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31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领东汇7#栋地下室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我项目部根据施工合同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已完成了领东汇住宅小区-7#栋工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公司技术部门组织审查批准,请予审查。

   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项目经理:

项目部(章)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审核意见:

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监理(建设)项目部(章)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日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施工安排2

3.1、混凝土搅拌站选择2

3.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场地安排2

3.3、劳动力计划:

3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2、现场准备:

4

4.3、人员准备:

5

4.4、机械、设备准备:

6

4.5、主要材料物资准备:

8

5.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混凝土施工方法:

5.2、混凝土保温养护11

5.3、混凝土后浇带留置及浇筑12

5.4、混凝土温控措施12

5.5、试验计划16

5.6、混凝土的测温管理17

6质量管理措施20

6.1、质量管理机构20

6.2、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21

6.3、混凝土表面外观检查22

6.4、混凝土的进场检验22

6.5、突发不能连续施工情况的应急措施23

7安全生产管理措施23

附表126

附图128

附图229

1.编制依据

1

结构设计图纸

2

《施工组织设计》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5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6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

8

《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YBJ224-1991

9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

10

《预拌混凝土》

GB14902-2003

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2.工程概况

领东汇住宅小区7#栋项目位于黄兴大道与人民东路交界处,本工程为25层的高层综合楼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五层,裙楼三层;

总建筑高度97.65m,总建筑面积为31984.32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7486.02m2,地上建筑面积24498.30m2。

底板结构概况如下:

基础结构形式

防水板+筏型基础

基础底板厚(mm)

350、1700

底板砼强度等级

C35

底板砼抗渗等级

0.8

外加剂

PW-H微膨胀型混凝土添加剂

3.施工安排

3.1、混凝土搅拌站选择

3.1.1本工程位置位于黄兴大道与人民东路交界处。

砼厂家经考察后确定使用湖南顺兴混凝土有限公司,在混凝土供应前签订混凝土技术协议,内容包括原材料的要求、混凝土总碱含量的要求、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和易性等)、混凝土技术资料的要求、环保要求。

3.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场地安排

根据设计预留的砼后浇带位置,将基础底板划分为5个施工流水段,施工顺序及泵车停留位置详见附图1

在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采用3台天泵。

浇筑地下室基础筏板期间同时开放东面、西面及北面的三个门,泵位及交通线路具体布置见附图1。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安排混凝土工90人分成两班(白班和夜班)轮换施工,每班施工时有班组长进行管理。

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项目管理人员分两班对混凝土施工进行监控。

(值班人员时间及名单见附表一)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在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派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混凝土技术问题。

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掌握底板结构布置、施工进度安排等情况,确定砼浇筑流向和浇筑方法。

严格控制标高,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标高控制线,以便随时抄平,对集水坑、电梯基坑等标高重点控制。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防水等级为0.8,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使用冷凝水管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同时由搅拌站试验室试配优选合理的配合比,对混凝土泵送、缓凝和防水性能等均能满足要求,其中技术指标如下:

水泥选用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42.5级水泥;

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通过0.315mm的砂不得少于15%,含泥量不超过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粗骨料:

选用质地坚硬、连续级配粒径5-25mm的碎卵石,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10%,且不得混入风化颗粒。

含泥量不超过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材料的产品说明书,并标明成品主要成分;

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

拌合水采用饮用水拌合;

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的总碱含量(水泥带入碱量+外加剂带入碱量+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3Kg/m3,由外加剂带入的碱含量不超过1Kg/m3,并应附各种材料的含碱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温度要求:

混凝土至施工现场的入模温度应满足22℃的要求,最高不超过25℃;

坍落度:

暂定18±

2cm,浇筑时根据气温可调整为16±

2cm;

混凝土初凝时间:

4小时,终凝时间:

12小时;

和易性:

进场混凝土目测检查,不得出现泌水现象。

基础底板平面位置线、标高控制线、模板支搭位置、支撑情况,模板体系刚度及稳定性已通过质量检查。

水电预留预埋已完成。

基础底板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均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接头经复试合格。

以上各专业均已办好各种隐预检手续,签字齐全。

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模板拼接的缝隙不漏浆。

保温材料用的厚塑料布、棉毡、测温用具及仪表均已准备完毕,数量充足。

振捣棒经检查试转合格,无漏电现象。

夜间施工保证工作面照明情况良好,不断电。

照明灯具、线路检修完毕。

浇灌砼所用马道应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现场道路清理干净,保证泵车停靠位置及混凝土运输车进现场后的行驶路面通畅,其它用途车辆避让混凝土运输车。

工长及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并签字后报送监理方可开始施工。

夜间施工对扰民及民扰问题,应有足够的准备,避免同居民发生冲突,影响施工。

因底板砼施工时间较长,每流水段混凝土浇筑之前,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选择3天内无降雨的时间段浇筑砼,如因天气变化遇雨,应备有覆盖和排水措施。

现场准备2台柴油发电机,防止停电时,仍能使振动棒正常工作,不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浇筑。

混凝土工90人、架子工20人、抹灰工30人、看模木工10人、看筋钢筋工10人、混凝土养护工10人、通信工8人、试验工2人均分成两组配置施工人员,每组均有班组长负责,并且项目管理人员牵头。

4.4.1.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台)

塔式起重机

5610

混凝土泵

天泵

/

污水泵

振捣器

插入式

12

混凝土布料杆

15m

柴油发电机

4.4.2.大体积混凝土运输车辆要求。

地下室基础筏板总混凝土量3200m3,砼运输车往返时间大概40分钟;

两台混凝土泵的实际输出量计算:

(按下式计算)

式中: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泵车额定输送量(66m3/h)

——混凝土泵车的效率系数,底板取0.5

根据以上条件得: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为66m3/h

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输送泵所需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

式中: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台)

——每台搅拌车运输车容量(8m3)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所需时间(min)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取40min)

根据以上条件得:

商品混凝土公司需提供8m3混凝土运输车数量30辆,考虑交通堵塞、车辆故障等不确定因素,故要求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混凝土运输车车辆40辆及足够的驾驶人员,既保证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又要保证夜间行车安全,不出交通事故。

混凝土运输保证每10分钟有一台运输车进场。

考虑到每天早7~9时、下午4~8时为禁行时间,故在此时间之前应提前进场混凝土罐车8-10辆现场等候,此部分混凝土应同搅拌站协商适当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

现场浇筑调整浇筑节奏,使现场混凝土满足此段时间。

4.5.1.混凝土混凝土工程量:

3200m3

4.5.2.施工物资:

料管

4根

塑料薄膜

4300m2

棉毡

5236m2

5.1.1.混凝土浇筑顺序

本工程在浇筑基础筏板及承台混凝土前首先将所有集水坑处混凝土浇筑到-9.530处,随后的浇筑顺序按照附图1示意的浇筑顺序施工。

5.1.2.混凝土输送

砼运到现场后,及时检测砼坍落度,验证具体的运输时间,超过初凝时间的砼一律不得浇筑。

在混凝土托式输送泵的引下管位置搭设甭管引下架,引下架用脚手管搭设成方形,中部及顶部与边坡及地面拉结固定,泵管必须牢固架设,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泵出口处要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为防止操作随意踩踏钢筋和钢筋移位,应架设钢脚手板作为施工人员通道。

泵送砼前,先用适量的与砼内成份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道内壁。

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砼,以防吸入空气。

管道向下时,不得直接向下,在中部做转折以防止空气进入,产生阻塞。

必须保证砼的供应,保证混凝土托式输送泵连续工作。

输送泵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拆除,将架管处混凝土填补完整。

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应成堆浇筑。

泵管混凝土出口处,管端距模板应大于500mm

只允许使用软管布料,不允许使用振动器推赶混凝土。

5.1.3.混凝土浇筑

确认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等前道工序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砼浇筑前,应掌握天气情况,做好相应准备;

并对所使用的机具进行检查,同时保证水电及原材料的供应。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接触面先行湿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下的垫层应在浇筑前24h即大量洒水湿润。

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循序推进、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

1一分层线;

2—新浇灌的混凝土;

3-浇灌方向

砼的浇筑应按1∶8坡度分层浇灌,上层砼应超前覆盖下层砼500mm以上。

浇筑时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

保持混凝土沿基础全高均匀上升。

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并将表面泌水及时排走。

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三道振捣器,第一道布置在砼的卸料点,解决上部砼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砼的中部,第三道布置在砼的坡脚处,确保中、下部砼的密实,浇筑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钢筋密集处要特别加强振捣,以确保整个砼的质量。

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间歇时间,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下插5cm,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确保砼质量。

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砼振实后而下层砼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砼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砼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一般控制在45cm,离开模板距离不大于30cm。

振捣方式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控制在20-30s之间,宜在砼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砼不再下沉为止。

在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铁锹摊平、拍实。

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2~4h后再浇筑反梁上部混凝土。

5.1.4.混凝土表面处理

当砼大坡面坡脚接近另一端端头模板时,从另一端端头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形成一个积水坑,再用软轴泵及时排除其中间的泌水。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及时把水泥浆赶走,初步按标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复搓平压实,搓实遍数不少于3遍。

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在混凝土接近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按标高线用刮尺刮平并轻轻抹压。

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及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密切注意混凝土表面裂缝情况,如混凝土表面在终凝之前出现龟裂现象,应立即组织人力,对裂缝部位进行搓平,直至裂缝完全消失。

使混凝土硬化过程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缝在塑性阶段就予以封闭填补,以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

5.2、混凝土降温养护

本工程地下室基础砼底板厚度分别为:

0.35m、1.7m,使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防止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具体做法采用¢50铁管间距800mm,上下双层布置(详图2),温度大于40℃即采取通水冷却,施工过程中实行信息化管理,根据测温控点温度及时调整冷却水及覆盖保温层。

当混凝土终凝后立即浇水养护并及时覆盖保温层。

在混凝土表面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塑料薄膜上覆盖棉毡,在350mm厚承台底板上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棉毡,在1700mm厚的筏板面上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棉毡,棉毡应迭缝铺放。

减少水分蒸发,覆盖时砼表面不要出现暴露,且薄膜内有凝结水为佳,密切注意天气情况,五级以上大风天气,要用重物压住塑料布,防止砼表面水分散失。

待砼强度养护时间达到14天,并且砼内部与砼表面、砼表面与大气温度之差均在25℃以内后,方可撤除覆盖材料。

砼强度达到4Mpa以后,始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安装模板及支架,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

覆盖材料量计算:

塑料薄膜需要面积=1.15*3740m2=4300m2

棉毡需要面积=1.4*3740m2=5236m2

5.3、混凝土后浇带留置及浇筑

本工程底板、外墙后浇带为施工后浇带,底板后浇带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留置均采用钢筋骨架配专用钢板网隔断,后浇带防水处理均为止水钢板。

后浇带混凝土为相应部位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掺加微膨胀剂的混凝土。

外墙及有防水要求的人防墙,水平施工缝留置在反梁顶标高向上300mm处,并留置钢板止水带(规格为300宽3厚),板中为300mm标高。

5.4、混凝土温控措施

5.4.1.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措施: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受原材料的温度、运输途中升温的影响。

选择时要求搅拌站的砂、石均存放于室内,材料温度比气温低4℃左右;

搅拌站提前进购水泥和粉煤灰,使其从出厂时的高温降至近似于大气温度;

搅拌用水选用温度较低的饮用水。

要求搅拌站运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温度低于22℃。

5.4.2.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措施:

使用普通水泥,在砼中掺加大剂量优质粉煤灰,因为粉煤灰释放的水化热极低,又能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掺加粒化高炉矿渣粉,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

5.4.3.混凝土温度计算:

5.4.3.1.混凝土入模温度计算:

混凝土供应中要求搅拌站混凝土到达现场的温度低于22℃,故省略,由搅拌单位根据原材料及温度要求进行计算。

5.4.3.2.浇筑前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厚度大于1m)贯穿性或深进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平均降温差和收缩差引起过大的温度收缩应力而造成的.混凝土因外约束引起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二维时),一般用约束系数法来计算约束应力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ΔT=T0+(2/3)×

T(t)+Ty(t)-Th

式中σ──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N/mm2);

E(t)──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2),一般取平均值;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

10-5;

T0──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

T(t)──浇筑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

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绝对值,如为降温取负值;

当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长期裸露在室外,且未回填土时,△T值按混凝土水化热最高温升值(包括浇筑入模温度)与当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差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表示降温;

Ty(t)──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Th──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的稳定时的温度,一般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取当年平均气温(℃);

S(t)──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一般取0.3-0.5;

R──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当为岩石地基时,R=1;

当为可滑动垫层时,R=0,一般土地基取0.25-0.50;

νc──混凝土的泊松比.

计算过程如下

取S(t)=0.19,R=1.00,α=1×

10-5,νc=0.15.

1)混凝土3d的弹性模量公式:

计算得:

E(3)=0.71×

104

2)最大综合温差△T=25.10(℃)

最大综合温差△T均以负值代入下式计算.

3)基础混凝土最大降温收缩应力计算公式:

σ=0.39(N/mm2)

4)不同龄期的抗拉强度公式:

ft(3)=0.70(N/mm2)

5)抗裂缝安全度:

k=0.70/0.39=1.79>

1.15满足抗裂条件

5.4.3.3.温度应力计算:

计算温度应力的假定:

混凝土等级为C35,水泥用量255kg/m3;

混凝土配筋率较高,对控制裂缝有利;

底模对混凝土的约束可不考虑;

几何尺寸不算太大,水化热温升快,散热也快。

因此,降温与收缩的共同作用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

先验算由温差和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温度应力σmax是否超过当时厚板的极限抗拉强度

(按混凝土最大温升进行计算)。

采用公式

——各龄期混凝土所承受的温度应力(N/mm2)

——混凝土所承受的最大温度应力(N/mm2)

——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

10-5

——各龄期混凝土的综合温差(℃)绝对值

——各龄期混凝土的松弛系数

——地基约束状态影响系数

——双曲余弦函数

计算后:

=1.20N/mm2<1.65/1.15=1.43N/mm2

由此可知,不会因降温时混凝土收缩而引起收缩裂缝。

5.5、试验计划

现场设标养试验室一个,实验室内安装温控设备做为临时标养场所。

5.5.1混凝土试块和养护

搅拌站做抗渗试验配比,抗渗等级为0.8。

砼试验计划如下:

施工段

施工数量

取样组数

标养

同养

抗渗

合计组数

其中见证试验

结构实体

A区

1100m3

5组

2组

9组

4组

共取3组,部位由监理挑选

B区

2100m3

8组

3组

13组

注:

非抗渗试件每组为3块,抗渗试件每组为6块。

5.3.2混凝土原材料试验计划:

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搅拌站使用的外加剂到搅拌站见证取样进行进行复试。

5.6、混凝土的测温管理

0.35m、1.7m,按大体积砼测温要求严格进行监控,使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防止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施工过程中实行信息化管理。

根据测温结果及时调整覆盖保温层。

所有测温点必须编号,并绘制测温点布置图(见附图2)。

当混凝土终凝后立即浇水养护,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超过20°

C及时加厚覆盖保温层。

1、测温管采用镀锌铁管制作而成,内径17mm,底部用铁皮封死,长度按照埋设位置的基础筏板厚度加工,浇筑混凝土前插入一根直径为14的钢筋,防止塑料管变形,塞紧管口后胶布密封。

2、测温方法:

混凝土测温以温度计测温,测温完成后及时将管口封堵。

3、测温点的布置:

根据结构形式及浇筑顺序,分段布置,在较大截面板上重点布置,并距边角和四周大于1.0mm。

每测温点由混凝土底部(200㎜)、混凝土中部、混凝土顶部(50㎜)埋设的三根测温预埋管构成,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将测温孔的铁管点焊在排架钢筋上,上端开口,但用塑料袋包住,防止混凝土进入,测温管在测温不测温时,都要用棉花塞紧,管口高于保温层50-100mm。

4、测温时间:

1)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始至撤保温后为止,同时应不少于14d。

2)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2h,4~7d为4h,其后为8h。

3)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挂编号标志,测温作详细记录并整理绘制温度

曲线图,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当各种温差达到18℃时应预警,22℃时应报警。

4)使用普通玻璃温度计测温:

测温管端应用软木塞封堵,只允许在放置或取出温度计时打开。

温度计应系线绳垂吊到管底,停留不少于3min后取出迅速查看温度。

测温同时检查混凝土表面情况并做记录(观察裂缝、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缺水、塑料布是否覆盖严),同时测大气温度。

室外温度及周围环境温度,在每昼夜至少定时定点测量三次,并把测温记录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现场备好足够数量的塑料薄膜及棉毡。

5、测温记录

日期年月日

测点\时间

6:

00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

4:

45°

55°

47°

49°

48°

46°

56°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