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426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4170110电气3班康定升Word下载.docx

1.了解matlab软件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熟悉其界面、菜单和工具条;

掌握线性系统模型的计算机表示方法、变换以及模型间的相互转换。

了解控制系统工具箱的组成、特点及应用;

掌握求线性定常连续系统输出响应的方法,运用连续系统时域响应函数(impulse,step,lsim),得到系统的时域响应曲线。

2.掌握使用MATLAB软件绘制开环系统的幅相特性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观察控制系统的观察开环频率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进行分析;

3.掌握MATLAB软件中simulink工具箱的使用;

熟悉simulink中的功能模块,学会使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建模;

掌握simulink的仿真方法。

工作计划及安排:

在第15周内(2013.12.16——2013.12.20)内完成规定的题目。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课程设计(大作业)成绩

学号:

201104170110姓名:

康定升指导教师:

杨祖元李云娟

总结:

通过这周的课程设计,我们学习了.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两环节G1、G2串,并联,求等效的整体传递函数G(s),求闭环传递函数,单位脉冲响应曲线,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单位反馈系统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在SIMULINK中建立系统等。

我们一边查资料,一边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最后完成了课程设计。

同时,通过使用matlab软件,使我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学会耐心、细致。

因为即使是很小的一点疏忽,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与成败。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填表时间:

指导教师签名:

1.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实现以下系统:

1)

解:

>

num=[5,24,18];

den=[1,4,6,2,2];

G=tf(num,den)

Transferfunction:

5s^2+24s+18

-----------------------------

s^4+4s^3+6s^2+2s+2

2)

num=4*conv([1,2],conv([1,6,6],[1,6,6]));

den=conv([1,0],conv([1,1],conv([1,1],conv([1,1],[1,3,2,5]))));

G=tf(num,den)

4s^5+56s^4+288s^3+672s^2+720s+288

------------------------------------------------

s^7+6s^6+14s^5+21s^4+24s^3

+17s^2+5s

2.两环节G1、G2串联,求等效的整体传递函数G(s)

G1=tf([2],[1,3]);

G2=tf([7],[1,2,1]);

G=G1+G2

2s^2+11s+23

---------------------

s^3+5s^2+7s+3

G=G1*G2

14

3.两环节G1、G2并联,求等效的整体传递函数G(s)

4.已知系统结构如图,求闭环传递函数。

其中的两环节G1、G2分别为

n1=[3100];

d1=[1281];

n2=2;

d2=[25];

G1=tf(n1,d1);

G2=tf(n2,d2);

G=feedback(G1,G2,-1)

6s^2+215s+500

---------------------------

2s^3+9s^2+178s+605

>

5.已知某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求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sys=tf([10,25],[0.16,1.96,10,25]);

step(sys);

图:

5.1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impulse(sys);

5.2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6.典型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为自然频率,为阻尼比,试绘出当

=0.5,

分别取-2、0、2、4、6、8、10时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分析阻尼比分别为–0.5、–1时系统的稳定性。

w=0:

2:

10;

kosai=0.5;

figure

(1)

holdon

forWn=w

num=Wn^2;

den=[1,2*kosai*Wn,Wn^2];

step(num,den)

end

gridon;

注:

6.1从右到左是2,4,6,8,10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w=-2

Wn=w

title('

单位阶跃响应'

xlabel('

时间'

ylabel('

振幅'

w=-2

Wn=-2

6.2单位阶跃响应

(2)分析阻尼比分别为–0.5、–1时系统的稳定性。

1)当

=-0.5时:

程序:

w=-2:

kosai=-0.5;

v=roots(den)

v=

-1.0000+1.7321i

-1.0000-1.7321i

0

1.0000+1.7321i

1.0000-1.7321i

2.0000+3.4641i

2.0000-3.4641i

3.0000+5.1962i

3.0000-5.1962i

4.0000+6.9282i

4.0000-6.9282i

5.0000+8.6603i

5.0000-8.6603i

由特征根可得,当w=-2时系统稳定,当w=0时系统临界稳定,当w=2、4、6、8、10时,系统不稳定。

=-1时:

程序:

clear

kosai=-1;

-2

2

4

6.0000+0.0000i

6.0000-0.0000i

8

10

7.单位反馈系统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该系统的Bode图和Nyquist曲线,说明软件绘制曲线与手动绘制曲线的异同。

num=[2,8,12,8,2];

den=[1,5,10,10,5,1,0];

bode(num,den)

图7.1系统的bode图

nyquist(num,den)

系统Nyquist特性曲线图如下:

7.2系统Nyquist特性曲线图

8.已知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试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并求出系统的幅值与相位裕量。

num=1.5;

den=conv(conv([10],[11]),[12]);

G=tf(num,den);

bode(G)

grid

[Gm,Pm,Wcg,Wcp]=margin(G)

Gm=

4.0000

Pm=

41.5340

Wcg=

1.4142

Wcp=

0.6118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图如下:

8.1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图

9.在SIMULINK中建立系统,该系统阶跃输入时的连接示意图如下。

k为学生学号后三位。

绘制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其峰值时间tp、延迟时间td、上升时间tr、调节时间ts及超调量。

(1)二阶系统的simulink实现如下:

(2)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whos”,出现了“tout”和“yout”两个变量:

whos

NameSizeBytesClass

shh1x36chararray

tout63x1504doublearray

yout63x1504doublearray

Grandtotalis129elementsusing1014bytes

接着在输入plot(tout,yout)命令,得到如下所示图形:

图:

9.1

(4)分析其峰值时间tp、延迟时间td、上升时间tr、调节时间ts及超调量,闭环系统的函数:

110

---------------

s^2+9s+110

(1)峰值时间

G1=tf(110,[1,9,110]);

[y,t]=step(G1);

[Y,K]=max(y);

tp=t(K)

tp=

0.3272

(2)延迟时间td

[y,t]=step(G1);

c=dcgain(G);

i=1;

whiley(i)<

0.5*c

i=i+1;

td=t(i)

td=

0.1544

(3)上升时间

n=1;

whiley(n)<

c

n=n+1;

end;

tr=t(n)

tr=

0.2240

(4)调节时间

i=length(t);

while(y(i)>

0.98*c)&

(y(i)<

1.02*c)

i=i-1;

end

ts=t(i)

ts=

0.9234

(5)超调量

c=dcgain(G1);

[Y,K]=max(y);

a=(Y-c)/c

a=

0.3260

*10.给定系统如下图所示,试设计一个串联校正装置,使截止频率ωc=40rad/s、相位裕度γ≥45º

(1)求原系统的截止频率ωc、相位裕度γ

G=tf(100,[0.04,1,0]);

[Gw,Pw,Wcg,Wcp]=margin(G)

运行结果:

Gw=Inf

Pw=28.0243

Wcg=Inf

Wcp=46.9701

由运行结果可知相位裕度满足要求,截止频率不满足要求。

所以采用超前校正。

校正程序:

G1=tf(100,[0.0410]);

G2=tf([0.6252.751],[0.625221]);

G3=series(G1,G2);

[Gw,Pw,Wcg,Wcp]=margin(G3)

bode(G1)

hold

bode(G2,'

r'

grid

figure

G4=feedback(G1,1);

G5=feedback(G2,1);

step(G4)

step(G5,'

运行结果:

Gw=Inf

Pw=67.0882

Wcp=40.0083

图10.1矫正前后的时域响应图

图10.2矫正前后的伯德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