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922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期终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会跳舞的机器人B.禽流感病毒

C.珊瑚D.不断生长的钟乳石

【答案】B

【解析】选项中的美丽的珊瑚、机器人、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禽流感病毒属于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一项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生物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A不符合题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

树→蝉→螳螂→黄雀,B不符合题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

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C符合题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D不符合题意。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有大有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答案】D

【解析】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4.湿地生态系统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我们称湿地生态系统为()

A.地球之肺B.绿色水库C.天然氧吧D.地球之肾

【答案】D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

5.某学生在载玻片上写“69”字样,他在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是()

A.69B.96C.66D.99

【答案】A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69”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69”。

...

6.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樱桃酸甜的物质存在于()

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液泡

【答案】D

【解析】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存在一些酸、甜、苦、辣的物质及色素,叫细胞液,我们所吃樱桃酸甜的物质存在于液泡中。

7.太阳鸟和太阳花的细胞相比,太阳鸟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

【答案】D

8.下列生物细胞中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A.大熊猫B.北极熊C.鸽子树D.藏羚羊

【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

ABD中的生物属于动物,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和线粒体。

9.某生物的体细胞内有20条染色体,该生物的子代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A.30条B.40条C.10条D.20条

【答案】D

【解析】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是成对存在的。

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

受精卵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某生物的体细胞内有20条染色体,该生物的子代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20条。

10.扬子鳄和银杉都是我国珍惜的生物,构成银杉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答案】D

【解析】银杉属于植物,由分析可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11.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反应B.通过胞肛排出废物

C.用口沟摄取食物D.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

【答案】B

【解析】草履虫是一种动物,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种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生物的应激性,A正确;草履虫通过收集管和伸缩泡排出废物,通过胞肛排出食物残渣,B错误;草履虫口沟摄取食物,C正确;草履虫靠靠纤毛在水中自由运动,D正确。

12.地球上有一类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这类植物是()

A.种子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

【答案】B

【解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大气中近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13.孢子植物的结构差别很大,具有根茎叶分化的孢子植物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答案】C

【解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B错误;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还出现和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C正确;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D错误。

14.种子之所以能萌发长成幼苗,是因为种子的结构中有()

A.胚轴B.胚C.胚芽D.胚根

【答案】B

【解析】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因此种子之所以能萌发长成幼苗,是因为种子的结构中有胚。

15.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菜豆种子没有的是()

A.胚芽B.胚乳C.胚轴D.子叶

【答案】B

【解析】玉米种子具有胚乳,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菜豆种子中没用胚乳,具有两片子叶,子叶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16.“拔苗助长”造成幼苗死亡,因为这损伤到幼苗的()

A.根尖B.老根C.茎D.叶

【答案】A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

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

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拔苗助长”,使根的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

17.下面对植物蒸腾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只有在白天进行B.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C.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气孔D.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

【答案】A

【解析】由光合作用的概念可知,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有光,所以植物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A错误;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B正确;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气孔,C正确;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D正确。

18.既是呼吸作用的原料有时光合作用产物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气

C.氧气和水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答案】B

19.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生物的细胞中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核糖体

【答案】A

【解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能够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当做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0.上蔡县历史悠久,地处中原,我县植被的主要类型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针叶林

【答案】A

【解析】上蔡县地处河南省,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所以上蔡县的主要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二、非选择题

21.据报道2016年10月,陕西西安大二女生王某因贩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获刑七年。

金雕是一种猛禽类,它捕食的猎物有数十种之多,如松鼠、鹿、山羊、野兔、狐、狼等。

下面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结构图。

(1)从该食物网的结构看,能制造有机物的是______;该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者。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系组成。

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如果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______。

(4)如果对该生态系统施用农药,那么在__________体内农药的残留量最多。

【答案】

(1).草

(2).生产(3).6(4).草→兔→金雕(5).分解者(6).金雕

【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图示中草属于生产者;兔、狐等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2)图中食物链有:

草→兔→狐→金雕、草→兔→金雕、草→兔→狼→金雕、草→鼠→狼→金雕、草→鼠→狐→金雕,草→鼠→蛇→金雕,因此“依据图上箭头所示”,此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

草→兔→金雕。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在该生态系统中金雕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所积累的有毒物质的浓度最多。

22.某班学生小强是个善于动脑的孩子,他按老师的要求在家里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实验,他对老师的实验设计做了改动,其设计如下图:

(1)上述试验中种子能萌发长出幼苗的是_______,

(2)该实验中乙和丙对照可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是完整的且是活的。

(3)该探究实验中用的小麦种子,其萌发所需营养贮存在种子的________中。

(4)该试验甲和乙对照得出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丁和乙对照得出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戊和乙对照得出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

【答案】

(1).乙

(2).胚(3).胚乳(4).一定的水分(5).适宜的温度(6).充足空气

【解析】

(1)上述试验中,甲缺乏一定的水分种子不萌发;乙具备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丙煮熟的种子胚已经死亡,种子不萌发;丁温度低,种子不萌发;戊种子浸没在水中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因此种子能萌发长出幼苗的是乙。

(2)实验中乙和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胚的活力,乙种子的胚是活的种子萌发,丙种子的胚已经死亡种子不萌发,因此该实验中乙和丙对照可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

(3)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因此“该探究实验中用的小麦种子”,其萌发所需营养贮存在种子的胚乳中。

(4)甲和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甲缺乏一定的水分种子不萌发,乙有水分种子萌发,因此该试验甲和乙对照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丁和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丁温度低种子不萌发,乙温度适宜种子萌发,因此丁和乙对照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戊和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戊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乙有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因此戊和乙对照得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23.某中学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决定对小麦的一生进行研究,他们用半年的时间,对小麦从播种到成熟进行观察记录。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他们定期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

通过实验,他们真的懂得农民的艰辛。

请你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小麦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将来发育成小麦的_______。

(2)他们播种了200粒小麦种子,有6粒没有萌发,还有一粒被虫吃掉了,那么该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是_______。

(3)小麦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区。

(4)小麦的茎和叶都是由_______发育成的。

(5)小麦开花后同学们发现一个麦穗上有几十个小花,受精完成后发育成小麦种子的是_________。

【答案】

(1).胚根

(2).根(3).96.5%(4).伸长区(5).芽(6).胚珠

【解析】

(1)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并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并发育成植物的根。

(2)发芽率=萌发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193/200)×100%=96.5%。

(3)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因此植物的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植物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因此,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4)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小麦种子包括胚、胚乳和种皮、果皮,其中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构成.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子叶把胚乳里的营养物质传递给胚芽、胚轴、胚根。

(5)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由图可知,发育成种子的是胚珠。

24.春回大地,百花盛开。

聪明的你知道花是怎样结出果实的吗?

下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两个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春暖花开,花丛中蜜蜂喧闹,蝴蝶飞舞,蜜蜂和蝴蝶可以帮植物____________。

(3)图中4是__________,它是由花粉萌发形成的。

(4)受精作用已经完成,___________将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____________。

【答案】

(1).雄蕊

(2).雌蕊(3).传粉(4).花粉管(5).子房(6).胚

【解析】

(1)在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它们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2)图中1花粉,2子房,3胚珠,4花粉管,5卵细胞,6精子,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1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春暖花开,蜜蜂和蝴蝶都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3)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长出4花粉管。

(4)花粉管通过花柱伸入2子房,一直到达3胚珠,花粉管中具有6精子,胚珠内具有5卵细胞,花粉管进入胚珠后,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植物在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逐渐形成果实,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逐渐膨大,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25.某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帮她解决。

(1)为了把天竺葵叶片中的淀粉耗尽,需把天竺葵放在__________中一昼夜。

(2)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__实验。

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好纸片的植物放在________几个小时。

(4)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

(5)这个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黑暗

(2).对照(3).光照(4).光下(5).淀粉(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解析】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不透光的部分与透光的部分进行对照,变量为光照,可得出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照,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摘下叶片,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淀粉遇到碘液变蓝,所以碘液是用来检验淀粉是否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