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959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word版有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约占总质量的78%

B.臭氧也是空气成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相互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2、如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B.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C.火星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3、如图所示是教材中“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你觉得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电热棒加热避免了燃烧匙放入时瓶内气体逸出

B.火焰熄灭是由于瓶中二氧化碳急剧增加的缘故

C.反应完成后未打开止水夹前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D.反应完成后不应该马上打开止水夹

4、在图1所示装置中燃烧红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图2所示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处压强增大是因为少量空气进入

B.ab段压强减小的原因只有氧气被消耗

C.c点时打开了弹簧夹

D.d点集气瓶中的温度一定等于室温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6、烟花爆竹--环保与文化的冲突,使“禁”与“放”的矛盾处于两难境地。

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都禁放烟花爆竹,其主要原因是在燃放烟花爆竹时(  )

①产生有毒气体;

②产生噪音;

③产生粉尘;

④易发生火灾;

⑤易发生人身伤害。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都是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  )

A.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扬尘

B.PM2.5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之一

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8、2019年1月14日14时沂源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为263.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刻不容缓的责任。

下列行为,会导致沂源空气污染的是(  )

A.外出时,尽量步行

B.环卫工人用洒水车向街道按时洒水除尘

C.冬天燃烧大量煤炭取暖

D.使用无人机对沂源环境进行全天候监控

9、环境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县下列做法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A.大力打造“森林城市”,增加绿化面积

B.采用压缩天然气公交车替换普通燃油公交车

C.城区范围内所有工程项目必须使用新型封闭式渣土运输车

D.对交通指挥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

10、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所致

C.DE段气压增大的原因是打开止水夹,烧杯内水流入瓶内所致

D.实验表明红磷燃烧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

11、下列物质中,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二氧化碳、氮气

B.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

C.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D.臭氧、可吸入颗粒物

12、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可能会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是(  )

A.装置气密性良好

B.加入少量的铜粉

C.不断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

D.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读数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已知,试管体积为10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停在30ml处,实验后注射器如图Ⅱ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Ⅰ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不到瓶中空气体积的1/5,可能是由于点燃红磷后,塞回到集气瓶时瓶塞没有塞紧

b.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c.注射器活塞实验前也可停留在0ml处

d.由实验Ⅱ得出的数据是: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

e.实验中可以看到注射器活塞先向右,后向左移动

A.abdB.abC.abeD.acd

14、《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 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 CO2 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15、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减少煤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滥砍滥伐④开发新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

16、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

D.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7、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质量分数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1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B.在t2至t3时间段气体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

C.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18、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

收集方法是:

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

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和空气的体积约是(  )

A.20 mL和80 mLB.40 mL和60 mL

C.50 mL和50 mLD.60 mL和40 mL

19、现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两瓶CO2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然后换算出瓶内空气体积分数(O2占空气的体积按1/5计算),最后推算得到实际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为87.5%

B.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小木条置于瓶口,熄灭,说明集气瓶中CO2含量为100%

C.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含CO2气体较纯的是排空气法

D.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为94.2%

二、填空题:

1、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除有毒有害气体外还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下列物质中不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是②(填序号),会导致酸雨的物质是③④(填序号);

①CO   ②CO2③SO2④NO2

(2)下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C(填字母);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 M2.5

B.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例减少煤的使用,植树造林等。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回答: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

a燃烧匙;b烧杯。

②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该实验中红磷的量要足的原因是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③冷却到室温便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水会进入集瓶中约占它剩余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④实验所用的红磷能不能用木炭代替不能(填“能”或“不能”),装置右边烧杯中的水的作用是进入集气瓶,显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经化学家的不断实验,得出空气的组成为:

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7:

26;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3)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空气不断受到污染,请写出一种由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酸雨,为了保护空气,请写出防治空气污染的一种措施植树造林。

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五氧化二磷;上述实验和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将汞与空气封闭在一起加热,生成氧化汞)的化学反应都属于

化合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图Ⅰ实验不仅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不与红磷反应(只需写一点)。

(3)用图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将燃着的红磷伸入装置时动作缓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

(只需写一点)

(4)某学生用木炭代替图Ⅰ中的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到室温。

打开弹簧夹后,发现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了氧气的空间,若仍用木炭代替红磷,你对该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在集气瓶中放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5)图Ⅱ是该兴趣小组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填序号);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1mL处才停止;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Ⅰ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图Ⅰ不如图Ⅱ严密,测量误差大(回答一点即可)。

(6)经过研究讨论后该兴趣小组又设计了如图Ⅲ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

主要操作是:

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打开止水夹,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已知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c;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70mL。

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ab(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分组实验探究。

Ⅰ组:

(1)Ⅰ组同学讨论后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B(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

A.蜡烛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A(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

(注:

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9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Ⅱ组:

Ⅱ组同学发现Ⅰ组实验可能产生实验误差,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下图是Ⅱ组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5mL

15mL

9mL

 

20%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作用,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3)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一(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4)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将注射器从15mL推到10mL处,松开注射器活塞,又回复到15mL处,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气压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图1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

连接好实验装置,将气压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并塞入集气瓶。

集气瓶内气压一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

(1)图1实验需要足量的白磷,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氧气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降低,气压减小,t3时刻DE段气压又显著增加,因为进行了一个实验操作,即打开弹簧夹。

(3)实验中,有两个现象都可以得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请写出其中的一个现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上方空间总容积的五分之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C

D

D

C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A

B

D

D

C

A

二、填空题:

1、解:

(1)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故填:

②;③④;

(2)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所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故A正确;

B、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故B正确;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所以要比分子大得多,故C错误;

故填:

C;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列举两例:

①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②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故填:

减少煤的使用,植树造林等。

2、解:

(1)①a是燃烧匙;b是烧杯。

故填:

燃烧匙;烧杯。

②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该实验中红磷的量要足的原因是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故填: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白烟;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③冷却到室温便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水会进入集瓶中约占它剩余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

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④实验所用的红磷不能用木炭代替,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装置右边烧杯中的水的作用是进入集气瓶,显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填:

不能;进入集气瓶,显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78%=7:

26,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故填:

7:

26;0.94;0.03。

(3)由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为了保护空气,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植树造林,减少氟利昂的利用等。

故填:

酸雨;植树造林。

3、解:

(1)在本实验中用的是红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

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化合;

(2)本实验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不与红磷反应;

故答案为: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不与红磷反应

(3)如果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五分之一,就说明操作太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

故答案为:

在将燃着的红磷伸入装置时动作缓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

(4)某学生用木炭代替图Ⅰ中的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原因是: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了氧气的空间;若仍用木炭代替红磷,对该生的实验方案应做的改进是:

在集气瓶中放一些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了氧气的空间;在集气瓶中放一些氢氧化钠溶液;

(5)图Ⅱ是该兴趣小组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1mL处才停止;对照图Ⅱ实验,图Ⅰ不如图Ⅱ严密;

故答案为:

③①②④;1;图Ⅰ不如图Ⅱ严密,测量误差大;

(6)图Ⅲ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中,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先下降后上升,先下降是因为开始时,气体受热膨胀,冷却后再上升;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70mL,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液体较难被压缩,所以不能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故答案为:

先下降后上升;70;ab。

4、解:

(1)蜡烛和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固体;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红磷的用量应保证足量。

故填:

B;足量。

(2)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合理的是A装置;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填: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

1/5;

Ⅱ:

(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故填:

20%;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故填:

缓冲作用,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3)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一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应不停推拉活塞;故填:

装置一;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 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4)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将注射器从15 mL推到10 mL处,松开注射器活塞,又回 复到15 mL处,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填:

将注射器从15 mL推到10 mL处,松开注射器活塞,又回 复到15 mL处,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合理即可)

5、答案为:

(1)4P+5O2

2P2O5;

(2)氧气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降低,气压减小;打开弹簧夹;

(3)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上方空间总容积的五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