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026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 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docx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1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1爱护水资源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________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__,可利用的只占其中的________。

(2)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

2.引发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1)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本P69~70的图像,简述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是怎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爱护水资源

1.爱护水资源的两个措施:

节约用水、防止______________。

2.节约用水

(1)工业上:

水进行循环使用。

(2)农业上:

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代替大水漫灌来灌溉作物。

(3)生活上:

注意水的二次利用。

(4)节约用水的标志

(5)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把每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为“中国水周”。

3.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1)工业废水________直接排放水体中。

(2)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3)__________的任意排放。

4.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3)农业上提倡使用________,合理使用_____________。

(4)生活污水____________后再排放。

5.水体污染的危害

(1)损害____________。

(2)生活生产活动造成损失。

(3)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4)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

一、1.

(1)71%2.53%30.4%

(2)两极

2.

(1)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2)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

3.我国总水量巨大,但人均水量少,且污染日益严重,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

二、1.水体污染

2.

(2)喷灌滴灌

(5)3月22日至3月28日

3.

(1)未达标

(3)生活污水

4.(3)农家肥农药和化肥

(4)集中处理

5.

(1)人体健康

(3)水生生态

1.全球水资源

2.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m3,许多地区人民生活已受到影响,经济发展已受到制约。

下列关于水资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水资源很充分,但是淡水匮乏

B.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会导致水污染

C.防止水污染,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D.为节约用水,提倡“一水多用”、不间断用水冲洗碗筷

【答案】D

1.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占

A.

B.

C.

D.

2.许多场所贴有相应的图标,你认为使用错误的是

A.

林区B.

加油站

C.

盥洗室D.

幼儿园

3.(2018·平顶山二模)近年我市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达标的是

A.高频使用“雾炮车”B.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

C.加强水源地水质检测D.强化节约用水管理

4.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A.园林喷灌、滴灌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口杯接水刷牙

D.用流动水为西瓜降温

5.上海被列为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

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

B.淡水资源短缺

C.降雨量不均衡

D.取水点远离城市

6.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B.我国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是丰富的,因此我们可随意用

C.用洗菜、淘米的水来浇花,洗衣的水冲厕所

D.生活污水可随意排放

7.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因为水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

D.水体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8.下列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现象是

①河流干枯或断流

②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

③河水有异味

④城市地表逐渐下沉

⑤经常出现尘暴、大雾天气

⑥土壤沙漠化

A.①⑤B.②⑥C.②③D.④⑥

9.(2018·厦门上学期期末测试)为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园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10.(2018·安徽十校联考)201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效率

B.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C.农业生产中使用浸灌方式灌溉庄稼,水分能充分吸收,有利节约用水

D.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1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

请结合下表回答: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我国的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居世界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

(2)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在防止水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各举一例。

防止水污染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约用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8·南京]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13.[2018·长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1.【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一个多水的星球,大概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分析选择项,比较接近的是75%。

故选C。

学科*网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A、高频使用“雾炮车”,净化空气,与保障饮用水水源达标无关;B、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回收利用有用资源,与保障饮用水水源达标;C、加强水源地水质检测,保障饮用水水源达标安全;D、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保护水资源,以免浪费。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园林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C、口杯接水刷牙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D、用流动水为西瓜降温是一种浪费水的行为,不宜提倡,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学科*网

5.【答案】A

【解析】本题应抓住“水质型”缺水这一关键条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是造成水质型污染使水质变坏的条件,故B、C、D不符合题意,A正确。

故选A。

6.【答案】C

【解析】A、化学肥料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要合理施加,否则会污染环境,破坏土壤,错误;B、地球上水量较多,但能被利用的淡水仅仅占总水量的2.7%,故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错误;C、用洗菜、淘米的水来浇花,洗衣的水冲厕所可以起到节约用水,正确;D、生活污水要处理合格后排放,否则会污染水体,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A、虽然水有自净能力,但能力有限,生活污水不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故A错误;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故B正确;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故C正确;D、水体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故D正确。

故选A。

8.【答案】C

【解析】由于河水被污染,使水中生物无法生存,河水有异味是河水被污染的结果。

故选C。

9.【答案】B

10.【答案】C

【解析】A、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农业生产中使用浸灌方式灌溉庄稼,不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符合题意;D、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

(1)轻度缺水

(2)工业三废经处理再排放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或生活上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随手关闭水龙头或生活用水循环使用(合理即可)

【解析】

(1)2300m3·a-1,介于人均水量1700-3000(m3·a-1)之间,属于轻度缺水。

(2)防止水污染:

工业三废经处理再排放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或生活上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节约用水:

随手关闭水龙头或生活用水循环使用。

学科*网

12.【答案】B

【解析】A、生活污水不应直接排放,以免污染水资源,错误;B、生活中节约用水,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储量有限,正确;C、不应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应有计划开采使用地下水,错误;D、不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免污染环境,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

(1)写出A、D、F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D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F制取氢气_____

【答案】O2CO2H2SO4灭火Ca(OH)2+Na2CO3=CaCO3↓+2NaOH置换反应产生的氢气不纯(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C俗称纯碱,故C是碳酸钠;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F是水,水能与A相互转化,故A可能是氧气,C能与B相互转化,B能由A生成,故B可能是二氧化碳;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F能生成E,故E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故D可能是酸,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稀硫酸,故填:

O2;CO2;H2SO4;

(2)B是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C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

灭火; Ca(OH)2+Na2CO3=CaCO3↓+2NaOH;

(3)图中物质间的转化有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故填:

置换反应.

(4)F是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氢气不纯(合理即可)。

 

3.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是氧化物。

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______。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H2化合反应灭火(或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3CO+Fe2O3

2Fe+3C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A是盐酸,G是最轻的气体,则G是氢气,B、C、D、E、F是氧化物,G、F间的转化可知F是水,E能与水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可能是氧化钙,则F、E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D能与A、C反应,则D是金属氧化物。

【详解】

(1)G是最轻的气体,则G是氢气,化学式为

,G、F间的转化可知F是水,E能与水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可能是氧化钙,则F、E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物质B的用途有灭火、气体肥料等。

(2)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D能与A、C反应,则D是金属氧化物,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3CO+Fe2O3

2Fe+3CO2。

【点睛】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A是盐酸,G是最轻的气体,则G是氢气,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

 

4.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

甲是_____,丁是_____,G是_____;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答案】H2OCaCO3NH3

【解析】

【分析】

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所以丁是碳酸钙;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所以G是氨气;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J是氧化铁;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甲可能是水,乙可能是二氧化碳;丙是碳酸;碳酸和F反应生成碳酸钙,则F可能是氢氧化钙;E和水生成氢氧化钙,E是氧化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硫,所以乙是二氧化碳;A、B、C都是单质,A和B点燃生成水,B和C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氢气;B是氧气;C是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H,H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D是单质,D是铁,把以上各物质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要求。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甲是水,化学式是H2O,丁是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3,G是氨气,化学式是NH3;

(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5.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

(1)按物质分类,C属于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写出C的一种物质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NaOH与A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答案】酸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如稀硫酸或稀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解析】

(1)由碱的化学性质:

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则A为硫酸铜溶液;B能用于灭火,则B为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故C属于酸,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C为酸,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3)NaOH与硫酸铜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溶液,会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6.A~F是初中常见的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可用于灭火,F俗名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E的俗名为_____,写出物质E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____,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A、E均能与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

【答案】熟石灰(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配置农药波尔多液)Ca(OH)2+Na2CO3═2NaOH+CaCO3↓CaCO3

CaO+CO2↑分解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详解】

①A~F是初中常见的化合物,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可用于灭火,所以C是二氧化碳,B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F俗名纯碱,所以F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E与F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为:

Ca(OH)2+Na2CO3═2NaOH+CaCO3↓;

②反应I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③A、E均能与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2HCl═CaCl2+2H2O。

故答案为:

①熟石灰(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配置农药波尔多液),Ca(OH)2+Na2CO3═2NaOH+CaCO3↓;

②CaCO3

CaO+CO2↑,分解;

③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2HCl═CaCl2+2H2O。

 

7.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转化关系。

(1)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则单质A为_______或______;

(2)若B为非金属氧化物,则反应③为____________;

(3)若A为一种碱,B为一种盐,则反应①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C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详解】

若A为一种碱,B为一种盐,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点睛】

(1)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该反应属于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单质A为氢气(或碳),A和金属氧化物B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D和水(或二氧化碳)C,反应②为氢气(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或二氧化碳);反应③为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代入图示,验证合理;

(2)若B为非金属氧化物,B可能为二氧化碳,反应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A是氢氧化钠、C是水、D为碳酸钠,反应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反应③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代入图示,验证合理;

(3)若A为一种碱,B为一种盐,则反应①可以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故A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钠、C为碳酸钙、D为氢氧化钠;反应②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③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8.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如图未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Na2CO3Ca(OH)2+CO2=CaCO3↓+H2O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沉淀D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固体E和气体F,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碳酸钙,E是氧化钙,F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氯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G是氢氧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A可以是碳酸钠,C是氯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A是碳酸钠,其化学式是Na2CO3;

(2)反应⑤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3)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如图未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

(1)Na2CO3;

(2)Ca(OH)2+CO2=CaCO3↓+H2O;(3)置换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9.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______.

【答案】催化作用

涂油光合作用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说明B为过氧化氢,而D是水;从反应的角度也可以判定,由于AB反应生成物中竟然依旧有A,说明A为催化剂,而BD是液体,所以应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C可能为氧气;CD(氧气和水)和X(金属)能够反应生成E,在初中只有铁生锈是这样三种物质,所以X为铁,而E主要成分为铁锈.而E和盐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F(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也印证了E为氧化铁.而E和“有毒的气体”Y能够反应得到金属X,所以Y为有毒的还原性气体,所以为一氧化碳,则Z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反应①中A物质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或者是催化作用;

(2)反应④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