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3999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doc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作答参考03

一、放松训练的原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P120)

原理:

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咨询和治疗方法。

行为治疗最大的特点是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改变上。

行为疗法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态度”及“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

行为疗法更关心设立特定的治疗目标。

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反应、表情三部分。

放松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着改变。

即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

因此,放松训练就是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

常用方法:

1.呼吸放松法:

鼻腔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控制呼吸放松法

2.肌肉放松法。

3.想象放松法。

步骤:

1、向求助者介绍放松疗法的原理和过程

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

3、强化求助者的练习

4、指导求助者掌握放松方法,代替焦虑紧张

注意事项:

1、第一次时咨询师可以做示范,减轻求助者焦虑并提供模仿信息。

2、多种放松方法可联合使用但不宜过多。

3、关键是放松,既强调身体的,更强调精神的。

4、放松时应集中精神避免干扰。

5、指导语有口头和录音两种,开始时,口头更易被接受。

6、对想象力强、易受暗示的求助者效果好。

7、促进求助者领悟,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在日常环境中随时放松并运用自如。

二、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原理。

(三级技能P125)

1.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

2.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

这就是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

三、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工作程序。

(三级技能P125)

1.明确目标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4.实施强化

5.追踪评估

四、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

(三级技能P126)

1、目标行为应单一具体,如有多个目标,需逐一进行,不可同时展开。

2、阳性强化应适时、适当。

应在行为出现时进行,对目标行为的强化也要强度适当。

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五、行为矫正常用方法:

(三级技能P128)

增强法、惩罚法、消退法、代币管制法。

六、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

(三级技能P129)

行为塑造技术、行为渐隐技术。

七、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三级技能P132)

基本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八、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

(三级技能P132)

1.心理诊断阶段,向求助者解释ABC理论,明确求助者的ABC。

2.领悟阶段,帮助求助者认识到情绪困扰来自于自己对事情的评价而不是事件本身。

首先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找到求助者的灾难化思维。

3.修通阶段,运用辩论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等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

4.再教育阶段:

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使求助者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对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九、区分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标准(三级技能p144):

合理信念:

大都基于一些已知客观事实;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使人不介入他人麻烦;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

不合理信念:

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使人产生情绪困扰;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十、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

(三级技能p160-168)

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

(一)阻抗的表现形式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寡言和赘言等。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等。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包括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等。

(二)阻抗产生的原因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

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或反对意见的动机。

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

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三)处理阻抗现象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心理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地对待阻抗。

4.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十一、咨询效果评估的指标有哪些?

(三级技能p171)

通常情况,从以下六个指标(维度)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

(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他评)。

(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

(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十二、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

(三级技能P175)

1.一般性有效因素:

求助者希望改善自身状况的动机;对咨询师的信心;因得到帮助而对咨询师产生的希望;咨询师的尊重、关切等。

2.特殊性有效因素:

针对性的咨询所产生的效果。

3.求助者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与生长、复愈的能力。

十三、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

(三级技能P175)

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绪而缓解压力。

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探询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

5.通过学习与训练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

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等。

十四、各种心理咨询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三级技能P175)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

2.求助者的强烈求治动机、积极态度,自己探索改变的信心和自觉性。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十五、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

(三级技能P177)

1.动机正确

2.人格正常

3.信任度高

4.行动自觉

5.匹配性好

6.智力正常

7.年龄适宜

8.内容合适

十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进行转介?

(三级技能p181)

1.首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2.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情况,尤其是其专业特长。

3.向新咨询师介绍求助者的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但不宜泄露求助者的隐私。

4.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5.转介后不能在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十七、试述心理冲突的特点(基础知识教材p320)

(一)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持什么道德观点,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二)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到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二是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十八、通过咨询,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请说出如何结束咨询关系。

(三级技能p188)

结束咨询关系的程序是:

1、确定咨询结束的时间,一般以双方都认为可以结束为宜。

2、全面回顾和总结。

3、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4、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十九、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

(三级技能p69)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3分)

2.不同的阶段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3分)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2分)

4.不同的专业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2分)

二十、如何对非精神病性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类?

(基础知识教材p333)

1.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行为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

对非精神病性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类即指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

2.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符合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4.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内心冲突是变形的,但是如果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还不能确诊为神经症,可列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或称可疑神经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