來成形.第一步:

@#@抽弧形.如上圖(b),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

(1).產品抽弧成形以後的c和d兩點間的周長L1(由三段弧長相加)應稍大於產品要求的斷面中a和b兩點間的周長L2(a和b參見圖a),一般L1=L2+(0.20.8)MM

(2).下模入子c和d兩點間的直線距離等於產品要求的斷面中a和b兩點間的直線距離D5.(3).閉模時保証圖中半徑為r1的圓弧與公模最小間隙處間隙為產品材料厚度的百分之六十(T*60%).,第二步:

@#@整形.有兩種不同的整形方法,如圖(c)和圖(d),由專案主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選用哪一種方法.,確定抽弧形時沖子尺寸的步驟和方法:

@#@3.1根據產品要求的形狀和尺寸確定下模入子內孔的形狀尺寸.如圖(e)注意:

@#@

(1).c和d點間的直線距離等於產品要求的斷面中a和b兩點間的直線距離D5.

(2).入子內孔中圓弧半徑r1的大小一般在13MM之間(含1和3MM),以0.5MM為一階.初步確定取r1等於產品斷面中相應處的半徑r.,3.3.2初定產品抽弧形時的外形尺寸:

@#@3.3.2.1如圖(f)所示,以3點(與下模入子內孔兩r1圓弧的切點及抽凸底部的中點g)作圓.3.2.2.2經過修剪如圖(g)所示,測出點c和點d間三段圓弧的總長度L1.3.2.2.3如果此三段弧總長L1小於產品要求的斷面中a和b兩點間的周長L2,則通過把抽凸底部中點g向下移動一段距離h(h可以0.5MM為一階)後得出點h,重新過三點作圓,如圖(h)所示.3.2.2.4重複步驟3.2.2.2和步驟3.2.2.3,直到滿足L1=L2+(0.20.8)MM.通過此種方法求出產品抽弧形時的外形尺寸.注意:

@#@c和d間的三段弧總長L1應比產品斷面中a和b點間的周長L2略大L1=L2+(0.20.8)MM,3.3.3確定抽弧形沖子端部球體半徑:

@#@3.3.3.1以第3.3.2步確定的產品抽弧形時的外形尺寸偏移一個材料厚度.如圖(i)3.3.3.2以下模入子內孔中半徑為r1的兩圓弧偏移T*0.6%.如圖(i)3.3.3.3用三點作圓的方法畫出與步驟3.3.3.1和步驟3.3.3.2中確定的三段弧相切的圓,此圓的半徑R就是抽弧形沖子端部球體的半徑R(取小數點後一位小數,但標註尺寸時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如圖(j)注意:

@#@步驟3.3.3.3中作出的圓所在的位置就是閉模時抽弧形的沖子所處的位置,此時保証了閉模時沖子與母模間的最小間隙為產品材料厚度的百分之六十(60%*T).,3.3.4確定抽弧形沖子身部直徑:

@#@3.3.4.1如果3.3.3確定的圓球圓心在產品材料上平面(即上打板與材料接觸面)以上時,圓球與產品材料上平面相交,就得出抽弧形沖子身部的斷面.如圖(k)所示,D9就是所求的抽弧形沖子身部的直徑.3.3.4.2如果3.3.3確定的圓球圓心在產品材料上平面(即上打板與材料接觸面)與下平面(即下模板與材料接觸面)之間,就取抽弧形沖子的身段直徑D9等於圓球的直徑(即D9=2*R),抽弧形沖子的端部形狀就是一個半球體.如圖(l)3.3.4.3如果3.3.3確定的圓球圓心在產品材料下平面(即下模板與材料接觸面)以下時,必須請示主管.,3.3.5其它注意事項:

@#@3.3.5.1要校核空打閉模(即上下模之間沒有材料卻完全閉模)時抽弧形沖子是否會與下模入子干涉.3.3.5.2抽弧形沖子和整形沖子都裝在打板上,不允許過夾板.,2.披鋒不良,原因分析,解決對策,3.不脫料,原因分析,解決對策,4.鐵屑,原因分析,解決對策,5.抽芽不良,原因分析,解決對策,";i:

43;s:

19904:

"2023/5/13,1,岩土工程试验与测试技术室内土工试验(固结),同济大学袁聚云2016,2023/5/13,2,七、固结试验,常规固结试验快速固结试验固结系数的计算黄土湿陷试验膨胀试验静止侧压力系数K0试验,2023/5/13,3,

(一)土的压缩机理和有效应力原理,压缩机理由于土是固体颗粒的集合体,具有碎散性,因而土的压缩性比钢材、混凝土等其他材料大得多,并具有下列两个特点:

@#@

(1)土体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由于孔隙的减小所引起的。

@#@

(2)饱和土的压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过程称为土的渗流固结。

@#@,2023/5/13,4,有效应力原理对于饱和土,如果在土中某点截取某一水平截面,截面上由土体的重力、静水压力及外荷载所产生的应力,称为总应力。

@#@总应力一部分是由土颗粒间的接触面承担,称为有效应力;@#@另一部分是由土体孔隙内的水承担,称为孔隙水压力u。

@#@=+u这个关系式称为有效应力公式。

@#@,2023/5/13,5,压缩变形h与孔隙比变化e的关系,在实际地基常遇到的压力范围内,土颗粒本身的压缩量很小,故常忽略不计。

@#@土样的压缩变形为孔隙体积的减小,可建立压缩变形h与孔隙比变化e的关系为,2023/5/13,6,根据工程需要,固结试验可以进行如下方法的试验:

@#@

(1)标准固结试验;@#@

(2)快速固结试验;@#@(3)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

@#@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是在试样上连续加荷,并随时测定试样的变形量和底部孔隙水压力。

@#@要求试验过程中,试样底部的孔隙水压力不超过轴向压力的某一值。

@#@控制标准是使试验时的任何时间内,试样底部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为同时施加轴向荷重的3%20%。

@#@,

(二)固结试验,2023/5/13,7,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仪,2023/5/13,8,通过固结试验,可以测定:

@#@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变形与压力的关系;@#@试样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及变形与时间的关系;@#@确定土的压缩系数av、压缩模量Es、体积压缩系数mv、压缩指数Cc、回弹指数Cs、竖向固结系数cv以及先期固结压力pc。

@#@,2023/5/13,9,标准固结试验将天然状态下的原状土或人工制备的扰动土,制备成一定规格的土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测定土在不同荷载下的压缩变形;@#@试样在每级压力下的固结稳定时间为24小时。

@#@,2023/5/13,10,1仪器设备

(1)固结容器由环刀、护环、透水板、加压上盖等组成土样面积30cm2(内径6.18cm)或50cm2(内径7.98cm),高度2cm。

@#@,2023/5/13,11,

(2)加荷设备可采用量程为510kN的杠杆式、磅秤式或气压式等加荷设备。

@#@,GDG-4S三联高压固结仪,WG系列三联固结仪,2023/5/13,12,KTG-BY气压式固结仪,KTG-GY气压式高压固结仪,2023/5/13,13,气压式固结仪,2023/5/13,14,(3)变形量测设备采用最大量程10mm、最小分度值0.01mm的百分表,也可采用准确度为全量程0.2%的位移传感器及数字显示仪表或计算机。

@#@,2023/5/13,15,(4)其他毛玻璃板、圆玻璃片、滤纸、切土刀、钢丝锯和凡士林或硅油等。

@#@,2023/5/13,16,2试验步骤第1步按工程需要选择面积为30cm2或50cm2的切土环刀;@#@环刀内侧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或硅油;@#@刀口向下放在原状土或人工制备的扰动土上;@#@切取原状土样时应按天然状态时垂直方向一致。

@#@,1制备土样,2023/5/13,17,第2步小心地边压边削,注意避免环刀偏心入土;@#@使整个土样进入环刀并凸出环刀为止;@#@用钢丝锯(软土)或用修土刀(较硬的土或硬土),将环刀两端余土修平,擦净环刀外壁。

@#@第3步测定土样密度;@#@在余土中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其含水率然后用圆玻璃片将环刀两端盖上,防止水分蒸发。

@#@,2023/5/13,18,第4步在固结仪的固结容器内装上带有试样的切土环刀(刀口向下);@#@在土样两端贴上洁净而湿润的滤纸用提环螺丝将导环置于固结容器;@#@然后放上透水石和传压活塞以及定向钢球。

@#@,2打开固结仪器的压力盒,3压力盒中底部放入透水石和潮湿的滤纸,4将制备好的环刀土样韧口朝下放入压力盒中,5放平土样,6放上护环,7土样上面放上潮湿的滤纸,8再放上透水石,9放上加压盖板,10土样装好,2023/5/13,28,第5步将装有土样的固结容器,准确地放在加荷横梁的中心;@#@对于杠杆式固结仪,应调整杠杆平衡,为保证试样与容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良好,应施加1kPa预压荷载;@#@对于采用气压式压缩仪,可按规定调节气压力,使之平衡,同时使各部件之间密合。

@#@第6步调整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至“0”读数;@#@按工程需要确定加压等级、测定项目以及试验方法。

@#@,11放压力盒入固结仪加压框,12调杠杆水平,13调整百分表内圈小针初读数,14旋转百分表外圈调零,15百分表调整完毕,16加荷载,17稳定后读数,2023/5/13,36,第7步加压等级可采用12.5、25、50、100、200、400、800、1600、3200kPa;@#@第一级压力的大小视土的软硬程度,分别采用12.5、25kPa或50kPa;@#@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土层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或大于上覆土层的计算压力100200kPa,但最大压力不应小于400kPa。

@#@,2023/5/13,37,第8步当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0.25;@#@最后一级压力应使测得的elogp曲线下段出现直线段;@#@对于超固结土,应采用卸压、再加压方法来评价其再压缩特性。

@#@,2023/5/13,38,第9步当需要做回弹试验时,回弹荷重可由超过自重应力或超过先期固结压力的下一级荷重依次卸压至25kPa,然后再依次加荷,一直加至最后一级荷重为止。

@#@卸压后的回弹稳定标准与加压相同,即每次卸压后24小时测定试样的回弹量。

@#@对于再加荷时间,因考虑到固结已完成,稳定较快,因此可采用12小时或更短的时间。

@#@,2023/5/13,39,第10步对于饱和试样,在试样受第一级荷重后,应立即向固结容器的水槽中注水浸没试样;@#@对于非饱和土样,须用湿棉纱或湿海绵覆盖于加压盖板四周,避免水分蒸发。

@#@,2023/5/13,40,第11步当需要预估建筑物对于时间与沉降的关系,需要测定竖向固结系数cv,或对于层理构造明显的软土需测定水平向固结系数cH时,应在某一级荷重下测定时间与试样高度变化的关系。

@#@读数时间为6秒、15秒、1分、2分15秒、4分、6分15秒、9分、12分15秒、16分、20分15秒、25分、30分15秒、36分、42分15秒、49分、64分、100分、200分、400分、23小时、24小时,直至稳定为止。

@#@当测定cH时,需具备水平向固结的径向多孔环,环的内壁与土样之间应贴有滤纸。

@#@,2023/5/13,41,第12步当不需要测定沉降速率时,则施加每级压力后24小时测定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对于需测定压缩系数的试样,施加每级压力后,每小时变形达0.01mm时,测定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

@#@第13步当试验结束时,应先排除固结容器内水分;@#@然后拆除容器内各部件,取出带环刀的土样;@#@必要时,揩干试样两端和环刀外壁上的水分,测定试验后的密度和含水率。

@#@,2023/5/13,42,3.固结试验成果整理计算试样的初始孔隙比:

@#@计算试样的颗粒(骨架)净高:

@#@计算某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土的孔隙比:

@#@,2023/5/13,43,绘制ep压缩曲线。

@#@绘制半对数直角坐标系统的elgp曲线。

@#@,2023/5/13,44,压缩性指标在一般的压力变化范围内,用一段割线近似地代替该段曲线,割线的斜率称为土的压缩系数a,单位为MPa-1。

@#@,工程实用上常以p=100200kPa时的压缩系数a1-2作为评价土层压缩性的标准。

@#@,2023/5/13,45,根据ep曲线,可以得到另一个重要的压缩指标压缩模量,用Es来表示。

@#@压缩模量定义:

@#@土在完全侧限的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单位为MPa。

@#@,2023/5/13,46,当采用半对数的直角坐标来绘制室内压缩试验ep关系时,就得到了elgp曲线,可以看到,在压力较大部分,elgp关系接近直线,这是这种表示方法区别于ep曲线的独特的优点,试验时以较小的压力开始,采用小增量多级加荷,并加到较大的荷载为止,一般为12.5、25、50、100、200、400、800、1600、3200kPa。

@#@,2023/5/13,47,将elgp曲线直线段的斜率用Cc来表示,称为压缩指数,无量纲。

@#@压缩指数Cc与压缩系数a不同,a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而Cc值在压力较大时为常数,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2023/5/13,48,2023/5/13,49,2023/5/13,50,固结系数的计算,时间平方根法对于某一级压力,以试样的变形为纵坐标,时间平方根为横坐标,绘制变形与时间平方根关系曲线(见图4-3)。

@#@延长曲线开始段的直线,交纵坐标于ds(理论零点),过ds作另一直线,令其另一端的横坐标为前一直线横坐标的1.15倍。

@#@,2023/5/13,51,令其另一端的横坐标为前一直线横坐标的1.15倍,后一直线与变形时间平方根关系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的平方即为试样固结度达90%所需的时间t90,延长曲线开始段的直线,交纵坐标于ds(理论零点),2023/5/13,52,时间平方根法1.15倍的直线与变形时间平方根关系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的平方即为试样固结度达90%所需的时间t90;@#@该级压力下的垂直向固结系数Cv按下式计算:

@#@,2023/5/13,53,时间对数法对于某一级压力,以试样的变形为纵坐标,时间的对数为横坐标,在半对数纸上绘制变形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见图4-4)。

@#@该曲线的首段部分接近为抛物线,中部一段为直线,末段部分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而趋于一直线。

@#@,2023/5/13,54,该曲线的首段部分接近为抛物线,中部一段为直线,末段部分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而趋于一直线。

@#@,2023/5/13,55,时间对数法在变形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的开始段抛物线上,任选一时间t1,查得相对应的变形值d1,再取时间t24t1,查得相对应的变形值d2,则2d2-d1即为d01。

@#@另取时间按同样方法可求得d02、d03、d04等,取其平均值作为平均理论零点ds。

@#@延长曲线中部的直线段和通过曲线尾部切线的交点即为固结度U=100%的理论终点dl00。

@#@,2023/5/13,56,时间对数法根据ds和dl00即可定出相应于固结度U=50%的纵坐标d50(d0+d100)/2对应于d50的时间即为试样固结度U=50%所需的时间t50,对应的时间因数为Tv=0.197。

@#@某级压力下的垂直向固结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在实际应用时,宜先用时间平方根法,如不能准确定出开始的直线段,则用时间对数法。

@#@,2023/5/13,57,先期固结压力及判断,先期固结压力pc土层历史上所曾经承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称为先期固结压力pc,也就是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的最大有效应力,先期固结压力pc是一个了解土层应力历史的重要指标。

@#@目前确定pc的主要方法仍是通过室内压缩试验作出e-lgp曲线,再用一种简便的作图方法确定pc,这一方法是由卡萨格兰德于193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

@#@,2023/5/13,58,2023/5/13,59,土层天然固结状态判断通过先期固结压力pc与土层自重应力p0(即自重作用下固结稳定的有效竖向应力)状态的比较,可将天然土层划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三类固结状态,并用超固结比OCRpc/p0去判别:

@#@

(1)如果土层的自重应力p0等于前期固结压力pc,也就是说土的自重应力就是该土层历史上受过的最大的有效应力,这种土称为正常固结土,则OCR=1。

@#@,2023/5/13,60,

(2)如果土层的自重应力p0小于前期固结压力pc,也就是说该土层历史上受过的最大的有效压力大于土自重应力,这种土称为超固结土,如覆盖的土层由于被剥蚀等原因,使得原来长期存在于土层中的竖向有效压应力减小了,则OCR1。

@#@(3)如果土层的前期固结压力pc小于土层的自重应力p0,也就是说该土层在自重作用下的固结尚未完成,这种土称为欠固结土,如新近沉积粘性土、人工填土等,由于沉积的时间短,在自重作用下还没有完全固结,则OCR1。

@#@,2023/5/13,61,快速固结试验对于沉降计算精度要求不高,而渗透性又较大的土,且不需要求固结系数时,可采用快速固结试验方法,仅最后一级压力延长至24小时。

@#@快速固结试验法规定,当固结压力小于等于400kPa时,在各级压力下的固结时间为1小时;@#@当固结压力大于400kPa时,在各级压力下的固结时间为2小时。

@#@当固结压力小于等于400kPa时,以等比例综合固结度进行修正。

@#@当固结压力大于400kPa时,以次固结增量方法进行修正。

@#@,2023/5/13,62,等比例综合固结度校正法校正系数的计算计算某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即修正后)的土的孔隙比:

@#@,或,2023/5/13,63,4.37/4.24=1.031,2023/5/13,64,次固结增量校正法,2023/5/13,65,次固结压缩指数,压缩指数,次固结压缩指数C与相应荷重下的压缩指数Cc成线性关系,2023/5/13,66,2023/5/13,67,2023/5/13,68,2023/5/13,69,最终荷重下2h与24h孔隙比之差,各荷重点分别作切线,求出C,用公式(3)计算ei,2023/5/13,70,(三)黄土湿陷试验,目的:

@#@测定黄土的大孔隙比和相对下沉系数仪器设备:

@#@同单轴固结仪,2023/5/13,71,(三)黄土湿陷试验,试验步骤:

@#@对试样施加不同荷载,并在每级荷载下测读不同时间的试样变形量,直至达到沉降稳定标准(每小时变形量不超过0.01mm)。

@#@在某压力下达到稳定沉降后,自试样顶面加水,求其在该荷载下的大孔隙比及相对下沉系数。

@#@,2023/5/13,72,大孔隙比和相对下沉系数计算(JTGE40-2007)epp(kPa)压力时浸水前试样的稳定孔隙比;@#@epp(kPa)压力时浸水后试样的稳定孔隙比;@#@e0试验开始时孔隙比。

@#@,2023/5/13,73,2023/5/13,74,湿陷系数计算(GB/T50123-1999)(2008版)h1pkPa压力时浸水前试样的稳定高度;@#@h2pkPa压力时浸水后试样的稳定高度;@#@e0试验开始时试样的高度。

@#@,2023/5/13,75,2023/5/13,76,(四)膨胀试验,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膨胀试验有四种试验方法1.自由膨胀率试验目的:

@#@自由膨胀率为松散的烘干土粒在水中和空气中分别自由堆积的体积之差与在空气中自由堆积的体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用以判定无结构力的松散土粒在水中的膨胀特性。

@#@适用范围:

@#@适宜于膨胀土,2023/5/13,77,用于搅拌量筒内悬液,用于测量干土自由堆积体积,2023/5/13,78,搅拌器,漏斗,量土杯,支架,自由膨胀率测定装置,2023/5/13,79,自由膨胀率计算:

@#@,2023/5/13,80,土样在量筒中不同时间的膨胀体积,(16.8-10)/10=68%,2023/5/13,81,2.无荷载膨胀量试验目的:

@#@无荷载膨胀量试验用于测定试样在无荷载有侧限条件下,浸水后在高度方向上的单向膨胀与原高度的比值,这一比值称为膨胀量,以百分数表示。

@#@适用范围:

@#@适宜于测定原状土和击实土样的无荷载膨胀量,供评价粘性土膨胀势能时参考。

@#@仪器设备:

@#@膨胀仪或固结仪。

@#@,2023/5/13,82,2023/5/13,83,WZ-2型膨胀仪,2023/5/13,84,2023/5/13,85,(2.5-0)/20100%=12.5%,H0=20mm,R0=0R0为百分表初读数,2023/5/13,86,3.有荷载膨胀量试验目的:

@#@为了模拟覆盖压力或某一特定荷载条件,可按实际荷载大小作有荷载有侧限的膨胀量试验,或做不同荷载下的的膨胀量试验。

@#@适用范围:

@#@适宜于测定原状土和击实粘质土在特定荷载下的膨胀量,或测定荷载与膨胀的关系曲线。

@#@仪器设备:

@#@固结仪。

@#@,2023/5/13,87,2023/5/13,88,2023/5/13,89,(2.5+0-0)/20100%=12.5%,H0=20mm,R0=0,Rp=0Rp为荷载P作用下仪器的压缩变形量,2023/5/13,90,4.膨胀力试验目的:

@#@膨胀力是土体在吸水膨胀时所产生的内应力,膨胀力试验是测定试样在体积不变时由于吸水膨胀而产生的竖向最大内应力。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状土和击实土试样,采用加荷平衡法。

@#@仪器设备:

@#@单向固结仪。

@#@,2023/5/13,91,2023/5/13,92,4.012/3010=16kPa注:

@#@12为加压设备的杠杆比,2023/5/13,93,(五)静止侧压力系数K0试验,定义: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是指土体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侧向有效应力与竖向有效应力之比,即(4-62)试验的目的:

@#@是为了确定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值。

@#@实际建筑物地基土的应力场是处于K0状态,因此在计算土体变形、挡土墙静止土压力、地下建筑物墙体土压力、桩的侧向摩阻力时,需要用K0值来计算。

@#@,2023/5/13,94,仪器设备

(1)刚性密封式容器由一个整体不锈钢圆钢锻压切削而成,容器的刚度大,密封性能好。

@#@传力介质采用无气泡水或甘油与水配置而成的液体。

@#@为了便于使容器的液腔中气泡排净,内壁采用弧形断面,消除了矩形断面所造成的滞留气泡的死角,从而满足土样在试验过程中无侧向应变的条件。

@#@,2023/5/13,95,GJY型KO固结仪,2023/5/13,96,图5-44K0容器,GJY型KO固结仪,2023/5/13,97,KO固结仪,2023/5/13,98,

(2)竖向压力传递装置对于应变控制试验可用三轴仪加荷传动装置。

@#@若采用分级加荷的应力控制法,则可将刚性密封式容器置于固结仪的加荷装置上进行试验。

@#@,2023/5/13,99,(3)量测系统采用量程为05kN的拉压力传感器。

@#@采用量程为01000kPa的液压传感器采用量程为010mm的位移计量测土中的竖向应力1、竖向位移1、侧向应力3和孔隙压力u等物理量。

@#@(4)其它切土环刀(内径61.8,高40mm)、钢丝锯、切土刀、无气泡水、滴淀管、吸气球、乳胶薄膜(厚度0.4mm)、滤纸以及硅油等。

@#@,2023/5/13,100,操作步骤1.用K0切土环刀细心切取原状试样或扰动试样;@#@2.在试样的两端贴上与土样直径一样大小的滤纸;@#@3.打开进水阀门,采用负压法或水头降低法,使K0容器的乳胶膜向内壁凹进,以减少试样与乳胶膜的摩擦;@#@4.在乳胶膜表面抹上薄层硅油;@#@5.刀口向上将环刀置于K0容器定位器内;@#@6.用传压活塞将试样从环刀中推入K0容器中;@#@,2023/5/13,101,7.消除负压力并提高到正压1kPa或提高水头到10cm,使乳胶膜贴紧土样,然后关闭进水阀门;@#@8.若采用三轴仪,转动三轴仪手轮使传压活塞与荷重传感器接触;@#@若利用固结仪,则施加1kPa的预压力;@#@9.根据不同试样性质确定压缩速率,开动马达,合上传动离合器进行K0试验。

@#@10.当竖向应力1约为400kPa或是所需要的最大竖向应力1时,停止试验。

@#@11.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称量,并测定含水率,然后清洗容器,关闭各种电器开关。

@#@,2023/5/13,102,成果整理以竖向有效应力为横坐标,侧向有效应力为纵坐标,绘制13关系曲线,如图所示,2023/5/13,103,";i:

44;s:

10485:

"2017年生产管理人员年度安规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在楼板和结构上打孔或在规定地点以外安装起重滑车或堆放重物等,必须事先经过本单位有关技术部门的审核许可。

@#@@#@2、移动平台工作面四周应有1.2m高的护栏,升降机构牢固完好,升降灵活,液压机构无渗漏现象,有明显的荷重标志,严禁超载使用,禁止在不平整的地面上使用。

@#@@#@3、油管道不宜用法兰盘连接。

@#@在热体附近的法兰盘,必须装金属罩壳,禁止使用塑料垫或胶皮垫。

@#@@#@4、机器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如栅栏),露出的轴端必须设有护盖。

@#@在机器设备断电隔离之前或在机器转动时,禁止从靠背轮和齿轮上取下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

@#@@#@5、转动机械检修完毕后,应恢复防护装置,否则不准起动。

@#@@#@6、使用砂轮机时,禁止撞击,禁止用砂轮的侧面磨削,严禁站在砂轮机的正面操作,严禁两人同时使用一个砂轮机。

@#@操作人员应戴合格的防护眼镜。

@#@@#@7、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

@#@@#@8、在风力超过5级时禁止露天进行焊接或气割。

@#@在密闭容器内,不准同时进行电焊及气焊工作。

@#@@#@9、环绳及绳索必须经过1.25倍容许工作荷重的静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无论运行中或停止时,跨越输煤皮带必须经过通行桥。

@#@@#@11、燃油(气)区内一切电气设备的维修都必须停电进行。

@#@@#@12、在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工作,禁止使用明火照明,可用12-36V的行灯。

@#@@#@13、在坝顶、陡坡、屋顶、悬崖、杆塔、吊桥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

@#@@#@14、在准备拆除脚手架的周围设围栏,并在通向拆除地区的路口悬挂警告牌。

@#@拆除脚手架时应设专人监护。

@#@@#@15、改变卷扬机滚筒的转动方向,应在滚筒完全停止后进行。

@#@@#@16、在基坑、井坑、地槽边缘堆置土方时或其他材料时,且堆置土方等物的高度不准超过1.5m。

@#@@#@17、扑灭电石火灾应用干砂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准用水灭火。

@#@@#@18、悬吊式脚手架或吊篮每天使用前,应经过安全检查员核实配重和检查悬挂机构,并进行空载运行,以确认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19、用来专作固定安全带的绳索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每六个月作一次定期试验试验,是以静荷重225kg悬吊5min如有损坏或变形则不许使用。

@#@@#@20、起重机械和起重工具的工作负荷不准超过铭牌规定,没有制造厂铭牌的各种起重机具,应经查算,并作荷重试验后,方准使用。

@#@@#@二、单项选择题@#@1、只有经过有关主管领导批准并得到(C)的同意后,才可以在运行中的汽轮机上进行调整和检修工作。

@#@@#@A、分场技术员B、运行单元长C、值长@#@2、在地下维护室内,对设备进行操作、巡视、维护或检修工作不应少于(A)人。

@#@@#@A、2B、3C、3@#@3、在基坑、井坑、地槽边缘堆置土方时,且堆置土方的高度不准超过(B)。

@#@@#@A、1mB、1.5mC、2m@#@4、使用砂轮机应戴合格的防护眼镜,用固定式砂轮机磨削产生的火花应向下,(B)用砂轮的侧面磨削。

@#@@#@A:

@#@可以B:

@#@禁止C:

@#@有安全措施时可以@#@5、燃油(气)罐接地线和电气设备接地线应(A)装设。

@#@@#@A:

@#@分别B:

@#@联合C:

@#@同步@#@6、制氢室着火时,立即停止电气设备运行,切断电源,排除系统压力,并用(A)灭火器灭火。

@#@@#@A:

@#@二氧化碳B:

@#@1211C:

@#@干粉@#@7、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A)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

@#@@#@A:

@#@2B:

@#@4C:

@#@3@#@8、用来升降的卷扬机应固定在牢固的地锚或建筑物上,固定处所的耐拉力必须大于设计荷重的(C)倍。

@#@@#@A:

@#@3B:

@#@4C:

@#@5@#@9、钢丝绳在卷扬机滚筒上的排列要整齐,在工作时不能放尽,至少应留(C)。

@#@@#@A:

@#@15圈B:

@#@10圈C:

@#@5圈@#@10、起重设备(包括起吊物)在220千伏架空电力线路下面工作,其与供电线路在最大偏斜时最小的间隔距离应大于:

@#@(B)@#@A:

@#@5mB:

@#@6mC:

@#@8m@#@11、油管道不宜用法兰盘连接。

@#@在热体附近的法兰盘,必须装(C),禁止使用塑料垫或胶皮垫。

@#@@#@A:

@#@照明灯B:

@#@金属护网C:

@#@金属罩壳@#@12、安装卷扬机时,应保持滚筒中心线到第一导向滑轮的安全距离。

@#@当钢丝绳在卷筒中间位置时,滑轮的位置应与卷筒轴线垂直。

@#@第一个转向滑车到卷扬机的距离,其垂直度距离宜大于(A)m。

@#@@#@A、6B、8C、10@#@13、使用汽车起重机起吊重物时,必须将支座盘牢靠地连接在支腿上,支腿应可靠地支承在坚实可靠的地面上。

@#@如在(A)地面上工作时,应在支座盘下垫置枕木、钢板、路基箱等。

@#@@#@A、松土B、斜坡C、洼泞@#@三、多项选择题@#@1、汽、水管道及瓦斯油管道的检修工作,工作人员应熟悉管道系统的(ABD)。

@#@@#@A、连接方式B、各阀门和配件的用途C、阀门的操作方法D、检修方法@#@2、管道检修工作完毕后,在什么情况下(ABCD),才可取下警告牌和锁链。

@#@@#@A、加装的堵板已经拆除B、管道已恢复常态C、工作场所已经清理完毕D、所有检修人员已经离开@#@3、电焊工必备有下列哪些用具?

@#@(ABD)@#@A:

@#@镶有滤光镜的手把面罩或套头面罩,护目镜片B:

@#@电焊手套,橡胶绝缘鞋C:

@#@手锤D:

@#@清除焊渣用的白光眼镜(防护镜)@#@4、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学会:

@#@(ABD)@#@A:

@#@触电急救法B:

@#@窒息急救法C:

@#@道路交通安全法D:

@#@心肺复苏法@#@5、储存气瓶仓库周围10m距离以内:

@#@(ABCD)@#@A:

@#@不准堆置可燃物品B:

@#@不准进行锻造C:

@#@不准进行焊接D:

@#@不准吸烟@#@6、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A:

@#@焊接作业中,氧气瓶的压力低于0.196KPa时,可不用减压器。

@#@@#@B:

@#@安设在露天的气瓶,应用帐棚或轻便的板棚遮护,以免受到阳光曝晒@#@C:

@#@禁止装有气体的气瓶与电线相接触。

@#@@#@D:

@#@汽机间的临时气瓶库房中,储存的氧、乙炔气瓶不能超过2个。

@#@@#@7、起重设备的静力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起重设备的(AD)。

@#@@#@A:

@#@总强度B:

@#@最大工作载荷@#@C:

@#@最小工作载荷D:

@#@制动器可靠性@#@8、什么情况下,禁止起重机进行起重作业?

@#@(ABD)@#@A:

@#@起重机制动器失灵B:

@#@起吊地下混凝土预埋件@#@C:

@#@起吊易燃易爆物D:

@#@起重机信号装置不好用@#@9、卷扬机在运转中禁止进行以下哪些工作?

@#@(ABCD)@#@A:

@#@往滑车上套钢丝绳B:

@#@当物件下落时用木棍来制动卷扬机的滚筒@#@C:

@#@站在提升或放下重物的地方附近D:

@#@改正卷扬机滚筒上缠绕得不正确的钢丝绳@#@10、工作结束前如遇下列(ABC)情况应重新签发工作票并重新进行许可工作的审查程序。

@#@@#@A、部分检修的设备将加入运行时;@#@@#@B、值班人员发现检修人员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工作票内所填写的安全措施制止检修人员工作并将工作票收回时;@#@@#@C、必须改变检修与运行设备的隔断方式或改变工作条件时;@#@@#@D、检修人员中间休息后的开工;@#@@#@四、问答题@#@1、何种情况下需要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试运?

@#@@#@

(1)对于不能直接判断的检修设备的性能及检修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的,工作终结前必须进行试运;@#@@#@

(2)所有泵、风机、电机、开关、电动(气动)阀门(档板)等设备大修或解体检修后均需进行试运;@#@@#@(3)所有保护、连锁回路检修后,必须进行相关联锁试验;@#@@#@(4)所有辅机的控制回路检修后,必须进行相关联锁试验。

@#@@#@2、什么情况下没有工作票可以进行作业?

@#@@#@答:

@#@在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下,经值长许可后,可以没有工作票即进行处置,但必须由运行班长(或值长)将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没有工作票而必须进行工作的原因记在运行日志内。

@#@@#@3、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职责?

@#@@#@a)工作是否必要和可能;@#@@#@b)工作票上所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和完善;@#@@#@c)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是否安全地进行。

@#@@#@4、如遇工作间断时应怎样处理?

@#@@#@答:

@#@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

@#@间断后继续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重新认真检查安全措施应符合工作票的要求,方可工作。

@#@当无工作负责人带领时,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5、电力生产工作”五同时”是指什么?

@#@@#@答:

@#@电力生产必须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6、安规中对工作票的设备试运工作做了哪些明确规定?

@#@@#@答:

@#@检修后的设备应进行试运。

@#@检修设备试运工作应由工作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工作许可人同意并收回工作票,全体工作班成员撤离工作地点,由运行人员进行试运的相关工作。

@#@严禁不收回工作票,以口头方式联系试运设备。

@#@试运结束后仍然需要工作时,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应按“安全措施”执行栏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后,方可恢复工作。

@#@如需要改变原工作票安全措施,应重新签发工作票。

@#@@#@";i:

45;s:

24108:

"@#@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

@#@XX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编号:

@#@SDYN-SEPC-KPT-006@#@致:

@#@XX众成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机构@#@现报上机组汽轮机监视仪表与保护系统调试措施,请审查。

@#@@#@附件:

@#@机组汽轮机监视仪表与保护系统调试措施@#@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建设单位审批意见:

@#@@#@建设单位(章):

@#@@#@项目代表:

@#@@#@日期:

@#@@#@填报说明:

@#@@#@本表一式五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承包单位各一份。

@#@特殊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附验算结果。

@#@@#@乙类调试技术措施会签页@#@施工单位:

@#@@#@年月日@#@监理单位:

@#@@#@年月日@#@生产单位:

@#@@#@年月日@#@建设单位:

@#@@#@年月日@#@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机组汽轮机监视仪表与保护系统调试措施@#@编制:

@#@@#@@#@审核:

@#@@#@@#@批准:

@#@@#@XX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2017年10月@#@ @#@目录@#@1工程概述 1@#@2调试范围及相关项目 1@#@3编制的主要依据 2@#@4调试目的 2@#@5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3@#@6调试工作程序及步骤 4@#@7调试中所用的仪器 5@#@8调试质量的检验标准 5@#@9试运的组织分工 5@#@10强制性条文 6@#@11安全控制措施及要求 6@#@12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低碳绿色施工措施及要求 8@#@13附录 10@#@@#@@#@@#@XX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调试运行公司XX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1工程概述@#@XX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新建2×@#@75t/h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1×@#@25MW中温中压单抽汽供热式汽轮机。

@#@@#@电厂工艺流程和控制采用设置全厂集中控制室(中央控制室),对2台锅炉、1台汽轮发电机采用DCS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实现炉、机、电统一的监视与控制。

@#@@#@汽机监视仪表系统应用江阴众合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8000B安全监测保护装置,该系统用于监视汽轮机本体的主要安全参数包括转速、振动、热膨胀、轴向位移、和胀差等,并能在这些参数达到危险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使汽轮机退出运行,防止机组恶性事故发生,从而确保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ETS系统功能是发生危机汽轮机安全运行的信号时,发出紧急停机信号,使汽轮机退出运行,防止机组恶性事故发生,从而保护机组的安全。

@#@主要保护项目有:

@#@轴向位移大、胀差大、TSI超速、推力瓦温度及回油温度高、轴瓦温度及回油温度高、润滑油压低、真空低、发变组故障、伺服油压低停机、DEH停机、DEH超速、轴瓦振动、手动停机等。

@#@@#@2调试范围及相关项目@#@2.1TSI系统调试@#@2.1.1汽轮机监视仪表(TSI系统)包括机柜、电源、框架、设定监视软件、前置器、传感器、连接电缆、接线端子、通讯模块、继电器等设备。

@#@@#@工作内容:

@#@检查设备安装组装情况、软件恢复情况、参数设置情况等。

@#@@#@2.1.2汽机汽轮机监视仪表(TSI系统)主要监控汽轮机转速、轴向位移、胀差、轴瓦振动、热膨胀等主要参数。

@#@@#@工作内容:

@#@对各项参数测量传感器按照定位进行跟踪。

@#@@#@2.1.3检查设备齐全,没有损坏情况,没有缺损设备。

@#@@#@2.1.4传感器线路检查及确认。

@#@@#@2.1.5检查设置各设备相关参数,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2.1.6机柜上电前条件检查及检查电源供电情况。

@#@@#@2.1.7检查TSI控制逻辑,保护设置输出情况。

@#@@#@2.2ETS系统调试@#@2.2.1汽轮机紧急停机系统(ETS系统)主要用于当发生危及汽轮机安全运行的情况时,实现紧急停机功能。

@#@@#@2.2.2汽轮机紧急停机系统(ETS系统)保护项目包括:

@#@轴向位移大、胀差大、TSI超速、推力瓦温度及回油温度高、轴瓦温度及回油温度高、润滑油压低、真空低、发变组故障、伺服油压低停机、DEH停机、DEH超速、轴瓦振动、手动停机等。

@#@@#@2.2.3检查设备齐全,没有损坏情况,没有缺损设备。

@#@@#@2.2.4保护线路检查及确认。

@#@@#@2.2.5检查设置各设备相关参数,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2.2.6机柜上电前条件检查及检查电源供电情况。

@#@@#@2.2.7检查ETS、TSI控制逻辑,保护设置输出情况。

@#@@#@2.2.8ETS保护进行检查试验。

@#@@#@3编制的主要依据@#@3.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3.2《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3.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95-2013;@#@@#@3.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14;@#@@#@3.5《火力发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国能综安全[2014]45号;@#@@#@3.6《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1012-2006;@#@@#@3.7《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3.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3.9设计图纸及设备说明书。

@#@@#@4调试目的@#@4.1确认现场设备动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控制系统的正常动作提供必要的保证。

@#@@#@4.2检查TSI与DCS通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并通过回路试验确认系统TSI组态的正确性,检查系统的可靠性@#@4.3对ETS系统的逻辑控制进行实验以便确认逻辑组态的适用性和正确性。

@#@@#@4.4根据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来确认控制策略和动作时间设定的合理性,并对应用中的不合理部分提出修改意见。

@#@证明此套控制系统能安全可靠地对汽机进行控制与保护。

@#@@#@5调试应具备的条件@#@序号@#@检查确认项目@#@检查确认@#@5.1@#@试运范围场地平整,道路畅通。

@#@@#@5.2@#@试运现场环境干净,现场的沟道及孔洞的盖板齐全,临时孔洞装好护栏或盖板,平台有正规的楼梯、通道、过桥、栏杆及其底部护板。

@#@@#@5.3@#@现场有足够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系统完整可靠并处于备用状态。

@#@@#@5.4@#@消防措施处于可靠备用状态。

@#@@#@5.5@#@电话等通讯设备安装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5.6@#@在寒冷气候下进行试运的现场,应做好厂房封闭和防冻措施,室内温度能保持+12℃以上。

@#@@#@5.7@#@机炉控制室与电子设备间土建工作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签证。

@#@整个机房已具备防尘、防静电、照明及安全保卫等防护措施。

@#@@#@5.8@#@机炉控制室与电子设备间的空调已具备投运条件,能保证装置正常工作必须的温度、湿度。

@#@@#@5.9@#@所有一次元件一次校验合格。

@#@@#@5.10@#@所有电磁阀及一次元件安装接线完毕,具备带电和传动条件。

@#@@#@5.11@#@控制装置的电源系统接线完毕,接地和绝缘检查完毕且合格,具备带电条件。

@#@@#@5.12@#@控制装置的控制站、网络通讯及输入/输出设备的软/硬件工作正常。

@#@@#@5.13@#@控制装置的继电器接线完毕,动作正确。

@#@@#@5.14@#@控制装置到就地的电缆已连接完毕,且连接正确。

@#@@#@5.15@#@控制装置与DCS等系统的通讯和硬线接口工作已完成,通讯工作正常,硬线连接正确。

@#@@#@5.16@#@控制装置的保护动作首出记忆功能已具备。

@#@@#@5.17@#@TSI机架及就地设备安装到位,机架电缆连接完毕。

@#@@#@5.18@#@TSI机架、模件上电、接地。

@#@@#@5.19@#@交流启动油泵、交、直流润滑油泵,控制油泵均调试完成,具备投运条件。

@#@@#@5.20@#@润滑油系统清洗结束,油质合格,油系统投入。

@#@@#@5.21@#@真空系统具备投运条件。

@#@@#@5.22@#@厂家现场服务人员到位。

@#@@#@5.23@#@《ETS功能说明书》正式版已提供。

@#@@#@5.24@#@已按功能说明书要求完成逻辑组态,初稿逻辑图已提供。

@#@@#@5.25@#@电厂生产人员已提供设备和测点报警、保护定值。

@#@@#@6调试工作程序及步骤@#@序号@#@调试内容@#@检查确认@#@6.1@#@TSI机柜接地工作已完成,检查验收签证。

@#@@#@6.2@#@控制装置电源电缆已接好,检查供电电源品质。

@#@@#@6.3@#@配合厂家对TSI控制装置带电。

@#@@#@6.4@#@检查传感器和监视器的校验情况,以厂方的校验证书为准。

@#@@#@6.5@#@检查线路连接的正确性和绝缘性能,其结果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要求。

@#@@#@6.6@#@检查各设备安装情况,安装质量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6.7@#@检查系统的供电电源,电源质量应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6.8@#@在线路连接正确无误,供电电源符合技术要求的条件下,系统上电,对模件进行通道测试,检查模件的报警功能、旁路功能、模拟量信号输出和保护、报警信号输出等功能,作好相应记录。

@#@@#@6.9@#@检查各个模件的软件组态,对不正确的组态进行修改,包括:

@#@输入信号的量程、量纲;@#@模拟量输出信号的量程、量纲,保护、报警输出信号的逻辑组态等。

@#@@#@6.10@#@设定各通道的报警值、保护值,作好相应记录。

@#@@#@6.11@#@调整各传感器的间隙电压或安装间隙,传感器的间隙电压或安装间隙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作好相应记录。

@#@@#@6.12@#@对ETS系统进行上电前的检查,保证电源接线正确、接地良好。

@#@各种接线信号接线完成并完成检查检验工作、停机电磁阀电阻测量正常,能随时带电。

@#@@#@6.13@#@对ETS系统进行上电,下载ETS相关逻辑,并对逻辑进行检查,对信号通道进行检查测试。

@#@@#@6.14@#@就地设备安装完成,润滑油系统投入运行、EH油系统也投入运行,满足挂闸条件,进行挂闸。

@#@@#@6.15@#@机组挂闸后,听从调试人员指挥,配合机务人员进行ETS的保护试验,能够动作正常,首出信号正确。

@#@@#@6.16@#@试验完毕后恢复所有强制条件或者进行短接、断开的电缆接线。

@#@@#@调试执行人:

@#@专业负责人:

@#@日期:

@#@@#@7调试中所用的仪器@#@7.1万用表Fluke15B@#@7.2平口螺丝刀、十字花螺丝刀、测电笔、斜口钳等@#@7.3信号发生器Fluke725@#@8调试质量的检验标准@#@参见《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附表2)。

@#@@#@9试运的组织分工@#@试运工作在试运指挥部的统一领导、组织下,由相关分部试运组指挥进行。

@#@@#@9.1建设单位职责@#@全面协助试运指挥部做好试运中的组织管理,协调各种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9.2施工单位职责@#@完成启动所需要的建筑、设备及临时设施的施工,完成分系统单体试运工作并提交记录,做好试运设备与运行或施工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负责现场的安全、消防、消缺检修工作,组织和办理验收签证。

@#@@#@9.3调试单位职责@#@负责编制相关调试措施;@#@检查系统;@#@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技术指导;@#@提出技术问题的方案或建议;@#@准备有关测试用仪器、仪表及工具;@#@负责分系统调试的指挥工作;@#@负责试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工作;@#@填写试运质量验评表;@#@编写调试报告;@#@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

@#@@#@9.4生产单位职责@#@进行生产准备;@#@提供电气、热控整定值;@#@完成系统隔离和设备启停操作;@#@提供有关工具。

@#@@#@9.5监理单位职责@#@检查、督促本措施的实施,参加试运工作并验收签证。

@#@@#@9.6设备厂家职责@#@各种电缆包括卡件柜与接线柜联线、通讯电缆、预制电缆的确认并保障设备安全,负责受电、程序加载、系统调试等工作,并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并提供对设备和系统进行维护和启动所必需的专用测试设备和工具。

@#@@#@10强制性条文@#@10.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火力发电厂》DL5009.1-2014全部为强制性内容,不单独摘录。

@#@@#@10.2《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12.6.1热工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工保护系统的设计应有防止误动和拒动的措施,保护系统电源中断或@#@恢复不会发出误动作指令。

@#@@#@2热工保护系统应遵守下列“独立性”原则:

@#@@#@1)炉、机跳闸保护系统的逻辑控制器应单独冗余设置;@#@@#@2)保护系统应有独立的I/O通道,并有电隔离措施;@#@@#@3)冗余的I/O信号应通过不同的I/O模件引入;@#@@#@4)机组跳闸命令不应通过通讯总线传送;@#@@#@5)热工保护系统输出的操作指令应优先于其他任何指令,即执行“保护优先”的原则;@#@@#@6)保护回路中不应设置供运行人员切、投保护的任何操作设备。

@#@”@#@11安全控制措施及要求@#@11.1一般安全注意事项@#@11.1.1本措施未尽事宜参照《运行规程》及厂家说明书进行。

@#@@#@11.1.2试运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措施及《运行规程》。

@#@@#@11.1.3其它事项按《电业工作安全规程》执行。

@#@@#@11.1.4试运转区域禁止危及试运转的施工工作,如必须进行施工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11.1.5现场照明充足,操作检查通道畅通,现场通讯联络设备齐全。

@#@@#@11.1.6试运转设备及系统周围的安全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

@#@@#@11.1.7调试过程中应派人监视被调试设备,操作员启动设备前要与现场监护人员沟通好,确认满足启动条件后再启动,现场监护人员发现设备异常,及时汇报。

@#@@#@11.1.8调试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操作调试设备,若有意外,及时汇报。

@#@@#@11.1.9为保障卡件安全,禁止施工单位在卡件送电的情况下进行接线工作;@#@施工单位如果需进行接线工作,必须通知调试人员,在调试人员确认同意后,将卡件拔出,方可接线。

@#@@#@11.1.10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

@#@@#@11.1.11禁止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如:

@#@汽、水、燃油管道的法兰盘、阀门、安全门、加热器疏水弯头、除氧器和热交换器的水位计等处。

@#@@#@11.1.12需要在容器内或较危险的地方工作时,必须派两人,一人工作,一人监护,并做好防范措施。

@#@@#@11.1.13在高处作业时,如果现场没有脚手架或没有栏杆的脚手架,必须使用安全带和工具袋,安全带要挂在牢固的构件上。

@#@@#@11.1.14禁止在高处作业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如必须在此环境下工作,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11.1.15进入现场工作,必须清楚井、坑、孔、洞盖板是否坚固;@#@平台、通道、栏杆是否完整,防止摔伤。

@#@@#@11.1.16进入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工作服,增加自保、互保意识,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执行,有效防止人身和设备的损坏。

@#@@#@11.1.17因电磁阀为强电控制,在进行电磁阀线路检查时一定要将电源切断后再检查。

@#@@#@11.1.18进行跳闸试验块或在线试验调试过程中禁止进行DEH系统调试,防止主汽门误关伤害现场工作人员。

@#@@#@11.2安全防护用品及安全设施要求@#@11.2.1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带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绝缘手套等),严禁使用三无产品。

@#@@#@11.2.2高空作业超过2.0米时,必须及时提供及配备安全防护设施,无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准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及搭设均有特种作业人员完成。

@#@@#@11.2.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挪做他用或拆除,需要拆除时必须经过公司安全监察部和项目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

@#@@#@11.2.4任何人禁止故意破坏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牌。

@#@@#@11.2.5盘柜送电时,做好安全隔离措施,并拉设警戒绳,送电完成后,挂盘柜已送电标志牌,防止触电。

@#@@#@11.3危险因素识别及控制方法@#@11.3.1在项目开工前,未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技术交底。

@#@@#@控制措施:

@#@在项目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

@#@@#@11.3.2机柜送电时,防止机柜失火或导致人员触电伤亡。

@#@@#@控制措施:

@#@送电人员带好绝缘手套、绝缘靴,检查机柜的电源系统的接线是否正确,用500V摇表对电源回路进行绝缘测试,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0MΩ。

@#@有多路电源供电时应逐路送电,并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是否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严禁将多路电源同时送电。

@#@@#@11.3.3机柜带电时,高压电大规模击毁卡件。

@#@@#@控制措施:

@#@送电前按照设计图纸逐条检查,并由厂家现场服务人员确认可以送电。

@#@@#@11.3.4无警戒线或警戒标志。

@#@@#@控制措施:

@#@划定警戒线,设置安全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

@#@@#@11.3.5联锁试验时,通讯不畅造成误操作。

@#@@#@控制措施:

@#@联锁试验前,检查通讯设备通讯是否通畅,如通讯不通畅立即停止调试,待设备恢复正常后或更换通讯设备后再进行。

@#@@#@11.4重大危险因素“H、S”点验证单(附表1)@#@11.5作业风险应急处置措施@#@11.5.1如在调试过程中发生人员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实施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拨打急救电话并向上级汇报情况。

@#@@#@11.5.2如在调试过程中发生设备着火,应视起火设备或起火部位等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无法控制火势,尽快拨打火警报警电话并向上级汇报。

@#@@#@12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低碳绿色施工措施及要求@#@12.1在调试中,废弃物如:

@#@短接线、自粘胶带及废旧电池等,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12.2光污染控制工作,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

@#@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使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12.3调试现场施工留下的废料、垃圾、及时放到指定位置和集中处理,防止对环境污染。

@#@@#@12.4调试过程中操作人员禁止对保温和刷漆管道禁止踩踏。

@#@@#@12.5调试过程中坚持文明施工,做到“谁干谁清,随干随清,工完料尽场地清”。

@#@@#@12.6现场消防措施放置到指定位置,禁止乱挪用和乱放。

@#@@#@12.7施工中加强安全“一对一”监护工作,做到:

@#@四不伤害”。

@#@@#@12.8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参加安全活动,严格执行上级下发的安全规章制度。

@#@尊重和支持安检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12.9不得在设备上、管道上乱写乱画,防止二次污染。

@#@@#@12.10设备表面应清理干净,无积灰、积油等。

@#@@#@7@#@ @#@XX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调试运行公司XX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13附录@#@13.1附表1:

@#@重大危险因素“H、S点”验证单@#@施工方案名称:

@#@机组汽轮机监视仪表与保护系统调试措施@#@序号@#@作业活动、施工工序@#@重大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评价方式@#@危险@#@等级@#@H、S点@#@控制措施@#@实施人@#@验证人@#@验证人@#@(签字)@#@定性评价@#@D=LEC@#@L@#@E@#@C@#@D@#@1@#@ETS调试@#@保护的切除和投入。

@#@@#@造成设备保护功能的失去或误动。

@#@@#@√@#@3@#@2@#@40@#@240@#@2@#@H@#@热控人员必须对切除保护进行详细记录,操作人、保护切除时间、软件或硬件执行的位置等@#@@#@@#@2@#@ETS调试@#@在线试验。

@#@@#@主汽门动作,误伤现场工作人员。

@#@@#@√@#@3@#@2@#@3@#@18@#@5@#@S@#@试验时现场必须有人监护,并停止汽轮机前箱部分一切调试工作。

@#@@#@@#@3@#@TSI调试@#@测量探头的安装时,安装间隙不对,测量探头摩擦、损坏。

@#@@#@设备损坏。

@#@@#@√@#@1@#@3@#@15@#@45@#@4@#@S@#@严格按照设备厂家要求安装,检查安装间隙的大小。

@#@@#@11@#@13.2附表2:

@#@系统试运条件检查表@#@系统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工程名称:

@#@XX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专业:

@#@热控系统名称:

@#@汽轮机监视仪表与保护系统@#@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确认@#@备注@#@1@#@现场条件:

@#@道路、照明、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

@#@@#@2@#@TSI系统及ETS系统控制柜外观检查:

@#@设备标志牌齐全,控制模块安装就位,接地、绝缘电阻检查正常。

@#@@#@3@#@TSI系统控制柜接线完成,电缆屏蔽接地良好。

@#@@#@4@#@TSI系统电源可靠,保证随时可以供电。

@#@@#@5@#@TSI系统探头就地零点定位安装完成,延长线与探头、前置器匹配。

@#@@#@6@#@TSI系统组态设置完成,报警与遮断设定值正确。

@#@@#@7@#@ETS系统电缆接线完成,接线正确、整齐美观。

@#@@#@8@#@就地电磁阀复装完成,测点安装传动连接完成。

@#@@#@9@#@汽轮机油质合格,具备挂闸条件。

@#@@#@10@#@ETS系统通道进行通道检查。

@#@@#@11@#@ETS系统控制柜随时可以送电,下载程序。

@#@@#@12@#@调试措施符合要求。

@#@@#@结论@#@施工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调试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生产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监理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13.2附表2:

@#@质量检定验评表@#@分系统单位工程调试质量验收表@#@工程名称:

@#@XX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单项工程04-09表3.3.9-9@#@发电机组@#@单项工程名称@#@热控单项工程调试质量验收@#@单位工程名称@#@汽轮机监视仪表及保护系统调试@#@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检查结果@#@备注@#@电源熔丝容量@#@符合设计要求@#@绝缘电阻@#@MΩ@#@>@#@200@#@@#@指示仪表、隔离器、记录表调校@#@符合仪表精度要求@#@汽轮机主轴初始位置定位@#@主控@#@符合制造厂规定@#@探@#@头@#@安装间隙@#@主控@#@符合制造厂要求@#@固定@#@主控@#@螺丝齐全、牢固,用漆点封@#@组件内部开关及设置@#@符合制造厂要求@#@位移模拟试验@#@主控@#@≤允许基本误差@#@间隙电压复测@#@符合装置特性曲线@#@硬件组态@#@符合设计要求@#@供电电源电压误差@#@%@#@±@#@10@#@继电器、开关、状态@#@灯的用途、切投标志@#@清楚正确@#@跳机模拟传动试验@#@主要@#@动作正常@#@配合其他专业的模拟传动试验@#@主要@#@动作正常@#@以下空";i:

46;s:

6393:

"@#@盛阳电站2016年“春节”节前安全检查自查情况@#@为切实做好“春节”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光伏发电事业部运维一部“关于开展春节节前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盛阳、盛宇电站结合实际情况,切实查找、治理危及人身、设备、交通和消防等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确保节日期间电站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于1月27日至1月31日开展了节前安全大检查活动:

@#@@#@一、安全检查组织机构@#@组长:

@#@蒋天伟@#@副组长:

@#@黄鑫@#@成员:

@#@马万明(盛阳一值)叶敏(盛阳二值)@#@二、检查内容@#@1、运行值班记录及值长工作日志记录情况;@#@@#@2、设备巡回、缺陷登记、消缺记录及检修交代执行情况;@#@@#@3、安全工器具台账及使用登记情况;@#@@#@4、消防器材、环境卫生检查及责任落实情况;@#@@#@5、定置管理执行情况(资料、工器具、钥匙、消防器材等);@#@@#@6、安全标识标号的完好情况。

@#@@#@7、车辆维护、保养情况;@#@@#@8、电站厂区安全巡回情况检查;@#@@#@9、后方宿舍安全隐患排查及卫生情况;@#@@#@三、检查要求@#@1、各运维值(组)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本次节前安全检查工作。

@#@@#@按运维一部节前安全会议,电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检查表,明确检查重点和检查要求及整改措施,逐项进行检查,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凡检查出危及人身、设备、交通和治安消防安全以及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隐患要及时安排处理,一时不能解决的隐患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明确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真正做到自查整改不留死角,使本次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做到可控在控。

@#@@#@2、运维一部对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总结@#@通过节前安全大检查自查自纠活动,发现的安全管理不符合项、安全隐患和设备缺陷很少,证明了去年第四季度两光伏电站开展的“查漏补缺”整改工作是富有成效的。

@#@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我们会尽快整改处理。

@#@节前站长对电站防火、防冻工作非常重视,并安排了春节期间加强电站主要设备的巡回工作。

@#@力争在春节期间,杜绝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五、附表@#@附表1:

@#@盛阳光伏电站2016年“春节”节前安全检查表@#@盛阳光伏电站@#@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盛阳光伏电站2016年“春节”节前安全检查表@#@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责任人@#@各类记录@#@1、运行值班日志、调度指令填写情况。

@#@@#@合格@#@叶敏@#@2、缺陷登记、消缺记录。

@#@@#@合格@#@叶敏@#@3、消防器材台账记录是否补充,并按规范记录。

@#@@#@是@#@叶敏@#@4、巡检记录,月度定期工作记录。

@#@@#@合格@#@叶敏@#@安全设施工具@#@1、消防器材、环境卫生检查。

@#@@#@不正常@#@SVG围栏内4个手推车式灭火器泄压,16#、8#逆变室各有一个手提式灭火器泄压,年后各站统计后填充。

@#@@#@叶敏@#@2、防误闭锁装置检查及钥匙管理情况。

@#@@#@合格@#@叶敏@#@3、车辆工器具配置情况检查。

@#@@#@正常@#@叶敏@#@4、电站围栏检查。

@#@@#@正常@#@叶敏@#@站端监控系统@#@1、检查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否为双网,支持调控一体化的厂站间隔层应具备双通道组成的双网,至调度主站应具有两路不同路由的通信通道;@#@@#@合格@#@叶敏@#@2、检查系统时钟对时是否准确;@#@@#@是@#@叶敏@#@3、检查各逆变室内设备通讯是否正常;@#@@#@是@#@叶敏@#@4、检查上位机监控各设备状态及遥测、遥信是否正常;@#@@#@是@#@叶敏@#@远动设备、测控装置及调度数据网设备@#@1、检查远动或通信模块设备是否采用双机配置,主备切换是否正常;@#@@#@正常@#@叶敏@#@2、检查远动主机或通信网关机时钟对时是否准确;@#@@#@是@#@叶敏@#@3、检查测控装置网络通信和数据采集是否正常;@#@@#@是@#@叶敏@#@4、检查测控装置是否通过同步时钟进行对时,时钟对时是否准确。

@#@@#@是@#@叶敏@#@5、检查调度数据网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及二次安全防护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是@#@叶敏@#@厂区各箱变,1#、2#站用变、SVG变压器@#@1、各变压器油位是否正常,器身及套管有无渗漏油现象;@#@@#@是@#@叶敏@#@2、各变压器运行声音、温度是否正常;@#@@#@是@#@叶敏@#@3、瓷瓶套管应清洁、无破损、无裂纹或打火现象;@#@@#@正常@#@叶敏@#@4、变压器附近周围环境及堆放物是否有可能购成威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否@#@叶敏@#@5、变压器外壳接地应完好。

@#@@#@正常@#@叶敏@#@各逆变室设备@#@1、检查逆变器是否有异常声音、异常振动和异常气味;@#@@#@否@#@叶敏@#@2、检查逆变器冷却系统运转正常,进风口滤网无堵塞现象;@#@@#@不正常@#@叶敏@#@3、检查触摸屏、各模块及控制柜内各面板上无异常报警显示;@#@@#@正常@#@叶敏@#@4、检查各引线接头接触是否良好,接触点是否发热,有无烧伤痕迹,引线有无断股、折断现象;@#@@#@正常@#@叶敏@#@5、检查逆变器室清洁、无杂物。

@#@@#@正常@#@叶敏@#@各配电室设备@#@1、断路器本体及周围无杂物;@#@@#@正常@#@叶敏@#@2、断路器的标示牌完好;@#@@#@正常@#@叶敏@#@3、断路器分、合闸位置指示是否正确,与实际运行位置是否相符;@#@@#@是@#@叶敏@#@4、保护压板的名称、投退位置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是@#@叶敏@#@5、各指示灯的显示与设备实际运行方式是否相符;@#@@#@是@#@叶敏@#@6、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有@#@SVG报U相过流告警暂停运,厂家承诺年后来处理,暂调节逆变器功率因数来调节线路无功。

@#@@#@叶敏@#@其他@#@1、中控室设备接线端子压线螺丝是否紧固;@#@@#@是@#@叶敏@#@2、后方宿舍安全隐患排查及卫生情况。

@#@@#@正常@#@叶敏@#@";i:

47;s:

1901: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为防止机械发生伤人事故和机械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大型施工机械,必须报审检验和审批。

@#@未经报审验收的施工机械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操作人员必须有专门的操作证件。

@#@@#@二、一般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在进场之前,必须进行检修,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装置应完好齐全,缺损的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的或失效的机械不能使用。

@#@@#@三、预防机械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性射线,振动,噪声等,必须配置相应措施使有害物质限制在规定区域。

@#@@#@四、工器具必须做到摆放整齐,管理制度健全,无丢失和外流有专人检查和记录,施工队班组,每次使用前要进行班前检查,对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应立即销毁,有缺陷的不能使用的设备,应单独存放。

@#@@#@五、凡是机电设备,必须设置规范的接地装置,牢固的接地,严禁线中串联接地,严禁预约停送电时间的方式进行电气检修。

@#@必须先切断电源并接上“禁止合闸”的警示标志。

@#@@#@六、进入施工现场机械必须挂有安全操作规程,专人负责,专人操作,做到施工员先检查后施工的原则进行作业。

@#@@#@七、工程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机械器具安全专项检查制度,对检查有问题的设备作好记录,责令整修。

@#@并进行复检后方可进行使用。

@#@@#@湖北鼎丰建筑有限公司110KV双楼门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