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1356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 降低行政成本范文》.docx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降低行政成本范文》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降低行政成本范文》

第一篇:

控制公务接待消费降低行政成本范文控制公务接待消费降低行政成本

公务接待消费是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规范的公务接待消费将导致行政支出膨胀、财政严重浪费、腐败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规范公务接待消费管理,着力从源头上构建防止奢侈浪费的长效机制,有利于解决行政运行成本高、支出随意性大、开支漏洞多、有效监管难的问题,有利于培养一支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有利于推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不断好转。

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期,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公务接待消费管理不善带来的危害性,切实增强规范公务接待消费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为抓手,认真执行中央、市、县有关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规定,建设一个廉洁、节俭的政府。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切实完善行政成本约束机制,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公务接待消费监督,从文化、制度、管理、监督等多层面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

一、形成合理的接待文化

接待文化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文化,包括接待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它直接影响着接待主客体的接待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在实际接待过程中具体表现在接待的方式、规格、消费行为和习惯上。

受传统文化以及世俗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一个重面子、重人情、重礼节、轻法理、轻理性的社会,这种习俗在公务接待消费中也有所体现,以为客人来了,不加以招待就是小气、就是不近人情;以为不大吃大喝、高规格接待就是不重视客人。

实事上这种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塑造了一种以高消费、公私不分为特征的新的公务接待消费文化,这又反过来助长了公务接待方面的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的流行。

因此,必须培养公仆意识、成本意识,自觉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二、健全规范的接待制度

接待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合理,是导政公务接待消费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要从接待范围、对象、规格、标准以及接待程序上建立起一整套规章制度,一定要全面、细致、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要从上面带头做起,各级坚决执行,不然就会形同虚设。

同样,制度规范本身不健全,如在程序、内容方面安排不当,或者模棱两可,或者不具体、难以操作,这也是很难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容易刺激违规消费的发生。

三、强化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

在财政体制对公务接待的规范方面,存在的主要腐败隐患有:

大量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的存在,成为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要原因。

这些游离于常规监督之外的资金,为各种违规行为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成为大吃大喝、乱发补贴、公款送礼的资金来源。

同时,预算编制和执行都是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既是预算的编制者,也是预算的执行者,这极容易使财政预算变“软”,约束乏力。

加之政府各部门既是公务接待规定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规定”的直接受益者,在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这极容易使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的“经济人”本性得到释放和扩张,为自己的公务接待活动多安排预算,或者是在预算执行中寻隙自肥。

预算执行弹性空间大,预算批准后,在执行中往往变动很大,在实践中预算的变动往往就由政府首长或财政部门决定,方便和纵容了公务接待中的违规行为甚至腐败行为。

另外,要防止其它项目经费改为公务接待消费。

四、建立新型的接待体制

建立新型的接待体制,就是要建立一个从上至下的、双向负责的自成体系的接待体制。

这个体制必须解决这样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上级接待机关对下级接待机构要有约束力,下级能够不折不扣执行上级接待机关要求,避免同级政府或领导的不合理的强势干预。

二是设置单一的接待机构,避免机构、人员的重复设置,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建立统一的接待基地,构建自成体系的接待网络,设立定点标准统一的接待宾馆、饭店,规定统一的就餐标准。

四是上级接待机关和领导要严于律己,带头执行好各项接待制度。

五、纳入对单位、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各部门要把规范公务接待消费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评选优秀领导班子、优秀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逗硬奖惩;要把班子成员职务消费情况纳入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限期整改。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照有关纪律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对典型案例,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和公开曝光。

同时,将党政部门的公务接待消费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第二篇:

公务接待流程的控制要点1.来文通知或领导安排

一般上级领导来调研或外单位领导来学习考察,事先都要通过函件往来联系,或通过电话联系。

比较规范的是通过函件联系,一般由来人单位先发函,办公室接到函后,要及时向领导报告。

属于上级领导来考察,不存在同意不同意问题,也不存在回函问题,直接考虑如何接待的问题;属于外单位来学习考察的,要给领导汇报,请示考虑有没有领导接待、能不能让对方来,或者是让对方推迟几天来,要通过回函或电话联系告知对方,在此基础上考虑接待方案,做好接待准备。

2.与对方联系人取得联系,确定时间、人员、行程等事宜

确定时间,来访人员职务、姓名、联系电话,对方日程及行程安排,是否需要召开会议、就餐、住宿,是否需要预订机票火车票(若需要,请对方提供身份证号码)。

3.制定接待初步方案

向有关领导汇报,确定我方陪同人员。

安排日程及行程,合理制定参观线路。

落实责任人,分工负责落实任务。

方案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日程、行程安排及有关事项(含接机接站或定点迎接、引导人员及车辆安排等);二是会议议程及有关事项(含主持人、讨论议题等);三是用餐、住宿安排及有关事项(含餐桌号、房间号安排,陪餐人员安排等);四是对方人员名单;五是我方陪同人员名单;六是工作要求及分工等有关事项(含卫生打扫、茶水提供、音响视频设备控制、路线视察、宣传报道等)。

若遇大型接待或接待日程较长,可考虑印制接待方案发放给对方,还应包括经开区简介、参观点各企业或车间简介、附近特色旅游景点简介,考察期间天气提示等等。

4.与对方进行沟通,修改、确定接待方案

按照对方要求,修改方案。

尤其要求对方在人员、行程有临时变化前,一定要及时告知我方,便于应对。

5.迎接、引导(或接机接站)

向有关领导汇报,根据接待需要确定迎接、引导人和车辆(接机接站人和车辆),要随时与对方联系人取得联系,掌握行进度,有效控制对接时间。

若接机接站,看是否需要准备鲜花等物品。

6.按路线参观

要安排专人对路线进行视察,确保畅通、安全。

要注意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注意人员控制,防止出现闹访等突发事件。

若同时接待几批宾客,要注意合理安排参观顺序,避免扎堆、碰头现象。

7.召开会议

如需召开会议,一是要做好会议室布置,包括会标确定、桌签摆放、茶水等用品准备、音响设备调试等。

二是要提前准备好汇报或发言材料,需打印发放的要提前打印装订好。

三是要及时添补茶水、遇音响设备故障及时应对处理。

四是要安排人员做好会议签到、会议记录。

8.用餐

要提前与对方沟通好是否用餐,或根据参观、会议结束时间安排用餐。

一是要确定用餐地点,在内部食堂还是其他餐馆。

二是要确定是否用酒,若不确定,需带酒备用。

三是要确定用餐规格,尽量节约不浪费,菜品健康、突出地方特色。

四是要确定用餐时间,若时间不确定,提前安排人到餐厅,根据参观或会议进程灵活安排(若要喝酒,可以先上凉菜,宾客到后边喝酒边上热菜,避免等待)。

五是要摆放好餐具、酒杯、茶水等。

六是要安排人员做好倒酒、添饭等服务工作。

七是要根据用餐情况,及时增添饭菜,若喝酒要把握好上主食的时机,避免等待。

9.住宿

若需要住宿,需提前预订好酒店,遇重要宾客,要先派人到酒店开出房卡,放到前台或提前到酒店等待宾客入住。

若酒店不提供鲜花、水果,可根据需要考虑自行购买放到宾客房间。

10.送机送站

若对方需要,提前为其订票。

根据情况安排人和车辆相送。

如需准备礼品,要提前安排好。

11.与对方联系人联系,听取意见建议

及时询问对方返程是否顺利、进行问候,真诚请对方提出意见建议。

12.召开总结会,分析、改进组织接待人员“回头看”,分析存在问题,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篇:

推行公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推行公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

日前我市公车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三令五审要求治理公务用车使用不规范情况——不由得想到了公车改革。

综观一些地方行政机车使用不由得惊出一头冷汗——现行的公车使用严重混淆了公、私界限,导致行政运作成本居高不下

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xx年,武警湖北总队决定,湖北省武警总队副师级以下干部公务用车将全部取消,今后,总队对所有机关干部每月发放用车补贴,机关干部外出办事所驾私家车悬挂地方牌照;而来自云南昆明的消息称,一项“党政机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试点工作搞了近一年,预计可节省费用xx余万元,试点区超过八成的公务员改变了出行方式,选择私家车、公交车、自行车解决公务问题。

据透露,广州于近期将对包括市管干部在内的全市公务车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

如果公车私用就要经批准后收取相应费用,拟按照每公里1.5元至1.7元收费。

网民认为,广州的做法符合人性,在公车改革步履维艰之际,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但也有人质疑,公车有偿私用如何监管,最后会不会致使公车私用合理化。

其实公车改革早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从xx年《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公车改革已经搞了16个年头,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再一次被祭起,意义仍然十分深远。

公车购臵上的超编和超标、管理上的混乱无序、费用开支上的浪费严重,已成为蚕食公款的“无底洞”,成为愈演愈烈的“车轮腐败”,久为人所诟病。

xx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部署xx年反腐败工作时强调,要集中力量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

中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向媒体透露,中央将出台较以往更严格的公车配备使用新规。

公务活动使用公车本来合情合理,然而,现行的公车使用严重混淆了公、私界限,导致行政运作成本居高不下。

确实是这样,公车的使用和管理上漏洞百出,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车轮上耗费的金钱数字惊人,公车消费占单位行政经费的一半以上,成了财政的沉重包袱。

而集中在超标配车、维护费用昂贵、公车私用等问题上的“车轮腐败”,更是触目惊心。

长期以来,“公费”充当冤大头,为一切私人半私人的消费“埋单”,加剧了政府公共事务活动经费支出制度上的危机。

公车改革,不能单纯为了改革而改革。

既然要进行公车改革,既然已经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既然要制定如此严谨而又切实可行的制度,就应该将具体的步骤实施和落实。

正如以往所得出的经验,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公车改革模式,具体实现形式不必要整齐划一。

事实上,历次的车改之难,其实也不难在“车”,而难在“人”,是难在“权”。

公车改革为何难以取得实效,一方面是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够坚决,不够详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车改革完全取决于政府部门内部的自我监督和自觉规范,缺少了民众的监督。

推行公车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意见集中的超标配车、维护费用昂贵、公车私用等问题,依笔者所见,首先,完善公车制度,采取“取消公车,代以补贴”的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化解公车刚性消费的有效途径。

同时,对诸如通讯费、差旅费、招待费等职务消费项目进行同步改革,防止公车改革后车辆费用转嫁到其它职务消费项目中。

其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执法必严,并加强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媒体监督和人民监督,有效遏制一些人“大慷国家之慨”的路,通过有效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确保公车职务消费的刚性。

只有让以往不为纳税人能够直接监督的公务消费活动,逐渐走到“阳光下”,才能彻底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资溪杨荣生)xx年6月8日

第四篇:

降低行政成本的思路探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一目标,核心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不计行政成本,不讲行政效率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我国政治和行政问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刚建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

这些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本文拟就降低行政成本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表现和原因

(一)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表现。

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有多种表现,但归结起来主要有:

1、机构臃肿造成行政开支庞大。

从乡镇一级政府来说,按照人们习惯性认为,乡镇作为一级政府,就要配备政府的全套机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国共有乡镇政府45462个,若按8亿农民平均算,每个乡镇只有1万多人,相当一部分乡镇人口偏少或面积偏小,但不管地域多大,人口多少,财政承受能力如何,乡镇机构设置都要求上下对口,导致乡镇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口庞大。

从云南省的情况来看,全省有乡镇1590个,建立乡镇财政机构的有1578个。

2000年全省乡镇赤字4.8亿元,隐性赤字为9.3亿元,乡镇债务为38.2亿元,平均乡镇负债331.4万元。

从红河州的情况来看,红河州某镇人口仅2658人,财政收入40万元,而一年的支出就需要256万元。

从省州县机关来看,有的部门机改后虽然合并了,但仅仅是减少了一个部门,却增大了另一个部门,表面上看是精减了,但实际上除了减少几个领导职数外,财政供养人员几乎没有变,因而行政开支仍然很高。

有的几十人的部门每年仅接待费开支就要花数十万元,不计成本的公务活动时常发生。

2002年我国的税收收入是1.5万亿元,完成这项工作的税务系统人员是100万人。

美国的税收收入远高于我国,而税务人员仅有10万人。

2、决策失误造成财政经费巨额损失。

不计成本的搞形式主义,做“形象工程”等导致财政巨额开支。

一届领导换一种发展思路,不切实际地摒弃“老班子”的做法,盲目地上“新”项目,做“新”文章,求“新”发展,结果什么也没有改变,只是增加了财政开支,增加了群众的负担。

从大的方面来看,拥有中国最长跑道,一个多小时都看不到一架飞机的珠海机场,它的投资没人说得清,机场对外宣称的数字是95.6亿。

2002年,审计机关查处的违规担保,投资和借款等方面的失误,已给国家造成损失72.3亿元。

3、政府机关行政人员无成本意识,造成行政开支增大。

有些电话通知就能办完的事,却非要趋车前往,车辆磨损费、耗油费、差旅费增加了不少;有些发一次文件就可说明的问题,却要连发几次,甚至长篇大论,文件制作费、邮资费又要增加;开半天会就可解决的问题,却延长几天甚至更长,或随意增加会议内容,增大了会议开支;有些正常的公务接待,本可节简,可是客少主人多,借机大吃大喝,甚至高消费娱乐的大有人在,致使政府开支增加;有些一天办完的事,非要拖上几天,不讲办事效率;有些几句话就可讲完的电话,却非要客套几句,甚至提提家常事,公话私用,增加了办公经费。

乡镇基层政府更为突出,会议费、小车费、接待费、电话费等办公经费开支更大更难控制。

4、思想意识的落后和办公条件的简陋,产生了不必要的行政开支。

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讲,有能力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也有通讯基础设施,但人们的思想观念却落后,没有把信息技术运用在行政管理方面。

有的政府机关购买了电脑,并上了网,但就没有很好利用,用作娱乐的时间比用来办公的时间多,造成资源浪费;对经济落后的地方来讲,没有能力购买现代化办公设施,也没有通讯基础条件,这就从客观上制约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有些乡镇基层政府出现突发事件或发生自然灾害,仅向上级通报信息,就要用许多人力物力财力。

(二)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行政成本何以居高不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管理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既有法律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有:

1、内部因素。

①行政组织设置不合理,人员增加且结构不尽合理。

一方面是机构臃肿还没有得到有效抑制,有的要精减压缩的机构还没有彻底精减;一方面是财政供养人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人员过剩,年龄、文化、专业技能等结构还不合理。

这个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行政成本不可能降低或降低的幅度会很小,这是导致行政经费开支庞大的直接原因。

②行政成本没有纳入单位和行政人员的考核范围。

现在实行的各种考核,大多只讲工作成绩,做了什么事,产生什么效果,而却很少有人几乎没有人重视完在这些工作的财政投入是多少,因而,导致了行政人员在

第五篇:

降低行政成本的思考和对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一目标,核心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不计行政成本,不讲行政效率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我国政治和行政问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刚建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

这些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本文拟就降低行政成本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表现和原因

(一)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表现。

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有多种表现,但归结起来主要有:

1、机构臃肿造成行政开支庞大。

从乡镇一级政府来说,按照人们习惯性认为,乡镇作为一级政府,就要配备政府的全套机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国共有乡镇政府45462个,若按8亿农民平均算,每个乡镇只有1万多人,相当一部分乡镇人口偏少或面积偏小,但不管地域多大,人口多少,财政承受能力如何,乡镇机构设置都要求上下对口,导致乡镇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口庞大。

从云南省的情况来看,全省有乡镇1590个,建立乡镇财政机构的有1578个。

2000年全省乡镇赤字4.8亿元,隐性赤字为9.3亿元,乡镇债务为38.2亿元,平均乡镇负债331.4万元。

从红河州的情况来看,红河州某镇人口仅2658人,财政收入40万元,而一年的支出就需要256万元。

从省州县机关来看,有的部门机改后虽然合并了,但仅仅是减少了一个部门,却增大了另一个部门,表面上看是精减了,但实际上除了减少几个领导职数外,财政供养人员几乎没有变,因而行政开支仍然很高。

有的几十人的部门每年仅接待费开支就要花数十万元,不计成本的公务活动时常发生。

2002年我国的税收收入是1.5万亿元,完成这项工作的税务系统人员是100万人。

美国的税收收入远高于我国,而税务人员仅有10万人。

2、决策失误造成财政经费巨额损失。

不计成本的搞形式主义,做“形象工程”等导致财政巨额开支。

一届领导换一种发展思路,不切实际地摒弃“老班子”的做法,盲目地上“新”项目,做“新”文章,求“新”发展,结果什么也没有改变,只是增加了财政开支,增加了群众的负担。

从大的方面来看,拥有中国最长跑道,一个多小时都看不到一架飞机的珠海机场,它的投资没人说得清,机场对外宣称的数字是95.6亿。

2002年,审计机关查处的违规担保,投资和借款等方面的失误,已给国家造成损失72.3亿元。

3、政府机关行政人员无成本意识,造成行政开支增大。

有些电话通知就能办完的事,却非要趋车前往,车辆磨损费、耗油费、差旅费增加了不少;有些发一次文件就可说明的问题,却要连发几次,甚至长篇大论,文件制作费、邮资费又要增加;开半天会就可解决的问题,却延长几天甚至更长,或随意增加会议内容,增大了会议开支;有些正常的公务接待,本可节简,可是客少主人多,借机大吃大喝,甚至高消费娱乐的大有人在,致使政府开支增加;有些一天办完的事,非要拖上几天,不讲办事效率;有些几句话就可讲完的电话,却非要客套几句,甚至提提家常事,公话私用,增加了办公经费。

乡镇基层政府更为突出,会议费、小车费、接待费、电话费等办公经费开支更大更难控制。

4、思想意识的落后和办公条件的简陋,产生了不必要的行政开支。

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讲,有能力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也有通讯基础设施,但人们的思想观念却落后,没有把信息技术运用在行政管理方面。

有的政府机关购买了电脑,并上了网,但就没有很好利用,用作娱乐的时间比用来办公的时间多,造成资源浪费;对经济落后的地方来讲,没有能力购买现代化办公设施,也没有通讯基础条件,这就从客观上制约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有些乡镇基层政府出现突发事件或发生自然灾害,仅向上级通报信息,就要用许多人力物力财力。

(二)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行政成本何以居高不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管理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既有法律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有:

1、内部因素。

①行政组织设置不合理,人员增加且结构不尽合理。

一方面是机构臃肿还没有得到有效抑制,有的要精减压缩的机构还没有彻底精减;一方面是财政供养人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人员过剩,年龄、文化、专业技能等结构还不合理。

这个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行政成本不可能降低或降低的幅度会很小,这是导致行政经费开支庞大的直接原因。

②行政成本没有纳入单位和行政人员的考核范围。

现在实行的各种考核,大多只讲工作成绩,做了什么事,产生什么效果,而却很少有人几乎没有人重视完在这些工作的财政投入是多少,因而,导致了行政人员在

工作中只讲成绩,不讲消耗,这就必然导致行政成本的增高。

因此要把行政成本纳入单位或行政人员的考核,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有效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小而全的管理思想。

这种现象在乡镇一级政府最为突出,因为要做到上下对口,便于管理,所以,上级有的机构下级也应该有。

在省州县级政府机构中,职能部门、职能科室设置也

存着小而全的现象。

小而全的管理思想,阻碍了机构改革的进行,束缚着人们对政府管理创新认识的思想解放。

这是导致行政经费开支增大的间接原因。

④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管理思想的落后主要是行政人员没有效率意识,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很少有人讲效益。

许多人甚至没有“行政成本”、“运行效益”等类的概念,政府管理不算效益帐,因而,就不会有开拓创新精神,也不会有实现现代化办公的思想。

管理手段的落后主要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购不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有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电网和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这是导致行政成本增加的主客观因素。

2、外部环境因素。

①法制化程度不高主要是依法行政还没有形成良好氛围。

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健全行政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要提高行政执法意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在行政管理法律责任追究方面,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的表现在行政决策失误方面。

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首长工程”、“长官意志”曾是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的决策失误,除了少数违规操作外,有相当一部分则是在“加快发展”、“战略眼光”的旗帜下产生的。

不管不顾地超前,贪大求洋,靠想当然的“前景”上项目,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问题在于,这些重大决策失误,不要说在其他地方,就是在本地,大都未产生足够的震动,有的甚至被掩盖起来。

因为既是为了“加快发展”,为了体现“战略眼光”,一些导致重大损失的决策失误不过是“好心办坏事”。

由于动机是好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因此,也就没有人为此付出代价,甚至都不会影响决策者的政绩和升迁。

决策失误导致财政巨额损失。

②社会风气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礼尚往来,迎来送往等一些不良风气,封建思想、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家长制作风等一些旧观念,也不同程度的助长了人们的一些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