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715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docx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一)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时间是(A):

A、1917年B、1919年

C、1921年D、1978年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社团是(A):

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B、新月社和创造社

C、沉钟社和新月社D、文学研究会和浅草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B):

A、《阿Q正传》B、《狂人日记》

C、《尝试集》D、《呐喊》

4、京派小说的领衔人物是(B):

A、老舍B、沈从文

C、废名(冯文炳)D、萧乾

5、1942年5月,解放区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讲演,这篇讲演是(D):

A、《新民主主义论》B、《矛盾论》

C、《论共产党员的修养》D、《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6、《离婚》是鲁迅非常看重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C):

A、《呐喊》B、《故事新编》

C、《彷徨》D、《朝花夕拾》

7、下面人物形象中出自茅盾著名小说《子夜》的是(C)

A、高老太爷B、萧萧

C、吴荪甫D、陈二妹

8、下列作品中,文体不同的一篇是(D)

A、《春风沉醉的晚上》B、《柳家大院》

C、《萧萧》D、《雨巷》

9、下面是对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分析,其中有一种说法不对,请选出来(B):

A、《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一篇抒情小说。

B、《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主人公是作者郁达夫和女工陈二妹。

C、《春风沉醉的晚上》不注重具体事件的完整性叙写,而注重写人物的心灵历程和情绪流动。

D、《春风沉醉的晚上》用第一人称自叙传的形式,加强了作品的主观感情色彩。

10、《凤凰涅槃》选自郭沫若的第一部现代诗集《女神》,下面是有关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D)

A、《凤凰涅槃》的艺术结构受德国诗人、作曲家华格纳歌剧(诗剧)影响,全篇设计有序曲和五个乐章。

B、“凤歌”、“凰歌”是全诗中重要、核心的篇章段落,可以看做两篇激越、悲愤的死亡宣言。

C、诗中的“凤”象征男人的生命,“凰”象征女性的生命。

D、诗中的“群鸟歌”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现实主义诗篇。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共3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6分)

1、长篇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作家有(abcd)

A、茅盾B、巴金C、老舍

D、鲁迅E、徐志摩

2、下列作品属于巴金的有(abe)

A、激流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农村三部曲

D、边城E、寒夜

3、下面作品中属于解放区作家创作的有(abe)

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B、暴风骤雨C、死水

D、北京人E、小二黑结婚

第三题、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4分)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

2、《春》选自《九叶集》,它的作者是(穆旦)。

3、艾青原名是(蒋海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出自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的著名诗篇(断章)。

4、《过客》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第四题、简答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20分)

1、《家》中塑造得异常鲜明的三个人物形象,请你一一简要分析。

(不得少于200字,否则扣分。

答:

《家》写了在新旧时代交替时,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一群鲜活的生命,这些生命形象中,以三个人物最为重要:

高老太爷是封建专制的罪恶代表;觉慧是觉醒一代激进青年的象征;觉新则是不敌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的悲剧典型。

小说对高老太爷的描写并不很多,但他的淫威无处不在,贯穿全书。

《家》里发生的一桩桩血腥的悲剧事件,直接或间接都与他有关。

小说通过高老太爷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家长制和旧礼教对青春、爱情、生命的蹂躏和摧残。

觉慧是小说中最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活力的青年,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出现一抹亮色。

他清醒地、坚决地站在这个“家”的对立面,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勇敢地奔赴光明。

觉新是作者着墨最多,同情最多的人物,虽然觉新常常不自觉地扮演悲剧执行者的角色,然而他矛盾的人格,痛苦的精神挣扎,弱者善良的初衷,都使读者欲罢不能、挥之不去。

由于觉新这个人物有着扎实的生活基础和真实的生活原型,使他成为《家》中最为真实、丰满的艺术形象,他的悲剧命运从此让无数善良的人们魂牵魄绕。

2、《雨巷》一诗中,诗人是如何将身处白色恐怖的社会环境下的哀怨和痛苦赋予“雨巷”和“丁香姑娘”这两个幽美含蓄而又贴切形象的艺术载体的?

(不得少于200字)

答:

“雨巷”和“丁香姑娘”,淋漓尽致的表达出那种人生的遭际和难以遣返的愁绪。

“雨巷”的美丽而凄泣,“丁香姑娘”的高洁而脆弱,恰好勾勒出诗人虚待的精神位置和欲罢不能的执着追求。

为了强化这种艺术感受,诗人还创造了一个“梦一般凄婉迷茫”的诗境,一种神秘,舒缓的诗情节奏。

第五题、赏析题(二题选一,30分)

1、下面是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开头两段文字,请你阅读后写一篇赏析文章(不得少于400字,否则扣分。

要点:

环境描写对刻画两个主人公的作用

在沪上闲居了半年,因为失业的结果,我的寓所迁移了三处。

···

邓脱路的这几排房子,从地上量到屋顶,···所以我的每月的房租要比外间的便宜角小洋。

要点:

环境描写对刻画两个主人公的作用

文章之初即以寥寥数笔道出了我生活的窘境,月搬三处,越搬越小越搬越差。

初时尚能和一干不名的文士挤在静安寺的自由监房,算没有离群。

但很快便因囊中匮乏不得不委身于日新里对面的贫民窟。

一间四周没有窗户的二楼小屋里,通向这间小屋的不是楼梯,而是一个两尺宽的洞,由一个断了几根横档的残梯连通,而站起身来伸个懒腰仿佛就会把这个黑屋的顶子洞穿。

我除了两捆书和一件破棉袍外再别无一物,每日里就是对着旧书和残灯臆想或发呆。

而在那些寥落的日子里,黑暗,污浊的空气,神经衰弱困扰着我,书和灯成了我唯一的寄托,虽然看书的时候我往往是在臆想——-将上段和下段填上几块模型或者就着书里的插画演绎出不近人情的幻想。

除此以外在这间黑屋子里找不到一件令人心亮的事情。

这段描述似乎只是在记载一段惨淡生活下百无聊赖的流水账,没有一丝活意。

而实际上郁达夫是以一种剪影的手法从侧面刻画一个年轻文人的孤独无着的苦闷和苦闷中不甘的执着。

“没有人注意我,没有人关心我,我只是在这间破屋里黑暗的活,但我还有梦想对生活还有渴望(写诗译书)每日望着灯,意欲找到有光照耀的生活。

2、下面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请你认真阅读后,写一篇赏析文章(不得少于400字,否则扣分)

要点:

真走,然而又舍不得走的复杂感情变化,遣词造句的高超艺术。

此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

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

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

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

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

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这首诗艺术特色鲜明,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人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鲜活、富有个性特征的景物形象,糅合诗人的情感与想象,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营造了优美、明丽的意境。

那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河中的波光艳影,还有那软泥上的青荇……各种物象相映成趣,无不浸透着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深情。

尤其诗人的比喻独特而又贴切,手法巧妙,使情与景水乳交融,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本诗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

诗歌语言清莹流丽,音节抑扬合度,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可以说是“三美”俱备,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堪称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二)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现代文学仅从时间的维度上讲只有(A):

A、32年B、30年

C、60年D、100年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社团是

文学研究会和(A):

A、创造社B、新月社

C、沉钟社D、浅草社

3、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B):

A、《阿Q正传》B、《狂人日记》

C、《离婚》D、《呐喊》

4、《骆驼祥子》的作者是(A):

A、老舍B、沈从文

C、茅盾D、鲁迅

5、1942年5月,解放区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讲演,这篇讲演是(D):

A、《新民主主义论》B、《矛盾论》

C、《实践论》D、《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6、《离婚》是鲁迅非常看重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A):

A、爱姑B、子君

C、祥林嫂D、萧萧

7、下面人物形象中出自巴金著名小说《家》的是(A)

A、觉新B、翠翠

C、吴荪甫D、吴老太爷

8、下列作品中,作者是戴望舒的一篇是(D)

A、《春风沉醉的晚上》B、《柳家大院》

C、《萧萧》D、《雨巷》

9、下面是是对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分析,其中有一种说法不对,请选出来(B):

A、《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一篇抒情小说。

B、《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主人公是作者郁达夫和女工陈二妹的爱情悲剧。

C、《春风沉醉的晚上》不注重具体事件的完整性叙写,而注重写人物的心灵历程和情绪流动。

D、《春风沉醉的晚上》用第一人称自叙传的形式,加强了作品的主观感情色彩。

10、《凤凰涅槃》选自郭沫若的第一部现代诗集《女神》,下面是有关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D)

A、《凤凰涅槃》受德国诗人、作曲家华格纳歌剧(诗剧)影响,全篇设计有序曲和五个乐章。

B、“凤歌”、“凰歌”是全诗中重要、核心的篇章段落,可以看做两篇激越、悲愤的死亡宣言。

C、诗中的“凤”象征男人的生命,“凰”象征女性的生命。

D、包括《凤凰涅槃》在内的《女神》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现实主义诗篇。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共3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6分)

1、现代诗歌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作家有(ACE)

A、戴望舒B、巴金C、闻一多

D、胡适E、徐志摩

2、下列作品属于茅盾的有(CD)

A、激流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农村三部曲

D、子夜E、寒夜

3、下面作品中属于相同文体的有(ABCD)

A、离婚B、春风沉醉的晚上C、等

D、柳家大院E、凤凰涅槃

第三题、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4分)

1、《断章》的作者是(卞之琳)。

2、《春》选自《九叶集》,它的作者是(穆旦)。

3、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坛泰斗,其代表作品是《激流三部曲》,另外

(【爱情三部曲】)三部曲和《寒夜》也很有名。

4、《等》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

第四题、简答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20分)

1、爱姑是《离婚》中塑造得异常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一,请你简要分析。

要点:

爱姑是一个旧中国农村并不多见的、强悍、泼辣的女性形象。

她口齿伶俐,大胆泼辣,敢于抗争。

她决不甘心忍受婆家的虐待,丈夫姘上寡妇,她一闹就是三年,又打架,又拆灶,发誓要闹得婆家家败人亡。

但关键时刻她又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知书达理”的七大人“会讲公道话”上,最后糊里糊涂败下阵来。

这里人物前后的心理状态,性格的戏剧性突变,看似无内在依据,实际上鲁迅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卑微和脆弱。

2、《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可谓是“真走,又舍不得走”。

请你简要分析这种矛盾的感情。

真走,然而又舍不得走。

毕竟这是在与自己曾有神交的地方告别,是在与“这辈子再也得不得那样甜蜜的洗礼”的日子告别,是在与自己曾经“刀枪不入”的理想和信仰告别。

于是站在康桥上,往日熟悉的景物映入眼帘,渐渐地,诗人的情绪复苏了,亢奋了,后来竟然忘乎所以了。

第五题、赏析题(二题选一,30分)

1、下面是巴金《家》的两段文字,请你阅读后写一篇赏析文章(不得少于400字,否则扣分。

高老太爷去世了,就像这个家的败颓一样无法挽回。

  爷爷死了,可是在这时瑞珏生产的日子也临近了。

````夺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

1.觉新虽然不相信“血光之灾”的说法,也感到痛苦,但是他没有说一句反抗的话,强忍着悲伤和痛苦,委屈自己和瑞珏,到城外找了一处潮湿的房子,把瑞珏送出去待产。

觉慧不但认为那全是骗人的鬼话,同时对觉新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议,他鼓动觉新要站出来反抗。

2.①觉新始终没有进产房的门。

②“感到些许的安慰”错,觉新认为这个孩子似乎是瑞珏生命的仇人。

3.瑞珏之死,使觉新认识到真正夺走他妻子的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他的青春、幸福和前途也是它们夺走的。

他开始认清和憎恶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开始痛恨自己的懦弱和无能。

后来终于暗中支持觉慧出走,为自己出了一口气。

2、下面是现代著名诗歌《春》,请你认真阅读后,写一篇赏析文章(不得少于400字,否则扣分)

“绿色的火焰在草地上摇曳,····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答:

在穆旦的《春》里,我们读出了一个别一样的“春天”:

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的新的组合与新生。

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是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的融合。

他们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和思想的荡漾,它们新的组合的出现会更美、更诱人。

  

   这首诗表现出“三美”。

动态美:

火焰、摇曳、渴求、拥抱、等词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静态美:

绿色、土地、草与花朵等词是春天亘古不变的特征;对立美:

“醒”与“迷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躁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

这些构成了诗歌的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

同时诗人将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和期待——清醒/沉醉、沉滞/飞扬、根基/摆脱,通过与“春”相关的生动意象(绿色/火焰、拥抱/反抗、土地/花朵)表现出来。

  

   春天是美好的,但又是易逝的,在美好面前,会更觉得人生苦短。

唯一的就是在迷恋中成长起来,在期待中看到自己拥有美好青春的希望!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三)

一:

填空题

1,五四后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成就以小品为最大。

2,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3,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4,【青年杂志】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

5)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提出文学改良的第一人,并从“八事”入手,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6)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

7)文学革命首先是思想革命,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8)在各文艺团体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9)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标志五四新文学时代的伟大开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10)郁达夫(1896—1945),名文,浙江富阳人,是创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从1920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作小说处女作《银灰色的死》到1922年回国。

这期间除《银灰色的死》以外,郁达夫还写了《沉沦》、《南迁》,这三篇小说于1921年10月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11)胡适(1891—1962)有诗集《尝试集》,它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12)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标志着第二个十年中的各种成分的文艺运动(无产阶级文艺、民主主义文艺、自主主义文艺乃至国民民主主义文学进行着大联合)汇集,形成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文协”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得到作家们的积极响应,是抗战期间成立唯一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文协。

13)《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作品,特别是它的第一部《家》,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14)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浙江海宁人。

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是四本诗集是:

《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云游集》(1932)。

15)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16)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湖北黄冈浠水,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提出诗要具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1931年发表长诗《奇迹》,1921-1927年间《红烛》(1923)与《死水》(1928)。

17)郭沫若(1892-9178),原名郭开贞,1921年诗集《女神》的出版,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18)巴金(1904年-2005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是他1928年写完《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9)沈从文(1904-1988),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

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边城》。

20)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成名作《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

21)曹禺(1910-1996),是一位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表做出杰出贡献的剧作家。

《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成熟。

22)《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啊Q正传》是中和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23)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1920)《女神之再生》(1921)。

24)矛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

《蚀》是矛盾小说的处女作。

由三个系列中篇所组成:

《幻灭》、《动摇》、《追求》。

25)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原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四世同堂》是他40年代小说的代表作,《微神》是他唯一的爱情小说。

26)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27)穆旦,原名查良铮,是最能体现“中国诗歌派”(九一诗派)诗歌创作成就的人。

(九一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曹辛之、袁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二;论述题(包括简答题)

1,郭沫若诗集《女神》

要点:

是第一部成熟的诗集,“五四”精神的代表,冲破樊篱,呼唤自由,泛神论。

2、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一篇抒情小说,这篇小说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1)自我的抒情,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

从初期的作品《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直到《过去》、《迟桂花》没有一个不带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和精神气质。

而且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尤为郁达夫所喜用,(在他全部50多篇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40来篇)。

(2)感伤的抒情。

他认为:

“小说的表现,在感情”,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高下的主要标准。

(3)结构的散文化。

其小说既以抒情为中细而轻视情节的结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化倾向,虽无贯穿前后的情节线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独苦闷感及感伤情调却一以贯之,形成作品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

因此它被视为郁达夫的代表作。

(4)流丽、清新的文笔。

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

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

3,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特点?

要点:

浓烈诗情的象征意象,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诗歌中运用散文化的手法、创造性地借鉴古典诗词。

4,《凤凰涅槃》表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要点:

A.对历史与现实专制、黑暗的诅咒,对祖国、民族和个人新生飞渴望,是这首火之歌的主题。

B.表现了诗人对旧世界、旧传统的彻底的怀疑和否定、诅咒和反叛,也包括了诗人对旧我的忏悔和诀别,这些都集中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特有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的光辉。

附:

《凤凰涅槃》的浪漫主义象征艺术的成就。

《凤凰涅槃》开辟了中国新诗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全诗熔中外神话题材于一炉,用象征手法,表现了个性的张扬,抒发高度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

从凤凰的形象中,可引申出多重象征意义:

既诅咒旧中国的毁灭,预言新中国的诞生,又塑造了一个焚毁旧我、创造新我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5,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要点:

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激情昂扬的自我形象;暴躁凌厉的抒情方式;瑰丽沸腾的艺术想象;自由奔放的诗歌形式。

6,沈从文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

  答:

沈从文的小说歌颂了完美人性,表现了三位一体的“湘西世界”。

它的独特价值表现在两方面:

①是这种追求的执着性,对完美人生的追求既是沈从文的审美理想,也是他的人生理想;(针对大都市的扭曲的人性,糜烂的生活,尔虞我诈的现实,对家乡刻意而特别的描绘,执着地表现湘西和谐古朴的人性美、人情美)

  ②是这种追求的独特性,它把完美人性与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大自然融会贯通起来,构成了特有的“湘西世界”。

人文和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真挚、宽容、纯朴的人情人性社会,与大都市的对比(是诗化小说的代表,追求诗情画意,淡化小说情节,追求小说的诗情画意;断断续续、虽断若续是沈从文小说特有的结构特点,他的小说有时故事虽已讲完,而人物的情感却没有完,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边城》可能是最短的长篇小说,但却是一首最长的抒情诗、叙事诗。

7,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要点: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的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具体表现为:

A.够细精巧,意象新颖B.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C.章法整,灵活多样。

D.辞藻华美,风格明丽。

答案:

徐志摩诗的基本艺术个性是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

他的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有以下艺术特点:

①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如《婴儿》一诗刻画了一个行将临盆的产妇形象,可以说,产妇形象是受苦受难的中华民族的象征,产妇对腹中婴儿的盼望,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的向往和乐观自信精神,意象新颖意蕴丰厚,构思精巧不落俗套。

《沙扬娜拉》以水莲花为中心意象状写日本女郎,贴切传神,也有构思精、意象新、意蕴不尽的特点。

②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常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如《再别康桥》第一节四行中,反复三次“轻轻的”,造成缠绵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中加添旋律感。

在用韵上也方法多样,有迭韵(AABB)、交韵(ABAB)、包韵(ABBA或ABBBA)、随韵(AA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