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2289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部-王继业(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最新).doc

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手册

主编:

王信友

副主编:

杨瑞新霍然

执行主编:

杨瑞新

参编人员:

第一章:

鲍学俊、李志厚

第二章:

杨瑞新、胡隆华、陈雪峰

第三章:

殷寿陶、李磊、西安、武汉、能美、胡隆华、鲍学俊

第四章:

鲍学俊、李志厚、马定超、殷寿陶、李磊、胡隆华、田锦林、李殿臣

目录

第一章公路隧道概论

第二章公路隧道火灾危险性

第三章公路隧道火灾报警系统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第五章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维护管理

第三章公路隧道工程中常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用性分析

一、空气管感温报警系统(殷寿陶负责)

(一)基础理论

(二)探测机理

(三)技术指标

二、缆式感温报警系统(定温、差定温,李辉负责)

(一)基础理论

(二)探测机理

(三)技术指标

三、红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美负责)

(一)基础理论

(二)探测机理

(三)技术指标

四、分布式光纤火灾报警系统(李磊负责)

(一)基础理论

(二)探测机理

(三)技术指标

五、光纤光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武汉理工负责)

(一)基础理论

(二)探测机理

(三)技术指标

六、各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隧道内的适用性分析(武汉理工大学负责)

(一)隧道环境因素、火灾特性等对系统探测及报警的影响

(二)根据影响火灾探测的因素,分析各类型报警产品优缺点

(三)从灾害后果对各类型报警产品进行经济和技术分析

(四)各类型报警产品在隧道内的适用性比较

建议:

将“四、分布式光纤火灾报警系统”修改为“四、光纤喇曼散射火灾报警系统”,其他几节都是以探测原理冠以名称,“分布式”是一种传感网络的分布方式,不足以表达本节所述的内容

五、光纤光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是国内外刚刚兴起的新一代传感器。

以准分子紫外激光在光纤纤芯中写入具有一定中心波长的光纤布喇格光栅,它实际上是具有选择性波长反射的无源器件,其反射光波长(即布喇格波长)会受到外界温度等参数变化的影响而产生波长移动,通过一种光纤光栅解调装置,对波长移动进行监测,即可知道温度的变化情况。

这种传感系统的与传统的机电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如:

本质防爆、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抗腐蚀、耐高温、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方便等,因此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特别适于易燃易爆和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中的应用。

另外,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采用波长调制的方法,信号可远传,在实际工程中完成了20km无中继的远程火灾监测。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在国内的六十余条隧道火灾报警系统中得到应用,系统长期运行稳定,多次准确成功的报警案例,为事故的及时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获得业主好评。

(一)基础理论

光纤布喇格光栅的基本结构为沿纤芯折射率周期性的调制(如图1所示),所谓调制就是本来沿光纤轴线均匀分布的折射率产生大小起伏的变化。

A为栅距

芯层

包层

A

光波

折射率n1

折射率n2

折射率n

反射光

光栅

图光纤布喇格光栅结构示意图

光纤的材料为石英,由芯层和包层组成。

通过对芯层掺杂(通常是掺锗),使芯层折射率n1比包层折射率n2大,形成波导,光就可以在芯层中传播。

当芯层折射率受到周期性调制后,即成为布喇格光栅。

布喇格光栅会对入射的宽带光进行选择性反射,反射一个中心波长与芯层折射率调制相位相匹配的窄带光(带宽通常约为0.1~0.5nm)。

此中心波长称之为布喇格波长。

所谓相位相匹配是指布喇格波长决定于折射率调制的空间周期和调制的幅度大小,它们满足模式耦合理论的一级近似相位匹配条件,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为光栅的布喇格波长,为光栅的有效折射率(折射率调制幅度大小的平均效应),为光栅条纹周期(折射率调制的空间周期)。

显然当光栅常数发生变化时,光栅所选择反射窄带光的中心波长也发生变化,即:

光栅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效应,光栅的条纹周期会发生变化;由于热光效应,光栅的有效折射率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

或者写成:

上式右边第一项为热膨胀效应:

因热膨胀引起的条纹周期变化,为光纤的热膨胀参数;第二项为热光效应:

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折射率变化,为光纤的热光系数。

实验表明,和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和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因此只要能够精确地测量光栅反射光的布喇格波长,就可以精确地知道光纤光栅处的温度,这就是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这一传感机制的优点在于测量精度高、长期稳定性好、系统可靠,能进行绝对测量,能方便地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在一根光纤中串接多个甚至上百个布喇格光栅探测点进行分布式、远程测量,可实现数字式传感。

(二)探测机理

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一个主要的优点就是:

能方便地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在一根光纤中串接多个布喇格光栅进行分布式测量。

光纤布喇格光栅分布式传感系统的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一根光纤上串接的多个布喇格光栅具有不同的光栅常数,宽带光源所发射的宽带光经Y型分路器通过所有的布喇格光栅,每个布喇格光栅反射不同中心波长的光,反射光经Y型分路器的另一端口耦合进解调仪,通过解调仪探测反射光的波长及变化,就可以知道各个布喇格光栅处被测量的情况。

被测量变化

严格地讲,一般光纤布喇格光栅分布式传感系统应称为准分布式系统,因为光纤布喇格光栅分布式传感系统难以做到连续分布,而是点式分布。

但布喇格光栅的长度可以做到毫米量级,实际应用的空间分辨率要比基于时域技术的连续分布系统高得多,时域连续分布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只能达到米量级。

分路器

宽带光源

S1

S2

S3

Sn

S1

S2

S3

Sn

光纤光栅解调器

图光纤布喇格光栅分布式传感系统原理示意图

感温探头是光纤光栅温度监测报警系统的核心部分,由测量光栅、导热感温元件(无电元件)等部分组成,使用不锈钢管进行保护。

实际使用时,检测现场可以安装多个感温探头(具体数量根据使用需要确定),它们之间相互串接起来,采用特殊结构与光缆连接。

图3为单个感温探头结构简图。

123451

图感温探头结构简图

其中,1为连接光缆,2为探头保护管,3为测量光栅,4为导热感温元件,5为单模光纤。

探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探头保护管经导热感温元件传导到测量光栅,导致布喇格波长发生变化。

通过探测此波长的变化,获得环境温度,达到温度传感的目的。

光纤光栅温度监测报警系统主要是针对所监测目标温度的异常升高进行实时测量,显示温度变化并进行报警。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感温监测报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中,光纤光栅感温探头分别布设在各个探测点上,感温传感信号通过光纤和波长解调系统送到受计算机中进行判断处理。

波长解调系统为光纤光栅温度监测报警系统的解调部分,它包括宽带光源、光分路器、标准恒温解调器、波长调节设定单元、光探测器以及相应的电子电路,能够可靠地实现现场信号实时检测,同时输出两级报警控制信号,分别实现超温报警和极限报警;而且每级报警信号可输出两路报警控制信号,一路提供给显示仪表进行声光报警,一路提供给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三)技术指标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系统除具有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现场无电检测,不受电磁干扰,波长信号不受光强影响,长期稳定性好的一般特点外,还针对隧道这一特定的应用,开发了光纤光栅隧道分区火灾报警系统,实现了大容量光纤光栅远程无中继火灾探测。

传统的光纤光栅复用系统一般采用光纤通信中波分复用(WDM)技术,这种多点波分复用技术如图2所示,系统复用能力有限,限制了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光纤光栅多区波分复用系统的设计,如图5所示,该技术根据现有隧道火灾报警技术标准对防火分区的规定开展设计,在同一个防火分区采用布喇格中心反射波长相同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而在不同的防火分区采用布喇格中心反射波长不同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称为光纤光栅多区波分复用技术。

该技术将系统的复用能力成倍提高,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及时准确的完成火灾探测并产生报警信号。

图多区波分复用技术示意图

图光纤光栅隧道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在隧道监控技术标准中,一般100m为一个防火分区,如果采用多区波分复用技术,每个光通路复用的容量可达到上百个探测单元,一条光纤光栅火灾探测器的探测范围跨越4个防火分区。

如图6所示,火灾探测器安装在隧道内,无需电力供应,免维护;火灾探测信号处理器安装在远程监控所内,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之间用通信光缆连接,无需中继。

光纤光栅多区波分复用技术代替传统的多点波分复用技术,解决了复用容量有限的问题,实现了隧道分区火灾报警的技术要求。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①复用能力:

单光通路串联探测点数≥60个,系统复用能力≥960个

②光通道数:

16条光通路并行同步扫描,可扩展;

③远程监测:

信号无中继有效传输距离20km;

④报警方式:

差、定温复合;

⑤报警响应时间:

小于60秒,优于《公路隧道火灾报警技术要求》规定

⑥接口能力:

多路温度报警和自检故障报警开关信号,RS485/232,LAN,VGA等;

⑦检错能力:

自动巡检,识别故障光通路,产生故障报警信号;

⑧容错能力:

隔离故障光通路,不影响其他光通路的工作状态。

六、各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隧道内的适用性分析

(一)隧道环境因素

隧道的特殊结构和地理位置决定了隧道内的特殊环境,这些环境因素会对不同种类的火灾探测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隧道内烟气较大,会影响感烟类和感光类的火灾探测及报警。

隧道是封闭管状结构,当交通流量较大时,车辆会产生大量尾气,由于无法及时通过通风系统排出会大量的堆积在隧道顶部。

感烟类火灾探测器如果安装在隧道顶部,烟气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探测器的误报,所以该类产品一般使用于如隧道监控所或监控中心等建筑内环境。

另外,烟尘还会堆积在感光类探测器的探测窗上,降低探测器对火焰光的敏感程度,产生报警滞后甚至漏报的情况。

所以对于感光类探测器,如红外火灾报警系统,必须有工作人员定期对其进行维护,才能保证其在隧道内正常工作。

隧道内自然环境恶劣,温度变化大,湿度大,会对红外类和感温电缆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造成影响。

对于红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内的感光器件有一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当温度过低时,则无法正常启动,若通过加热装置,则会在探测器窗上出现结露仍然无法工作。

另外,感温电缆是利用温敏金属或温敏绝缘层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测量温度,但是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金属的氧化和高分子聚合物的老化,将导致其温敏特性随使用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长期可靠性差。

隧道内是强电磁干扰环境,光纤类火灾探测技术较传统的机电类火灾探测技术更有优势。

隧道内的各种机电设备和经过的车辆等都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场,对传统的的机电类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产生影响,如本指南所提到的缆式感温报警系统和红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上述系统为避免电磁干扰,都采用在信号探测部分设置参考路或设计高频电子电路的方法减少电磁噪声的影响,而在信号传输部分则直接采用光纤通信的方法,因为电信号不仅受电磁干扰,而且极易衰减,不能远传。

光纤类火灾探测技术是利用温度对光纤内传输光的强度或波长的影响进行感温火灾探测的新兴技术。

由于光纤的材质是非金属无机质,长期稳定性好,光信号可远传,不受电磁干扰,光纤类火灾探测系统非常适合于隧道内应用环境。

(二)火灾探测影响因素

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火灾探测技术则是通过感知光或热,判断火灾的发生并产生报警信号。

火灾发生时,隧道内空气的流动、环境温度和伴随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都会对火灾探测及报警产生影响。

隧道内的自然风、风机开启通风和汽车通过时都会对空气产生扰动。

当有火灾发生时,空气的流动会影响火焰和烟气的走向,改变隧道内无风条件下产生火灾时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化趋势,对于感温类火灾探测系统都会产生影响。

以光纤光栅感温隧道探测报警系统在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进行实体隧道点火实验为例,自然通风工况下的报警响应时间为23秒,启动风机(风速大于3m/s)时的报警响应时间延长为39秒。

空气的流动会影响火焰燃烧的走向,减缓灼热的气体垂直上升,使隧道顶部温度升高的趋势,而感温类火灾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隧道的顶部。

另外,空气沿隧道的流动会改变隧道顶部温度场的分布,使最高温度出现的位置偏移出起火点位置。

但隧道是采用分区火灾探测,50~100m为一个防火分区,系统判断的起火区域和其相邻两个区域联合进行消防联动,所以位置的偏差不会对火灾的及时处理造成影响。

环境温度也会影响感温类火灾探测技术的报警响应时间。

感温类火灾探测技术按报警方式分为定温报警和差温报警。

部分感温类火灾探测技术并不能对温度进行测量,而是在当温度达到某一定值时产生一个通断的信号。

在低温环境下,火灾引起温度上升并达到某一定值所需的时间会相对较长,使定温报警响应时间滞后。

差温报警的火灾探测技术能测量温度并计算温度的上升速度,当温升达到一定速度时,即产生报警信号,所以环境温度不会对差温报警探测技术的报警响应时间产生影响。

隧道内空气的流动不会对感光类探测器的火灾探测造成影响,但是伴随火灾的发生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浓烟,造成空气能见度降低,延长感光类探测器的报警响应时间。

当烟气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火焰的光无法穿越,火焰闪烁的特性也无法被探测器检测到,感光类探测器将无法产生报警信号。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隧道火灾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火灾往往由车辆的底部开始蔓延,当火灾被车辆遮挡时,感光类探测器也将无法及时产生报警信号。

(三)火灾后影响分析

火灾产生的高温无疑会对隧道内的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各种火灾探测系统的设备分布位置不同,产生的破坏程度和重建费用也不一。

空气管感温报警系统、缆式感温报警系统和红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分布位置类似。

隧道内每个防火分区一套火灾探测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探测信号处理器,而且都安装在现场,产生的报警信号再通过一套总线通信系统传输到监控所。

由于每个防火分区的火灾探测设备相对独立,在个别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其它设备仍然能正常工作。

重建费用就是更换和安装被损坏的设备,还不包括通信设备可能被破坏所产生的维修和更换费用。

喇曼光纤感温火灾报警系统的火灾探测器是光纤,系统的价格成本集中在探测信号处理器,即测温主机,根据其型号不同,探测信号处理器可检测到分布在数公里内的探测光纤的喇曼散射光强信号。

由于喇曼测温技术是通过检测散射光的强度信号计算温度,探测光纤必须直接接入探测信号处理器,所以价格昂贵的探测信号处理器只能安装在隧道内。

而且其中的光源和光电器件对温度和湿度敏感,隧道内还需要修建恒温恒湿的仪表间安置探测信号处理器。

如果火灾刚好在探测信号处理器所在的区域内发生,破坏了探测信号处理器,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探测信号处理器没有在火灾中被损坏,则只需更换烧毁的探测光纤,损失相对较少。

另外,一条感温光纤有数公里长(典型值2km),跨越数个防火分区,其中某段损坏将影响全线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探测信号处理器损坏则全隧道火灾探测系统失效

光纤光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探测器是串联的光纤光栅感温探测单元,和喇曼光纤感温火灾报警系统类似,探测信号处理器也占到系统成本的大部分。

所不同的是光纤光栅火灾探测技术是通过检测光纤光栅的反射波长计算温度,而光的波长不会像强度一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所以光纤光栅火灾探测器和探测信号处理器之间可通过普通通信光纤连接。

探测信号处理器安置在离隧道现场20km内的监控所内,隧道内的火灾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威胁,灾害发生后只需更换被损坏区域的光纤光栅火灾探测器(典型值400m),未被损坏的区域仍能正常工作。

(四)产品适用性比较

综合上述隧道环境因素、火灾探测影响因素和火灾后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各种类型的火灾探测技术和产品都有不同的表现,各类型报警产品在隧道内的适用性比较如表1和表2所示。

综上所述,1)红外火灾报警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低,而且需要经常维护;空气管感温火灾报警系统和感温电缆火灾报警系统的长期可靠性较差;光纤喇曼散射火灾报警系统和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的隧道应用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强;2)在相关的报道和实验中,红外火灾报警系统在火焰无遮挡的情况下火灾响应时间最快,其次为光纤传感类火灾报警系统,机电类火灾报警系统最慢;3)从价格因素看,机电类火灾报警系统的价格相对较低,红外火灾报警系统和光纤传感类火灾报警系统的价格基本相当。

表各类型报警产品在隧道内的适用性比较

火灾探测报警技术

感光类火灾探测技术

感温类火灾探测技术

火灾探测报警产品

机电类传感技术

光纤类传感技术

红外火灾报警系统

空气管感温

感温电缆

光纤喇曼散射

光纤光栅测温

隧道环境影响因素

烟气/尘大

烟尘堆积在探测窗上,降低探测器对火焰光的敏感程度

基本无影响

温度跨度大,湿度大

温度过低时,探测器无法正常启动,若通过加热装置,则会在探测器窗上出现结露仍然无法工作

探测管路易老化,产生堵塞或泄漏,长期可靠性差

热敏金属或热敏高分子聚合物极易老化,其温敏特性随使用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长期可靠性差

探测信号处理器安置在隧道内,需设立恒温恒湿仪表间

无影响

强电磁

干扰

有影响

基本无影响

有影响

基本无影响

无影响

火灾探测影响因素

空气流动

基本无影响

延迟报警响应时间

环境温度

感光探测器有一定的工作温度范围

温度过低会延迟定温报警的响应时间,对差温报警响应时间无影响

浓烟/车辆

火焰被遮挡,延迟报警响应时间或产生漏报

基本无影响

表各类型报警产品受火灾影响的分析比较

空气管感温/

感温电缆/

红外火灾探测系统

分布光纤火灾探测

光纤光栅火灾探测

技术分析

每防火分区的火灾探测系统相对独立,部分分区内设备损坏,不会影响其它防火分区内系统的正常工作

一条光纤火灾探测器有数公里长(典型值2km),跨越数个防火分区,其中某段损坏将影响全线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探测信号处理器损坏则全隧道火灾探测系统失效

一条光纤光栅火灾探测器跨4个防火分区(典型值400m),其中某段损坏将影响其覆盖的防火分区不能正常工作,其他区域无影响

经济分析

更换火灾发生区域内损坏的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探测信号处理器

更换损坏的感温光纤火灾探测器和可能被损坏的探测信号处理器

更换损坏的光纤光栅火灾探测器,探测信号处理器位于隧道外的监控所内,不会受火灾影响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出现大规模隧道群,其监控系统具有管理范围大,管理对象多,管理人员少的特点。

对隧道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提出了远程监控能力、现场无电或少电检测、免维护或少维护等要求。

许多火灾探测技术,由于无法满足新的技术要求,而无法在这种大规模隧道群的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

光纤类传感技术比机电类传感技术的火灾报警系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如:

本质安全、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抗腐蚀、耐高温、体积小、重量轻等,越来越受到隧道火灾自动报警领域的重视和亲睐,其产品主要有本章所提到的光纤喇曼散射火灾报警系统和光纤光栅火灾报警系统,技术比较如表3所示。

上述两种光纤测温技术最本质的区别——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是数字式的,它的传感信号为波长调制;光纤喇曼散射温度传感是模拟式的,它的传感信号为强度调制。

这种技术上的不同确定了它们作为火灾探测技术时,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技术在报警响应时间、受环境影响程度和远程监控能力上都有更好的表现,更加适用与现代隧道监控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表光纤传感类火灾报警系统比较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

光纤喇曼散射感温火灾报警系统

技术概述

光纤光栅是一种对应变和温度等物理量敏感的波长调制型光无源器件,除具有光纤传感所有特性外,还具有信号长期稳定性好、可远距离传输、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喇曼散射是光纤在光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散射之一,由于其散射强度对温度敏感,所以和光时域后向散射(OTDR)技术结合形成光纤喇曼测温技术。

技术背景

光纤光栅测温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武汉理工光科的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2007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荣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技术在上世纪末在欧洲得到一些应用,后引入我国,我国现有的该技术提供商,基本为代理商,或引进技术的合作者。

测温原理

检出量是波长信号,波长的变化受温度影响:

和是常数,分别是光纤的热膨胀系数和光纤材料的热光系数

检出量是光强信号,Anti-Stokes散射光强受温度影响:

-Stokes散射光强

-绝对温度,其他参数为常量

定位原理

不同的防火分区分配不同的波段和光通路,根据检出的波长所在波段和光通路就可判断测量点及其所在位置。

基于光时域后向散射(OTDR)技术,根据检测到的散射光的时间延迟,确定测点至光纤输入端的距离。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

测量时间

每次扫描都能检测到该时刻传感器反射的波长值,调用预存的标定值即可直接计算得到温度值,商用光纤光栅测温系统的典型测量时间为1s

由于单次检出信号微弱,信噪比小,必须进行多次累加平均,才能保证测量精度。

测量时间和测量精度、空间分辨率、测量距离等参数有关,上述参数要求越高,测量时间越长,商用喇曼测温系统承诺的测量时间<20s

影响因素

波长信号不受光强波动影响,对于光源衰减、插入损耗、微弯损耗等光系统常见损耗不敏感

光强型传感系统中的激光光源强度会随使用时间衰减,光纤中的接头和弯曲等,都会影响系统性能

远程监控能力

波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不受传输距离的限制,在隧道火灾报警工程中,信号处理器安装在隧道外的监控室中,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中间直接用普通光纤连接,工程实现20km无中继远程监测

微弱光强信号不能远传,测温主机必须安装在隧道内,测温主机内的光源、光电器件对温度和湿度极其敏感,所以需要在隧道内单独设立空调机房和供电系统,处理后的火灾报警信号,需要单独设立的火灾报警通信系统传输到隧道监控所。

由于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的技术优势,2006-2008年已在国内近60余条隧道的火灾报警系统中得到应用,累计长度400多公里,其中包括沪蓉西高速公路全线的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现已实施的隧道包括宜昌-恩施和宜昌-长阳的28条隧道中,全长一百多公里。

另外,包括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该隧道是世界规模第一,长度第二的隧道。

TWG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在技术招标中,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取得一侧单洞(18.02公里)的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2007年3月工程结束验收时,该工程被业主评为优秀项目奖。

系统运行一年多,性能稳定,工作可靠。

在已实施运行的工程中,还有成功报警案例:

2008年2月23日武汉市阅马场地下通道一出租车自燃引发火灾,光纤光栅火灾报警系统随即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采取了应急措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同年4月28日女娘山隧道车辆相撞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隧道内因故停电,监控设施(监控摄像机、离子烟感探头……)均无法工作。

光纤光栅火灾探测器仍然在正常工作,并且在第一时间探测到了此次火灾,并及时准确报警,为事故的及时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