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804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囊泡均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的内膜是葡萄糖的分解场所

C.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

D.细胞核上的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某生物育种小组用基因型为Dd的玉米用两种方法进行育种试验,第一种育种方法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第二种育种方法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进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B.上述两种育种过程中,子代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

C.第一种育种方法比第二种育种方法的育种效率更高

D.通过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2中Dd的基因型频率相等

3.如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中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受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控制

C.①④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A-U、T-A、G-C,C-G

D.如果模拟③过程进行细胞外实验,需耍RNA聚合酶参与

4.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获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是aaBB

B.F2中没有红眼黑体的原因是存在致死基因

C.F2中红眼黄体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其后代中红眼黄体:

黑眼黑体=8:

1

D.F1与亲本中黑眼黑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有2种

5.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由原来的母链为模板合成的两个新DNA分子中,只含有引物A或引物B

B.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1/8

C.变性过程中被切断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6.萤叶甲亚科昆虫全为植食性。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10月份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丰富度最低

B.7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各种群密度最高

C.萤叶甲亚科昆虫为次级消费者

D.对萤叶甲亚科昆虫的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

二、非选择题:

7.(10分)烟草花叶病毐(TMV)对烟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有数据都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株类型

叶绿素a含量(mg/g)

叶绿素b含量(mg/g)

健康株

2.108

0.818

感病株

1.543

0.604

(1)用纸层析法分离烟草叶绿体中的色素后,距离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是。

(2)烟草叶片在A点合成【H】的场所。

(3)由上表数据可知,TMV侵染烟草后,随着病毒的大量繁殖,细胞中的(细胞器)受到破坏,叶片将出现畸形、退绿等现象。

(4)由上图的实验数据可知:

当光强小于1500klx时,感病株的大于健康株,说明此时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5)用TMV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重组在一起,用重组的病毒侵染烟叶,烟叶表现的是

病毒侵染的症状,这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

8.(10分)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高等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具有抗病、耐盐优良性状的杂种植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PEG诱导形成B的原理是;将甲、乙原生原生体放在等渗溶液中其形态为;B是否再生出细胞壁,检测方法是;

(2)幼苗C具有的优良性状是。

由C得到目的植株的选择根本上改变了该植物群体的。

(3)若甲的基因型yyRr,乙的基因型MMNn,取甲乙的花粉进行融合,融合的细胞类型种,其中yRMn的育性是(可育/不可育)。

9.(12分)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

利用不同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上甲图所示。

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BL与IAA同时处理,在IAA浓度范围为

nM时,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2)实验二:

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上图乙所示。

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BL可以(促进/抑制)生长素运输,且对

(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3)实验三:

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测定了BL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方法:

从植物特定组织中提取RNA,利用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得到cDNA;以该cDNA为模板进行PCR,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NTP、Taq酶及不同的得到不同的DNA片段。

根据扩增出的不同DNA片段的量不同,反映相关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用以代表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

测定指标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定浓度BL处理组

16.7

(4)上述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影响根细胞中,进而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10.(1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

(1)当坐骨神经a便受到适宜刺激时,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神经元的胞体传向;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递的结构是。

(3)用蛙的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探究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是何关系,现有两种预测结果,如图乙、丙,据图乙得出的结论是,据图丙得出的结论是。

(4)科学家进行了实验:

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测得了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丁),实验结果符合预测(乙、丙)。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实验安全处理不正确的是()

A.苯酚沾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

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子盖灭

C.制备氯气时,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碎瓷片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SiO2(s)+3C(s)=SiC(s)+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等pH的CH3COOH、HCl溶液混合后,平衡不移动,但c(CH3COO-)减少

C.配制KF溶液时,必需要加入KOH溶液抑制F-水解

D.向NaHS溶液中滴入少量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HS-电离程度增大,pH减小

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Na2S

AgNO3与AgCl浊液

Ksp(AgCl)>Ksp(Ag2S)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溶液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

酸性:

硝酸>碳酸>硅酸

4.下列与化学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互为同位素

B.lmol碳酸钾晶体中含阴离子数为等于NA个

C.分子式为C4H8O2的羧酸共有3种

D.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2++4H++NO3-=3Fe3++NO↑+3H2O

5.在某温度时,将nmol·L-1醋酸溶液滴入10mL1.0mol·L-1NaOH溶液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醋酸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

c>bB.a点Kw比b点大

C.n>1.0D.c点:

Ka(CH3COOH)=

6.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起始浓度和起始容积相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H

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甲>V乙B.K丙V丙D.c乙>c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4分)

7.(14分)A、B、C、D、E、F是分属三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D同主族,B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C、E同主族,形成的化合物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请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液态的B2A4与气态的BC2两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物质,16gB2A4发生反应放热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D2E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

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H的电子式为_______,写出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4)化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A4B4的离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1molA4B4熔融电离生成两种离子各1mol,则该物质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向30mL某浓度由A、B、C、D中三种元素形成一元强碱溶液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

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aq)]的关系有下列图示两种情况(不计CO2的溶解)。

则曲线Y表明M中的溶质为________;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由曲线X、Y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8.(18分)普鲁卡因M(结构简式为

)可用作临床麻醉剂,熔点约60℃。

它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己省略):

已知:

B和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的结构不稳定。

完成下列填空:

(1)E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②_______,反应④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写出B和F的结构简式:

B_______、F_______。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滴加FeCl3溶液变为紫色②苯环上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6)己知:

苯环上原有取代基对第二次取代时有一定的影响,如

,若-X为烃基或羟基,再次取代时,新取代基在-X的邻位或对位;若-X为羧基或硝基,再次取代时,新取代基在-X的间位。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甲苯合成

的合成路线(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可任选)。

9.(18分)实验室制备1,2-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3CH2OH

CH2=CH2+H2OCH2=CH2+Br2

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

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判断该制备反应己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

(5)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层(填“上”、“下”)。

(6)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洗涤除去。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

(7)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

(8)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但又不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高铁酸盐在环保、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Ⅰ.高铁酸钾(K2FeO4)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

Ⅱ.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

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1)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3)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_____。

Ⅲ.工业上湿法制备K2FeO4的工艺流程如图3。

(1)完成“氧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FeC13+___NaC1O+___NaOH=___NaFeO4+___NaCl+___H2O

(2)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己知25℃时Ksp[Fe(OH)3]=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5mol/L100mLFeC1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_____mL2mol/L的盐酸(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第Ⅰ卷

1、单项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B.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射线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原子的总能量减少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

2.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这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

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3.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离原点x1=2m的一个介质质点,Q是离原点x2=4m的一个介质质点,此时离原点x3=6m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

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相同)。

由此可知(  )

A.这列波的波长为λ=2m

B.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象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3m/s

D. 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上

4.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在T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

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P,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r,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

A.

 B. 

C.

D.

5.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

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

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 P点的电势将降低

B.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减小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

D. 带电油滴仍处于静止状态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

全部选对的的5分,选不全对的的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细光束a、b,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中,其出射光恰好合为一束。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砖,通过平行面后b光的侧移量更大

C.若让a、b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在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则b光条纹间距较大

D.若让a、b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7.如图所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物体与固定在A点的细线相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物体与弹簧未连接),某时刻细线断开,物体沿车滑动,脱离弹簧后与B端碰撞并粘在一起,取小车、物体和弹簧为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滑动中不受摩擦力,则全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B.若物体滑动中有摩擦力,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C.不论物体滑动中有没有摩擦,小车的最终速度相同

D.不论物体滑动中有没有摩擦,全过程系统损失的总机械能都是相同的

8.如图所示,板长为L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直流电源相连接,其极板与水平面成300角;若两带电粒子以相同的大小的初速度

,由图中的P点射入电容器,它们分别沿着虚线1和2运动,然后离开电容器,虚线1为连接上下极板边缘的水平线,虚线2为平行且靠近上极板的直线,则下列关于两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1、2两粒子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1、2两粒子电势能均逐渐增加

C.1、2两粒子的比荷之比为3:

4

D.1、2两粒子离开电容器时的速率之比为

 

第Ⅱ卷

9.(18分)

(1)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半径分别为R和r。

则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地球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细线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①图线是在轨道左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②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得细线上的拉力,因此本实验是否还要求重物质量远小于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吗?

回答(填“是”或“否”)。

③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取10m/s2)

(3)一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物电路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r1。

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流表G1:

量程为0-5mA,内阻约为300Ω

电流表G2:

量程为0-10mA,内阻约为40Ω

滑动变阻器R1:

阻值范围为0-1000Ω

滑动变阻器R2:

阻值范围为0-20Ω

定值电阻R3:

阻值为40Ω

定值电阻R4:

阻值为200Ω

定值电阻R5:

阻值为2000Ω

干电池E:

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很小可忽略

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滑动变阻器R应选     ,定值电阻R0应选     。

(填写器材后面的代号)

②实验步骤如下:

  a.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到     (选填“左端”、“中间”、“右端”);

  b.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记录G1和G2的读数,分别记为I1和I2;

  c.改变滑片P位置,记录各次G1和G2的读数I1和I2,得到多组I1和I2;

  d.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图得到了如图(b)所示的图线;

  e.利用求得的I2-I1图线的斜率k和已知的定值电阻R0,计算待测电流表G1内阻的表达式为r1=

  (用k、R0表示)。

③如果实验室只有电动势约为6V电源,要求利用本题提供的实验器材,仍然在图(a)所示电路图的基础上完成本实验,改进办法是:

     。

10.(16分)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2kg,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进入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度大小为v=3m/s。

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8m,皮带轮的半径r=0.2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7m,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求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2)若物块滑到传送带上后将圆弧轨道移开,试通过计算分析物体从传送带的哪一端离开传送带;

(3)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多少。

11.(18分)如图所示,两根质量同为m、电阻同为R、长度同为L的导体棒a、b,用两条等长的、质量和电阻均可忽略的长直导线连接后,放在距地面足够高的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两根导体棒均与桌边缘平行,一根在桌面上,另一根移动到靠在桌子的光滑绝缘侧面上。

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开始时两棒静止,自由释放后开始运动。

已知两条导线除桌边拐弯处外其余部位均处于伸直状态,导线与桌子侧棱间无摩擦。

求:

(1)刚释放时,导体棒的加速度大小;

(2)导体棒运动稳定时的速度大小;

(3)若从开始下滑到刚稳定时a棒下降的高度h,求该过程中安培力做的共W安。

12.(20分)飞行器常用的动力系统推进器设计的简化原理如图1所示:

截面半径为R的圆柱腔分为两个工作区。

Ⅰ为电离区,将氙气电离获得1价正离子;Ⅱ为加速区,长度为L,两端加有电压,形成轴向(水平)的匀强电场。

Ⅰ区产生的正离子以接近0的初速度进入Ⅱ区,被加速后,以速度

从右侧喷出。

Ⅰ区内有轴向(水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离轴线

处的C点持续射出一定速率范围的电子。

假设射出的电子仅在垂直于轴线(水平)的截面上运动,截面如图2所示(从左向右看)。

电子的初速度方向与中心O点和C点的连线成ɑ角(0<ɑ<900)。

推进器工作时,向Ⅰ区注入稀薄的氙气。

电子使氙气电离的最小速率为

,电子在Ⅰ区不与容器相碰且能达到的区域越大,电离效果越好。

已知离子质量为M;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

(电子碰到容器壁即被吸收,不考虑电子间的碰撞)。

(1)求Ⅱ区的加速电压及离子的加速度大小;

(2)为电子在Ⅰ区内不与器壁相碰且运动半径最大,请判断Ⅰ区中的磁场方向(按图2说明是“垂直纸面向里”或“垂直纸面向外”);

(3)ɑ为900时,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速率的最大值;

(4)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最大速率

与ɑ角的关系。

 

物理参考答案

1.D2.D3.B4.C5.C6.BD7.BCD8.AD

9.(18分)

(1)

(4分)

(2)①①(2分)②否(2分)③0.5;0.2(2分)

(3)①R2(2分)R4(2分)

②左端(1分)(k-1)R0(2分)

③与电源串联定值电阻R3(1分)

10.

(1)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分)

解得

m/s   

在圆弧轨道底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解得物块所受支持力F=60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60N,方向竖直向下(1分)

(2)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减速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