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230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docx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单元 第四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伯(bó)  阙(quē)秦  君之薄(báo)

B.执事(zhí)焦瑕(jiā)佚(yì)之狐

C.戍之(shù)夫人(fū)夜缒(zhuì)

D.敝之(bì)不知(zhì)贰于楚(èr)

【答案】 D(A项薄:

bó,B项瑕:

xiá,C项夫:

fú。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若听茶声然

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答案】 D(A项焉:

①何,什么,②语气助词,不译;B项然:

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词尾,……的样子;C项且:

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D项于:

都是介词,当“对”讲。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吾其还也

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 B(A项“共”通“供”;C项“说”通“悦”;D项“知”通“智”。

4.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其难也

C.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

【答案】 D(D项语气词,其他为代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既东封郑 ②又欲肆其西封

B.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亦去之

D.①君之所知也 ②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 B(B项中的两个“阙”字都是使动用法,当“使……减少”讲。

A项封:

①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名词,疆界。

C项之:

①取独,②代词。

D项知:

①知道,②同“智”。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开宗明义,不说郑国自己的请求,而说郑国灭亡对秦国的影响,简洁有力。

B.晓之以理,指出郑国灭亡能增加晋国的土地,实际上就削弱了秦国自身的力量。

C.诱之以利,指出秦国如果放弃攻打郑国的计划,那么秦郑之间便会交通顺畅,互通有无,对秦国自身也有好处。

D.动之以情,触痛秦穆公;接下来又说明危害,从事物发展的趋势方面,强调晋国将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威胁。

【答案】 C(C项中“交通顺畅,互通有无”文中无此意。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0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7.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    鄙:

把……作边邑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救助

C.又欲肆其西封肆:

扩张

D.将焉取之焉:

哪里

【答案】 B(渡河)

8.烛之武的说辞里包含了四层意思,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⑥/⑦/⑧~⑩B.①/②~⑤/⑥~⑨/⑩

C.①/②~⑤/⑥/⑦~⑩D.①~②/③~⑤/⑥/⑦~⑩

【答案】 C

9.选出不是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  )

A.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亡郑对秦国有害而无益

C.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

D.晋国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

【答案】 A

10.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博得秦伯好感,使进一步打动秦伯成为可能。

B.邻之厚,君之薄也——帮晋成就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的基础,使秦伯动心。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拉拢引诱后,从历史事实出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答案】 D(从现实的角度。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说钓

清 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

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

余曰:

“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

”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

余曰:

“鱼至矣,大者可得矣!

”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

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

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

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

此可以观矣。

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

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①,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

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注:

①天官:

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

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饵钓而下之       饵:

放饵料

B.盖逾时始得一动逾:

超过

C.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间:

间隙

D.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率:

大多

【答案】 C(间,间或,偶尔)

12.下列各句中,都以具体行为表现作者“喜钓”的一组是(  )

①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②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③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④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⑤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 ⑥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⑤

【答案】 B(②是心中疑惑,④指求取功名的行为,⑥是人生态度志向。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记叙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钓者相应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浮子的动静以及钓不到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

B.第二段是作者发出的慨叹,而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

表明作者喜于归隐,乐于垂钓的情怀,是作者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

C.作者认为,有些人醉心于功名,就像一心想钓大鱼一样,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欲望,得到之后还有更多的奢求,永不满足,到死都不会停止。

D.作者用“鱼”比喻官职,人人求官心切,都希望通过科举后步步高升。

用具体的垂钓来阐发抽象的求官心理,然后再通过议论点出文章的主旨所在,更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答案】 B(“写出了作者的无奈”错,是感悟,“作者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错,作者也曾追求过功名。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是得鱼之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等到日落之后才回家,钓到的鱼和早上的(中午前)差不多。

(2)如果进入礼部,在吏部做官,这是钓着了大鱼。

参考译文:

我在村中居住,闲来无事,喜爱钓鱼游玩。

钓鱼的技术虽不好,然而却了解其中的乐趣。

在初夏、中秋的时候,吃完早饭后,走出家门,远远望见村中的池塘,天气晴朗,水面上碧波荡漾,赶快整理出钓竿,拿着篮子前去。

到了池塘的岸边,选择水中草少的地方,在那里投下鱼吃的食物,然后将饵料放置在鱼钩上垂入水中,蹲着看那浮子,想着当它动时,急忙拉竿,就会钓到大鱼。

不久,看到浮子没有一点儿动静,就慢慢地牵动它,但它仍旧没有动静;不一会儿手脚就疲倦了,在岸上放稳鱼竿,转动眼睛看一看浮子,它静静的样子和先前一样。

过了好久浮子才开始动了一动,见有动静我急忙抬起鱼竿却什么也没有。

我说:

“这是想偷吃鱼食的小鱼,大鱼就要来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浮子动得稍有些不同,于是拉起鱼竿,钓到一条鲫鱼,长约四五寸。

我说:

“鱼已经到了,可以钓得大鱼了!

”于是站起身来等候大鱼上钩,集中注意力,希望可以得到它,偶尔又有钓到的鱼,和先前钓得的相差无几,并没有钓得大鱼。

到了中午,肚中饥饿很想吃饭,可为了钓鱼,我忍着饥饿不回去吃饭。

见到村中在田间劳动的人都吃完饭之后又出来劳作,才收起鱼竿提着鱼回家。

回家后妻子儿女慰劳问是否钓到鱼了,我把篮子给他们看,笑一笑。

饭后仍旧出去,又到其他的池塘找地方垂钓,待到日落之后才回家,钓到的鱼和早上的差不多。

有的时候,在某个地方钓到较平时稍大的鱼,必定会多次到那个地方垂钓,最终也没有比以前多钓到鱼,并且有时一条也不曾钓到。

我怀疑是因为我的钓鱼技术不佳,问问常来这里钓鱼的人,大概也和我一样。

嘻!

由此可以看出些道理来。

我也曾在合适的时候考试求取功名,(那情形)与我现在这样钓鱼有什么区别呢?

刚开始去有司衙署考试,就像怀着希望前往,蹲下注视一样;那多次考试却不中,便如同钓了许久却无鱼上钩;有幸蒙学官赏识,乡试中举,就像钓了条小鱼;如果进入礼部,在吏部做官,就是钓着了大鱼,这正是我频频抛下鱼饵却没有能够钓得的大鱼。

但是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得到之后还有想得到的呀。

在侥幸成功的门前劳神守候,在风尘弥漫的路上忍苦行走,终身都没有感到满足的时候,到死也不想停下,只求这样做,到了晚上回来可以博得妻子和孩子们的笑口一开,这难道可能吗?

钓鱼,是一件舒适的事情,是隐居的人喜欢做的事,它的情趣或许很像追求功名。

但钓鱼这种事最终很少会让人心中牵挂难于解脱,是因为它不能满足想要的欲望的缘故。

我将会只求可以钓到鱼,不再追求其他的了,或许还是可以的吧。

四、高考热点

15.下列材料对“蝙蝠”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五个短句加以概括。

要求:

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句不超过10字。

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但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翅膀,“翅膀”是蝙蝠的身体粘上的薄膜。

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

狐蝠和果蝠完全食素。

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

因为蝙蝠捕食大量昆虫,故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于控制害虫。

某些蝙蝠亦食果实、花粉、花蜜;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甚至人的血液为食。

这些蝙蝠有时会传播狂犬病。

蝙蝠呈世界性分布。

在热带地区,蝙蝠的数量极为丰富,它们会在人们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内集成大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飞翔能力 ②“翅膀”是身体粘上的薄膜

③具有听觉定向系统 ④大多数以昆虫为食 ⑤呈世界性分布

16.下面是某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

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

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1)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抛砖引玉”改为“踊跃发言”;

(2)“给予高度评价”改为“感到十分高兴”;

(3)“学习成绩差”改为“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4)“殷切期望”改为“希望”;

(5)“目前的当务之急”改为“当务之急”。

(本题应从文体要求、说话场合、说话者身份等方面考虑。

17.阅读下面这幅《喜上加“洗”》的漫画,请说明漫画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表述准确,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左图:

儿子打球刚回让妈妈帮他洗汗衣,妈对他说,你娶媳妇后,妈就不替你洗了。

右图:

已婚儿子又捧上衣服让已满头大汗的妈帮他洗。

漫画讽刺了那些长大成家后还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不愿自理,一切依赖父母的人。

五、写作创新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尽管怀才不遇,但烛之武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

他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一刻不停地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却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

郑国危难之际,烛之武“夜缒而出”说退秦师,终于成就了大事。

请以“机遇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话题分析】

1.找角度。

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可能成功,人生才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精彩。

更深地思考:

要想抓住机遇是有条件的,要努力,有眼光、有决断、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准备好的人才能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2.定文体。

如果你文笔生动,不妨写成记叙文。

但一定要写出人物等待机遇的典型细节,用细节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少胜多。

如果你言语犀利,不妨写成议论文,但一定要观点鲜明正确,论证严密,说理透彻,切不可空发议论,牢骚满腹。

如果你想象力丰富,也可以写小说、剧本……

3.重选材。

文章要联系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自然也包括“机遇”的竞争。

胜利乃是机遇的影子,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可能是胜利者;谁失去了机遇,谁就失去了速度,失去了效益,失去了财富,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话题素材】

1.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一个个化学元素及其性质写在一张张纸牌上,在摆弄这些纸牌时偶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有人感到非常惊奇,曾问他怎样想到元素周期律的。

门捷列夫听了,大声笑着回答说:

“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而您却认为坐着不动,5个戈比一行地写着就行了!

事情并不是这样!

2.一位美国大学生毕业求职时,问加州报馆的经理:

“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

”“不需要”。

“记者呢?

”“也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缺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它了。

”大学生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

额满暂不雇用。

结果,这位年轻人被留下来做该报馆的宣传工作。

3.《周易》艮卦曰: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古往今来,智者皆能“应时而动”。

范蠡强调等待时机,他说: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勾践听其劝告,卧薪尝胆十年,兴越灭吴,成为霸主。

【佳作赏读】

为成功充分准备好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陆晖

上古,有夸父追日一说。

夸父追求光明,但他在经历千山万水之后,终究渴死。

那是为什么呢?

他没有为这次追日充分准备好水。

他的准备不充分,结局只能是在触及太阳的那一刻,颓然倒下。

天下争霸,三足鼎立。

浩浩长江东流水,天下英雄浪淘沙。

曹操,是历史上的一代枭雄。

历尽战事之后,终究陨灭。

那是为什么呢?

他没有为这次一统天下做好准备,他缺少了那份宽容信任之心。

他的准备不充分,结局只能是在触及“一统”的那一刻,灰飞烟灭。

纵观千古真英雄,我们总会为他们的不幸而悲惋可惜。

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就曾因为准备的不充分而功败垂成。

古今中外多少人,曾为黄山的日出惊叹,而我有幸领略过它的瑰丽与奇幻。

经过一夜漫长的等待,天尽头微显玫瑰色,一轮含羞的旭日正与西方的明月打着招呼。

多么奇妙的景象啊!

大家都为之慨叹、惊呼。

于是我们就想拿出摄像机记录这大自然最瑰美的一刻。

但伸手入背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

天啊,我居然忘了带!

一片落寞之感涌上心头。

我先前辛苦的攀登与漫长的等待,全都白白浪费了。

再次放眼那幻美的云海日出,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我的准备不充分,结局只能是在惊叹黄山日出之际,苦叹无助。

想要成功,终究要遭遇磨难。

想要成功,必须充分准备好。

蚕,不会因为经历过蛹而都化为蝴蝶,它必须充分准备好成为蝴蝶的一切条件。

鹰,不会因为经历过飞翔而都成为天空的主宰,它必须充分准备好搏击风雨的一切条件。

人生,不都会因为经历了风雨而见彩虹,我们必须充分准备好能使彩虹出现的一切条件。

著名作家张洁在散文《我的四季》中曾写到:

“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

”这是对这种现象最精妙的譬喻。

朋友,你为成功充分准备好了吗?

【名师点评】 文章开头别具一格,起篇便追问古代公认的英雄,道人所未道。

文内引用得当,比譬精彩。

结尾两段照应材料,反问收束,简洁有力。

遗憾的是第2段有强加之嫌,可写曹操的某一个具体事例。

其实,“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

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